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战国时期教案)

时间:2022-06-06 17:0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战国时期教案),供大家阅读。

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战国时期教案)

  本节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一

  【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孙膑、白起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过对战国形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合纵与连横。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引言

  2.教师引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春秋争霸”,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争雄战争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硝烟的战国。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二、新课讲授

  (一)“战国七雄”

  1.观察地图,谈发现。

  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三家分晋”,七个国家的分布有何特点等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1.学生读教材,看看战国时期战争有哪些特点?

  2.读教材“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然后请几个同学来复述这两次战役。思考:体现了哪些战争艺术、成语?

  3.简述长平之战的影响。

  (三)、合纵与连横

  1.学生阅读教材,弄清何为纵、横?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影响?在地图上出示意出来。

  2.阅读小字,评人物的行为。“朝秦暮楚”。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春秋时期的战争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在作战目的上有何不同?战国纷争有哪些?

  (五)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

  【教学后记】略

  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二

  教学目的一、识记与理解

  1、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2、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

  3、了解“合纵”和“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外资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制作历史图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战国战争史的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通过孙膑、张仪等人的事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

  “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时期的战役和的军事家。2、教学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

  五、教学方法思考引导法图示说明分析归纳比较六、教学用具课件图示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展示年代示意图)

  公元前771年西周结束以后,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将都城迁到洛邑,周王朝的历史得到继续,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的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相继争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被称为春秋五霸,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使周王朝的威信和地位进一步降低,同时,也加速了民族的融合;当时的一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军队的建设。春秋之后,我国进入了战国时期,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战国争雄。

  阅读教材资料,介绍这段时间为什么被称为战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展示赏功宴乐铜壶)

  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但是经过春秋时期

  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一、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的天下。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历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而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勾践所在的越国,虽然地盘不小,但其整实力较弱,在战国中期被楚国灭亡。

  思考:如何理解“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

  周王已无足轻重----说明周王室还存在,但王权衰落,实际已经成为小国。春秋时,各大国表面上还尊敬周王,但此时,大国已经根本不把周王放在眼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时绝不言王矣。

  诸侯国也更少----诸侯国在西周中后期有几百个,春秋时期有140多个,战国初期减少到20多个,主要有七个(齐、楚、燕、韩、赵、魏、秦),它们长期左右形势的发展,其余如宋、卫、鲁、曾、邹等都是小国。战国后期,秦国势力强大。诸侯国的大量减少,说明统一的趋势日渐明显,也说明当时的战争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

  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的记忆方法:齐楚秦燕--东南西北赵魏韩---上中下.战国七雄简表---记住战国七雄的都城及新旧称呼,同时课件介绍当时都城的发展。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共经历了250多年。在这一时期,七雄之间战争频繁,比春秋时期更加剧烈,规模也更大,一个战役便要出动几十万、上百万的兵力,一次战争便要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地打下去,战国便因此而得名。

  诸侯国之间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都各自发动了一系列的改革,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等。他们的改革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入手,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军队建设,有力的促进了变法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军队的强大,这也为他们在诸侯战争中取得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归纳战国时期的战争,他们主要具有以下这些特点,请同学位阅读教材,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回答: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如下1、战争技术手段的发展:

  武器改进,铁兵器出现(课件展示战国时期的兵器);

  军队构成变化,步兵和骑兵成为主要的兵种;(课件展示战国时期的骑兵和步兵图);攻防技术提高(都城和边境修建坚固的工事,课件展示各国修建的长城)

  2、战争规模扩大,争夺激烈。(兵额增加—秦国带甲百万,魏国带甲36万,赵国数十万。长平之战,赵军被杀40多万,秦将王翦攻楚,带兵60万)

  3、战役发生----“围魏救赵”、“长平之战”(学生阅读了解)

