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篇(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3-02-19 12:46:35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篇(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篇(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感受诗中的气韵。

  2.品味感受作者满怀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情怀。

  说明:

  崔颢的这首诗被誉为唐人七言律诗中的第一位。(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

  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首联、颔联中多处触犯律诗大忌,但却显得气势奔腾,

  由传说起头,一泻而下,转、承、起、合一气呵成,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通过各种

  形式的朗读,体会这首诗的气韵。探寻作者从感怀传说到远眺风景最后抒发情怀的情感脉络,

  了解作者写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

  重点难点

  1.了解诗中涉及的传说,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是读懂该诗的重点。

  2.多样式的反复朗读是体会诗人归思、怀旧之情的重要方法。

  说明:

  尾联诗人抒发了思乡、怀旧的情怀,这种种情感的产生由首联、颔联的传说引发,因此

  了解相关传说,有助于感受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促使学生感受诗种创

  设的意境,了解作者的情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事后对崔颢的该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教师范读《黄鹤楼》(如有录音也可)。

  引起兴趣,初步熟悉古诗。

  以学生熟悉的大诗人李白的故事入手,并补充前人对该诗的赞誉,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朗读课文

  熟悉内容

  要求以自读、散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熟悉古诗所写的内容。

  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结合注释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以多形式的朗读感受诗的气韵,了解诗中所写的内容。

  深入了解

  整体感知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个人朗读感受,小组交流:诗人由“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想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通过“为什么愁”和“愁什么”这两个提问,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感受该诗,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体会诗人在诗中体现的情感。

  熟读成诵

  复习旧知

  要求:

  学生课后反复朗读背诵该诗。

  回忆、背诵曾学过的与黄鹤楼有关的古诗

  课后背诵《黄鹤楼》

  回忆、背诵《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

  在学习新诗的基础上,把具有相关内容的古诗组合在一起,便于学习积累。

  思路点拨

  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理解诗的内涵,提供贾岛的《黄鹤楼》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较,区分两诗选材角度、所抒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细腻地理解文本。

  《黄鹤楼》(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晴对余晖。

  练习举隅

  1. 就“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展开想象,作150字左右的描写性文字。

  2. 收集有关黄鹤楼的诗词典故等文化资料,增加文化积累。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②熟背全诗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受,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李白这首送别诗的特色

  2.把握“孤蓬”这一诗歌传统意象,掌握重要的表达技艺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

  “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2.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

  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

  4.总结:

  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雄伟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动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地,好像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形象地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

  2.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

  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

  2.效果如何?

  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3.评价诗人送别诗的情感基调。

  新颖别致,不落窠臼。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

  4.板书设计:

  动静结合 有声有色 以景衬情 情景交融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一、导语

  把先哲圣贤当作自己的朋友。以激发学生认识读懂陶渊明。

  二、感知内容,读诗识人

  在讨论确定分析的角度。老师把学生发言有价值和启示性的点以关键词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1、讨论角度及内容:

  ⑴ 时间:

  ⑵ 身份:

  ⑶ 原因:

  ⑷ 情感:

  ⑸ 境遇:

  ⑹ 主动被动:

  2、总结:

  ⑴ 分析感知内容的方式角度。

  ⑵ 学生总结此种分析的结果:

  在痛苦的追求中,陶用了30年的时间人生真谛,在县令和农民两种身份中做了主动选择,最终把田园做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归宿,从而也成了无数人安身立命的家园。

  (此中,可以从学生各方面的回答中予以总结。)

  三、以上内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在这些内容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1、精彩一:田园的景物及景物特点。

  景物(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烟鸡狗)

  特点(真实幽雅开阔宁静和谐)

  关系(远近动静对比衬托)

  关键词(暧暧依依荫罗误拙本)

  2、精彩二:用艺术手段选择景物(比喻)

  官场(尘网、樊笼)

  自己(羁鸟、池鱼)

  心房(户庭、虚室)

  3、精彩三:情感与景物的合一

  总结:以上是意象的三个特点。

  四、真情体验一:让意象活起来

  1、在彭泽县衙里:

  2、在回归的路上:

  3、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真情体验二:

