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子的秘密》教案5篇 关于罐子的教案

时间:2023-12-16 12:13: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罐子的秘密》教案5篇 关于罐子的教案,供大家参阅。

《罐子的秘密》教案5篇 关于罐子的教案

《罐子的秘密》教案1

  设计意图

  小班年龄的幼儿的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凡是生动、活泼形象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所以家长会常常发现这种现象,比如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玩自己喜爱的玩具或游戏时,周围一旦出现什么新异的刺激,他马上就会分散注意,他的有意注意水平仍然很低,一般只能维持3-5分钟。所以小班幼儿的活动,大致以简单易接受为主。但是,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活动时,必须采用有趣的形式。通过有条理的步骤,一步步深入,试着让他们达到活动的目标,收获活动的知识。

  活动目标:

  1、听便各种声音,能够大胆用语言表达。

  2、有目的的倾听,有准备的猜想。

  3、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4、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已经认识过米、红豆、核桃。

  教具准备:PPT课件、红绿灯牌子、音乐。

  教学重点:

  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教学难点:

  自然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与客人老师打招呼,消除紧张感。

  2、教师(出示罐子):你们看,今天金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罐子!(摇动没装东西的罐子)罐子里面都东子吗?你怎么知道没有?(不停摇动,引导幼儿)

  幼儿:因为没有声音。

  3、教师:哦,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打开盖子)看看到底有没有东西哦,有东西吗?没有!小朋友们真聪明。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向罐子内装东西):老师来变戏法喽,你们再听听,听听有没有声音。

  2、教师(摇动罐子):猜猜,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哒?有声音就里面有东西了对吗?现在老师这里有那么多罐子,你去找一个里面都东西的罐子,罐子都封住的不可以打开,今天要用耳朵,用你的`小耳朵去找找那个管子里面是有东西的,你拿一个有东西的去做到位置上好吗?赶快来找找。

  3、幼儿寻找

  4、教师:找到了吗,找到了就坐回去。(幼儿回座位。)

  5、教师:谁的罐子里有东西的?(教师摇动罐子)谁的罐子里有东西哒?大家都有哒?(罐子双手捂住放在胸前)好了,罐子宝宝保护好,罐子宝宝一直让他发声音它也会哑掉的哦。罐子宝宝有声音的对吗?那里面声音一样吗?(摇动罐子)听!听听,你的东西和他的东西一样吗?

  (幼儿摇动罐子说出:不一样。)

《罐子的秘密》教案2

  设计意图:

  各种各样的罐子在小区、家里到处都有。在成人眼里,空的罐子就成了垃圾;但在孩子们眼里却成了宝贵的玩具,可看可玩可制作……由此可见罐子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何不充分利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废旧物来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呢?由此,产生了此活动。

  目标:

  1、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2、自然地讲述探索结果。

  3、对听辨声音感兴趣。

  重点: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难点:自然讲述探索结果。

  经验准备:会开启八宝粥罐子。

  物质准备:八宝粥罐子32个,(8个装米,盖上有暗标记,9个装塑料珠子;15个空罐)。米、塑料珠子各2盆。空筐2个(贴有米和珠子标记)。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我发现了什么?(3分钟)

  ⒈幼儿第一次探索,听辨有无声音。

  师:“桌上有许多漂亮的罐子,请你不要打开,摇一摇,听一听,再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发现?”

  ⒉与同伴分享: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听辨两种声音。(10分钟)

  ⒈幼儿第二次探索,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⒉学习听辨二种声音。

  (1)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3)谁和他的声音是一样的?

  (4)打开来看看是什么?(进行验证:米、珠子)

  小结:原来罐子里装了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了。

  ⒊归类摆放

  ⑴听口令摇动对应的罐子。师:米宝宝一起来唱歌;珠子宝宝一起来唱歌;

  ⑵出示有标记的筐,请幼儿按指令归类摆放。师:米宝宝罐子放在米宝宝标记的家里,珠子宝宝罐子放在珠子宝宝标记的家里。

  ⒋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会唱歌的罐子。互相猜猜罐子里的秘密,进一步巩固对二种声音的认识。

  师:下面请小朋友选择桌上的珠子或米其中一种装进空罐子里,然后盖上盖子,一起来做会唱歌的罐子。

  (1) 要求:把罐子放在脸盆里装,米和珠子不要洒出来。

  (2) 分组演奏。按材料不同分两组坐,听指挥演奏。

  三、活动延伸:寻找不同声音。(2分钟)

  再去找找,罐子装了其他材料会发出什么声音?

