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培训助推教师智慧发展3篇(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时间:2022-12-27 15:38:1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立足校本培训助推教师智慧发展3篇(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供大家品鉴。

立足校本培训助推教师智慧发展3篇(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立足校本培训助推教师智慧发展1

  立足校本研究 促进教师发展

  我校认真总结几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经验,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制定了校本研究实施方案,动员全体教师像参与课改一样,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校本研究中来。确立了以校本研究为突破口,以行动研究为重点,降低科研重心,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会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总结、升华,把学习、教学、研究、交流紧密结合起来,使研究成为教师一种工作状态和生活习惯,促使教师尽快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校本研究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学习、研究的氛围日渐浓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一、以目标发展为导向,提高教师的需求层次.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关注教师的发展。因为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品德学识、理想追求、能力水平、教学风格,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校本研究能否深入扎实、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校本研究的认识、参与校本研究的积极性、自我发展的内驱力。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一大批教师认真学习,积极实践,自我加压,不断进取。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不断加深,专业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强,很快成长为骨干教师,成为推动课改的中坚力量。但也不可否认,由于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极少部分教师缺乏职业理想和专业追求,疏于学习、懒于思考,职业倦怠、心浮气躁,有的缺少问题意识,不会反思,凭经验办事,有的把课题研究作为评职晋级的敲门砖,不去研究,徒有虚名等。凡此种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为了促进教师学习、研究和发展,我校提出了构建“书香校园”、“文化校园”的目标,号召每位教师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学习、工作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一是给教师提供学习资料,给教师订阅大量的教育教学杂志,使教师有书可读。二是给每位教师建立学习笔记,规定学习篇目,及时进行检查评比。三是评选“读书标兵”,开展读书沙龙、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同时我们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了“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的大讨论,引导教师明确好教师、好学生、好课堂的标准,明确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本学期我校又制定了“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手册”,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并把规划分解到每个学期。以目标发展为导向,引领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需求层次,做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教师,做有奋斗感的教师,做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在此基础上,我校举行了校本研究专题报告会,印发校本研究学习材料,组织教师学习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王积众、亓殿强所长主编的《中小学校本研究指南》一书。通过学习,使广大教师明确了校本研究的概念、内涵、形式和方法,树立了“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教学就是能力,交流就是互动,学习就是引领,效果就是成果”的研究理念,为我校校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行动研究为重点 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长期以来困扰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一方面,大量一线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中,因缺乏有效的职业发展刺激而形成职业倦怠和平庸化,用教师自己的话说“教得都快弱智了”。另一方面,大量教育理论研究著书在市场上遭受冷遇,使研究者信心大挫,一些在理论上被广泛接受的理念不但未能转变成教师的教学实践,一些接受新理念培训的教师反而感觉不会教学了。教育科研实效性差成为难解之结。我们在困惑中思考:一线教师搞理论研究,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而扎根肥沃的教学土壤,面对充满生机和差异的孩子,立足于变化着的课堂,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反思、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校本行动研究,正是教师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降低研究重心,以问题引导学习,以行动引导反思,成为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必然选择。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行动研究,我们引导教师按照“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步骤开展研究。

  1、问题。我们坚信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的问题意识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强化和培养。强调教师解决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教师从问题诊断入手:(1)我的教学现状如何?为什么会如此?(2)存在哪些问题?(3)关键问题是什么?它的解决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制约?(4)众多制约因素中哪些虽然重要,但一时改变不了?哪些虽然可以改变,但不重要?哪些是重要的,而且可以创造条件改变?(5)创造怎样的条件,采用哪些方法才能有所改进?(6)什么样的计划是现实条件下的最佳选择,为什么?学校印发了“校本研究问题调查表”,引导教师围绕学校管理、课题实验、教学研究、教材使用、课堂教学、教法学法、教学评价、教师发展、合作学习、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文化建设等领域,提出自己的问题,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困惑。教师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梳理,选出36个问题作为“校本研究重点问题指南”下发给全体教师,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选择,开展研究。

  2、设计。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计划既包括总体设想,也包括具体行动步骤。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并不断地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如果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就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备课中寻找和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3、行动。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变革。在变革中促进工作的改进,并不断调整行动,灵活、能动、创造性地执行事先的计划。每一个教研组都能结合自己的年级、学科特点选择一个课题,便于合作研究。考虑到教研组每学年要进行变动,所以研究的周期一般为一个学年。通过集体研究,力求解决教育教学的一个难点,形成自己的的研究成果。这样每学年每个教研组解决一个问题,加起来成效就很大了。学校及时组织交流汇报,各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推动学校整体研究不断上水平。真正把教学、课改、教研、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研究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便于操作,不增加教师负担,大家的积极性激发出来,研究成果也就不断涌现出来。

