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典型事迹材料7篇(关于疫情防控事迹材料)

时间:2022-12-15 15:08:4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疫情防控典型事迹材料7篇(关于疫情防控事迹材料),供大家品鉴。

疫情防控典型事迹材料7篇(关于疫情防控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典型事迹材料1

  面对我市新冠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市政材料供应站党支部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在10月21日接到集结令后开始迅速行动,立即组织了9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同时在安排好站区生产生活及各项防控措施后,先后再次抽调9名同志深入防控一线,主动自觉驻守社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其中,吕卫东同志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本着就近下沉原则,他第一时间赶往城关区嘉峪关西路社区。当时社区正在组织辖区居民进行第一轮核酸检测,报到后社区安排他维护现场秩序,他佩戴好红袖章,做好个人防护,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引导和提醒受检人群保持好安全距离,戴好口罩,有序接受核酸检测……为保证第一轮核酸检测按时完成,社区领导提出要尽快搭建两顶帐篷,以备医护人员临时休息和储备防疫物资使用,他二话不说,主动请缨,带领3名志愿者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并将各类防疫物资进行了分类摆放。在做好社区疫情防控的同时,吕卫东同志作为市政材料供应站办公室主任还肩负着防疫物资联系发放、信息报送等工作。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避免人员扎堆,嘉峪关西路社区第二轮核酸检测点设置在更为宽敞的原二热电厂院内,为尽快开展核酸检测,志愿者们开始重新布置检测现场。三轮车没人开,我来!发电机不会用,我来!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时刻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

  11月1日上午嘉峪关西路社区安排他和其他3名志愿者协助社区卫生站对在社区报备的62个黄码人员及共同居住人员进行核酸检测。9:30检测小组开始按照程序对受检人员进行单人单管核酸检测工作,但在10:00天空开始下雨并逐渐加大,节奏一下被打乱,为保证此次补检工作顺利进行,作为志愿者们中的老大哥,他第一时间主动和社区领导及现场医护人员进行了沟通,对现场的志愿者们进行分工,一面组织受检人员避雨,一面有序加快检测步伐。志愿者们不顾雨淋,齐心协力,按时完成了全部150余人的检测工作。

  因嘉峪关路街道辖区目前疫情防控工作总体可控,从11月2日开始,社区将志愿者们进行了分组,他作为组长和其他2名同志被派至佳裕小区西区进行值守,同时负责该小区的第5、6轮核酸检测工作。他在发放出入证时对该小区住户进行了摸底,该小区共有住户348户,目前居住297户。在值守时他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认真宣传各项防疫政策,对小区的外出者进行劝返,对进入者查验健康码;在进行核酸检测时,他做到应检必检,对无法下楼的老弱群体,和医护人员沟通后进行上门采样;对在家上网课的学生统计后上报社区统一安排,坚决做到不漏1人。

  听党指挥,为民服务。面对突临的疫情,我们绝不退缩。吕卫东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也展示了市政人的责任和担当。

疫情防控典型事迹材料2

  走进__市__县__镇北关村,82岁的老党员__身着党员志愿者红马甲,守在疫情防控监测点上,有年轻党员怕他身体吃不消,劝他回家休息,老人家却执拗地说:“在这儿我守着心里踏实”。

  在__镇,像__这样的党员志愿者有500余名,他们不怕冷不喊累,一守就是一天。正是有他们夜以继日的坚守,群众心里才更踏实。

  在黑龙坝镇孟家堡村,有这样一对党员抗“疫”伉俪。丈夫李向东在微信上问村党支部书记:“护卫队还需要人吗?作为党员,你兄弟我也想为你分担点,为大家尽点绵薄之力。我和春英一起参加,共同努力抵抗疫情。”从那天开始,李向东和白春英夫妻双双坚守在村口。有人说李向东傻,自己去挨冻不算,还拽上老婆,真要发生疫情,两口子都有被传染的危险。但李向东却这样说:“我不但要继续去,还要带上党徽、亮出身份,我是共产党员,我光荣,我骄傲”。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__县从实际出发,设立党员责任区2100多个、党员先锋岗4600多个,组建党员突击队、宣传队、志愿者服务队780多支。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带头深入防控一线,协助村级两委班子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嘎查村、分场、社区网格化管理,把责任落实到最小网格单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在__街道居民小区,党员律师李显军得知自行在家隔离的__返乡人员急需生活必需品,便主动和社区工作人员去超市帮助采购、送货到门。

  村屯实行准封闭管理后,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如何保障?保安农场党委与农场基层供销社即万达超市沟通协调,联合做好保供给、稳物价、安民心工作。接到党委分配的光荣任务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万达超市法人郭喜春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抗疫战位,发动超市中的党员员工组建了一支志愿者小分队,随时保持与16个分场党支部的微信联系,按照各党支部每天提供的商品清单,开车逐个分场送货上门。每次送货,他都冲在最前面,把物美价廉的商品送到每位顾客的手中,同时把党和政府的关心、服务到底的决心、抗疫必胜的信心传递给家家户户。郭喜春说:“身为党员的我,必须为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在疫情防控期间,我甘愿增加经营成本,不怕降低销售收入,坚决确保全场百姓不愁吃、吃的好!”

