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2篇

时间:2023-09-10 09:30:25 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平分生命》一文记述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在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却又缺少血时,勇敢地作出了要把自己的鲜血与妹妹平分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子勇敢,表达了浓浓地兄妹亲情。

  教学目标:

  1、在文中找出并体会描写男孩的语言、动作等词句,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2、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引导学生读出其中感情。

  3、通过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男孩的动作的描写,指导学生仿写。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学生齐读题。

  2、“生命”怎么能“平分”?文中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然后帮助老师解答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文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学生回答。尽量引导简洁明了地概括。)

  2、哥哥给妹妹输血,你们觉得应该吗?

  3、为什么医生还会为男孩的行为感到“震撼”?

  在第五段找出关于“震撼”的答案后,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当中关于男孩“害怕”与“勇敢”的矛盾心情,并板书出来。

  4、引导学生在“决定输血及输血过程中”找出描写男孩的句子。

①表现“害怕”的句子。(用“”划出)

  a、“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男孩为什么“犹豫”?(害怕,想拯救妹妹。)

  他最后“点了点头”,是作出了什么决定?表现他怎样的品质(勇敢),表达怎样的情感?(爱)

  引导学生体会当中情感进行朗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b“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颤抖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找出最能表现男孩“害怕”的词语,用“○”在下面标出(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以及男孩说的话。引导学生抓住找出的重点词读出“害怕”的感情。(个人读,全班读)

②表现“勇敢”的句子。(用“”划出)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哪个词最能表现男孩的“勇敢”?(微笑)他为什么微笑?(对妹妹的鼓励,安慰)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5、男孩决定了,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救妹妹。读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请用一个词来概括。

  6、内心的这种强烈的激动,就是“震撼”。(可从字面再作简单解释)

  7、请把握“震撼”的心情,一起读读描写医生的心理活动。(男女分组,全班读)(表达“爱”)

  8、到底是什么令这位年仅十岁的哥哥要不顾生命为妹妹输血?(倒叙第一段)(板书“相依为命”)并从字面解释“相依为命”。

  9、我们在内心感动之余,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吗?

  10、上天总会爱护好心人的。这时,医生也激动得“手心渗出了汗,他紧紧握住男孩的手”告诉他:“放心吧!输血不会丢掉生命!”听了这句话,男孩的心情会如何?

  11、不但不会丢掉生命,而且“还能活到一百岁”。真是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啊!这时的男孩会如何表现呢?请齐读最后自然段。

  12、从这一段,我们体会到男孩这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引导分别说出“高兴”“决定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情感。并用“○”标出表示“高兴”的动词(读出“高兴”);用“△”标出“勇敢”的动词(读出“勇敢”。)注意结合情感,齐读最后一段。

  三、仿写

  1、从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看到,要准确表达人物情感,在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动词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结合段落分析)(尽力找最能表达感情的词语)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情并不总是一样的。(引导说出不同心情)

  3、请把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心情,写一段话来把它表达出来。(要求用上三个不同的动词)

  4、学生仿写,老师巡视。(三分钟)

  5、请几个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先说说自己所写的段落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再抓住动词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再读全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2

  19 生命 生命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动弹、欲望、不屈、茁壮、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抓住重点词语,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三、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命

  嫩芽从土里钻出来,绿叶舒展,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神奇!五彩缤纷的花儿欣然怒放,生命多么美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名字叫做《生命 生命》。

  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全身瘫痪的人,她是怎样感受生命的,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细细感悟。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命

  1、自由读课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②抽查重点词语。骚扰 动弹 挣扎 欲望 砖缝 听诊器 震撼 糟蹋 震惊 短暂 有限 茁壮 不屈向上

  2、我们来看看最后一个词“有限”,它的反义词是——无限

  这一对反义词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吧——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三、整体把握,梳理脉络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老师的提示,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三个事例,在作者的眼中生命是什么呢?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

(飞蛾求生、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倾听心跳 生命有限,价值无限)

  四、品读课文,体会生命的顽强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画下来,体会体会,在书上做上批注。

  交流读书的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一)首先交流“飞蛾求生”

  1.谁先来读第一个小故事?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认为哪一幕最令你震撼?请你划出来。

(1)想一想,此时,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震惊。(2)“震惊”还可以换成哪些词?(3)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如此震惊?

