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输送教学设计共5篇 高中物理电能的输送教案

时间:2022-07-06 15:32:07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电能输送教学设计共5篇 高中物理电能的输送教案,供大家阅读。

电能输送教学设计共5篇 高中物理电能的输送教案

电能输送教学设计共1

电能的输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远距离输电的意义。

(2)理解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损耗及解决方案。 (3)理解远距离输电的模型并能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

(2)介绍我国远距离输电概况,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把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高压输电的道理.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大量地生产电能.比如,三峡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万千瓦,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到用电的地方去,发电站发出的电能是怎样输送到远方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输送电能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探究

一、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引导学生把导学案上“知识体系梳理”部分的空填上。 1.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 可靠、保质、经济

22.设输电电流为I,输电线电阻为r,则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P损?Ir.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为U损=Ir.据此,可以有两个途径来减少输电损失。一个途径是 减小输电线上的电阻R,另一个途径是 减小输电电流.

3.远距离输电时,提高输电 电压,是减少电能损失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4.采用电网供电的优点:可以在能源产地使用大容量发电机组,降低一次能源的输送成本,获得最大的 经济 效益。同时,电网可以减少 断电 的风险,调剂不同地区电力供需平衡,保障供电质量。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上“基础学习交流”部分的三个主题内容,然后每组请一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总结。 基础学习交流

  主题1: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

  问题:(1)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远距离大功率输电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课件展示结论:(1)可靠、保质、经济 (2)由于输电线长,电阻大,当电流通过输电线时,产生热量Q,损失一部分电能,同时输电线上有电压降,故又损失一部分电压.

  主题2: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问题:(1)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跟哪些因素有关?怎样计算?

(2)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是什么?

(3)远距离输电时减少电能损失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2课件展示结论:(1)P损?Ir U损=Ir (2)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①减少导

  线电阻R。②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3)提高输电电压(高压输电),是减少电能损失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主题3:远距离输电模型

  问题:(1)大型发电站发出的电压不符合远距离输电的要求,怎么办?而到达目的地的电压也不符合用户的要求,怎么办?

(2)画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原理图,分析基本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得出关系式)

  I1P1FU1n1I2rP2n2U2线UI3P33n3I4P4n4U4R用

  1?P2① 功率关系: PP3?P4P4?P1?P线② 电压电流关系: U1?n1?I2 ③

④ 输电电流:

⑤ 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和电压: 三、例题分析 U2n2I1U3n3I4??U4n4I3U2?U线?U3I2?I3?I线PUPI线=2?3?线U2U3r线2P线=I线R线U线=I线R线课件展示题目,请学生到黑板上演算解答,教师补充点评。

  例1、一小型发电站通过升压、降压变压器把电能输给用户。已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500kW,端电压为500V,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5,两变压器间输电线的总电阻为Ω,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220V,不计变压器的损耗。求:

(1)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两端电压; (2)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 (3)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4)用户得到的功率。

  例题2学生自己练习,巩固教学效果。

  例2、某交流发电机输出功率为5×10 W,输出电压为U=×10V,假如输电线的总电阻R=10Ω,在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等于输电功率的5%,用户使用电压U=380 V.

(1)画出输电线路的示意图(标明各部分的符号)

(2)所用升压和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多少?(使用的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四、课堂小结:

  输电过程电压、功率损失的计算、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原理图,记住几个基本关系 五、作业布置

  教材“问题与练习”1、3、5题

  5

  3

电能输送教学设计共2

电能的输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远距离输电的意义。

(2)理解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损耗及解决方案。 (3)理解远距离输电的模型并能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

(2)介绍我国远距离输电概况,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把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高压输电的道理.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大量地生产电能.比如,三峡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万千瓦,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到用电的地方去,发电站发出的电能是怎样输送到远方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输送电能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探究

一、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引导学生把导学案上“知识体系梳理”部分的空填上。 1.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 可靠、保质、经济

22.设输电电流为I,输电线电阻为r,则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P损?Ir.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为U损=Ir.据此,可以有两个途径来减少输电损失。一个途径是 减小输电线上的电阻R,另一个途径是 减小输电电流.

