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下面是热心会员“ohaochun”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供大家参阅。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第四期小学音乐教师培训,这次学习让我感触颇深。
一、培训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知更加清晰
1、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小朋友的情感与内在美起到积极的作用。音乐教育应始终围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理念,主要开展节奏与音准的练习,并适当开展谱子识别教学,让学生在节奏与韵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教师是楷模。
身正为范,个子从师。教师在校园中是最关键的标杆,直接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模范作用。学生都渴望向老师学习,而教育的过程恰恰是学生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形且难以量化的。小学音乐教学一样要以育人为目标,开展审美教育。
3、教师是组织和管理者。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需具有很强的组织、领导、监管和调节能力。唯有如此,教学才能更高效,以推动学生的发展。为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觉得轻松自在,我在创设情境入手,多以鼓励的形式引导学生展现良好品质,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接纳审美教育。
4、教师是朋友。
所谓亦师亦友重视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可以增强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荣誉感和荣誉感,从而更热爱教育和学生;相反,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会使学生感受到温暖与鼓励,从而更为尊重教师,甚至把这类尊重转化成对学习的重视。
二、培训让我重新思索课堂教学行为。
1、要学会欣赏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需塑造以学生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每位学生提供思索、造就、表现及得到成功体验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的亮点。比如,在音乐课上,我常常要说“这位同学的节奏性挺不错”“这位同学的声响很美,未来一定会成为演唱家”等等。这些鼓励的话语可以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老师关注下,学生不但能喜爱上课、喜欢老师,还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快乐地学习。
2、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传统的音乐课经常是老师一句,学生跟着学一句,教师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热情,也未留意到学生的参与性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的行为与课堂教学不一致时,教师通常只会指责学生,而少有思考本身教学是否契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如果我们在一节课后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完善,就能调节学生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三、培训给我未来的工作带来了诸多方式和策略。
在教学中必须坚决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迎接新的挑战。“音乐教育——不是单纯培养作曲家,首先是培养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价值远超艺术领域,是提高高尚品德的有力方式,而德育与美育则是其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健全的品格,而音乐教育首先教学生“学会做人”。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儿童为导向,提倡学习“元素性”音乐,重视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够以最自然的方法触碰音乐,并在其中得到个性的发展。
四、培训提高了我对未来工作的自信和动力。
经过培训,我意识到音乐教师一样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的素质教育需要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音乐做为美育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做为小学音乐教师,应不断创新本身的人文素养和优化知识体系,以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 心得体会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