  4、反思。教师对研究的效果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反思包括:(1)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感受到的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归纳整理,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的教育现象;(2)评价与解释,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与解释;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3)指导教师反思的六种形式:教学后记、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教育论文、教育叙事、研究报告。

“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是一个循环圈,反思是一个循环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圈的中介。关键是保持对问题的追踪,即持续关注某一问题,直到得以圆满的解决。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意识、反思能力、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专业素养不断丰厚,研究型教师也就应运而生。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制度建设是开展校本研究的保障,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健全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指导的校本研究制度,并把制度的建设权和修改权交给教师。以制度化的方式保障教师对教学的自主决策和改进的权利,充分调动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

  1、建立培训制度。积极组织骨干教师、教育干部参加省、市级培训。参加各种形式的观摩课、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建立健全了周六集体备课制度、周六学术报告厅制度、外出学习汇报制度、课题研究交流制度。聘请教育专家来校讲课、做报告。与东营市实验小学、龙口市实验小学建立友好学校,定期开展业务交流,信息沟通。

  2、建立学习制度。我校始终把教师的理论学习、业务学习放在突出位置,抓实抓好,形成制度,讲求实效,学以致用。为每一位教师配发学习资料,订阅报刊杂志,建立学习笔记。规定教师每天学习不少于一小时,领导带头学习。定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做到“十个一”:即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执教一节优质课、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承担一项校本研究课题、出一份高质量的试卷、设计一份优秀教案、转化一名落后生、开发一门校本课程、解决一个教学问题、讲一个“我的教育故事”。教、学、研三位一体,同期互动,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

  3、建立教学反思制度。教学反思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我们引导教师通过教学反思积累、升华教学经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我校为每一位教师配备教学反思笔记本,要求每周至少写三篇反思笔记。要求教师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课中灵活调整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课后从教材挖掘、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师生互动以及三维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回顾教学过程,挖掘亮点、寻找斑点,写出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要延伸到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反思的习惯。

  4、建立交流合作制度。加强教师间的对话、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倡教师跨学科交流,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共享研究成果。教研组、课题组定期开展交流,每位教师都要汇报自己研究的体会、收获、困惑,大家共同分析,相互启发,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合作共享、互助共进的“教研组文化”。

  5、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定期召开学科研讨会、课题交流会,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等活动,举行教学能手、优质课、优秀教育论文、“我的教学故事”评选和课改实验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鼓励教师大胆冒尖,不断创新,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创新校本研究形式 , 提高校本研究的实效.1、创新研究形式。校本研究本身就是充满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的活动,而研究的基本形式又是教研活动的有效载体,可将其分为:课题研究模式、课例分析模式、案例生成模式、活动与交流模式等。我们在坚持以上各种研究活动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研究活动更富生机和活力。开展了如“教学反思”、“课后再设计”、“专题研讨”活动,还有“集体备课”、“校本培训”、“听课评课”、“优秀案例设计”、“观看录像”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展了“网上教研”和“网上交流”等活动。总之,让研究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使教师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得到锻炼。

  2、加强基层建设。学校教研组是实施校本研究的最基层、最关键的实体,是教师备课、反思、交流的重要场所。教研组的学术氛围、研究风气对教师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实施校本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把教研组建设作为校本研究这种新型教研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增强教研组在教师群体中的凝聚力,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教研组的口号,注意选好一个好组长、制定一个好制度、形成一个好风气、带出一支好队伍。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反思的园地、教学研究的场所、交流互助的家园、教师成长的舞台。

  3、深化课题研究。发挥我校教育科研的优势,进一步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组织部分骨干教师集体攻关,争得上级科研部门指导,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获取科研前沿信息,扩大学校知名度,创建学校特色,为教师发展拓展空间。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小课题开展研究,着力于问题解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教师,以教育日记、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教育叙事为主要研究成果。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研究者,都能在校本研究中得到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

