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美术教案7篇(优秀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28 11:5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优秀美术教案7篇(优秀美术教学设计),以供参阅。

优秀美术教案7篇(优秀美术教学设计)

优秀美术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

  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优秀美术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戏曲脸谱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热爱。教学难点:对中国戏曲人物的了解及特征的抱窝。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京剧与美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欣赏。并问戏中的人物是谁?演的是哪段戏曲?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戏曲人物吗?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契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很容易被这段戏曲所吸引,并有很浓厚的兴趣)

  三、新授

  (一)了解中国戏曲

  1、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2、中国戏曲之特点

  (二)中国戏曲史

  (三)中国戏曲特有的角色。

  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角色行当。它既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类。

  (四)京剧中的脸谱

  京剧脸谱就是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质、命运。一般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

  (五)中国戏曲的曲目及故事

  黄梅戏: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豫剧:《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试夫》、《红果,红了》。京剧:《《牡丹亭》、《白蛇传》、《百劫同心》、《贵妃醉酒》。故事:《白蛇传》

  (六)学生制作

  1、说一说,你还熟悉哪个神话故事中的戏曲人物。

  2、你能根据人物的特点和身份制作出道具吗?

  (七)教师小结

  《京剧与美术》教案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体会京剧与美术的关系。感受京剧人物独特的服饰、造型、和表演。学习没骨法、勾填法等表现技法;提高学生的国画表现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欣赏评述能力及综合学习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京剧人物,感受京剧艺术带给人们的美以及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京剧人物独特的服饰、造型、表演特点,以及京剧艺术带给人们的美感。

  教学难点:学习用国画技法(没骨法、勾填法)表现京剧人物。

  作业要求:运用国画技法表现你喜欢的京剧人物,要求表现出京剧人物的造型特点和动态。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生宣纸、京剧人物图片。

  学生:课前参与查找京剧人物资料、美术书、国画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入新课:

  1、欣赏京剧片断。

  思考:你认为观看的京剧片段中什么最吸引你?

  2、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

  3、出示课题:京剧人物

  服饰、造型、和表演最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思考并提问 激发学生兴趣、体会京剧艺术特色。 培养探究精神

  二、讲授新课:

  (一)回忆

  1、说说京剧中人物分为哪几个行当?

  2、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人物的特点。(教师板书、课件配合)

  (二)京剧人物独特的服饰、造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是许多中国画家乐于表现的题材。

  欣赏中国画——京剧人物

  (三)分组讨论:

  第一、二组:分析没骨法、勾填法的技法特点。说一说课本中那些作品运用了没骨法,那些运用了勾填法。(教师课件配合)

  第三、四组:在绘画中如何表现不同角色的人物特点?(造型、服饰、性格特征)

  第五、六组:在绘画中如何表现不同角色的人物动态?

  第七组:勾填法、没骨法画出的作品给你什么不同感受?

  (四)教师演示:运用勾填法、没骨法结合画出京剧人物。

  生、旦、净、丑

  生—文、武、小、老

  旦—青衣、老旦、花旦、武旦

  净—花脸

  丑——反面、幽默滑稽

  生—儒雅、俊美

  旦—娇媚、女性

  净—粗犷、暴躁

  末—类似

  丑—幽默风趣

  学生欣赏 分析书中的.作品

  没骨法:直接用颜色或墨画出脸、身体、五官和衣纹。(孙悟空)勾填法:先用墨线勾画出人物形象,然后填上相应的颜色。(白蛇传)抓住人物性格、造型、服饰特点

  抓住人物动态特点并进行夸张

  学生分析:

  勾填法:精细中带有干练

  没骨法:豪放、大气

  也可同时使用勾填法及没骨法,效果也很好。

  学生感受京剧艺术中人物造型的多样性。

  感受京剧艺术中人物塑造的魅力。

  引出表现方法,使学生了解本课教学意图。

  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

  解决教学重点

  解决教学难点。

  三、布置作业、学生作画

  欣赏京剧人物图片,画一幅你喜欢的京剧人物。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没骨技法表现你喜欢的京剧人物,要求表现出京剧人物的造型特点和动态。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了解作业要求并开始作画。

  培养学生学生造型表现能力。

  四、评价、展示阶段:

  1、填写评价表

  2、小组互评:分析运用画法、造型特点、动态特点。

  3、师评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评价意识及习惯

  五、课后延伸:

