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手指教案5篇 手指教案设计反思

时间:2024-03-30 14:0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有关手指教案5篇 手指教案设计反思,供大家赏析。

有关手指教案5篇 手指教案设计反思

有关手指教案1

  儿歌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手指变变变儿歌就为幼儿园的百变儿歌,可以引导幼儿玩出新意,玩出乐趣……玩手指游戏,是幼师用来调动幼儿课堂积极性、吸引幼儿注意力常用的好方法。

  活动目标:

  1、会边念手指变变变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能大声的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3、充分展开想象,手指变化多。

  活动准备:1、图片。2、钢琴。

  活动过程:

  一、师边弹边唱,歌曲导入。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会画画扣纽扣,多么能干的手指头。”

  师:小朋友都有一双小小手,我们来把自己的小手拍拍。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左手有几个?右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

  三、引导幼儿说说手还可以做什么。

  幼儿讨论。

  四、让幼儿知道手指头会变魔术,引起幼儿学儿歌的兴趣。

  五、教师朗诵儿歌,一边朗诵,一边出示图片。

  提问:

  1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了什么?

  2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了什么?

  3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了什么?

  4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了什么?

  5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了什么?

  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内容回答,并用动作表示。

  六、幼儿学念儿歌:鼓励幼儿大声的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

  提问:

  这些工具是怎么变出来的?几个手指头变的?鼓励幼儿讨论手还可以变什么。

  附:手指变变变儿歌

  1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根缝衣针。

  2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把小剪刀。

  3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把小叉子。

  4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把小菜刀。

  5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把小铁锹。

  手指变变变--(小班语言教案)

  目标:

  1、喜欢参与游戏,体验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2、尝试让幼儿学说短句:我的小手变变变,变只*****。

  准备:学会猜谜语、投影仪、手影

  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

  1、今天老师请大家来猜个谜语:“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小手)

  2、今天老师请大家来夸夸自己的小手,说说你的小手有哪些本领?(请个别幼儿讲述)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能做这么多的事情,真了不起!

  二、变一变,学说短句

  1、师:不过,老师的这双手呀,本领也很大的,除了象你们一样会做许多事情外,还会变魔术呢?想看吗?(想)师做各种动物的手影(师边做手影边与幼儿同编儿歌:我的小手变变变,变只小兔跳跳跳;我的小手变变变,变只螃蟹爬呀爬;我的小手变变变,变只小鸭嘎嘎嘎;我的小手变变变,变只小鸟飞呀飞。)――(“我的小手变变变”念得慢一点,语气要加重)

  2、师:怎么样,我变的魔术好看吗?(好看)我们再来变一次!(教师变,幼儿念)

  三、大家一起变一变:

  边变边念儿歌(跟随幼儿的兴趣随机创编)

  四、延伸:

  游戏好玩吗?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吧!(请幼儿上前在屏幕上变)

有关手指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舒缓的特点。

  2、在认识五个手指的基础上玩手指游戏歌。

  活动准备:

  歌曲的配套自制可活动图谱,歌曲录音带等。

  活动过程:

  一、在巩固对五指认识的基础上熟悉歌词内容;

  1、教师出示五指,分别指着不同的手指,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名称。

  2、出示歌词图谱,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天黑了,手指们要睡了,你看他们是怎么睡的?

  教师边念歌词,边把相应的手指弯下来表示睡了。

  3、幼儿跟着教师有节奏的.学念歌词。

  重点多练第三、第四两句,注意节奏。

  二、学唱歌曲《手指游戏歌》。

  1、教师清唱歌曲两三遍,幼儿欣赏。

  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大拇指睡了以后,老师是怎么做的?((给他轻轻的拍了两下)(这一环节解决间奏的问题)。

  2、幼儿跟着教师和琴声轻轻的学唱,边唱边配上动作。(动作可以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3、幼儿进行歌表演。

  请部分孩子到上面来表演,节奏出现错误教师及时纠正。

  三、复习歌曲。

  1、和孩子一起复习歌曲《摸耳朵》、《快来拍拍》、《小手爬》等。

  2、请部分幼儿来表演,锻炼孩子的勇敢技能。

有关手指教案3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2、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1、在读课文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老奶奶的艰苦。

  2、学生理解绿手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质疑,导入新课

  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请伸出双手看手指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见没见过绿色的手指吗?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去认识被称为绿手指的人。

  1、齐读课题,提出疑问:绿手指指什么?

