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3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教案反思)

时间:2023-04-09 13:5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3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教案反思),供大家品鉴。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3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愿意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帮助幼儿积累有关动物的脚的知识经验,产生了解动物的兴趣。

  3、学习词语:又轻又巧、蹦蹦跳跳、大摇大摆、横行霸道等词语。

  二、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它是谁,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天气真好,小动物们来到草地上。看一看、猜一猜它们是谁?

  (教师通过"拉幕"来制造悬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欣赏理解故事。

  1、幼儿欣赏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小动物们在草地上干什么?(数脚)(教师将录制好的音频导入,烘托故事的气氛。)

  (1)提问:小鸡有几只脚?它是怎样走路的?(学习词语:又轻又巧) (点击小鸡,播放录音。)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小鸡的下面出示数字。(从资料库中拖出数字2,同时也让幼儿认识数字2)

  (3)分别出示小兔、螳螂、螃蟹的图片。(效果同上)(学习词语:蹦蹦跳跳、大摇大摆、横行霸道)过渡语: 小动物们正说着,这时候谁来了?(小蜈蚣) (利用飞入的方式导入小蜈蚣)2、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引起幼儿数蜈蚣脚的兴趣。

  (1)提问: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多少只脚吗?(不知道)(点击蜈蚣,播放录音。)

  (2)小动物们都来帮小蜈蚣干什么?(帮忙数脚)数清楚了吗?(没有)(分别播放小动物数蜈蚣脚的声音)

  (3)为什么小鸡、小兔、螳螂、螃蟹都数不清蜈蚣的脚呢?(蜈蚣的脚太多了)

  3、故事结尾。

  提问:小蜈蚣到底有多少只脚?(42只脚)。(从资料库中拖出数字4和2,同时也让幼儿认识数字4和2连起来就是读42)

  (三)再次欣赏故事。

  (完整播放故事图片,配上轻音乐,鼓励幼儿与教师一起边讲故事边表演)

  (四)讨论:谁的脚多?谁的脚少?谁的脚用处大?

  师:小动物们在一起数脚,比谁的脚少,比谁的脚多,那么到底谁的脚少,谁的脚多呢?谁的脚用处大?谁来说一说你的意见。(出示图表,帮助幼儿巩固对小动物以及它们脚的数量的认识)

  教师小结:大家说的很对,每个小动物的脚的用处都很大,每个小动物都离不开自己的脚。

  (五)听音乐,表演"走路",结束活动。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戴上头饰,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走路到外面去做游戏吧。

  (播放音乐,让幼儿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对故事有阅读兴趣,能认真阅读并乐于表达。

  2了解故事内容,观察主要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3知道一幅图可以用一段话表示,尝试评价角色。

  活动准备:

  资源包材料:教学课件(水果屋),教学cd(水果屋),幼儿读物(水果屋)。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自主阅读。

  (1)教师演示教学课件(水果屋)扉页,提问:你们看到了谁?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为什么这么高兴啊?(幼儿猜测后)是不是像你们说的这样呢?看看书就知道了。

  (2)幼儿自主阅读图书。教师巡回观察。

  2讨论交流,了解故事内容。

  (1)提问:谁来说说故事里发生了哪些事?

  (2)请幼儿找出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夜宿屋外的那一副图,重点观察角色表情和动作。

  猜想角色的心理活动: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的果园丰收了,而它们为什么不高兴了呢?

  猜猜这会儿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会想些什么呢 ?

  这么多的水果将屋子都占满了,该怎么办呢?

  (3)继续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3 观看课件,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故事。

  (2)教师说故事中的一段,幼儿寻找相印的画面。

  (3)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中的一段,其他幼儿共同寻找画面。

  4评价角色,添加经验。

  (1)提问:对于这个故事,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提问:你们喜欢故事中的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吗?为什么?如果你们是熊猫妈妈,会想什么办法呢?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本活动的重点是喜欢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知道一幅图可以用一段话表示,难点是观察主要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大胆猜测角色心理活动和语言。

  2提供水果屋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在美工区拼拼说说,引导幼儿盖出多种不同的水果屋。将教学cd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亲听,讲述故事。

  3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表演故事。

  附:故事

  水果屋

  熊猫家的果园丰收了。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看着这些水果高兴极了。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摘下丰收的水果,一车一车地把水果拖回家。

  唉呀,屋里堆满了,连门都快堵住了。

  这一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没有办法,只能睡屋外了。

  第二天,熊猫妈妈想出了个好办法,用水果搭了一幢水果房子。苹果砌的墙,葡萄做的梁,屋子里的家具也都是水果做的。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请来了许多小动物到水果屋里来做客,大家一起高兴的品尝着水果。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散文诗,理解、感受散文诗所表达的秋天的多姿多彩。

  2、尝试根据散文诗的句式结构仿编单句散文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苹果、桔子、葡萄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好,就让我带你们看一下美丽的秋天。

  二、观看课件第一遍,欣赏散文诗"秋天的颜色",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

  1.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它们到底是怎么赞美秋天的。(播放第一遍PPT)2.你们刚才听见诗歌里有谁?它们是怎么赞美秋天的?