  其实,我们还有更重要的朗诵:那就是将来,我们身心受到侮辱的时候,能大吼一声“我不干了”,让这首诗脱口而出,咏而归,成为自己的鼓舞和支持,成为人生的宣言。

  五、课外拓展

  设计一:为陶渊明写一生平简介。

  设计二:用给定的关键词写一段评论。

  设计三:如果在现实中你碰到陶渊明的情况,你该如何选择。比如《快乐老家》。

  六、推荐书籍

  《面向秋野》、《古典幽梦》。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掌握2个要求会写的

  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本首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体会作者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毛主席曾在《沁园春-雪》中这样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啊,古往今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巨龙的腾飞谱写出一首首壮丽诗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爱国诗词?

  (生发言: 《示儿》《从军行》等)

  师: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便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名作(板书课题)写这首诗时,他已年近70。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

  (知诗人 明诗意 悟诗情 诵古诗)

  师:本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古诗。

  知诗人

  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师小结:陆游满怀爱国之心,率领将士们在沙场驰骋,却处处受到当权派的排挤,最终被罢官归隐。壮志难酬之际,亲眼目睹南宋王朝面临强敌入侵,国土沦丧,政权摇摇欲坠的处境,将满腔爱国热忱和悲愤之情化为豪壮诗句——(课件出示古诗,师范读,生试读)

  明诗意、悟诗情

  师:这短短的28个字浓缩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读到之人无不为之动容。你能借助字典以及自己的理解,试讲这首诗的意思吗?

  (生试讲,重点理解僵卧孤村 不自哀 尚思 铁马冰河 梦 并从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师:(课件再读)聆听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升华

  师: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这首诗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小结

  师: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腾飞,国力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跟盖自己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定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才。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理解词人情感主线。背诵全词

  2、过程与方法:

  ●理清借景抒发人生哲理层次,体味描写的精妙

  ●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培养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词,进而把握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想象把无形的意境转化为有形的画面,以此来品味词的妙处;借用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积极鼓励学生互助学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苏轼图片、古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并出示“学习目标”:

  明确:一首词的意境往往是由画面构成的,我们要学会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每一首词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今天要体会的是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二、苏轼及其背景介绍(结合幻灯片);教师配乐范读全词(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1、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2、 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 (幻灯片出示问题)

  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 (幻灯片出示总结)

  3、 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 (幻灯片出示问题)

  学生沉思中,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配乐范读全词。

  全体学生初读全词:

  1.播放朗读的音频文件

  2.学生在音乐声中自读,体会朗读要领。

  3.由学生推荐朗读较好的同学诵读

  四、整体感知全文:

  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教师提醒重点:

  1、子规——布谷鸟;白发——代指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幻灯片提示)

  2、 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

  五、由苏轼的心境引入画面赏析:

  1、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苏轼在游清泉寺时心情是怎样的?”

  对学生各种不完全的回答,教师随机引导。

  2、教师引导:“如果我们能体会出这幅画面的意境,也许我们就能体会出词人的心情。下 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朗读走进这幅画面,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会儿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 么。”[上阙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布谷)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下阙转入抒怀:——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 (幻灯片出示图片)

  3、 向学生介绍画面赏析的方法:反复诵读、抓住特征、调动感官、联想想象。

  六、学生评点词的意境。

  学生口头交流所看到的画面。学生老师共同评点,最后点出这首词的意境是“清淡幽静”。

  全体、个人朗读全词。

  由画面意境引出词人心情:

  1、 教师提问:“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笔下的景物才会如此清淡幽静?”

  学生讨论后答:“平静、宁静。” (出示幻灯片)

  2、 教师紧跟着问:“苏轼面对挫折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

  态度?”

  学生答:“旷达乐观。”(出示幻灯片)

  3、 教师再设置疑点:“那么苏轼会不会就此放弃世俗的一切,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

  想了呢?”

