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3篇

时间:2023-09-26 15:27:49 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怎样阅读。

  2.学会交流阅读心得。

  3.能借助批注梳理思路。

  4.能以梗概的形式,用十分简练的语言介绍作品。

  教学重难点

  怎样阅读及交流心得能以及写好作品梗概。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名著《列那狐与猎人--真假狐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那么这位益友会给你带来哪些收获呢?换言之,你读这本书时有哪些收获让你受益呢?今天我们就来交流有关读书心得的问题。(板书: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就同读一本书而言,不同的读者收获(心得体会)也是不一样的。

  二、新课。

  (一)同读一本书

  1.讨论你将围绕哪些话题进行交流心得体会。

  总结出:

  (1)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主要内容)

  (2)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3)有没有地方让你感觉困惑,或是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

  (4)读这本书时,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5)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

  (6)故事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你借鉴学习的?

  2.强调交流时的注意事项:

  (1)上面的.话题在我们交流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两个,不用面面俱到,因此在阅读时,你要针对你选的话题进行全面的思考。

  (2)可以借助批注梳理自己思路,从而深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表达观点时要以所读书的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到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样有说服力。

  (4)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3.出示同一本书。

  4.交流心得。

  5.布置作业。

  阅读名著《那列狐与猎人》。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2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东西莫过于它的真情自然流露,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情打动人、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真”的含义的呢?“真情”呢?

  (1、真人真事。2、亲身经历。3、符合客观实际的事等)(真实的心情或感情)

  也就是说,通过真人真事来体现真实的心情或感情。

  对了,课本中就有两篇习作例文,我们来看看这两篇例文是怎样表达出作者的真情的。默读课文,谈谈你对批注的看法。

  二、新课。

  (一)例文1《别了,语文课》

  1、结合批注默读课文。

  2、自己总结写法。

  (1)用几个具体的事例来流露真情实感。

  (2)利用“独白”,直接表达心情。(也叫直抒胸臆)

  (3)挑选典型的事例,详细介绍。

  3、交流。

  (二)例文2《阳光的两种用法》

  1、结合批注默读课文。

  2、自己总结写法。

  (1)讲述事例来流露真情实感。

  (2)用“某一事物”来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

  (三)拓展例文阅读——《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1、出示《秋天的怀念》(课文略)

  2、讨论写法。

  (1)精描细绘见真情(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

  (2)万事求实见真情。

  (3)直抒胸臆见真情(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

  (4)巧妙地安排结构(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

  (四)归纳总结写作方法。

  1、具体事例见真情。

  2、精描细绘见真情(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

  3、直抒胸臆见真情(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

  4、景物(生活场景)描写见真情(借景抒情)。

  (五)选材提示。

  这是老师对亲情的理解:

  1、亲情是在我饥肠辘辘时母亲端上的一碗蛋炒饭。

  2、亲情是在我犯错时父亲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的手掌。

  3、亲情是在父母疲惫时我双手奉上的一盏清心的茶。

  (六)习作。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特点对主要部分详细介绍的方法。

  2、了解家乡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体验故土乡情。

  3、增强爱家乡的情感。

  4、阅读文章时要弄清作者重点表达的意思,分清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

  5、明确在习作时,要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6、体会用不同的词(近义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语言特点;用近义词写排比句。

  7、了解寓意吉祥的习俗。

  8、养成认真规范书写正楷字的习惯。

  9、背诵《长歌行》,并体会诗歌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抓住特点对主要部分详细介绍的方法。

  2、体会阅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懂得习作时要分清主次,详略得当。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家乡的风俗习惯的资料。

  2、正楷字书法、字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火把节》《牦牛节》视频片段。

  师:隆重而热烈的节日,把我们带入到了浓浓的节日的氛围中。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到中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风俗。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重阳登高赏菊……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咱们的家乡有哪些风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篇关于家乡风俗的习作。

  二、新课。

  1、创设情境说风俗。(扮演小导游介绍家乡的风俗)

  1组(三五同学为游客,一名同学扮演导游)

  导游: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家乡xx,我是你们的小导游,请跟随我走进我们的家乡,走进我们神秘的`苗寨。

  我来介绍家乡的风俗……

  游客:哦,还有这样的风俗呀,真是一个神秘的民族。

  2组

  导游:我们的苗寨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风俗呢,据说……

  3组

  导游:我就参加了那次xx活动,那时刻,别提有多激动,(讲述参加活动的经历)……

  ……

  2、写写家乡风俗。

  刚才的小导游们有的选取了最具家乡代表性的风俗,有的介绍了家乡风俗的来历,有的讲述了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有的为我们描绘了参加节日活动时的具体情境,讲的都很生动细腻。但是,说的再好都是纸上谈兵,我们能不能像大作家老舍、沈从文那样把这个有特点的风俗习惯,用富有特色的语言,把它写下来呢?

  (1)确定主题。

  可以写一种风俗习惯,也可以写自己参加某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

  (2)列写作提纲,确定重点部分。

  ①写风俗习惯。

  A、风俗习惯的内容

  B、特点

  C、风俗习惯的来历

  D、风俗习惯的意义

  E、自己的实际体验。

  ②参加风俗习惯的亲身经历。

  A、参加活动的情况(重点)

  B、风俗习惯的来历

  C、这种风俗习惯的特点

  D、自己的感受(重点)

  三、进行习作。

  同学们写得都很好,我发现很多同学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故乡的真挚感情。说风俗,谈家乡,翻来覆去绕不开一个“情”字。朴实的话语、简短的文字,因有了对故乡的那份深情而动人心弦,因此,我们在写家乡风俗的时候,哪怕你写的是最普通的风俗,只要你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情感,你的习作就是成功的。

  四、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中,我们欣赏到了各地不同的节日风俗,同时也品味到了同样的一种情感,那就是对故乡的热爱、眷恋、自豪之情。我们写家乡的风俗,更是透过这种风俗在写我们的家乡,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写家乡的文化,抒写我们心中的故乡情!有了真挚的情感,我们的文章就有了生命,就能打动人心。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3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5篇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10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每个语文园地的内容

语文园地一教案10篇

三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8篇 语文园地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园地七语文教案8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园地》4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园地一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3篇 语文园地一教案三年级上册

二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5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关于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3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表)

小学语文园地五教案8篇(语文园地五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