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教案3篇(社会公德教学目标)

时间:2024-02-16 13:22: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社会公德教案3篇(社会公德教学目标),欢迎参阅。

社会公德教案3篇(社会公德教学目标)

社会公德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德的内容。

  2.懂得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3.愿意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4.厌恶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

  5.敢于批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和事。

  教学重难点:

  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妨碍和损害他人。

  教学过程:

  导入:

  针对青少年法律知识缺乏,公德意识淡薄,我校特进行一系列的`法律、道德宣传活动。希望同学们借此时机提高自身素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授新课:公德在身边

  一、观看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发言

  1.什么叫社会公德?

  2.社会公德的内容是什么?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有损公德的行为?

  二、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如何呢?

  1、看一些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图片和漫画。

  2.身边的公德

  3.观看不守公德的下场视频

  学生看完视频谈谈有什么感想。

  三、我们应该怎样做?

  1、弘扬社会公德,告别不文明行为。

  2、公德在心中、文明贵在行动。

  3、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四、教师总结

  五、播放歌曲《公德歌》

  六、作业:日行一善

社会公德教案2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什么是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德的内容。

  2.懂得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情感:

  1.愿意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厌恶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行为:

  1.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敢于批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和事。

  二、引入新课

  【案例1】“国庆”黄金周期间,部分市民及游客随手丢弃垃圾的不文明行为,给原本美丽宁静的大梅沙海滩带来了种.种不和谐音符。“10月1日,清理垃圾95吨;10月2日,清理垃圾100吨;10月3日,清理垃圾90吨,10月4日,清理垃圾65吨。”据介绍,“国庆”长假前三天,因为天气晴朗,每天到大梅沙的人流量都超过22万人,车辆超过2万辆,10月4日因为下雨,人流量才有所下降。

  记者在大梅沙海滩看到,很多游客都习惯于吃了东西后把垃圾留在原地,海滩上四处都是饮料罐、塑胶袋、玉米棒、糖纸、烟头、瓜子壳等。愿望塔下,游客随手丢弃在沙滩上的垃圾格外碍眼,孩子们在沙滩上垒“沙堆”时,不时还挖出来一些啤酒瓶盖类的“怪物”,不时皱皱眉头,甚至还有被碎玻璃片划破手的现象。

  一位清洁人员告诉记者:“像塑料袋等稍大一点的垃圾,还能一个一个地捡起来,可很多人把瓜子壳这些小东西扔在沙滩上,却不知道这些东西会永远留在沙子里,根本清理不出来,时间一长,这么漂亮的沙滩就会被破坏掉!”“五一”前三天,政府有关部门每天出动120名清洁工,从早上一直忙到夜里,专门清理大梅沙的垃圾。一位开垃圾车的师傅说,现在每天垃圾量比平常至少多了10倍,“大梅沙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难道人们不能给大梅沙留下一点清洁?” 【案例2】 《无极》毁天池是对社会公德的挑战

  电影《无极》中那些令人神往的'青山绿水、碧草鲜花,有些人们再也看不到了,毁掉它们的正是这些美丽画面的制作者。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地处海拔

  4000多米的高山,池水清澈澄明,池畔遍布罕见的杜鹃花,周边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草地。电影《无极》剧组的到来使美丽的天池犹如遭遇了一场毁容之灾,不仅饭盒、酒瓶、塑料袋、雨衣等垃圾遍地,天池里还被打了一百多个桩,天池边禁伐区的一片高山杜鹃被推平,用沙石和树干填出一条简陋的公路,一个混凝土钢架怪物耸立湖边,一座破败木桥将天池截成了两半。

  原本是高尚美好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在现实生活中却成为社会公德的践踏者、环境的破坏者。

  因为拍摄影视剧而破坏当地环境,近年来时有耳闻:

  案例分析:以上两个案例有哪些共同点?

  三、讲授新课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1、社会公德的定义及内涵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的内涵: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对照这几个方面反思自己的行为。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文明礼貌

  生活礼仪,社会礼仪,场馆礼仪。

  [案例]: 76岁老农遭执法者掌掴,称卖红薯系为儿子挣药费

  2、助人为乐

  [案例]:感动中国20xx年:白芳礼蹬车56年,支教18年。曾经有人计算过,这些年来,白芳礼捐款金额高达35万元。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1987年,已经74岁的他决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将近90岁。

  为了让贫困的孩子们能安心上学,白芳礼老人几乎是在用超过极限的生命努力支撑着。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他为学生们送去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自己的双腿一脚高一脚低那么踩出来的,是他每日不分早晚,栉风沐雨,用淌下的一滴滴汗水积攒出来的,来之不易,来之艰辛!

