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3篇 外国通信发展现状及趋势

时间:2022-12-25 03:00:2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现代通信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3篇 外国通信发展现状及趋势,以供参考。

现代通信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3篇 外国通信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通信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1

  数据库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1、研究与应用现状

  处于“互联经济”的今天,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企业都必须通过互联才能相互影响,才能谋求发展或寻找机遇。也许Internet能将企业、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潜在的业务往来者以最优的方式连接起来,但怎样才能在它们之间提供满意的信息获取与提交方式,其中,数据库技术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不论国内外,关系数据库技术仍然是主流。

目前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数据库技术的当前及未来发展里程中,数据仓库以及基于此技术的商业智能无疑将是大势所趋。IBM的实验室在这方面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发展成为商用产品。除了用于OLAP(联机分析处理)的后台服务器DB20LAP Server外,IBM还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产品,包括前端工具,形成一整套解决方案。其它数据库厂商在数据仓库领域也毫不示弱方法各有不同。Informix也是类似,在其动态服务器IDS(Informix Dynamic Server)中提供一系列相关选件,如高级决策支持选件AdvancedDecision Support Option,OLAP选件扩展并行选件Extended Parallel Option等,并认为这种体系结构严谨,管理方便,索引机制完善,并行处理的效率更高,其中数据仓库和数据库查询的SQL语句的一致使用户开发更加简便;而微软则是在其中集成了代号为Plato柏拉图)的OLAP服务器,与上述公司不同的是,Sybase提供了专门的0LAP服务器SybaselQ,并将与数据仓库相关工具打包成Warehouse Studio.从中国的数据库市场来看,大部分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是用来进行传统的OLTP业务。也有一些企业建立了数据仓库系统,但真正发挥效用的却不多见。和TCP/IP,SMTP,Java等相比,尚不存在可靠的、完善的、被广泛接受的数据仓库标准,影响了数据仓库项目的实施。

关系数据库技术仍然是主流

  关系数据库技术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90年代已经比较成熟,在90年代初期曾一度受到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巨大挑战,但是市场最后还是选择了关系数据库。无论是《ORACLE 公司的Oracle 9i、IBM公司的DB2,还是微软的SQL Server等都是关系型数据库。Gartner Dataquest的报告显示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市场份额最大,2000年RDBMS的市场份额占整个数据库市场的80%,这个比例比1999年增长了15%。这组数据充分说明RDBMS仍然是当今最为流行的数据库软件。

  2、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数据库应用的领域比较多,因此不同的领域有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

  比如说多媒体数据库技术问题:

  文件系统方式存储简单,当多媒体资料较少时,浏览查询还能接受,但演播的资料格式受到限制,最主要的是当多媒体资料的数量和种类相当多时,查询和演播就不方便了。

  由于多媒体信息是非格式化的数据,多媒体数据具有对象复杂、存储分散和时空同步等特点,所以尽管关系数据库非常简单有效,但用其管理多媒体资料仍不太尽如人意。而面向对象数据库是指对象的集合、对象的行为、状态和联系是以面向数据模型来定义的。面向对象的概念是新一代数据库应用所需的强有力的数据模型的良好基础。面向对象的方法最适合于描述复杂对象,通过引入封装、继承、对象、类等概念,可以有效地描述各种对象及其内部结构和联系。多媒体资料可以自然地用面向对象方法所描述,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复杂对象管理能力正好对处理非格式多媒体数据有益;根据对象的标识符的导航存取能力有利于对相关信息的快速存取;封装和面向对象编程概念又为高效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支持。面向对象数据库方法是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与数据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开发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方向。

  为高效管理多媒体数据,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应用系统逐渐演变到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用面向对象的概念扩充关系数据库。用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扩展基本关系类型,使其支持复杂对象,并对关系模型提供的操作加以扩充,利用关系数据库的优势管理多媒体资料。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在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物。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具有管理分布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是由分布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多个逻辑相关的数据库组成的集合,网络中的每个结(一般在系统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称为结点node)具有独立处理的能力(称为本地自治),可执行局部应用,同时,每个结点通过网络通

