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3篇 小学数学路程速度时间教案

时间:2023-11-06 19:01: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3篇 小学数学路程速度时间教案,供大家参考。

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3篇 小学数学路程速度时间教案

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1

  教学目的: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总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4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的:

  1、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这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理清三者关系,为下面的练习打基础。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根据情境图列式计算。

  3、完成“练一练”第三题。根据第1个算式写出第2、3个算式的得数,寻找其中的规律。

  4、完成“练一练”第四题。列式计算后,与自己的同桌再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解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策略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果、发现规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自己编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和延伸,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五题。

  看线段图解答,然后提问:15分、35分分别在什么位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四、拓展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2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的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两辆不同的.汽车以不同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哪辆汽车跑得快些?

  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如何解决哪辆汽车跑得快些?使学生认识到:两个物体体运动快慢的比较,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从而引出路

  程、时间和速度。

  引出:速度 =路程÷时间

  三、看一看

  教科书P79页的看一看,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80页的试一试的第1小题,

  2、完成P80页的试一试的第2小题。

  3、完成 P80页的第一小题。(在书上完成)

  板书设计: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4千米/时

  人每小时大约走4千米。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3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提出疑问请你帮帮忙:有辆面包车和公交车在吵架,面包车说:“我比你跑地快,我2小时可以行驶120千米。

  ”公交车不服气,说:“我3个小时行使了210千米。”他们一直争论不休,争执不下到底谁快。

  请你作为公证员帮忙解决一下。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1)指名让学生说,你觉得谁快一点,并说明理由。(放开让学生说)

  (2)然后,引导出:大家都认为公交车跑地快。

  怎样来比较谁快谁慢?让学生体会关键是看谁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我们用一个小时作为单位时间)行驶的路程谁多?这就是表示“速度”。因此,速度是表示物体的快与慢。

  (3)请你说说看,面包车的速度是多少?(一个(每)小时行使60千米,表示60千米/时)公交车的速度是多少(一个(每)小时行使70千米,表示70千米/时)?

  (4)请你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速度?你能找出来吗?(比如:自行车的`速度、人步行的速度、火箭的速度、火车的速度等等。

  老师可以给出他们大约的速度。

  让学生体会出大约的速度就是平均的速度,速度是不确定的,是变化的。)

  (5)我们知道,速度是不确定的,是变化的。

  如果要你计算当时的速度,你会算吗?请你仔细思考一下。引导:要知道速度,需要哪些条件?(结合公交车和面包车比快的题目)请小组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速度=?

  (6)小组汇报。(以“我们小组认为……”的句式。)

  引导出:速度=路程÷时间。

  3、巩固练习

  路程:150千米、160千米、110米、12千米

  时间:30分、20小时、11秒、300分

  速度:60千米/时

  4、探索,分享

  假如,我有两个疑惑:

  一、我想知道辆车从某地到某地需要多少时间?应该怎么求?

  二、我想知道这辆车从某地到某地要多少路程?又该需要哪些条件?

  请四人小组讨论。

  最终得出: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小结:路程、时间与速度三个变量之间,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第三个。(并让学生熟记在心,那些相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求背诵)

  5、实践问题

  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60千米/时,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3小时,我们可以知道他路程是?

  60×3=180。

  请问:60×3=180表示什么?

  180÷3=60表示什么?

  180÷60=3表示什么?

  6、课堂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来猜一猜谁跑得快?课件出示:拖拉机2小时跑了120千米,面包车3小时跑了210千米,请你们说说谁跑得快呢?学生积极讨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又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方法?

  2、小组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拖拉机行120千米所用时间:2小时。

  面包车行210千米所用的时间:3小时。

  拖拉机用的时间少,所以拖拉机跑得快。教师对这种方法先不予以否定,让这名同学听一听其他同学分析的方法,或让其他同学说说他错在哪里。

  (2)拖拉机2小时行的路程:120千米。面包车2小时行的路程:210÷3×2=140(千米)140千米>120千米,所以面包车跑得快。

  (3)拖拉机每小时行驶的路程:120÷2=60(千米)面包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210÷3=70(千米)因为60千米。

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3篇 小学数学路程速度时间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