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实习调研报告共3篇

时间:2022-07-03 02:58:25 实习报告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幼儿园实习调研报告共3篇,供大家阅读。

幼儿园实习调研报告共3篇

幼儿园实习调研报告共1

幼儿园调研报告

  摘要:幼儿园是最常见的小型公共建筑之一。作为一种随着近代产业革命发展才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社会设施,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幼儿园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幼儿教育理论发展及教育实践的不断进行,幼儿教育及建筑思想高度发展,各国幼儿园建筑在形式、功能、规模、空间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建筑体系。对于即将开始幼儿园设计的我们来说,了解幼儿园建筑的基本历程,熟悉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当代幼儿园建筑的发展情况,是做好设计功课的基本前提。

一、幼儿园发展历程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要追溯到英国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苏格兰新拉纳克创办的“幼儿学校”。产业革命的发展,导致成千上万的妇女从家庭走向了产业工人的岗位,这使得社会急需一种能代替家庭解决婴幼儿收容以及保育教育问题的机构和场所。随着学前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针对婴幼儿的保教设施开始产生。1837年,德国教育学家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开设了学前教育机构,三年后这个教育机构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幼稚园。其完善的设施及独特的教育方式很快风靡了德国全境,并推广到了全世界,成为如今各国幼儿教育设施的雏形,此后,幼儿学前教育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早期的幼儿园建筑只是一个看管孩子的场所,生活内容简单,活动场地设置十分简易,并无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别建筑的特征,也就是说,早期的幼儿园,实际只是借助一般的类型建筑作为场地开展幼儿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建筑,此时还仅仅停留在设想阶段。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由西欧一些国家开始,“幼儿为中心”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尊重幼儿个性发展,根据幼儿本性、天赋、能力、需要和愿望,结合年龄特点来选择教育内容,开展直观方法的教学”的口号下,幼儿园建筑在形式、功能、规模和空间上都开始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针对幼儿教育特点为设计基础的幼儿园建筑。

  我国幼儿教育起步较晚,面对幼儿的教育思想产生于清朝末年。改良主义思想家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对托幼机构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设想。他认为3~6岁的幼儿应入育婴院接受学龄前,并从总图布局,环境考虑、单体设计以及教育目的、方法、幼儿保健等各方面对育婴院作了较详尽的说明。之后由张之洞等指定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提出了蒙养院房舍设计的具体要求。并于1903年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公办幼稚园——武昌模范小学蒙养院。同期与长沙、上海、南京、天津等地也都陆续创办了蒙养院。我国至此开始相继产生各种形式的早期幼儿教育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幼教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类托儿所、幼儿园的数量都远远超过了历史水平。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幼儿教育一直沿用着苏联的教育模式。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一直持续着的“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为主”的落后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经过若干年“教育职业道德”与“儿童观”的探讨,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才得以确立,开始了倡导“教育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注重个人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创建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及条件”的新阶段。

  近年来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教育模式的改革,都从根本上极大的促进了幼儿园建筑在环境、功能、造型、设施及空间塑造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幼儿园设计开始针对幼儿教育特点,对幼儿生活环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以求为幼儿提供一个符合身心成长特点及发展需要的充满童趣的,美好的,童话般的世界。

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要完成一个良好的幼儿园设计方案,首先必须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了解。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飞跃时期,其心理过程在开始还保持着具有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而后各种心理过程的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逐步发展起来。这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感知觉、注意力的发展

  幼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其感知觉正处在迅速的发展中。幼儿初期各种分析器的结构与机能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为感觉和知觉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自然物质基础。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幼儿通过积极从事各种活动,提供了各种分析器的分析综合能力,因而促进了感觉和知觉的发展。其特点表现在:幼儿的感觉和知觉在活动中发展;经验在幼儿知觉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大;词在幼儿感觉和知觉发展的过程中作用日益增强;知觉的目的性逐渐加强。

