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育心得体会6篇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5-24 19:03:03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有效教育心得体会6篇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以供参考。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6篇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1

  开展有效教育的心得体会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名山中学 周永新

  孟教授提出了?孟照彬的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是继续了陶行知的实践与教育理论,把国际视野与本土视野相结合,深入课堂,将课堂研究作为自己研究的重心。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MS教育操作系统的基本方式中谈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基本上课方式?——要素组合方式。指的是,把 ?听、看、讲、想、做?这几种方式组合起来上课,效果最好。

?EEPO——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有效教育的理念对于课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是在教师讲授上?限制?,控制教师讲授时间,一般情况下要求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讲就要精讲,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规律和方法;?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二是在学生学上?放开?,在教学?真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放开、学生的思维要放开、学生的交流要放开、学生的学习结果要放开。

  三是在互动上?多维?,要做到?多维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中介的互动。

  四是在讲练上?结合?,做到练习---检测---反馈---矫正连环跟进。

  五是教学模式要?有效?。不管何种教学模式,都要看学生是否经历了认真的思维过程,是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使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这五条标准,各学科又分别制订出比较全面的评价细则。

  通过开展有效教育,我认为,有效教育将人们原来轻易不敢问津的高深繁杂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及技术方式,使我尝到了有效教育‘化繁为简’的妙处和甜头。只要我们继续努力,相信有效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有效教育的基础上,中国的教育一定会更加辉煌。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2

  EEPO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参加了EEPO有效教育培训。带着激动、困惑我们参与了听课、评课。经过学习、理解,我对有效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明白了学习方式训练的重要性。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体会:

(1)要素组合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最能体现有效教育的目的。它主张看、听、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轮换使用。老师们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要注意引起学生多个感官的参与,使课堂45分钟更有效。特别的动静转化的时间:每7-13分钟动静转化一次,一节课动中学的总量在4-12分钟为宜。什么是“动”?我认为,小组合作是“动”,起立回答、上黑板讲解,组间讨论和辩争都是“动”,展示呈现也是“动”。教学时,由“静”到“动”易,由“动”到“静”则需要备课时设计好。

(2)随着课改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一线教师们认识、尝试和关注教改的热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使用,对推进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有幸能在山东听了一些EEPO有效教育的实验课,感触很深,教学中单元组活动学生人人参与、动手、积极关注、倾听,使活动的有效性很强,对于知识点的突破非常紧凑,不拖拉。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积极思考,认真落实。

(3)课堂中教学的目标很明确、导向性很强。始终贯穿于一节课中,动静转换,不拘泥于形式,每位教师都能互补,不断强化。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共赢的状态。

(4)教师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尤其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一定要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放开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积极的解决

(5)课改区的教师教学中很有激情,不仅学生被感染,教师也被他们的激情而感染,所以作为教师教学中必须有激

  情,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参与的动力和欲望,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使课堂变为活的、有效的课堂。

(6)经过这次培训,我又有一个体会。对于团队式备课,集慧式备课。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合作交流,使教学更加细致、有效。孟教授说备课要预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给每种情况以应对策略。这样的只备策略的备课对我们的要求无疑是更细致,更细心,更花费时间。让课堂变得有有趣、生动、更加有效。

  总之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对学生的信任、鼓励、坚持。让学生思维扩展,学会快乐的参与,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我将在今后教学中不断钻研,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3

  MS-EEPO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

  红岩完小 刘树英 2013年7月18日

  学习“ 学习“MS-EEPO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

  学校正在推广MS-EEPO 教学,非常荣幸能够听到关于有效教育EEPO的讲座,这是创始人孟照彬教授根据自己的教育研究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听后有一种耳目一新、开阔视野、大受启发之感。