3.远距离输电时,提高输电 电压,是减少电能损失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4.采用电网供电的优点:可以在能源产地使用大容量发电机组,降低一次能源的输送成本,获得最大的 经济 效益。同时,电网可以减少 断电 的风险,调剂不同地区电力供需平衡,保障供电质量。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上“基础学习交流”部分的三个主题内容,然后每组请一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总结。 基础学习交流

  主题1: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

  问题:(1)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远距离大功率输电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课件展示结论:(1)可靠、保质、经济 (2)由于输电线长,电阻大,当电流通过输电线时,产生热量Q,损失一部分电能,同时输电线上有电压降,故又损失一部分电压.

  主题2: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问题:(1)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跟哪些因素有关?怎样计算?

(2)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是什么?

(3)远距离输电时减少电能损失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2课件展示结论:(1)P损?Ir U损=Ir (2)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①减少导线电阻R。②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3)提高输电电压(高压输电),是减少电能损失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主题3:远距离输电模型

  2 问题:(1)大型发电站发出的电压不符合远距离输电的要求,怎么办?而到达目的地的电压也不符合用户的要求,怎么办?

(2)画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原理图,分析基本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得出关系式)

  I1P1FU1n1I2rP2n2U2线UI3P33n3I4P4n4U4R用

  1?P2① 功率关系: PP3?P4n2I1P4?P1?P线U3n3I4??U4n4I3② 电压电流关系: U1?n1?I2

③ 输电电流: U2U2?U线?U3I2?I3?I线PUPI线=2?3?线U2U3r线2P线=I线R线④ 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和电压:

三、例题分析

  U线=I线R线课件展示题目,请学生到黑板上演算解答,教师补充点评。

  例

1、一小型发电站通过升压、降压变压器把电能输给用户。已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500kW,端电压为500V,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5,两变压器间输电线的总电阻为Ω,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220V,不计变压器的损耗。求: (1)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两端电压; (2)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 (3)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4)用户得到的功率。

  例题2学生自己练习,巩固教学效果。

  例

2、某交流发电机输出功率为5×10 W,输出电压为U=×10V,假如输电线的总电阻R=10Ω,在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等于输电功率的5%,用户使用电压U=380 V.(1)画出输电线路的示意图(标明各部分的符号)

(2)所用升压和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多少?(使用的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

  5四、课堂小结:

  输电过程电压、功率损失的计算、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原理图,记住几个基本关系

五、作业布置

  教材“问题与练习”

1、

3、5题

电能输送教学设计共3

  高二新课

  交变电流

  第17周六2006-12-23 §电能的输送

1、了解电能输送的过程.

2、知道高压输电的道理.

3、培养学生把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把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高压输电的道理.

  教学用具:电能输送过程的挂图一幅(带有透明胶),小黑板一块(写好题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大量地生产电能.比如,葛洲坝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万千瓦,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到用电的地方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输送电能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1、输送电能的过程

  提问:发电站发出的电能是怎样输送到远方的呢?如:葛洲坝电站发出的电是怎样输到武汉、上海等地的呢?很多学生凭生活经验能回答:是通过电线输送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可以回答:是通过架设很高的、很粗的高压电线输送的.

  出示:电能输送挂图,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作介绍.

  板书:第三节 电能的输送

  输送电能的过程:发电站→升压变压器→高压输电线→ 降压变压器→用电单位.)

2、远距离输电为什么要用高电压?

  提问: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用高电压呢?学生思考片刻之后,教师说:这个实际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板书:(高压输电的道理)

  分析讨论的思路是:输电→导线(电阻)→发热→损失电能→减小损失

  讲解:输电要用导线,导线当然有电阻,如果导线很短,电阻很小可忽略,而远距离输电时,导线很长,电阻大不能忽略.列举课本上的一组数据.电流通过很长的导线要发出大量的热,请学生计算: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的高压输电线电阻约400欧,如果能的电流是1安,每秒钟导线发热多少?学生计算之后,教师讲述:这些热都散失到大气中,白白损失了电能.所以,输电时,必须减小导线发热损失.