  幼儿的注意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表现为一方面无意识的注意力开始高度发展;另一方面有意识的注意能力开始形成。幼儿期由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从周围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日益增多,还从许多活动中发现感兴趣的事物,它们以其本身的新奇性和趣味性深深吸引着幼儿,让他们不自觉的对这些事物加以注意,这样使幼儿的无意识的注意力达到了高度发展。同时,在生活时间中及幼儿园老师的培养和教育下,有意识的注意能力也开始逐渐形成。到学龄前,儿童已能自己设定目的任务,并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任务,已初步形成有意识的注意能力。

2、思维的发展

随着幼儿生活范围扩大,见闻日广,知识经验更加丰富,言语能力水平日渐提高,这样使他们的思维有了新的发展。这时期的幼儿的思维已由直觉行动推进到具体形象思维。其思维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自我为中心,即幼儿还不能设想他人所处的情景,对事物唯一的看法就是从他自身角度的看法;②刻板性,即幼儿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于情景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结果产生不合逻辑的推理;③不可逆性,即幼儿对时间的理解只能顺推下去,不易逆转回来;④转导推理,即他们从一个特定的事物推论转到另一个特定的事物,从不考虑一般情况;⑤相对具体性,即幼儿依赖事物表象进行思维,属于形象思维方式,他们还无法进行抽象的思维。

2、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随着幼儿生活和需要的发展,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愈来愈分化,内容日益丰富,体验逐渐深刻,表现形式也就越见复杂。其表现特点为:冲动性。即处于激动状态,随时可能爆发并且无法自控;易变性。即情绪常常处于不稳定状态,表现为喜怒无常;受感染性。即本身的情绪常常受到周围人情绪的影响;外露性。即常常会毫无掩饰地表露出自己的情绪。

幼儿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已开始逐步形成,并开始快速发展。高级情感可以分为美感、理智感、道德感。幼儿的美感表现在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环境、服装有一定的感受,活动中可以产生美的体验,能够欣赏美,且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理智感明显表现在求知欲上,道德感则主要体现在参与集体生活和活动中能逐渐掌握行为规则,维护道德标准,对“好人”“坏人”有鲜明的态度。

3、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在自我意识中,反映着儿童对自己在周围环境中所处地位的理解,反映着幼儿评价自身实际行动的能力和对自身内部状态的注意。自我意识使每个幼儿形成具体、独特的个性。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自我评价。幼儿自我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从亲信成人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从根据外部行为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价;从笼统的评价到细致的评价;从片面性的评价到较全面性的评价;从过高评价自身到谦虚评价。上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变化趋势表明了幼儿自我意识水平和个性品质的提高。

  人在1-4岁间会学会一生中50%的获得核心知识的学习方法,5-8岁将学到人生中的30%,8岁之后学到的是剩下的20%。在1-3岁的时候,人们还将获得一生中50%的IQ和身高。这一时期,儿童的感官系统,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以及第六感都比成人要强出很多,他们通过做活动、体验出错来学习。他们喜欢实验、创造,喜欢探究,挑战和模仿。同时他们喜欢攀爬、数数、找东西、做分类以及一些诸如跷跷板、摇篮、旋转木马之类与平衡相关的活动。在这一时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能刺激儿童大脑前庭发展,所以说,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幼儿园设计之我所观

  幼儿园设计,我个人认为对于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来说,幼儿园空间环境是幼儿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幼儿的生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不应只是为幼儿提供一个保护性的容器,而是要组织不同的物质空间,创造为幼儿所需的人工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从综合的空间环境设计去考虑幼儿园建筑,从更广泛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重新认识和把握幼儿建筑的本质,寻找其意义和价值。

