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大学物理论文[精选多篇](大学物理论文2500)

时间:2022-04-05 12:03:19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网络资源大学物理论文[精选多篇](大学物理论文2500),以供参考。

网络资源大学物理论文[精选多篇](大学物理论文2500)

第一篇:网络资源大学物理论文

乌鲁木齐县第二中学物理实验室自查报告

为认真做好我校实验室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质等方面的作用,努力提高实验实训管理水平,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实验室工作进行认真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的重要基地,我校领导对实验室的建设十分重视。实验室工作已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具体分管领导,定期研究指导实验室工作。学校按规定配备了一名事业心、责任心强的专职实验教师,兼任实验员以及仪器保管员。

二、实验室建设

我校有物理实验室一间,仪器室一间。

实验室每桌都通电。教学仪器能按“按照省级标准配备”配齐配足,达到三人一组,学生分组实验时能做到人人动手,满足了学生做实验的要求。仪器橱柜能满足仪器的存放。室内有名人名言,不断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师认真备课上课,演示率、实验率达到100%,不断地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之逐渐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世界观。

三、实验室管理

我校实验室仪器和物品存放科学合理,做到“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仪器编号能与教育部统一编号相符,仪器设备能处于可使用状态,完好率达100%。

实验室建有各项制度,并能分类进室上墙。有总帐、分类帐、明细账。记帐及时,流程规范,准备无误,橱窗有卡,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帐、卡、物相符率达100%。实验室和仪器室近三年内无重大事故。已建立健全仪器管理有关资料(如仪器使用说明书,仪器借还登记簿,仪器报损报废登记簿等)。

加强常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要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室规划、配备标准和装备要求,正确合理地选择,采购、配备仪器设备,做好验收、登记、建账等帐册管理工作。

加强财产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实验室财产是学校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教学的物质条件,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环节。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就说明了管理财产的重要性。财产管理不善,配备的越多,损失就越大。因此,管好、用好实验室财产,尽量避免损失和浪费,是每个实验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评估实验人员工作业绩的基本要求,因此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和不断探讨这一重要岗位的职责和管理方法。

四、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内部配置紧张。近几年通过普及义务教育,学生人数有所增加,有些班级人数超过实验原先设置的最大人数。

2、设备不足:有些实验不能配足我校规定的24套,只能买些物品代替。(例如:学生电源不足,只能用电池代替)这造成了一些物品的消耗。

五、今后设想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一切工作的成败都与管理有密切关系。要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章可循,首先要根据实验室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实验规律、经济规律和分工协作规律等客观规律,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合理组织实验教学。不能只凭经验、凭记忆、凭感觉,要靠科学靠数据来管理。

2、加强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维护保养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在这些具体工作中,需要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才行。要按照不同仪器的不同要求,坚持不懈地做好日常维护保养,既可减轻仪器损耗的程度,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是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前提。

3、引进考评机制,调动积极性。要坚持定期对实验教学管理进行综合评估。对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要考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这两个环节,对任课教师则应考评实验教学。这种考评必须落实到实处,如发现某个实验没有做,必须明确责任,是因任课教师未写通知单不做实验,还是有通知单实验员未给准备实验仪器,必须写明原因,由主管人员签字,以此作为评估条件之一。通过评估考核,既可肯定成绩,总结经验,交流成果,充分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可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不断探索,研究新问题,使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使实验教学得以不断改进。

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我们虽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细致、长期和艰巨的工作,由于我校起步晚,经验少,肯定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敬请领导、专家批评、指导,我们不胜感激!我们将认真研究,进一步整改,争取实验室工作再上新台阶。

寻文中学

2012年10月22日

标准化实验室自查报告

2011-09-29

第二篇:寻文中学物理实验室自查报告

网络资源大学物理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网络资源大学物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网络资源的利用使教师备课更加高效

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网络无限广阔的空间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多方面地汲取知识。教师要想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应用于课堂,就必须充分领会教学大纲的精神,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在网络上,许多专家和教学名师对物理学科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对其优点和不足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通过对这些观点进行认真的反思,能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对上好课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物理教学的教案主要包括知识点的讲解、课堂上问题的提出和课后习题的讲解。教师课堂拓展性差,教学内容只能局限于课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大量有用的素材。教师通过参考、学习名师教案和相关的资料,使撰写的教案内容丰富、充实,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丰富、有趣的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需要。网络资源对教案的撰写和优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仅能大大缩短备课时间,提高备课效率,而且能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充分展示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实验,所有的规律和概念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实验。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动有趣,利用实验课可以让学生记住实验步骤、理解相关结论、掌握产生结论的过程。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科学的神奇,而且能培养学习兴趣,便于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但在普通物理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仪器本身的限制,一部分实验根本无法做,一部分实验即使做了,产生了效果,也不如人意。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可以将多媒体网络资源模拟实验室引入课堂,这种模拟实验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演示效果。还有一些物理实验的现象很难看清楚,如布朗运动,固体颗粒很小,其运动情况直接观察是根本看不清的。以往主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教师事先调整好,学生轮流观察。但由于学生不同,观察结果也存在差异,导致实验效果大大降低,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如果利用课件模拟实验,展示粒子相互作用的“真实场景”,把微观世界通过模拟演示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更容易观察到物理现象。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课件向学生进行形象直观的展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规律。当然,网络不能代替真实的实验,只是实验的辅助工具,但在实验较难完成的前提下却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对优化课堂教学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目的地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和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学习的动力和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处在模拟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网络的一大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可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情绪、情感和兴趣。让抽象的物理概念、难懂的物理过程通过可观察的画面、视频、图片等,动态地展现给学生,可以让其更容易理解,同时还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例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时,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知识一无所知,难以对其形成深入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播放载人飞船视频和模拟动画课件,从火箭点火到飞向太空,然后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做圆周运动再到安全着陆,一一进行介绍,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他们探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2.适当运用网络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解都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最不可或缺的。讲解依靠的是语言,而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和工具。有的教师专业知识非常扎实,但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自己心里清楚却讲不明白。具有同样知识功底的教师,如果在讲课时吞吐自如、妙趣横生,则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学生有益的遐想。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简洁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形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网络语言也融入到了学生的日常交谈中。物理学语言讲究科学、准确、有逻辑性。在物理课堂中可以适当地引入网络语言,例如,讲“磁场”时就可以运用这样的网络语言“:明星的‘气场’你们理解吧,磁场也类似,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有吸引力。”教师灵活运用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进行授课,学生会倍感亲切、熟悉,听起来也会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四、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及时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学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物理实验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会贯通。物理知识以章节划分,每一章节都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又与其他章节相互联系。物理知识体系庞杂,再加上复习课教学容量大、复习时间紧,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通过看书复习基本概念、物理规律,只能是走马观花,效果不理想。利用网络资源,下载精品复习课件,并根据课程需要进行修改,通过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复习,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并将知识点细化,将关键词空出,让学生通过回忆、翻阅填写完成。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提高,记忆基本概念也更准确。对物理规律的深入理解,可以通过做实验进行强化。在复习时,教师要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使学生达到熟练运用实验结果解决问题的目的。对普遍理解不透彻的实验,可以个别重做,但大部分实验没有时间做,只能通过教师“讲实验”或学生回忆进行复习,停留于表象,舍弃了学生的直观感受。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去粗取精,通过视频或动画模拟呈现给学生,或让学生到网络实验室进行不同实验的再观察和再操作,比单纯照本宣科的复习用时少、效果好。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到资源平台或教育网站上下载教学所需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加工,既可节省实际的实验时间,又可高效地完成实验复习课,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有线电视物理网络

网络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策略与研究

网络教学,的确为物理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模式和理念。但是,网络教学真正在学校教学中普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二是相关人员信息素养欠缺和应急能力的不足。

(1)硬件:硬件是网络教学的基础。即多媒体教学和管理的网络系统,包括网络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宽带网络以及服务系统等。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规模建设、设备使用、设备管理和设施的维修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网络设备的更新日新月异,网络教学要与现代科技的发展同步,资金是第一步。

(2)软件:随着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计算机网络已经走进大部分学校。漫步于学校装备精良的网络信息中心,看着现代的多媒体教室,却似乎才让人怀疑它实用和管用的一面,因为很多人仅仅把它看作是“参观”和“应付检查”的摆设。网络教学的真正阻力,不仅在设备问题,更在应用网络的人和网络本身的维护。

