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高矮中班教案精品5篇

时间:2023-09-30 21:59:13 教案

比高矮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目测的方法比较高矮,知道要在同一平面上比较高矮。

  2、学习按高矮排序,找出最高的和最矮的。

  3、理解高矮的相对性,体验比较的乐趣。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PPT演示图片。

  (1)小猴。

  (2)小猴和长颈鹿站在同一平面上比高矮。

  (3)小猴站在椅子上和长颈鹿比高矮。

  (4)小兔、小猴、长颈鹿站在同一平面上比高矮。

  (5)身高测量仪图片

  2、分组操作材料。

  (1)小熊比高矮:人手5只高矮不同的小熊、泥工板,2条抹布

  (2)房子涂色:人手一张操作图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PPT,尝试用目测的方法比较高矮。

  引导语:听说今天森林里在举行比较高矮大赛,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出示PPT图①

  提问:图片上有谁?小猴子说自己最高?对吗?为什么?

  小结:小猴子这样说是不对的,因为高矮是要通过比较才知道的。

  (2)出示PPT图②③

  提问:小猴子站在椅子上和长颈鹿比高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比较高矮要在同一平面上,否则得出来的结果就不准确了。

  (3)出示PPT图④

  提问:小猴子到底是高?还是矮?为什么?

  小结:和不同的对象比高矮,得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因为高矮是相对的。

  2、操作比较,巩固认知。

  (1)幼儿相互比较高矮。

  ①提出活动要求:三个人一组,两个背靠背,另一个观察比较。最后三个人按从最高到最矮或从最矮到最高的排序方式进行排队。

  ②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③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④经验拓展:用身高仪进行测量得出的结果比用眼睛观察更准确。

  (2)幼儿分组操作。

  ①介绍操作材料和要求。

  第一组操作材料“房子涂色”:每个小朋友桌上都有一张图,图上有许多高矮不一样的房子,请小朋友给最高的房子涂上绿色,给最矮的房子涂上红色。

  第二组操作材料“小熊比高矮”:看标志,帮助5只小熊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或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

  ②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展示操作结果,分析评价。

  请个别幼儿介绍操作结果。

  教师针对幼儿操作过程和结果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

  3、谈话小结。

  小朋友们平时区域活动的时间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继续比较高矮。我们生活中许多物品也可以比较高矮,大家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再去试一试。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比高矮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比较活动中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比较性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区分高矮,掌握区别高矮的简单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课件:数学卡——3-3比较概念,3-4比较概念,3-5比较概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组织幼儿做相反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说“高”,小朋友说“矮”,同时蹲下;

  老师说“矮”,幼儿小朋友说“高”,同时站起来。

  二、展开。

  1、学会区别高矮。

  (1)和同伴比高矮,请幼儿和伙伴比一比,说出:谁高谁矮?谁和谁一样高?

  (2)数学卡:3-3比较概念。

  比一比,两座楼,哪一座高?哪一座矮?

  两个礼品盒,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两个厨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两个梯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2、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掌握比较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的两名幼儿,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

  用挡板遮住他们的下半身,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2)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小猫爬到树顶,小猫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

  提问:小猫的话对吗?为什么?

  (3)讲解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小结:比较高矮时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教师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

  (1)数学卡:3-4比较概念。

  三座楼相比:

  甲楼同乙楼比,甲楼比乙楼高,乙楼比甲楼矮。

  甲楼同丙楼比,甲楼比丙楼矮,丙楼比甲楼高。

  三棵树相比:

  引导幼儿说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2)讨论: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变矮了呢?

  (3)小结:一个人或一个物体是高是矮,要看和谁相比,高和矮是会变的。

  4、小组四人排队,渗透高矮排序。

  请幼儿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尝试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5、音乐游戏“找朋友”。

  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童舞曲,幼儿按节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儿均找到朋友后,音乐停止,幼儿说出两人比较的结果。游戏反复进行,朋友不断交换。

  三、活动评价。

  表扬积极参与比较、认真观察的幼儿。

比高矮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并能用三个或更多的物体比较高矮。

  2、能认真地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P11,

  2、三个不同高度的帽子。

  3、一个大方块。

  活动过程

  1、玩比高矮的游戏。

  (1)、两个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啊?我让她们都站在这平平的地面上。看看这两个小朋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再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比较。

  "又来一个小朋友,我也让他站在这平平的的地面上,并站在这两个小朋友的中间,这里就有1、2、3三个小朋友。看看她比哪个小朋友高?比哪个小朋友矮?(原来她们是比过以后才能知道高矮)。"

  (3)请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大方块上,与其他两个小朋友比一比,现在谁高谁矮。

  (4)请幼儿认真观察、思考:谁最高?谁最矮?为什么?想一想比高矮,怎样比最公平?