3、提问:如何减小导线发热呢?

  分析:由焦耳定律 二是减小输电线电阻

,减小发热

,三是减小输电电流

,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减小输电时间 ,.

4、提问:哪种方法更有效?

  第一种方法等于停电,没有实用价值.第二种方法从材料、长度、粗细三方面来说都有实际困难.适用的超导材料还没有研究出来.排除了前面两种方法,就只能考虑第三种方法了.从焦耳定律公式可以看出.第三种办法是很有效的:电流减小一半,损失的电能就降为原来的四分之一.通过后面的学习,我们将会看到这种办法了也是很有效的. 板书结论:(A:要减小电能的损失,必须减小输电电流.)

  讲解:另一方面,输电就是要输送电能,输送的功率必须足够大,才有实际意义. 板书:(B:输电功率必须足够大.)

5、提问:怎样才能满足上述两个要求呢? 分析:根据公式 提高输电电压 . ,要使输电电流

  减小,而输送功率

  不变(足够大),就必须板书:(高压输电可以保证在输送功率不变,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小输送电的电能损失.)

  变压器能把交流电的电压升高(或降低)

  讲解:在发电站都要安装用来升压的变压器,实现高压输电.但是我们用户使用的是低压电,所以在用户附近又要安装降压的变压器.

  讨论:高压电输到用电区附近时,为什么要把电压降下来?(一是为了安全,二是用电器只能用低电压.) 板书:(3.变压器能把交流电的电压升高或降低)

三、引导学生看课本,了解我国输电电压,知道输送电能的优越性.

四、课堂小结:

  输电过程、高压输电的道理.

五、作业布置:

  某电站发电功率约万千瓦,如果用1000伏的电压输电,输电电流是多少?如果输电电阻是200欧,每秒钟导线发热损失的电能是多少?如果采用100千伏的高压输电呢?

电能输送教学设计共4

电能的输送

  编写: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知道输电过程。

2.知道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3.了解电网供电的优点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讨论、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

2.介绍我国远距离输电概况,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找出影响远距离输电损失的因素,使学生理解高压输电可减少功率与电压损失。教学难点: 理解高压输电原理,区别导线上的输电电压 U 和损失电压 ΔU。 (伍)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法、阅读法、讲解法。

(六) 【知识复习】 1、电阻定律 2、电功率

3、变压器原、副线圈关系 课前预习

  一.电能的输送

1.电能输送的优点:

2.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

二、输电的模型

  思考:怎样才能将电能由发电厂输送到用户呢?

三、降低能耗的两个途径

  思考:远距离大功率输电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讨论与交流:

1、输电线上功率损失的原因是什么?功率损失的表达式是什么?

2、降低输电损耗的途径是什么?

3、若采用减小导线电阻的方法,在输电线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应采用什么措施?

  想一想: 在各种金属中银的电阻率最小,但价格昂贵,目前选用电阻率较小的铜或铝作输电线,导线的横截面积能否无限制地增大?

  讨论与交流:

4、若采用减小导线中电流的方法,又应采用什么措施?

  想一想: 能否通过减小输送功率来减小输电电流? 讨论与交流:

5、哪种途径对于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更有效?举例说明。

四、输电线上的电压损耗的降低

  思考: 在输电过程中,电源输送的电压是否全部加在用户上?

  造成电压损失的因素有哪些?

  讨论与交流: 如何减小电压损失,保证输电质量呢?

  课前自测:把功率为 22KW 的电能用总电阻为 2Ω 的导线输送到远方的用户,用220V 的电压输电,导线损失的功率为多少?若改用 22KV 的电压输电,导线损失的功

  率又为多少? 课堂探究:

  1 1、从上述分析可知:无论是从减小输电线中的功率损失还是减小电压损失方面看,在输电过程中都需要提高电压,减小输电电流,但大型发电机发出的电压不符合远距离输电的要求,怎么办?而到达目的地的电压也不符合用户的要求,怎么办?你能设计一个高压输电模型吗?是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

2、在高压输电三个回路中,各部分的功率、电压和电流关系如何?