  2、齐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3、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能称为好园丁?

  (二)读课文感知整体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提问: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事情的发展顺序)事情的发展必须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学习起因部分。

  (1)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从文中找出。

  (2)理解文中的两个反问句,从中理解:老奶奶有一种对陌生事物好奇的心情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5、学习经过部分。

  (1)找出老奶奶培育金盏花的方法。

  (2)一年又一年指的是多少年?

  (3)理解后两句话: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我们从中要理解到老奶奶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4)理解沮丧,注意读音。并用沮丧说一句话。

  6、学习结果部分。

  (1)二十年过去了,老奶奶终于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学生感知老奶奶当时的心情。

  (2)理解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为什么说长达一年?在这学生感受老奶奶等待结果的急切心情。

  (3)老奶奶把种子寄到20年前的那家园艺所。他没考虑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金的金盏花。从这里我们体会到老奶奶对事业的执著。

  (4)当老奶奶接到园艺所长的.电话后怎么说的?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我们从老奶奶回答的话语中去体会老奶奶心无杂念、全心全意培育金盏花的美好心情和高尚品质。

  (三)总结

  老奶奶从报上看到园艺所重金悬赏种出纯白金盏花这则启事想去试一试,老奶奶经过20年的辛苦终于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老奶奶这种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充满信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这样的园丁才是一为好园丁,在当地被称赞为绿手指。绿手指不仅指园丁技艺出众,更是因为精神可嘉。

  (四)交流讨论

  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

  这也是老奶奶的一个心愿,让我们祝愿老奶奶心愿成真!!

  (五)作业

  细读课文,感受老奶奶20年培育金盏花的艰辛。

  (六)板书设计

  起因:重金悬赏培育纯白金盏花不怕困难

  满怀信心绿手指经过: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对事业的执著

  好园丁

  结果:培育出纯白金盏花

  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

有关手指教案4

  一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黄、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二 教学重点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里特点的。

  三 教学难点

  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得到启示的习惯。

  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先组织学生通过回顾学习本组的几篇课文,交流了解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感悟到哪些人生的哲理,受到什么样的启示。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互相检查读书情况,同时给出评价等级

  读书的要求是: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流利、自然流畅、不重复。

  [设计意图]: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养成就是在每课书的朗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学生的语感也与良好的朗读习惯有直接关系,而就文本解读这个角度,反复朗读,可以其义自见。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常见的基本形式,是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奠基的训练。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概括

  要求用“先……接着……最后……”等表示连接作用的词语概括,找出对应文章的自然段。

  [设计意图]自己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学生阅读能力最基础的一项,有条理地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概括主要内容,可以兼顾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谋篇的匠心所在,从阅读的学习写作。

  三 细读课文,了解手指特点,感悟蕴涵的道理。

  阐明:团结就是力量

  1.自由读课文,归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2.交流读书所得,喜欢哪根手指,就谈哪根手指。

  指导学生填写以下表格

  手指名称样子性格特点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

  [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出示五根手指的样子及其性格,能够更加一目了然,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更加清晰。事实上,只有学生首先理解了文本要表达的内容,才能够准确深刻地体会其内在作者要传达出来的情感与思想。

  3.交流过程中随机指导朗读,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把朗读作为一个支点,拉动对课文形式的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写作,拉动语言的积累,从而提升语感,拉动思维的深入,从而受到人文的熏陶。

