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启刚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篇 学习滕启刚先进事迹报告会

时间:2022-06-24 17:43: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滕启刚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篇 学习滕启刚先进事迹报告会,供大家参阅。

滕启刚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篇 学习滕启刚先进事迹报告会

滕启刚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

  基层法院如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很久以前,滕启刚就在一个个案件和司法服务中寻找答案。

  坚持大胆受理、独立审判原则。在2003年的一份汇报中,记者看到“畅通立案渠道,解决行政案件‘告状难’现象。”

  在办理行政案件时,滕启刚坚持有案必立,着力解决群众“不知告”“不会告”“不敢告”的“三不”问题。

  案件是社会的“晴雨表”。在千山法庭工作期间,滕启刚发现辖区离婚案件逐年上升与征收补偿款之间有联系。为了防止村民被一时的利益冲昏头脑,滕启刚在处理离婚案件和下乡普法时将“前进一步是孤独”“后退一步是幸福”“不弃不离”几句话制成对联,挂在调解室中和巡回法庭的宣传架上,一点巧思反响良好,滕启刚倍感欣慰。

  接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因为善于做群众工作,每有重大接访任务,院领导总会想到滕启刚。在辽宁高院部署的某次接访任务中,18天里,滕启刚专攻“老户”,共解决30余起行政案件,并写下了万余字的接访经历,写出《如何解决城市征收补偿上访案件的一点认识》调研文章。

  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2020年7月,千山区法院与千山区司法局联合建立千山区行政争议调处中心。彼时,千山区法院行政审判庭集中管辖铁西、立山和海城辖区内行政争议案件。作为庭内唯一员额法官,2019年、2020年,滕启刚分别办理案件155件、161件,结案率均为100%,平均审理天数仅45天。在已经满负荷工作的情况下,滕启刚主动担当,负责牵头调处中心工作。

  这是滕启刚去世前头疼了好几周的案件。李梅(化名)和郭力德(化名)是二婚重组家庭,有一处共有财产被当地政府征收,签订补偿协议时只有郭力德一人,李梅并不知情,后下发补偿款时被李梅发现。2020年8月,调处中心受理了李梅要求确认某综合执法局《关于对郭力德补偿的协议书》无效一案。

  立案后,滕启刚第一时间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冻结补偿款672万余元。紧接着,滕启刚找到综合执法局了解在签订征收补偿协议时是否尽到了审慎审查义务,是否存在委托授权签订等情况。在调查之后,他发现综合执法局并未履行调查义务便签订协议。只要撤销该征收补偿协议,案件也就结了。然而,滕启刚认为,这起案件是因为家庭内部财产分配存在严重分歧引起的,简单一判,案子能了结,家庭矛盾不能解决。于是,他将其家庭纠纷纳入案件的调解中,找到第三人郭力德与原告李梅儿子共同到法院调解此案,重新调整了补偿协议,原告与第三人也签订了调解协议。在解除冻结款时,滕启刚一并将征收补偿款为李梅和郭力德分配完毕,家庭多年恩怨就此化解。

滕启刚事迹学习心得体会2

  滕启刚同志生前系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他扎根基层30余载,为公平正义不懈奋斗,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法官对党忠诚、坚守初心、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6月4日,滕启刚同志突发疾病去世,终年57岁。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精神文明办追授其辽宁“时代楷模”称号,鞍山市委追授其为“鞍山市优秀共产党员”,鞍山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授予其“新时代鞍山政法英模”荣誉称号。

  滕启刚同志对党忠诚、对司法事业无私奉献、对人民担当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司法为民的情怀十分值得我学习,他的生命定格在57岁,成为辽宁政法英模榜上一颗耀眼的星,温暖着每一个人。在滕启刚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人民法官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也看到了共产党员忠诚信仰、坚守初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先锋本质。他以生命践行使命,将公平正义写进了自己的人生。

  英模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一个时代的坐标,一支队伍的象征。弘扬英模精神,既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一环,也是新时代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我要以英模为镜,深刻感悟英模精神,筑牢思想之基,汲取奋进力量。滕启刚同志的先进事迹,朴实无华、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我们既为失去这样一位好法官而痛惜,也为辽宁政法队伍中涌现出这样一位先进典型而自豪。

  学习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就要学习他初心如磐、意志似铁的忠诚本色。不管岗位怎么变换,他始终坚守初心、忠诚履职、秉公办案。他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融入到每一份公正判决、每一次矛盾化解中。要学习他牢记宗旨、甘于奉献的爱民情怀。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通过优质高效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也要学习他勤勉敬业、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干,以实干书写人生,用奋斗镌刻荣光,用实际行动践行崇高理想信念,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永恒价值追求。更要学习他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我们要坚守初心,履行好新时代政法工作职责使命,努力提升工作本领,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我要厚植为民情怀,坚持把每一件事关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我要坚守法治精神,捍卫司法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要把英模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把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解民忧、办实事的能力,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出自平凡。坚守平凡便是不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法官助理,百姓恳切的诉求和期待,就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初心和动力,百姓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继续努力的深厚底气。我要牢记“无论何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一切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舍小家顾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对党和事业的忠诚融入到每一份的公正判决之中,融入到每一次的矛盾化解之中。

