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5用3篇

时间:2024-04-21 10:0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语文教案5用3篇,供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5用3篇

语文教案5用1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体会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

  2、指导学生看图想象说话。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编写童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编写童话。

  难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童话编写得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

  1、例文的录音。

  2、教材插图的放大彩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教师知道你们都爱听故事,今天,教师就请小朋友来吃故事大餐。

  二、读懂例文

  1、听例文录音。

  今天老师带来的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请小朋友听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2、学生自由读例文,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学编童话

  1、谈话激趣。

  小朋友,你们觉得编这样的童话故事很难吗?那我们也来编编童话故事吧!

  2、指导看图练说。

  (1)编点什么呢?我听说最近幼儿园的老师很苦恼,有一些小朋友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如我们就来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们觉得老师的提议怎么样?

  (2)(出示挂图小兔怎么了)小朋友,你们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小兔他怎么了?

  ①小组讨论讨论。

  ②指名说。

  ③师生共同想象、评议、补充。

  (提示:小兔的表情?小兔会说些什么?小兔该怎么办呢?结果怎样?)

  (3)依照例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完整地编一个童话。

  ①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互相补充。

  ②大组交流、评议。

  (4)自由选择情境编写童话。

  这里还有几幅图,看着这些图还可以编好多的故事呢。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觉得有内容写的图来编故事。

  ①学生自由练说。

  ②交流评议。

  3、学生练写草稿。

  4、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大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5、学生修改、誊写。

语文教案5用2

  教学目的:

  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理解这节课的特殊之处,唤起学生作为子女应用的关心与孝敬父母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体会孩子们内心的变化,唤起他们关爱父母的意识。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两篇课文《拐弯处的回头》和《母亲的账单》,谁还能记得他们是讲的什么?

  是啊!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的对么?那你是否以同样的感情爱着我们的父母呢?今天就让我们上《一节特殊的课》(板书),感悟为人子女的我们应该怎样爱父母。

  二、初读课文:

  1、什么是特殊?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特殊的一节课是怎样的?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圈出课后生字,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要求标段。)

  (2)读后想一想,这节课为什么是特殊的?它的特殊在哪里?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检查学生字词认读情况。)

  三、整体感知:

  1、那么哪位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性的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那么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为什么是特殊的?它的特殊在哪里?(学生答不出来也可,在整个分析完这节课后再说也可。)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细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老师在这节课上向同学们一共提了几个问题?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同学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三个问题 学生表现

  1、第1自然段在描写同学们的表现时都用了哪些词?

  “齐刷刷”“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等词语。从这些词里可以看出来什么?

  可以体会到孩子们的兴奋和幸福的'心情,也可以看出父母都是那么无私的爱孩子。(指导学生用高兴欢快的语气朗读。)

  2、第3自然段在描写同学们的表现时都用了哪些词?与前文有什么不同?

  “安静”“依然很安静”“默默地举起手”。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读者印象深刻。

  3、第4自然段在描写同学们的表现时都用了哪些词?

  “寂然无声”“沉默着”“沉默着”体会到孩子们后悔,惭愧的心情。(指导学生用不好意思,难为情的语气来朗读。)

  (二)1、画出孩子们沉默时的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的语句。

  动作—目光,全躲开了。低着头或望着窗外。都沉默不语。

  心理变化—忍受着、不安?歉疚?懊悔?(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2、说一说你的体会?(沉默正是因为他们有了这个意识)

  3、展开想像,孩子们沉默了,他们在想什么?

  4、“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对父母的爱)

  说明在孩子的心中也是同样的爱着父母,只是这种爱已经成为习惯,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些关爱父母的事。

  (指导用内疚,不安的语气来朗读。)

  (三)1、第6自然段里,孩子们七嘴八舌在谈论什么?

  2、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了,与沉默前的热闹有什么不一样?

  从“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发言中和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体会到孩子们能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实际行动中去关爱孝敬父母。

  (指导朗读这段时,前半部分用后悔、内疚的语气来读,后半部分用热闹、高兴、欢快的语气来读。体会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四)1、“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只要有一份爱心,无需注重形式)

  2、这一段里的“稚拙”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指导朗读)

  (五)1、让我们再重温一下这节特殊的课。最后交流“这节课特殊在哪里?”它的特殊在哪里?(生交流后的汇报)

  2、这篇文章都通过对人物的哪个方面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我们班的同学有哪些人知道父母的生日?有哪些同学为父母祝贺过生日?

  4、如果还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就按课文中老师的建议去做吧!

  二、拓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你体会到父母的爱了吗?举例说说

  2、你准备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父母?

  三、总结全文: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爱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帮助他们何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除了父母我们还应该爱身边所有的人,懂得给予比得到更快乐。

语文教案5用3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积累一些数量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通过体验和操作,了解邮票齿孔的好处。

  3、 了解阿切尔发明邮票齿孔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

  1、 几张连在一起的邮票;

  2、 每个小组一个信封,一张没有齿孔的`邮票,胶水;

  3、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出示几张邮票)同学们,这是什么?(随机板书“邮票”)

  邮票有什么用处?

  2、早在100多年前的1840年,英国就发明了邮票。(出示图片)和现在的邮票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随机板书“齿孔”)

  3、关于这个小小的齿孔,还有一个故事呢!(随机板书“故事”)

  (二)学习巩固生字

  1、要想知道这个故事,你要先学会这些生字(课件出示)。请小朋友读读课文,遇到这些生字就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等会告诉大家,你学会了哪几个字。)

  (指名读读生字,其他学生跟着读;抽“撕、究、裁”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2、猜猜字谜。

  3、单个的生字会读了,这些词语能难倒二(5)班的小朋友吗?(课件出示)请个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4、(生字、词语都会了,你会写吗?)学写生字“式”。你觉得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或者安排这个练习{积累数量词,课后的“读读填填”}

  (三)初读课文

  1、这些生字和词语回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认出他们,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指名4人读课文。

  3、现在你知道邮票的齿孔是谁发明的吗?你可以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且大声读一读吗?

  4、书上有这么一句话“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那个人是谁啊?他有什么举动啊?你能告诉你的同桌吗?(再一起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四)延伸

  1、现在老师就要请各小组合作,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老师解决一个难题:在每一组的信封里,有一大张没有齿孔的邮票,你可以撕一张下来,贴在信封上吗?

  2、你刚才是用课文中哪一段介绍的知识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的?

  3、那全世界各地的人都要使用邮票,难道也这样一张一张用针刺出来吗?阿切尔也想到了,他是怎么做的呢?(在课文中找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

  4、阿切尔的发明到现在还在被应用,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邮票,请沿着齿孔,把邮票撕下来,贴在信封上。和刚才用针刺比一比,你有什么感受?

  5、正是由于阿切尔仔细观察,开动脑筋,而且不断实验,才发明了邮票打孔机。你现在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语文教案5用3篇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乐园3篇

三年级语文教案荷花12篇

语文园地三教学三年级语文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备11篇

三年级语文教案:园地11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语文教案3篇

三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3篇

三年级语文教案《小稻秧脱险记》4篇

国徽三年级语文教案3篇

优语文教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