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让孩子觉得为他们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3篇

时间:2022-12-21 23:28:1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莫要让孩子觉得为他们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3篇,供大家参考。

莫要让孩子觉得为他们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3篇

莫要让孩子觉得为他们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1

  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本报记者 李 霄 通讯员 马小萍

  两份保证书

“我是掘进一队,掘进二班的赵亮。今天我站在这里向大家念这份保证书,我感觉到非常的羞愧??我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积极工作,努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决无怨言。”——赵亮

“我现在怀着十二万分的愧疚写出了这份保证书,以向你们表示我对以后不再旷工的决心??我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之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工作,坚决不旷工。”——马晓雷

  以上两篇保证书是记者在麦垛山煤矿筹建处,掘进一队队长张银宝的办公桌上看到的。说起这些保证书,张银宝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二零一一年五月,张银宝被安排在麦垛山煤矿筹建处,七月份担任掘进一队队长一职,刚刚上任的张银宝虽然从事掘进工作多年,也是一名非常称职的老队长,但是面对新环境新同事,他还是有些拘谨和不适应。戈壁荒凉、吃饭困难、人不认识、压力巨大??面对种种困难,张银宝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抓好手头的工作。经过五个月的磨合,队长书记一条心,全队上下齐动员,张银宝带出了一个外树形象、内抓素质,安全生产两手抓、不畏艰险促发展的掘进一队,全队员工月月超额完成任务的同时,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出现。

“我刚担任掘进一队队长的时候,有两个员工特别让我头疼”张银宝书记看着两份保证书说道:“赵亮和马晓雷,这俩孩子可没少让我和书记操心,现在年轻人的特点就是怕吃苦不怕没钱花,但是现在这俩孩子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赵亮自从写完这份保证书后自我反省、努力工作,当上了三季度的‘星级员工’,我心里是真高兴啊!”

  我们有个好队长

“没有经历过一些事,人不会进步”,当记者见到赵亮和马晓雷时,两人有些惭愧的说道。

“我这人话多,爱抱怨,刚来这里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一个大学生要下井,浑身的不自在,没心情上班。后来队长给我讲井下的各种故事,开导教育我,让我感觉到在井下工作也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并且还是很光荣的,那时候我我开始下井,但是人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转变的。8月6号中班的工作中,因为消极待工,我被班长训斥了一顿,情绪一激动和班长之间发生了些口角,我们队长(张银宝)知道以后就命令我升井。”赵亮说到这里,不由得笑了一下。

“后来就让我写了这份保证书,要求保证书里面一定要有自罚自省的内容,这次的事就算过去了。”赵亮略带调皮的说道。

“听说你现在还是队里的星级员工,就因为这份保证书让你有了工作的动力吗?”记者问道。

“当然没那么简单,你们看我和马晓雷的保证书,里面的保证和犯错误的惩罚措施,都是我们自己定的,队长不打我们不罚我们,可是越是这样我们越觉得心里不踏实,写了这个保证书,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不旷工,不迟到,不和同事闹别扭,放在队长这里,就相当于给自己时刻敲响警钟,如果犯了错误,队长就把保证书拿出来,我保证主动道歉,并接受相应的处罚,决无怨言。”赵亮认真的说道:

“为什么选我不选别人当星级员工,我干活也不是最好的,因为我已经不是队长眼里那个调皮捣蛋的赵亮了。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我们有一个好队长,一定不负所望。”

  马晓雷接着说道:“我以前也没少让队长和书记操心,刚开始不习惯,见活就头疼,不好好上班,书记找我谈了好几次,最后拿我都没办法,差点丢了工作。我家里人知道我不上班就赌气说让我以后都不上了。我一下不知道怎么面对,主动找到我们领导要求再给我一次机会。多亏队长帮我说好话,让我写个保证书以后好好工作,才保住了这份得来不易的工作,现在我也懂得用心做事的重要性,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乐趣,掘进一队现在就像我另一个家,虽然我不是星级员工,但是我一定向他们看齐,争取下次也评一个星级员工。”

  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记者了解到,张银宝队长的孩子也是80后,面对孩子一样的员工,张银宝虽然不是书记,但是却做着和书记一样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孩子他能猜到,这批新来的年轻人有活力、有思想、有干劲,同时也怕吃苦、爱冲动、不服管,这些别人眼里的优点,在张银宝眼里都是可挖掘的宝贵的财富,这些别人眼里的缺点,在张银宝眼里都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的稚嫩。他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他们,该训就训,该夸就夸,关怀与惩戒并举,在这些年轻人心里树立了一个严肃的、慈祥的、充满智慧的队长形象。

  书记抓思想,队长抓安全。在麦垛山煤矿筹建处掘进一队,有这样一位队长——他心细,员工心情不好,他首先发现并告知书记,而

  后一起给员工做思想工作;他内敛并不失活泼,他和书记一起在井下为员工讲故事,为员工带去温暖与欢乐;他坚守着麦垛山煤矿筹建处的和谐准则,麦矿的事员工办,员工的事麦矿办。他就是掘进一队队长张银宝。

  他说:“在掘进一队我是队长,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莫要让孩子觉得为他们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2

