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第七单元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时间:2022-11-04 22:49:28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强烈推荐第七单元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欢迎参阅。

强烈推荐第七单元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强烈推荐第七单元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1

  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用不同的语气读出对话。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部首,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学会关心别人。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理解青蛙妈妈说的话的意思。教学难点: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教学时间:2课时

  2003年5月19日 第十四周 星期二 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你认识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自由读。

  2、小组讨论: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汇报: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4、分析生字,理解词语,口头组词。

  四、导书写:师范写,生描写、仿写。

  五、作业:每个生字写一行。

  教学后记:学生能很快地认识这些生字,并熟悉课文内容。

  2003年5月19日 第十四周 星期二 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

  青蛙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本领?

  二、读课文

  1、范读第1小节,问:小青蛙会想些什么?

  2、看动画,边看边想:小青蛙跳到什么地方问谁去了?(1)出示对话,指名读,评议。

(2)分角色朗读,想想怎么读好它们的对话?

  3、自读课文3——4小节。

  想:小青蛙又去问谁了?别人又是怎样说的确良?

  4、看动画片,反馈交流:互相练读,指名读,评议,再读,分角色朗读。

  5、小青蛙还会问谁?它们又会说些什么?(自读第五小节)

  6、指名读妈妈与小青蛙的对话。

  问:你明白妈妈的话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齐读课文。问:如果你是小青蛙,你现在知道做什么事最快乐了吗?

  四、课后拓展:

  1、分角色表演课文。

  2、你认为你做什么事最快乐? 什么事情最快乐

  小青蛙(图)

  板书: 啄木鸟(图)捉虫

  水 牛(图)耕地

  蜜 蜂(图)采蜜

  为别人做自已能做的事,你会觉最快乐。

  教学后记:学生知道做帮助别人的事才会最快乐!

  19蚂蚁和蝈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话。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又??又??”说话。教学课时:两课时

  2003年5月20日 第十四周 星期三 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4、指导学生读长句子。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教学生字

  1、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教学“米”字旁。

  3、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写。

  4、指导学生写字。

  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蚂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003年5月20日 第十四周 星期三 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

  大家都知道蚂蚁是一种勤劳的小巧玲珑动物,我们要怎样做?

  二、读课文,体会道理。

  1、出示挂图,问:这是什么季节?它们各在干什么?

  2、自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汇报。(1)你觉得这群蚂蚁怎样?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来?你们喜欢吗?为什么?(2)蝈们都在干什么呀?蝈蝈怎样嘲笑小蚂蚁,说了些什么?它们是怎样享受的?

(3)在这寒冷的天气里,蚂蚁、蝈蝈是怎样过冬的?

  三、语言文字训练。

(1)指导读词:满头大汗、自由自在、又冷又饿。(2)指导朗读句子:

  谁喜欢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谁愿意来夸夸它们? 谁能把蝈蝈这种瞧不起人的样子读出来?

(试读、评读、表演读)

(4)课文,分角色朗读。

(5)导用“有的??有的??”“又??又??”说话。

  四、结全文。

  五、拓展训练。

  转眼间,夏天到了,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回来,讨论今年夏天怎样做。现在你们就是蝈蝈了,四人一组讨论这个问题。讨论好了,你们要么分角色表演出来,要么模仿书上的插图,画一画今年夏天蝈蝈们会怎么做呢? 蚂蚁和蝈蝈

  夏天 勤劳 懒惰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冬天 躺着过冬 又冷又饿

  教学后记: 学生积极地模仿蚂蚁搬粮食的动作,能够领悟到其辛苦地劳动价值。

  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课时划分: 两课时

  2003年5月21日 第十四周 星期四 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2)指名说一说。(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2003年5月21日 第十四周 星期四 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

  练习七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口语交际训练,训练学生学会做客,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重、难点

  1、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两课时

  2003年5月22日 第十四周 星期五 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字词句,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感受字义 组合与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最后在现实交际中完成连字成同、连 词成句的训练。

  2、熟记成语,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成语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文字画。问:这上面画的是什么?

  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点?

