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3篇(大班语言教案课后反思)

时间:2023-03-18 09:49: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大班语言教案3篇(大班语言教案课后反思),供大家品鉴。

大班语言教案3篇(大班语言教案课后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1

  设计意图:

  我班的自然角里饲养着几条蚕宝宝,孩子们每天采桑叶喂蚕宝宝,为蚕宝宝的家清扫粪便,忙得不亦乐乎。蚕宝宝在孩子们精心照料下天天发生变化,引起了他们的极大的兴趣,“呀,蚕宝宝的桑叶吃得好快呀。”“蚕宝宝又长大了,长胖了。”孩子们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发现。我知道孩子们对蚕宝宝发生了兴趣,于是,自然生成了——“蚕宝宝”这一科学活动。

  教学要求:

  1、了解蚕由蚕卵——蚕——蚕蛹——蛾子的生长变化过程。

  2、能细致,有序地进行观察,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对蚕的生长变化及外形特征进行表述。

  3、对养蚕感兴趣。

  教学准备:

  1、幼儿在自然角中饲养过蚕,对蚕的生长变化有初步的了解。

  2、有关蚕的生长变化的教学挂图。蚕茧。

  3、幼儿记录过蚕的生长变化。

  教学过程:

  1.幼儿回忆并讲述养蚕的过程。

  提问:你们养过蚕吗?蚕是么样子的?蚕在长大的时候发生过么变化?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养蚕经过。

  小结:我们最初养的蚕是黑黑的,那是蚁蚕,蚕有头,胸,腹三部分,它喜欢吃桑叶。蚕会眠,眠过了就蜕皮,一生共眠四次蜕四次皮,最后吐丝结茧。

  2.认识蚕茧

  提问:蚕宝宝到哪里去了?

  出示实物蚕茧,提问:这是么?蚕茧是么形状,颜色的?

  4、完整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结合图片了解蚕有蚕卵变为黑色的蚁蚕,长大一点后变为白色蚕,再结茧变蛹,然后变为蚕蛾,最后蚕蛾又蚕卵的生长发育全过程。

  将自己所作的记录展示,互相交流和欣赏。排列蚕的生长程序图,并依次说出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尝试抽茧丝

  观赏各种丝绸织品。了解古代人们都是用棉花纺纱织布做衣服:有一天,一个喜欢养蚕的中国皇后,一不小心把茧子掉进开水里,结果她发现这个茧子可以抽出很长的丝来,就请人将蚕丝织成布,结果,纺丝织成的布又轻又滑,就给它起个名字叫丝绸。

  评析:

  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立足于蚕宝宝主要特征的观察和感知,在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自由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特征,了解外形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带着“蚕宝宝长得么样?它有么有趣的地方?”等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中始终让幼儿处于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不要求幼儿获得完整知识,只要是幼儿有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就行了。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在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老师交流,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地建构相关知识,而老师此时只是一位积极的引领者,支持者与合作者。

  在认识蚕宝宝的过程中,幼儿有一个自制“蚕宝宝的记录本”,当幼儿通过日常点点滴滴地观察记录,资料收集,不断丰富有关蚕宝宝的信息。他们所知道的蚕不仅仅是它最直观的外形,生长的变化,还知道了蚕为吃桑叶;蚕蜕皮的原因;怎样测量蚕宝宝的身长——这些是幼儿自己真正有心趣的知识,幼儿不仅在教师的组织下学习,而且也是在自己的兴趣下组织自己探索的学习。

大班语言教案2

  【活动准备】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与游戏之中,我做了如下准备:

  (1)《猴子学样》的课件、挂图,《猴耍》《猴子学样》的音乐。

  (2)故事表演用的道具:四棵大树,扁担四根,草帽、猴子面具若干。

  【教学流程】

  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讲述故事——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看挂图讲述并表演故事——教师与幼儿完整表演故事——幼儿分组表演故事——活动结束

  我一开始用音乐《猴耍》导入,让幼儿重点模仿猴子的一些滑稽表情动作引起幼儿兴趣;教师采用故事中断法,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并重点让幼儿知道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之后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重点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爷爷的滑稽动作及表情;接下来教师逐幅出示挂图,重点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大胆用语言表达故事,并开始尝试表演;教师简短小结后与幼儿共同表演,提升幼儿表演的欲望;幼儿分组表演,人人参与活动;幼儿表演结束后,教师建议将此节目定为六一节目之一进行排练。

  说活动延伸

  我将在班内表演区投放道具进行表演,作为活动延伸。

  对于本次活动,我简单说以上几点,当然整个活动下来,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及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教案意义】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指导作用。根据大年龄特征及本班实际情况,我将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能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爷爷滑稽动作及表情,并能够大胆用语言表达。

  2、能表演故事中夸张、幽默的动作。

  3、学会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大班语言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老师同伴的

  2.听懂并学说方言童谣,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幼儿人手一份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丹阳话)小朋友,你们好!

  2.老师说的是哪里的`话呢?(丹阳话)那你能用丹阳话和老师打招呼吗?(能)说说看(老师好!)

  3.我们是哪里人?(人)我们是什么地方人?有很多地方,很多城市,就我们丹阳有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方言,也就是说家乡话。

  4.那我们现在就用家乡话,方言来说一说自己的名字,谁来说?(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刚才小朋友都用方言说了自己的名字

  5.老师这里有好几张图片,先看一看这几张图片里是什么?(鸡蛋,钞票,数字3,幼儿园)这些东西有珥陵话怎么说,请小朋友先在下面说一说,谁愿意站起来说给我们听一听呢?

  6.看,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图片,图片上是谁呀?(老公公)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老公公?

  7.谁能用珥陵话说一说老公公?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位老公公有趣的事情

  二、倾听童谣

  1.老师念童谣,幼儿倾听:从前有个老公公,问我借了两只蛋,礼拜三借礼拜四还,幼儿园里兜一圈,买了一顶西瓜帽,用掉钞票三块三

  2.你们听懂了吗?听到了些什么?(幼儿自由地说一说)

  3.那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4.小朋友们可真棒,那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童谣里面的图片,你能按顺序一个一个在图片的小圈圈上写上序号吗?第一句话出现的图片就写图片①

  5.谁能大胆地到前面来念一念,那谁能有珥陵话说一说这首童谣,小朋友先在下面试一试,老师巡回指导

  6.谁愿意上来试一试,说一说

  7.老师还把这首童谣画出来了呢。小眼睛看好了,有意思吗?

  8.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

大班语言教案3篇(大班语言教案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花与果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花与果实

大班教案是轻是重推荐4篇(是轻还是重大班教案)

大班6的组成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6的组成

幼儿园古诗小池教案大班古诗小池教案2篇 古诗《小池》大班教案

奇妙的光大班教案推荐5篇(幼儿园大班生成活动教案奇妙的光)

7的组成大班教案3篇 大班7的组成优秀教案

幼儿升大班的教案6篇 升入大班教案

好玩的纸大班体育教案4篇(大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好玩的纸板》)

《十二生肖》大班教案3篇(幼儿园大班《十二生肖》的教案)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3篇 大班教案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