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年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时间:2023-03-02 07:21:42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年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供大家参阅。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年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年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通过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体会说话人的情感,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

  通过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体会说话人的情感,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父母对我们的爱会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妈妈对我们的爱如春风,那么温柔,那么温暖;爸爸对我们的爱是秋风,能扫去我们的浮躁。爸爸妈妈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父母是怎样用爱引导孩子不断成长的吧!

  板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梳理课文内容。

  2.标出自然段的段落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理清脉络层次。

  生总结,汇报

  生认清字形,并能一字组多词,规范书写,理解词语。

  板书:主要内容:

  作者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一首小诗,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有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他从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父母的爱。

  板书:脉络层次。

  第一部分(1-14):写“我”创作的小诗得到了母亲“精彩极了”的表扬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

  第二部分(15):写几年之后,“我”意识到了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并继续坚持写作。

  第三部分(16-17):写“我”成年后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归功于父爱和母爱的共同力量。

  三、精品细读,感悟表达。

  1.品读巴迪情感变化。

(1)在这三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巴迪对父母两种截然不同评价的认识一样吗?速读1-14自然段,用横线标出表示巴迪心情的词语。

  得意洋洋 迫不及待 立刻 自豪 满怀信心 紧张极了 湿润 沉重 失声痛哭

  板书:童年写诗,母亲表扬,父亲批评

  表扬与批评共存

(2)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读懂此时巴迪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巴迪对两种不同的声音的认识吗?

  矛盾 不解 困惑 不知所措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父母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声音,让幼小的巴迪迷惑不解。快速浏览1-14自然段,看看巴迪的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来。

(2)找出文中对爸爸妈妈的动作描写,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3.关注文章细节描写。

  巴迪面对母亲雨点儿般的赞扬和热烈的拥抱,他多么渴望也能得到父亲的赞扬,我们来看细节描写----

  整个下午……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七点一刻……我实在等不及了。

  你读懂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

  4.体会巴迪正确认识父母的评价的情感升华。

(1)默读第15自然段,思考:几年后巴迪理解父母的评价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理解“不得不承认”。

  板书:长大感悟 母亲鼓励,父亲严格

  慈母与严父同在

(3)自由朗读第16、17自然段,思考:巴迪成年后,又是如何看待父母的爱的?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可以在句子旁边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

(4)体验交流

①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引导学生抓住“越来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感激的过程。

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丧失信心而一蹶不振。”

③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对母亲的赞扬和父亲的批评都有了正确的认识,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提醒。)

  板书:成年体会,精彩极了是创作的源泉,糟糕透了,是警告的力量,这两种爱缺一不可

  评价相反,但是目的相同。

  四、拓展延伸: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不同的教育方式

  师:确实如此,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不同的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被父母、师长鼓励、赞扬、批评、训斥,甚至责骂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讲一讲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格要求的方式?(指名说)

  五、总结全文: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学了课文,我认识了严父与慈母的爱,正是他们的爱让巴迪成为了大作家。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地看待不同的爱。)

  师:有一首诗,正说明了这一点: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六、作业:小练笔

  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巴迪后来的成功,与他童年时所受的教育分不开。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曾经历过的爱的故事,以及你从中汲取了怎样的力量。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童年写诗:母亲表扬,父亲批评,表扬批评共存

  长大感悟:母亲鼓励,父亲严格,慈母严父同在

  成年体会,精彩极了是创作的源泉,糟糕透了,是警告的力量,这两种爱缺一不可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年2

《松鼠》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栗、矫”等13个生字,会写“鼠、仁”等13个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把握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3.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栗、矫”等13个生字,会写“鼠、仁”等13个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2.(出示松鼠图片)请看大屏幕,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

  板书:松鼠

  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进入松鼠的世界,去认识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1)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3)结合上下文理解“嬉戏”、“遮蔽”的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句

[出示榛子、橡栗、苔藓的图片]

  灰褐色:[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嬉戏”你怎么理解?

(2)识记生字,掌握多音字。

  晃 huǎng(  )huàng(  )

  组完词同桌订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讨论:(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总结

  第一部分(1):先总写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再分别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进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介绍松鼠的形体特征。

  第二部分(2):主要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3、4):从松鼠的行动、储备食物过冬和搭窝写出了松鼠聪明、警觉、乖巧的特点。

  第四部分(5):介绍了松鼠的繁殖、换毛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四、细读第一段,了解外形

  1.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画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试着填一填:在写松鼠的外形时,抓住松鼠的__________,详细描写了松鼠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特征,把小松鼠写得非常美丽可爱。

  板书:外形特征

  面容——清秀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尾巴——上翘

  3.读第一段,讨论:你认为这段好在哪儿?