  学生可在老师的提示下,看词的下片,从而得出答案。

  教师补充:“事实上,苏轼在屡遭贬谪的晚年仍敢怒敢骂,可见他的坚毅执着。” (出

  示幻灯片)

  九、朗读下片,理解含义。

  1、 学生自由畅谈对下片的理解或所受启发。

  2、 教师结语:“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指引 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 和的心态,勇往直前。我们还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出示幻灯片)

  十、全词小结:

  全词情景理交融,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 (出示幻灯片)

  情——宁静自适

  景——清淡幽静 情景理交融

  理——旷达乐观

  十一、学生自由背诵全词:

  十二、拓展练习: (出示幻灯片)

  描述以下句子表现的画面,说出其中包含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1、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对美好晚景的恋惜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美好事物的留连,对时光易逝的怅惋,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希望。)

  布置作业:

  1、 背诵默写全词。

  2. 积累蕴含人生哲理的诗词句五条。

  教学反思:

  我对传统诗歌教学模式有自己的困惑。传统的诗歌教学基本是一种诵读加教师解读赏析的教学,诗词学习课堂,由教师范读或听朗诵录音开始,接下来分析诗词内容,这中间也有叫学生来赏析,但基本是教师把自己对诗歌的解读讲解给学生,然后再以诵读结束。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意境的体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等情况,教师都不能清晰地知晓掌握,学生仍然是被动学习,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效果总是不如人意。

  有了网络教学平台,就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我想在传统诵读的基础上,利用教学平台,让每个学生对诗歌的真实理解得以展现,不管他的理解是到位深刻,还是擦边肤浅,那都是他个人的解读,他在试着走近诗歌。如果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上,他能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那么他接下来的进一步鉴赏也必将会成为他个人的主动思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里,学生一直是处在一种主动自发的状态中,学习效果就比只听教师赏析要好。

  上这一课的指导思想有些乱,是两种教学思想在冲撞,既希望学生在课上充分发挥自主,想让他们放开来谈,适当加以引导推进,又没有摆脱自己的旧观念,总想把自己的一些既有结论给学生,拉着学生往自己的设计好模子里走。教什么和引导什么、学什么和还需掌握什么,这两点在课上体现的不明显。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体现充分。

  对于整合后的语文教学,不同文体的教学有什么特点,自己认识不清。比如带思辨性的散文、文学色彩很浓的小说和科学知识偏重的文章的教学,在虚拟和现实课堂里教学的呈现方式和古代诗歌教学一样吗?如何充分的发挥虚拟和现实课堂相连接和优势,达到古代诗歌教学的效果?这个“宋词学习”的教学设计是否充分利用了二者结合的优势,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更多的收获,我现在还没有想明白。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教学重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课前预习】

  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思考课后练习,写出发言提纲。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二、学生预习后提出问题,教师解决

  早读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还有那些生字词需要帮助的吗?(学生提出,教师解决。)

  三、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

  四、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五、引导学生探究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学生先讨论,教师根据情况点拨与指导。)

  1、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2、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3、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提示: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六、摘抄、仿写

  把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出来,仔细品味,细心揣摩,再仿写几句家乡的景物。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闲人”的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文题)

  二、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三、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

  ⑴读准字音:

  相与(yǔ)藻(zǎo)荇(xìnɡ)

  ⑵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教师须提醒学生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⑴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⑵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②相与步于庭中。 共同,一起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四、品味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修辞作用特点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比喻

  生动形象

  如临其境皎洁、澄清、透明

  5、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6、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

  五、难句解疑

  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确:

  1、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2、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

  3、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4、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六、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七、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德育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是一篇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能背诵如流,今天的中学生也应如此,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要保证至少读10遍,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探究创新法。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并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已选好的一张科幻 VCD、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

  男有分(fèn 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

  3、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

  ⑴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学生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⑵教师分层指导朗读: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⑶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

  ⑷全班齐读课文。

  三、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选一位学生回答,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学生齐读第1句,速背。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学生明确: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个方面吧。

  教师点拨: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⑴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⑵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⑶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学生齐读第二层,按照行文思路,尝试背诵。

  3、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学生齐读第三层,尝试背诵。

  4、多媒体显示板书设计,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四、探究性思维训练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这是三道开放性的题目。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第二题要求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第三题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教师可以播放科幻 VCD 片,激发学生想像。

  五、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学生齐背课文。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给下面这段文字加标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下面是一段不规范的译文,请学生读后评价,并说出简洁正确的译法。