(3)教师:网络教学的“软”环境建设,关键在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富有创造性,善于教学设计,踞高临下、具备驾驭教学知识的综合教育能力。教师必须担当起多方面的角色:课件制作员、课程辅导员、网络导航员、技术服务员。

其次要培养对网络教学这一特殊教学方式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包括根据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不可替代的优势,设计网络课程的能力;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功能和服务,发布、管理网络课程的能力;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进行合理评价的能力等。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思想和方法,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才能优化教学过程。

基于网络的教学,备课观念需要更新。教师要合理科学地组织教材,相关的知识要尽可能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体系,知识要连贯,思维性要强,更多的精力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规律上。在合理利用校园网中资料库时,备课过程中更多的是思考、设计课件应用和制作脚本,以最佳的表现形式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学生:网络教学,关键是“学”。必须意识到,网上学习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需要学生具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在没有成人监控和指导的“纯网络环境”下顺利、高效地学习就存在很多需要克服地障碍。实践过程中,主要表现在①学生很难一下子转变角色,面对电脑网络,望网兴叹;②部分学生没有目的性,在各个网页间“漫游”;③有的学生竟然背着老师和家长,利用网络学习之际聊天(OICQ、MSN、ICQ),甚至游戏;④有些学生,在BBS上讨论时发的帖子,有的跟学习沾边,有的则纯属玩笑,发帖内容缺乏有效的组织;⑤部分学生网络技术和网络学习方法欠缺,容易在“五光十色“的信息面前迷失方向;或者在”信息的**大海“中手足无措,糊里糊涂地浪费大量时间,汲取不到自己所需的特定知识;⑥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强,在课余时候,不学习,一味的依赖课堂45分钟,导致知识的不连贯、不完善。为此,一方面,网络课程的开发必须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发展需求和非认知特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证,并针对学生的这些方面增进网络课程的针对性和可管理性,将网络教学与其他师生互动方式结合,以使网络教学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并抑制网络教学固有的缺陷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将网络教学与适当的“面对面”的授课和监控相结合。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如果过分或者单纯依赖网络教学,网络教学的良好初衷迟早会演变为“网络放任”,成为学生的“网络漫游”、“无目的的网络生存”,甚至“网络放纵”,以致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因此,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学习目的性:上网漫无目的不停浏览,在各个网页间不停的切换。所以,建议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前,要制定好学习计划和目标,访问哪里,需要下载什么,计划搜寻什么资料等,确保高效的上网学习。

(2)合理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所以,进入网上学习,就一定要静下心来,真正以学习者的状态进入。有些学习材料、试卷不妨打印出来做更好。

(3)参与网上答疑时,提高答疑效率和提问的质量。建议学生要在“离线”状态下学习、消化有关知识,经过自我练习后提出高质量、有思维深度的问题。网上提问时不要“在线”等待,问题提出后可以先下来,过一段时间再上去看老师的回复。

(4)学会关注他人,发挥群体效应。在网络环境中寻找学习伙伴,相互借鉴和帮助。学习中的问题不一定非要老师才能解决,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有时更精彩。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已经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应用。本文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角度出发,分析探讨网络信息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与新课程的整合实施过程,并指出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环境;小组合作学习;网络环境;课程整合

自诞生于西方20世纪初的研究性学习思想被引入中国后,经过教育工作者的长期实践,已被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课程设置与内容的不断更新,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小组合作学习与新课程整合的新思路、新特点及新问题,对于有效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的元认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及核心要素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它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被世界许多教育工作者采纳并应用于实践,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在组织形式、内容及交互性上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社会性及创新性能力的形成,被认为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实施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合理分组与传统教学中的简单按人数或成绩分组不同,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从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出发,综合考虑成员的学习者特征、学习风格习惯、学习兴趣、学习特长等因素,注重优势互补、小组均衡。

确立学习活动目标教师依据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总体思想,结合学生、教学环境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在与学生协商的前提下确立活动目标,具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情感态度目标,并制定活动目标的评价标准。

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目标确立后,应设立完成活动目标必须经历的系列学习任务、规则及程序。学习任务又包含一系列的子任务,任务应具体可行,确保活动目标的最终完成。

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开始学习活动后,让各小组成员自己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及时对各小组提出建议并监督、督促其按既定程序完成学习。

小组活动结果展示小组活动的最终学习结果可以是具体的作品或研究报告。

小组学习活动评价与总结组织各小组参照评价标准体系展开自评、互评,分析并总结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及不足。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

(一)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特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信息化工具与手段应用于教学,传统教学的各要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具体表现为:(1)教学环境更加开放。传统教学环境延伸为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网络环境在内的一系列与教学相关的环境,这个环境更加开放、全面、复杂。(2)教学内容更多样、丰富,而且更新迅捷。教学内容来源由传统的课本教材扩展为信息量更为庞大的互联网络,突破了空间、时间的控制。(3)教学媒体更加多样,教学手段更为灵活。信息化技术让更多的现代媒体应用于教学,让教学传播的途径与方式更加多样,让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更加灵活、有效。(4)教学理念发生变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思想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教师学生相结合的“主导─主体”教学理念。(5)教学模式多样。一系列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相继产生,如探究式学习、专题性网站学习等。这些新问题、新特点的出现都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PowerPoint迁移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新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旨在传授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信息化教学手段基础。PowerPoint是office办公系列软件之一,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中的核心单元,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该软件制作电子演示文稿的知识与能力。

以PowerPoint复习实践课为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教学分析此阶段是对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及教学环境进行分析与准备,主要由教师完成。(1)教学内容为PowerPoint复习巩固课,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该软件。(2)学习者特征体现为已经学习和掌握了Word、Excel软件的操作,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对PowerPoint基本操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前提;通过高年级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刺激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对实践活动充满了期待。(3)教学场地为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实践设备。

划分合作小组依据“自愿、均衡”的原则,将班级划分为成员3~4人的若干小组,并明确组员的角色与主要职责。此阶段工作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合理分组、角色设立提供参考建议与帮助,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特长等寻找合作的小组成员,并在集体中寻找自己的合适角色与职责。本次活动小组角色包括组长、资料收集员、资料处理员及设计员各一名,职责分别表现为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收集作品所需的各类资料、对各类资料进行筛选并加工处理、具体的设计制作,各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活动。

确定小组活动主题,明确学习规则此阶段主要是确立学习活动的主题,明确完成该学习主题应达到的一些要求,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该工作主要由教师在学生配合下完成。本次活动的主题及要求为: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幻灯片作品,各小组自拟主题,作品内容要求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突出作品主题,用到幻灯片制作的多种技巧,如自定义动画、幻灯片切换等。具体的细节要求及评价指标见表1。

展开小组学习活动理解活动主题、要求及评价标准后,各小组分别展开各自的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各小组活动进程并给予相应的指导,积极调动各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防止活动迷航。

作品展示经过2~3个课时的学习活动后,教师组织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为其他小组展示与讲解本组的幻灯片作品,具体包括设计理念、设计主题、人员分工及工作职责、内容、活动心得体会。

评价总结依据设计好的评价体系表,教师组织各小组在作品展示过程中展开自评、互评及教师评,并组织各小组针对作品展开讨论,提出自己对其他小组作品的建议及对自己的启示。评价工作完成后,将每个小组的评议结果表发放给各小组,让其针对结果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发挥优势。

活动结束后,各个小组都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且作品的主题及内容丰富多样。学生普遍反映更加熟练地掌握了软件的操作使用,而且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提高了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加了自信,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实践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证明,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技能形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的不同,在实际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注重教学分析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对象及环境等要素作综合考虑,以确定是否采取该教学策略,如采取则选择并准备学习活动所需的各类资源。特别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内容、时间、空间与手段都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这就要求对信息化环境有详细的了解,把握和利用信息化环境与手段来促进教学。

合理分组,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学习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合理地划分合作小组,除了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性格外,更需要学生主动配合。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教师要对学生详细地讲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实施流程、注意事项及预期效果,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小组合作学习,从而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分组、角色分配及职责承担,真正参与到小组活动学习中来。

