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教案共3篇 鉴赏诗歌的答题模板

时间:2022-06-12 13:27:32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教案共3篇 鉴赏诗歌的答题模板,以供参考。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教案共3篇 鉴赏诗歌的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教案共1

  诗歌鉴赏答题步骤:

  这几年的诗歌鉴赏题,依据考点,它的问题设置主要有这几种类型:意象意境型、表达技巧型、语言特色型、炼字型、情感主旨型、评价型、比较评价型等。

  一、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景物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描摹出主要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描摹出图案或图景后,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炼的话概括,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如:

  画 堂 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提问: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回答: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的景象,(步骤一)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残春图。(步骤二)表现了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步骤三)

  二、表达技巧型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乐景衬哀情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 (6)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赏析角度及常用名词:(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对比映衬、象征、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等)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答题步骤: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

  3、析效果,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例如:

  醉落魄

  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提问: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回答:主要运用了烘托(衬托)的手法。(步骤一)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步骤二)来烘托鹰的形象。(步骤三)

  三、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如: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提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回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多用口语,(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四、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句)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简析某字在某句中的表达效果。联系全诗,赏析某字的表达效果(妙处、作用)。某字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答题步骤:

  1、找字。(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拟声词、表色彩的词语)

  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情境,点出该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如:

  过 香 积 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提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回答:“诗眼”分别是“咽”“冷”。(步骤一)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二)“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步骤三)

  五、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写什么,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怎样写,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此点一定要结合诗句本身灵活运用,因为在此类型题的考查中也许所选诗歌并未涉及技巧的考查)

  3、为何写,抒发什么情感,或反映什么社会现实、表现什么情趣、寄托什么情怀等。

  例如:

  南 柯 子

  王 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提问: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回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此诗在此处并未运用表达技巧,故可省略步骤二)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步骤三)

  六、评价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只是前六类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例如: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提问: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回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七、比较评价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情感、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例如

  越中 览 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环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鹄飞。

  石 头 城 刘禹锡

  山围古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提问: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

  回答: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手法,把历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场春梦,与现实显示出这一梦境的残破景象——为辉煌历史哀鸣的翻飞“鹧鹄”和为辉煌历史见证的“旧时”月亮,各自形成对比,共同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凉感;《越中览古》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笔,振起全篇。《石头城》以“旧时月”暗转,隐隐反照的是东晋到南朝近三百年的历史。

  不同点:《越中览古》由历史典故发轫,由昔向今延伸,侧重状昔日的繁华,引渡到现实情景,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石头城》从今往昔推移,反方向运作,侧重描绘今之荒凉,定格于一个静态镜头。

  以上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关于诗歌鉴赏答题类型的一些总结,因为诗歌鉴赏术语的积累已经不属于解题步骤,在此没有讲解。而本文所写的也只是诗歌鉴赏过程中的一部分,希望可以帮助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使其表述的更清晰严谨。

  总之,我们千万不要忽视答题步骤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作用,更希望在今后的诗歌鉴赏中力求做到紧扣问题,回归诗歌;运用术语,适当展开;明确步骤,表述严密;自圆其说,大胆做题!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教案共2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教案

  【教材分析】《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学情分析】

  诗歌鉴赏是大多数学生觉得无从下手的题,同时也是中考的必考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应着重讲解此类题的答题方法、答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指明一个方向,能够较快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炼字型鉴赏题目的答题方法,学会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炼字型和人物形象型题的解答方法

  3、情感目标:从诗歌鉴赏中体会古代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炼字”的相关知识、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

  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比较熟悉贾岛“推敲”的故事。到底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这实际上是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一个典型。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因此,注意诗歌语言的炼字,就成为鉴赏诗歌语言的一大切入点。

  二、考点把握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分析看来,诗词鉴赏题的设题范围呈“课内课外平分秋色”之势。题型多为对诗人情感的把握与对佳句的赏析。

  三、答题技巧

  (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情感的抒发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体会诗词的思想情感就是要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古诗词中流露出来的情感、观点或态度进行客观地分析评价。

  题目形式:①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③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1)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