  讲座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介绍ms教育操作系统的基本方式中谈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必须学会撑握3-5种的教学方式。其中“基本上课方式”——要素组合方式。指的是,把 “听、看、讲、想、做”这几种方式组合起来上课,效果最好。因为孟教授根据研究发现,教学方式只需要学生看来学习的,学生只能掌握20%;如果是以讲与听结合起来的方式教学,学生能掌握30%;讲、听、看三者结合起来,学生能掌握50%;讲、听、看、想结合起来教学,学生能掌握70%;而把讲、听、看、想、做结合起来,学生能掌握90%。特别是“想、做”这两种方式,属于开放性的、动态的方式,把它们同“听看讲”这样的静态方式结合起来,这正好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也符合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前15分钟最集中,老师们应充分利用这前15分钟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内容。那些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过于复杂情境的教学设计都是与规律相违背的,我们的教学课前预设应该是:导入环节——简单、有趣;探究新知——做中学;复习巩固——动静结合。只要我们朝这样一个最佳教学模式努力,谁还能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应是怎样的形态?未来的教师应具有怎样的素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应怎样有效控制???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在为期三天的讲学中,孟照彬教授为全体教师作了专场报告和培训,并现场演示了其创立的“第六种教学方式”,分析了目前国际、国内的教育现状,介绍了“有效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方式。孟照彬教授在讲学中,将平台互动方式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论及管理调控机制等几方面综合起来形成的这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通过现场演示、现场互动、课例点评等,向学员们阐明了创造的方法论,并在许多方面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让与会教师深受启发。在小组讨论中,老师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孟照彬教授应用“有效教育”教学方式给老师们解读了教学案例,对教师进行了具体操作的互动式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孟教授的“第六种教学方式”即“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前瞻性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在互动中体验到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能动性的提升。

“MS-EEPO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其操作系统包括:

  1、学生学习方式,2、教师教学课型方式,3、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训练内容包括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人力资源和教室资源利用、约定与规则动静转换、一般性激励、学习的表达呈现、速度训练(记忆、阅读、写作、记录、计算等速度训练)、社会实践体验等。

  教师组织教学的课型方式包括许多种,这里介绍以下三种:(1)要素组合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重点是关注看、讲、想、做、动、静以及各要素交换使用等教学互动要素。

  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效果不同。其教学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顺应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学生单纯看,学习效果是20%,教师讲、学生听、看,学习效率只有30%,学生讲、听、看想结合,学习效果达50%,如果讲、听、看、想、动静转换,学习效果可达70%,如果各要素有机的巧妙组合运用,教学效果高达90%。

(2)“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

  平台互动方式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是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不同个性表达等。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一名学生上黑板)——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3)哲学方式

  哲学方式是eepo---有效教育的课型方式中处于核心地位。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一种很好的课型。它强调的是对学生散发性多重思维的培养,激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如一题多解、对一个问题的多种看法和多种解决方法。可以通过一幅画、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引发学生进行大量思维能力的扩张训练。

  通过有效教育的培训,我认为,有效教育将人们原来轻易不敢问津的高深繁杂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及技术方式,尝到了有效教育‘化繁为简’的妙处和甜头。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4

  MS-EEPO有效教育心得体会

  孟照彬给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MS-EEPO有效教育培训。在培训过后,我有一些感受如下:

  1、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重,教学质量要求高,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提高教学课堂质量,这和我们的新课改理念是一致的,也和我们的领导提出的“向45分钟要质量”。所以,孟教授理论支架很合理。

  2、关键是如何提高课堂质量,孟教授首先教授了我们两点:即运用要素组合方式(听看讲想做动静)和5基学习方式(单元组板卡约定表达呈现原来结构性团队),要把这些合理运用到课堂中去。

  3、现场教授并让老师们演示了他的课堂,照葫芦画瓢,效果一般。希望继续学习。

  4、任何一项新发明或新理念最初总会遭到顽固派或顽固分子的阻止、诋毁、和中伤。我希望我不会。

  2013-7-27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5

  参加EEPO有效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7月23-25日,非常有幸的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MS-EEPO有效教育课堂改革培训会,主讲教师孟照彬教授,经过三天的培训,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现阶段江安教育课堂改革非常有必要,以往的课堂让学生厌学,逃学,得不到学生家长不理解,以致教师的工作压力特别大,课堂效率低下。

  二、课堂改革还是应该“规范+特长”,孟教授的课堂“约定”这点很好,实际以往我们也有,就是班级公约或者班规,但很多老师还是在具体落实时不行,没有达到效果,往后应该研究更多的规范课堂行为的公约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至于孟教授讲学生可以在课堂坐桌子,我觉得不符合学生的行为规范。