科学合理地选择活动主题并确立学习规则,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主题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参与人员及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完全开放型主题、半开放型主题及闭合型主题。主题确立后,教师须规定学习要求及注意事项,并通过设立评价项目的方式约束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鞭策、激励、互动以及信息技术等手段营造一种积极、友好的学习情境。

注重教学交互,促进有效交流有效地交流是促进学习者成功、快速地完成知识建构与迁移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与组内同学交流,还要与同伴一起与其他组员交流,交流也不局限于认知领域,还有情感、态度和技能的沟通。因此,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必须及时对小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及人机交流加以引导与限制,防止交互迷航,促进有效交互活动的开展与维持。

评价应灵活多样,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除了评价小组整体表现外,还应注重小组成员的评价,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应注重过程。评价的手段应采取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及组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的内容及指标也应详细、具体、量化。评价的最终结果应反馈给各个小组,让其对照评价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改正方法,保持优点。因此,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综合教学目标、活动要求、学生特点等要素,制定灵活、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及教育相关理论的相互作用已经促进了许多新教学理论、模式的产生,如网络探究式学习、专题网站学习、开放式学习等,积极实践与探索这些新理论、新模式在创新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与作用,对于提高创新教育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网络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策略与研究

有线电视物理网络是一个透明的业务传输载体。现在该网络中已传输了多套广播式模拟电视节目,FM广播节目和数字电视节目;部分网络中还传输了模拟收费电视节目,交互式数据和VoIP的语音业务。有线电视向数字化发展,在有线电视网络上开展数字电视业务,是全国广电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广播影视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根本要求。但是,这种透明物理网络的管理技术手段的应用情况与管理水平的高低,将会对发展新业务带来重大的影响,也会影响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的推进进度。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能较好的解决收费管理的问题,是否在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的同时,就不需要对有线电视的物理层进行管理了呢?现结合通信网络与有线电视网络其网络管理相关性进行讨论,以供大家参考。

1、通信网络管理的普遍性

通信网络的操作维护管理功能是网络中普遍具备的功能。从历史上来看,以前这些功能的实现是靠人工在现场对每台设备分别进行操作和维护,那时还没有专门的一张管理网。现代的通信系统,对网络的维护、监测和调整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通过遥控在管理中心实现,这就需要专门的用于遥控管理的网络。现对人们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电话通信网络(即电信网络)与数字无线移动网络(GSM网络)进行讨论,分析其网络管理的普遍性。

固定通信网络的网络管理

电信网络是我们接触较多的固定通信网络之一,其电话通信主要由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来完成。图1给出了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设备的维护管理是其众多功能模块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它主要完成:设备的状态监测,对故障部件进行报警,实施备份部件的主备转换,提供在线升级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完成了电信网络机房设备的管理。用户电路的BORSCHT功能模块有更为严格的管理功能,它完成馈电、过压保护、振铃、监视、编译码、2/4线转换、测试等功能。近年来,电信网络的管理范围在扩展,不仅对室内设备进行管理,还对室外的线路设备与设施进行管理,其网络管理的内容有:①、小区配线箱的门锁,②、小区配线箱内有源设备状态,③、小区配线和内供电电源等。

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管理

数字移动通信网络除了有完善的通信业务控制功能以外,还需要有对通信网络的健全管理功能,以此来完成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维护、监测和调整。CCITT提出的TMN概念,对建立GSM系统的综合网络管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其综合性管理网络的一侧连到各种通信业务的控制设备,如网内的交换设备或基站设备,另一侧连到操作人员面前的计算机工作站,在这两端中间的TMN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功能实体、中介功能实体和数据通信功能实体等三个功能实体。其实体

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对网络的管理主要按照管理协议的要求来完成,有时网络管理协议也要与业务管理协议组合进行,如:查询移动台的设备号IMEI时会用到无线接口协议,对电路的管理时要用到闭锁与解锁功能,对基站控制器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管理时要用到复位功能等。对移动网络的直放机,其网络管理的内容有:①、查询项:厂家标识、设备类型、版本号、直放站远程通信方式、直放站主动告警使能标志、输出功率告警门限、功放开关、衰减值等;②、控制项:直放站编号、网管中心查询/控制电话、网管中心告警电话、直放站远程通信方式、功放开关、衰减值等;③、告警项:电源掉电、信道本振失锁、低噪放故障、功放过功率、功放过温、功放驻波告警、自激告警、门襟告警、电源故障等。

通过对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网络管理的介绍,可以看出网络管理功能与业务管理功能是通信网络的重要管理功能,其网络管理功能在通信网络中普遍存在。虽然,作为网络的消费者(或用户)最关心的是业务管理功能,但业务的准确提供是在网络能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实现的,因此,网络营运者较为关注网络的管理功能与先进性。

2、有线电视网络通道的特殊性

一张双向的有线电视网络,其物理结构:光纤传输部分,上、下行通道一般采用了空间分割方式;在同轴电缆传输部分,其上、下行通道一般采用了频率分割方式,这种网络组合(即HFC)集成了独享网络与共享网络的各自优点,才有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已成为近5000亿元的网络资源。但是,其网络也有自己特殊性的一方面。

下行通道的发散性

从前端光发射机到各台光工作站,再从光工作站到各楼栋单元的集线器,其网络结构形式呈现出发散的特性。在这种发散式的网络中,越靠近前端的设备,其覆盖面较大;相应,若设备出现故障时,其影响面也较大。因此,对此全局性的设备,其可靠性、在线可管理性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对于下行频率为87~860MHz的下行通道,所传输了两大类业务内容:①、广播式的广播电视节目,包括透明传输模式的或条件接收模式的模拟与数字电视节目;②、交互式通信的下行部分,包括Internet业务、VoIP业务、VOD业务和互动式数字电视业务。

从广播式的下行业务来讲,若业务是透明的,则凡接入网络中的用户终端(电视节目的用户终端是电视机)能接收到该业务,无法进行点到点的服务。因此才产生了基带加扰式的模拟加解扰系统和今天大力发展用机顶盒来完成的数字电

视条件接收系统。对于交互式通信业务的下行数据部分,其特征是通信的下行部分,在没有上行通道与之相对应时,仅有下行数据是无用处的,无法变为消费者有意义的业务内容。基于这两大类业务内容的特征,对该网络下行广播式通道,不能在共享通道上行进行随意的切断控制,以免影响对诸多合法权益用户的接收。

上行通道的复合性与汇聚性

在光节点以下路由,上行通道共用电缆传输。各用户享有相同的5~65MHz上行频率,逐级汇接到电缆上,其电缆部分呈现出共享式特性。到了光节点及以上路由,光缆部分采用空间分割方式,不同光节点下的用户,上行通道单独用一根光芯来传输信号,不再共享5~65MHz的频率,在此段光芯上不再有新用户的逐级加入,呈现有独享特性。因此,双向HFC网络中,从用户端到前端的上行通道路由,既有共享又有独享,呈现出复合性的网络结构。同时,在光节点以下,各用户的上行通道出现逐级汇聚的特点。

因此,对上行通道的复合性与汇聚性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管理,才能保证整个上行通道的安全与畅通。

3、有线电视网络管理技术及实现方案

对有线电视共享式上行通道的管理,在有线电视行业内已有许多讨论。分析其共享式网络结构与高速公路的结构模型,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对高速公路的管理进行简述。

高速公路管理有两个方面,一是使用权限管理,具体表现为车辆的准入管理和过路费的收费管理。二是故障管理(或是排堵管理),当有车祸时,由专管人员记录现场并迅速清除堵塞源,让道路畅通。

对有线电视上行电缆部分,其结构模型与高速公路相似。在用户各上行入口的独享通道到共享通道之间的路由上设置管理站,管理的内容也有两个方面,一是上行通道的使用权限管理,二是通道阻塞时,排除堵塞的管理。由于信息通道当遇到持续时间长或幅度较大的干扰信号时才能发生阻断。这时,只有关断干扰信息源时,阻塞状态才会得到解除。因此,两种管理内容使用了一种管理技术手段——路权管理。

有线电视网络中使用的路权管理技术模型

RF为5~860MHz的射频宽带信号。在CB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受控电子开关K可以开通或关断。当K开通时,对从RF IN端输入的宽带射频信号的插入损耗小于2dB,无任何机械开关噪声。当K断开时,对从RF IN端输入的宽带射频信号的插入损耗大于46dB,并无任何噪声或附加射频产物出现。它只实施了对有线电视网络中的物理通道管理,不进行业务内容的管理,它工作于物理链路层。

