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上教案3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

时间:2023-03-29 09:5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生物八年级上教案3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供大家品鉴。

生物八年级上教案3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

生物八年级上教案1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

  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

  2.教学难点

  基因的本质。

  3.解决办法:

(1)强调基因是重要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重视。

(2)加强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举例与解析。

(3)重视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记忆。

(4)对遗传效应的内容要举例解释清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DNA分子是怎样控制遗传性状的呢?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认为,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那么,基因与DNA有什么关系呢?

  新课: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55-56"资料分析",看懂图A、B、C,分析强调:

  1、大肠杆菌的DNA与基因

  2、海蛰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转基因技术

  3、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计划):测定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上的碱基序列。

  4、小鼠体内的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讲述: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很多基因,每个基因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有着特定的遗传效应,这说明DNA必然蕴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DNA分子为什么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呢?

  引导学生"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然后设问: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学生答出:脱氧核苷酸。

  又问:有几种脱氧核苷酸?

  学生回答:4种(它们分别是:略)

  1.基因的化学组成: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讲述: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例如:白花基因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这样特定的排列顺序就代表白花的遗传信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是遗传信息而不是白花的本身,在下一代就可以将白花遗传信息表达为白花。

  2.基因不同的实质:不同的基因,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但是每个基因都有特定的排列顺序(可举例说明)

  3.基因的位置: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银幕显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

  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这就是说,基因是DNA的片段,但必须具有遗传效应(指具有复制、转录、翻译、重组突变及调控等功能)。有的DNA片段属间隔区段,没有控制性状的作用,这样的DNA片段就不是基因。

  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有特定的DNA片段,蕴含特定的遗传信息,可以切除,可以拼接到其他生物的DNA上,从而获得某种性状的表达。例如:把牛的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大肠杆菌可以生产胰岛素。

  教师最后归纳: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小结: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板书设计】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1.大肠杆菌的DNA与基因

  2.海蛰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转基因技术

  3.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计划)碱基序列。

  4.小鼠体内的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1.基因的化学组成

  2.基因不同的实质

  3.基因的位置

  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生物八年级上教案2

  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得高资料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充分利用皮肤、黏膜等相关知识,分别说明三条防线的构成、作用、配以形象化插图,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教学时应从感性知识入手,根据认知规律组织数学。

  1、 学生准备预防接种卡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及视频资料 板书设计 第三节免疫

  一、人体的免疫功能

  1、三道防线

  2、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二、计划免疫 教学后记 1、对三道防线应做具体细致的介绍,多举事例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时间关系,练习做的不够多,应当注意。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编号

  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问:1、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病原体,为何我们仍能健康的生活?

  2、 疫苗是什么?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

  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免疫》

  通过学习,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

  什么叫免疫?资料分析

  三道免疫防线述:一起来看一段资料(琏球菌)

  资料1:

  问: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细菌会很快死亡?说明皮肤有什么样的功能?回答

  问:皮肤所起的保护作用仅仅体现在杀灭病菌上吗?

(阻挡病原体入侵)

  述:除了皮肤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外,人体还有许多腔道(鼻腔、口腔、尿道等)与外界相通。

  问:这些腔道经常能接触到环境中的病原体,它们有相应的保护人体健康的机制吗?回答

(腔道内表面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呼吸道表面汗毛--阻挡病原体)

  述:皮肤、黏膜以及呼吸道黏膜上的汗毛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资料2:或者人体免疫力下降(流感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

  问:如果皮肤不慎被划伤,病菌侵入了人体,人体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防范措施呢?思考

  唾液中溶菌酶--杀菌(小狗舔伤口)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述:溶菌酶等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思考:1、皮肤受伤为何会红肿?2、伤口红肿为何会自然痊愈了?回答

  非特异性免疫问:以上这两道免疫防线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在形成的?答:生来就有

  问:这两道防线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吗?答:不是

  述:那么这两道防线应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资料3

  特异性免疫述: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过的往往患病。

  问:为何接种过疫苗的人能抵抗病毒?(体内产生了抗体)回答

  述:这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抗体,什么叫抗体呢?阅读课本

(抗体由淋巴细胞产生,淋巴cell是主要的免疫cell,免疫cell由免疫器官产生,免疫器官包括脾、扁桃体、淋巴结等)

  述:提到抗体我们又可以想到另一个相关的词--抗原

  问:什么叫抗原呢?(抗原,抗体示意图)

  述:由此可见,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数量多、毒性强,前两道防线都抵御不了时,人体学有这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述:这样一种免疫方式和前两种方式不同,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异物起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

  小结: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概念,两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概念,第三道防线)

  问:为什么接种疫菌可以预防传染病?思考交流

  计划免疫述:正是由于疫苗有如此作用,所以我们应当有计划地进行疫苗接种,这就是计划免疫。

(北京市儿童免疫程序表)

  述: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从出生起,就要有计划地注射一些疫苗以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问:我国卫生部规定,一岁以内的儿童要接种哪些疫苗?(P80)回答

  述:我国将每个的4月25日定为"全田儿童预防接种日"

  拓展1、免疫的功能2、练习完成练习

生物八年级上教案3

  知识精华

  自然选择学说

  中心内容 自然选择 主要论点 过度繁殖:进化的条件

  生存斗争:进化的外因、动力、手段

  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基础、(变异:不定向,为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遗传使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适者生存 实例 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评价 贡献 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说明物种是可变的

  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不足 对遗传变异的性质及自然选择如何对遗传和变异起作用等,不能从本质上阐明 现代进化理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概念强调地理和物种的同一性,使研究对象从单一的个体变成相互关联的集体。

  种群的基因库: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概念强调基因库的连续性。

  基因频率的计算:基因频率=种群中某基因的数量/(种群中该基因数量+种群中等位基因数量)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改变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

  题例领悟

  例1:人工选择所以能选育出品种来,自然选择所以能形成物种,这两方面共同选择的基础是

  A、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普遍存在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都在进行着生存斗争 D、人和自然界的选择力量

  讨论: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相同点。达尔文的工作是从家养条件下的动植物品种的培养开始的,并提出了人工选择学说,进而领悟到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共同之处是题目所提出的“选择的基础”是一样的,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是选择的基础。从品种和物种形成的演变过程看,遗传和变异也是演变的内因,只是由于外因的不同,才有不同的结果,一个是人的力量,一个是自然界的力量,因而形成的品种符合人的需要,形成的物种符合生物自身适应环境的需要。

  例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人,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的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

  讨论: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色盲基因b的频率应为色盲基因数量:15_1+5_2+11_1=36,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是200_2+100_1=300,故其基因频率为36/300

  自我评价

生物八年级上教案3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教师备课教案范文3篇 高中生物教案详案大全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范本3篇(7年级生物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教案3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生物鱼教案参考5篇(八年级生物鱼课件)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教案3篇(政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海底生物保护自己教案3篇(大班科学海底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

关于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4篇(初中8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案范本3篇(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上册教案)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范文3篇 八上部编人教版历史第7课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3篇(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湘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