滕启刚事迹学习心得体会3

  27日,记者走进千山区东鞍山街道谢房身村滕启刚家采访。一座平房、一小块菜地,很难相信这样朴素的农家院,竟是一名法官的家。滕启刚的妻子李淑华说,滕启刚过日子节俭,从不挑剔,热心助人,常把邻村崔家屯村村民李某(化名)的生活挂在心上。

  今年64岁的李某是上世纪80年代从辽阳迁到当地的外来户,他性格孤僻倔强,妻子离开了他,大女儿也不与他来往。他心情不好时,村里人都绕着他走。

  当初,滕启刚的父亲在务农时和李某相识,看他可怜,经常关怀和照顾他,处得就像爷俩儿。

  滕启刚的父亲去世后,李某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滕启刚就主动找上门,一口一个大哥地叫。起初,李某觉得人家是法官,自己是个“土把式”,不好意思多接触,没想到,滕启刚经常撸胳膊挽袖子地帮他种菜,来时手提东西,走时满鞋的泥,让李某家的菜园规整了不少。

  李某的邻居是个养蜂人,他家的蜂场就在李某家的菜园边上。他告诉记者,以往逢年过节,经常能看到滕启刚骑着电动车,把冒着热气的饺子送到李某面前,看着他吃上才走。后来他从李某口中得知,滕启刚是一名法官,但在他眼里,滕启刚一点也不像法官,每次路过蜂场都像来串门一样,很热情地和自己打招呼,像个地道的庄稼汉。

  多年来,滕启刚经常和李某谈心聊天,李某把滕启刚当成了亲人。李某发脾气时非常暴躁,但只要滕启刚一到,几句话就能使他情绪平复。李某生活拮据,符合申请低保户的条件,滕启刚曾想帮他向村里申请低保,可李某死活不干,非要靠自己去大孤山市场卖菜谋生。在他家的仓库,记者看到一张塑封的A4纸,李某说这是滕启刚为他打印的,也是他永远的留念。上面的文字内容言辞诚恳,大意是向买主说明李某家的实际情况,靠卖菜生活不易,请求大家别糊弄他,他家的菜不打药。

  邻居说,自滕启刚不在了,他感到李某整个人蔫了不少。如今,他家的菜园地也不如从前整洁了。

  李某小声对记者说:“当初滕老爷子去世,我怕人笑话,没有流泪。现在启刚走了,家里一下子冷清了不少,有时一个人在菜地里,捂着脸偷偷地哭。”

  30年来,滕启刚把骨子里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注入生命,他像一块永不生锈的磁铁,牢牢地把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吸在心头,把人民当事业,更把人民刻在天平之上。

  当我们要离开时,李某让大伙放心,他说,现在李淑华还像从前的滕启刚一样给自己送饺子,滕启刚家包的饺子,是他吃过最香的饭。

滕启刚事迹学习心得体会4

  滕启刚整理归档的案卷中,有一本封面上写着“史上最牛的一年收结案”。那是2009年,是他到千山法庭担任庭长的第四个年头。除了办案,他还要负责买菜,给6个人做午饭。当年,千山法庭管辖两个乡镇和千山风景区,共有18个村和社区。法庭收结案1075件,他本人收结案达219件,其中有210件以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

  法庭受理的多是赡养老人、邻里纠纷类案件。“滕老爸就坐在老百姓家炕头上,他会一直讲到当事人想通为止。” 滕启刚一手带起来的徒弟、千山区法院法官吕晋锋称滕启刚为“滕老爸”。

  滕启刚调解有“三不原则”:不违反法律、不违背事实、不违背良心。他将情理法融为一体来讲述,运用传统文化启发人、乡土人情感染人、现身说法教育人、以案释法震慑人,他把当事人的案子都当作自己的案子来办。

  2013年,滕启刚接手一起赡养老人纠纷案件。时值寒冬,乡间道路冰滑崎岖,滕启刚踏着雪一户一户到老人的几个子女家摆事实、讲道理,以身示教。讲他无论自己工作再怎么繁忙,也要每天给父亲做晚饭,看着父亲食米一粒,也乐在心中;讲他背着病重的母亲上班半年多,悉心照料……以此引导老人的子女们感悟亲情可贵,及时尽孝。耐心的调解最终赢得了老人子女的尊重和信服,同意轮流赡养母亲。那天,滕启刚回家后进门就对妻子喊:“老婆子,今天我又赢了,感谢后勤支持。”然后滑稽地敬了个军礼。