  4、评价激励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是艰苦的、复杂的。教师每天要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已经很不容易,再搞教学研究、写读书笔记、教育随笔等,负担很重。特别是目前的教师评价还不完善,有的学校以学生的成绩考核教师,教师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都很大。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为教师创造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科学的评价体系。特别注意保护教师投身课改、参与校本研究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制定了教育科研奖励办法,大张旗鼓地表彰校本研究中的先进教师,评选“学习型”教研组、先进级部。

  总之,我校通过各种形式推动校本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使每一位教师在研究中感受着工作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全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书香校园”、“文化校园”日渐形成。相信随着校本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师会得到更快的成长,我们的学校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立足校本培训助推教师智慧发展2

  立足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成长

  光丰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经验介绍

  加强校本培训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校本培训的根本目的,是树立教师现代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在基础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几年来,我们光丰小学的领导与教师们在上级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用自己的真心、真爱、真诚书写着一部属于自己的奋斗史。在校本培训工作中,我们努力探索,积极实践,摸索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培训之路。

  一、健全组织,确保校本培训得以实施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多年来我们深感教师队伍素质的薄弱。如何大面积地提高现有师资水平刻不容缓,人才的分配、引入的不切实际,只有开展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工作或许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为此我们从教师学习培训、校本教研、教研科研一体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方面着手进行培训尝试,取得了一些积累。回顾我们的培训工作,大家一致认为校本培训要立足于学校实际、学校的发展,为此我们制定了校本培训的近期安排和长远规划,专门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建立了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开放型管理体系。校长室----教研处,教导处---各学科教研组。主要培训以学科组组成。内容有师德培训、教改教研专题培训、教科研素养培训、新教师培训、心理健康培训等,同时为了更有效的对教师进行培训:我们还组成了:校长室——教研处,教导处——教师组的管理体系。培训内容有:师德培训、新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新教师组(参加工作3年以内的教师)培训重点是学习、尝试、讨论、提高,厚积才能薄发。青年组教师(工作3年以上,15年以内的教师),培训的重点:学习、实践、专题研讨、交流、形成个性和自己的教学特色。中老年组教师,自身努力自主成长,培训重点:学习、专题研究、指导、传授。在组织保障的同时做到五落实:即计划、内容、时间、地点、检查落实到位。管理体系的建立为保证我校校本培训的正常、有序地开展奠定了基础。学校通过创设多种活动,开展专题研讨,努力为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并积极鼓励教师去实践去成功,并在具体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教育理论培训、校本教研、教育专题、教育科研培训为主体,以师德培训、心理健康、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应用及其他培训为辅导的培训新路子。

  二、以成长为本,开展实效性的培训学习。

  我校现有教师36人,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共有48人,新教师10人,占学校总数的70%。我校教师年龄结构已逐步趋向年轻化,年轻教师素质好,有精力、有活力,观念新,思想新易于接受,但也存在着没有经验,没有特色等问题,需要专家引领,需要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展示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相反中老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班级管理和教育经验,但面对新事物不易于接受,容易出现畏难、逃避的情况,有些教师的观念陈旧,方法单一,与学生沟通不畅,他们也需要引领,交流和不断地适应。在培训中,我们以成长为本,使教师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终身与书籍为友”的理念。具体培训时,我们努力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教师们的学习热情,鼓励大家学习。通过师徒结对,做好对新教师的“传、帮、带”的个性指导,缩短了新教师的准备期和适应期,促进了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同时促进了中老年教师的自身成长。

  1、加强学习,共同提高。

  在理论学习中,做到“三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即:学习形式上分三个层次: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论讲座,一次教研组学习,每周一次个人自学;在学习内容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管理上实行两有一查,有学习记录(摘录卡),有学习体会,每月检查一次,年终进行考核。

  具体是:要求每位教师,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念书籍和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的杂志、业务书籍,做好名句、佳句、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新信息摘录,每周向年级组、教研组交流自己的感悟心得,吸取他人经验。

  2、结对学习。

  师徒结对学习,在具体结对活动中,新、老教师共同议好本学期的学习专题,每周师徒通过自己学习阅读、交流学习体会,老教师对新教师作出学习辅导,并指导如何运用于自身教学,促进双方的共同提高。

  3、读书沙龙。开展专题读书沙龙活动,通过确定教育教学专题,引导教师们去学习,然后开展讨论交流,形成共同认识,促进自身的提高。

  4、主题讨论。

  每学期我们确定新课程教学的主题研讨,如“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行为转变”、“有效地教学方式的选取”、“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如何反思与评价”、“解决问题的策略”等,主题研讨通过学习——反思——实践——总结——交流展示全程进行,主题研究为教师们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打下基础,也推进了课改顺利进行。

