季节性预防事故措施3篇 春季季节性事故防范要点

时间:2022-10-29 17:46:3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季节性预防事故措施3篇 春季季节性事故防范要点,以供参考。

季节性预防事故措施3篇 春季季节性事故防范要点

季节性预防事故措施1

  预防训练事故措施

  为最大限度减少因军事训练导致的伤亡事故,确保训 练场上的安全,圆满完成毕业联考工作,特制定本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连队成立预防训练事故领导小组,组长张锐;副组长:杨聃;成员:赵福军、张辉、关清鑫。领导小组对连队的训练防事故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定期分析训练安全形势,研究制定加强训练安全防范的措施,确保训练场上绝对安全。

  二、加强安全教育。连队每月组织进行一次安全防事故教育,提高官兵的安全防事故意识,在开展擒敌术,单兵战斗动作、射击等难点课目训练前,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训练事故常识教育,增强参训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三、遵循训练规律。严格遵循训练规律,组织训练时应按照先个人后集体练习、先简单后复杂、先分解后连贯的步骤进行。训练中要因人而异,不搞一锅煮,一刀切,对身体素质较差的战+要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训练,严禁超强度,超负荷进行训练。

  四、坚持跟班作业。干部要坚持跟班作业制度,无特特殊况连队

  组织训练时所有干部必须到场,在任何时候训练场上必须保证有一名主官在场,组织重点、难点课目训练时两名主官必须同时在场。

  五、分析安全形势。每周召开连务会时必须对训练安全形势进行分析,查找训练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各班召开玫务会时也必须对本班的训练形势进行分析,并认真做好记录。

  六、加强跟班巡诊。连队卫生员要加强对训练场上的巡诊工作,无特殊情况部队组织训练时必须在场,重点、难点、课目时必须在场,并密切观察受训者的不良反应,随时做好救治工作。

  七、加强安全防护。组织重点、难点课目训练前必须使用防护器材,认真清理训练场地,充分活动身体,做到训练场地不清理不训练。组织战术训练时必须配戴护肘、护膝。组织器材训练时必须有双人保护,组织长跑训练时必须首先选择、观察路线。开展篮球活动时要加强组织,严禁盲目蛮干,加强对裁判员的培养。

  八、加强请求报告。要增强对预防训练事故的敏感性,当发现自身身体不适或其它人员有身体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向干部骨干报告,严禁瞒报,不提倡带病带伤坚持训练,连队发生训练事故后要及时向支队报告。

  九、合理安排内容。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天气,学员身体状况和训练进度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周课表,并报旅部批准、备案,没有批准不得组织训练。训练课目应交叉进行,不得长时间进行一个课目的训练,组织体能训练时原则上不得超过1小时。

  十、建立健康档案。连队为每个学员建立身体状况档案,对战士身体状况、遗传病史等情况建立档案,对不适合进行难度较大课目训练的学员要立即停止训练。

  十一、严格落实责任。班长为本班预防训练事故的第一责任人,连队骨干实行包班制,连长长包一排,指导员包二排,副连长包三排,副指导员包四排。

  十二、坚持训练讲评。每次训练结束后,干部骨干必须对训练情况进行讲评,重点训练训练的组织情况和预防训练事故情况,并、询问学员的身体状况。

  十三、加强器材检查。每周要对单双杠、训练软垫、护后脑等训练、防护器材进行检查;每个课目训练前,由组训干部或骨干负责组织该课目所使用的训练器材、防护器材和训练场地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十四、加强应急处置。连队制定预防训练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对可能出现的训练伤亡情况进行设想,准备好必要的药品的器材,明确处置的原则和程序,随时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十五、严格操作规程。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动作要领和操作规范进行训练,既要有勇猛顽强的作风,以要有扎实细致的态度,做到动作快捷而准确,还要注意遵守训练纪律,保证训练场所秩序。

  十六、遵循训练规律。要按照自身的接受能力和训练程度参加训练,克服争强好胜或信心不足等不良心理,既不急于求成,又不畏手畏脚,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强度和难度。

  十七、做好准备活动。训练前的身体准备活动要充分并具有针对性,一般不少10分钟,切不可走过场,避免因肌肉僵硬、身体的灵活性的协调性差而造成训练损伤。训练结束后应做好整理活动。

  十八、掌握保护方法。要学会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方法特别是在一些难度高、危险性大,动作复杂、不易掌握的科目训练中,要注意做好保护,以防意外事故。

