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3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时间:2024-02-01 16:13: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3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教案),供大家参阅。

三年级语文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3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1

  【内容简析】

  课文通过一件事,生动地讲述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文章先概括地讲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再具体讲父亲怎样喜爱树林和鸟,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具体而生动,使人回味无穷。课文以对话的形式推进整个故事情节,适于进行分角色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突出训练重点,加强词句训练、朗读训练、思维训练,整体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关键词句,通过朗读,体验、感受父亲一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2.借助插图,整体把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作者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表达方法。

  3.会认“黎、凝”等6个生字,会写“雾、蒙”等10个字。学会文中的新词。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感受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牛汉。

  2.提问:就课题,猜猜课文会讲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猜对了吗?

  2.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自主识字。(自读识字→小组内交流记字的方法→教师检查学习情况,注意指导把字音读准。)

  3.同桌互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留足时间,让学生多读。)

  4.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把文读通、读顺的困难点,及时指导,尽量使学生做到:不读错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破句。特别要注意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如:“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天空的那一瞬间”等。

  三、借助插图,整体把握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插图反映了什么。(反映了“我”和父亲坐在树林边,高兴地观看树林的鸟和听鸟叫的情形。)

  2.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部分的内容描写了这幅插图的情形。(从第2自然段开始到课文结束。)

  3.默读思考: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什么?与下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后面的内容具体地讲父亲怎样喜爱树林和鸟。这是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层次清楚,给人印象深刻。)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1.读生字。先读读下列要求会写的字的字音:指、浓、舒、畅、猎、膀。

  2.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来自网!

  学生互相提醒:这些生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书写的字,师生评议。

  五、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生字的书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组词语,用“舒畅”口头说句子。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

  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2.在小组中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1)父亲发觉“林子里有不少鸟”,原因是什么?(叶子在动,有“鸟味”。)父亲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找出有关词句说明。(抓住“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生怕惊动”等词句,理解父亲仔细观察,对树林和鸟非常了解,对鸟有着深厚感情。)

  (2)鸟为什么会有气味?怎样才能闻到树林里鸟的气味?(通过父亲的话语,说明父亲由于长期观察和亲身体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舒畅”“深深”“准备唱歌了”和“静静地用心地闻”等词语和短语,可以看出父亲对鸟儿特殊的情感。)

  (3)为什么说“树林和鸟儿最快活的时候”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可通过朗读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儿的喜爱之情。)

  4.讨论:父亲说“黎明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我”听了父亲的话,为什么心里掠过一丝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表明“我”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喜欢上了鸟儿,进而产生了保护鸟类的思想感情。)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写字

  1.检查对生字词的认读。

  2.出示本节课要写的部分字:雾、鼻、凝、翅。

  (1)读准字音;

  (2)分析字形,互相提示;

  (3)教师示范,学生书写。

  四、布置作业

  1.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语。

  2.走进大自然,观察鸟儿是怎样飞、怎样叫的,用几句话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2

  教学要求: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用“一瞬间”、“舒畅”造句。

  3.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感受自然的美好,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根据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本课教学课件。

  2.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激趣引情。

  1.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草丛是蟋蟀的家,朝阳小学是孩子们的家,那孩子们,小鸟的家在哪里呢?(课件展示:小河、蓝天、草丛、校园等图片)

  2.你喜欢鸟儿吗?为什么?

  请你用“我喜欢鸟儿,因为——”说话。(板书课题)

  3.和你们一样,我们今天也将在课文中接触两个人,他们和你们一样,十分喜爱鸟儿。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看看能读懂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大家看,课文里有好多生字娃娃,你们认识它们吗?能和它们做好朋友吗?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生字,注意正音。重点指导:黎、喃、腾、喙、翎、瞬。齐读;开火车读。

  ②看来大家已经和汉字娃娃交上朋友了,不知道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抽生指明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老师相机进行字音指导,然后齐读课文。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作上记号。自由朗读、勾画、标注。读通顺、正确。

  4.交流朗读,评议。

  5.结合同学老师的发言,纠正读音。齐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要求会写字的识记。

  小结:大家真能干,虽然咱们汉字中有不少的同音字、形近字,但只要你根据部首想字义,自然能把这些调皮的汉字娃娃分清楚了。

  3.词语练习: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4.学生书写生字,师提示:注意根据字的间架结构合理安排书写。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课文生词。

  2.孩子们,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这样的句子是总写,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总的内容分别告诉我们的。

  二、品读欣赏。

  (一)引导学生自己读。

  1.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自己认为最能够说明父亲喜欢林子和鸟的语句。批注:为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1)“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父亲看到叶子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这个可以说明什么?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2)“还有鸟味”。

  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②出示图片:鸟儿群居睡觉的图片。

  ③请孩子们注意,我们上学期学习了引号的使用方法,知道引用别人的发言需要用引号,今天,你看这几个自然段,发现什么没有?