  首先要认清幼儿园建筑区别于一般类别建筑的特点。幼儿园建筑设计的主要服务对象为3-6岁的儿童,因此设计中应该处处考虑这一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尺度,这包括:室外活动场地,建筑空间,比例,窗台高度,踏步尺寸,扶手,栏杆高度为孩子服务的多种设施,卫生洁具等。对于幼儿园这种特殊建筑,在设计时不可因其规模小而轻视,因为其中很多的细节跟常规建筑的要求完全不同,很容易被设计师所忽略,而造成缺憾,甚至是酿成大错。因此,对待幼儿园建筑的设计,我们首先应该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细节决定成败,在幼儿园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历来设计者总结出的细节之处: 1.楼梯扶手:需采用儿童专用扶手, 双层栏杆,且靠墙一侧应设置600高的拉手。这一点十分重要,在历来的设计中都容易被忽略,但楼梯作为交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疏漏很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必须牢记。 2.活动室及寝室的窗户:窗台的高度不可高于600,同时1300高以下不可开活动扇,且应设置护窗栏杆,窗扇材料采用安全玻璃。这是从幼儿身心特点上考虑的,适宜的窗台高度不会阻隔幼儿的视线,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感,同时又必须杜绝掉窗户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所以窗户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地方。 3.活动室及寝室的门:都应采用外向开门,且二者之间不能共用一个门作为出入通道,对门的需求是,门宽不得小于1200,这是从功能上考虑的。 4.活动室及寝室面积:面积有一定要求,,包括卫生间,更衣间,所要求面积相加需大于200平米,所以必须开两个疏散门,这是从防火的角度考虑的。 5.台阶及坡道:所有小朋友经常活动的地方,不得设置台阶,需设计无障碍坡道。

6.墙体:所有小朋友经常活动的地方,阳角必须切为圆角,半径视具体情况而定。距地小于1300的部分应设置弹性护墙板。

7.门:门必须有儿童拉手,距地700,以方便小朋友使用,且距地350以下部分需设置护门板。

8.地面:经常活动的区域(如活动室)地面应采用暖弹性材料铺地。 9.卫生洁具:儿童专用洁具,尺寸特殊,不能与成人的相混淆。

除了以上的设计细节之外,幼儿园的设计还应特别注意幼儿的心理要求,特别要提前分析幼儿的心理行为,针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要求来进行设计,以求创造出优美丰富的空间环境,以陶冶儿童心灵,培养美的情操。

前面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过说明,概括的来说,幼儿在各年龄阶段特定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3岁以前,思维通过实物伴随行动;3-6岁,开始具有具体形象思维;在各年龄段幼儿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这就要求设计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来布置儿童的活动场地及器具,以供儿童协调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贴近童心,怎样才能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将儿童心理学运用到幼教建筑的设计中,营造出儿童需要并喜欢的环境呢?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的曹老师在他的《幼儿的行为心理对幼儿园设计的影响》一文中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曹老师认为,良好的幼儿园设计应当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创造“童真”的建筑形象,其次是要组织灵活的游戏空间和场所,最后是建立适合儿童心理的空间尺度。那么如何把握呢?

  曹老师的观点是,创造“童真”的建筑形象,既是要求建筑师应当在幼教建筑的造型上做文章,在细部节点处,还有色彩搭配上重点处理,使幼童看到他们所熟悉的形象和符号。突出幼教建筑的形象特征,诱发儿童的想象,从而适应幼童的心理和智力发展要求,以利于他们的成长。比如图1所示的清和片区幼儿园,在整体造型上利用了积木的形体符号。积木是为每个幼童所熟知的游戏,采用积木的元素,给儿童营造出一种亲切感,使他们感觉活动在园中就好像在家里游戏一般。另外,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乐园和电影电视里带有传奇色彩的童话世界,在这里就有幼童喜欢的建筑。如:城堡、小木屋、碉堡、尖顶小屋、独木桥等, 有许多值得设计人员去借鉴。

  儿童时代就是一个玩的时代,从游戏中学到知识,游戏也能开发智力。所以说,游戏的空间和场所特别重要,建筑师要在幼教建筑中做出丰富多彩的空间以及有趣的游戏活动场所,可以使幼童真正体会到童年的快乐。幼教建筑的使用者是儿童,他们的空间感知很大程度上受空间尺度影响,对幼儿来说,真正的亲切感是仅有 m高的能彻底地把成人排斥在外的小空间。虽然不能把幼教建筑立在这样的尺度上,但应考虑到幼儿心理的特点和要求,使形体和空间尽 量使他们能接受。