  3.诗歌里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三、观看课件,欣赏第二遍,引导幼儿讨论:

  1.小草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它是怎么说的?(请个别幼儿学一学)2.枫叶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它是怎么说的?(请个别幼儿学一学)3.白菊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它是怎么说的?(请个别幼儿学一学)4.谁说秋天是绿色的?这又是为什么?(松树)它是怎么说的?(全体幼儿一起学一学)5.大地告诉我们秋天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四、请幼儿一起朗诵散文诗。

  (1) 教师带读,幼儿跟读。 (2)问答式朗读。教师说上句,幼儿说下句。如,教师:"我问小草......"幼儿:"小草轻轻地告诉我说:'秋天是黄色的。'" (3)幼儿之间进行问答式朗读表演活动。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朗诵。注意轻轻地、沙沙地、微笑地、大声地、骄傲地。

  五、仿编诗歌

  1、还有许多东西也想说说秋天的颜色,出示苹果(桔子、葡萄),你觉得苹果会说什么呢?

  2、鼓励幼儿进行仿编。

  3、把幼儿仿编的话编成一首新的诗歌。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让我们去外面寻找大自然中秋天的颜色,看看绚丽多彩的秋天吧。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知道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

  活动准备:

  PPT动画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小蛋壳》。

  1、欣赏小蛋壳的动画A、小蛋壳看着还没有出生的鸡宝宝很开心,可是突然有一天:

  “咔嚓咔嚓”小蛋壳裂开了,钻出一只毛茸茸的鸡宝宝。鸡宝宝钻到鸡妈妈的翅膀下,这就是它的新家。

  B、“小蛋壳怎么啦?”

  (哭了)“它为什么哭了呢?或为什么会难过呢?”

  (师:

  你是怎么想的呢?/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

  请3个孩子回答)教师小结:小蛋壳有点伤心,“现在鸡宝宝离开我了,我再去找一个小宝宝,做它的家”说完咕噜咕噜滚走了。

  C、师:

  “小蛋壳来到了哪里?遇到了谁?”

  (如果先说出小蜜蜂,可以请幼儿说:它在哪里遇到了小蜜蜂,3个孩子回答)“那小蛋壳会说什么呢?”

  (2~3个人回答)(不管小蛋壳说什么,老师一定要追问下去)教师小结:小蛋壳来到了大树旁,看见了一只蜜蜂在采蜜,小蛋壳说:

  “蜜蜂宝宝,我做你的新家吧!”小蜜蜂说:“谢谢你,小蛋壳,大树上的蜂巢就是我的家”。“小蛋壳说了什么呀?”“谁会来学一学”

  (3~5个孩子)“小蜜蜂又是怎么说的呢?”

  (3~5个孩子回答)师:好,我们一起来说说:

  “小蛋壳说:

  “????”小蜜蜂说:

  “????”

  D、师:

  “接着小蛋壳它又遇到了谁?”

  “他们会说什么呢?”

  (1.

  说得出:小蛋壳说:

  “蚂蚁宝宝,我做你的新家吧。

  2.

  想想看小蛋壳会说什么呢?)“小蚂蚁会说什么呀?(说不出: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啊?(住在泥洞里的))教师小结:小蚂蚁说:

  “谢谢你,小蛋壳,田埂上的泥洞就是我的家”

  。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

  “小蛋壳说:

  “????”小蚂蚁说:

  “????”

  (男孩子来做小蛋壳,女孩子来做小蚂蚁,男孩子站起来说)E、这会儿小蛋壳遇见了谁?他们会说什么呢?(1~2个孩子回答)(师幼对话:师做小蛋壳说:

  “????”孩子做小青蛙说:

  “谢谢你,小蛋壳,清清地池塘就是我的家”

  。

  F、我们看一下小蛋壳又遇到了谁啊?他们又是怎么说的?(请你去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做小蛋壳,一个做小蜗牛,学学他们怎么说的?(幼儿自由交流,师下去指导4~5对)师:好,坐神气了,有谁愿意上来表演的?