  ④听老师朗读父亲的话,看又能够体会到什么。

  ⑤我们自己也来读读吧。

  (3)“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快活”这个词语,用换词语的方法,可以怎样换?为什么父亲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对之后的一句话的理解是怎样?

  (4)“鸟最快活的时候——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你怎样理解“一瞬间”,生活中什么事情发生在“一瞬间”,来练习说话。你又读懂了什么?

  (二)讨论升华。

  你对课文最后一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是怎样理解的。我们一起来讨论吧!

  提示:如果父亲是猎人,又可能怎样呢?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课后的第三题处。

  三、拓展延伸。

  1.课题为“父亲、树林和鸟”,我们还可以怎样定课题?在此之后补充几个字,就可以总结出我们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了,你体会到的是什么?

  2.你还搜集到哪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

  父亲对我的谈话不仅是在对我说,更是对树林和鸟的谈话,是人和大自然的真情告白,是父亲对大自然深深的爱。

  四、作业。

  1.写词语。

  2.摘抄佳词佳句。

  3.用给出的词语造句:一瞬间、舒畅

  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

  看叶知鸟

  闻鸟有味

  知其快活

  怕其受害父亲深爱大自然

三年级语文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3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课文生词。

  2、孩子们,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这样的句子是总写,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总的内容分别告诉我们的。

  二、品读欣赏。

  (一)引导学生自己读。

  1、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自己认为最能够说明父亲喜欢林子和鸟的语句。批注:为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1)“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父亲看到叶子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这个可以说明什么?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2)“还有鸟味”。

  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②出示图片:鸟儿群居睡觉的图片。

  ③请孩子们注意,我们上学期学习了引号的使用方法,知道引用别人的发言需要用引号,今天,你看这几个自然段,发现什么没有?

  ④听老师朗读父亲的话,看又能够体会到什么。

  ⑤我们自己也来读读吧。

  (3)“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快活”这个词语,用换词语的方法,可以怎样换?为什么父亲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对之后的`一句话的理解是怎样?

  (4)“鸟最快活的时候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你怎样理解“一瞬间”,生活中什么事情发生在“一瞬间”,来练习说话。你又读懂了什么?

  (二)讨论升华。

  你对课文最后一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是怎样理解的。我们一起来讨论吧!

  提示:如果父亲是猎人,又可能怎样呢?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课后的第三题处。

  三、拓展延伸。

  1、课题为“父亲、树林和鸟”,我们还可以怎样定课题?在此之后补充几个字,就可以总结出我们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了,你体会到的是什么?

  2、你还搜集到哪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

  父亲对我的谈话不仅是在对我说,更是对树林和鸟的谈话,是人和大自然的真情告白,是父亲对大自然深深的爱。

  四、作业。

  1、写词语。

  2、摘抄佳词佳句。

  3、用给出的词语造句:一瞬间、舒畅

  五、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

  看叶知鸟

  闻鸟有味

  知其快活

  怕其受害父亲深爱大自然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父子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学时,我采用了以读悟情,在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的心愿,激发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在读时让学生自己体会文中的语气。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听读、自读、品读、分角色演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热情,用声音触摸文本,用心灵揣摩文本。在朗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读出情,对小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出神,悟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音。如从“我知道这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父亲喃喃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等语句和父亲的语言中领悟“父亲”的爱鸟,从“我也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父亲不是猎人。”这一句中领会“我”的爱鸟、护鸟之情。这样,以读代讲,学生感受深刻。

三年级语文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3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教学总结模板6篇(4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教案精品7篇(语文课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凡卡教案5篇 《凡卡》教案

凡卡语文教案12篇(小学语文凡卡教案)

语文凡卡教案12篇 凡卡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11篇(六年级体育小篮球教案)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9篇(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三年级音乐《三轮车》教案3篇(三轮车音乐课件)

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3篇(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语文枫桥夜泊教案4篇 《枫桥夜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