《环境心理学》中有一个调研的实例:把一所幼儿园的儿童划分为两类:1)孩子们根据记忆画出现实的幼儿园;2)孩子们画出自己想象的幼儿园。结论发现:无论是记忆画还是想象画,自然要素的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树,动物中飞鸟的出现频率最高。在记忆画中楼房的出现频率不少,但是在想象画中楼房的出现频率则下降了很多。孩子们对于楼房还进行了艺术加工,以屋顶为例,坡顶、尖顶的出现率很高,尤以西方童话色彩的尖顶最突出,半数的楼房加画了烟囱。此外游戏场中的活动器械,各种旗子和孩子们的活动出现频率都非常高。作为一名建筑师在幼教建筑设计时应把集教学、活动和休息为一体的主楼作为幼儿园设计的重点,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行为心理特点,注重“童真”和“童趣”的同时合理设计空间尺度并突出一个“园”子,绿化、野趣和游戏场,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儿童心中理想的幼儿园。

  2010年11月

幼儿园实习调研报告共2

  幼儿园调研报告

  专业:建筑学 姓名:杨灿 班级:11级4班 指导老师:张玲

  我对幼儿园的认识

  首先声明,小时候并没有上过幼儿园,假期也没有到正规的幼儿园实地调研,对幼儿园的认识并不全面。

  幼儿园应该是孩子在幼儿时期成长、学习、玩乐的地方。我觉得其中最要的还是成长,这个成长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孩子应该被保护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其次是玩乐和学习,孩子的学习和玩乐是结合在一起的,在玩乐中学习认知,比如同学间的友好关系、文明礼仪、基本几何形体、动手能力,甚至还能学点洋文。

  幼儿园建筑的作用,最原始的是遮风挡雨、生活玩乐起来足够方便,这当然是首要的,如其他建筑共同之处。再者就是它的不同之处,建筑应该有一个作用,就是潜移默化的教育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们,不仅要迎合他们幼小天真的心灵,还要引导其积极健康成长。

  所以设计时,在满足最基本的要求上,所有的设计都是共通的,例如最好朝向、入口等等。在满足孩子身心感受时,就会有天差地别,孩子的心灵是无言六色的,颜色的选用会各有不同。 关于幼儿园的正确解读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 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

  特性

一、基础性、启蒙性

  从教育体质的角度看,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是整个学制的基础。幼儿园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载体,直接影响幼儿现时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尊定基础。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从懵懂迈开脚步走向社会的开始,因此幼儿课程不寻求传授知识的高深、系统,只需让幼儿体验关于自自然,社社会与人人类的最浅显的知识和观念,帮助幼儿认识她们周围的世界,开启幼儿的智慧与心灵,萌发他们优良个性和品质。

二、全面性、生活性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应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要具有全面性。

  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从而获的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此,幼儿园课程必然带有浓厚的生活特性。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生活,课程实施要贯穿于幼儿生活。

三、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主要是通过感感官来认识世界。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理解事物,对世界形成相对抽象的认识。幼儿的这种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构成成分。在活动中幼儿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幼儿发展的根本是幼儿理解世界的基础。

  在设计中除了要满足幼儿园的一些基本设计要求外,还要注重幼儿园的集中特点。当然这几段是百度而来,要真正认识解读这几点恐怕是要贯穿在整个设计中了。

  资料调研

  主要是一些设计方面的数据,设计中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到幼儿特殊的身体情况,这些都是死的,不像考虑幼儿心理时富于变化。

