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3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方案

时间:2022-12-26 11:44:5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3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方案,以供参考。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3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方案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1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被历史证明符合人类生存的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更多资料:家谱-百姓通谱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内容博大精深,既包括天文地理,更涵盖人文历史。她是对天地运行规律的客观描述,道德规范是天地运行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反映(《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最高境界为天人合一。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12个字传续了几千年,从来没有改动过一个字,充分说明她是真理,是我们人类社会每一个成员应该知道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孝悌忠信是人的根本,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仁爱和平是人类大义。“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如何才能认知这个真理?其根本方法就是道德教育。道德究竟为何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道就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道是规律、真理、秩序、法则。“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德就是随顺自然的规则,遵守自然的秩序。道德就是通达天、地、人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并遵守秩序、遵循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道不是制度学说,而是自然的关系法则。道德也没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则生智慧,身有所得则健康长寿。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绝不是人为的框架,而是随顺自然的产物。我们不能不佩服古圣先贤随顺自然的大智慧;我们不能不感恩留下并传承这悠久传统文化的中华祖先。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秦时期及以前,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关于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树立起一种既保护自然又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价值观。用诚信和智慧选择最佳的行为方式,遵守共同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教化”的作用。法律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而社会行为规范则只是一种教化。社会行为规范有各种各样的,并不要求贵族和平民百姓的社会行为一模一样,但却要求人们必须要善于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最佳行为方式却是要在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前提下才是最佳行为方式。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要用智慧,而智慧则来自于学习,来自于少年时期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即幼年时学习家庭里、家族里及周围邻居们的社会行为规范,稍长,即要学习更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才能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行为规范里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由于“文化断层”的缘故,现代人大都不懂,或不重视社会行为规范,或者只是认为社会行为规范只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要有礼貌、有道德之类的东西,这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并不能说服现代年轻人,反而只能使他们变本加厉地张扬自我、张扬个性,不惜以自己个人的愿望而牺牲他人的利益,不惜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破坏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由于不懂得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所以现代人的行为往往都留下后患,从而又使自己陷入痛苦。人,既然要生活、要工作,就要有所作为;而人们的每一个、每一次所作所为,每每都要面临选择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是很多人感到迷惑和痛苦的事情,很多人在无法决定选择时,便胡乱行为,结果弄得事情一塌糊涂,事后悔恨不已。

  自汉以后,从唐诗到宋词,从元曲到明剧,再到满清的大杂烩,都是文学艺术占据了文化的地位,以至于人们一提到文化,便认为是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一提到文化,便认为是烟酒茶文化,真正的文化被人们忘记得干干净净。难道不可悲吗?

  我们自小曾为五千年的文明而自豪,也曾为落后的现状而悲愤不已。文化是文明和愚昧的集结。我们的身体里,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精华,也集沉着长期滞存的糟粕。存精华去糟粕创文明新路,是我们当代人的历史责任,也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历史给了我们知识与力量,历史也给了我们痛苦与迷惘。或者出于种种目的,或者出于能力的局限,许多人“庄严地”歪曲了历史,曲解了文明。作为后世人,我们遭受了愚弄,同时我们又不知不觉地在愚弄别人。代价太沉重了,该结束了!没有文化的巨人,就没有强大的民族;没有文明的巨轮,就没有昌盛的国家。不幸的是,很多现代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切,造成了历史发展的极大曲折。因此,继承和发扬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2

  学习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凉城县民族小学组织学生参观凉城县博物馆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将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凉城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5月21日下午,凉城县民族小学组织五、六年级20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凉城县博物馆参观学习。

  同学们在讲解员的陪同下走进展厅,近距离的聆听“历史”,触摸“历史”,感受“历史”。首先同学们参观了拓跋珪纪念馆,讲解员认真的为同学们讲述了拓跋珪重建代国、开创北魏、励精图治、建都盛乐、迁都洛阳、促进了南北大融合的故事。同学们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解说,阅读场馆介绍,见证了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祖先的生活,切实感受到了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