2.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1)你能带着你的震惊把这个句子来读一读吗?抽2人

(2)同学们,你知道飞蛾的寿命有多长吗?平均9天,只有9天。它却要为9天挣扎了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此时,假如你就是那只被人握在手中的飞蛾,我想对你说:(让学生展开想像)——“飞蛾呀飞蛾,你还是放弃吧,反正你的生命也只有9天呀!”——说:“飞蛾呀飞蛾,你不要再挣扎了,你能斗得过那么强大的人类吗?”(3)假如你就是那只求生的飞蛾,你会怎么说?

(4)伸出手,合上,现在你的手中就握住了那只飞蛾,你有什么感觉?(5)面对此情此景,杏林子会怎么想?

(二)研读“瓜苗破土”,体会生命的顽强。

1.飞蛾的极力抗争给作者强烈的震撼,香瓜子的生长又给作者什么感受呢? 2.出示句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里,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3.你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什么?

4.引导分析句子,你从哪些词语中感觉到香瓜子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 (重点抓住“竟”、“没有”、“仅仅”这几个词语)

  5、教师小结。

(三)品读“倾听心跳”理解生命真谛。

  1.如果说逆境中的“飞蛾求生、瓜苗破土”让作者看到了强大的生命力,那么“静听心跳”则是作者亲身感受到的生命律动。请大家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2.体验感悟,聆听自己的心跳。把你的手放在你的左胸口,你感受到了什么? 3.这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又让杏林子明白了什么? 出示句子: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4.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生命吗?(杏林子一生的不幸)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生命?她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的?(激动、自豪??)5.指导朗读

  6.面对着属于自己的生命,引读:我可以——也可以——出示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7.什么是“好好使用”,怎样“好好使用”? 杏林子又是选择了哪一种方式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为什么说她好好地使用了自己的生命?(让学生畅所欲言)

(感悟杏林子精彩的人生意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体会思想,在读中受到教育。)

(四)你决定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带着你的决心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是啊,杏林子正是用她整个生命历程告诉我们:

  出示句子: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五)小结:

  杏林子用她整个生命历程告诉我们“生命有限,价值无限”,你想把这八个字送给谁,想对他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再读课文

  指名同学朗读课文,并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

  二、总结全文,内容升华

  无论是奋力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还是自己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都让作者感到生命的伟大,于是她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

  像杏林子这样用行动延续着自己不死的生命的人还有很多,你还知道谁的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三、课外拓展,书写感言

  1.在作者的眼中,生命是求生的飞蛾,生命是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在老师的眼中生命就是杨柳那嫩绿的枝条,生命就是同学们那张张笑脸,那么在你的眼中生命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可以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诗,也可以写一段生命的感言,还可以像作者一样写一件小事,让大家感受生命的存在。 2.小组交流。

  3.指名朗读所写内容。

  八、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珍惜生命的感人故事。

  2.读一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3

  生命 生命

  教材分析:

《生命 生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书写了对人生的感悟。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三种感慨:飞蛾求生──生命的欲望;砖缝中长出的瓜苗──生命的顽强;倾听心跳──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下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层思考,表达了她积极的人生态度。本文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但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成了本课的难点。为此,我将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和“生命”相遇,让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进而让学生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动弹、欲望、糟蹋、珍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通过导读品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5.拓展阅读《生命的壮歌》,把学了《生命 生命》后的感受写下来。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准备:

  1.按教学重点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每人搜集一两条有关“生命”的名言。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正确认读“动弹、欲望、糟蹋”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通过导读品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

  一、揭题导入,走进课文

  1.引用杏林子的一句话,引入课文的学习。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字词切入,整体感知

  1、指名领读词语,正音,齐读。

  2、出示读书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以上词语,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想一想,用以上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概括说说文章讲了几件事例。

  三、导读品悟,感悟生命

▲默读课文,划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想一想,三件事分别带给作者,也带给你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

(一)感悟事例1

  1.重点品读“但它挣扎着??我忍不住放了它!”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极力、挣扎”等词语,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通过激情导读表达自己的理解。

  2.角色体验

(1)如果你是那只飞蛾,你会在心里说什么来鼓舞自己呢?从而深化理解,感情朗读。(2)如果你是杏林子,看到这小小的飞蛾你又会怎么想?从而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3、带着理解再读课题。

(二)感悟事例2

  1.重点品读“那小小的种子里??仅仅只活了几天。”

  引导学生通过重读词语的不同,读出不同的理解,在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中,交流感悟,体会砖缝中的香瓜子顽强的生命。

  2.引读激情:“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 3.带着理解再读课题,感叹生命的顽强。

(三)感悟事例3

  1.师范读第五段,学生静听默想,这沉稳的心跳又带给作者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2.交流感悟,相机理解“糟蹋”,联系生活说说哪些做法是糟蹋生命的表现。

