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教案3篇 人生寓言阅读答案

时间:2024-01-06 19:31: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人生寓言》教案3篇 人生寓言阅读答案,以供参阅。

《人生寓言》教案3篇 人生寓言阅读答案

《人生寓言》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新的字词、成语。

  2、准确把握寓言的含义。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字词的解释。

  2、理解并掌握寓言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1、正确运用新的字词、成语(通过例句、造句的形式)

  2、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对于财富、灾难有个正确而且全面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白兔与月亮》

  (一)导入

  1、播放一段《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的视频(1:45分钟)

  2、请同学们谈谈以前听过些什么寓言故事?(2分钟)

  3、请同学们谈谈“寓言”是什么?(3分钟)

  参考: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故事的形式,采取虚构的情节和另有寄托的手法,表达含有深奥哲理的故事。一般是指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寓言四要素”:一是故事性,二是虚构性,三是寄托性,四是哲理性。

  (二)认识作者作品(1分钟)

  (图)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作品选自《周国平文集》。

  (三)认识生字词、解释(课本P39读一读写一写)(5分钟)

  huì( )心 xī( )戏 风yùn( ) kāng( )kǎi( )

  bǐng( )告

  (叫同学上去黑板上写,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

  成语解释:(只需回答2个,其余作为作业让学生回去好好查找成语的意思。)

  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多愁善感、突如其来、异国他乡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一次次出现。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四)内容讲述:整体感知(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依次回答,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并且掌握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记忆。)(15分钟)

  提问1:《白兔与月亮》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参考:白兔因为懂得赏月而被诸神之王赐予它月亮,但白兔拥有了月亮之后却失去了赏月的慧心,于是白兔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赏赐。

  (赏月 得月 守月 还月)

  提问2: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提示1:为什么白兔会失去赏月的`慧心呢?)

  (提示2:为什么白兔要诸神之王撤销那个赏赐呢?)

  (提示3:白兔拥有了月亮反而变得患得患失,没有月亮的时候反而活得更加洒脱,财富是不是会成为白兔的一种负累呢?)

  参考:拥有财富有时候会成为一种负累,要想能够发现和欣赏事物的美,就不能抱着一种占有的态度,不该拥有的或者不属于自己的,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提问3:《白兔与月亮》有两处转折、两处对比,请分析。

  两处转折:白兔得月、白兔还月,两次心态进行对比分析,拥有不该拥有的东西不见得是好事情。

  两处对比:白兔慧心未泯VS人类慧心已泯,说明白兔尚且能领悟到对不该拥有的东西学会放弃,而大部分人踪认为拥有就是幸福,不肯放弃不该得到的利益,甚至不惜一切手段追求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如此对比,有着强烈的讽刺意味。

  (五)主题拓展(5分钟)

  1、拥有财富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2、讨论应如何看待人生的财富?

  《落难的王子》

  (一)导入(1分钟)

  很多同学在军训日记中提到,军训的第一天就全身操练的酸痛、发麻了。与大家平时的生活相比是多么辛苦多么累,很多同学都在日记中提到,认为自己可能坚持不下去了,但谁知道我们每个同学都坚持下来了,并且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现在你们回头想想,当初认为多么艰难的事,最后你们不都做到了吗?其实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到你真正不得不去面对的时候,你就必然会变得坚强。好,我们接下来看看《人生寓言》的第二篇《落难的王子》。

  (二)内容讲述:整体感知(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依次回答,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并且掌握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记忆。)(15分钟)

  提问1:《落难的王子》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参考:一个多愁善感的王子因落难而变得坚强的故事。

  (怕厄运 遭厄运 抗厄运)

  提问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苦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课题,人必须在遇到苦难后变得更加勇敢地面对苦难,然后战胜苦难。

  提问3:寓言中反复出现了3次:“天哪,太可怕了!……”,找出出现这句话的段落,分析一下分别出自谁之口?其用意是什么?

  参考: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在“我”耳边响起,出自别人之口。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并有“我”的体验在其中,拉近寓言与读者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共鸣,有助于寓意的理解。来自不同的人口中,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

  提问4:结尾是一个未完的句子“天哪,太可怕了!……”,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找出寓言的中心句)

  参考:说明故事还会不断延续下去,而旁观者的叹息也会无限循环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体会到: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厄运能使人变得坚强。

  (三)主题拓展(3分钟)

  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人生寓言》教案2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字词。

  2、理解寓言含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理念】

  多角度解析寓言。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导入新课

  1、“寓言知多少”──调查学生对寓言的'了解和积累。

  2、寓言的特点(课件展示)──学生概述,老师总结。

  3、引出课题──《白兔与月亮》。(课件展示。)

  三、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四、熟悉课文

  1、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

  3、字词检查。(课件展示。)

  五、复述课文

  1、概括复述要点。(课件展示。)

  2、抽生复述。(男女各一名。)

  六、分析脉络,总结寓意(课件展示。)

  七、体验与反思(课件展示。)

  八、知识延伸(课件展示。)