  案例分析

  柯布西耶说过平面是发生容器,足以体现建筑设计里平面规划的重要性。 下面的一些平面幼儿园平面布局,仅作个人肤浅的分析。 这个设

  计

  平面很简洁,流线弯曲仅此而已,中间为何出室外活动场地,大面积的朝南,光线很充足。不过有很大的缺陷,就是内部空间很单一,就是简单的将长条带状分割成一段段的,室内房间也缺乏变化,太规整,有些严肃。

  这是大连的一个幼儿园,平面上就极具特色,让人不禁在脑海中想象它现实的模样。有老师说屋顶上的许多装饰只有上帝看的到,话中没有指到平面,但按照推理也暗扁了平面设计的再好看也没用。我觉得有偏颇搞笑之嫌,建筑抛开它本来的实用意义,与绘画艺术的区别就在它的三维立体,它有太多凹凸的变化,从任何一个面一个点去看它都是不同的画。这个三维立体的建筑最终的着脚点还是平面。

  如果将屋顶的设计与平面的设计来讲,老师说的话也是对的,平面的设计比屋顶的设计要重要太多。

  这所幼儿园是建在水边的,建筑中不停使用的弧线是对环境中的一些线条的模仿和抽象化。四个班单元和厨房的形状让我想到了船。

  各个功能区间都单独隔离出来,分区明显,孩子们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但,室外场地有余过分的切合曲线变得零碎,要是用我们这次作业上对室外空间的要求肯定是不合。

  跟上面的设计一样,由于班单元的存在,在建筑形体上用到重复,就是每个班的室内空间都是一样的,将这几个一样的班级错落开,形成重复。

  整个设计较规整,很基本的几何形状。将建筑往后尽量远离马路。采光、入口都没有什么好说的,屋顶设计了活动场地。

  串在一起的圆球,联想到糖葫芦,豆角还有其他类似的食物。孩子天生喜欢圆形的东西,所以在幼儿园设计案例中很多都用到了圆形。

  东西走向保证阳光,流向单一,一条走廊贯穿始终。两个班单元内部设计也很有趣,卧室、活动室之间再加一个小圆用作衣帽间,左边的幼师工作区,3、4大概是厕所。反复强调圆形的主题,四个小点的圆形镶嵌其中。

  相对而言较具象话,不过不知道整合建筑的平面图和室外场地情况,其他不好多说。 就是这些吧。

幼儿园实习调研报告共3

  小型幼儿园调研报告

  张杰

  2012/2/16

  南昌市幼儿园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幼儿园是一个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舒适,并能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性格的养成,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成长的地方。这次的任务就是设计一个小型的幼儿园,希望通过这次对幼儿园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能够为后面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儿童创建一个温馨、和谐、美好的环境。

  调研目的:对幼儿园这样的托幼建筑设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习怎样将幼儿的心理学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并对其设计中的细节进行分析,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

  调研过程:我们先上网查阅有关南昌市东湖幼儿园的资料,最后根据学校周边幼儿园的大致分布,展开了实地调查,走访了南昌东湖幼儿园,广电幼儿园,双语幼儿园。根据在以上幼儿园的调研结果,写成此调研报告。以下主要以东湖幼儿园进行详细报告。

  调研概况:南昌市东湖幼儿园是江西省首批省级示范幼儿园,隶属于南昌市东湖区教育体育局。园占地面积近2000平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米,户外场地面积近2000平米。现有13个教学班。

  该幼儿园为儿童创设了科学,优美的教育环境。以寄宿制为主,实行托,幼一体化的新星幼儿园该幼儿园的建筑特色展示了孩子们的童趣生活,让孩子们在一种充满的氛围里成长。幼儿园内设有活动室、衣帽间、卧室、音体活动室、食堂、教职工办公室等。

  该幼儿园外观设计亮丽,主要以炫丽的亮色来吸引儿童的眼球。

  进入园就能看到宽阔的室外活动场地,摆设了多样的儿童娱乐设施,以供满足孩子们的玩乐需求。

  进入建筑物里面即可先看到早教中心,以便最快速度了解每个孩子的状况。建筑物里面的色调主要是以暖色系为主。让人产生一种想要放松身心的宁静舒适的感觉。采用这种色调大概是想让活动力旺盛的孩子们进入教室以后静下来认真听老师听讲的原因。