  接着来到文博馆,文博馆馆藏文物众多,陈列了众多土器、铁器、瓷器、木器、钱币、字画等历史文物,让穿梭在其中的同学们,仿佛推开了历史之门,大家禁不住欣喜的目光,面对充满历史气息的展品,时而驻足,屏息观看,若有所思;时而对着某件展品如获至宝,赞叹不已,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细节。

  通过短暂的参观和学习,走进家乡历史长河,感受凉城县文化精髓,见证了古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祖先的生活,使学同学们详细地了解了凉城县厚重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文化特征。这是一次生动而又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祖国的认识与热爱,加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报国之心。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3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道德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因为它所孕育的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学经典蕴藏的智慧精髓和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生命之源,涵盖了中国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根基和灵魂,它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我校学习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引导学生学习中华经典,主动吸收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提升道德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成为有经典、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学生,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1.德行定终身,人生的起点从《弟子规》开始《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俗语说:“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所以,一年级开始让学生开始学习《弟子规》是非常必要的。

  2.百善孝为先,良好的品德从孝悌开始自古以来,“孝”是中国人的第一美德。“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头两篇便是针对孝顺父母、尊重长辈而作。难以想像一个父母不爱、兄长不亲的人长大后如何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学校从《弟子规》入手,以孝心教育为核心,通过学习经典激发学生感恩意识。针对经典中承载的传统道德对于当前独生子女的思想、行为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3.人无信不立,诚信教育迫切需要《弟子规》进入校园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人无信不立,企无信难存,如果一个人连做人的基本信用都没有,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来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弟子规》第三、四部分讲对自己谨慎约束,对他人诚实守信。毫无疑问,高尚的品德须从小培养。在孩子刚刚懂事就深入浅出地进

  行道德启蒙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由此可见在《弟子规》进校园无疑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一、目标 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发展记忆能力,开发智慧潜能;培育良好学风,形成良好校风;培养亲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二、诵读内容安排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

  第四形式:每天早读及下午上课前安排15—20分钟诵读,四、诵读方法 根据学生、班级、学校等实际情况,可灵活选择

  1、老师领读;

  2、学生代表领读;

  3、跟磁带读;

  4、跟VCD读;

  5、齐读;

  6、分组齐读;

  7、全班集体读;

  8、听读;

  9、自由诵读;

  10、默读等。

  五、组织形式 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或者语文教师负责组织诵读。

  六、记录与资料整理

  1、每天由专门的教师检查记录各班诵读情况;

  2、每周每个班要小结一次诵读情况;

  3、每月学校要分析和小结一次诵读情况;

  4、每学期将全校诵读情况写出分析总结报告。

  七、校园环境的营造

  1、在学校中心位置布置高质量的国学经典教育宣传栏;

  2、在教室、走廊、办公室、教师备课室、活动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张挂一些经典名画、字画、经典格言;

  3、课间播放一些国乐名曲;

  4、在校园可树立体现中华文化经典、民族精神的圣贤铜像、石像以及其他艺术雕塑;

  5、统一穿着具有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和中华品格的校服等。

  八、成果汇报展示 根据诵读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各种成果展示活动,以调动师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同时检验经典诵读成果,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1、在班级或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表演赛;

  2、在班级或学校开展国学经典知识竞赛、书法、绘画、民族工艺小制作、“我与经典”作文和文艺节目等竞赛;

  3、举办全校国学经典知识讲座等。

  九、其他注意事项

  3、要召开好师生动员会;

  4、要召开好学生家长会;

  5、要争取专家的指导;

  6、要适当安排专项经费;

  7、每学期要召开好总结表彰会和经验交流会;

  8、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相关诵读活动。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3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月方案3篇 亲子阅读日活动方案

521网络情人节活动方案3篇 情人节发521

2022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设计方案实用3篇(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设计)

XX医院医疗系统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实施方案年版共五则范文3篇(山西什么时候整顿教育和医疗系统)

工会读书分享会活动方案3篇 员工读书分享会活动策划

“双11”购物狂欢节活动方案3篇 双12购物狂欢节活动策划

2022企业消防演练活动方案5篇(企业消防安全演练活动方案)

年学雷锋活动方案 [年3月学雷锋主题演讲稿]3篇

社区街道灭鼠活动方案2篇(社区街道灭鼠活动方案文章)

开展消防演练活动方案5篇(消防演练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