  讯系统也能执行全局应用。所谓局部应用即仅对本结点的数据库执行某些应用。所谓全局应用(或分布应用)是指对两个以上结点的数据库执行某些应用。支持全局应用的系统才能称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对用户来说,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逻辑上看如同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一样,用户可在任何一个场地执行全局应用。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

(1)本地自治(Local Autonomy);

(2)不依靠一个中心站点;

(3)能连续操作;它也是数据库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3、技术发展趋势

  下一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主流— 面向对象的数据序技术与关系数据序 技术针对关系数据库技术现有的局限性,理论界现在主要有三种观点:

(1)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将成为下一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流。

(2)将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引入关系数据库中— 面向对象的关系数据库 技术。

(3)演绎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新方向——非结构化数据库。

  非结构化数据库是部分研究者针对关系数据库模型过于简单,不便表达复杂的嵌套需要以及支持数据类型有限等局限,从数据模型人手而提出的全面基于因特网应用的新型数据库理论。他们认为这种数据库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突破了关系数据库结构定义不易改变和数据定长的限制,支持重复字段、子字段以及变长字段并实现了对变长数据和重复字段进行处理和数据项的变长存储管理,在处理连续信息(包括全文信息)和非结构信息(重复数据和变长数据)中有着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研究者认为此种数据库技术并不会完全取代现在流行的关系数据库,而是它们的有益的补充。

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又一趋势— 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有学者指出:数据库与学科技术的结合将会建立一系列新数据库,如分布式数据库、并行数据库、知识库、多媒体数据库等、这将是数据库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其中,许多研究者都对多媒体数据库作为研究的重点,并认为多媒体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引人多媒体数据库将是未来数据库技术发展的热点和难点。

未来数据库技术及市场发展的两大方向—数据仓序和电子商务

  部分学者在对各个数据库厂商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数据库技术及市场在向数据仓库和电子商务两个方向不断发展的观点。他们指出:从去年开始,许多行业如电信、金融、税务等逐步认识到数据仓库技术对于企业宏观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纷纷建立起数据仓库系统。在我国提供大型数据仓库解决方案的厂商主要有。Oracle, IBM, Sybase, CA及Informix等厂商,巳经建设成功并已收回投资的项目主要有招商银行系统和国信证券系统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数据仓库的研究正在继续深人。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将数据库技术及市场发展的视角瞄准电子商务领域,他们认为:现在的信息系统逐渐要求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方式建立应用框架,因此势必要求数据库应用更加广泛地接触客户,而Internet给了我们一个非常便捷的连接途径,通过Internet我们可以实现所谓的。One-One Marketing和。One-One business,进而实现e-busines.因此,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另一方向。

数据库技术的实践性发展— 面向专门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技术

  许多研究者从实践的角度对数据库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合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技术,如工程数据库、统计数据库、科学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地理数据库等。这类数据库在原理上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它们却与一定的应用相结合,从而加强了系统对有关应用的支摔能力,尤其表现在数据模型、语言、查询方面。部分研究者认为,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深人和数据库技术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将会更多朝着专门应用领域发展。

  2008年,数据库的发展将会偏重于应用,还会为新型应用提供多种结构数据的支持。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RDBMS混合数据将在未来得到快速的发展

  2.数据集成和数据仓库将向内容管理过渡

  3.主数据管理将会在未来的一至两年里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4.数据仓库将在内容展现和战术性分析方面发展