  反思:

  值得肯定的地方:

  1。幼儿对活动关注度高,始终乐于探索,兴趣盎然。

  2。活动目标符合本班幼儿实际能力。

  3。教师语言儿童化,既不失科学活动的精炼,又符合托班幼儿年龄特征。

  4。教师能够根据本次活动实际发展,及时、灵活调整活动环节。

  存在不足及调整措施:

  1。幼儿在第一次探索操作环节,出现拿着罐子敲桌子现象,虽属“自由探索”,但是敲击会损害桌子,教师应该及时制止、教育。

  2。第一环节,教师没有明确提出要求不要打开罐子,幼儿把罐子打开米撒了一地,个别幼儿注意力转移,去地上捡米,导致一些混乱。

  3。幼儿按标记归类摆放环节,教师发现了一名幼儿摆错位置,提出质疑:“我看到咚咚咚的罐子放到小标记的盒子里了,应该放哪里呀?”教师发现了幼儿的错误,应该要求幼儿自己纠正错误,教师的指导语明显指示正确的是放在大标记盒子里,幼儿也就用不着思考了。

《罐子的秘密》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2、自然地讲述探索结果。

  3、对听辨声音感兴趣。

  重点: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难点:自然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开启八宝粥罐子。

  物质准备:八宝粥罐子32个,(8个装米,盖上有暗标记,9个装塑料珠子;15个空罐)。米、塑料珠子各2盆。空筐2个(贴有米和珠子标记)。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我发现了什么?

  1、幼儿第一次探索,听辨有无声音。

  师:“桌上有许多漂亮的罐子,请你不要打开,摇一摇,听一听,再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发现?”

  2、与同伴分享: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听辨两种声音。

  1、幼儿第二次探索,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2、学习听辨二种声音。

  (1)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3)谁和他的声音是一样的?

  (4)打开来看看是什么?(进行验证:米、珠子)

  小结:原来罐子里装了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了。

  3、归类摆放

  (1)听口令摇动对应的罐子。师:米宝宝一起来唱歌;珠子宝宝一起来唱歌;

  (2)出示有标记的筐,请幼儿按指令归类摆放。师:米宝宝罐子放在米宝宝标记的`家里,珠子宝宝罐子放在珠子宝宝标记的家里。

  4、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会唱歌的罐子。互相猜猜罐子里的秘密,进一步巩固对二种声音的认识。

  师:下面请小朋友选择桌上的珠子或米其中一种装进空罐子里,然后盖上盖子,一起来做会唱歌的罐子。

  (1)要求:把罐子放在脸盆里装,米和珠子不要洒出来。

  (2)分组演奏。按材料不同分两组坐,听指挥演奏。

  三、活动延伸:寻找不同声音。

  再去找找,罐子装了其他材料会发出什么声音?

《罐子的秘密》教案4

  设计意图:

  各种各样的罐子在小区、家里到处都有。在成人眼里,空的罐子就成了垃圾;但在孩子们眼里却成了宝贵的玩具,可看可玩可制作……由此可见罐子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何不充分利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废旧物来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呢?由此,产生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2、自然地讲述探索结果。

  3、对听辨声音感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难点:自然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开启八宝粥罐子。

  物质准备:八宝粥罐子32个,(8个装米,盖上有暗标记,9个装塑料珠子;15个空罐)。米、塑料珠子各2盆。空筐2个(贴有米和珠子标记)。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我发现了什么?(3分钟)

  ⒈幼儿第一次探索,听辨有无声音。

  师:“桌上有许多漂亮的罐子,请你不要打开,摇一摇,听一听,再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发现?”

  ⒉与同伴分享: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听辨两种声音。(10分钟)

  ⒈幼儿第二次探索,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⒉学习听辨二种声音。

  (1)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3)谁和他的声音是一样的?

  (4)打开来看看是什么?(进行验证:米、珠子)

  小结:原来罐子里装了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了。

  ⒊归类摆放

  ⑴听口令摇动对应的罐子。师:米宝宝一起来唱歌;珠子宝宝一起来唱歌;

  ⑵出示有标记的筐,请幼儿按指令归类摆放。师:米宝宝罐子放在米宝宝标记的家里,珠子宝宝罐子放在珠子宝宝标记的家里。

  ⒋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会唱歌的罐子。互相猜猜罐子里的秘密,进一步巩固对二种声音的认识。

  师:下面请小朋友选择桌上的珠子或米其中一种装进空罐子里,然后盖上盖子,一起来做会唱歌的'罐子。

  (1)要求:把罐子放在脸盆里装,米和珠子不要洒出来。

  (2)分组演奏。按材料不同分两组坐,听指挥演奏。

  三、活动延伸:寻找不同声音。(2分钟)

  再去找找,罐子装了其他材料会发出什么声音?