  县城街道社区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大,是疫情防控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__县组织103个机关单位的2000多名干部职工和民警包联__县街道175个居民小区和单位楼小区,协助和社区网格员、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联防联控,对出入小区人员逐一测温,禁止外来车辆进入小区,强化疫情防控宣传,每天3班轮值,确保居民平安健康。

疫情防控典型事迹材料3

  在疫情防控一线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无畏寒冷,逆流而上,在每一个防疫岗位留下了挺拔的身影,他们就是___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的全体工作人员。

  在接到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指示后,___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紧密部署,调配人员,在局党组班子的带领下,全局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到各个小区的路口进行卡点防疫执勤。其中,市政维护办公室的主任田文龙和副主任王大相同志主动承担起了医疗垃圾清运、小区封闭围挡、应急设施维护的工作。两位同志奔走在各个社区点位之间,白天为各个社区卡点送去围挡进行小区封闭,夜间开始到每个点位回收医疗垃圾。

  田文龙同志的爱人在滨海办事处所辖的社区工作,疫情开始以来,两口子连夜把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送到了盖县的奶奶家后,立即回到市内投入到防疫工作中,一周了,没见到儿子一面,连电话都没有通过。

  王大相同志患有肾小球肾炎,就是大家俗称的肾病综合症,每天都要吃药维系病情稳定,本不能做重体力工作的他,疫情爆发以来,直接投身到前线从没有过半点含糊;他的爱人在社区工作,从13日接到单位的防控电话,就撇下家里的孩子赶到工作岗位投入工作;刚上初中的孩子,因为父母都在防疫前线不能回家,在家上完网课后只能自己做饭吃饭。王大相的父亲在疫情爆发前,刚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但是疫情爆发以来怕儿子分心影响工作,从没打过一次电话,因为老人家知道,在这紧急的时刻全市百姓的健康安全比自己更重要。

  为了保证全区的医疗垃圾能够及时处理,两位同志每人撇下了家里生病的老人不能照看,扔下上学的孩子不能陪伴,毅然投入到防疫工作的最前线,每人负责一台清运车,24小时接听社区电话,随叫随到,第一时间将每天产生的医疗垃圾清运处理。

  像田文龙和王大相这样撇下自己的小家不顾,冲锋在防疫最前线的同志,___区住建局还有很多很多,都默默的在自己的岗位上,为阻止疫情的扩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疫情的“倒春寒”虽然猛烈,但终究挡不住温暖春天的到来,因为有很多挺身而出的平凡人,变身成为从天而降的英雄,守护着我们的___、守护着我们的家乡。

疫情防控典型事迹材料4

  面对汹汹而来的疫情,有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背着药箱,每日走家串户,穿梭在乡间小路,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守护着父老乡亲的健康;他们冲锋在战“疫”最前线,不知劳苦、不畏疲倦,奋不顾身地担负着基层疫情监测防控的重要职责;他们危急时刻当仁不让,挺身而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责任和担当,他们就是“村医”。

  防疫战役打响后,高基庙镇的村医们建立线上疫情问诊微信群,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将防疫知识在群内进行宣传。为了保障村民的用药需求,村医们送医送药上门,尽最大努力为村民服务,肖家岭社区卫生室村医夏常强就是其中的一员。

  心中有群众,脚下有行动。夏常强把常用药品一直放在药箱中,只要一个电话,就立即送到村民家中,有时还会免费为困难村民治病。55岁的曾三二是精准扶贫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患有智力障碍,丈夫去世后一直独居着,膝下没有子女。她平时来医务室看病,夏常强总是自掏腰包为她免除医药费。在疫情发生后,夏常强放心不下,马上为她送去口罩,教会口罩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并千叮万嘱平时要注意防护,不要外出、不要聚集。肖家岭社区6组的刘希生老人,儿子在三十几岁时因肝癌去世,孙子便一直由他和老伴辛苦照料。夏常强了解到老人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便主动免费送医送药,希望能减轻这个贫困家庭的负担。