  G、小蛋壳会做谁的家呢?(幼儿自由猜)点击幻灯八:是谁啊?(瓢虫)教师小结:一只瓢虫路过这里:

  “太好啦,我的宝宝正少个家呢!

  ”

  “快快睡,小宝贝。

  ”瓢虫把它的小宝贝放进小蛋壳里唱起了歌,小蛋壳听着听着,也睡着啦。

  师:

  “小蛋壳做了谁的家呀?”

  (瓢虫的家)二、完整讲故事《小蛋壳》

  。

  师:

  小朋友一起来跟老师把这个故事讲一遍,好吗?

  (一边看图片一边要求幼儿一起讲对话)谁来说说它们的家在哪里的?(10个孩子回答)教师小结:原来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你还知道其他小动物的家在哪吗?(停2秒让孩子想想)和旁边小朋友讨论一下,也可以去问问爸爸妈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诗内容,体验散文诗所蕴涵的美感。学习词:静悄悄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习用“xx躲在xx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重点:学习用“xx躲在xx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难点:引导幼儿细心倾听,体验散文诗所蕴涵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太阳、颜色宝宝、黑色布条。

  2、大副散文图片(根据散文诗的内容来设计)。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捉迷藏是怎么玩的?今天我带来一个朋友,它也很喜欢玩捉迷藏,是谁呢?(教师出示太阳图片)太阳公公也喜欢玩捉迷藏,那它喜欢和谁一起玩呢?你们听了就知道了。

  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诗歌第一段,太阳公公和谁在玩捉迷藏呢?颜色们都怎么样躲起来的?(学习词:静悄悄)

  2、嘘,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颜色们都找到了。(教师出示背景图)太阳把颜色们都找到了,你们有没有找到颜色宝宝们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的用语言表达)。

  3、你找到了什么样的颜色宝宝,它躲在哪里?(句式训练:XX躲在XX里。)

  4、颜色们都被你们找到了,现在我给这张图片编一首好听的散文诗给你们听,好吗?

  5、教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遍散文。

  黑夜用什么蒙住太阳的眼睛?太阳看不见了,那是什么时候?(夜晚)

  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又怎么做了?太阳睁开眼睛了又是什么时候?(白天)

  6、幼儿学念诗歌。

  三、学习仿编散文诗。

  1、想想这些颜色宝宝还可以躲到哪里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帮助幼儿提炼诗句,可以适当出示图片)。

  2、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哪些颜色可以和太阳捉迷藏?他们可以躲到什么地方?

  3、幼儿与老师一起将创编的内容加到诗歌中,完整地朗诵一遍。

  四、延伸活动:

  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去教师外寻找各种颜色的景物来仿编散文诗。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初步学会朗诵儿歌。

  2、能说说小动物的尾巴及了解小动物尾巴的用处。

  活动准备:

  动物角色。

  重点难点:

  了解小动物尾巴的用处。

  活动过程:

  一、出示角色,想像讨论

  1、逐一出示动物角色,想像讨论。

  (1)这是谁呀?(金鱼)它的尾巴像什么?

  (2)牛、小猴、燕子、狐狸、袋鼠、壁虎的提问同上。

  2、小结:每一种小动物都有一根尾巴,它们的尾巴都是长得不一样的。

  二、欣赏儿歌,学习理解

  1、师朗诵儿歌。

  2、结合儿歌内容进行提问:

  (1)儿歌中有哪些小动物?

  (2)儿歌中讲了一些小动物的尾巴能做什么事?

  3、幼儿学习理解儿歌,用各种形式朗诵儿歌。

  三、相互交流,提升经验

  1、讨论:儿歌中这些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它能帮助小动物做什么事情?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用处?

  3、小结:原来小动物的尾巴不仅漂亮,还能帮助小动物做事情。

  4、请小朋友回家再找找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2.了解"会......吗?"的句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导孩子在吃水果过程中,核是不可以吃的。

  活动重难点:通过对人物表情的细致观察,揣测人物的心理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次水果要吐核的生活经验。

  2.物质准备:大书、PPT、水果魔法棒。

  活动过程:

  一、趣味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好,我是水果姐姐。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吃水果。

  2.提问:我们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师:小朋友,看看我们的魔法棒带来了什么水果?

  二、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观察人物表情大胆想象图片内容。

  1.展示封面图片师:桌子上放的是什么水果?有几个?它是什么味的?