  3、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

  4、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5、这么多的景物,你能将这些象形字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并介绍给大家吗?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看谁画得最美,说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评选最佳图画.同时将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

  8、指名上来说,评选最佳解说员.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小蚂蚁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天就背过冬的粮食呢?(2)为什么在窗户上钉栅栏呢?(3)为什么人们要忙着修筑水坝呢?

  2、他们都在预防以后的困难,提前作好准备,到时就不

  会有什么危险了,我们可以用这四个成语概括图上的意思。

  3、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4、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意思的理解.

  5、齐读成语。

  6、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渔夫是多么辛苦呀?

  7、读诗,看看图,想想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8、生互相交流。

  9、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捕鱼的危险和对渔夫的同情。

  10、指导背诵。

  2003年5月26日 第十五周 星期一 第六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

  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2)出示:日

  问: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3)师范写“月”。

  3、练习。

(1)生练习书写“日”,体会所写的笔顺规则。

(2)以此规则类推到“

  四、田”上,请学生板书这两个字的笔顺。(3)其他学生仿照练习。(4)师巡视指导。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井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问: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

  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

  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取最好的组合。

  教学后记:学生学会怎样做一个好客人,怎样做一个好客的人。

强烈推荐第七单元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2

  25、皮皮和汪汪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狗”、“次”、“抓”、“吃”、“答”等字,积累“商量”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团结合作的意义,树立合作意识。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树立合作意识。

  第一课时07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积累“商量”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1到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课文

  1、出示椰子树的图片:这是什么?

  2、谈话:你们喜欢吃椰子吗?说说味道。

  3、教师指着椰子树说:你们看,现在正是椰子成熟的季节,树上挂满了椰子,散出淡淡的清香,把小狗汪汪和小猴皮皮给

  吸引来了,可是它们都只能看着椰子树干着急,这是怎么回事,后来他们吃到椰

  子了吗?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指名反馈读,集体评议。

  3、教师示范读,学生评议。

  4、大家一起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理解内容,认读生字

(一)感知椰子的大、多,体会皮皮和汪汪的喜欢。

  1、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椰子树的段落。

  2、指名反馈。

  3、读第一自然段,圈出生词。

  4、读一读。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启发想像。看着这么大这么多的椰子,它们会怎么想?

(二)了解皮皮和汪汪遇到的困难

  1、教师:多么诱人的椰果呀,它们一开始吃上了吗?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

  3、出示生词“围着、转来转去”

  4、指名反馈:一开始为什么没吃上椰子?

  汪汪:会游不会爬

  皮皮:会爬不会游

  5、皮皮汪汪都急坏了,在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

  6、学生说说能帮助它们吃到椰子的办法。

(三)认读“商量”、“摘”

  1、教师:小朋友们的办法真不错,不过它们也开始想办法了。

  2、出示生字词“商量”,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3、指导读生词,找出生字。

  4、引导学生做“摘”的动作,理解“摘”的意思。

  第二课时075

  教学目标:

  1、会写“狗、次、抓、吃、答、饱”等字,积累“商量”等

  词语。

  2、朗读课文。

  3、从文中感悟到互相合作的好处和快乐,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

  与他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学过的生词卡片,指名认读。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文,感受合作的乐趣

  1、教师:小朋友,皮皮和汪汪商量出一个什么办法?

  2、它们是怎样做的呢?读4、5自然段。

  3、出示两段中的生词:“仰、扔、俩、品尝、味、饱”。

  4、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是怎样做的?

  5、导读:“它俩坐在树下……圆圆的椰子”

  6、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皮皮和汪汪因为互相合作吃到椰子的快

  乐。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把故事演一演。

  2、教师导言: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许多事情也是需要

  合作才能完成,而且合作就能做的更好。

  3、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合作,体会合作的作用和乐趣。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2、学生自由说说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26、找汗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会写“怎”“凉”“打”“全”“吐”

“舌”等字,积累“凉快”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汗”的常识,再说说有关动物的趣事。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了解动物“汗”的常识。

  第一课时07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积累“凉快”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各种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设置悬念,导读课文

  1、教师板书课题: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汗吗?