  小结:文中第一段确实写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了,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可爱。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4.指名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朗读指导:我们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要读出这种情感,我们首先确定描写松鼠的重点词语如“乖巧、漂亮、讨人喜欢、面容清秀、敏捷、机警”等词语,并通过重读、轻读等方式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它的外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听意思写词语

  动作迅速而灵敏。(敏捷)

  小巧、灵活、精细。(玲珑)

  遮住的意思。(遮蔽)

  游戏、玩耍。(嬉戏)

  2.《松鼠》一课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生回答问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二、精读课文,了解习性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这部分介绍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征。

  生总结,汇报

  板书:性格特征---胆小(活动范围活动时间)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性?默读课文第二部分,选择一方面来准备并在全班介绍。

  3.指名介绍,随机导学:

  读第三部分,看看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特点?

  生总结、汇报

  板书:行动、储备粮食搭窝(聪明 警觉 乖巧)

  师:你们瞧,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画出来?

(先……再……然后……)

  师生对读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学生动笔,用上“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写后交流。

  4.读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生总结、汇报

  板书:生活习性(繁殖 换毛 爱干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请2名同学分部分读全文。

  2.说一说:通过学习课文和查阅资料,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3.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4.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白鹭》。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3题。

  2.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年3

《父爱之舟》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具体事件初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那热情的鼓励,父母的爱是那严格的要求。父母的爱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可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课,去感受文中那浓浓的父爱吧。

  板书:父爱之舟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出示本课的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蚕、茧、掀、席、庙、屑”等课后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以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4.讨论交流

(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3)读一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5.小组活动。

  小组成员带感情朗读课文,评出朗读较好的同学推荐给大家。

  三、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哪些事。

  2.从这些事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3.画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生总结汇报

  本文先回忆了过去:父亲送“我”报考学校和上学,见“我”晚上在旅馆被臭虫咬,父亲心疼的样子。

  在庙会中,父亲带“我”去逛庙会,给“我”买豆腐脑,可是自己却舍不得吃,后来还给“我”做万花筒。

  父亲在雨雪天气背“我”上学。

  为了供“我”读书,家里筹钱,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借船送“我”。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分了几个场景进行描述?哪个场景让你感动?

(梦中出现了父母深夜喂蚕,父亲带“我”住旅店;父亲带“我”去庙会让“我”吃豆腐脑及为“我”做万花筒;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鹅山高小为“我”铺床;无锡师范送考;无锡师范送“我”去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这些场景都显示出父亲对儿子博大的爱。

  2.分小组讨论,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生总结,汇报

  第一部分(1)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

  第三部分(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五、布置作业

  1.背写课文的生字。

  2.继续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中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

  3.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品读感悟,体会父爱。

  1.课文出现了五个场景,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

  板书:第一个场景

  找出描写父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父亲的情感。

  生总结、汇报

“心疼极了”体现出父亲对“我”的深切的关爱;“父亲动心了”说明在明知道自己非常贫苦的情况下,还打算为孩子换房间,体现出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我们只体会了父亲对孩子的爱,那么,这段文字里有没有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呢?

  生总结、汇报

“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不肯再加钱换房子”表现出“我”对父亲艰难的体谅,也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

  2.品读第二个场景。

(1)作者详细描写庙会盛况的目的是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生总结、汇报

  详细描写庙会的盛况,尤其详细描写各种小吃,表达出当时“我”想吃的愿望。“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做万花筒”更能体现出父亲的爱。

(3)从哪些地方看出儿子对父亲的爱?

“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说明“我”非常体谅父亲,也非常爱父亲。

  板书:第二个场景

  3.品读第三个场景。

  详细阅读“雨雪天送我去上学”,从中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总结,汇报

  是父爱给儿子撑起了一片天,是父爱让恶劣的环境变得温暖。

  板书:第三个场景

  4.品读第四个场景。

  读“无锡师范送考”这个场景的描写,体会作者沉痛的心情。

  板书:第四个场景

  5.品读第五个场景。

  哪件小事体现了父爱?

  生总结,汇报

  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板书:第五个场景

  三、感受写法。

  对文章的写法,你有什么见解?

  总结: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琐碎的小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

  板书:以小见大。

  四、激情升华,拓展延伸

  从父亲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深沉的父爱。从儿子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爱和感激。你对父母的感情是否也是这样?是否也是互相的?写下来吧。

  五、作业布置。

  1.找出文中那些描写父亲对儿子的爱的句子。

  2.仿照这种写法,也写一写父亲对自己的爱。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年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总结6篇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年上学期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牛郎织女》教案3篇(五年级上册缩写作文牛郎织女)

第二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12篇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的第一学期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公开课教案参考3篇(五年级下册沪教版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文案3篇(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案参考样本3篇(人教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教案全套模板3篇(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

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优质设计3篇(沪教版高一语文课本)

五年级语文桂花雨教学反思6篇(部编版五年级桂花雨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