  活动反思:

  值得肯定的地方:

  1.幼儿对活动关注度高,始终乐于探索,兴趣盎然。

  2.活动目标符合本班幼儿实际能力。

  3.教师语言儿童化,既不失科学活动的精炼,又符合托班幼儿年龄特征。

  4.教师能够根据本次活动实际发展,及时、灵活调整活动环节。

  存在不足及调整措施:

  1.幼儿在第一次探索操作环节,出现拿着罐子敲桌子现象,虽属“自由探索”,但是敲击会损害桌子,教师应该及时制止、教育。

  2.第一环节,教师没有明确提出要求不要打开罐子,幼儿把罐子打开米撒了一地,个别幼儿注意力转移,去地上捡米,导致一些混乱。

  3..幼儿按标记归类摆放环节,教师发现了一名幼儿摆错位置,提出质疑:“我看到咚咚咚的罐子放到小标记的盒子里了,应该放哪里呀?”教师发现了幼儿的错误,应该要求幼儿自己纠正错误,教师的指导语明显指示正确的是放在大标记盒子里,幼儿也就用不着思考了。

《罐子的秘密》教案5

  设计意图:

  各种各样的罐子在小区、家里到处都有。在成人眼里,空的罐子就成了垃圾;但在孩子们眼里却成了宝贵的玩具,可看可玩可制作……由此可见罐子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何不充分利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废旧物来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呢?由此,产生了此活动。

  目标:

  1、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2、自然地讲述探索结果。

  3、对听辨声音感兴趣。

  重点:

  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难点:

  自然讲述探索结果。

  经验准备:

  会开启八宝粥罐子。

  物质准备:

  八宝粥罐子32个,(8个装米,盖上有暗标记,9个装塑料珠子;15个空罐)。米、塑料珠子各2盆。空筐2个(贴有米和珠子标记)。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我发现了什么?(3分钟)

  ⒈幼儿第一次探索,听辨有无声音。

  师:“桌上有许多漂亮的罐子,请你不要打开,摇一摇,听一听,再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发现?”

  ⒉与同伴分享: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听辨两种声音。(10分钟)

  ⒈幼儿第二次探索,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⒉学习听辨二种声音。

  (1)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3)谁和他的声音是一样的?

  (4)打开来看看是什么?(进行验证:米、珠子)

  小结:原来罐子里装了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了。

  ⒊归类摆放

  ⑴听口令摇动对应的罐子。师:米宝宝一起来唱歌;珠子宝宝一起来唱歌;

  ⑵出示有标记的筐,请幼儿按指令归类摆放。师:米宝宝罐子放在米宝宝标记的家里,珠子宝宝罐子放在珠子宝宝标记的家里。

  ⒋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会唱歌的罐子。互相猜猜罐子里的秘密,进一步巩固对二种声音的认识。

  师:下面请小朋友选择桌上的珠子或米其中一种装进空罐子里,然后盖上盖子,一起来做会唱歌的罐子。

  (1)要求:把罐子放在脸盆里装,米和珠子不要洒出来。

  (2)分组演奏。按材料不同分两组坐,听指挥演奏。

  三、活动延伸:寻找不同声音。(2分钟)

  再去找找,罐子装了其他材料会发出什么声音?

  反思:

  值得肯定的地方:

  1、幼儿对活动关注度高,始终乐于探索,兴趣盎然。

  2、活动目标符合本班幼儿实际能力。

  3、教师语言儿童化,既不失科学活动的'精炼,又符合托班幼儿年龄特征。

  4、教师能够根据本次活动实际发展,及时、灵活调整活动环节。

  存在不足及调整措施:

  1、幼儿在第一次探索操作环节,出现拿着罐子敲桌子现象,虽属“自由探索”,但是敲击会损害桌子,教师应该及时制止、教育。

  2、第一环节,教师没有明确提出要求不要打开罐子,幼儿把罐子打开米撒了一地,个别幼儿注意力转移,去地上捡米,导致一些混乱。

  3、幼儿按标记归类摆放环节,教师发现了一名幼儿摆错位置,提出质疑:“我看到咚咚咚的罐子放到小标记的盒子里了,应该放哪里呀?”教师发现了幼儿的错误,应该要求幼儿自己纠正错误,教师的指导语明显指示正确的是放在大标记盒子里,幼儿也就用不着思考了。

《罐子的秘密》教案5篇 关于罐子的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水的秘密教案10篇 大班水的秘密设计意图

幼儿园《水的秘密》教案3篇 幼儿科学活动水的秘密

大班语言秘密教案10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秘密活动反思

科学影子的秘密大班教案3篇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设计意图教案

罐子的声音小班教案6篇(小班《罐子的声音》说课稿)

溶解的秘密大班教案3篇(大班科学活动《溶解的秘密》)

水的秘密教案10篇 幼儿科学教案水的秘密

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3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影子教案

雨的秘密教案5篇(教案雨的秘密封面)

树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6篇 科学活动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