  三、单元组形态或团队合作,虽然这种方法很好,但我觉得并不像孟教授所讲,处处可用,在中学数学上,有很多学生有困难的地方,但是必须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就应让学生思考,例如数学的压轴题,班上没有一个同学能做的难度较大的题,让学生讨论,浪费时间,最后得不到效果,这时不如教师引导下的讲解。

  四、对于“五防”,以前也有所注意,但没有系统的反思,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

  五、时间,这时本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孟教授的团队在任何时候都非常注重时间,我想,时间是很好落实小组讨论的措施,很多老师害怕学生讨论后不能完成教学任务,那就必须在每一个环节规定好时间,备课时也要注明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

  总之,经过三天辛苦的学习,使得自己的一些教学理论更加系统化,也学会了一些教学的注意事项,观摩的两堂课,让自己看到了与江安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以后的落实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6

  学习“EEPO—有效教育”心得体会

  天峨县第四小学:吴丽敏

  我有幸成为学校EEPO有效教育实验教师,并于2010年12月至今先后参加了四次培训会,培训中孟教授和区级专家组给我们精心培训了MS—EEPO有效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一年多来的几次培训,使我深有感触,下来简单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培训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介绍MS教育操作系统的基本方式中谈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必须学会撑握3-5种的教学方式。其中“基本上课方式”——要素组合方式。指的是,把 “听、看、讲、想、做、动静转换”这几种方式组合起来上课,效果最好。因为孟教授根据研究发现,学生单纯看,学习效果是20%,教师讲、学生听、看,学习效率只有30%,学生讲、听、看想结合,学习效果达50%,如果讲、听、看、想、动静转换,学习效果可达70%,如果各要素有机的巧妙组合运用,教学效果高达90%。特别是“想、做”这两种方式,属于开放性的、动态的方式。而研究发现,中小学生专注时间是7到8分钟,往我们的课堂大多是学生坐着听,回想起来,真是浪费了很多学生的时间,效率低下得可怕。而EEPO有效教育的动静转换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到了学生的专注时间上限时就应该让学生动起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中学。而在动与静的转换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约定”来节约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训练到位。只要我们朝这样一个最佳教学模式努力,课堂教学效率何愁不高?

“EEPO——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其操作系统包括:

  1、学生学习方式,2、教师教学课型方式,3、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训练内容包括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人力资源和教室资源利用、约定与规则动静转换、一般性激励、学习的表达呈现、速度训练(记忆、阅读、写作、记录、计算等速度训练)、社会实践体验等。

  教师组织教学的课型方式包括许多种,主要有以下三种:(1)要素组合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重点是关注看、讲、想、做、动、静以及各要素交换使用等教学互动要素。

  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效果不同。其教学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顺应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学生单纯看,学习效果是20%,教师讲、学生听、看,学习效率只有30%,学生讲、听、看想结合,学习效果达50%,如果讲、听、看、想、动静转换,学习效果可达70%,如果各要素有机的巧妙组合运用,教学效果高达90%。

(2)“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

  平台互动方式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是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不同个性表达等。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一名学生上黑板)——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

(3)哲学方式

  哲学方式是EEPO---有效教育的课型方式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是这一方式还没有机会具体接受培训,期待下一期培训能具体学习并掌握。

  培训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有有效教育的强化次数的问题。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做得累,教师改作业也累,而效果反而很差。有效教育主导的是在课堂中找准关键知识点和考点,然后在课堂上用多种形式把这些知识点和考点提升强化次数,最终完成课堂教学目的。而课后作业应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这样一来不仅照顾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也照顾了知识性的教育。

  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有效教育是当下中国教育改革的科学途径,而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我只有努力掌握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才不至于被教育淘汰。

  2012年2月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6篇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中学生安全教育心得体会3篇 中学生安全教育的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33篇(家庭教育 心得)

女生安全教育心得体会24篇 女生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怎么写

读爱教育心得体会3篇(读爱教育心得体会左右)

法制教育心得体会范文4篇(《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入学的教育心得体会12篇 关于入学教育的心得体会以上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范文5篇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怎么写

精选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3篇 家庭教育心得和体会

关于师德教育心得体会模板9篇(师德教育的心得体会)

教师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文4篇 老师的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