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班教案5篇

时间:2024-04-26 09:3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经典小班教案5篇,供大家赏析。

经典小班教案5篇

经典小班教案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积极参与表演。能根据作品主题情节加以想象运用不同语气,动作,表现作品的角色特征。

  2、同伴间轮流扮演角色。

  活动重点:积极参与表演及各角色。

  活动难点:运用不同语气,动作特征。

  活动准备:头饰,布置场地材料。

  活动过程:

  1、回忆上节课表演时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这次表演的重点,要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反映角色性格特征,还要根据作品主题思想和情节内容进行想象,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2、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说说角色的出场顺序,师和幼儿共同复习故事情节,鼓励幼儿用连贯语句复述。

  3、幼儿游戏,提出要求:

  (1)在游戏中能相互谦让。

  (2)能形象生动地扮演角色。

  (3)爱护头饰,在游戏中能做到“三轻”。

  (4)懂得互换角色。

  4、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

  5、评价:请个别幼儿上来扮演个别角色。并问小朋友他们扮演好在哪里?

  活动反思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表演的'场地比较小,表演冲动内化为主动活动,教师及时因势利导,创设良好环境,提供自由空间和丰富材料,扩展表演内容和形式,确保游戏展开,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并引导幼儿自制服饰道具,就地取材,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和创造潜能,使之不断获得愉悦的成功体验。

经典小班教案2

  设计思路:

  《找动物》是一节小班的语言课,整个集体活动贯穿了一个故事情节,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同时,在各个环节引导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激发孩子的已有经验,让孩子学会发散思维。

  活动名称:

  找动物(核心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通过识别声音、图像符号,发现不同动物的明显特征。

  2、在游戏情境中,体验亲近动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物的声音、自制动物园、小动物卡片若干。

  活动重点:运用声音和影子的.一部分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特征。

  活动难点:区别鸭子和鹅。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兴趣,到达动物园的第一站

  师: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要带你们去动物园,你们想不想去呀?

  看看第一站,有什么东西呀?

  师:耳朵有些什么本领?

  师:这里为什么画个耳朵,它是什么意思?

  小结:原来这个大大的耳朵,是要提醒我们小朋友仔细听。

  过渡句:听听看,这里会住着谁?仔细听,小耳朵竖起来。

  (二) 识别声音、图像符号,发现不同动物的明显特征

  1、 通过听各种声音,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师:是谁在叫啊?

  幼:大公鸡。

  师:哦,是大公鸡。大公鸡怎么叫的,我们一起学学看。那我们来看看,到底这里住的是不是大公鸡。我们一起请它出来:“大公鸡,大公鸡,你出来!”

  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后,打开窗户揭晓

  师:呀,真的是大公鸡。大公鸡说:小班的宝宝你们好。我们也给它打个招呼。

  这里还住着谁?我们来摁摁门铃。你听见什么声音?

  幼:我听见小狗和小猫。

  师:小狗怎么叫的?小猫咪呢?到底是不是它们,我们一起来请它们“小猫、小狗,请出来”。听,谁已经等不及了?

经典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劳动,懂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2、学习物品,体验其中的乐趣。

  3、感受替换歌词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一个凌乱不堪的小熊家,并请配班老师扮演小熊。

  2、小鸡头饰每人一个,鸡妈妈、小熊头饰各一。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鸡妈妈”带着“小鸡”去“小熊”家做客,引导幼儿参观“小熊”的房间。启发幼儿讨论“小熊”房间凌乱的.原因:为什么小熊的房间会这么乱?怎么办?

  2、鼓励幼儿帮助“小熊”房间,说说前后有什么不同。

  3、范唱歌曲,鼓励幼儿跟唱。

  4、替换歌词演唱,引起幼儿仿编兴趣。

  5、引导幼儿以替换歌词的方式再次演唱歌曲。

  6、当“小熊”向“鸡妈妈”表示感谢时,“鸡妈妈”鼓励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讲卫生、爱劳动的好宝宝。

  7、音乐游戏:碰一碰。

经典小班教案4

  【设计意图】

  “学习洗手”是小班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洗手的,但是洗手的时候不是在玩水,就是在玩肥皂变出的泡泡,并不一定能把小手洗干净。因此,引导幼儿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并帮助他们养成认真洗手的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幼儿正确的健康认知是健康行为的基础,而健康行为的形成需要不断练习和强化。幼儿园的棋类游戏,以其趣味性的活动方式,提供了轻松、自由的学习情境,幼儿在反复与同伴玩棋的过程中,透过棋谱渗透的信息,不知不觉巩固了认知、发展了能力。因此,我将棋类游戏与健康知识的巩固、健康行为的养成巧妙结合,让幼儿在自我学习、自我调节中内化经验,缩短认识与行为的距离。

  【活动目标】

  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

  2.能有节奏、并手口一致地念儿歌、点图片;

  3.乐意参加棋类游戏《我爱洗手》,养成认真洗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用《我爱洗手》空白棋谱一张,洗手动作图片2套,小兔、小鸭、小狗图片各一,音乐磁带,糖果一盘;

  幼儿用《我爱洗手》棋谱8张(图片附后),贴好小动物图片的棋子16个。

  【活动过程】

  一、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东西前、上厕所后和手脏时要洗手。

  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吃糖果前要干什么?为什么要洗手?什么时候要洗手?