  十九、坚持训前检查。训练前,要主动认真地检查器械、装备有无损坏,安装是否稳固。训练场地如有石块、砖瓦等容易造成人员损伤的物体,要及时加以清除。

季节性预防事故措施2

  季节性 事故预防

  科 目:季节性事故防范 时 间:4月19日 地 点:课 室 授课人:曲忠孝

  珠海位于珠江口西南部,频临南海,河道众多,植被密布,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我们部队地处海岛,常年受台风、雷击、暴雨、高温等季节性事故威胁较大,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强季节性事故安全教育,使同志们提高防范能力。

  一、台风基本知识

  台风又称飓风,是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近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下的称为热带低压,风力在6级以上12级以下的称为热带风暴,风力达到12级以上的就称为台风。台风是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加强遭遇台风时的防护,最大限度的减少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是部队建设的需要,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台风的等级划分

  我国目前热带气旋分级,根据其中心风力大小分为:①超强台凤: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米/秒,即风力16级以上。②强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米/秒,即风力14-15级。③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米/秒,即风力12-13级。④强热带风暴:底层中心最大风速米/秒,即风力10-11级。⑤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米/秒,即风力8-9级。⑥热带低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速米/秒,即风力6-7级。

(二)台风登陆时间

  台风是一种突发性的灾害,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突发性、季节性强,移动速度快,破坏性大。一般在7-9月份多发。通常以每小时25-30公里速度登陆,一般5月份在汕头以南登陆,6月份在汕头和温州之间登陆,7月份在温州以北登陆的次数相对较多,8月份台风登陆的范围最广,南至海南岛,北至山东半岛都有可能,十月份后台风登陆的次数大大减少,温州以北基本不会有台风登陆的可能。

(三)台风命名及编号

  我国从1959年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者进入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台风进行编号。并在2000年1月1日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及越南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国际提供10个名称。中国提出的十个是:海葵、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当热带气旋被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应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生成的顺序,例如去年22号台风海马,其编号为1622。

(四)台风造成的影响

  台风一般都伴随暴雨,且一般暴雨都比较强。日降雨多达200-300毫米,有些台风,特别是和冷空气南下共同影响的秋季台风,暴雨更加猛烈,日降雨可达300-400毫米,一次台风过程可降600-700毫米,最大曾达1146毫米。

  台风在海面上移动常常掀起波长比普通波长长得多的涌浪。这种涌浪通常使海面变得波涛汹涌,浪高可达12-15米,如果台风移动到海岸附近时,涌浪就变成滚滚的排岸浪,浪花能够高达20米以上,对航行的船只造成很大的影响。

  台风形成的强烈大风和很低的气压会引起海潮暴涨,使台风中心附近数十公里范围的海面隆起半米甚至数米高,并随台风移动,因此成为风暴潮。如果台风登陆,风暴潮移至海岸,则潮高可达3-4米甚至7-8米。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由他引发的巨浪、暴潮给沿海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台风的防范与避险方法

  遇到台风时,关键是要及时预测、及早防范。目前我国在沿海一线建立了探测台风的雷达网和高空气象卫星,预报工具和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对台风的预报准确性已经相当高。我们驻岛部队要经常注意接收上级的台风警报,做到及早预防。

(一)台风到来前的防护

  各级骨干要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台风知识教育,说明台风的危害,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消除畏惧情绪。连队根据具体情况,成立巡逻、检查、抢险、支援救护等小组,同时还要准备必要的抢险救灾器材和一定数量的主副食和燃料,并存放在比较安全可靠的地方。接到台风警报后,要密切关注台风动向,督促检查部队做好防台风的准备工作。要组织对营房、装备、通信设备及工程设施等进行认真检查,对抗风抗洪能力差的要及时进行加固。

(二)台风来袭期间的防护

  要加强值班值勤,各级要认真督促检查部队防范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种抢险队要指定干部带队,做好出动的准备工作,在巡逻检查过程中发现险情要迅速上报,要积极勇敢果断的处置。

  人员在室内时,要在坚固的房屋内躲避,若房屋不坚固,应及时进行加固,或者撤到安全庇护所暂避。迎风的门窗要使用重物抵挡,人员要远离门窗,尽量不使用电器设备。在户外使时,要穿紧身合体的衣服,紧缩身体,低姿稳步前进,尽量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者其他稳固物行走,决不能顺风走。同时要注意空中落下物和飞来物,避开电线和可能倒塌的建筑物和大树。

(三)台风过后的行动

  一方面要迅速查明和上报灾损情况,做好灾后恢复工作。另一方面要妥善安排部队生活,防止各种疾病发生,尽快恢复秩序,组织部队擦拭和检修武器装备,清理和晾晒各种物资器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次抗击台风的袭击。