  围魏救赵(也称桂陵之战)十几年过去后,魏和齐又发生了马陵之战。这一次,魏国向它南边的韩国发动进攻。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旧派孙膑为军师,仍旧以“围魏救赵”的战术,出兵去救韩国。魏国派庞涓率领10万大军迎战孙膑。但孙膑却避开了正面交锋,主动把军队后撤,后撤中,每天减少烧饭的军灶,制造军队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庞涓来追。庞涓紧追不休,轻敌猛进,一直追到马陵的一棵大树之下,齐国的伏兵忽然万箭齐发,箭如雨下,魏军大乱,自相践踏,十万雄师,一朝覆没,庞涓拔剑自杀。这一仗,齐国又获大胜。经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齐国的军师孙膑声名远扬,成为战国时期最的军事家。

  4、军事家涌现----孙膑、白起

  孙膑,战国时军事家。在今山东人。孙武后代。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田忌赛马)

  马陵之战以后,魏国衰落下去,齐国强大起来。这时候,西方的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成功,正在迅速崛起。因此,魏国衰落以后,又出现齐、秦两强东西对峙的局面。齐国和秦国为了争取盟国,击败对方,在不断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又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

  三、合纵与连横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

  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这种联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所以叫做“合纵”。首先起来推行合纵政策的是魏国人公孙衍。不过,他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后来合纵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苏秦(洛阳人)。苏秦奔走于东方多国之间,身佩六国相印,在他的游说推动下,东方各国一度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吐出一些占领的地方,使秦国遭到一定的挫折。

  连横就是劝说一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各国。这种联合是西边的秦国与东边各国之间横的连合,所以叫做连横。连横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魏国人张仪。秦国用张仪为相,让他推行连横政策。当时东方的齐楚两大国结成联盟,秦国要跟齐国争雄,必须先破坏齐楚联盟。张仪连横政策最成功的一着便是把齐楚联盟给破坏了。

  同学们自学张仪说楚。

  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一会儿加入合纵,跟楚国搞联合,跟齐国搞联盟,一会儿又跟秦国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虽然斗争很复杂,情况多变化,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清楚的,那就是,在不断的军事斗争和复杂的合纵连横斗争中,楚国和齐国先后衰落下去,秦国却越强。

  课堂小结学习测评

  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D)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B)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

  3.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B)A.孙武B.孙膑C.吴起D.伍子胥4.人物下列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是(C)A.孙武B.张仪C.孙膑D.苏秦

  5.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主要的兵种有(B)A.车兵B.步兵和骑兵C.水兵D.藤甲兵

  6.“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交战双方是(B)

  A.秦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C.秦国和楚国D.秦国和赵国

  7.《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部兵书。该书的作者是(A)

  A.孙武B.孙膑C.吴起D.白起

  板书设计:

  一、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战争特点:

  1、战争技术手段的发展;

  2、战争规模扩大,争夺激烈;

  3、战役发生----“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4、军事家涌现----孙膑、白起

  三、合纵与连横

  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苏秦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张仪

  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三

  课标要求:

  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理解战国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了解“合纵”和“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外交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制作历史图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战国战争史的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通过孙膑、张仪等人的事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时期的战役和军事家。

  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战国形势图挂图;制做本课课件;整理有关战国史实的成语;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战国时期的成语;用竹木等材料仿制一些古代兵器。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很多春秋时期的成语,像“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等。今天我们将了解到更多的成语,如“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负荆请罪”等,让我们一起来发掘这些成语里面隐藏的精彩故事。

  学习新课

  (教师引导过渡)复习以前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弄清“战国”概念,课件如下展示:

  一、“战国七雄”(课件显示标题)

  1.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战国七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课件展示“战国形势图”)。

  教师提问:(1).战国时期周王的地位怎么样?——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亦(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条)——无足轻重。

  (2).为什么诸侯国会越来越少——统一的趋势日渐明显

  2.同学们仔细对比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学生提问:为什么晋国没有称雄?