  另外我们进行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育小故事、教育叙述、微格视频等主题研究,通过多种方式的研究培训,教师素质得到提升。

  三、以校为本,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

  校本教研是开展校本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是整合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的中心和纽带。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我们从保障制度,专业引领、开展活动入手,切实做好校本教研工作。

  1、制度引领

  健全校本教研制度,规范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①建立学校领导目标管理、分工合作制度。学校领导宏观调控制定校本教研计划,落实活动目标及方案。同时学校领导分工合作,深入教研活动,指导校本教研。

②健全教导处组织、协调制度。教导处规范各学科的教研活动,要求各学科组、备课组、问题研究组不但要有教研活动计划,而且要认真记录每一次活动情况。对各组的教研活动情况每学期都组织评比。并每周组织一次校本教研活动,形成校本教研的长效机制。

③建立教研组研究实验制度。各学科组、备课组、开展教育理论学习,各组坚持每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题研究,围绕重点专题研究开展听课、观摩教研活动。

④建立教师学习反思制度。学校通过四级校本教研网络,及时掌握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五个一”:即每期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完成一份成功教案,一份精彩的课堂教学,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并坚持进行自我反思,写课堂随笔。

⑤外出学习汇报制度。我们要求每位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在教研组例会上详细汇报学习的内容及感受、收获,还要整理上交听课笔记,并结合学习到的新理念和教学新方法上一堂展示汇报课。这种制度的实行,大大提高了教师外出学习的效果,一人外出听课学习,全教研组都有收获,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⑥读书摘记制度。我们要求全体教师按照年龄、教龄的不同,每学期完成50张-100张不等的读书摘记卡。摘记的内容可以是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最新理论、理念,也可以是有关课改操作时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也可以是围绕自己开展研究的课题或教学中遇到的某一常见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相关材料进行摘记,为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积累素材。摘记卡在教研组中定期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促进广大教师共同进步。

⑦一课三“思”制度。此次课程改革是全新的实践,学校要求大家做到一课三“思”:课前构思,课中运思,课后反思。“课前构思”就是在课堂实施前要精心设计课堂运作的方案,坚持不构思不进课堂;“课中运思”就是在实施过程要继续进行动态的思考,随时调整原来的方案,注重随机生成的东西;“课后反思”就是实施后,回过来再思考,再评价先前方案的优劣,并及时写下反思。

  2、专业引领

  新课程的实施不能没有专业的引领。专业引领的实质是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是两者之间的对话、互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专业引领的教学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同时,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师培训应该和以往进行的教师学历培训有所区别,要十分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因此,我们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引领从以下方面入手:

(1)向专家学习

  课改之初,按照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我们组织所有教师参加了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每学期初又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参加了学科培训。所有教师都参加了《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05、06年,所有教师分两批参加了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同时,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次选派教师去参加北师大、华东师大、浙大成教院、南京师大等著名院校的专题研讨培训活动,及时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理念。我们又先后选派教师去上海、杭州、温州、义乌、永康等地为配合新课程改革而举办的专题教学研讨活动,让广大教师领略了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每学期邀请教研员、特级教师、教科所专家、省市级教坛新秀来校做专题讲座、上示范课。这样,让所有教师既学到了理论,又领略了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的示范,这对我们农村教师的理论提升、规律的探索、经验的总结都是十分有益的。

(2)向同事学习

“它山之石”的确“可以攻玉”,然身边之“石”,也未尝不可。在走出去学习名师风范的同时,积极开展同事间的互相学习,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教研引领

  校本研训主要立足于把老师的培训学习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让教师把培训学到的理论、名师的做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运用,即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立足于实践的校本培训,形式也是多样的:

? 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要求做到“三定”,即活动时间固定,每周都要开展教研活动,先听展示研讨课,再集中说课、评课;其次,活动内容规定,按期初制定的计划开展;再次,活动定中心发言人。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轮流当活动中心发言人,主持该次的评课活动,作详细的点评,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指导中,使评课不再流于形式。如:

  A、上汇报课。外出培训的教师必须根据所学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在教研组内作一详细的专题汇报,并上一节相关的公开课。上课前,先阐述自己教学设计的意图,课后由教研组组织听课教师集体评议交流。