  使命记在心,责任担在肩。在送医送药的同时,夏常强每天定时上门测量体温、宣传防护知识、进行心理疏导、交代注意事项,为乡亲们拉起健康防线。刚开始上门测量体温的时候,个别武汉返乡人员会有排斥心理,夏常强一户户敲响他们的家门,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安抚着他们的情绪,问询了解身体状况,帮助购买生活必需品。夏常强的主动帮忙、主动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也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开始积极配合镇村两级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虎视眈眈、众人惧怕万分的当下,正是有着像夏常强这样一群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的村医们,用坚定的脚步与信念,夜以继日地奋战着,为广大村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了农村医疗卫生防疫战线的第一道“堡垒”。

疫情防控典型事迹材料5

  突袭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金城按下了暂停键。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__市市政服务中心的广大干部职工也毅然加入抗疫之战,无畏无惧、奋战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战疫精神”。一批有担当、敢作为的“90后”青年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一线防疫工作。他们在艰苦中磨砺,在奉献中成长,把拳拳爱国情转化为实际行动,重新定义着属于“90后”的时代标签,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青年赞歌。

  东岗市政设施养护所职工赵黎昌就是这些90后中的一员,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下沉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先后参与了渭源路街道科技街社区、雁北街道小雁滩社区、雁北街道雁滩路社区的核酸采集服务。在核酸检测点执勤时,他争分夺秒冲锋在一线,监测点候检人数因太多而出现聚集现象,他不停地喊话提醒,耐心地进行疏导劝说。因为他知道全民核酸检测对医务人员和志愿者来说都无疑是一场硬仗,必须尽快排查隐患人员,和时间赛跑。

  10月28日,完成核酸检测工作后,社区安排赵黎昌同志到雁北街道雁滩路社区省新闻出版局家属院报到,他每天不到八点就到达岗位,主动负责起卡点及周边的消毒、健康信息核验登记、排查劝返、政策宣传等工作、一遍又一遍的消毒,一次又一次的仔细查验,不放过一个角落,不放过一个异常车辆及人员。他每天事无巨细地忙碌着,保护着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也许是在寒风中从早到晚不曾休息的辛劳,也许是现场不停歇的疏导劝说,抑或是对服务群众决心的考验,几天下来,他的嗓子哑的几近失声。赵黎昌的妻子是儿童福利院全封闭式工作队伍中的一员,因为疫情的阻隔,他们已连续很多天没有见面,只有趁着休息时,发个视频,互相报个平安。视频中妻子听到他快要失声的嗓音,担心不已,想要劝他休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让他照顾好自己。他安慰妻子道:“现在正是疫情防疫的关键时刻,每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都是在为抗疫成功添砖加瓦。”疫情来临,守住岗位是他们的使命,更是他们内心的担当。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面对再次袭来的疫情,正值青春的90后冲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在疫情防控中尽显新时代市政人的责任与担当,书写市政人疫情防控的平凡乐章,用最坚定的步伐和默默付出与疫情抗争着,他们是无数抗疫志愿者的一个缩影,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志愿者,穿着“红马甲”,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只为让更多人触摸到这座城市的温情与感动,疫情终将被战胜,我们共同期盼着守得云开见月明,春天就在不远的地方。

疫情防控典型事迹材料6

  岁末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意武汉席卷全国,在这个特殊的春节,疫情防控攻坚战正在打响。__农场公路管理站工作人员纷纷上岗,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表明战胜疫情的决心,用一身“迷彩”负重前行。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与病魔较量,拼的是速度,争的是时间。公路管理站党支部,接到农场党委的防控任务后,舍小家为大家,党支部书记关强带头放弃假期,带领公路管理站工作人员承担起武汉归场人员居家隔离包保的重任,他加班加点,口罩是他们最好的防护,一碗泡面是最好的加班餐;他们放弃假期、不顾安危,走街串巷、进家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仔细排查核实人员信息、认真劝阻探访人员、细心检测隔离人员体温,每天对包保楼区进行两次消毒……默默地干着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工作。“您好!您需要的肉菜和生活用品,我们已经买好了,放在您家门口了!”“谢谢关书记,我一会儿开门取。”这段对话提及的关书记正是公路站党支部书记冠强同志。为了减少居民出行,关强和公路管理站工作人员主动当起了隔离群众的“代购员”,对缺少粮油、蔬菜生活物资的家庭及被居家隔离的家庭进行服务上门配送,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随着春耕的开始,人员往返达到高峰、流动人口较大,根据统一部署__农场公路管理站,全体职工,全岗覆盖,所有工作人员没有防护服,靠一个口罩,一身“迷彩”屹立在__农场的两个“大门”前。公路站工作人员在站长胡杰凯的带领下面对疫情危险,坚定身上的制服就是防护服。由于人员有限,公路站所有人员轮流昼夜上岗、黑白颠倒做到密织疫情“防控网”,党员干部24小时“严防死守”,对外出人员进行询问、登记、测量体温,对流入和流出人员主动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劝返和管控,避免感染疫情,形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疫情防控的良好态势。