  (教师讲述)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历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

  历把这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立是战国期的基本形势。

  3.学生认真观察课件投影,了解七国及其地理方位:齐国在东,楚国在南,秦国在西,燕国在北,韩、赵、魏三国在中间。(老师看图讲解,辅之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到中间”,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

  (教师引导过渡)战国,顾名思义,有战争的国,这里的“战”主要是指战争频繁,争斗激烈,学习战国的历史,必须了解战国的战争。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课件显示标题)

  请大家阅读教材40页的小字部分的两个战役,了解战国战争的盛况,然后总结出战国战争有哪些特点(先请学生用精简的语言概述战争过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战争的特点)

  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以学生归纳出来的为序,教师重点对谋略和兵器进行讲解。)

  (课件展示)

  a.兵器(青铜兵器改进、铁兵器出现)——武器的改进

  (学生展示自制古代武器,并简介戟,戈,矛,刀,剑的特点和用法)

  b.兵种(步兵,骑兵)——军队构成的变化

  c.人数多、规模大、修建工事、争夺激烈

  d.战役的发生(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e.重要军事家的涌现(孙膑、白起)

  学生讲述孙膑,田忌的故事

  f.谋略(“围魏救赵”、“反间计”;“合纵”“连横”)

  课堂辩论(旨在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有人说,战国时代把人们带进了战乱,对社会起了破坏的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有人说,战国时代“在战斗中成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你的观点如何呢?

  (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两小组之间展开辩论。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有延缓作用,更有推动作用。推动作用远远大于延缓作用。各国为了争霸的需要,竞相改革,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竞相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大国争霸、兼并的过程,也是国家趋于统一的过程。

  (教师引导过渡):战国的战争除了在战场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外,战争的背后,各国间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就是激烈程度和影响力不亚于战争的“合纵与连横”。

  三、合纵与连横(课件显示标题)

  1.正当各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秦国却逐渐占据了主动,为什么呢?因为秦国出了个张仪(投影张仪图片)

  张仪游说各国,破坏了六国的联盟,使得六国联合抗秦的谋略破产,具体是怎么回事,同学们还是通过阅读教材去了解吧。

  2.指导学生重点理解什么叫“合纵”,什么叫“连横”(课件出示“合纵连横”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合众弱以攻一强”)。这种联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所以叫做“合纵”。合纵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苏秦。苏秦奔走于东方多国之间,身佩六国相印,在他的游说推动下,东方各国一度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吐出一些占领的地方,使秦国遭到一定的挫折。

  连横就是劝说一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各国(“事一强以攻众弱”)。这种结合是西边的秦国与东边各国之间横的连合,所以叫做连横。连横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魏国人张仪。秦国用张仪为相,让他推行连横政策。当时东方的齐楚两大国结成联盟,秦国要跟齐国争雄,必须先破坏齐楚联盟。张仪连横政策最成功的一着便是把齐楚联盟给破坏了。

  3.六国合纵抗秦为何未成功?

  (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五国间利益不一致,立场不坚定)

  (教师讲述)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一会儿加入合纵,跟楚国搞联合,跟齐国搞联盟,一会儿又跟秦国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虽然斗争很复杂,情况多变化,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清楚的,那就是,在不断的军事斗争和复杂的合纵连横斗争中,楚国和齐国先后衰落下去,秦国却越强。

  课堂小结

  (课件出示知识要点,教师概述)

  战国宏大而壮观的战争,变化多端的谋略,足智多谋的军事家令人难忘,但是我们都知道,无论在何时,战争带给人民的,永远都是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在连绵不绝的战争岁月中,受煎熬的始终是老百姓,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和平,一直都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

  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

  3.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秦国

  4.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

  A.孙武B.孙膑C.吴起D.伍子胥

  5.人物下列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是()

  A.孙武B.张仪C.孙膑D.苏秦

  6.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主要的兵种有()

  A.车兵B.步兵和骑兵C.水兵D.藤甲兵

  7.“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交战双方是()

  A.秦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

  C.秦国和楚国D.秦国和赵国

  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部兵书。该书的作者是()

  A.孙武B.孙膑C.吴起D.白起

  二、材料分析

  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合纵与连横之争成为战国纷争的重要内容。

  1.用简要语言说明“合纵”与“连横”策略。

  2.在合纵与连横之争中,一些研究纵横之术的读书人十分活跃,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谁?

  3.你认为上述哪一种策略运用的更成功一些?

  三、各抒己见

  结合有关史实和课外资料,谈谈你心中印象最深刻的战国人物。

  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战国时期教案)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战国争雄   初中七年级战国争雄历史   战国争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