  B、同上一堂课

  每周由两至三位教师选取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内容上课,相同的教学内容,截然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方式,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氛围和效果。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桥》、《西门豹》等,数学组开展了《分一分》等一系列同上一堂课活动。“同上一堂课”的开展促使教师更深入地钻研教材,更精心地设计教案,因为谁也惟恐落后,同时,也有利于教师间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C、上主题课

  各个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主题,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写作指导课、口语交际课,一直被认为语文教学的难题,我校语文教研组就针对这个教学盲点,决定专门把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定为本学期语文研讨课的指定内容。几次活动开展下来,课堂也由最初的粗糙逐渐呈现精彩,老师们由担心、害怕,逐渐表现出期待、跃跃欲试。作文指导课精彩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创作的欲望被激起,学生爱上了作文,还有的甚至能在课堂上即兴创作出富有童趣的儿童诗,如《假如》、《谁和谁好》、《我看见了风》都发表在《书画集报》、《金华晚报》和《婺州作文报》上。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集体备课、教学论坛、教学设计、案例研究、课例分析、教育叙事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使教师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成长。

(四)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培训应以课题研究作为载体与支持,以科研为先导,从宏观上把握学校教学方向,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从微观上深入教学领域,使课题研究与教师培训相得益彰。通过课题的选题和分析、实践与探索、总结与思考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首先以《更新观念,充分尝试,提高质量》、《农村小学建构性活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作为支撑,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尝试、专家引领,再次实践,培训一大批教科研的教师,其科研成果均已获得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接着在这批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几年来我们共申报课题40余项,其中省级2项,市级8项,区级课题30余项,做到校校有课题,各学科有课题,大部分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积极培训教师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并对如何研究、如何结题、撰写课题报告作了专门指导。研究中,教师们都能将课题研究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在不断实践、反思中提升自我。课题研究成绩斐然:八项课题获市级奖,二项课题获区一等奖,七项课题获区二等奖,十五项课题获区三等奖。通过研究、实践,教师们科研意识强了,独立研究的能力提高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多种形式,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

  1、师德培训: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淡薄名利,乐于奉献是对教师的要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事业的需要,是教书育人的需要。师德培训也是我们培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每年暑期我们都能按照局的要求,开展一周的培训。培训从制订计划——具体实施——反思、交流——总结撰写心得体会全程进行。平时每周又安排一次师德教育,通过学习培训,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提升。

  2、心里健康培训:近几年我们每年都安排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和自学考试,40多位中青年教师取得了心理健康的合格证学校积极鼓励心理健康教师持证上岗,努力提高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

  3、校际培训:每学期我们都会与上级教育部门和科研部门联系,经常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讨论,邀请名师来校上课指导,传经送宝,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我们也经常派出骨干教师前往山区学校及其他兄弟学校送教,同时我们也经常派出骨干老师外出学习培训以及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的各种比赛、竞赛活动。06学年我镇派6位老师参加区教坛新秀评比,有5位老师获得了“区教坛新秀”的光荣称号。通过校际培训,教师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4、以活动促培训: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会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师德演讲、专题演讲、我的教学小故事、如何当好班主任、各种小报的设计、展示、交流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尽可能兼顾各位老师的特长与优势,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让教师们练兵,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在校本培训的实践中,我们清楚认识到,在传承中要勇于革新,在革新中不忘传承,才能使我们的培训工作有效,使教师得到更好的学习和帮助。在以后的培训中,我们应进一步更新培训理念,为教师搭建更多适合教师发展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培训,参与实践,我们校本培训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

立足校本培训助推教师智慧发展3

  立足校本教研 助推学校发展

  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在新课程改革体系下,教学研究的重心已下移到学校,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前锋农场学校立足校本教研,本着“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遵循“从一线来,到一线去”的校本教研基本理念,将校本教研理念的提升与实践探讨相结合,通过“构建教研机制,丰富教研形式,夯实教研内容”等途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目前,我校教科研气氛活跃,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下面就把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总体思路做以下梳理。

  一、构建教研机制 保障校本教研实施

  校本教研理论上并不深奥,开展活动也不困难,难的是学校要有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的长远计划,教师持之以恒的参与,为此我校建立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为校本教研的实施保驾护航。具体做法是:

  1.领导负责制度

  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校长为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具体抓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和有效实施。学校领导率先学习《新课程标准》,首先了解和把握教育的最新信息,亲临课改第一线,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坚持推门听课,关注常态课,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示范课、汇报课、考核课,认真观、议、诊课,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者,着力为教师参与教研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