  2、你们都在什么情况下会流汗?汗一般会在那些地方?

  3、教师: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汗在哪?可是有只小动物它不

  知道自己的汗藏哪了,到处找汗,它能找到吗?它的汗又在哪

  呢?

  二、自由读课,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听,把对自己有困难的生字词做上

  记号。

  2、学生读课文。

  3、分组把课文读一读。

  三、认读词语,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借助拼音,拼读词语。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认读这些词语中的生字。

  4、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谁在找汗?它都问了谁,结果

  怎样?

  2、指名反馈,教师板书。

  第二课时077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字,积累“凉快”等词语。

  2、朗读课文,分角色读一读。

  3、了解几种汗的常识。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朗读课文

  1、抽读生字词语。

  2、教师导言:老牛、小马、黄狗、小猪的汗有都藏在哪?

  二、读文,了解汗的常识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指名反馈,教师板书。

  3、指导感情朗读。

  4、分角色朗读。

  三、朗读课文,演一演

  1、推荐小组上台演一演。

  2、学生自由组合演一演。

  四、反馈资料,说说动物的趣事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互相说一说。

  2、说故事。

  3、教师小结讲故事的情况,鼓励学生多阅读,了解有

  关动物的其他知识。

  五、指导书写

  1、组词练习。说说书写生字时注意些什么?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27、尾巴的功能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078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朗读儿歌,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儿歌,示范读。

  2、学生自由拼读。

  3、指名反馈:从儿歌中你了解到那些小动物,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导入新课:那么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呢?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3、全班一起读儿歌。

  4、教师与学生一起分角色读。

  三、找出生词,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词。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词语,认读生字。

  3、反馈认读情况。

  四、朗读儿歌,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思考:儿歌中介绍了几

  种小动物的尾巴的作用?

  2、指出读反馈:儿歌中介绍了几种小动物的尾巴的作用?

  3、说说这些尾巴的样子。

  4、说说牛、袋鼠、非洲鳄、响尾蛇的作用。

  5、学生两人一组,一问一答,朗读儿歌。

  五、角色朗读,读中巩固对有关动物尾巴功能的了解

  第二课时079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字。

  2、分角色读课文,背诵课文。

  3、总结拓展,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的认读,感情朗读儿歌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二、继续学文,感悟手脑的作用

  学生自由大声读儿歌最后两节。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高兴与自豪的情感。

  3、动物为什么说“我”是一个小机灵呢?

  4、小动物们都说,手和脑的作用可大了,你们都用手和脑干什

  么呢?

  5、教师小结,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这样才会更聪明。

  三、总结延伸,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作用

  1、教师小结:其实各种小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作用,你们

  了解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

  2、学生拿出收集的资料,互相交流。

  四、角色朗读,熟读成诵

  五、指导书写

  1、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3、作业展示。

  28、狐狸列那

  教学要求:

  1、认识12

  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的聪明。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知道狐狸是怎样从车夫那偷走鱼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080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你们一定听过不少关于狐狸的故事吧,狐狸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动物?

  2、的确,狐狸非常聪明,狡猾。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狐狸,他的名字叫列那。

  3、指导学生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其它学生评议。

  4、指名反馈:小朋友们,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关于列那的故事吗?

  三、认读生字,读中巩固

  1、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生词,自己拼一拼,读一读。

  2、指名反馈读,帮助认读生字。

  3、开火车抽读生字。

  4、用生字组词说句练习。

  5、反复读课文,在文中扎实掌握生字。

  四、读文,深入理解课文

  1、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列那的焦急和担心。

  2、列那是怎样找到东西的?

  3、教师小结:是呀,聪明的列那不仅找到吃的,而且还是一条

  条鲜鱼呢?

  4、分角色朗读列那妙计的过程。

  五、教师小结,朗读巩固

  第二课时081

  教学目标:

  1、会写6

  个字。

  2、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体会狐狸的聪明。

  教学过程:

  一、检查生字,朗读课文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

  一、总结延伸,开展故事会

  1、教师:这件事让我们觉得列那很聪明。在动物中,狐狸是

  聪明的象征,关于狐狸的故事可多了,你们找到了吗?