  大道推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的天下,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负责工作,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所以人不单单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单单以自己的儿子为儿子,让老人有人养老送终,让年轻人得到重用,让年幼的孩子能快快长大,让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和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让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人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用门闩插门,这就叫理想社会。

  ────────

  【注】

  正确译文,参考教参P207相关资料。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下列练习:

  ⑴解释加粗的词。

  ①选贤与能

  ②讲信修睦

  ③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④男有分,女有归

  ⑵翻译下列句子: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⑵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2、能力目标:

  ⑴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⑵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⑶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3、德育目标: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方法】

  1、复述法:

  本文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完成的。通过认真阅读,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意蕴。

  2、研讨探究法:

  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课文。质疑研讨,理解父亲形象的深层意蕴,感悟文章的主旨。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打印好的讲义资料、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抓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父亲形象,领悟主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背景音乐《愚公移山》)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1、出示投影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1、注音:

  凹凼(dàng)揩(kāi)黏(nián)尴尬(gān gà)硌(gè)烦躁(zào)

  2、释义:

  揩:擦、抹。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烦躁:烦闷急躁。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2、学生通感全文,指名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情节。

  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⑴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⑵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⑶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学生依据阅读提示,高效搜求相关的重要信息。教师针对学生的感知,补充,整理: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3、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体会。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学生的感知可能有:

  ⑴小说以农民的儿子为故事叙述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⑵课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安排材料的详略。“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显豁突出。

  ⑶文中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

  ⑷课文的关键句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⑸新台阶砌好后放鞭时,父亲喜悦的神情描写是非常个性的,很有特色。

  4、合作研讨:

  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⑴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⑵“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⑶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⑷“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⑸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⑹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⑺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是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教师点拨、明确:

  ⑴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⑵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⑶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⑷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⑸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⑹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⑺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5、教师引导分析父亲形象的意蕴:

  ⑴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的心愿。

  造新屋,当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

  人的需要总是在自己视野的范围里,由比较而产生的。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那个气派,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

  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的。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民族特质中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

  ⑵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父亲造的新屋,规格并不很高,不过是屋基高些,台阶从三级增至九级。但是他为此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年轻时,三百来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没觉得花了太大的气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

  6、变换人称练习。

  请学生速读全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

  教师示例:

  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却老了,身子也垮了。

  三、说话延伸

  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如按揭买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五、课堂练习

  阅读《讨债》,回答文后问题。(分发打印好的资料)

  ①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十块。 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便成为父母的负担, 大姐那笔不少的开支和她班主任对欠款学生鄙夷的面孔更令全家焦虑万千。

  ②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办法吗?

  ③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你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④妈呆楞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⑤陈家满目窘迫、凄凉。惟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恐惧,男人缩了缩身子,近似卑微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⑥妈深深地埋下了头,犹豫片刻,还是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办法,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⑦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⑧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⑨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⑩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他妈病已经好了,家里境况已大大改善了。”

  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想法子挣钱,把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心安的。”

  那一瞬间,我不禁泫然泪下。

  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根据上下文,依次填入第①段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A、可是尤其

  B、可是而且

  C、因为尤其

  D、因为而且

  2、文中主要写“讨债”,可第①段却是写那个年代,写“我”的家境。这跟写“讨债”有什么关系?试简要分析。

  3、第 段共两句话。第一句中“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这是为什么?第二句中“脸上写满”的“疑问”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简要解释第⑧段中“坐了一阵冷板凳”和第几段中“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的含义。

  5、文中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6、文章主要写的是母亲,那么,“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A

  2、第一段写的是讨债的背景。假如不是那个“年代”,不是“我”那样的家境,“讨债”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也就表现不出母亲善良、仁爱的美丽人生。(意思对即可)

  3、第一问,为当初对陈家的误解而懊悔,为当初“讨债”的举动而自责。第二问,当初那钱已经讨回来了,为什么陈家又来还钱?