  3.借助课件,简介杏林子,了解这位身残志坚的人,激发情感,深化理解。4.引读第五段。

  四、提炼升华,真情抒怀

(一)默读第五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交流如何“好好使用生命”,并感情朗读。

(二)齐读第一段,带着对生命的思考,用简短的一句话写出对生命的感悟。

(三)总结课文,齐读课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书写生字词,背诵课文。

  2.拓展阅读《生命的壮歌》,把学了《生命 生命》后的感受写下来。教学

  一、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二、复习生字,指导写法

(一)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二)分析字形,指导学生写字。

  三、拓展阅读《生命的壮歌》,把学了《生命 生命》后的感受写下来。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求生的欲望

  生命的顽强

※ ※

  对自己负责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重点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9课《生命生命》。(板书课题)

  出示杏林子对生命感悟的一句名言,指名学生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说生命是一桩奇迹)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细细地品读课文。

【本课我以杏林子对生命感悟的一句名言导入新课,在师生交流对名言的理解和感悟中,以质疑的形式提出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即“为什么说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也是本课的教学主线。】

  二、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是由哪些事例来感悟生命的?

  2.再读三个事例,看看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生命是桩奇迹?划下来。

  3.交流:

(1)感受“飞蛾求生”:

  关键句:“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感受到的?

  想想飞蛾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一只飞蛾平均能活9天,为了这短短的9天,它在拼命挣扎着,无论怎样危险,无论是否成功,它都没有放弃。伸出手,想象你的手中就有一只极力鼓动双翅的飞蛾,体会它强烈的求生欲望,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句子。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唯有“读”是最好的方法。我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从而读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一切的读都是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2)体会“瓜苗生长”:

  关键句:“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读句子,说说在你心中这是一粒怎样的瓜子?从哪儿体会到的?

  读句子,让大家感受到这是一桩奇迹。

(3)感悟“倾听心跳”:

  关键句1:“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作者说心跳给了她极大的震撼?

  闭上眼睛,静听自己的心跳。(播放录音:心跳声)说说听了这鲜活的心跳,你有什么感受?

  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关键句2:“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糟蹋”是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糟蹋生命的现象?

  怎样才算好好地使用生命呢?

【在读书过程中我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如听心跳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对生命的独特感受,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如何好好地使用生命,把体验内化为行动。】

  4.杏林子是怎样好好地使用自己的生命的呢?我们来认识认识她。

(出示杏林子照片)从照片看,你觉得杏林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出示杏林子资料)听老师介绍杏林子的生平,说说看杏林子创造出怎样的生命奇迹?

【新课标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活用课程资源尤为重要。本节课我整合了课内外教学资源,在适当的地方加以运用。如:为学生激情讲述了杏林子的生平主要事迹,为深化文本,体会“生命是奇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6.你还知道哪些人也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出了无限的价值?

  三、再悟课题

  1.再来看课题,你发现课题有什么特点?去掉一个行吗?为什么?

  2.指导读课题。

【引导学生把整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浓缩到课题这四个字中,通过朗读课题展示出来。学生理解不同,因此读得语气语调也不同,但都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情真意切才是最珍贵的。】

  四、拓展

  作者领悟到生命是飞蛾求生的挣扎,生命是瓜苗从砖缝中冒出的勇气,在你的眼中,生命还是什么呢?打开你的记忆,把五彩的生活放进来,以“生命是什么”为主题写一首小诗。

【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个性化的解读,我为学生提供了升华文本的空间,引导学生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写成一首小诗,尽管语言稚嫩,却意味深长。

  读书是学生对文本的吸收,对经验的构建,而写作则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学习的收获。以说名言开始学习活动,以写小诗结束学习活动,整个教学在诗一样的意境中进行。】

  五、板书

  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

  奇迹瓜苗生长珍惜光彩有力

  倾听心跳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动弹、欲望、不屈向上、茁壮、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下来,积累好词佳句。

  3、能找出课文中有很深含义的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本文前,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说教、学方法:

  1、教法:采用整体感知、研讨交流、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与感染。

  2、学法:通过品读课文、交流、讨论,感悟生命力的顽强,理解生命的真谛。通过畅谈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抒写对生命的感言,提升对生命的认识。教学准备:本课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命:

  1、师:老师这里就有几个表现生命的画面,我们一起来分享。

  2、动画课件,创设情境:(师配音)嫩芽从土里钻出来,绿叶舒展。五彩缤纷的花儿欣然怒放。花丛中蜜蜂嗡嗡,辛勤采蜜。天真烂漫的孩子,高兴地唱歌跳舞,露出美丽的笑脸。

  3、看到这,你有什么想法?(生命真好!)