  5.数据库的管理除了更加自动化之外,将会提供更多基于Internet环境的管理工具,完成数据Internet化之后的数据库管理Internet化

  将成为拨动数据库产品采用率的杠杆

  7.数据库将与业务语义的数据内容融合未来几年随着用户对以上特性认知程度的提高,数据库产品自带的信息呈现特性将会成为众多中小型项目的不二选择。

  4、我的认识、看法

  我从有关数据库技术发展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研究者对数据库技术集中于以下几方面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流问题;未来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主流问题;数据库技术与学科技术结合发展的问题;数据库技术在专业应用领域中的发展向题;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新趋势问题;数据仓库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我们从信息集成、数据流管理、传感器数据库技术、半结构化数据与XML数据管理、网格数据管理、DBMS自适应管理、移动数据管理、微小型数据库、数据库用户界面等方面分别讨论目前数据库领域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趋势。

  在众多新技术应用中,对数据库研究最具影响力,推动数据库研究进入新纪元的无疑将是Internet的发展。Internet中的数据管理问题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数据库技术都提出了挑战。从深度上讲,在Internet环境中,一些数据管理的基本假设不再成立,数据库研究者需要重新考虑在新情况下对传统技术的改进。从广度上讲,新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开拓思路,寻求创新性的技术突破。

  相信将来的数据库的发展趋向于智能化、网络化,与多媒体、软件工程的结合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殷云霞.浅谈数据库技术发展—《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龙源期刊

  网.2008年第5期

  2、曹会文.论多媒体数据库的关键技术问题.论文网.2007年第1期

  3、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现代通信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2

  现代通信新技术

  结课论文

  学 号: 姓 名: 提交日期: 成 绩:

  浅析蓝牙技术及其应用

  一、越来越多数字电子产品借着新科技提升本身的性能和实力。以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消费性电子产品将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指标,一是使用蓝牙技术这类开放技术,以无线,局域网络,可携带式设备成为网络体的延伸。另一项则是内存规格的统一,加密以及轻量化应用。

  无论您喜不喜欢,“蓝牙计划”这个名词几乎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境界,不论是商业财经台还是一般大众电视台,都不只一次以上报导这个计划的进展与新闻,话虽如此,但却很少人了解此计划的原意与来龙去脉,只知道有这样一个计划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且声势浩大、似乎充满无限希望。可预见的,未来与蓝牙计划相关的新闻只会更多,因为计划正一步步实现中。

  蓝牙(Bluetooth)简单讲就是一种电信、计算机的无线传输技术。单从字面上很难了解蓝牙是个怎么样的技术,他不像“GSM”一样可以望文生义。简单的说蓝牙是一种无线网络与消费性电子产品之通讯技术,透过无线传输和基频模块构成,其快速响应和跳频系统的特性使无线传输更佳稳定。可以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如: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数字相机和其它相类似电子产品等。

  二、蓝牙的缘起

  蓝牙计划基本上是一个无线传输的计划,不需要透过实质线路,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可以传输可观的资料量,当然这种无线传输并不像行动电话那样数十公里内皆可传达,而是数十至数百公尺内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此外可传输的装置不限于手机,只要有装设蓝牙收发模块的装置都可以使用蓝牙传输,眼前的构想即是让其它的行动装置都可以使用蓝牙传输,包括PDA、笔记型计算机、车用装置等等。蓝牙计划的发起,主要是1998年5月,由Ericsson(爱立信,瑞典)、Intel(英特尔,美国)、NOKIA(诺基亚,芬兰)、IBM(国际商务机器,美国)、TOSHIBA(东芝,日本)等五家公司,共同组织一个“特别参与组织(SIG,Special 前言 Interest Grou)”称为Bluetooth SIG,以此组织来制定一套短距离的无线传送、接收的技术规格。

  三、浅谈蓝牙技术

  蓝牙计划虽是1998年开始,但是蓝牙的技术根基却来自1997年制订完成的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协议:。

  蓝牙基本上也是运用射频(RF)方式进行无线通讯,至于使用的频带范围,则是使用,这个无线电频带是全世界共同开放、不受法令限制的频带,举凡工业、科学、医疗(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甚至微波炉等都是使用的频带。