  4、①不是受到了热情接待,而是受了冷落。

  ②我从她身上开始认识什么是善良。

  5、善良、仁爱。通过行为描写:把钱要回来,然后又想法挣钱送给人家;通过语言描写:“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通过心理、神态描写等。

  6、“我”是母亲行为的见证人,“我”的感悟使母亲的优秀品质得到升华。

  六、布置作业

  阅读《默读父亲》,完成题目:

  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10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地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天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 cc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人物是父亲,作者通

  过、这样三件事刻画了父亲的形象。

  2、第二段中,最后一句话“心里漫上一阵痛楚”,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3、第三段中父亲所说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

  4、第四段中,“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5、文章题目是“默读父亲”,从文中看,作者“读出”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父亲为生病在床的我买冰棍,父亲躲在学校操场的大树下默默关注我的颁奖典礼父亲给我买收录机,并教育我不要和人攀比(意思对即可)

  2、为父亲爱子之行为而感动,为自己不理解父亲的心意而内疚、后悔。(意思对即可)

  3、没有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样可以生存、长大,人活着要有志气。(意思对即可)

  4、父亲对子女的爱和做人要有自尊、活出男人的伟岸,不与别人攀比的人生态度,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决心像父亲那样生活、做人。(意思对即可)

  5、对子女充满爱心,性格慈祥,对人生艰难敢于正视,性格坚强。(意思对即可)

  【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解读焦点“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活动与探究】

  一、“感悟亲情”练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父亲和母亲,作一次肖像描写。然后,向父母征要他们结婚或年轻时的照片,作又一次肖像描写。把两次肖像作一个比较,以书面形式发表随感。

  二、结合篇目特点,为学生推荐关于亲情的感人文章或电影(如:《背着爸爸上学》《世上只有妈妈好》等),鼓励学生利用校园网,建立校园亲情主题网页。

  三、开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题目:

  父亲的茶

  父亲的故事是讲不完的。每当我想叙说的时候,总是泪眼婆娑,脆弱的心似乎经受不住感情潮水的激荡。

  父亲一生坎坷,经历过许多伤心的事情。不幸养成了他豁达的性格。当爹当娘的体会,又使他遇事常为别人着想。邻居待客借碗他连锅都给,对儿孙们的体恤,更是无微不至,倾其所有。而他自己却极其节俭,舍不得吃穿,更不动烟酒,惟一爱好就是喝几口茶水。

  我们小的时候,家境不好,父亲买不起好的茶叶,喝的是一些茶叶末儿,每斤一块钱左右。而一斤茶叶,父亲最少要喝半年,每次喝茶,总是先泡后熬,能把茶叶煮熟,茶虽淡而无味,父亲喝起来却很香甜。我想,这哪叫品茶,这叫给水染色。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陕南安康,而陕青的产地就在紫阳。每年新茶下来,我都要买些分送外地的朋友。当然,首先想到的是父亲。可每次送茶回家,看的却是父亲的脸色。他讲:“毛尖茶味淡没劲,我不爱喝。”挺生气的样子。他只要喝三五元钱买的大叶茶。后来,我才明白,父亲是怕我花钱,因为每次留下的茶叶,父亲自己舍不得喝,只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或者他的老朋友来了,他才泡上一杯,请人家品尝。结果新茶变成了陈茶。有的甚至发了霉,他自己还是舍不得喝。多少年过去了,家境好转,父亲有了许多茶叶:有江苏的碧螺春、湖南的湘尖、云南的沱茶和银川的三泡台,甚至还有孙子出国给爷爷带回的日本茶叶,这些却都成了他的展品,用来在邻里面前炫耀儿孙们的孝敬。我想,许多茶他一生恐怕都不知味道,他只喝他的大叶茶。

  父亲活了85岁。到了晚年,他患上了老年病症,眼前的事情转眼就忘,过去的事情却记得清清楚楚。神志不清的时候,总是用包背起儿孙们孝敬的茶叶说是要给别人开茶话会,谁也拦不住的。一段时间竟成了笑话,让乡邻们传说。