路权管理技术应用在HFC网络中

从1996年起,路权管理技术开始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设备上,既解决了有线电视网络中物理层的管理与控制,又解决了目前有线电视网络中对基本收视维护费的收费管理。其技术方案可按三种层次来实现对网络的管理,具体如下:

(1) 按户仅对上行通道实施管理

路权管理的终端控制器(即三态集线器),可以对单个用实现5~860MHz全通、5~860MHz全断和87~860MHz部分开通的控制功能。当控制状态处于87~860MHz部分开通状态时,实现了仅对该用户的上行通道(即5~65MHz频率范围)实施关闭的管理。这是一种个性化的管理,非常周到细腻。

(2) 按单元对上行通道实施管理

网管型路权管理终端控制器(即集线器),在单元内各用户汇聚后的公共通道上,设置了路权管理控制开关。可以通过前端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实现远程在线对整个单元的上行通道实施同时开通或关断功能,即按单元对上行通道实施路权管理。这种按单元实施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3) 按区域对共享通道实施管理

对共享通道所实施的管理分为两大重要位置来完成。第一是楼道单元,路权管理终端控制器(即集线器)放置在用户单元内,替代原来网络中的楼栋放大器的部分和串接分支分配器功能。在该集线器内应用了路权控制技术与远程通信技术,通过计算机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单元内的共享上行通道实现了远程通道控制与管理功能。第二是光工作站,在网络管理功能的光工作站内,可以单独调整各端口送来的上行信号的幅度,并可以实施开关控制。这样,既解决了汇聚均衡问题,又解决了上行通道的可管理性。

4、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

数字电视的发展是现阶段有线电视发展的主流。它的发展,将推动近千亿元的产业大发展。对于数字有线电视,总体上讲是在有线电视透明的物理网络上传输的多种业务内容之一。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节目源为三大类:一类是卫星电视接收机直接输出的数字视频流,送入复用器、QAM调制器,以射频方式在有线电视网络中传输。第二类是原有的模片源(如VCD、DVD)经过数字化处理(如采样、编码、压缩等过程)为数字视频流,再送入复用器、QAM调器器,以射频方式在有线电视网络中传输。第三类为使用数字式的摄、录、编设备处理的节目源,或已存储在视频服务器上的数字视频流,再送入到复用器、QAM调制器,以射频方式在有线电视网络中传输。其传输网络仍然为透明的有线电视物理网。

为了解决条件接收和照顾现有模拟电视机不能直接收看到数字电视节目,因此,在用户家中需要用数字电视机顶盒来完成两个任务。第一是完成有条件接收的认证,对已付费的用户可以解密出数字电视节目。第二是实现由数字信号再次还原为模拟信号,以AV方式(或RF方式)接入到用户模拟电视机,以完成模拟电视机对数字电视节目的收看。

从节目源、传输网络和条件接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阶段要大力发数字电视,必须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改造承载网络,把单向的、低质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可管理、可营运的优质双向HFC网络;第二步是提供具有条件接收管理节目平台和发展数字电视机顶盒用户,即实现业务管理。这也是行业中俗称的“网络化带动数字化”的真正出处。

同时指出,收费电视不等同于数字电视,但数字电视可以较好的解决收费管理问题。相应,数字电视发展的良好阶段应该是交互式的有线数字电视。那时承载网络应该是具有可管理和控制功能的双向HFC网络。如何来控制,运用哪些技术手段,前面已经做了介绍。用户使用的数字电视机顶盒也应该是具有带回传功能(即双向功能)的机顶盒。在2003年7月份,广电总局已印发了《有线广播电视网改造指导意见》,其前言中已经明确指出:为配合国家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计划,加快发展多种数字电视业务,有线电视网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升级改造,并积极推进双向改造…。这指导意见的出台,就是为迎接交互式的有线数字电视的到来创造物理条件。

5、结束语

有线电视网络的网络管理是物理层的管理,是建立一张安全可靠、可管理的通信网络的重要内容。模拟电视的收费管理,数字电视的有条件接收管理,上网业

务的认证与计费管理,VoIP电话的放号与计费管理,VOD的认证与计费管理等均属于业务管理的内容。因此,建设一张具备网络管理功能的有线电视双向HFC网络,营造安全可靠、可管理的网络物理环境,是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的基础。现在,国内各地有线电视网络的基础条件差异性较大,大规模的网络改造已经摆在广大电视工作者的面前,选择较优的网络技术方案与适合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双向网络设备,是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改造好我们的有线电视物理网络,才能迎接并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才能把广播电视事业在这新的历史环境下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第五篇: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案--网络资源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案

课程说明

一、课程介绍

1、 课程概况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产物,以及有关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生物科学。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和规律以及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相互关系等问题的一门科学。

2、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致病性与免疫性,了解微生物与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掌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过程及其调节和产生的效应与抗原入侵机体后引起的生理性、病理性免疫应答;以及抗感染免疫、超敏反应、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等有关方面诸多知识;熟悉免疫学防治原则和检测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具体观察不同的材料,进行各项操作,分析实验结果,训练每个学生掌握研究微生物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及分析机体免疫功能与疾病发作、合理用药之间关系。

3、 课程体系 医学免疫学可分为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两个部分。基础免疫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抗原物质;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③免疫应答过程及其调节和产生的效应;④免疫学防治原则和检测方法。临床免疫学是应用免疫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与人体健康或疾病密切相关的各种免疫现象的一个分支学科。内容主要包括:①抗感染免疫;②超敏反应;③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④免疫缺陷;⑤肿瘤免疫;⑥移植免疫等。本教材以基础免疫学为主,临床免疫学部分仅介绍超敏反应。

微生物学有许多分支,如普通微生物学、分子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石油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以及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等。

4、选修课及相关知识介绍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药学、预防、护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以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有关课程的学习和开设为基础的。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电镜、色谱、免疫标记、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在微生物形态结构的研究方面已进入超微结构、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基因结构功能、致病的物质基础以及诊断方法,使人类对微生物的活动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免疫标记技术、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技术的应用,使实验室检测方法向着快速、准确、微量、高度灵敏的方向发展。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已有了多种减毒或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人工自动免疫用生物制剂。

5、教学媒体

面授辅导为主,辅以IP课件、电子课件演示、网上辅导答疑、网上实践、实验教学等。

二、教学环节

1、 课堂教学:面授辅导45学时

2、 作业及其评改:每月一次,全批全改,有评语、有得分。

3、 媒体辅导:IP课件或电子教案辅导,网上辅导,在线答疑,E-mail邮寄问题。

4、 问题讨论: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或网上交互式讨论。

三、考核说明

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卷面分数:卷面分数为100分,占总成绩的80%即80分。

3、平时作业和阶段测试:

平时作业1次/月,每次满分25分,一学期共4次,共计100分,占总成绩的5%即5分。阶段测试安排在期中,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10%即10分。

4、 实验操作:共4次,占总成绩的5%即5分。

5、 本科试卷的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概 述 【学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概括性地介绍了免疫的概念、免疫的功能、以及免疫系统的组成。它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免疫?免疫有哪些功能?免疫功能异常时会出现什么病变?免疫系统有哪些物质组成?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的研究范畴和免疫学的发展概况。

学习这部分内容,需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熟悉基础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免疫系统的组成。了解免疫学的发展概况。

免疫 基本概念:

免疫防御 抗感染 免疫缺陷 超敏反应 免疫自稳

清除体内衰亡变性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肿瘤、病毒持续感染

免疫器官―中枢:骨髓、胸腺、法氏囊

外周:淋巴结、脾、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医学免疫学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

其它免疫细胞 抗原 免疫应答

免疫学应用 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内容提要】

一、免疫

(一)基本概念

(二)功能

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二、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的概念及研究范畴

1.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新兴学科。免疫学起始于微生物学的抗感染免疫,现已广泛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

2.医学免疫学: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对人体有利的和不利的效应和机制、以及利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3.医学免疫学研究范畴:

(1)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方面: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②抗原物质的种类和特点;③抗原物质和机体免疫系统作用发生免疫应答的过程、规律、调节及其效应;④免疫学技术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应用。

(2)临床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抗感染免疫、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等。

三、免疫学的发展概况

【概念简释】

1.免疫: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外界入侵的 “非己”性抗原物质、自身突变和损伤的细胞,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防御:机体识别和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免疫保护功能。正常情况下,可抵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异常情况下,免疫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超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弱或缺如则为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感染。

3.免疫自稳:机体免疫系统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对自身正常细胞保持免疫耐受,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理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则导致自身免疫病。

4.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生理保护功能。若此功能失调,有可能导致发生肿瘤和病毒的持续感染。

【重点】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基础免疫学的研究范畴。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免疫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 2.免疫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免疫功能失调可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问答题

1.什么叫免疫?免疫功能正常和异常时各产生何种效应?

