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学生)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教育案例(大学生心理问题案例)

时间:2022-04-30 00:12:1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父母离异学生)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教育案例(大学生心理问题案例),供大家参阅。

(父母离异学生)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教育案例(大学生心理问题案例)

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教育案例

一、案例介绍

我班有一名邵姓学生,父母离异,跟妈妈生活在一起。二年级时迷上游戏,为了逃避妈妈的唠叨,可以把自己关在房间一玩就是几小时,晚上也不分时间地玩,上课无精打采,作业跟不上,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到三年级已经是有点放弃的念头。但是他特别喜欢画画,下课画,上课画,做作业也画,练习本上,作业本上、书本上,到处他随意涂的画。开始我有点生气,就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有时还说几句刺激他一话,可效果并不理想。多次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说教,不但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反而使他产生了逆反情绪,觉得老师有意针对他,和他过不去。

二、案例分析:

父母的分开,对幼小的他造成极大的伤害。虽然父母仍然非常的爱他,但和他父亲一起生活,却使他觉得很孤单:村中的顽皮小孩还要讥笑他,大人的同情、异样的目光更使他受不了。学习上由于缺乏动力,没有有效的监督,又由于教师的疏忽,没有及时掌握情况,从而使学习缺乏内驱力。反过来,又要受到教师责备,更使他简单的以力学习无味,而沉湎于打游戏机、画画,甚至喜欢上了不需要多与别人接触的活动,完全封闭了自己,平时问他话,很少接腔,爱理不理。

三、辅导方法:

从他的爱好入手,在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有意地给安排画画的时间,我就让其负责帮助同学们的画画,协助其他同学完成美术作业。同时,把他推荐到学校美术课外小组学习。另外,只要课堂教学需要画图,都请他帮忙完成。画画的时间增加了,画画的次数增加了,让他树立了信心,点燃了学习的激情。

随着接触的深入,他已经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所觉醒,我顺势让他做些基础性的题目,鼓励他,同时也成立合作小组让他担任付组长,让组长与其他同学都参与到帮助他的队伍中。

四、辅导效果:

进入期中复习,也开始记起了笔记,做做练习,开始进入状态,虽然有时还要贪玩一下,但上课还是挺认真的。

五、辅导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是对客观事物需要的一种情绪色彩的表现。人在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体验;相反,在从事不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伴随着一种消极的、厌烦的情绪体验。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兴趣是暂时的兴趣,需要一旦满足,兴趣立即消失。稳定的兴趣是后天形成的,在实践活动中,社会需求为人所反映并成为个人的需要,从而形成和发展了兴趣。

兴趣具有迁移的特性。兴趣的迁移是将已有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使之对它也发生兴趣。兴趣迁移的条件有三个:一是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是什么;二是善于寻找新的事物或活动与原有兴趣之间的相通点;三是要在实际活动中循循善诱,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兴趣需要,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

人的才能是有差异的,既有高低之差异,又有种类之差异,承认这种差异,并且能够因材施教,对教师而言是何等重要!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现行的教育评价标准,而不惜扼杀一些孩子的天赋。这不仅是不科学的,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孩子的天赋,老师要因势利导,从直接兴趣入手,巧妙地利用兴趣迁移的特性,使学习发展成为学生的兴趣中心。那样才能出现更多国家需要的的创新型人才!

(父母离异学生)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教育案例(大学生心理问题案例)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心理教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