  春节前夕,父亲讲县上要开茶话会,请他参加。其实根本没有的事情。家里人稍不留神,父亲就走失了。一家人急得都要疯了。兄嫂和叔伯邻里找遍了县城周围的村村镇镇、沟沟坎坎,我和妻子走遍了大街小巷,总算找到他了。见到父亲,我非常心酸,老人一脸灰土,满身泥泞,不知受了多大的罪,嘴唇都干得发裂。也许是见到了我们,父亲非常高兴。吃过饭休息了一阵,他就要领孙女上街。走了一段路,女儿见父亲的嘴在不停的嚅动,就好奇地问:“爷爷你在吃什么?”父亲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地笑了笑。又走了一阵,父亲毕竟年迈体弱,体力不支,说他要休息。在路旁刚一坐下,父亲又从口袋里掏出什么喂进了嘴里。这时,女儿一直盯着爷爷,等他再要掏的时候,女儿抓住父亲的胳膊,掰开父亲的手掌一看,吃惊地喊道:“爷爷你怎么在吃茶叶?刚才妈妈倒的茶水你都不喝,为啥你要干吃茶叶?”父亲摸着孙女的头深情地说:“爷爷老了,水喝多了,要上厕所,省城太大,又不好找,耽误时间怕你玩不开心,我嚼点茶叶也能提精神。”听着父亲的话,妻子的眼圈红了,女儿哭了,我的泪水也夺眶而出。我在心里呼喊:“父亲,我们情愿受你的拖累……”

  清明节前,新茶快要下来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安葬老人的时候,女儿一定要给爷爷带去许多的茶叶,侄女也给爷爷带去了上好的茶具。父亲入葬的时候,天下起了小雨,遍地的油菜花开得正黄。

  ──摘自《语文学习》2002年第5期,谭宗林/文,有改动

  1、我们读过不少写父亲的文章,比较而言,你觉得本文在构思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2、“父亲的故事是讲不完的”,本文主要写了有关父亲的哪几件事?

  3、“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陕南安康,而陕青的产地就在紫阳。每年新茶下来,我都要买些分送外地的朋友。当然,首先想到的是父亲。可每次送茶回家,看的却是父亲的脸色。他讲:‘毛尖茶味淡没劲,我不爱喝。’挺生气的样子。”这里,作者对父亲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4、本文中的父亲舍不得喝儿子孝敬的好茶叶,结果新茶变成了陈茶,有的甚至发了霉,他自己还是舍不得喝。你怎样理解这一情节?

  5、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6、“父亲入葬的时候,天下起了小雨,遍地的油菜花开得正黄。”试对这一结尾写几句评点,说说它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1、以父亲惟一的爱好──喝几口茶水这一生活细节为组织材料的线索,从一个侧面刻画了父亲的形象,行文紧凑。

  2、本文主要写了有关父亲的三件事:我们小时候父亲喝茶叶末儿;家境好转后父亲只喝大叶茶;带孙女上街父亲干吃茶叶。

  3、表现父亲体恤儿孙,怕“我”花钱。

  4、开放性题目,答案不求统一。言之成理即可。

  思路一:照应上文“对儿孙的体贴,更是无微不至”,他怕儿子多花钱;

  思路二:照应上文“他自己却极其节俭”,旨在表现父亲的节俭;

  思路三:节俭是美德,但过了头反而是一种浪费。

  5、文中的父亲豁达善良,遇事常为别人着想,对儿孙更是体贴、疼爱有加,自己却极其节俭,家境好转后仍喝他的大叶茶。

  6、天降小雨,仿佛在为父亲的去世而悲伤;“遍地的油菜花开得正黄”既点出了父亲去世的时节,也能触发读者的联想。全段融情入景,耐人寻味,表达了作者无尽的哀伤和怀念。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一、分析本文准确简练的语言风格(约________分钟)

  二、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约________分钟)

  三、导入第二则新闻(约________分钟)

  四、解析课文结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约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本文写作特点:

  依时叙事,

  详略得当,

  叙议结合,

  去粗取精,

  语言精炼。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篇(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4篇(八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重难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3篇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案3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案)

初一英语上册第八单元教案3篇(人教版初一英语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牛津英语初一上册教案模板3篇(初一牛津版英语教材)

外研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教案模板3篇 外研版四年级上册全英文教案

长春版小学生三年级语文教案3篇(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书)

部编版初中语文春天教案优秀范文3篇(初中语文 春 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3篇(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3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场景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