  可以用更多表现方法表现京剧人物。学生领会不同表现手法的艺术作品。培养发散思维

  第二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组织教学:准备用具稳定情绪

  二、复习引入新课:

  1.没骨法:直接用颜色或墨画出脸、身体、五官和衣纹。

  2.勾填法:先用墨线勾画出人物形象,然后填上相应的颜色。

  三、教师演示:运用勾填法、没骨法结合画出京剧人物。

  抓住人物性格、造型、服饰特点

  抓住人物动态特点并进行夸张

  3.学生分析:

  勾填法:精细中带有干练

  没骨法:豪放、大气

  也可同时使用勾填法及没骨法,效果也很好。

  学生感受京剧艺术中人物造型的多样性。

  解决教学重点

  四、布置作业、学生作画

  欣赏京剧人物图片,画一幅你喜欢的京剧人物。

  作业要求:运用勾填法、没骨法结合表现你喜欢的京剧人物,要求表现出京剧人物的造型特点和动态。

  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展示阶段:

  1、填写评价表

  2、小组互评:分析运用画法、造型特点、动态特点。

  3、师评

  六、课后延伸:

  可以用更多表现方法表现京剧人物。

  学生了解作业要求并开始作画。

  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领会不同表现手法的艺术作品。

  培养学生学生造型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评价意识及习惯

  培养发散思维

优秀美术教案3

  教学目的要求:

  1、结合单元歌曲,体会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结合歌曲,加强对旋律发展守法的认识.

  3、复习小节线,小节,终止,和拍子,拍号

  教学重点:

  1、歌唱

  2、体会4/3拍的节拍。

  3、巩固音乐知识

  教学难点:

  1、3/4拍的节拍表示力

  2、重复、模进的守法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风琴 竖笛 放音器材.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复习

  一、《我们大家跳起来》──重复、模进

  二、拍子 ──节拍单位

  记号───拍号──2/4

  3/4

  小节线.小拍。中止线

  三、《我们在一起》───重复

  教后记: 设计严谨,合理 达标度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开门见山,板书课题.

  二、导学达标:

  〈1〉复听我们大家跳起来

  1、复听拍子,拍号。 1、导语: 什模是拍子

  2、复习拍子。

  A 进行学案练习之二.

  B 教材定义

  C 表示的方法──拍号.

  3、复听拍号:

  A 计写形式.名称

  B 读法含义

  C 节拍规律.

  2、体会三拍子的'节拍规律:

  1、教师指挥同学竖笛练习

  2、局部同学演奏,

  局部同学舞步,并交换

  3、歌唱 :

  1、 拍手唱.

  2、边唱,边用拍腿,击掌

  动作表示三拍子节拍.

  4、认识重复手法:

  1、分两组唱统一守歌.

  讨论前后有什模关系?

  ──重复

  2、完成学案练习之三.

  3、间介,除此,尚有模进之法

  5、回扣目标之一.

  〈2〉复习乐理知识:

  1、概念.

  1、自读教材。

  2、完成学案练习之四矫正。

  2、回扣目标之二。

  〈3〉复习《我们在一起》

  1、复听歌曲,了结基本动机。 边听边考虑:全曲是从那个乐句为原形. 采用什模守法发展而形成的?

  2、赏析发展守法:

  板演讨论:

  1 3|5.6 54|3 1 1|2 5 5|3 1 为音乐动机,发展成四个乐句

  3`重复守法的运用练习:

  完成学案练习五,矫正

  4、回扣目标之三

  5、读格言,唱歌曲.

  三、目标达标总结

  四、目标达成度测试

  1、测试.

优秀美术教案4

  活动一:

  展示上节课的学生作业,再同教师带来的优秀的学生作业相比较,请学生说说我们的作业缺少了什么?

  背景,尤其是场景的绘画对一幅画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比如你是在教室里还是在室外打扫的.卫生,只有通过背景来表现。

  启发学生找出不同的背景色彩对于画面效果的影响。

  活动二:

  将上节课化的作业添加上适当的背景并涂色。表现出值日时忙碌而又愉快的情景。

  活动三:

  展示个人作业: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在你喜欢的作业上合适的位置贴上一个大星星。

  3、教师简评。

  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活动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札记:今天上完了课,一个学生激动地告诉我:老师,我回家干活了!奶奶开始还不让,但后来激动地直夸我懂事!我感受颇深:以美育德是美术教学多年来提出的口号,可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呀!