  3、师小结:生命真好!正因为有了这多姿多彩的生命,才有了我们这丰富多彩的世界。

  4、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板书:杏林子)你了解杏林子吗?(出示杏林子头像及简介)就是这样一位全身瘫痪的人,她是怎样感受生命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师提出要求。(出示课件,显示要求)作者围绕“生命”写了哪三个事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师引导生概括:飞蛾求生砖缝瓜苗静听心跳

  (三)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师:这是三件及其细小、极为普通的事情,但作者却通过这三件小事向我们传递了她对生命的感悟。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出示课件,显示要求)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认真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用铅笔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

  2、学生按要求学习,师巡视指导。

  3、研讨交流。飞蛾求生

  1、师:“飞蛾求生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动?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3、课件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①师:你有什么感受?(强烈的求生欲望)(板书:求生强烈)

  ②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飞蛾那强烈的求生欲望的?(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出关键词语——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出示课件:表示出重音词语,再指导朗读(指名读)。

  ③动作表演,比较体验:鼓动双翅和极力鼓动双翅有什么不同?师:为什么极力鼓动?学生一下子感悟到:“极力”这个词,生动地刻画了飞蛾求生的强烈渴望。把这种强烈的求生欲望读出来。(指名读)

  ④飞蛾外表那么渺小,那么柔弱,它何必苦苦挣扎呢?如果你是那只飞蛾,你会怎么想?杏林子看着手中的极力挣扎的飞蛾,她又会怎么想?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渴望再读读这个句子。(全班齐读)

  4、总结。

  你知道飞蛾寿命有多长吗?

  平均9天,只有9天,它却为了9天挣扎了一分钟,两分钟……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与很多强大的生命相比,飞蛾是渺小的,但它最不愿放弃的就是------生命生命(生读课题)砖缝瓜苗飞蛾求生让我明白了生命是一种抗争,那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又能给我们关于生命什么的思考呢?让我们走进香瓜子。哪些语句让你感动?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出示课件)“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①你体会到什么?(顽强。坚强)

  板书:生命顽强

  ②你怎么体会到的?(抓住重点词体会)

  ③(课件出示香瓜子与砖缝中的瓜苗)师:这就是生长在砖缝中的瓜苗,面对这棵小瓜苗,你有什么话想说?(生说)把你想说的读出来。

  2、(出示课件,教师讲解)看看这棵小芽要经过多少磨难才能长成大树,这朵小花要历经多少风雨才能绽放美丽,这只小鸡要冲破多少阻碍才能看见阳光,这匹小马驹要跌倒多少次才能驰骋奔跑,看到这些情景,他们让你感动了吗,你想说什么呢?

  3、总结;同学们,让我们带着顽强,带着勇敢,带着对生命的敬意来读--------生命生命。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 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⑵ 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

  ⑴ 学会画、注关键词语,快速筛选信息,把握文章思路。

  ⑵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文悟道,引导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命,进而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教学重点】

  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教学难点】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引起注意,催动兴奋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与她同呼吸,共命运,认识人生的真谛。

  (板书课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探究研讨,走进作者

  教师范读,在范读课文后三节时,语气应有由舒缓到略显高昂的变化过程,以反映作者经历了凝重的思考而顿悟的心路历程。

  学生仿读,这既是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需要,也是在情感上走近作者的需要。

  指名朗读,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题目中的生命一词为什么出现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本文表现了女作家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题目运用反复的手法,表示强调,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生命的强烈呼唤。

  三、品读课文,探究赏析,走近文本

  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把握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这样,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好地领会,从而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组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这三个各围绕本段中哪一个中心词展开?

  试各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每个事例。

  教师小结过度: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的大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同时,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

  由这三个事例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那么,引出了哪三点思考?在文中划出关键句。

  这三点思考分别侧重于哪一方面?