  (点评:通过吃糖果的话题引入活动,让幼儿觉得“洗手”离他们的生活很近,有利于他们建立认知与行动的联结。同时,对糖果的喜爱让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活动中来。)

  二、学习洗手的方法。

  1.分享、交流洗手的方法。

  小朋友每天都洗手,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洗手的?(根据幼儿讲述出示洗手动作图片)

  (点评:由于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洗手的方法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因此,他们乐意表达和交流,通过观点的相互作用和碰撞,幼儿对洗手的正确方法更加明晰。在这一环节,孩子们是“主角”,教师只是“旁观者、欣赏者、主持人”,幼儿在这种民主、活泼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经验。)

  2.重点学习“手指交叉搓一搓”。

  (1)小朋友的手心、手背、手指都洗干净了。听,细菌说话了(教师变换语调讲述):“我是细菌,我现在就藏在你们的手指缝里,一会儿你们吃东西的时候,我就跑到你们的肚子里去了。”

  (2)还有细菌藏在我们的手指缝里,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把它们赶走)用什么办法把它们赶走?(搓一搓)怎么搓?(手指交叉)我们一起来练练。

  (3)(教师再次变换语调学细菌讲述)“小朋友太厉害了,我只好逃走了。”

  (点评:小班幼儿的情感体验具有明显的直觉性、形象性、情境性,本环节中,细菌的自述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具体化的情境,引起了幼儿较为强烈的情感冲突,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

  幼儿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本环节,教师较好地发挥了“支架”的作用,引导幼儿发现、思考比较容易忽视的手指缝的洗法,教师的“引”帮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发展和提高,拓展了幼儿的原有经验。)

  3.按洗手的顺序将图片排序。

  (1)细菌逃走了,我们胜利了。这么多洗手的'动作,我们应该先做哪一个呢?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2)谁来说给大家听听?我们把洗手的方法连起来说一说。(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有节奏地、以儿歌的形式,讲述洗手的方法。)

  (3)还有其他意见吗?你们会把这套图片排到棋谱的路径里吗?(两套图片请小朋友排列到两条路径中。)

  (4)跟着音乐做一做洗手操。

  把棋谱上的动作连起来就是一套洗手操,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练练洗手的动作。(音乐中动作的提示语也是以儿歌的形式讲述)

  (点评:本环节,教师的“支架”作用再次显现,个体的、零散的经验在教师“导”的作用下得到归纳和提升,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简练概括、节奏明快的儿歌,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便于幼儿理解、讲述;音乐元素、动作练习的加入,缓解了幼儿的疲劳。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在棋谱上逛棋,巩固洗手的方法。

  1.今天,小动物也来到了我们小(2)班,看看他们是谁?(小兔、小鸭、小狗)跟他们问个好。

  客人来了,我们怎么招待他们呢?(请他们吃糖果)

  2.吃糖果前要洗手,小朋友已经学会洗手了,小动物还不会洗手呢,怎么办呢?我们从打开龙头开始,一格一格教他们学动作。许多小朋友是第一次做小老师,我们先来练练做小老师的本领。小兔子我们来学本领吧。(老师示范一格一格逛棋,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讲述棋谱内容。)

  3.小狗、小鸭也来学本领了,谁来教?(请两个小朋友练习)

  4.小朋友,还有一些小动物也在等着学洗手呢,快去帮帮他们吧。

  (点评: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轻松、欢快的游戏情境,再次激发了幼儿参与的主动性。)

  活动延伸:

  1.将图片粘贴在盥洗室,鼓励幼儿边观察图片,边按照图片顺序洗手。

  2.将《我爱洗手》棋谱投放到区角,供幼儿游戏。

经典小班教案5

  活动内容:

艺术——宝宝不怕冷(歌唱)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节奏地演唱歌曲。

  2.尝试创编生活中锻炼身体的动作并仿编歌词。萌发冬天锻炼不怕冷的意识。

  活动准备: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宝宝不怕冷》。

  活动指导:

  一、谈话与观察

  1.谈话: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要怎么做才不怕冷?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天气怎样?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二、教师范唱,幼儿感受歌曲的`意境与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感受歌曲的情境与内容。提问:小朋友认真听,歌里唱了哪些内容?小朋友是怎么锻炼的?

  2.幼儿看图有节奏地跟念歌词。

  3.教师再次范唱,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及歌词内容表演。

  三、指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跟唱。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逐步减弱自己的歌声。

  2.教师伴奏,幼儿独立演唱。

  四、引导幼儿仿编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表现生活中锻炼的动作,并尝试融人歌曲中进行演唱,感受锻炼的意义,如“小脚小脚跺跺跺”、“小脚小脚跳跳跳”、“小脚小脚跑跑跑”、“皮球皮球拍拍拍”??

  活动建议

  区域活动:在户外体育活动时适当播放该音乐,提高幼儿锻炼的兴趣。

经典小班教案5篇相关文章:

小班入学教育的安全教案范文3篇

关于小班教案模板3篇

小班语言小熊请客教案9篇

小班语言教案《小熊请客》10篇

有关小班美术教案范文6篇

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12篇

小班我会自己吃教案3篇

教师节小班教案3篇

小班语言教案《绿色的世界》6篇

教案模板经典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