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初二语文周亚夫军细柳原文)

时间:2022-05-28 13:32: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八年级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初二语文周亚夫军细柳原文),供大家品鉴。

八年级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初二语文周亚夫军细柳原文)

  阅读理解是我们在语文考试中占分非常大的一个题目,也是我们语文考试最不能丢分的大题之一。多阅读文章有助于我们提升阅读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

  1.文学常识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对汉武帝亲自巡视、慰劳细柳军场面的描写,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3.重点字词

  棘门(jí)彀弓弩(gòu)弩(nǔ )

  按辔(pèi)胄(zhòu)嗟(jiē)

  曩者(nǎng)被甲( pī)车骑(jì)

  作揖(yī)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穿着。

  改容式车

  “式”通“轼”,扶轼。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

  【词类活用】

  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名词作动词;穿戴盔甲

  【一词多义】

  (1)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动词,派遣)

  (2)军

  军细柳(动词,驻军、驻扎)

  上自劳军(名词,军队、守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名词,军营)

  (3)诏

  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宣告、告诉)

  (4)为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动词,作为、封为)

  天子为动(介词,被)

  (5)之

  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往,到……去)

  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称善者久之(音节助词,舒缓语气。)

  (6)以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介词,把)

  以备胡(介词,用来、来)

  将以下骑送迎(用在数量、方位前表界限)

  请以军礼见(动词,用、行)

  【古今异义】

  (1)将军亚夫持兵揖

  (古)兵器 ;

  (今)士兵

  (2)将军约

  (古)规定;

  (今)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

  (3)军中闻将军令

  (古)听从;

  (今)用鼻子嗅

  (4)使人称谢

  (古)告知;

  (今)感谢

  (5)其将固可袭而虏

  (古)必定;

  (今)坚固,顽固

  4.重点句子

  (1)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译文:不久,(皇帝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的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译文: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三军。”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让皇帝的车队进来)。

  (3)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像儿戏罢了,其将士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获。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说罢)连连称赞不已。

  5.重点内容

  (1)周亚夫将军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答:治军严格、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卑不亢

  (2)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

  答:正面描写:“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侧面描写:“将军令曰”“将军约”

  (3)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 ——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

  “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直驰入” ——军纪松弛。

  对比三:三营将领

  “持兵揖”、“以军礼见”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将以下骑送迎”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

  易考古诗

  1、山行 <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枫桥夜泊<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夜书所见 <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竹石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梅花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考点:分析论证的作用: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4、论证结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6、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7、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初二语文周亚夫军细柳原文)相关文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老师工作计划3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北师版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总结 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一议论文作文大全6篇(语文作文高一议论文)

介绍一种事物灯五年级作文7篇(五年级上册语文作文介绍一种事物灯)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语文《三峡》教案

2021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要点复习资料 地理高一合格考必考知识点2021

高一物理知识点精华五篇分享 高一下物理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3篇 苏教版的课本

大学物理光学部分知识点 大学物理光学基础知识


相关热词搜索: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   语文周亚夫军细柳提纲   语文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