  三、台风灾害的应急处置

  台风灾害的处置,应本着“防抗结合、以防为主、先人后物、救命为急、量灾用兵、救灾为重”的原则,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团统一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应急处置准备。主要是根据受灾程度,视情启动部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制。组织部队加强抢险救灾准备,修订行动预案,准备抢险器材、救生器材、生活物资、医疗器械、指挥器材,组织应急训练。二是应急处置组织。主要是派出先前人员,查明通往灾区的机动道路情况,尽快同受灾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提出抢险救灾任务的意见建议,定下行动决心,协调解决有关保障事宜,组织部队开进,展开救援行动。三是应急处置办法。主要采取分片包干、派出清搜和动员躲避在家的群众、抢救被洪水围困、落水及被倒塌物体埋压的群众。组织将台风登陆后危险房屋、仓库和地区内的重要物资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掌握灾情、险情变化,及时抢险江河水库堤坝决口、管涌和裂隙等险情,抢修道路桥梁等。

季节性预防事故措施3

  季节性事故应急预防

  授课人:陈

  逸

  随着夏季高温季节的到来,安全防范工作也随之加强。高温季节是事故易发、安全隐患多的季节。人易疲劳,电器、设备易起热,空气干燥,易燃物曝露在夏日的阳光下温度较高,也有自燃的可能。因此,全体官兵更要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纪、不违章、不违规,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加强设备、电仪维护保养工作,做好防雨、防雷电、防风、防火工作,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增加现场安全检查次数,彻底查找安全隐患。

  一、掌握常识,防雷击

  一、室内预防雷击。

  1、电视机在室外天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

  2、雷雨天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以上。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二、室外避免雷击。①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②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要远离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③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小建筑等。④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慢点,步子小点;不要骑在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肩上不要杠带有金属杆的工具。⑤在营区内行手中不要拿金属器具,发现雷雨天气要迅速到安全处所躲避,严禁在大树下、电杆旁躲避。⑥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三、中雷击抢救的方法。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应马上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并对他进行抢救。若伤者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或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脏跳动,应迅速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部队要对官兵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二、严守规定,防溺水

  夏秋两季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各级骨干要严格落实跟班作业和午休查铺制度,在午休、晚饭后两个时段切实掌握人员动向位置,严防私自下水游泳。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护者可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者的头,将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使水排出;

(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护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他的下颚,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对着溺者的嘴将气吹入。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者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一下溺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做14—20次,开始时可稍慢,以后可适当加快。

  三、科学组训,防中暑

  中暑指的是高温条件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和汗腺功能衰竭产生的急性疾病。体弱多病、肥胖、饥饿等也均可能是中暑的原因。其症状为高热、无汗、头痛、头昏、恶心,重者昏迷。如不赶快救治,会导致全身抽搐、心律失常、脑水肿、休克甚至死亡。

  中暑的预防:一是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11-14点,尽量减少外出,适当午睡,饮食宜清淡,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每天勤洗澡、擦身。二是外出训练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注意到阴凉下休息。

  中暑的急救:

  1、移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

  2、马上喝凉开水,淡盐水或糖水;

  3、用冷湿毛巾包敷病人的头部和胸部,扇风,吹凉;4立刻送医救治。

  四、采取措施,防蛇咬

  一、毒蛇的种类及分布。分布在我国的毒蛇目前已知有49种。但对人体危害较大、经常造成蛇伤的毒蛇主要有10种。当毒蛇咬人后,由毒腺分泌的蛇毒,经排毒导管、毒牙及伤口,沿淋巴及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二、预防工作。在行进途中可用登山杖、树棍不断打击地面、草丛、树干,所谓“打草惊蛇”,以利于虫蛇回避(蛇对于从地面传来的震动很敏感,但听觉十分迟钝,不能接受空气传导来的声波,高声说话对驱蛇无效)。穿上高腰鞋、长裤,必要时绷紧裤脚;进入丛林时,头戴斗笠或草帽。蛇粪有股特殊的腥臭味,如果嗅到特殊的腥臭味,要注意附近可能有蛇。蛇的视力很微弱,只能对较近的物体看得清楚,1米以外的物体很难看见;视觉不敏锐,对于静止的物体更是视而不见,只能辨认距离很近的活动的物体。遇到毒蛇后保持静止。遇到毒蛇追人,千万不要沿直线逃跑,可采取“之”字形路线跑开,三、被咬之后的急救。一旦被蛇咬伤要迅速判断是否是毒蛇咬伤。如何判断呢?一是看蛇形: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身上有彩色花纹,尾短而细:无毒蛇头多呈椭圆形,身上色彩单调,尾细而长。最好将咬人的蛇打死以供诊断参考二是看伤口:毒蛇咬伤的伤口表皮常有一对大而深的牙痕,或两列小牙痕上方有一对大牙痕,有的大牙痕里甚至留有断牙;无毒蛇咬伤则无牙痕,或有两列对称的细小牙痕。如果蛇咬伤发生在夜间无法看清蛇形,从伤口上也无法分辨是否为毒蛇所伤时,万万不可等待伤口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是否被毒蛇咬伤。此时必需按毒蛇咬伤进行处理。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被咬伤后,立即令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保持安静。停止伤肢的活动,将伤肢置于最低位置,及时(争取在2-3分钟内)用橡皮带或草绳、布条、藤类等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约10厘米或距离伤口上一个关节的相应部位进行结扎。结扎的程度要求仅能阻断淋巴、静脉血的回流,又不妨碍动脉血的供应。结扎后每30分钟松解1次,每次松2-3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并迅速送医。