  2、交流找到的故事,互相说一说。

  3、开展故事会。

  4、教师小结,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二、指导写字

  1、学生看生字卡认读并组词。

  2、教师强调要点。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佳作评析。

  语文乐园(七)

  教学要求:

  1、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读一读,写一写。了解汉字部首的表

  意作用。

  2、读一读,积累词语。

  3、说饶口令。

  4、阅读欣赏。了解倒影的常识。

  5、做吹泡泡的游戏,观察泡泡的大小、形状、颜色,再说一说。

  重难点、关键:

  1、正确书写汉字,积累词语。

  2、学会观察,并有序、通顺的说,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084

  教学目标:

  教学语海拾贝及阅读欣赏部分,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能够正确书

  写,并积累词语,读中认识倒影。

  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学生读一读课中的生字。

  2、指名读一读,其它正音。

  3、以第一组为例,引导学生观察。

(1)

  引导学生从字型上观察,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2)

  指名反馈:第一组的字都和木字有关。

  4、学生同法观察其它组生字,并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5、教学小结,引导学生从部首或部件的表意作用,理解汉字,另外也可以用类推法归纳同类的字,帮助自己系统的识记汉字。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一读。

  2、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3、学生反馈,教师小结。

  4、读中积累。

  三、写一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学生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每一行的共同点。

  3、第一行全包围,第二行上下结构,第三行左右结构。讨论

  书写时应遵循什么规律。

  4、指导书写,教师巡视辅导。

  四、说绕口令

  1、学生自由拼读。

  2、教师板书鼻韵母。

  3、集体比赛读饶口令。

  五、阅读欣赏

  1、读儿歌。

  2、讨论:傻鸭子为什么扑了一个空?

  3、教师出示山的倒影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倒影。

  4、学生再读儿歌。

  第二课时085

  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开展吹泡泡游戏,并指导学生观察泡泡的大小、颜色、形状,再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读题,明确要求

  1、教师:这一次的语文生活让我们干什么?

  2、平时我们都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只是我们没认真的观察过。

  3、教师提出吹泡泡活动过程的要求。

(1)

  仔细观察。

(2)

  活动中注意礼让,注意活动的安全。

  二、吹泡泡活动

  三、说一说

  1、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扩大说的面。

  2、指名说一说,学生评议:哪些地方说的好,值的学习,哪

  些方面说的不够,要更正。

  3、再指名说一说。

  4、教师小结。

  四、读一读儿歌,体会吹泡泡的乐趣

  泡泡

  宝宝吹泡泡,泡泡跑了,宝宝追泡泡,泡泡爆了炸宝宝。

强烈推荐第七单元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3

  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共有4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和一个语文园地。《文具的家》、《一分钟》通过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教育学生要养成学会收拾自己的文具盒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引导学生学会把话说清楚,明白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口语交际”引导学生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一边说,一边做动作,使别人更明白自己说的话。“语文园地七”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五个板块。意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写本组的27个生字,会认59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4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养成会合理收拾文具、早起早睡的好习惯;运动灵活多样的形式读文,采用独立自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的习惯以及把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的良好愿望,提高识字兴趣,激发对我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写本组的27个生字,会认59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4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养成会合理收拾文具、早起早睡的好习惯;运动灵活多样的形式读文,采用独立自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学。课时安排:

  15.文具的家????????2课时 16.一分钟?????????2课时 17.动物王国开大会??????2课时 18.小猴子下山????????2课时 语文园地七??????????2课时

  单元反思:

强烈推荐第七单元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一年级家长会的发言稿3篇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家长发言稿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3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

实用小班体育教案模板3篇 幼儿园小班体育课教案模板

2022最新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模板3篇 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语文教师德育工作计划7篇(小学语文老师德育工作计划)

初二语文2022教学工作计划最新3篇 八下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通用3篇 9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语文教师学期工作总结4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工作总结第二学期)

幼儿园交通安全主题活动方案3篇(幼儿园交通安全主题活动方案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范文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