3、在高压输电模型中,设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P,输送电压为 U1,输电线的电阻 r, 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n1,n2,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为 n3,n4,你能算出线路中损失的功率和电压吗?用户得到的功率和电压分别是多少?

  例题: 发电机输出功率为 100kW,输出电压是 250V,输电线电阻是 10Ω,若输电 线中因发热而损失的电功率为输送功率的 4%,用户需用 220V 电压,求:(1)画出 此输电线路的示意图.(2)在输电线路中设置的升、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3)用户得到的电功率是多少?

  小结:

  课堂检测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高电压,变压后接用电器,线路电阻不计。S 原来闭合,且 R1=R2,现将 S 断开,那么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U、交流电流表的示数 I 和用电器

  上 R1 的功率 P1 将分别是:

增大、I 减小、P1 增大 不变、I 减小、P1 增大 减小、I 减小、P1 减小 不变、I 减小、P1 不变

  课后巩固

1.在电能输送的过程中,若输送电功率一定,则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

  A.随输电线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B.与输送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C.与输电线上电压损失的平方成正比 D.与输电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2.发电机输出功率 40Kw,输出电压 400V,用变压比(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

  5 的变压器升压

  后向远处供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 5Ω,到达用户后再用变压器降为 220V,求:(1)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是多少?(2)降压变压器的变压比是多少?

3.某校备用交流发电机的内阻为 r=1 Ω,升压变压器匝数比为 1∶4,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 4∶1,输

  电线的总电阻为 R=4 Ω,全校 22 个教室,每个教室用“220 V 40 W”的灯 12 盏。要求在应急情况下,每个教室只开 6 盏灯,各灯都正常发光,则:(1)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多大?(2)发电机的电动势多大?(3)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多大?

  2

电能输送教学设计共5

《电能》教学设计

  _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_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_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_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_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_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_

  第 1 页 {page: Section1} 课题

  第八章:电功率 第一节:电能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J),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kW·h); 2.学会使用家庭电能表,能利用电能表做简单的计算。 过程方法:

  1.通过电能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初步的综合能力;

  2.通过电能表的应用,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充分认识电能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爱护自然、节约能源的良好意识。

  2.通过了解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及新型的电力能源,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极大热情。 学习重点

  电功概念及电能表的读数 学习难点

  第 2 页 电功概念及电能表的读数 教学方式

  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与 媒体

  电能表、电池、小灯泡、开关、若干导线、小电扇、电动玩具车、投影仪等。 教 学 程 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n)

〖师〗上章我们学习了电,现在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了,这些电是从哪里来的?它是否也是具有能量?下面我们看一则视频,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视频1】播放录像资料:介绍各种各样的发电设施,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入电功率和电能的课题。(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第 3 页 (一)电能的产生(10min)

〖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电充当一个什么角色。 【学生1】电能让电灯泡发光,电能通过灯泡转化成了光能。电能还能转变成热能。如电饭锅、电炉、电热水器……。 【学生2】电风扇通电转动。

【演示】电动玩具车装上电池,合上开关,电动玩具车会运动起来。电能还能转变成动能。如电风扇、电动车。 【视频2】电能又转化为我们需要的能量。人们可以把许多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反过来电能又可以转化成许多形式的能,如热能、机械能、化学能。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 学生回答

  老师操作学生观察 学生观看

  利用多媒体引入能在短时间内激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发言、表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图总结了各种能量与电能间的转化情况,请你再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思想教育〗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的领域会越来越多,电对我们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在大力开发无污染、低能耗的电力资源的同时,一定要养成节

  第 4 页 约用电的好习惯。

(二)电能的单位(6min)

  1.〖师〗你家一个月消耗多少电能呢?