  由于这个频带被广泛使用了,那么使用此频带进行通讯,绝对是很容易收到干扰的,因此蓝牙规格被设计成可跳频通讯,能够在一秒钟内进行1,600次的跳频动作,此这样的动作避免其它通讯的干扰。由于每秒1,600次的快速跳频,这也使得蓝牙无线收发的数据封包不能太长,否则不能满足如此频繁的跳频次数,所以蓝牙短封包、快速跳频的特性,也使其无线传输能抗干扰、更稳定通信。

  蓝牙规格已经正式公布版,规格方面算是踏出成熟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商品化、投入实际制造的阶段。而要让蓝牙迅速普及,就是在既有的用途装置上,追加设计蓝牙功能即可,以节省开发时间与成本,为此蓝牙射频模块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零组件。

  蓝牙射频模块一方面要够便宜,才可能快速普及,另一方面也要够小巧,才能适用于所有的需求装置上,目前专家推估射频模块的成本必须低于5美元才能普及,而各家公司也正加紧将射频模块设计地更精小、更便宜中。

  四、蓝牙技术的应用

  蓝牙由于具有1-2Mbps、10-100公尺的无线通讯能力,因此蓝牙技术可以舒缓若干问题,例如可以直接利用蓝牙的高速数据传输率来传输语音,等于是把蓝牙通讯当成无线电话的功能。

  另外对于小公司、小环境等,也可以省去布设实质线路的成本,以及后续线路维护的困扰。还有蓝牙可以指定隔绝与通行的通信功能,也等于可以建立无线的LAN环境、小族群通讯环境。

  五、蓝牙技术的展望

(一)蓝牙收发话器对健康的好处。由于手机有高功率的电磁波,据报导证实电磁波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有了蓝牙,你将可以把一个小小的蓝牙附件装在你的大哥大,然后把收发话器戴在你的耳朵(由于蓝牙应用的是低功率,所以不会对人体有任何伤害)。准备好了以后,你就把你的大哥大放在口袋里讲电话,不必把电话紧贴的脸,甚至按下收发话器上的按钮就可以直接接听来电。

(二)比一般传统式红外线传输更快,且不用对准两个传输端口成一直线。蓝牙科技在传输方面的好处就是,它能够允许两个装置,在不排成一直线的状态下,还能够以无线的方式传送数据。不像红外线传输最大的缺点是,你必须对准两个传输端口成一直线才有办法传送数据。蓝牙传输甚至无视于墙壁、口袋、或公文包的存在而可以顺利进行。蓝牙的数据传输速度比红外线传输还要快,每秒钟高达1MB。

(三)手表可自动对时间,无线下载Mp3。只要将来手表有内建蓝牙且有Mp3拨放功能,这样一来将可自动设定为标准时间,且可很方便的随时从计算机传输歌曲。

(四)其它还有很多很多,只要现在是要接线的,都有可能会被蓝牙所应用。蓝牙技术一旦普及,相信对通讯方式、产品设计、生活方式等都会有巨幅的冲击,甚至很难想象冲击的程度。不过就现阶段而言,蓝牙可能带来的便利却是可以想象的,各位可以想象家里安装一个蓝牙收发基地台,家中的计算机、电话、传真机都不用实际接线,就可以互通或连外。在公司内外务人员赶时间,只要在蓝牙收发范围内都可以传送数据,例如咖啡厅、车站等都可以。此外仓库的盘点盘查,只要带个PDA,仓库内设有蓝牙基地台,马上可以跟全省各地的仓库进行盘点加总,当然,蓝牙基地台后面有接往Internet,或是以公司专线,或VPN方式连接。另外数字相机拍完的相片,只要接近笔记型计算机就可以回传,省去记忆卡的插拔,既有计算机外设装置也都可以无线化,无线打印机、无线键盘、鼠标、摇杆。还有家中、公司都设有蓝牙基地台,则一支具有蓝牙功能的手机,在家就可以跟居家无线电话一样使用,而且是付居家电话费,在公司则变成自己的办公分机,公司替您付电话费,而在外出时就跟一般行动手机一样使用,这样真正落实一人一机终生用的理想,这种方式也被人称为三合一电话,即是居家、办公、行动电话三者合一。