  形成板书:

  生命 生命

  小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 命 力 生命价值

  心 跳 生 命 珍视奋斗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找出你最喜欢,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妙在何处,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朗读水平较好的`三位学生分别朗读1、2、3小节,全班齐读最后两个小节。要求读得有感情、有变化、有高潮。

  四、跳出文章,拓展思维,陶冶情操

  试就作者的三点思考,从生活中找出一两个相应的例子。(如欧阳修名扬天下,仍不断修改自己的文章,别人问其原因,他回答说是怕后生笑话;日寇侵华,梅兰芳息影舞台,续须明志;张海迪高位截瘫,自学成才等 。)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谈谈你对人生的感悟。要求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师总结: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五、作业

  1、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一两句。

  2、课外阅读克伦·沃森的《生命 生命》并完成课后练习二。

  3、课外阅读张晓风的《敬畏生命》、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敬一丹的《穆然,谢谢你的笑》(《语文新天地》七年级上、初一)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7

  【教材介绍】

  《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中,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并能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真实对话,充分理解作者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观,并从中受到教育。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教学本文前,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扰、塌、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塌”,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准备】

  1.课件。

  3.收集有关像杏林子一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名人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介绍杏林子的生平,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生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细细感悟。

  1.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边读边想:读后有什么收获。

  2.检查反馈

  (1)交流收获。

  (1)检查词语。

  a.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骚扰 欲望 震撼 糟蹋 有限 动弹 不屈向上 茁壮生长 鼓动 跃动 冲破 坚硬沉稳 短暂 珍惜

  b.指导“弹、塌”在词中的读法。

  c.理解:“骚扰、糟蹋”的意思。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及找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感悟生命

  (一)指读第一段,引导质疑:词典中对“生命”已有了明确的解释,作者为什么还要思考生命?他对生命的思考到底是什么?

  1、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学生讨论交流。

  3、感情朗读。

  (二)自读二、三、四自然段。

  【课件】自读提示:

  1.作者列举了几件事例,请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概括出来。

  2.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1)自由交流,相机板书:飞蛾求生

  香瓜子茁壮成长

  静听心跳

  (三)学习“飞蛾求生”一段。

  1.读一读你感受最深的词句,说一说你感悟到了什么?

  2.学生反馈,体会情感。

  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1)学生汇报,读句子,说原因。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挣扎、极力、鼓动、跃动)

  相机指导朗读。

  (3)引读,感悟飞蛾强烈的求胜欲。

  (4)感情朗读。

  此时,你看到这只飞了吗?请用你的朗读告诉老师。

  指读,并且请学生说出:看到了一直怎样的飞蛾?

  (5)想象说话: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杏林子,看到这只飞蛾你会怎么想?

  (6)指导朗读全段。

  小结:正是飞蛾这种求生的欲望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赞叹齐读课题。

  后两件事例又给作者带来什么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板书 19 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静听心跳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8

  【教材介绍】

  《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中,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并能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真实对话,充分理解作者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观,并从中受到教育。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教学本文前,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扰、塌、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塌”,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准备】

  1.课件。

  3.收集有关像杏林子一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名人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介绍杏林子的生平,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生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细细感悟。

  1.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边读边想:读后有什么收获。

  2.检查反馈

  (1)交流收获。

  (1)检查词语。

  a.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骚扰 欲望 震撼 糟蹋 有限 动弹 不屈向上 茁壮生长 鼓动 跃动 冲破 坚硬沉稳 短暂 珍惜

  b.指导“弹、塌”在词中的读法。

  c.理解:“骚扰、糟蹋”的意思。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及找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感悟生命

  (一)指读第一段,引导质疑:词典中对“生命”已有了明确的解释,作者为什么还要思考生命?他对生命的思考到底是什么?

  1、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学生讨论交流。

  3、感情朗读。

  (二)自读二、三、四自然段。

  【课件】自读提示:

  1.作者列举了几件事例,请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概括出来。

  2.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1)自由交流,相机板书:飞蛾求生

  香瓜子茁壮成长

  静听心跳

  (三)学习“飞蛾求生”一段。

  1.读一读你感受最深的词句,说一说你感悟到了什么?

  2.学生反馈,体会情感。

  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1)学生汇报,读句子,说原因。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挣扎、极力、鼓动、跃动)

  相机指导朗读。

  (3)引读,感悟飞蛾强烈的求胜欲。

  (4)感情朗读。

  此时,你看到这只飞了吗?请用你的朗读告诉老师。

  指读,并且请学生说出:看到了一直怎样的飞蛾?

  (5)想象说话: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杏林子,看到这只飞蛾你会怎么想?