  九、小结全文(课件展示。)

  十、作业布置(课件展示。)

  【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

《人生寓言》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的基本特点;正确领悟文章的寓意;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

  2.口头复述课文,感受优美的语言,理清作者的写作脉络,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多角度分析,领悟寓意。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用平常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领悟寓意。

  2.难点:联系实际,感悟人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白兔和月亮》

  一、温故知新

  1.你喜欢哪则寓言?(唤起记忆)

  2.为什么喜欢寓言?(探讨寓言的特点)

  特点:

  (1)讲述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2)篇幅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或人或非生物。

  (3)主题多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用严文井的话总结:“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二、名言激趣

  英国科学家培根有句名言:“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不知大家是否赞同?(学生讨论)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一起来探讨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板书《人生寓言》之《白兔与月亮》)

  三、自由朗读

  由学生自由朗读《白兔与月亮》,初步感受课文,准备复述课文。

  四、故事重现

  1.复述故事。

  2.用一句话概括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五、探讨研究

  1.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白兔在拥有月亮以前,对月亮抱着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态度,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所以她的心情是闲适的;在拥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是她的私有财产,她必须占有它,不让它遭到侵犯和损害,否则就紧张不安心痛如割。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感。

  2.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拥有月亮不仅她失去了原有的赏月的闲适心情,同时带来的更多的是不安与痛苦。

  3. 试想一下,假如白兔拥有的是萝卜、白菜、它还会患得患失吗?(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寓意)

  4.从白兔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你能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作者是想告诉我们,拥有巨大财富,或其不配拥有的财富就会患得患失。

  六、一显身手

  作家严文井是这样描述寓言的:“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同学们一起归纳了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那么你还能从《白兔与月亮》这则人生寓言中取出什么东西呢?请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出来。

  比如:

  (1)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

  (2)比较超脱,心胸宽阔,能够享受生命的乐趣。

  (3)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

  (4)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分享。

  (5)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

  七、奇思妙想

  本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其中“终于”一词可见白兔是进行了一番心理斗争,才下定决心的,请发挥你的想象,描摹一下白兔复杂的心理活动,完成一篇练笔。

  八、布置作业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请将你喜欢的优美词句积累下来。

  第二课时 《落难的王子》

  一、温习旧知导入

  《白兔和月亮》一文恰恰印证了培根的那句话“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它告诉我们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幸运,而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更恐惧的则是厄运的到来,那么当厄运真的降临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一起来阅读周国平先生的《落难的`王子》,看看它会给你怎样的启示?

  二、探究灵感源泉

  本文是作者因亲身遭受一次厄运而作。作者的女儿妞妞刚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他们听到别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厄运落到他们身上,他们可受不了。而作者回想以前看到别人遭受厄运时,也有同感。于是便虚构了这个寓言故事。

  三、朗读哲人寓言

  1.教师范读。

  2.学生带着如下问题朗读:

  (1)王子是怎样落难的?

  (2)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落难前的王子很脆弱,落难后变得坚强起来。变化的原因是:一是他遭受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遭受的厄运吓倒,坚强地挺了过来。

  (3)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

  3.交流初读收获。

  四、领会巧妙构思

  1.“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

  都是一个旁观者在倾听别人的不幸时发出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

  作者通过这样的情节设计是想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当灾难降临到别人头上时,旁观者都会虚妄地假设自己不能承受,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2.“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我”既是线索人物,旁观了王子的厄运,同时又是一个遭遇厄运的主人公,这个人物也暗示了谁都有可能遭遇厄运。

  五、探究文章寓意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篇寓言给你的启示。

  比如:

  (1)人生在世,不幸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2)当遭遇厄运的时候,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3)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

  2.当厄运到来的时候谁都能够承受,并且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你能举出这样的事例吗?(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霍金等等)

  六、辩证思维训练

  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要战胜脆弱,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深入体悟寓意)

  七、拓展延伸训练

  1.总结二文寓意的相关之处。

  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幸运或不幸的事情,那么应该如何面对,这两则寓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也正像培根所说的那样“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

  2.拓展阅读《塞翁失马》(本册教材的第30课)。

  (1)这篇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2)积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八、放飞思绪创作

  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请你发挥想象力,想象“我”会遭遇怎样的厄运,又将如何面对。为文章补写一个结尾。

  九、结识睿智哲人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1996年以怀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而闻名,但其大量的作品还是以哲理性思辨性为主,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是一个很优秀的学者。

  十、课后积累作业

  积累一下有关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幸运与不幸的名言警句。

《人生寓言》教案3篇 人生寓言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寓言《亡羊补牢》教案通用5篇

《人生寓言》说课稿4篇(人生寓言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汇编4篇

寓言二则语文教案3篇 寓言二则优秀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教案8篇 初一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

《走向自立人生》教案3篇(《走向自立人生》教案论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寓言》11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寓言》怎么写)

关于寓言优秀教案5篇(寓言四则优秀教案)

寓言教案设计12篇 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寓言》教案12篇(寓言故事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