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教案范文4篇 《火把节》教案

时间:2024-01-02 16:4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火把节教案范文4篇 《火把节》教案,以供借鉴。

火把节教案范文4篇 《火把节》教案

火把节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6、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盲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词词卡片。

  2、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

  3、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火把节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⒈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⒉学生在文中画出。

  ⒊集体交流

  ⒋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地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⒈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图片或演示文稿)

  ⒉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⒊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⒋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⒌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⒈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⒉指名说说这个拟说。

  ⒊小组内交流。

  ⒋集体交流。

  ⒌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⒍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文段。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火把节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

  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预习题纲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朗读课文三遍。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②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③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或语句多读一读。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⒈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⒉学生在文中画出。

  ⒊集体交流。

  ⒋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出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⒈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图片)。

  ⒉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⒊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⒋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⒌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⒈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⒉指名说说这个传说。

  ⒊小组内交流。

  ⒋集体交流。

  ⒌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⒍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课文。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火把节教案范文3

  一、活动目标:

  1、学跳集体舞“快乐的火把节”,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根据情节的提示,记忆动作顺序。

  3、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欢快、奔放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介绍有关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活动过程:

  1、了解舞蹈情节,学习基本动作。

  了解舞蹈情节与动作。

  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介绍情节:“彝族的火把节到了,小朋友们来到了广场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玩热烈,大伙儿用手去擦汗,把自己的脸都擦花了,一个个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最后大家围着火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幼儿一边回忆情节,一边随着老师哼唱的音乐,练习动作。

  2、幼儿站成圆圈做动作。

  幼儿拉成圆圈,找准圈上,练习随着“呦“的叫声转向圈上做动作。

  引导幼儿根据绕火堆跳舞的情节,练习随音乐边绕圈跑,边叫“呦“。

  3、完整舞蹈。

  随乐练习,教师带做。

  教师用情节提示幼儿随音乐舞蹈。

火把节教案范文4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火把节》

  教学目标

  1.固歌曲《采花》,能完整准确且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2.欣赏乐曲《火把节》,通过聆听音乐、视唱乐曲主题、分析音乐作品,感受彝族音乐文化的特点,认识彝族的传统节日及文化。

  3.了解作曲家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刻画少数民族风情的表现方式。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乐曲《火把节》,通过聆听,了解彝族音乐文化特点。

  2.了解具有民族特色音乐的现代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西南地区,学唱了四川民歌《采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伴奏一同来演唱这首歌曲。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印象)

  二、欣赏《火把节》

  1.展示云南的人文景观图片,说说:这是我国那个地域风貌?那里有我们国家哪个少数民族?他们最重大的节日是什么?

  教师讲述有关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重点介绍音乐及舞蹈方面,了解云南地区民族音乐特点。可结合讲故事的方式重点介绍“火把节”的来历。

  (设计意图:在故事讲述中使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2.聆听音乐《火把节》,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想象下它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介绍有关交响组曲《云南音诗》的相关知识。

火把节教案范文4篇 《火把节》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12篇

教案检查工作总结7篇(教案检查情况汇总)

数学教案混合运算8篇(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好玩的磁铁小班教案3篇(小班好玩的磁铁重难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篇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3篇(作为生物的社会优质课教案)

有关高中生物教案范文3篇(高中生物的教案范文)

热门中班教案6篇(中班教案详细教案)

有关火把节教案3篇(火把节的火把教案)

初中音乐优质课教案3篇(优秀初中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