  (6)指导朗读全段。

  小结:正是飞蛾这种求生的欲望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赞叹齐读课题。

  后两件事例又给作者带来什么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板书 19 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静听心跳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9

  3、生命 生命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在阅读课文时,能手脑并用,及时划出关键词语,理解课文“由事悟理”的写作思路。

  3、了解比较阅读的一般方法,在实践中体会“比较是最好的鉴赏”。

  4、因文悟道,引导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命,进而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法

  1、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朗读时,除了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还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处理句内停顿、正确处理轻重音等朗读技巧层面的指导。这是因为,有效的朗读不仅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感知课文,拉近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而且能使学生的语感在实践中得到培养,为感悟文本打下必要的基础。

  2、相机组织课堂讨论,在讨论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讨论建议抓住以下两点:①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设计这一讨论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由“所见”到“所想”、“所悟”的思路。②组织学生开展课文与课文练习二所附克伦·沃森一文的比较阅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所面对的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对比较阅读还是很陌生的,因此,教师应该对“比较”的切入点作必要的指导。学生在研讨过程中,如果能对比较阅读有所了解,能够在比较阅读的基础发表自圆其说的观点,那么,应视为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二)学法

  1、 掌握一些用普通话朗读的技巧。

  2、通过划、注关键词语,快速筛选有效信息,把握文章思路。

  3、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表达完整。

  三、教学过程设计

  以两教时安排本课教学。第一教时侧重指导学生研读课文,第二教时侧重课文与课文练习二所附文章的比较阅读。

  (一) 导入课文,引起注意,催动兴奋:

  在大千世界里,我们面对一件事、一种物、一个景、如果能静下心来,细加咀嚼、品味,说不定能有一种别样的感悟。比如,人体自身坚硬的牙齿,往往早早掉下,于是制造假牙成了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个行业,而柔软的舌头却能与人的生命共始终。这看来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有人却因此引出了对“刚”与“柔”辩证关系的哲学思考,发出“至柔者至刚”的感慨。

  要求学生说说类似的体悟事例,先小组交流,再推选代表课堂发言,教师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本,走近作者。

  先教师范读,在范读课文后三节时,语气语调应有从舒缓到略显高亢的变化过程,以反映作者经历了凝重的思考而顿悟的心路历程。再学生仿读,这既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需要,也是让学生在情感上走近作者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引导学生通过圈划“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常常想”“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心跳”“给我极大的震憾”、“有意义的人生”、“活得更为光彩有力”、“绝不……绝不……”等词句,理清本文的思路,并明确:呼唤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抒写自己“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价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的人生感悟,这是全文的重心所在。

  (三) 品味课文,探究研讨,走进文本

  分组品读课文,并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筛选归纳共性问题后板书:

  1、对待“骚扰”“我”的飞蛾,“我”由“原想弄死它”到“忍不住放了它”,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是什么?

  2、写小瓜苗是“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却“仅仅活了几天”,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3、第二段文字中,“竟然”、“竟”、“仅仅”等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第三段中,“沉稳”一词能换成“沉重”或“稳重”?为什么?

  5、概括三个事例并归纳其各自蕴含的意思。

  6、三个事例中,其中两个都涉及小生命,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7、作者静听心脏的律动,引出了对生命的哪三点思考?这三点思考呈怎样的关系?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

  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讨,然后课堂发言,最后或由学生、或由教师归纳明确:

  1、促成变化的关键在于“我”感受到了飞蛾的“生之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惜的,飞蛾如此,何况人呢?全文所写的是生命本身,作者开笔就扣住了题目。

  2、这样写并不矛盾。这从小瓜苗恶劣的生存环境(砖缝中、没有阳光、没有泥土)可找到答案。也正因为生存环境如此恶劣,而小瓜苗却能生长出来,让人不能不被它的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

  3、“竟然”、“竟”的运用,反映小瓜苗出乎意料的生命力。

  4、这是一组近义词,以置换辨析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实践。此时心脏跳动的声音,是通过听诊器传递的,因而用“沉稳”一词是准确的。也不能以“微弱”一词置换,除了声音由听诊器传递而已不能称“微弱”外,“微弱”如与心脏跳动对应使用,指的往往是生命重危的迹象。

  5、本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一个事例:小飞蛾的“生之欲望”感动了“我”;第二个事例:石缝中的小瓜苗的诞生让我“感受到了生命力的强大”;第三个事例:静听自己心脏的律动,使“我”陷入对生命、人生的沉思。

  6、在人类眼中,小小的飞蛾实在不屑一顾,一粒瓜子,同样微不足道。飞蛾所表现出来的对生的渴求,瓜子的萌芽吐叶,这里“形体”与“精神”,“形体”与“力量”构成巨大的反差,而这一巨大的反差,又成为震撼人们心灵的根本原因。作者这样安排,正反映了构思的巧妙。