2.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2.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3.免疫缺陷导致感染、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肿瘤

二、问答题

1.什么叫免疫?免疫功能正常和异常时各产生何种效应?

答:免疫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外界入侵的 "非己"性抗原物质、自身突变和损伤的细胞,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免疫功能正常时可发挥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功能,表现出抗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抗肿瘤的生物学效应。免疫功能异常可分为免疫应答过强、过弱或缺乏,表现为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导致感染或发生肿瘤等病理效应。

2.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答: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抗原物质的种类和特点。

(3)免疫应答过程、规律、调控和效应。

(4)免疫学技术应用。 学习辅导:第一讲 一.课程介绍

根据高等护理专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学制特点和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药学专业(专科)主要课程的基本要求,设置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这门课程。本课程分为两篇。第一篇为医学免疫学,主要讲授基础免疫学的内容;第二篇为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和其它微生物三部分。 医学免疫学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已广泛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领域,并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和交叉学科。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效应、以及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的科学。医学微生物学则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遗传与变异、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诊断和防治原则。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分为两部分:在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生理功能及调节;引起超敏反应的基本机制及防治原则;了解免疫学与疾病的关系及免疫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特性,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及免疫性,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以及消毒、灭菌方法等内容。

三、学习方法指导

学员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法,但最好能参加学校组织的面授辅导课,并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若实在没有充裕的时间听完全课程,可利用媒体自学、参加网上答疑、网上辅导。同时,认真完成作业并按时参加实验教学活动;此外,学员还应在每月的作业完成及教师讲评后,结合自身学习情况重新复习所学知识,并对尚不十分清楚的内容整理后,通过网络或电话等通讯方式向老师询问清楚。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概述

一、免疫:指机体识别和清除"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功能稳定

的机能。

正常--保护机体;异常--破坏机体

二、功能:

(一)免疫防御

1、生理性作用: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 如:完整皮肤可以阻止任何细菌的入侵。

2、病理性作用:破坏机体细胞正常功能。 如:机体对花粉清除中引起的过敏反应。

(二)免疫稳定

1、生理性作用:维持机体自身细胞数量及功能的稳定。 例:衰老的红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体外。

2、病理性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

例:由于自身白细胞发生变异,被吞噬细胞清除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三)免疫监视

1、生理性作用:监视癌变细胞的繁殖、增生。 换句话讲:癌细胞常有而癌症不常有。

2、病理性作用:癌细胞大量繁殖。 例: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肿瘤即会出现。 第一章 免疫器官

一、免疫系统:是执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物质基础,具有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稳定和生理平衡的功能集合体。

二、免疫系统组成: §1 中枢免疫器官

一、 定义: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二、 组成: §2 外周免疫器官

一、定义:免疫细胞定居和繁殖的场所

二、组成:脾、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三、功能:

若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进入机体,淋巴结可滤过并清除这些有害物质,具体可表现为防御性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如有害物质超出淋巴结防御功能,病原菌可沿淋巴管向全身蔓延。

第二章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如T、B细胞。 §1 淋巴细胞

一、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一)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发育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

1、T细胞的表面抗原

⑴ HLA抗原:即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对T细胞的激活和产生免疫效应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⑵ 白细胞分化抗原:即利用分化群抗体所鉴定的抗原。如:CD

2、CD

3、CD

4、CD8等

2、T细胞的表面受体 ⑴ 抗原受体:TCR ⑵ 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可形成玫瑰花环,用于T细胞鉴别。

⑶ 有丝分裂原受体

①有丝分裂原:一些能非特异性刺激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

②举例: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和美洲商陆素。 ⑷ 白细胞介素受体

①白细胞介素:是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组能够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②白细胞介素受体举例:IL-1R,IL-2R,IL-3R等。

3、T细胞亚群 ⑴ CD4+T细胞:

①TH细胞(辅助型):辅助抗原传递给B细胞。 ②TD细胞(迟发型):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 ⑵ CD8+T细胞:

①TC细胞(细胞毒型):分泌细胞毒素分解靶细胞。 ②TS细胞(抑制型):避免出现过激的应答反应。

二、B淋巴细胞

(一)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发育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

1、B细胞表面抗原

⑴ HLA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⑵ 白细胞分化抗原(CD抗原):CD

19、CD20、CD80等

2、B细胞表面受体 ⑴ 抗原受体:BCR或SmIg ⑵ 抗体IgG FC段受体:可引起ADCC效应。

ADCC效应:即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素作用,K细胞表面有抗体IgG FC段受体,当带有抗原的IgG FC与K细胞结合后触发其发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称ADCC效应。 ⑶ 补体受体:有补体C3b的受体,趋化作用。

⑷ 有丝分裂原受体:如细菌脂多糖、葡萄球菌A蛋白和美洲商陆素。

⑸ 白细胞介素受体:如,IL-1,IL-2,IL-4等。

三、第三群淋巴细胞:是一大类无典型T、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和特征的淋巴细胞。

(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其表面没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杀伤靶细胞不需抗原预先致敏,也不受MHC限制。可以非特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需在IL-2诱导作用下,才能发挥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

§3 单核吞噬细胞

一、组成:

前单核细胞(骨髓)、单核细胞(外周血)和巨噬细胞(组织)。

二、单核吞噬细胞表面标志

(一)表面抗原:MHC-I类及MHC-II类抗原分子

(二)表面受体:多为非特异性,即不管抗原是什么。如补体C3b受体,IgG的FC 受体

三、单核吞噬细胞的主要免疫学功能

(一)吞噬杀伤作用:如细菌、机体衰老细胞等。

(二)递呈抗原信息:启动免疫应答作用(见图一)。

(三)抗肿瘤作用:被激活后能有效杀伤肿瘤等靶细胞。

(四)分泌生物活性介质:如IL-1促进体液免疫的进行。 §4 其它免疫细胞

一、中性粒细胞:主要发挥吞噬作用的细胞。

二、嗜酸性粒细胞:阻止I型超敏反应的持续发生。

三、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引起I型超敏反应。

四、红细胞:携带和运输氧分子;发挥免疫粘附作用(C3b受体)。

图一 吞噬细胞对抗原信息递呈过程

第二讲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1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

一、定义:

(一)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二)抗体(Ab):指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B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二、区别: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并不都是抗体。如:骨髓瘤蛋白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抗体活性。 §2 免疫球蛋白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区

二、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3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一、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二、可以激活补体

三、可与许多细胞表面Fc受体发生结合

(一)调理促吞噬作用:如IgG促进吞噬细胞发挥吞噬功能

(二)介导过敏反应:如IgE与肥大细胞结合介导Ⅰ型过敏反应

(三)ADCC效应:IgGFc段与NK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上Fc段受体结合,使其发挥ADCC效应

四、穿过胎盘:IgG是唯一可穿过胎盘的抗体

五、免疫调节作用:负反馈性调节等 §4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一、 同种型:

(一)定义:指同一种属所有正常个体Ig分子共同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决定簇在Ig分子恒定区,具种属特异性。

(二)举例:IgM、IgG、IgA、IgD、IgE

二、 同种异型:

(一)定义: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同一类型Ig,由于重链或轻链恒定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不同而表现的抗原性差异。其决定簇在Ig分子恒定区。

(二)举例:人类ABO血型抗原。

三、独特型:指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V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决定簇在Ig分子可变区。 §5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