  我们常用“度”作为电能的单位。它的学名叫千瓦时(kW·h)。物理学中更常用的单位是焦耳(J)。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度=1千瓦时(kW·h)=3.6×106焦耳(J) 2.1度(1千瓦时)电的作用:

  可以炼钢1.6kg;生产化肥0.7kg;采掘原煤105kg;可以使电车行驶0.85km;一次灌溉麦田330 m2。 (三)电能表(12min)

  电能的大小可以用专门的测量工具──电能表来测量。 1.出示电能表的实物,介绍其大致的外形、表盘上各量的含义及在电路中的接法。 2.【视频演示】

  数字盘上一共有五位数字,但最后一位是在红色框里的,它应该和前面四位数字不一样,是不是类似小数的写法,红框表示小数点,红框里面的数是小数点后面的数? 3.表盘上各个数字符号的含义:

(1)“50 Hz”指电能表应在50 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它是一只交流电能表.

(2)“10(20) 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安培。

  第 5 页 正常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应不大于10安培。短时间应用电流允许大一些,但不能超过20安培,否则会损坏电能表。 (3)“600 revs/kW·h”指电能表转过600转,说明接在电路里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1 kW·h。

  例1 如果甲、乙、丙三位同学家的电能表上分别标出600 revs/kW·h、1200 revs/kW·h、1500 revs/kW·h.则这三位同学家

(1)用电器均消耗1度电的时候,电能表转过的圈数分别是多少?

(2)电能表均转一圈,消耗的电能分别是多少焦耳? (3)一个月电表分别转多少圈? (四)新式电能表(2min)

【图片】IC卡电能表有许多优点,比如说它不用工人师傅每月查电表,节省许多人力,还能避免出错,省去了收电费时的许多麻烦。IC卡中的金额用完后,电能表便能切断电源,能完全杜绝少数人光用电不愿意交电费的现象。 (五)电功(3min)

  1.电功──电能是通过电流做功的形式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电流做功的过程。 2.电功的符号是W。 三、练习(略) 学生回答、师生讨论

  第 6 页 学生感受 学生回答 师生讨论 学生观察 师生讨论 师生讨论 学生回答 师生讨论 师生讨论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能量转换图,可以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崇敬感 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电能的单位,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用数字说话

  实物比模型更有说服力 学生了解电能表的数据意义 及时训练巩固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电能揭示电功,学生对电功的印象可能不深,需要在以后进一步强化 小 结

  第 7 页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能的概念,认识到电能是联结其他形式能的纽带,电能的单位是“度”即千瓦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度=1千瓦时(kW·h)=3.6×106焦耳(J);电能的大小用电能表来测量,电能表上的一些符号表示的含义我们要搞清楚;这对正确使用电能的用途很大;电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它的单位与电能的单位是一致的。 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 教 学 流 程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电能 一、电能的产生

  火力、水力、核能、太阳能等都可以转化为电能; 电能又可以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和化学能、光能等。 二、电能的单位

  第 8 页 1.度(千瓦时)(kW·h);2.焦耳(J); 3.1度=1千瓦时(kW·h)=3.6×106焦耳(J) 三、电能表

  1.表盘上数字的含义;2.电能表的读数。

四、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单位是焦耳(J)。 课 后 反 思

  这是一章的开始课,有引子的味道,为了引出电功采用介绍电能的方式,因为功的概念初中生还没接触过,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了该课的目的是为了引出电功,电能只是引子,讲电能再热闹最后也要归结到电功身上。 由于是开始以许多知识没办法产生理由,只能先硬性地记住就可以了,如电能的单位为什么是“度”,它又为什么叫千瓦时等有待于我们以后通过学习解决,在此不必为了这样的问题而过多在解释,说得过多,反而越说越不清楚。 电能的概念有比较直观的基础,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也就在这里,所以关于能的转化问题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关键。

  第 9 页

电能输送教学设计共5篇 高中物理电能的输送教案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电能输送教学设计(共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