  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孩子

——读《我心无差生》后感

  我是一名踏入教育事业才短短两个月的实习老师,在这一所农村小学中,我第一次做班主任;第一次一个人走上讲台而无人旁听,没人告诉我讲课中有什么错误,什么地方改改正,怎样改正;第一次接触四十八名平均年龄在八岁的小朋友;第一次接触bdpq一次又一次的写错的孩子;第一次接触所谓的差生。

  面对这些孩子我不知所措,面对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同学,我耐心不足,曾一度我放弃了我班上的两个学生,他们是别人眼里的差生,笨蛋。每次考试都是倒数。我很讨厌他们。

  这一次的教师博览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全国百佳班主任的张国强老师的《我心无差生》。张国强说﹕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班上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很不好,上课的时候老是不听讲,作业也不按时完成,考试的时候都是在咬笔头不会做。我有给他单独辅导,但是他总是理解不了。我很生气,觉得他没救了,一辈子都会是个差生。可是,后来我对他改观了。一次大扫除的活动,劳动委员摔伤了,我着急的带着受伤的劳动委员去了医院。在医院里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包扎好,我离开学校的时候并没有安排好卫生的打扫。我很担心会弄得一团乱,急忙的回到学校后,我惊讶的发现教室和清洁区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在大家的异口同声中,我了解到是他安排的。我感到万分的不可置信。打扫结束了,剩下一下收尾,我站在教室的门口,看着他仔细的把未摆放整齐的桌椅摆放好、打扫完呗同学扔得乱七八糟的扫帚整理好,最后他还细心的检查了教室的后门再把教室锁上。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我完全对他改观了。在往后的日子里,我耐心的教导他,慢慢的他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同时,我还将他任命为新的劳动委员,教室每天都被打扫的很干净。他也变得活泼许多。慢慢的我发现班上其他的差一点的孩子,他们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他们都有一颗可爱的心,一张满是阳光的笑脸。

  他们根本不是差生,他们只是学习能力比较迟钝而已。他们有他们另外的闪光点,他们一样能干,一样的有优点。我们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做一名伯乐,不让千里马埋没。

  教师,教书育人,平等待人,我们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也曾指出:“如果我们对孩子怀有很美好的愿望,经常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就能使我们的期望变成孩子的自信,转变为孩子的自我期望。”目前孩子的期望就是要求教师能给予他们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无止境的天地。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是积极向上的,只是有些的人的心态需要教室正确的引导和挖掘。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要贯彻实践孔子曾说过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尤其关爱后进生,坚信“我班无差生”“我心无差生”。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孩子。

莫要让孩子觉得为他们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3

  莫要让孩子觉得为他们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

  这个周末在姐姐家吃饭、一件事情确实震撼到我了。

  吃晚饭时,姐姐做好饭菜。就呼唤侄子吃饭,侄子一直在房里和儿子玩着ipad。且没有出来吃的打算。应了一声:“等一下”。我们就没有等他们,先吃了。过了一会儿他们出来了。座到自己位置上看了一眼桌子。侄子便用着一副忿忿不平的神情问:“我的饭呢”

  当时确实震撼到我了,侄子的表情截然写着: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没有给我盛饭呢。侄子已经七岁了,他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去盛饭。为什么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妈妈必须替他把饭盛好呢。

  是的,儿子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大人为他们做的真的太多了。所以他们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他们根本不会感激一直以来我们为他们做的,反而当你不做时会感到不满,常此下去,我们是否助长了孩子“受之反而无愧感”了呢。而这样的孩子衍生下去不就是一只“白眼狼”吗。

  在论坛看到这样一个帖子,主人公10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年长他20岁的姐姐一手把他抚养大,且供他读完大学。并且考上了公务员。而姐姐的家庭并不富裕,姐姐是工厂的普通操作工,而姐夫在学校门口摆了一个小摊。后来姐姐退休了,仅仅每月只有1800元的退休金。儿子此时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学。学杂费什么的都比其他专业贵。姐姐家出现了经济难题,就提议弟弟每个月给她1000元作为养老费(实际应该是补贴外甥上大学的生活费)。可弟弟却拒绝了,且劝说不让外甥读昂贵的建筑专业。一气之下,姐姐将弟弟告上了法庭。

  而弟弟却一再强调,姐姐只是将它养活大,对他没有外甥好。并举例说上大学期间,姐姐每月仅给300的生活费。言辞间很多对姐姐的不满,毫无感激之情。可叹可悲。他没能体会姐姐带着弟弟出嫁的不易、还有这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姐姐多年辛苦竟养出一只白眼狼。

  这件事情后,我开始反思。很多事情我们父母做的确实太多了。放学路上,随处可见大人背着书包,孩子心安理得的空着手走着。我需要慢慢的改变了,很多事情对于6岁的儿子都可以自己完成,我要教会他感恩。当然突然放手还是会有些担心。不过在网上下了个smartkoo。孩子的安全问题就解决了。首先从盛饭开始。再到自己的玩具衣物都尽量让他自己完成。甚至可以帮助妈妈完成一些大人做的事。一个家庭里面没人需承担所有责任。没有所谓的理所当然。别人为你做的任何付出,都要懂得感恩。

  现在的孩子在家基本都是小皇帝,一家几口人都围绕着他。莫要再为他们助长“受之无愧感”了。

莫要让孩子觉得为他们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