再进如里面就可看到孩子与孩子之间或与老师、家长可聊天的空间。我觉得这种空间对于现今的幼儿园极其重要。现在的孩子性格太过强烈,不易听家长或老师的话。而入设有这种空间可及时把孩子拉过来好好教导。且此空间的墙壁色调与摆设色调都采用了孩子们喜欢的亮色,墙壁上也贴有可爱的图案。不再让孩子们觉得听教是一个讨厌与厌恶的事情,而是可以如此简单与愉快的过程。

  调研总结:

  一般活动室的形式与要求如下介绍

  活动室的平面形式应满足幼儿教学、游戏、活动等多种使用功能的要求。活动室平面形式应活泼、多样,富有韵律感,以适应幼儿生理、心理的需求。活动室形状常用的有矩形、方形、六边形、八边形、扇形和局部曲折形等。采用矩形时,长宽之比不宜大于2。

  活动室应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条件: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3h,夏季应尽量减少日光直射,否则应有遮阳设施。天然采光可以用侧窗和天窗(图),光线应均匀柔和,要避免眩光和直射光,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5。单侧采光的活动室,其进深不宜超过。室内要组织好自然通风,使夏季有穿堂风,冬季无寒风侵袭。活动室自然通风示意见图。

  活动室的设计必须遵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房间最远一点到门的直线距离应小于14m。 门最好有两个,门宽大于。如只有一个门时,宽度应大于,最好外开。在有蚊蝇的地方,门窗应装纱。室内装修、家具等设计应符合幼儿使用的特点,富有童趣,保证安全并易于做清洁。室内宜采用暖色、弹性地面。墙面应采用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墙下部最好做~高木墙裙或油漆墙裙,所有棱角处都应做成圆角。不应设弹簧门和门槛。在距地~高度内,门不要装易碎玻璃,并在距地处装拉手。外窗窗台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楼层无室外阳台时,外窗在距地高度范围内要加护栏。

  生活单元的组合形式 5.服务用房与供应用房应该相对比较独立,人流不交叉,功能独立。比如该幼儿园将供应用房放在了一楼,而且有独立的处入口,与幼儿的人流流线不交叉。而服务用房基本放在了二楼和三楼的一侧。 6.卫生间及洁具的具体尺寸以及平面布置如下

  楼梯除设有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楼梯栏杆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当楼梯井净宽大于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楼梯踏步高不大于,宽不小于。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疏散梯应有防滑措施。

托幼园所的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1)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游戏场地的面积不应小于60m2;(2)应有全园共用的游戏场地。

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托幼园所生活用房的日照标准为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

托幼园所的活动室侧窗采光时,其采光标准按窗地比计,不应小于1/5。

幼儿园活动室和寝室的最小使用面积,按每班计为50m2。 幼儿卫生间盥洗池高度为~,宽度为~,水龙头间距为~,厕位的平面尺寸为×。每班卫生间最少卫生设备数量为:大便器4,小便器4,盥洗龙头6,淋浴位2,污水池1。 托幼合建时,托儿生活部分应单独分区,并设单独出入口。

楼梯除设有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楼梯栏杆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当楼梯井净宽大于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楼梯踏步高不大于,宽不小于。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疏散梯应有防滑措施。

活动室、寝室、音体室应设双扇平开门,宽度不小于。疏散通道中不应使用转门、弹簧门。

幼儿经常使用的通道及卫生间地面均应为防滑地面。

幼儿经常出入的门在距地~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不应设门槛和弹簧门。

活动室外窗距地面13m内不应设平开窗。

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内侧不应设支撑,垂直杆件净距不大于。

幼儿经常接触的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所有墙角、窗台口竖边等棱角处必须做成小圆角。

幼儿园实习调研报告共3篇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幼儿园实习调研报告(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