  力支持。

  2.理论研修制度

  在理论研修上我校一直实行“内培外修”制度,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内培:校内每学期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不同学科的各项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外修:我校每学期都拿出专项经费,选派业务领导或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校外各级各类的进修培训,学习外地课改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展教师课改思路。

  外出学习的领导进修后回校后整理材料,汇报所学,并把外出进修的前沿理念和先进经验对全体教师进行汇报和培训。培训教师回校后要上一节汇报课,要向学校交学习汇报材料和学习心得,要在校内教研会上谈自己的学习心得,达到一人培训,全员收益的目的,近两年我校外派进修的领导和老师达到20余人。

  我校一直走“科研兴校”之路,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全员参与、参与全程”为着眼点。把周二下午2:30定为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时间、周三下午2:30定为英语教研组的教研时间、周四下午2:30定为数学教研组的教研时间、周一上午9:00定位考察学科的教研时间。把教师的业务学习笔记按质量评出等级进入学校的百分量化考核。

  3.听课评课制度

  我校多年来一直执行推门听课制度,领导与教师坚持推门听课,关注常态课,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主任每学期听课平均在70节以上,教师每学期坚持听课至少20节。推门听课制度的实施,增强了教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的意识,同时也为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

  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快捷平台。为学校领导及时、准确地把握好校本研修的导向,做好决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研修奖励制度

  学校为了激励教师积极主动投入到校本研修活动中来,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制度,对各级各类业务竞赛获奖的老师实行奖励。对各教研组进行考核评比,对产生的校级优秀教研组予以组织奖励。我校数学教研组被省评为“优秀数学教研组”,我校英语教研组被建三江管局评为“优秀英语教研组”,先后有20余人被评为优秀教研先进个人。

  二、丰富教研形式 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我校多年来一直以新课程为导向,将校本教研与常规教学相结合;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校本教研与课改实验相结合,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校本教研进程。

  1.开展反思式教研

  我校推行“四个一”活动。即:每课时必须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必须撰写一篇“教研论文”;每学期必须上交一篇“教育叙事”;每学期必须上交一份“教学案例”。

  通过教师的自我对话,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思考、审视、分析,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并形成研究性论文,实行反思笔记交流借用制度,促使教师借鉴前者的成功经验,避免不足之处,让教师在反思中快速成长。

  2.开展学习式教研

  我校推行“九个一”工程”。即“一个骨干教师带一个青年教师”;每学期读一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记好少于5000字读书笔记;每年订阅一份本学科教学报刊;记一本8000字的业务学习笔记;每学期要对教师进行一次通识培训;每学期要对教师进行一次学科培训;每学期要对骨干教师进行一次培训;学校每学期要对青年教师进行一次业务培训;每学期记一本听、评课笔记。

  通过“九个一”工程”强化了全体教师的学习意识;增强了全体教师的教研热情;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升了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

  3.开展活动式教研

  我校推行“四步走”活动。第一步:每学期骨干教师必需要先上一节“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二步:每学期青年教师要上一节“汇报课”,展现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第三部:每学期全员教师要上一节“考核课”,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考核; 第四步:每学期名优教师要上一节“样板课”,展示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通过开展“四步走”活动,展现了不同层次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功力,为全体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把握最前沿的教学动向提供了方便直接的交流平台,是快速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有力保证。

  4.开展网络式教研

  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网络

  正在改变着教研工作的行走方式。我们前锋学校是在2007年9月正式申报并成为了建三江分局第一所“黑龙江小学教育论坛”的合作体学校。

  我校制订了学校网络教研计划,成立了学校网络教学研究管理领导小组,从资金、人力、时间上为学校网络教科研开设绿色通道。通过开通“校园网校”,拓宽了我校的教研平台;通过开辟“随笔专栏”;丰富了我校的教研内容,提升了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借助“网络有效活动”,激发了我校全体教师的教研热情。

  自我们前锋学校的网络教研活动开展以来,我校代表总局承办了3次省级网络教研活动,参加不同主题的网络教研活动40多次,共有王建国、魏正伟、柴凤娣、任晓玲、袁忠霞等12人获得不同级别的“网络教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学校连续3年被评为“省网络教研先进学校”。