  四.阅读连接

  1.配乐朗读课后小诗《手》

  2.推荐阅读丰子凯的资料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文的小天地,一定要开放学生的视野,巧妙链接。简介丰子凯,便于学生知人认世,全面了解作者和他的艺术成就,从而激起阅读其他作品的兴趣,而且能够埋下做人目标的种子,这就是“大语文”的魅力所在。

  五.扩展延伸,模仿运用

  小练笔

  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官,有一个相声曾经讲了五官争功的故事,请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写五官中一官的一个片断。

有关手指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尝试用手指印画的方法对称画蝴蝶的翅膀。

  2、用添画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像。

  3、体验作画的乐趣,感受画面的色彩美、动态美。

  活动重点:

  尝试用手指印画的方法对称画蝴蝶的翅膀。

  活动难点:

  尝试通过改变手指的印画方向,改变蝴蝶的动态。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支黑色细笔,每张桌上提供多种颜色的颜料、水彩笔、黄色蜡笔、抹布若干。

  2、蝴蝶图片,PPT,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很多昆虫都出来找花做朋友了。我们看看,谁来了呀?

  2、欣赏蝴蝶图片, 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教师:蝴蝶姑娘漂亮吗?他长得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

  1) 蝴蝶有几对翅膀?(两对翅膀)哪对翅膀大?(前翅大,后翅小)

  2) 蝴蝶有没有眼睛?(有一双小眼睛)头上还有什么?(还有一对触角)

  3) 蝴蝶的'身体是怎样的?(细细长长的)

  4) 蝴蝶有几只脚?(六只脚)

  3、教师:蝴蝶蝴蝶真美丽,翅膀就像花花衣。蝴蝶两边的翅膀一样吗?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同?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花纹是对称的,是由几种颜色搭配的,而且颜色也是对称的。

  小结:形状、颜色、大小、花纹相同,方向相反,这就叫做对称。

  二、蝴蝶飞飞

  1、师:你们看又有一只蝴蝶飞来了,看看这只蝴蝶是用什么画的,和我们以前的画法一样吗?

  小结:我们能看见蝴蝶身上有一圈圈的罗纹,原来这只蝴蝶是用我们的手指来画的,所以它叫指印画。

  2、这些蝴蝶有什么不一样?(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动态)

  2、那么这只蝴蝶该怎么画?(幼儿讨论)

  3、教师示范:

  A:用双手大拇指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大拇指头顶头往上斜斜地在纸上印上蝴蝶的一对大翅膀,用双手食指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大翅膀下印上一对小翅膀。记住,两对翅膀是对称的,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分开了蝴蝶会疼的。

  师:如果蝴蝶想往下飞,应该怎么画?(幼儿讨论)

  小结:原来改变大拇指的方向就能让蝴蝶就能朝不同方向飞了。

  B:换一种颜色时要将手指擦干净,这样你的小蝴蝶身上才不会脏。。

  C:在空的地方可以多印一些蝴蝶,等颜料干了,再用水笔添画上身体、眼睛、触角。

  三.集体操作:

  1.蝴蝶想请小朋友帮它找更多的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幼儿开始作画,师巡视指导,给幼儿帮助。

  3、给自己的画编个好听的故事。

  四、欣赏作品,总结评价

  1、组织幼儿从色彩、画面的整洁方面进行简单评价。

  2、互相交流编的故事。

有关手指教案5篇 手指教案设计反思相关文章:

有关中班教案模板3篇 关于中班教案大全集

有关健康教育教案范文3篇 健康教育优秀教案

有关《龙的传人》教案3篇 龙的传人优质教案

有关《龙的传人》教案3篇(龙的传人公开课音乐教案)

有关乡愁教案3篇 乡愁优质课教案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油和水》)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模板5篇(小班《音乐》教案)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6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大全)

有关《四个太阳》教案范文4篇(四个太阳教案第一课时教案)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4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