  7、第一点思考是“必须对自己负责”;第二点思考回答了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第三点思考已将信念付诸行动,为生命奋斗,“勇敢活下去”。这三点,呈层层递进关系。联系到作者自小病魔缠身,在长期同病魔作斗争的同时,还笔耕不辍,在文学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的这一番体悟,更值得我们每一个健康的人咀嚼、深思。

  (四) 跳出文章,拓展思维,陶冶情操:

  可以围绕以下若干问题展开:①试就作者的三点思考,从生活中找出一两个相应的例子。②我该怎样做,才算珍惜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上题①有:与第一点思考相应的例子如:欧阳修在已经名扬天下的情况下,仍旧不断修改自己的文章,别人问其原因,他回答说是“怕后生笑话”;日寇侵华期间,梅兰芳息影舞台,蓄须明志等。与第二点思考相应的例子:雷锋只活了22岁,却发挥了无价的生命价值;张海迪高位截瘫,自学成才;

  关于上题②,要求谈出真实感受是关键,努力避免套话,大话。

  设计以上教学环节的目的,一方面是打开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设计这样的发言环节,也是为学生们展示自己学习本文所得提供了一个舞台。

  (五) 比较阅读,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如果说前四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进行“理解性阅读”的话,那么本环节实质上已深入到“鉴赏性阅读”阶段,当然,由于鉴赏主体是七年级学生,因而,活动的展开必须与他们的认知水平与思维特点相适应。

  1、根据要求速读克伦·沃森一文;

  ①概括该文写了哪一件事?

  ②被“踩入沙土里的”蜜蜂,经历了怎样的奋斗过程?划出相关词句。

  ③“我”跪的动作,反映了怎样的内心感受?

  2、两文比较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①教师提示:在思考“为什么”时,可从语言、构思、主题等多个角度入手,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比较,陈述理由。

  ②学生交流。侧重从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表达清晰完整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发言,而将见解的深浅程度作为评价学生发言的第二因素。另外,从学生个性兴趣角度看,有的人喜欢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文章,有的人喜欢文学色彩比较强的文章,应该尊重各人不同的爱好。

  四、教学设计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谈课文,教学设计时重点思考之处及其理由是:

  1、强调朗读。读是感知课文的第一步,同时,能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检测学生感知、感悟课文程度深浅的尺度之一。读的形式的单一甚至缺失,是相当长时期内语文教学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读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

  2、略读训练是一种略去或绕过文章中的某些次要方面,迅速掌握全篇的大意和纲目,抓住要领和主旨的阅读技能的培养训练。本文教学设计反复要求学生通过圈划关键词句以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在阅读的基础上概括、归纳,正是体现了略读训练的落脚点。

  3、尝试同题文章的比较阅读。“比较是最好的鉴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初步的鉴赏能力,是“课标”提出的明确要求。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对文学鉴赏可以说还处在尚未入门的阶段,因此,如何确定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教学设计将评价学生的鉴赏深浅程度放在次要的位置,也是基于激发兴趣的考虑。如果现在就将鉴赏的要求提到一定的高度,让学生视鉴赏为畏途而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则可谓“欲速则不达”了。

  五、教学资源汇编

  (一) 背景知识:见课文有关注释。

  (二) 练习题设计及答案:

  1、同桌两人课文朗读练习:

  2、将自己对本文两篇文章的初步鉴赏所得写成文字,在课后作进一步交流;

  3、搜集古今中外歌咏生命、礼赞生命、思考生命的文章或警句格言,办一期以“名人眼中的生命”为主题的墙报。

  (三) 相关资源:

  保尔·柯察金关于生命的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转引自[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0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题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 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 奋斗

  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体验与反思

  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1

  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现在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听了刚才的交流,你对“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师也搜集了一段有关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听听吗?

  (屏幕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生齐读)能读懂吗?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19课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

  4、交流,理清脉络:

  (板书)

  飞蛾:挣扎求生

  香瓜子:砖缝冒苗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

  三、重点理解

  1、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着重选择其中一段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

  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寻找一个与自己选择同一段的同学,交流各自的体会。

  3、全班交流:

  ⑴ 作者分别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板书)

  飞蛾:挣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惊

  香瓜子:砖缝冒功──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⑵ 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①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② 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学意图】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同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生命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深奥,他们对生命的感悟还不是很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并能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真实对话,充分理解作者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观,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的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个事例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1、课件。2、收集杏林子的资料。3、收集有关像杏林子一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名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交流珍惜生命的名言(5人)

  二、导入:刚才同学们交流了珍惜生命的名言,相信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生命是一个神圣的话题,生命是什么?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入《生命生命》去寻求生命的真谛吧!(板书课题)齐读

  2 走进作者—杏林子

  师:你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她吗?