  2010年4月1日省教育学院小教部高枝国主任亲自来到前锋农场学校,建三江管局16所学校的教育科领导和部分教师代表都聚集前锋学校,聆听了高主任关于网络教研的专业版培训。高主任能亲临我校对我校网络教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如今,前锋学校网络教研的教师参与度已经达到了100%。在前锋学校的网络舞台上,正时刻演绎着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灵动。

  三、夯实教研活动 推进校本教研进程 1.立足集体备课,做实校本教研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提高备课质量、建立有效

  课堂,增强备课实效,减轻教师个体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合作研讨,积累集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我校下设语文、数学、英语、考察学科四个教研备课组,我校认真按照教育局有关精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开学初由4个教研组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学校审核后按计划执行。主管领导要亲自参加备课过程,指导各备课组长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督促、检查各组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召开相关专题会议,总结集体备课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要规范集体备课,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根据计划制订相关制度,加强教研组的考勤、考核。

  教研备课组活动要求做到“四定、五必须、六备”。“四定”是指:定主备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五必须”是指:主备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议课教师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后形成电子文本母案;教师必须对集体备课的母案进行补改才能上课;上课后必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六备”是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

  教师个人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全身心投入到教研活动之中,在备课前个人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相关情况;在备课中虚心倾听、积极发言、认真记录;备课要根据班情、学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耕细作”,对教学设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完善、提升,有的放矢地组织有效教学。

  2.借助赛事活动,推动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为学校教学实践服务的,因此在教研内容的选择上我

  校“立足校情、立足教情、立足学情”,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充实教研内容 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在课改实验开展以来,我校以“各项赛事”为切入点,通过举行“说、讲、评大赛”、“ 青年教师素养大赛”、“ 演讲比赛”、“课件制作大赛”、“教学设计大赛”、“教师书法大赛”、“ 教育叙事展评大赛”等教研活动。

  通过“各项赛事”丰富了教研内容,而且大大拓宽了教师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对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营造人人关注教研、人人深入教研、人人研究教研的良好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进一步营造“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重学习”的新型的、浓郁的校本教研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创建高效课堂,提升校本教研

  高效课堂的构建上我校已经取得了一点成绩,把“板块式自主学习模式”确定为我校的教学模式。在“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的理念下,通过“自主学习——汇报展示——课堂反馈”三大板块完成教学任务。

  在“板块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摸索研究,初步提炼出英语学科的“读”、“找”、“创”、“练”“的四字教学模式。不同的学科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我校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上主要通过“七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领导、老师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规划,制定具体的实

  施方案。

  理论学习阶段:学高效课堂教学理论,学外地的先进经验,学习了解不同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学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认真明确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调研反思阶段: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组织教师对照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分析,通过自评互评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课堂实践阶段:组织教师按活动方案结合并总结自己已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不同学科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展示研讨阶段:组织高效课堂实践汇报研讨活动,人人上汇报课,课课进行研讨评议,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策略,再实践、再汇报、再研讨。

  概括提升阶段: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形成一定的高效教学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推出一些成功的课例。

  成果展示阶段:开展“高效课堂”论坛、“高效课堂”教学评比、优秀教学设计、精品课堂实录、论文、课件评选活动。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在教育局的领导下,不断创新教与学的工作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

  正是基于我校一直坚定不移的走校本教研之路,我们前锋农场学校取得了很多令人骄傲的成绩。

  先后有2人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的殊荣,1人获得总局级教学能手的光荣称号,有20余人获得管局级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殊荣,先后有11人获得省级大赛一等奖,有4人获得总局级大赛一等奖。在2012年9月我校代表建三江管局在垦区第二届小学数学“实效杯”课堂教学展评中进行了“解读新课标,打造新课堂”的主题论坛,收到了各地区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

  由于校本教研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实践方面也没有系统而成熟的经验,我校在校本教研中取得的经验,还有待再实践,找出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

立足校本培训助推教师智慧发展3篇(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相关文章:

关于教师参加校本研修培训心得6篇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心得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范本7篇 校本培训个人培训心得

小学教师智慧课堂研修学习感悟收获参考范文6篇

2022年教师校本培训个人心得7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山王庄中心小学学年下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3篇(小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培训总结例文6篇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培训总结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 个人校本研修总结9篇(校本教师个人年度研修总结)

最新校本培训工作计划范文3篇 校本培训工作方案

学年第二学期浦光小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写写帮推荐3篇 史家小学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2023【10篇】(学校教师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