现代通信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3

  现代通信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通信的发展现状,所采用的最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主要为通信网中“三网”现状和趋势、宽带网核心技术(ATM与IP)、宽带接入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蓝牙、超宽带等。1 引言在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是主干,NII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通信网实现,因此通信网的发展倍受瞩目。通信网技术的发展,制约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制约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及时了解和掌握现代通信网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并将之运用于军事装备的设计和规划中,对于提高军事发展水平有重要意义。2“三网”发展现状和趋势通信网的发展趋势是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和综合化,能够支持各类窄带和宽带、实时和非实时、恒定速率和可变速率,尤其是多媒体业务。目前规模最大的三大网是电话网、有线电视网(CATV)、计算机网,它们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计算机网络虽能很好地支持数据业务,但实时性(QoS,服务质量)差,宽带性不够,不支持电话和实时图像业务,网络管理的让费和安全性不够。电话网虽可高质量地支持话音业务,但带宽不够,所有的程控交换机均按传输话音的带宽设计(64kbit/s)。同时智能不够,虽有部分智能网业务(如800),但目前还达不到计算机网络的智能。

  有线电视网虽然实时性和宽带能力均很好,但不能双向通信、无交换和网络管理。三种网都在逐步演变,使自己具备其他两网的优点,电信网通过采用光纤、xDSL、以太网和ATM,提供Internet的高速接入和交互多媒体业务;CATV铺设光缆,以更换同轴电缆,采用HFC技术进行双向化改造;网络公司围绕Internet技术建网,力争在同一个网上,支持全业务。目前*单一网络的发展,难以实现通信网的发展要求,因此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三网融合”不是指三网在物理上的兼并合一,而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即技术上互相渗透,网络层上实现互通,应用层上使用相同的协议,但运行和管理是分开的。三网将在GII(全球信息基础结构)概念下,共同存在,向互通融合的趋势发展。“三网融合”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共享现有资源,为推动“三网融合”,ITU提出了GII概念,其目标是通过三网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网络,满足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可接收的质量和费用,安全地享受多种业务(声音、数据、图像、影像等)。下一代网络中软交换、能动网和分布式面向对象的网络结构(DONA)将是新的发展思路。在现代通信新技术中,主要为大家介绍宽带网核心技术(IP与ATM)、接入网技术、光纤接入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蓝牙、超宽带等无线通信技术。宽带网核心技术现有的电信网是基于电路交换的窄带PSTN/ISDM和基于分组(信元)面向连接的宽带ATM网,它将日趋宽带化。宽带网的业务特点是:速率跨度大、业务突发性强、对差错敏感程度不同、对时延敏感程度不同、多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电路交换虽然时延小、通信质量有保证、控制简单,但呼叫建立需要时间、带宽固定,不能适应不同速率的业务和突发业务。因而不适于宽带业务。分组交换带宽可变、统计复用资源利用率高,但时延大,协议复杂。部分适用于宽带业务。是传统的分组交换,帧中继、ATM等均属于分组交换。目前,帧中继在国内外仍广泛应用,速率可达100Mbit/s(我国现仅2Mbit/s),但由于端到端的传输时延会发生变化,只适用于非实时多媒体业务,且网络功能不够简单,差错控制有限。A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属于异步传递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信息被分成信元来传递,而包含同一用户信息的信元不需要在传输链路上周期性地出现;它不进行逐段链路差错和流量控制,面向连接,信头功能简单,信元长度小而固定,用户信息透明地穿过网络。

  ATM具有光纤的速率,误码率低,既支持局域队城域网和广域 网等固定网,又支持移动网、卫星网等无线网;既支持核心网,又支持接入网。与IP的比较ATM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传递方式,支持不同速率,不同突发性,不同实时性的任