  小结:有十个红红的圆圆的小樱桃,它们吃起来甜甜的。

  2.师:小朋友们平时是怎样吃樱桃的呢?吃樱桃时应该注意什么?

  3.师:谁会来吃这些樱桃呢?

  4.展示第一张图片提问:小男孩吃了几个樱桃?你怎么知道的?

  1)小男孩怎么了?

  2)他为什么捂着肚子?(可以引导幼儿数一数盘子里的樱桃和桌上的核)小结:"啊!樱桃核吞下去了!"原来是小男孩吃掉了核,那他会怎样呢?

  5.展示第二张图片提问:小男孩在想什么?(了解绘画符合,请幼儿表演"想"的动作及表情)

  1)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2)头上真的会长树吗?为什么?

  3)小男孩还会想什么?

  小结:"会长樱桃树吗?"原来这个是他想象的,不是真的!

  6.展示第三张图片

  1)他在想什么?

  2)你觉得他一会儿真的会肚子痛吗?为什么?

  3)接下来他还会想什么?

  小结:"会肚子疼吗?"小朋友都觉得他真的会肚子疼,那我们一起去看看。

  7.展示第四张图片

  1)他想什么了?

  2)他的心情如何?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3)如果你也不小心吃了一颗樱桃核下去了,你会害怕吗?为什么?

  小结:"会死掉吗?"有的小朋友害怕、有的不害怕,我们一起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8.展示第五张图片

  1)小男孩怎么了?他为什么会哭?他肚子为什么会痛呢?

  2)请小朋友交流讨论:小男孩这么难受,他该怎么做呢?请小朋友帮忙想想办法。

  小结:"哎呦!肚子真的疼了!"有的小朋友说去医院;有的小朋友说没关系,樱桃核会随大便排出去。

  9.展示第六张、第七张图片

  1)小男孩这是在干什么?

  2)他还有刚才那么难受吗?小男孩现在的心情怎样?

  3)小男孩刚才吃掉的樱桃核,现在会在哪里呢?(他在看什么?便盆里会有什么呢?)小结:樱桃核在这儿!

  三、完整展现故事内容。

  1.展示大书。将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

  2.请小朋友讲一讲听完故事后的想法。

  师:我们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3.请小朋友给故事起名字,然后再出示读本名字,带领孩子读两三遍。

  四、延伸活动。

  师:请小朋友在活动结束后,到美工区角画一些有核的水果,和你的小伙伴讨论一下这些水果的形状颜色还有核的形状大小。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让幼儿学习词语"阳光、照射、绿荫、闪闪发光"等。

  2、了解大自然中的阳光具有发散性,是包不住的。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佳子展开裙角,阳光为什么不见了。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带孩子到附近的田野去感受阳光的直射和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在自然的熏陶中学习丰富的词汇。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谈话形式引出课题:昨天你们跟着老师到野外去,看到了哪些景色。(小树林、小溪流、野花、草坪)引导幼儿说词语"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漂亮的野花、充满阳光、闪闪发光"等。评析并赞赏幼儿的语言。

  "今天天气怎么样,小朋友看,什么通过玻璃窗照进来了。(阳光)

  二、基本部分

  1、看教学用书《阳光》,让幼儿通过想像猜测故事中的内容。

  2、教师放映课件,幼儿边看边听故事一遍。

  提问:

  故事的名称?

  故事中有谁?

  3、教师放映课件,幼儿边看边听第二遍故事。

  提问:

  (1)这个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佳子为什么要送阳光给奶奶?

  4、学习词语: 阳光 照射学习故事,逐段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简单的句子。

  提问:

  她把阳光包在了哪里?

  她想把阳光送给谁?为什么?佳子为什么哭?奶奶是怎么说的?

  5、幼儿讨论:为什么打开裙角,阳光不见了。

  三、结束部分

  让幼儿到外面用衣服包阳光,然后回到教室。帮助幼儿理解:阳光具有发散性。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和描述的意境。。

  2.尝试仿编散文诗,学XX躲在XX里的句式。

  3.体会散文诗所蕴含的美感。

  活动准备:

  《捉迷藏》PPT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调皮的太阳也喜欢。今天,太阳要带一群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猜猜它们会怎么玩呢?

  二、结合图片,欣赏、学习散文诗

  1.教师:刚才小朋友帮太阳宝宝想了很多捉迷藏的玩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到底是怎样捉迷藏的?(欣赏第一遍)

  2.教师:(1)散文诗里是谁和谁在捉迷藏呢?

