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苏东坡高二作文5篇 苏东坡的高考作文

时间:2022-12-14 18:18: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描写苏东坡高二作文5篇 苏东坡的高考作文,供大家品鉴。

描写苏东坡高二作文5篇 苏东坡的高考作文

描写苏东坡高二作文1

  苏轼,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相信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但在看完纪录片《苏东坡》以后,我才认识到了一个真实的苏东坡。

  苏轼有才,且是极其有才。嘉佑元年他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当即震惊了他。他本想给苏轼一个第一,可他误以为这文章是他学生曾巩写的,给第一可不太好。于是苏轼以第二名的成绩高中进士。欧阳修也曾说,自己每当读苏轼的文章都要冒汗。后来,一再被贬的苏轼给宋朝词坛更是带来了美的震撼。当时他的水平就超越了宋朝著名词人柳永。在苏轼笔下,万物皆可写,而不再是拘泥于男女之情。是苏轼将词推向了顶峰,造就了文坛新的时代。

  他不仅仅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他还是一个大美食家。

  元丰二年,他被贬黄州,生活艰难。每天的饭食都难以入口,市面上的肉又太贵,买不起,它便买来便宜的猪肉来吃。这种肉富人是不屑吃的,而穷人则是不会做。他自己下厨,做出来的猪肉肥而不腻,名为“东坡肉”。近千年后的今天,这仍是一道极有名的菜。不仅有“东坡肉”,还有“东坡饼”。

  有一天夜里,他和一个方丈在聊天。突然他感觉到饿了,庙里的小和尚说有碗剩面,就去热烘。谁知小和尚竟打起了盹儿。等他醒来,面已经炸至金黄,全然不是面了。苏东坡一尝,竟然十分好吃,于是这世上便有了“东坡饼”。

  关于美食,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苏轼被贬至惠州,那里很穷,集市上每天只能杀一只羊,而当官的肯定都要去买羊肉,他自然是买不到的。于是他便买了羊骨头放在火上烤着,然后啃着吃。他还说,这样吃羊骨头,仿佛有蟹的味道。

  苏轼虽为大文豪,一开始却也不是个完美的人。他年轻气盛时,才华外露,从不考虑他人感受。但乌台诗案后,他的人生不再顺风顺水。这也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之后,他懂得了平凡人生的快乐,也成为了一个乐观豁达的人。能在朝廷当命官,也能小城陪民谈。在他眼中,人们都是好的,他也乐于去为大家好。苏轼拥有真正的大爱,他是一个天真的,也是一个可爱的人。

  这就是真正的苏东坡,一个真实的、拥有大爱的苏东坡。

描写苏东坡高二作文2

  他犹如一颗璀璨的巨星,在中华文学史上,拼命地,大胆地绽放。

  如果没有了他,那么也就代表着中华文学史上会少几千首热情,豪放,又带着几点忧伤的诗和词了。

  如果没有他,也就代表着在中医药书里记录的四百多个药方就没有了。

  如果没有他,那么那些飘逸、灵动,又充满仙意的画像,比如《枯木怪石图》就没有了。

  如果没有他,那么中华文学史上就缺少了一个可爱、可敬、又可赞的大诗人了!

  他,就是苏东坡……

  为什么苏东坡深受大家的爱戴?是因为他的诗词飘逸、潇洒丶颇耐人寻味?或者是因为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有效的药方,能为大家治病?其实不仅仅是这样,如今人们不再一味的只喜欢他的诗了,大家更多的是喜欢苏东坡的品格。

  苏轼这个人,他非常的豪爽,直率。他感觉有什么事情,一直憋在心里,就像喉咙里卡了根刺一样。他什么事都敢说,丝毫不管别人的脸色。

  当爆发王安石变法时,有两个党派。一个是新法派,还有一个是保守派。两个党派一直争吵不休,都有自己的理由。苏轼想要在朝廷上一展风采,为老百姓,他处处站在平民的角度上思考,他不管个人利益。

  苏轼是中间派,他觉得两个党派都有自己的优点。他便一会儿去反对新法,一会儿去怦击旧法。新党派的人物早就看不惯苏东坡了,看他又没有拉帮结派,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权,还喜欢写诗发牢骚,便一时把自己的攻击对象转移到了苏东坡身上。

  就这样,年少的苏东坡第一次经历了贬谪。

  苏东坡贬谪到了黄州,虽然那里的环境很艰辛。但是苏轼还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苏东坡虽然经历了人生的一次苦难,成了一只井底之蛙。但是他不但没有垂头丧气,反而在深深地井底,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读书,交友,耕耘,作诗,忙得个不亦乐乎。想必大家都是被苏轼的这种乐观打动吧。

  假如苏轼的经历,换成了李白,杜甫呢?李白,会整天泡在酒馆里,整天饮酒,哭诉自己的经历。而杜甫,则会整天呆在家里,皱着眉头思考为何人生如此苦,从此不问人世。似乎只有苏轼丝毫不管这种艰苦的情况,而乐观的面对生活。

  苏轼为何会被大家所热爱,为何会被大家永远的流传?正是因为他这种面对苦难,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了我们所有人!