  (2)弄清诗句含意,特别是“诗眼”的含义。

  (3)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

  (4)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

  (二)鉴赏语言特色

  诗词的语言具有精练性、生动性、准确性、形象性的特点。具体到某一首诗词,其语言风格不外乎以下几种:朴素、绮丽、清新、沉郁、豪放、活泼、直白、含蓄、婉约、恬淡等。

  1、品味炼字型

  题目形式:①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②“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③“某”字能否改为“某”字?④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2、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①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②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③从某句诗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3、分析语言特色型

  题目形式: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绮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时:①要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意象意境

  诗词中所绘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题目形式:①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②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四)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时所采取的特殊“手段”,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艺术构思等。

  题目形式:①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②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③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手 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4)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时:①要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③分析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习题练习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1、2题。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传统式的教育,习惯性的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负责听,然而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低,导致他们厌恶这门学科。因此,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而不是教师直接灌入知识,这样会大大的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学习。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教案共3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教案

  【教材分析】《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学情分析】

  诗歌鉴赏是大多数学生觉得无从下手的题,同时也是中考的必考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应着重讲解此类题的答题方法、答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指明一个方向,能够较快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炼字型鉴赏题目的答题方法,学会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炼字型和人物形象型题的解答方法

  3、情感目标:从诗歌鉴赏中体会古代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炼字”的相关知识、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

  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比较熟悉贾岛“推敲”的故事。到底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这实际上是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一个典型。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因此,注意诗歌语言的炼字,就成为鉴赏诗歌语言的一大切入点。

  二、考点把握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分析看来,诗词鉴赏题的设题范围呈“课内课外平分秋色”之势。题型多为对诗人情感的把握与对佳句的赏析。

  三、答题技巧

  (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情感的抒发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体会诗词的思想情感就是要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古诗词中流露出来的情感、观点或态度进行客观地分析评价。

  题目形式:①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③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1)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

  (2)弄清诗句含意,特别是“诗眼”的含义。

  (3)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

  (4)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

  (二)鉴赏语言特色

  诗词的语言具有精练性、生动性、准确性、形象性的特点。具体到某一首诗词,其语言风格不外乎以下几种:朴素、绮丽、清新、沉郁、豪放、活泼、直白、含蓄、婉约、恬淡等。

  1、品味炼字型

  题目形式:①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②“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③“某”字能否改为“某”字?④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2、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①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②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③从某句诗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3、分析语言特色型

  题目形式: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绮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时:①要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意象意境

  诗词中所绘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题目形式:①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②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四)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时所采取的特殊“手段”,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艺术构思等。

  题目形式:①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②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③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手 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4)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时:①要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③分析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习题练习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1、2题。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传统式的教育,习惯性的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负责听,然而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低,导致他们厌恶这门学科。因此,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而不是教师直接灌入知识,这样会大大的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学习。

  大家都来到荷塘,挖莲藕抓鱼虾,捉泥鳅捡螃蟹,人声鼎沸,笑语欢声,相互谈说着要如何弄出一顿顿可口的美味。光是莲藕的吃法就有很多:熬汤炖肉八宝酿、清炒生吃蜜饯糖,还可以磨成藕粉,加入砂糖或蜂蜜,在温水里一泡,就是一杯清凉清甜的解暑饮料。用鲜莲叶来熬粥,蒸饭蒸鸡,或蒸其它肉类味道都是极鲜美的,做出来的食物均带着一股淡淡的莲叶清香。人们那么喜欢荷花,不单单是因为它的芳香美丽洁净高雅,更因为它全身是宝,每一处都可食可药可用。 我最喜欢的是生鲜莲子羹。把剥好的莲子对半打开去芯,莲子芯很苦,可以药用,没有芯的莲子是甜的,正好用它熬糖水。把足量的生莲子洗净,和着一小片生姜一片鲜莲叶,放进清水锅里,盖着盖子大火烧滚,转小火熬二十分钟,捞起莲叶,加入冰糖,小火慢熬,边熬边搅拌,十五分钟后,一款既清香甘美又消暑解渴的莲子羹就做成了。这样的汤水,在炎热的夏季里,只要喝过一次都不会忘记。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教案共3篇 鉴赏诗歌的答题模板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