一、IgG

(一) 特性

1、存在形式:单体,占血清Ig总量的3/4。

2、合成时期:婴儿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合成。

3、半衰期:23天,是所有抗体中半衰期最长的。

(二) 生物活性

1、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如抗细菌、抗病毒、中和毒素等。

2、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参与者。

3、是唯一可以穿过胎盘的抗体,是新生儿抗感染重要因素。

4、具有调理吞噬作用和介导ADCC效应的功能。

二、IgM

(一)特性

1、存在形式:五聚体,占血清Ig总量的10%,是分子量最大抗体。

2、合成时期:胎儿晚期已能合成。

3、半衰期:5天,所以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加,表明有近期感染。

(三) 生物活性

1、是高效能的抗菌抗体,是B细胞SmIg成分之一。

2、激活补体传统途径,只需一个IgM分子。

3、中和毒素或病毒,但不能介导ADCC效应。

4、ABO血型天然抗体。

三、IgA

(一) 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血清型)和双聚体(分泌型);其中分泌型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及初乳等分泌液中。

2、合成时期:婴儿在出生4~6个月才能合成IgA。

(二) 生物活性

1、是机体局部粘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分泌型IgA)。

2、具有中和毒素作用(血清型IgA)。

3、辅助婴儿抵抗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初乳中含分泌型IgA)。

四、IgD

(一) 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Ig总量的1%。

2、合成时期:较晚。

(二) 生物活性

1、成熟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2、血清中IgD的功能尚不清楚。

五、IgE

(一) 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Ig总量的%。

2、合成时期:最晚合成的抗体。

(三) 生物活性

1、引发Ⅰ型过敏反应。

2、抗寄生虫的主要抗体。 §6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一、多克隆抗体

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获得的免疫血清(抗血清)为多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McAb)

(一)定义:指由一株B淋巴细胞杂交瘤增生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高度均

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二) 应用:

1、克服交叉反应,提高免疫学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用于亲和层析,可分离、纯化含量极低的可溶性抗原。

3、用作生物导弹,携带抗肿瘤药物抵达靶器官发挥作用。 第四章 补体系统

(学习本章内容请参阅教材中P38~45图示) §1 概述

一、补体系统

(一)定义: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

(二)组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C1~C9及B、D、P因子等

2、补体的调控成分:C1抑制剂、H因子、I因子等

3、补体的各种受体:C1q 、C3a、C4a、C4b等受体

(三)激活方式

1、经典途径()

2、旁路途径 () §2 补体固有成分和补体系统的激活

一、补体固有成分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一)组成

(二)理化特性

1、对热不稳定:通常56℃作用30min即被灭活。

2、对理化因素敏感:如UV、酒精等均能破坏补体。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请参照P43图4-9)

(一)经典激活途径

1、激活前提:AgAb复合物的形成。

2、激活过程:

⑴识别阶段:在激活物及Ca2+参与下C1被活化成具有酯酶活性的C1,其次,在Mg2+参与下酶解C

4、C2产生C4b、C4a和C2b、C2a。

⑵活化阶段:被酶解的C4b、C2b结合成C4b2b--C3转化酶,C3转化酶将C3分解为C3a、C3b与C4b2b结合成C4b2b3b--C5转化酶。

⑶膜攻击阶段:在C5转化酶作用下,C5被裂解为C5a和C5b,C5b依次与C

6、C

7、C

8、C9结合成C5b6789--膜攻击复合体(MAC)。细胞膜发生严重损伤,胞浆内容物外漏,导致细胞最终溶解、破坏。

(二)旁路激活途径

1、激活前提:细菌脂多糖、酵母多糖、葡聚糖等。

2、激活过程:

⑴识别阶段:体液中某些蛋白水解酶能有限的微弱裂解C3,产生少量C3a和C3b片段。当激活物出现后,在Mg2+参与下C3b与B因子(C3激活剂前体)结合形成C3bB复合物。 ⑵活化阶段:D因子(B因子转化酶原)在激活物作用下转化为有活性的D因子,可使C3bB中的B裂解为Ba和Bb,而形成C3bBb--C3转化酶。C3bBb极不稳定,与P因子(备解素)结合成C3bBb(P)稳定性提高,使C3大量分解为C3b,产生的C3b一方面与B因子构成更多的C3转化酶,另一方面可进一步与C3bBb结合形成C3bnBb复合物--C5转化酶。

⑶膜攻击阶段:C3bnBb也不稳定与P因子结合成稳定的C5转化酶C3bnBb(P),其后与途径一致最终形成C5b6789--膜攻击复合体(MAC),细胞完全裂解。 §3 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

一、补体自身衰变的调节作用:C4b2b中的C2b 、C3bBb中的Bb及C5b等性质都不稳定,极易衰变,导致C3转化酶、C5转化酶失活,从而影响膜攻击复合体的形成。

二、体液中可溶性调节分子的作用

(一)C1INH:C1酯酶抑制物使C1酯酶失活,从而抑制C

4、C2活化。

(二)I因子:C3b 灭活因子,使C3b、C4b被裂解、灭活。

(三) H因子:C3b灭活促进因子,加速I因子对C3b的灭活。

(四) S蛋白:MAC抑制因子,阻止C5b6789的生成。 §4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一、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一)溶菌作用:细菌进入体内后,若产生抗体则激活途径;如没产生抗体(G-菌)则刺激途径溶菌。

(二)溶解细胞:若自身细胞发生变异,激活补体则细胞将被溶解。

二、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一)促进中和:抗体与病毒的复合物中加入补体可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进入,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

(二)溶解病毒:某些病毒可直接激活补体。

三、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

(一)调理作用:吞噬细胞上有C3b、C4b的受体,所以相当一座桥梁把细菌或免疫复合物与吞噬细胞连在一起,称补体的调理作用。

(二)免疫粘附作用:红细胞和血小板上也有C3b、C4b的受体,当它携带细菌或免疫复合物与红细胞和血小板连在一起,就会形成更大的免疫复合物,易被游走的吞噬细胞所捕捉到。

四、炎症介质作用

(一)激肽样作用:C2a能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引起炎症性充血和水肿,称其为补体激肽。

(二)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可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脱颗粒,引起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现象。

(三)趋化作用:C3a、C5a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向补体激活的区域移动,增强炎症反应。 第三讲 第六章 抗 原 §1 概述

一、定义

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为抗原。

二、特性

(一)免疫原性: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性质。

(二)反应原性:指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 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

三、分类

(一)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称 为完全抗原。

(二)半抗原: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仅有免疫反应性的抗 原称为半抗原。也就是说半抗原单独存在时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与大分子蛋白质(也称为载体)结合在一起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此时的半抗原相当于完全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半抗原的抗体,半抗原可单独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不依赖载体的存在。

§2 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分子大小

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分子量通常在 以上,一般说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这是因为大分子有机物结构较稳定,在机体内不易被破坏与清除,在体内存留时间较长,使淋巴细胞得到持久的刺激,有利于免疫应答的发生。但不能绝对化,比如明胶分子量为100,000dal(10万道尔顿),却没有抗原性。

二、化学组成与结构

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还需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化学组成中以含有大量芳香族氨基酸尤其是酪氨酸,免疫原性才较强;如以非芳香族氨基酸为主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无论多大,而免疫原性却很弱。这是因为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结构复杂的物质,其稳定性好,在体内存留时间长,故免疫原性就较强。

三、异物性

(一)异物:非己的物质。 (二)分类

1、异种物质:如细菌、病毒、异种血清等。

2、同种异体物质:如组织相容性抗原、血型抗原等。

3、改变和隐藏的自身物质:主要包括在外伤、感染、电离辐射或药物作用下,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和释放入血的隐藏的自身抗原,如甲状腺球蛋白、眼晶体蛋白等。 (三)特性

1、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宿主自身物质和非己异物。

2、凡在胚胎期未与相应淋巴细胞克隆接触过的物质,均可被免疫细胞视为异物,并对其产生免疫应答。

3、异物性越大其免疫原性越强,如种系关系越远,其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差异性越大,免疫原性也就越强。

四、其他因素

(一)遗传因素:包括机体的年龄、生理状态以及个体发育等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有关因素。

(二)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以及免疫佐剂的使用等因素都可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

一般非消化道途径抗原性较口服为大。 §3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一、抗原决定簇

(一)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称为抗原决定簇。

(二)抗原结合价:指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

(三)作用:是抗原分子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相应抗体或效应 T细胞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四)分类(因其位置不同)