  (2)太阳找到颜色宝宝了吗?

  3.师:这首散文诗可真优美,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教师:(1)谁把太阳的眼睛蒙了起来?(黑夜)用什么蒙的?

  (2)太阳数数时,颜色们在做什么?

  (3)颜色宝宝都躲到哪里去了?(请幼儿学说:“xx颜色躲在xx”里的句式。)

  三、学习仿编散文诗,拓展经验。

  1.教师:绿色宝宝除了能躲在草丛里,还能躲在哪里呢?(黄色、红色、蓝色、白色??)

  2.我们小朋友真聪明,会自己创编诗歌了,那我们回去把自己创编的诗歌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3.教师:接下来请我们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去外面找找颜色宝宝都躲在哪里了,好吗?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0

  一、活动名称:《送给小动物的礼物》

  二、活动目标:

  l 调动幼儿快乐与活动的积极性。

  l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l 学会8的形成,知道7添上1是8,8里面有8个1。

  三、活动准备:

  l 各种小动物的卡片各8个,动物食物卡片各8个。

  l 8种不同颜色的小旗子,插塑片、各种珠子若干,幼儿操作用卡片若干。

  l 在活动室布置数量是8的物品。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各种卡片,引起幼儿兴趣。

  基本部分: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动物是多少。

  让幼儿数一数来了几只小猴?几只小熊?让幼儿比比谁多谁少?知道8比7多1,7比8少1。

  请幼儿玩游戏“为小猴和小熊送礼物”,让幼儿操作食物卡片并对应比较,送给两只小动物的礼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们一样多?引导幼儿用添上一个或去掉一个的办法变成一样多,并说出7添上1是8。

  教师出示7种不同颜色的小旗子,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然后添上另一种颜色的旗子,请幼儿回答现在是几面旗子?观察一下,这8面旗子的颜色一样吗?引导幼儿理解8里面有8个1。

  游戏“听口令”,请幼儿从许多插塑片和珠子中取出比7多1的珠子,然后数一数一共是多少,送给小动物。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五、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中,让幼儿找一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数量是8个,互相说一说观察结果,幼儿可以相互评判,比比谁找的多又对。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1

  中班语言活动:《家》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引导幼儿信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小客人,你们看他们是谁呀?出示:白云、小鱼、小鸟、花儿、蝴蝶、小羊图

  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家,我们的小客人也有自己的家,那你们知道小客人们的家在哪里吗?

  师: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

  师:那小鸟的家会在哪里呢?

  师:那绿绿的草地是谁的家呢??

  师:那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呢?

  师:那蝴蝶的家又在哪里呢??

  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来听听这首好听的诗歌:

  (2)出示挂图(放音乐)

  师:一边做动作一边有感情的朗读。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3)理解诗歌内容。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在诗歌里听见了什么呀?要用诗歌里面的话来回答!

  师: 她念的对吗?我们来一起学一学,念一念。(加上动作)还有谁听到不同的吗??

  师:真棒!小朋友的耳朵挺的真认真!我们也来一起学学他。(加上动作)

  师:这么好听的诗歌你们想学吗?那老师就再念一边给你们听,会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念。

  师:说的真好!那为什么小羊喜欢住在绿绿的草地啊?

  师:那为什么小鱼住在河水里呢?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动物出生的地方、喜欢去玩耍的地方、有它喜欢的食物的地方,都能让它快乐,让它有家的感觉!

  师:小朋友们你们现在都会了吗?那现在老师不念了。我现在要请小朋友们用最好听的声音来念给大家听一听。

  师:小朋友们真棒,都会读了,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来念一念,看看谁最聪明已经学会了。

  (幼儿念诗歌)

  师:你们说他们念的好不好?

  那你们也要努力哦!我们来为自己鼓鼓掌。

  4、角色游戏

  师接下来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游戏,我先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白云,再请四个小朋友扮演蓝蓝的天空。

  师:扮演天空的小朋友要是听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就去把白云抱在怀里送到位置上坐好”

  师:哪有谁想当密密的树林呀?再请个小朋友来当小鸟。

  师:我要再请2个小朋友来扮演小鱼,4个小朋友来扮演小河。

  师:扮演小河的小朋友要是听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就去把小鱼抱在怀里送到位置上坐好。

  师:……………

  4、仿编儿歌

  (1)(说到各种动物时 教师可加上动作)

  师: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

  师:说的很好!小朋友们我们来一起说说:蓝蓝的天空是太阳的家。

  师:除了太阳呢?