  2、迅速排除毒液:结扎后可用自来水、河水、井水、肥皂水,最好能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冲洗伤口周围的皮肤。目的是将粘附在伤口周围的毒液破坏及冲洗掉,从而达到减轻蛇毒中毒的目的。

  3、切开、冲洗、挤压排毒:局部消毒后,将可能断留在伤口内的毒牙清除,然后利用利器(如小刀等)沿牙痕作“一”字形纵切口或十字形切开,长约1-1.5厘米,其深度以达到皮肤下为止,要避开静脉。亦可配合用拔火罐等负压方法吸毒(可用蛇毒排空器),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5%依地酸钠、双氧水等,边冲洗边从伤肢的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及周围反复轻柔挤压,促使毒液从伤口排出体外。冲洗及挤压排毒须持续20-30分钟,冲洗后,伤口处要用七层消毒纱布覆盖,进行湿润,并将伤肢继续置于低位,有利于毒液继续流出。周围实在没有水,可用人尿代替,但不可用酒精或酒冲洗伤口。但如遇五步蛇、蝰蛇咬伤或咬伤后继续流血者一般不宜切开伤口,以防止出血不止。

  4、烧灼伤口,破坏蛇毒:切开、冲洗后,每次用火柴6-8枚,放于伤口处,反复烧灼2-3次。当蛇毒遇到高热,即发生凝固而遭到破坏,使其失去毒性作用。在野外被毒蛇咬伤或急救条件较困难的情况下,也可单独用火烧伤口进行急救。必须注意,蛇毒是剧毒物,只需极小量即可致人死命,所以绝不能因惧怕疼痛而拒绝对伤口处理。

  如果因蛇伤引起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应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及时送医。注意:饮酒会导致毒素迅速扩散,被毒蛇咬后禁止喝酒。

  五、熟悉规律,防台风

  前几天两天台风“维达”“海葵”频频来袭,给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秋季也是台风灾害的高发季节,如何应对台风灾害,有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也可咨询气象局及相关网站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和动向;一旦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在外有可能受影响的人则应尽快赶回营区。

  二、在台风到访前要清理露天阳台和平台上的杂物保持排水管道畅通,以免台风暴雨引起积水不畅而倒灌室内。

  三、在台风来临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电筒、蜡烛等照明工具;储备好饮用水,食物、药品以及有关的生活必需品等,以避免断电停水后的外出抢购。

  四、台风的风力强劲难免造成户外大型广告牌掉落、树木被刮倒、电线杆倒地的事情,因此台风来临前后要避免外出;即使台风过后要外出,当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断折,为避免意外引发触电,切勿接近,更不要用手去触摸。

  五、台风期间雷电频繁要尽量关闭电器等易引雷击的设施;发现危房,要及时安全转移。

  六、加强检疫,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食物中毒的预防:

  一、各单位要严把食物采购关、检验关;

  二、严禁食用过夜菜、过夜饭。

  三、不买不吃不新鲜和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被卫生部门禁止上市的海产品;

  四、禁止食用不知属性的野菜,不采食野果;

  五、买回来的蔬菜要在清水里浸泡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并多换几次水,要洗得干净,以防农药对身体危害;

  六、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商标不符合规范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

  七、生熟食品要分开,工具(刀、砧板、揩布等)要生熟分开,做到专用,餐具要及时洗擦干净,有消毒条件的要经常消毒

  八、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从而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季节性预防事故措施3篇 春季季节性事故防范要点相关文章:

社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总结11篇(社区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小班完成教学计划的措施10篇(教学工作计划小班)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最新版3篇 交通强制保险一年可以理赔几次

幼儿园学期精选工作计划3篇 幼儿园学期工作计划落实措施

食品安全的应急预案范例5篇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对什么做出规定

停电应急预案3篇 事故停电应急预案

实用工伤事故赔偿协议书3篇(工伤事故赔偿协议书模板)

2022交通事故协议书12篇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书范文4篇 因工伤赔偿协议书怎么写

食堂食品卫生及中毒事故责任追究制度3篇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