功能性抗原决定簇与隐蔽性抗原决定簇。

(五)特性: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排列及空间结构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一)共同抗原:在不同抗原分子上出现的同一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决定簇;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互称共同抗原。

(二)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抗原(共同抗原)结合发生的免疫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4 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

(一) 异种抗原: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物质。如微生物或异种血清。

(二) 同种异体抗原:指来自同种生物而基因型不同的个 体的抗原物质。如HLA抗原。

(三) 自身抗原:指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结构 成分。如自身变异细胞。

二、根据抗原激活B细胞是否依赖T细胞辅助分

(一)胸腺依赖性抗原:必须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因T细胞是在胸腺成熟,故称此类抗原为胸腺依赖性抗原或T细胞依赖性抗原。

(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不需要T细胞辅助,能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第四讲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抗体、补体和抗原三章,这三章内容是医学免疫学部分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内容。下面做一简单回顾: 抗体(Ab) 定义:指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B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激活补体;结合细胞;穿过胎盘和粘膜。 抗原(Ag)

定义: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为抗原。

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分子和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部位,又称表位。 补体系统

定义: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

功能:溶菌和溶解细胞;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调理和免疫黏附;炎症介质作用。

二、本次课内容 第五章 细胞因子

(掌握细胞因子概念及分类名称)

(一)概念:

细胞因子(CK):是一类重要的分泌型免疫分子,是由活化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和名称

1、根据来源分类

分淋巴因子(淋巴细胞分泌)和单核因子(单核吞噬细胞分泌)

2、根据功能分类: (1)、白细胞介素(IL)

是一组由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和其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

(2)、干扰素(IFN)

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宿主细胞产生的干扰病毒复制、阻断病毒感染的物质。分3种其中IFN-α、β以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为主,也称I型干扰素。IFN-γ以免疫调节作用为主,也称为II型干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TNF)

是一类可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分为TNF-α和TNF-β两种。两者均有抗肿瘤、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作用。

(4)、集落刺激因子(CSF)

是指可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根据作用不同,集落刺激因子又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干细胞生成因子(SCF)、多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等。 (5)、生长因子(GF)

一类可刺激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神经生长因子(N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掌握MHC概念)

(一)概念

1、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移植抗原

在人或同种不同品系动物个体间进行组织器官移植时,可因二者组织细胞表面同种异型抗原存在差异而发生排斥反应。这种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同种异型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移植抗原。

2、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简称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人类的称为HLA复合体。

(二)MHC的主要功能

1、引起移植排斥反应:器官或细胞移植时,同种异体内MHC-I类和Ⅱ类抗原可作为非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移植排斥反应。

2、抗原提呈作用:在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内,MHC-I类和Ⅱ类分子可与非己抗原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或Ⅱ类分子复合体,表达于巨噬细胞或其它抗原提呈细胞表面,递呈给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3、MHC限制性:CD8+Tc淋巴细胞与靶细胞的互相作用受MHC-I类分子限制。CD4+Th细胞的激活受MHC-II类分子限制。

第八章 免疫应答

(掌握免疫应答、免疫耐受概念;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程;抗体产生规律)

(一)概 述

1、基本概念

(1)免疫应答: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 (2)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2、免疫应答过程

(1)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启动活化。

(2)反应阶段: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因子参与下,活化、增殖、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或发挥特异性细胞杀伤作用,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的过程。

3、免疫应答分类

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

(二)胸腺依赖性抗原引起B细胞应答的过程

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或B细胞必须将吞噬的抗原加工处理成抗原肽并和MHC-I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才能由CD4+Th细胞识别,激活Th细胞。活化的Th细胞又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反过来作用于巨噬细胞和B细胞,使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如IL-

1、IL-12,进一步促进T、B淋巴细胞的活化。活化B细胞表面也可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接受来自Th细胞、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的辅助作用,进入分化、增殖阶段,即反应阶段。在反应阶段,CD4+Th细胞在细胞因子IL-4的作用下分化为CD4+Th2细胞,产生大量IL-

4、

5、

6、10,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合成分泌各种特异性抗体,发挥各种体液免疫效应,即效应阶段。(教科书中有关于免疫应答过程的图例,学生可参考学习。在这个应答过程中最主要是记住几个关键性的细胞或分子,如吞噬细胞、MHC-II类分子、Th细胞、细胞因子、B淋巴细胞、抗体等,记住他们就等于记住了应答过程。)

(三)抗体产生的规律

1、初次应答:潜伏期长;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血清抗体以IgM分子为主,IgG出现较晚。

2、再次应答: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则抗体产生的潜伏期短;抗体含量高;维持时间长。IgM产生的数量和在体内持续的时间与初次应答时大致相同,IgG类抗体则出现相对较快,且含量较初次应答时显著升高。

(四)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在感应阶段活化的CD4+Th细胞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并在细胞表面表达IL-

2、4受体。巨噬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及活化CD4+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可分泌IL-

1、IL-12。活化CD4+Th细胞接受以IL-12为主的细胞因子作用后分化为CD4+Th1细胞,又称炎性T细胞,可产生大量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引起局部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2、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1)、杀伤T细胞(Tc,或CTL)的激活: CTL前体细胞通过其表面TCR识别APC或靶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表面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获得活化的第一信号。在Th细胞辅助作用下被激活。激活的CTL可表达IL-12受体,在IL-12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致敏Tc细胞,即效应细胞毒T细胞。

(2)、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 激活的CTL可释放一系列细胞毒素,引起靶细胞的损伤。这种细胞毒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并且受MHC-I类分子限制。CTL还可迅速诱导靶细胞发生细胞凋亡。 第九章 超敏反应

(掌握超敏反应概念、分类及各型机制)

(一)概念 超敏反应:是指已被某种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的或病理性免疫应答。其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二)分类

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三)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Ⅰ型机制:是由结合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与再次接触的变应原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通常无组织细胞损伤。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胃肠炎、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Ⅱ型机制: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IgG、IgM)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如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等。

Ⅲ型机制: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主要IgG、IgM)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引起以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如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Ⅳ型机制:(1)T细胞致敏:抗原经APC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II类或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具有相应抗原识别受体的Th细胞和Tc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成熟为效应T细胞,即炎性T细胞(Th1细胞)和致敏Tc细胞。 (2)致敏T细胞产生效应: 当致敏T细胞再次遇到相应抗原刺激后,炎性T细胞可通过释放TNF-β、IFN-γ和IL-2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引起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致敏Tc细胞则通过释放穿孔素和蛋白酶,直接破坏抗原特异性的靶细胞,引起组织坏死。如某些病毒、寄生虫、染料、油漆、农药、化妆品、磺胺、青霉素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传染性过敏反应等。

三、课后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类同种异体抗原主要包括()和()。

2、免疫应答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

3、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是();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是()和()。

4、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

5、抗原提呈细胞和Th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受()限制。

6、超敏反应分为IV型。根据其特点,I型超敏反应又称为();II型又称为();III型又称为();IV型又称为()。

二、填空题

1、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A.IgM抗体显著升高 B.产生快,维持时间长 C.潜伏期长

D.浓度低 E.亲和力低

2、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A.胸腺 B.骨髓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血液

3、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肥大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4、初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A.潜伏期短 B.抗体亲和力高 C.抗体维持时间短 D.抗体含量高 E.以IgG为主

三、简答题

1、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2、超敏反应的类型和临床常见疾病。 第五讲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MHC、免疫应答和超敏反应三章,这三章内容是前几章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也是医学免疫学部分最终要阐述的问题。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定义: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人类的称为HLA复合体。 功能:引起移植排斥反应、抗原提呈作用、MHC限制性。

免疫应答

定义: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 过程: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分类: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

抗体产生的规律:

1、初次应答:潜伏期长;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抗体以IgM为主,IgG出现较晚。

2、再次应答:潜伏期短;抗体含量高;维持时间长。IgG含量显著升高,IgM与初次应答时大致相同。

超敏反应

定义:是指已被某种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超常的或病理性免疫应答。其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分类: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二、本次课内容 第十章 免疫学应用

(掌握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概念及其区别)

(一)、概念:

人工自动免疫:是指给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的特异性抵抗力。

人工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机体注入免疫应答产物如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免疫治疗。

(二)、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区别及常用制剂 区别点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物 抗原:疫苗、类毒素 免疫效应物质:抗体、细胞因子等