  师:我们都来一起说说:蓝蓝的天空是星星的家,蓝蓝的天空是月亮的家……

  师:那密密的树林除了小鸟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

  师:好的那我们来一起说说,密密的树林是蝴蝶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兔子的家

  师:那绿绿的草地除了是小羊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呀?

  师:对绿绿的草地时小牛的家 ….

  师:那清清的河水除了是小鱼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呀?(教师可做动作如:小鸭嘎嘎

  师:清清的河水是鸭子的家……

  师:红红的花儿和快乐的幼儿园又是谁的.家呢?

  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小朋友说的太阳、松鼠、小牛、乌龟、蜜蜂和老师。一起来编出一手新的诗歌。

  师:真厉害呀,都会编诗歌了。哪有没有哪个小朋友能够自己一个人编一首诗歌呢?

  师:他真厉害,我们给他鼓鼓掌!

  5、共同的家

  师: 学了这首好听的诗歌后,我们知道了,每种一动物、植物和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我们一起生活在那里。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师:对,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老师也编了一句诗,放在这首诗的最后: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现在就用我们最好听!最响亮!的声音最后来一次。表达我们对地球妈妈的爱。

  集体朗诵。

  6、结束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 观察图片,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乐意想象讲述。

  2、 体验爸爸、妈妈爱宝宝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ppt、音乐、帽子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兴趣

  (图片首页)t:今天,郑老师请来了老鼠的一家,请你们看看它们是谁?

  t:(小结)对了,它们是鼠爸爸、鼠妈妈、鼠哥哥和鼠妹妹,告诉你们,鼠爸爸和鼠妈妈非常爱自己的两个鼠宝宝,一家人相亲相爱,生活得很幸福。)

  二、 分段欣赏,想象讨论

  1、(讲述故事,图片1—2)

  2、(出示图片3—4)t:咦,鼠爸爸和鼠妈妈发现一样东西,你认为这是什么呀?(幼儿猜想)到底这是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往下听。(讲述故事)

  3、(插入式体验)哦,原来是顶大帽子,我这就有一顶和鼠爸爸、鼠妈妈找到的一样的大帽子,请你们来摸一摸,摸上去什么感觉?

  4、t:看到这顶圆鼓鼓、毛茸茸的大帽子,鼠爸爸、鼠妈妈会怎么想呢?到底鼠爸爸、鼠妈妈想到了什么?让我们听下去。(讲述故事3—4)

  5、(讲述故事,图片5—6)

  6、(出示图片7—8)t:咦,这是什么呀?帽子下面是什么?为什么看不见他们的头和身体,只看见它们的脚呢?

  t:(用图片9—10小结)它们这样走路累不累呀?虽然他们走得很累,也走得很慢,但是他们没有停下来,因为鼠爸爸、鼠妈妈想把大帽子带回家做什么呀?(帽子床)

  7、t:(出示图片9—10讲述故事9—14)鼠哥哥、鼠妹妹睡醒了,它们会怎么样呢?为什么鼠妹妹会吓哭呢?鼠哥哥会怎么做呢?(可以请幼儿学做鼠哥哥、姐姐说说对话)

  8、t:鼠哥哥、鼠妹妹哭着大叫“怪猫”、“怪猫”,你们觉得是怪猫吗?

  9、t:那么鼠爸爸、鼠妈妈听到这个哭喊声它们会怎么做呢?(幼儿猜想,再出示图片15—16讲述故事15—18)

  10、t:你猜这时鼠哥哥、鼠妹妹会对鼠爸爸、鼠妈妈说什么呢?(师幼可以角色扮演说对话)

  11、(讲述故事19—20出示图片21——22)晚上,鼠宝宝一家要休息了,它们在哪里呀?

  你觉得鼠宝宝一家睡得舒服吗?你们看这是张怎样的帽子床,让鼠宝宝一家睡得这么舒服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3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3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教案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教案:糖果雨4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糖果雨教案

中班音乐摘苹果教案2篇 中班音乐摘果果教案

小班语言谁来了教案优秀5篇(谁来了小班教案设计思路)

中班清明节活动总结3篇 清明节方案幼儿园中班总结

我会叠衣服中班健康活动教案2篇(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我会叠衣服)

中班教案模板3篇 中班教案详细教案

中班社会关于劳动节的教案3篇 幼儿园中班关于劳动节的教案

大班反义词语言教案12篇(幼儿大班语言反义词优秀教案)

中班教师节活动总结简短范文7篇 中班教师节主题活动总结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2篇 大班 科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