  3、爱护公物

  请同学们列举学校生活中你发现哪些与爱护公物相背离的行为。

  4、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不仅包括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还包括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等内容。低碳生活从衣食住行做起。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

  食: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用:节电、节水。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随手关灯减排二氧化碳4.7千克。如果每台空调在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此外,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工作时,单面纸要重复利用,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行:少开车,选小排量车。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外,排气量为1.3升的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

  5、遵纪守法

  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

社会公德教案3

  认知:

  1.知道什么是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2.懂得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情感:

  1.愿意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厌恶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

  行为:

  1.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敢于批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和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我们曾学过以下这几篇课文,请大家看投影。投影课题:《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

  请大家把课题读一下,思考:①这些课文讲的都是哪些场合下应遵守的行为要求?(公共场合)。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

  2.这些课文内容虽不一样,但都是教育我们在公共生活中要考虑公共的利益,符合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应该做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轻声读课文第1小节。

  2.什么叫社会公德?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叫社会公德。)

  3.社会公德都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交通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

  4.为什么人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呢?四人小组读课文第2、3、4小节,并加以讨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

  是搞好经济建设的保证

  是个人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反映

  5.为什么说遵守社会公德能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否则,又会怎样呢?投影出示书上四幅图,结合图请学生谈谈看法。

  (1)大街上的电话亭属于什么?(公用设施。)公用电话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电话是人们进行交往、联络的工具。有了电话,人们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联系业务……)如果公用电话被破坏了,对人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2)过马路、铁路有哪些规定?(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不闯红灯,不在铁路边玩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好处?反之,会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大家的学习、工作和娱乐,才会秩序井然,顺利进行。)

  (3)为什么要种植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大家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心情舒畅。)

  (4)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行为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哪些是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这些行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小组讨论、交流。

  小结:遵守社会公德是社会的需要,是大家的需要,是符合每个人利益的。

  6.是否遵守社会公德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而且对经济建设也有很大影响。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小明当总经理的爸爸是怎么说的。小品演示:(前不久,小明爸爸的公司与德国老板洽谈业务。外国老板看到我国环境优美,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欣然同意投资合作。)

  看了小品,你怎样理解“社会公德状况是国家文明的窗口”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多,外国人到中国来投资、旅游,往往通过我国人民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来看我们国家的文明程度。)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社会环境乱糟糟,大家都不注意公共安全,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共财物,外国人来观光、旅游、投资会有什么想法?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影响?(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外国人不会投入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

  小结:遵守社会公德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影响到经济建设。

  7.可喜的是,在我国能遵守社会公德的人越来越多,这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我们来看看小记者采访的录像片断。

  (1)片断之一:两歹徒持刀上门抢劫,正巧被路过的方刚看见。方刚与歹徒殊死搏斗,不幸身中数刀,鲜血直流,但他仍死死抱住歹徒,群众闻声赶来。

  提问:方刚的行为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对社会有什么意义?(见义勇为。维护社会安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2)片断之二:有人捕杀来公园暂时栖息的白天鹅,立即受到周围群众的制止和谴责。

  提问:捕杀白天鹅属什么行为?(伤害珍稀动物。)如果你是人群中的'一员,你对这种行为有什么想法?你会怎样对待捕杀者?

  在我国还有一些人,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为了贪图小利,不惜损害公众的利益,请看录像。

  (3)片断之三:有人擅自剪去电缆卖钱,有人故意破坏窖井上面的铁盖。

  请你结合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事例,说说自己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这些公共财产被破坏了,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也给生活带来不便,更有甚者,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这不仅是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而且是违法犯罪行为。)

  (4)小结:从以上正反事例中,我们认识到人人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才能安定团结,人民的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障。

  三、辨析是非,指导行为

  1.通过学习,同学们明白了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现在老师请大家想一想,碰到了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各组长抽签选题后,组员根据内容以小品表演的形式来回答问题。

  材料之一:在公共汽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两人破口大骂,继而大打出手。

  材料之二:为了走近路,强强擅自拉开马路上的防护栏。

  材料之三:有人在公园的草坪上踢球。

  材料之四:有人为了得到水獭等珍贵动物的皮毛以牟取暴利,竟捕杀水獭等动物。

  2.你对最近颁布拆除违章建筑有什么看法?小明认为自己家的院子既美观又安全,拆了多可惜。你对这种想法有什么意见?

  3.下面这些想法对吗?请你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1)听说要学《》一课,有的同学想:“社会公德是公共场所的事,老师看不见,遵守不遵守没关系。”

  (遵守社会公德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修养好、文明素质高的表现。所以,不管有人监督或无人监督,我们都应该遵守。)

  (2)有人说:“大家都遵守社会公德,我自然就会遵守;大家都不遵守,我一个人遵守也没用。”这样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遵守社会公德必须从我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大家,形成人人遵守社会公德的大气候。)

  四、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1.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作为跨世纪的你,将怎样遵守社会公德?

  2.布置开展遵守社会公德的调查、访问活动。

  3.总结板书,齐读板书。

  4.总结:同学们,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们要大力提倡遵守社会公德。少年儿童应从小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争当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

社会公德教案3篇(社会公德教学目标)相关文章:

弘扬社会公德演讲稿3篇 弘扬社会公德作文

品德与社会教案 12篇 品德与社会教案中班

小班社会虫虫飞教案3篇(幼儿小班虫虫飞教案)

优秀幼儿园社会教案12篇 幼儿园社会教案万能模板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6篇 作为生物的社会优质课教案

大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12篇 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教案

中班社会我不想生气教案3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我不想生气教案)

大班社会元宵节的来历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元宵节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范文5篇 大班社会教案大全集200

实用小班社会教案7篇 小班社会教案大全10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