  2、再次尝试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至五人,幼儿自己练习比高矮,并按高到矮(或矮到高)顺序排队。

  3、再请三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戴着高矮不同的帽子,请其他的小朋友比一比,说一说哪顶帽子高,哪顶帽子矮,怎么比?

  (1)请小朋友将帽子摘下来,放在桌子上比一比。

  (2)与小朋友讨论比较高矮的方法:相比较的物体必须都放在同一个面上,也就是说都在桌面上或都在地面上,而且这些地方一定要是平的。

  4、做练习《我的数学》P11,比一比谁戴的帽子高,谁的帽子矮。在高帽子上打勾,矮帽子上画小三角形。后讲评幼儿做练习的情况。

  5、小朋友们,想不想让自己比别人高呀?那我们要怎么做呢?(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少吃零食,多运动,才长得高。)

比高矮中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比较高矮》这个数学活动,着重解决的是生活中“谁高谁矮”的问题。我根据中班幼儿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都较突出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合理的游戏情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引导幼儿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掌握比较物品高矮的关系。本活动内容而且符合幼儿现实发展需要,而且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了解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布一块。

  教学过程:

  一、区别高矮

  1、出示课件(一):高矮不同的双胞胎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引入高和矮)

  2、请两个幼儿上来比比谁高谁矮,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

  二、了解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幼儿,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两棵树,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准。

  3、出示课件(三):猴子低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两个幼儿比较高矮,再让高的幼儿跟老师比,或让矮的幼儿跟更矮的幼儿比,使幼儿知道: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幼儿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四、延伸活动:请全体幼儿课后分组按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玩排队游戏。

比高矮中班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使同学学会关注自身和他人的身体特征

  2、 让同学能了解引起高、矮、胖、瘦的原因。

  3、培养同学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使同学了解引起胖瘦与高矮的的原因,和掌握正确的生活习惯

  难点:能否找到引起胖瘦与高矮的原因

  教法与学法:

  1、采用让同学自主探索、尝试、发现寻求答案。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同学,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去想象。

  2、采用启发、诱导同学进入教学情景,通过电化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并渗透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教学。以同学为主体,通过同学尝试与猜测和同学实际参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出示图片。考虑问题,寻找两张图片的区别所在,举手发言

  2、引出讨论话题

  ①提出疑问:“引起胖瘦和原因是什么?”

  ②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③各组代表发言

  ④教师归纳总结,展示正确的原因

  一、引起肥胖的原因:

  1、遗传:家长一方肥胖,其子女发胖的机率为40%;家长双方肥胖,其子女发胖的机率为70%。

  2、饮食:摄入热量过多,往往容易引起肥胖。

  3、运动少:运动量缺乏,导致能量供给与消耗的失衡,常会引起肥胖。在这种情况下,应调整饮食与增加运动

  二、引起偏瘦的原因:

  1、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没有食欲。

  2、慢性疾病,如呕吐、腹泻等, 吃下事物不吸收。

  3、偏食、挑食、厌食,不按时进食,吃零食。

  4、缺乏身体锻炼。

  3、展示新图片

  ①集体回答图片中的人物名字,身高

  ②引出疑问:“我们人会有高矮的区别呢?”

  ③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发言

  ④教师归纳总结,展示正确的原因

  1、遗传因素和性别:男女身高分别有79%和92%属于遗传因素的作用 。

  2、体育锻炼:体育活动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

  3、营养水平 :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加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缺乏,也会造成小朋友个子矮。

  4、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条件 :我国北方的小朋友比南方的小朋友要高些。

  4、肥胖与偏瘦对身体的危害

  “你们觉得一个人太胖或太瘦对身体有利吗?”过渡到肥胖与偏瘦对身体的危害

  教师讲解——肥胖:身体方面的危害:身体笨重,行动缓慢,活动能力差 ;易得疾病。心理方面危害 :影响体型美 ;影响智力发展 ;影响心理健康 偏瘦:身体方面的危害:容易得疾病;力量相对较差。心理方面的危害:影响型体美

  5、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该如何控制自身的体型。“

  ①同学举手发言

  ②教师归纳总结: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注意饮食习惯;积极预防治疗疾病

  6、室内活动:哑巴传话

  为了我们的健康,也为了我们能更好的控制自身的体型,那我们现在行动起来吧!

  7、回顾

  ①举手讲述自身学到的知识

  ②教师点评

  ③师生再见

比高矮中班教案精品5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4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活动教案)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7篇(中班科学我是小小修路工教案)

实用的中班美术教案范文4篇(中班美术教案40案)

中班教案5篇

中班保护牙齿教案8篇 保护牙齿教案反思

有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模板6篇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

语言活动妈妈中班教案8篇 中班语言学妈妈公开课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4篇(中班科学水果列车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月亮3篇(中班语言课月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