免疫出现时间 慢,1~4周后产生 快,立即发挥效应 免疫力维持时间 长,数月~数年 短,2~3周 用途 主要用于预防 治疗或紧急预防

常用制剂 卡介苗(活)、麻疹疫苗(活)、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活)、乙型肝炎疫苗(亚单位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死)、狂犬疫苗(死)、白百破三联疫苗(类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肉毒抗毒素、气性坏疽多价抗毒素、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细菌学部分 概念:

微生物: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适当环境中可生长繁殖,并发生遗传、变异的一类微小生物的总称。

病原微生物:是指存在于自然界或人体内的一小部分可引起人类与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微生物或条件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免疫性、实验室诊断和防治原则的一门科学。 第十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基本形态、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构造的区别及其医学意义、细菌的特殊构造及其医学意义)

(一)、基本形态:球形、杆形、螺形。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三)、G+与G-菌的细胞壁结构及特点: 区别点 革兰氏阳性(G+) 革兰氏阴性(G-)

组成 肽聚糖和磷壁酸

肽聚糖和脂蛋白、外膜、脂多糖 四肽链的连接方式 五肽桥 肽键 肽聚糖的含量 50层左右 1-2层

敏感物质 溶菌酶、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EDTA+溶菌酶 致病性 膜磷壁酸(表面抗原) 内毒素(脂多糖LPS) 革兰氏染色 紫色 红色

(四)、细菌的特殊构造和生物学意义

(1)芽胞:是某些革兰阳性菌在外界不利环境中所形成的菌体内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医学意义①灭菌指标②鉴别细菌③传染源,如破伤风。

(2)菌毛:某些细菌菌体表面由蛋白质构成的极其纤细且短直而多的丝状物。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如痢疾杆菌。性菌毛是细菌传递遗传物质的结构。

(3)荚膜:某些细菌在营养状况好时分泌的包绕在细胞表面的粘液状物质。医学意义①增强抵抗力②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③用于细菌鉴定。

(4)鞭毛:某些弧菌、螺菌、和部分杆菌细胞壁表面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医学意义①构成细菌的H抗原②用于细菌的鉴定③某些细菌鞭毛可帮助细菌黏附,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第十二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

(一)、人工培养细菌需提供的条件

1、营养物质:水、碳源(糖)、氮源(氨基酸)、无机盐类等。

2、合适的酸碱度:多数病原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

3、合适的温度:多数病原菌一般最适生长温度为37℃。

4、气体环境: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根据细菌对氧气需求的不同分为:

(1)专性需氧菌:必须在有氧条件下生存,如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等。

(2)专性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等。

(3)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4)微需氧菌: 只能在含低氧压的条件下可以生长,如空肠弯曲菌。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和速度

1、细菌的繁殖方式:无性二分分裂法。

2、繁殖速度:细菌由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所需时间称为代时。多数细菌如大肠杆菌在最合适的条件下生长时,代时仅需20~30分钟。单个细菌经人工培养18~24h可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称为菌落。

(三)、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细菌生长曲线

1、迟缓期:细菌接种到培养基内1~4h内,细菌的数量不增加,但代谢旺盛。

2、对数生长期:细菌数量呈指数上升,形态均一,是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这段时间一般可持续10小时左右。

3、稳定期:细菌的生长速度逐渐下降,部分细菌开始死亡。细菌总数虽然稍有增加,但活菌数开始下降。是收获细菌各种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

4、衰亡期:细菌大量死亡,活菌数迅速减少。细菌的形态显著改变,甚至有些细菌发生自溶。

(四)、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与医学意义

1、与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毒素、侵袭性酶、热原质。

2、与细菌鉴定有关的代谢产物:细菌素、色素。

3、可供人体利用的代谢产物:抗生素、维生素。

三、课后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

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和()。

3、细菌的特殊构造包括()、()、()和()。

4、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和()四期。

(二)单项选择题

1.可成为某些外源性感染传染源的细菌特殊构造是 ()

A.菌毛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质粒

2.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构造是() A.菌毛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性菌毛

3.可黏附细胞的细菌结构是() A.菌毛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中介体

4.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物质是 ()

A.肽聚糖 B.磷壁酸 C.四肽侧链 D.脂多糖 E.五肽桥 5.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物质是 ()

A.肽聚糖 B.磷壁酸 C.四肽侧链 D.脂多糖 E.外膜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人工自动免疫:

2、人工被动免疫:

3、类毒素:

4、芽胞:

(四)简答题

1、简述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

2、简述G+和G-菌细胞壁差异及其致病性成分。 第六讲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免疫学应用、细菌形态与结构和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三章,这几章内容是细菌学部分基础知识,也是重点章节。 免疫学应用

人工自动免疫:是指给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的特异性抵抗力。

人工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机体注入免疫应答产物如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免疫治疗。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基本形态:球形、杆形、螺形 G+与G-菌的细胞壁结构及特点:

区别点 革兰氏阳性(G+) 革兰氏阴性(G-) 组成 肽聚糖和磷壁酸 肽聚糖和脂蛋白、外膜、脂多糖 四肽链的连接方式 五肽桥 肽键 肽聚糖的含量 50层左右 1-2层

敏感物质 溶菌酶、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EDTA+溶菌酶 致病性 膜磷壁酸(表面抗原) 内毒素(脂多糖LPS) 革兰氏染色 紫色 红色

细菌的特殊构造:芽胞、菌毛、鞭毛、荚膜。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人工培养细菌需提供的条件:营养物质、合适的酸碱度、合适的温度、适当的气体环境:

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二、本次课内容

第十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掌握参与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种类、噬菌体和质粒的概念)

(一)概念:

1、遗传: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2、变异:子代较亲代某些性状发生改变的现象称变异。

3、噬菌体:一类寄生在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细胞中的病毒。

4、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双股环状DNA组成。质粒控制细菌非生命必需的遗传性状,并可自行复制、传代、通过转换、接合和转导方式在细菌间转移。

5、毒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可在宿主菌细胞 内增殖并造成宿主菌裂解的 噬菌体。

6、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在宿主菌细胞内增殖,而是将自身DNA与宿主菌DNA整合,使宿主菌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噬菌体。

图1.毒性噬菌体裂解细菌

7、前噬菌体:整合在宿主菌DNA上的温和噬菌体DNA称前噬菌体。

(二)参与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

1、细菌的核质:由裸露的双股DNA盘绕组成,编码细菌生命必须的遗传性状。

2、细菌的质粒:根据功能分致育性质粒(F质粒),可编码性菌毛;耐药性质粒(R质粒),可编码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3、噬菌体:根据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是否立即裂解宿主菌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三)、常见细菌变异现象及实际意义

1、形态结构变异:L型变异(细胞壁缺陷型细菌)、H-O变异(鞭毛有无)、荚膜变异、芽胞变异等。

2、菌落变异:S-R变异(细菌的菌落由光滑型(S型)变为粗糙型(R型))

3、毒力变异:

1)、毒力减低:人工诱导细菌发生毒力减低变异可用于制备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

2)、毒力增强:细菌增强致病性,如溶原性白喉杆菌产生白喉毒素

4、耐药性变异:临床治疗应选择敏感抗生素。

图1. 细菌接合 第十四章 细菌的致病性

(掌握细菌毒力的概念,构成细菌侵袭力的因素,细菌内外毒素的特性及区别,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一)概念:

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细菌毒力:是表示细菌致病性强弱的概念。细菌毒力由细菌的侵袭力和毒素构成。

隐性感染:虽感染了病原菌,但由于入侵的细菌数量少、毒力弱、而机体抵抗力强,因此感染未对机体造成明显损害,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白喉杆菌、脑膜炎球菌等都可引起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感染了较多数量和毒力较强的病原菌而机体抵抗力又较弱时,机体组织细胞受到较严重损害,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并出现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

毒血症:细菌在入侵局部生长繁殖,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到达并作用于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定的中毒表现。如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菌血症:病原菌由入侵局部生长后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只是一过性或间断性地通过血流播散到体内合适的组织器官中进一步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杆菌感染早期可引起菌血症。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血液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肝脾肿大、中毒性休克等。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炭疽杆菌等。

网络资源大学物理论文[精选多篇](大学物理论文2500)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物理关于光学的论文   大学物理论文5000字   大学物理毕业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