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数学知识点3篇(初三第二学期数学知识点)

时间:2022-11-03 09:25:5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初二下数学知识点3篇(初三第二学期数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初二下数学知识点3篇(初三第二学期数学知识点)

初二下数学知识点1

  第四章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

①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因式分解,因式分解也可称为分解因式

  2、提公因式法

① 多项式ab+bc的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b,我们把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如b就是多项式ab+bc各项的公因式

②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3、公式法

① A2-b2=(a+b)(a-b)

② 当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时,通常先提出这个公因式,然后再进一步因式分解

③ a2+2ab+b2=(a+b)2 。a2-2ab+b2=(a-b)2

④ 根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公式把某些多项式因式分解,这种因式分解叫做公式法

初二下数学知识点2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1、图形的平移

①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②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③ 一个图形依次沿x轴方向,y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图形,可以看成是由原来的图形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

  2、图形的旋转

①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按某一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顶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②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任意一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中心对称

① 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它们的对称中心

② 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线段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③ 把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4、简单的图案设计

初二下数学知识点3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关系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二: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三:不等式的两边都乘(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

①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 一个含有不等式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

① 含义: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① 一般地,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相等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初二下数学知识点3篇(初三第二学期数学知识点)相关文章:

小学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篇 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有你的陪伴真好的初二作文3篇(初一作文有你陪伴真好)

初中我的梦想画家演讲稿6篇(我的梦想演讲稿600初二画家)

信息技术2.0数学教研组研修工作计划12篇(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教师研修计划数学)

初二作文给老师的一封信3篇(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初二)

初二学生入团志愿书12篇(入团志愿书 初二)

大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篇(数学课程教学总结)

九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3篇

数学课件教案12篇(小学数学课教案)

2022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7篇(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