描写苏东坡高二作文3

  夜深人静处,点一盏夜灯,轻轻翻开厚重的封面。高山流水画,湖泛孤舟图,附上苏子的诗文,为这静谧的深夜增添一份宁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曲《水调歌头》跨越千年,道出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寄情于月的最高境界。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一曲《西江月》流露出身处他乡的悲伤凄凉,报国无门的无奈叹恨。

  没有人会否认苏轼的才气,这位豁达洒脱,不拘小节的天才,他的潇洒气质早已深深地刻在每一句诗文当中。相比于他的才气,更能征服别人的是他随遇而安的洒脱。

  二十岁便考中进士的苏轼,在官场崭露头角,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和皇帝的认可,从走出眉山到进京为官,再出任地方官,苏轼的前半生走的很顺利。四十三岁的苏轼,才气正盛,心直口快,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可恰恰如此,苏轼创作出了自己诗词人生的巅峰之作,《赤壁赋》《赤壁怀古》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此时的苏轼,不再叫苏轼,苏东坡成了他所为人熟知的名号。在苏东坡眼中,自己不过是把变法的种种不妥吐露了出来,尽管在狱中走过生死一遭,重获自由的苏东坡依旧不改本性,连苏东坡自己都自嘲无可救药。至于他后来被贬惠州,儋州。

  无论处境如何艰难,你总能在他的诗句里寻得快乐。苏东坡甚至把儋州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苏东坡没有怨人忧天,没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随遇而安,无论他被贬何处,总有一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样子。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位旷达洒脱的乐天派诗人总能笑对人生的风雨,在生活中找到乐趣。他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酒,能将自己的激情寄托于美食。世事大梦一场,人生几度秋凉?在苏东坡眼中,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的确,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东坡的才气固然是他驻足文坛的底气,但是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才是他永垂不朽的魔力。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正是因为这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生活态度,苏东坡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名字,而是一具清白澄澈的灵魂,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待生活随遇而安的精神象征,更是屹立世界文化之上的精神符号。

描写苏东坡高二作文4

  林语堂先生曾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的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以为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右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

  苏东坡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出生在眉山,偏僻的山区,在当时是极不起眼的,但凭他清新脱俗的文采,得到了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一时声名大躁。但因母亲病故,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返回家中。

  后来,他再度返京,因王安石变法一事,主动请求离京,四十多岁时,他调任湖州知州,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被有心人利用,苏轼遭到逮捕,史称“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可以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之后他经历三次贬谪。其中,令人映像深刻的便是那三次贬谪黄州,惠州,颍州。苏东坡,他是不幸的,取仕的路途跌宕起伏,贬谪,升耀,一次又一次在他身上上演;但他也是幸运的,他有着乐观的态度,苦难在他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他有着将苦难当作乐趣的能力。因如此多次贬谪也创造了他。他在被贬期间创作做出许多炙快人口的文章,流传千古。

  他几次修建工程,造福了一方百姓,他深受百姓的爱戴。

  他为人直率,有话就说,不遮遮掩掩。他的妻子曾多次提醒他,但他毫不在意,一如当初。他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酒后说多了话,在帘后的妻子听着丈夫的朋友的言语,明白那些朋友不值得深交,苏轼不以为然,落得最后被那些人举报的悲惨下场。

  他的生活多姿多彩,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田陪卑院乞儿”。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边可以和高僧结交,探讨佛学真理,一边亦可以和名妓作乐,把酒,论诗。他练习瑜伽,炼制丹药,求长生不死,但他也并不在意,不论结果,仿佛只是一时兴趣而已。

  他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可与米芾,李公麒合称唐宋三大家。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苏轼,一个伟人他的身躯已死,但他的名字是个记忆;但他的思想,将千古不朽。

描写苏东坡高二作文5

  人人心中会有两种心态,一种叫“乐观”,一种叫“悲观”,但我坚信,我们能让乐观打败悲观。换言之,每个人都能培养出乐观的心态。

  这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先生留给我的启示。

  坦白地说,我对东坡先生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豪无兴趣。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对他的不敬,至少我心里是这么想的:我如何学习与他无关,我学习到多少知识也与他无关,我无需“成为”或“模仿”他。

  真正让我感动的是他的心态,目前,全球十分之一的人所具备的心态—乐观。

“心烦手不闲,手忙心怡然”东坡先生在四十二年的为官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下放中度过的,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将一腔热血与悲愤化作了文学创作的动力。

  像东坡先生这种豪放主义的词人,就是悲伤注满身体之后,让灵感与之一起爆发。

  东坡先生在流放生活中,心中虽然烦闷,但却并没有无所事事,反而事必躬亲,进而培养出耕地、烹调等爱好。在劳动中,他心情也变好了。于是,他很快便成功地把“致君尧舜上”的入世心态,转变为“聊从造物游”的出世心态,并激发出独特的创造力。最典型的是,东坡先生在下放黄州、惠州期间,创造出二十多种菜肴,如东坡肉,东坡鲫鱼、东坡豆腐等,这些菜品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

  东坡先生最后一次被下放到儋州时,已是六十二岁高龄。据史书记载,东坡先生当时是抬着棺材去的,因为怕自己在当地呆得太久,不能活着回来。但他的乐观造就了顽强的生命力,使他在恶劣的环境中挺了过来。

  其实问题不在压力本身,而在于对待压力的态度,也就是说,用乐观的态度看待挫折,就会让头脑变得更灵活。更重要的是,一条路走不通,乐观的人不会“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而会转向其他路径,他们希望获得成功。一件事没做好,会激发出从事另一项工作的创造力。

  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由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出来的。那就让我们随时播撒乐观的种子吧!当我们失意的时候,这些乐观的种子就会开花、结果,重新点燃我们的人生。

描写苏东坡高二作文5篇 苏东坡的高考作文相关文章: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摘抄_高二苏东坡传读后感3篇(关于苏东坡传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