  何业务,通过统计复用技术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可实现单一通信网(B-ISDN)。ATM网具有电信级QoS,具有新型网络结构应达到的性能,IP网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IP是Internet协议,是面向无连接的,主要用于数据业务,解决不同网络间的通信。影响IP网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地址空间、服务质量、安全性移动管理、计费带宽等。 发展趋势ATM最大的优势是与光纤连用,我国光纤的发展与SDH有关,现用的ATM均是基于光纤的。现阶段ATM最广泛的应用是利用其高速率大容量和支持多业务的优势,作为传送数据业务平台,完成链路层功能,但效率低。ATM支持各种业务,理论上可行,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许多问题,目前尚难以与IP桌面应用竞争。

  IP和ATM结合:IP Over ATM,已广泛用于骨干网,但带宽管理、QoS机制尚不成熟。ATM将向MPLS演进,形成MPLS与传统ATM混合的网络结构,在未来的通信网中,扮演多业务接入的角色;卫星通信ATM将成为下一代卫星网络的标准;基于ATM的宽带光接入网ATM-PON(无源光网络)设备的开发,将在宽带接入中有重要作用。IP将成为电信网的主导通信协议,可同时支持现有电路交换网、ATM网、以大网和宽带IP网,最终将是以IP为基础的无缝融合的网。4 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接入网是在公用电信网中连接核心网与用户或用户驻地网的桥梁,是本地交换机到用户终端的实施系统,它通过V5接口与交换设备连接,无交换功能,主要完成传输、复用、交*连接;AN采用ATM以支持多业务接入(电话、数据、视像和多媒体业务等)。接入网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主要技术有:xDSL、OAN、HFC、SDV、宽带无线接入。

  xDSL技术: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之承载宽带业务,DSL即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x=A,H,S,V;ADSL(非对称DSL)是其中的代表,ADSL的上行和下行速率不对称,适于支持Internet、VOD和远程LAN业务,同时能在保证原POTS业务的前提下,不改动原有铜缆设施就能提供宽带业务,因此ADSL在北美和欧洲有很好的推广应用,我国也正在发展应用中。光纤接入网(OAN):是在接入网中采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媒质,实现接入网功能的技术,它具有带宽宽、不需要中继器、传输质量好、市场看好等特点;OAN技术由于其性能和带宽的优势,将在宽带接入中发挥主要作用。“最后一公里”:即从用户家庭到电话网端局的用户线长度。我国实际用户线的平均长度为

,比一公里要大。目前电信网中,传输网和交换网已分别实现宽带化、数字化和程控化,而用户接入网中以铜线为主的“最后一公里”发展缓慢,成为影响制约通信网发展的瓶颈。“最后一公里”采用何种技术,是接入网需解决的问题。FTTX(Fiber ToThe“x”):光纤到“x”,指“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x=大楼(building)、路边(curb),家(home)、小区(zone)。美国前几年已实行FTTC战略,通过光纤到远端模块或电节点再经铜线分配至用户的FTTR方式,有源双星结构的ADS-FTTC方式和PON实现。对于FTTH计划的实施,采用AON、PON、WDM与路由器相结合的PON方案进行;美国有线电视网非常发达,对有线电视网的改造采用“电话和电视(模拟)HFC方案”、综合HFC方案(即信令、数字电话、模拟和数字电视)以及“宽带接入HFC方案”。北京、上海等城市正在进行FTTZ的建设,部分高校内采用FTTB建立自己的吉比特局域网,中国电信将在3~5年内,建成适合全业务要求的灵活可*的宽带接入网,通过统一接入平台,满足不同速率、不同类型、不同服务质量的要求,到2009年,使宽带用户到4000万以上;中国“网通”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将以IP为切入点,以实现各类电信业务的融合为方向。无线接入:指从业务节点接口到用户终端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方式。目前无线接入网所能传送的业务主要是电话、传真和短消息,对数字视频和因特网浏览等数据业务的支持正处于积极研究阶段,并已 有相关产品问世,如WAP手机、掌上电脑。目前的接入网与业务节点:PSTN、CATV、ATM分别有各自的SNI接口,未来的接入网与业务节点的接口仅需一个SNI接口。未来宽带接入网中,有线和无线共存,光纤接入是主流,无线接入因其组网方便、使用灵活和成本低等特点也将占