优秀美术教案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及书法标准,能够结合书家的人格、等对书画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认知、体验、练习、展示、评述等完成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书法的艺术美,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如何书法作品。

  难点:如何理解书法的字如其人以乃风貌。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引导提问——书法的`书体演变是什么?天下第一行书是什么?

  二、深入赏析:

  1、播放王羲之简介及展示作品《兰亭序》

  欣赏、感受、认知

  提问:《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它好在什么地方?

  归纳: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2、播放颜真卿简介及作品《颜勤礼碑》

  赏析与提问: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一句话:“学书当学颜”。明代书法家傅山提出“作字先作人”的观点,意思是学习书法应该先从颜体学起,而学好颜真卿的书法,要先学习颜真卿的做人。还有把颜真卿的书法比作三国时期的关羽。书法界有一种说法:“字如其人”,颜真卿与他的书法究竟有什么魅力,近千年来受到书法界的如此赞誉和推崇呢?

  思考、讨论、回答:试分析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圆满舒展,刚健遒劲,气概凛然,形成了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风格。颜真卿忠义节烈,舍生取义,他的书法就如他的为人,正气逼人。

优秀美术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门的类别、装饰特点。

  2、通过对南方镂空雕的门饰的观察和欣赏,初步学习用中国画的形式,设计出带有“福、禄、寿、囍”的花格。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出带有“福、禄、寿、囍”的花格。

  难点:字边相连。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程序:

  (一)第一次尝试。

  1、出示“福、禄、寿、喜”让学生猜。

  (1)师:你认识这几个字吗?

  (2)学生讨论、反馈。

  (3)师:请你在这四个字里面挑选一个最感兴趣的字,在纸的中间尝试着用毛笔蘸上墨汁来写一写。

  2、展评。

  (二)第二次尝试。

  1、师:你知道这四个字着什么意思吗?

  福:意为五福临门;

  禄:寓意高官厚禄;

  寿:寓意长命百岁;

  福、禄、寿在民间流传为天上三吉星。中国民间喜欢把福、禄、寿三星作为礼仪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祝愿。

  喜:意为欢乐喜庆。

  据传说,宋宰相王安石年轻时上京考试后被人招婿,成婚时恰好有人来报,金榜题名、头名状元。王安石即以此喜上加喜,挥笔写“囍”字贴在门上,喜庆欢乐气氛顿时大增。从此人们纷纷仿效,沿用至今。“囍”字也即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庆吉祥的标志。

  2、师:在我国古代,还有一些图案是象征着这4个吉祥的字的.呢!你了解吗?

  3、学生讨论、反馈,并欣赏图片加深了解。

  福:蝙蝠。因为“蝠”与“福”同音,蝙蝠代表好运气与幸福的一种吉祥象征物。两只蝙蝠画在一起,表示能得到双倍的好运气,五只蝙蝠画在一起,表示五种天赐之福,即长寿、富裕、健康、好善和寿终正寝。

  寿:寿桃。福、寿是民间应用较多的吉祥词。因此象征福、寿的蝙蝠和寿桃常用在一起组成吉祥图案。

  禄:“鹿”与“禄”谐音,所以象征着富裕、高官厚禄。

  有一种白鹿为瑞兽,能活千年,从满五百岁开始,其色变白,成为白鹿。鹿常与寿星为伴,表示长寿。

  喜:喜鹊。在中国传统习俗上,喜鹊被认为是一种报喜的吉祥鸟。

  3、师:有时候,这些图案还会相互组合在一起。比如:

  福寿双全:即一只蝙蝠、二只寿桃、二枚古钱。“双全”是借二枚古钱谐音而用。这是比喻即幸福又长寿的吉利词。

  福从天降:蝙蝠口中衔枝仙桃,伴着祥云飞来。

  图案以谐音和象征的手法表示幸福、长寿都将来临。

  福禄双全:鹿和蝙蝠在一起,表示“福禄双全”。

  喜上眉梢:梅开百花之先,是报春的花。所以喜鹊立于梅梢,即将梅花与喜事连在一起,表示喜上眉梢。

  喜报三元、三元及第:三元,喻“连中三元”。

  用三个桂圆或三个元宝喻“三元”。再加上喜鹊,这是对参加科举的人的吉利赠言或贺词。

  喜在眼前:喜鹊、古钱。喜鹊取一“喜”字、钱与“前”同音,表示喜事在当前。

  4、师:吉祥图案常常采用对称与均衡的构图。比如以字为中心点,在字左右、上下或四周添加上同形状、同数量或不同形状但数量相同或近似的纹样。

  5、欣赏图片。

  6、师:你能用这种对称的方法在刚才写的字旁边添加上相应的吉祥图案吗?