  随着出入场区和管理区忙碌春耕的种植户越来越多,公路站工作人员为了保证全场居民安全的前提下不耽误春耕备产,大家24小时站在透骨的春风中,对进出场区的车辆进行严格的筛查、核对好身份证和管理区签发的通行证,做到一人一证准确无误后方可放行;对于外来人员及车辆入场,首先由检查站人员进行询问登记,然后由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体温检测和消毒后由对接单位派遣工作人员将其领入场内并进行相应的隔离措施;对于入场的物资车辆,检查人员会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告知并对车辆进行安全消毒后准予入场,保障居民的生产生活。

  面临疫区人员到来的近距离接触,他们害怕携带病毒感染家人,主动在单位隔离,每天吃着盒饭、泡面坚守岗位,面对妻子的担心,父母的忧虑,他们安慰着说:“有国才有家,这是我们的责任,这片黑土地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我们的守护。”

  这个春节,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是最不团圆的春节,但是他们最团结。从除夕至今,白天黑夜,他们每一个人都不讲条件、不讲代价、不讲时间,都坚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对美丽家园的捍卫!

疫情防控典型事迹材料7

  千难万险何所惧,大战大考炼真金。2022年3至5月,在同疫情奋战的70多个日夜,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的马正飞迎难而上、连续作战、勇担重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和同事们甘于担当“幕后保障者”,竭尽全力、默默无闻地坚守在抗疫的“后方防线”,积极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面布防,他是抗疫保障的“急先锋”。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3月3日,上级机关部署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按照院党组的指示要求,市中级人民法院立即与包保的延川、泰和、临江三个社区对接,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马正飞与同事们迅速前往包保社区进行实地踏查,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研究疫情防控措施,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从人员防控、物资保障、消毒消杀等各方面做好卡点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他与同事们争分夺秒圆满完成板房运输、卡点物资调度、帐篷搭建等工作,为顺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打下良好的保障基础。攻坚克难、敢于胜利,工作中,马正飞始终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说在前面,更做在前面,誓与疫情抗争到底,努力争做抗疫保障的“急先锋”。

  贮备物资,他是为干警护航的“守护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防疫物资是一线干警生命健康的最后防线,事关每一名干警的人身安全。为了让下沉社区干警无后顾之忧,马正飞起早贪黑,总是在大家“参战”时先行一步、备好物资。疫情警报拉响后,他闻令而动,按照职责分工立即落实防控措施,抢购一系列应急防护物资。与此同时,他每天深入卡点实地了解卡点物资保障情况,随缺随送,并在物资发放的同时做好监督管理,保证紧缺的防疫物资不被浪费,为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干警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时待命,他是不“离线”的“保障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多想一些,多做一些,多询问一下同事们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困难,尽可能的做好后勤服务,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马正飞始终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印在脑海、践行在工作中。从未短缺的防护物资、避风驱寒的执勤环境、实时跟进的防疫保障,是送给不怕风险、不畏严寒、不惧挑战的一线战友最好的慰藉和支持。作为负责车辆管理工作的他,不分昼夜总会第一时间接听干警的电话,及时接送干警,提供车辆保障,补充防控物资。为确保卡点物品供应及时和车辆出行安全,马正飞总是会提前准备好测温仪、口罩、消毒用品,并逐车检查配备情况,细心做好派车计划,打印好通行证,随时掌握车辆运行情况。疫情期间,他平安接送下沉干警4800余人次。在70余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马正飞每天都在一线忙碌,期望自己的辛勤付出能尽快驱散笼罩在家乡的阴霾,让更多的家庭得以团聚。

  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面对疫情,马正飞冲锋在前、恪尽职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将自己平凡琐碎、踏实细心的劳动和付出化作顽强的“火种”,为前线战疫人员增添温暖和光亮,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疫情防控典型事迹材料7篇(关于疫情防控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5篇 优秀退役军人典型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先进典型事迹3篇 关于疫情防控先进事迹

公司食堂销售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篇(食堂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志愿者3篇 志愿者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

优秀团员主要事迹材料3篇(团员优秀事迹材料范文)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参考范文2022【6篇】 优秀教师个人事迹材料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3篇(年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三好学生事迹材料5篇(三好学生典型事迹材料)

住建局先进个人事迹发言材料:用心工作 开心生活2篇 住建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抗洪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3篇(个人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