  有一席之地。5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10km左右,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从1997年起,3G的基本框架、网络技术、主要特征、业务种类已经基本成形。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优点是:用户容量大服务性能较好,频谱利用率较高,用户终端小巧,电池使用时间长,辐射小等。2G是为话音业务所设计,3G则支持移动多媒体业务,具有高保密性,为全球范围无缝漫游系统。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处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时期,3G将更支持数据和多媒体业务,支持IP的移动接入;码分多址和分组传送是3GRTT的公认发展趋势,3G核心网也将向IP、ATM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6 蓝牙技术蓝牙是一种革命性的无线解决方案,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它无需线缆,可临时组网,能够建立“Adhoc”连接,无需网络基础设施,可 以任意方式动态连接,所有的节点都可以自由地移动,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的无缝连接。它具有尺寸小、价格低廉、标准开放等优点,非常适用于移动设备,频段内无需执照,抗干扰的能力较强,适合于集成到各种各样的设备中,与其他无线设备的能耗相比,其功耗可忽略。蓝牙技术发展迅速,被称为“爆发性技术”,1998年2月成立蓝牙特殊兴趣小组,1999年7月发布蓝牙规范版本。现在蓝牙不再是虚拟的技术,也不再停留在理论的标准规范上,蓝牙产品以发言人的速度覆盖市场,蓝牙无线接入可用于超市及零售店、办公室、家庭、飞机场、火车和地铁、饭店、展会等各行各业。另一方面,由于蓝牙协议较复杂,且只能在500kbit/s-1Mbit/s范围内使用,传输距离近(比近),应用上有一定局限性,蓝牙标准化组织(Bluetooth SIG,蓝牙特别兴趣小组)正在制定下一代的蓝牙标准。未来的蓝牙技术将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提出更多、更具使用价值的模型及应用规范,使传输速率更高、传输距离更远。超宽带技术(UWB)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指信号带宽大于是,或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在1%-25%之间为宽带,小于1%为窄带。UWB技术的最初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无线通信提出更高的要求,超宽带技术又 重新被提出,并备受关注。UWB信号以基带传输,具有以下优点:相对带宽大,具有高距离分辨率;采用调时序列,能够抗多径干扰;容量大,具有高分辨率(ns级);带宽宽,干扰小,穿透能力很强,可用来精确的定位,定位精度可达1cm;UWB系统发射功率谱密度非常低,完全淹没在噪声中,被获概率很小,被检测概率也很低,与窄带相比,有较好的电磁兼容和频谱利用率。由于这些特点,在军事上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如UWB雷达、UWB LPI/D无线内通系统(预警机、舰船等)、战术手持和网络的PLI/D电台、警戒雷达、UAV/UGV数据链、探测地雷、检测地下埋藏的军事目标或以叶簇伪装的物体。在民用方面,UWB用于UWB地波通信系统、防撞雷达(民航)、防撞感应器、WLAN、PWAN中,包括Ad hoc无线网络、高速(20Mbit/s)WLAN、WPAN等。UWB由于具有高距离分辨率、高度隐蔽性、穿透能力强、低截获率和抗干扰性等优点,同时与蓝牙、、等无线通信相比,可以提供更快、更远、更高的传输速率,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UWB领域,在军事需求和商业市场的推动下,UWB技术将进一步地发展和成熟起来。

现代通信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3篇 外国通信发展现状及趋势相关文章:

互联网众筹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整理11篇(互联网众筹行业分析报告)

幼儿园早期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3篇(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现状)

幼儿园早期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3篇 农村幼儿早期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3篇(服装行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浅谈丝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篇(中国袜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花卉业现状及发展趋势3篇(谈谈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试论专利制度对高新技术发展的作用(实行专利制度的主要作用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