  7、展评。(图案的选择、构图的对称与均衡)

  (三)第三次尝试。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着用这些吉祥图案来设计中国古代的门。

  2、出示课题,欣赏我国古代传统门的图片。(每扇门都是由几个门格组成的。)

  3、师:在这些吉祥图案的周围还有什么?(花纹)

  4、师: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呢?特征?

  5、学生讨论、反馈:美化、连接。

  6、师小结:图案周围的这些简单的花纹除了美化作用以外,最重要的是用来连接字、图案和门框,使纹样不会断开。而且都是对称的。

  比如“万”。在古代印度、希腊、波斯等国家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后来应用于佛教并随传入中国,象征万德吉祥之意,应用极广。

  7、师:请你也在自己设计的吉祥图案旁边添加上花纹,把字、图案和边框连接起来。比一比谁设计的门格最经典。

  8、学生添加。

  9、完成的学生把作品当做门格子贴在“门板”上,组合成一扇完整的门。

  10、展评。

  11、课后拓展:中国传统的门饰的题材除了这几个吉祥图案外,还有很多丰富的内容。比如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翎毛走兽、山水风景、戏曲故事、人物神仙等等。(欣赏图片)

优秀美术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

  2.情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赏析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小学二语文教学论文,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难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活动等.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山水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

  2.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

  布置预习:

  1.熟悉课文内容.

  2.收集一些与山水画有关的诗与画.

  教学过程:

  (一) 教师导入 (3-4分钟)

  1. 由学生背诗,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2. 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板书课作文教学改革与方法题)

  (二)欣赏 (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7-8分钟)

  1. 电脑平台边放音乐边放映欣赏图片,这些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都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的视听觉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

  2. 屏幕显示图片: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介绍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出现了.

  3. 屏幕显示图片: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展示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画科.

  4. 屏幕显示图片 五代 董源《潇湘图》(水墨毕业论文的格式代表作)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青绿代表作)

  ——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实物投影仪演示笔法上的几种皴法)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

  5. 屏幕显示图片: 明 戴进《风雨归舟图》 清 石涛《淮扬洁秋图》

  ——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强调此时山水画已发展成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

  6. 欣赏小结:归纳板书

  1.魏晋时期 萌芽

  2.隋代时期 独立

  3.唐宋时期 高峰

  4.元明清时期 主流

  (三)重点欣赏(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作品)(10-15分钟)

  1. 通过 设疑 讨论 解疑(教师课件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完成

  刚才的浏览欣赏相信同学对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了初

  步的了解和感受,从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时你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再进一步去理解山水画的内涵.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山水画作品:

  2. 电脑平台显示图片 :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南宋 马远《寒江独钓图》,

  元代 倪赞《六君子图》.

  3. 抢答题:小组讨论抢答

  1.这三幅画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2.这三幅画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意境概念)

  3.你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4. 重点欣赏小结:

  刚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细的观察画面,而且还能深入画的内涵,讲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主观感受.这段时期的山水画确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你看从北宋的无我之境到南宋的诗画结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义深远.欣赏这些绘画作品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欣赏我们家乡的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局部

  (四)小组比赛 (10-15分钟)

  1.展示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及提示要点.

  2.小组成员根据提示共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同欣赏讨论,小组长执笔记录,教师巡堂组织并指导.

  教师总评

  (五)课后总结与反馈

优秀美术教案7篇(优秀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柳树》大班美术教案4篇 大班美术活动柳树

小学美术教案范文5篇(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模板)

小班美术教案:柳树12篇(小班美术教案柳树姑娘棉签画说课稿)

小班美术教案:柳树12篇(小班美术 柳树)

实用大班美术教案范文4篇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详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经典10篇(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大全)

有关小班美术教案模板6篇(小班美术 教案)

美术教案模板6篇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万能模板

美术教案精品6篇(《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