  多年来,滕启刚认真总结将传统文化融入审判工作的经验,他把送达、开庭视作宣传传统文化的契机,他常说:“只要人有情,司法就会有温度。”他还以“我是怎样运用《弟子规》处理传统民事案件”为题与全院干警分享办案心得。

  滕启刚也有受气的时候,每当他自己受委屈时,他都会说:“群众打官司很不容易,你可能永远也体会不到当事人打官司的痛处。”

  只要遇到村委会起诉本村村民的案件,他就先到被诉村民家、邻家了解情况,分析谁是谁非,做好案前准备。对于容易产生村民不服、村民有严重疾病等不利于诉讼解决的案件,他一定不放过任何一个化解矛盾的机会。

  在某村委会拟诉赵成(化名)返还土地案中,赵成一直无偿地使用村里公有土地种植蔬菜和栽植果树20余年。村里当年准备在此地块修建公益场所,赵成不仅不腾退,还向村里索要损失3万元。此时,赵成刚刚做完心脏大手术,情绪波动不得。村里、镇上多次沟通仍不见效果。为此,滕启刚4次到赵家做疏导工作,在多次被拒后,滕启刚坚持原则,以案释法,指明拒不腾退公有土地的严重后果,最终将这起“骨头案”在庭前调解成功。

  据统计,滕启刚共审理过民事案件886件,近七成调解结案。

滕启刚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

  2019年5月的一天傍晚,王华(化名)与任冰(化名)超车互不相让,险些酿成交通事故。待停车后,王华拽开任冰的车门理论。当地派出所接到任冰报案称有人对其殴打后当即出警,现场证人称并无打斗,病历显示任冰无外伤。

  2020年3月,原告任冰不服被告鞍山市公安局立山分局、鞍山市公安局对第三人王华不予治安行政处罚的决定,向千山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请撤销决定。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双方是否有肢体冲突是案件争议的焦点。路上的监控视频距离太远,根本看不清楚,公安机关未采纳此证据。然而,滕启刚并未放弃,他买了个8倍放大镜,一帧一帧反复观看,终于发现对事实认定的关键证据,遂判决公安机关败诉。面对“铁证”,公安人员打心眼儿里钦佩这个戴老花镜、头发稀疏的“小老头儿”。

  岁月流逝,尘封已久的案卷在无声述说。2011年他办理了一起财产损害纠纷,案件起因是某采矿厂泄漏将附近农户的果树淹埋,农户要求赔偿。卷宗附有很多现场照片。据介绍,这起案件从受理开始,滕启刚就跟随农户前往现场了解情况。鉴定时,烈日炎炎,他全程跟随,穿着雨靴踏进十几厘米厚的污染物涂层,勘查了100余棵树,不停提示鉴定人员,这里污染物覆盖更厚一些,那里需要再测量。勘验整整一天,他的衣衫都湿透了。有人说,他完全可以根据鉴定报告来判决。最终,案件以赔偿农户4万余元结案,原、被告双方都对滕启刚的敬业精神赞叹不已。

  不管多忙,现场永远是滕启刚的第一法台。2021年1月1日起,辽宁省环资案件实行集中管辖,鞍山地区的环资案件由千山区法院集中管辖。由于对案由把握尚不纯熟,立案时会出现管辖争议。凡是遇到涉行政类的环资案件,滕启刚都会第一时间到现场去调查,再次确认案件类型,确保案件管辖无误。

“他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敢于负责,为我省环资审判集中管辖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于德江说。

“他有股钻劲儿,敢开口,我们有个全国行政审判业务交流微信群,有一半消息是他在请教问题。”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原庭长李群说。他没少和滕启刚“掰扯”,但“到现场找真相”是他们的共识,更是他们敲响法槌的底气。

  在滕启刚的年度总结电子文件夹下,每年都有一个“自查报告”,上面写着当年发回重审案件的名称、原因和改进举措,有反思,亦有坚持,“加强学习”是他提到最多的词儿。

滕启刚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篇 学习滕启刚先进事迹报告会相关文章:

沟通与销售心得体会3篇(销售沟通技巧的心得体会)

全国爱眼日最新活动心得7篇 爱眼日活动心得体会

女排精神心得感悟7篇 中国女排精神的心得体会

志愿者活动心得_志愿者活动参与体会范文3篇 关于志愿者活动心得

关于高音心得感悟3篇 终于明白高音

防溺水视频家长观后感心得4篇(家长看防溺水观后感)

2021反腐倡廉心得体会经典范文3篇 廉洁教育心得体会2021

乌塔读后感心得范文3篇 《乌塔》读后感

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学习心得7篇(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的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学习心得体会3篇 如何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相关热词搜索:滕启刚事迹学习心得体会800字   滕启刚事迹学习感悟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