  (课件展示)

  三专题研究,感悟体验。

  1这篇课文就是她其中的一部作品,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请翻开课本63页,结合你的预习,再次朗读课文,找出作者是从哪些事例中引出对生命的思考?(求生的飞蛾、生长的瓜苗、律动的心跳)《生命其实就是求生的飞蛾、生长的瓜苗、律动的心跳》

  2、学习第二段:求生的飞蛾

  过渡:同学们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让我们首先走进第一个小故事,去感受生命的奇迹。

  要求:自由读第二段,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学生交流

  (1) 作者为什么会忍不住放了它呢?用笔在文中勾出有关的句子。(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我忍不住放了它。)

  (2) 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它有一种求生的欲望?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那样鲜明!

  (3) 抽生读句子,生谈感受。体会到飞蛾求生欲望的强烈。

  (4) 那么哪些词语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它强烈的求生欲望呢?(挣扎、极力、跃动)

  (5) 生通过朗读把这种欲望表达出来。生再读句子。注意重音、语速。

  (6 把“跃动”换为“跳动”行吗?(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而跃动表示心情急切,更能表达求生的欲望。)

  生再读句子,读出飞蛾心情的急切。

  (7) 读了句子,你还有什么话对飞蛾说吗?

  引导学生说出飞蛾对生命的珍惜。

  (8) 小小的一只飞蛾懂得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它的“挣扎”,是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时的一种抗争。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努力。挣扎着的飞蛾让“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视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虫也竟然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9)让我们带着对飞蛾热爱生命的崇敬之情,齐读这一句话。

  平均寿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飞蛾,竟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却是震撼人心,这就是——(生齐读)生命 生命

  3、学习第三段:瓜子砖缝生长。

  要求:小组合作

  动物有这么强烈的求生欲望,及其珍惜、重视自己的生命,那么植物呢?

  ⑴ 请同学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植物有生命吗?从哪些语句看出?(那小小的种子里……生命力啊!)

  ⑵ 它是怎样的一种生命力?

  ⑶ 那植物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的?(竟使……活了几天?)

  ⑷ (出示句子)请同学们齐读这句,思考:种子的生命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⑸ 在有限的生命中,它生长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没有……没有)

  ⑹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它又是怎样对待自己有限的生命的?(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这更能体现瓜子生命力顽强,它也珍惜生命。

  ⑺ 此时,你们就是这一棵棵小小的嫩瓜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生齐读句子。

  ⑻ 是啊,种子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有限的生命里,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还能不屈向上,茁壮成长。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⑼ 拓展:如果你们也生存在一种恶劣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环境恶劣,困难重重,但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这就是——(生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动植物都懂得珍惜、重视自己的生命。而我们人类呢?

  ⑴ 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感悟自己生命的存在。

  ⑵ 生谈自己的感受。

  ⑶ 带着你的理解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看作者对待生命是怎样的态度,用笔勾出有关的句子。

  ⑷ 生汇报,出示句子:

  我可以……也可以……

  ⑸ “可以好好使用”是一种什么态度?“白白糟蹋”又是一种什么态度?理解“糟蹋”

  ⑹ 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怎样的生活态度或方式才算是好好使用?那白白糟蹋呢?

  ⑺ 那你们觉得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生命?

  ⑻ 这种负责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而不负责的态度会受到他人的鄙视。让我们用这两种态度再读这一句。前半句读出负责的态度,后半句读出鄙视的态度。

  3 倾听沉稳心跳。

  “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高兴、自豪、激动……的读)

  生命属于我们自己,每个人对待生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糟蹋”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生说现象)

  所以,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这就是:生命生命

  四 反复诵读第五自然段,拓展延伸,感悟生命的真谛。

  1、读中理解,层层深入。

  (1)师过渡:生命每个人都有,只要好好地使用它,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奇迹。请默读最后一段,找出最能体现这篇课文中心的句子。(多媒体)

  这里面有一对词,很有意思,一对反义词“有限”——“无限”……

  (2)引导理解“有限”、“无限”,联系杏林子来理解,杏林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她创造无限的价值。例如杏林子虽然去世,但她的作品、人品还在,对社会作出无限的贡献。

  (板书:有限 无限)

  2、拓展延伸。

  (1)师过渡:像杏林子这样,通过自己善意而伟大的举动,创造出无限价值的,还有许许多多。

  课件出示(图片)雷锋,张海迪,杨正权,蔡老师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这个时刻受到死亡威胁的年轻姑娘自学完成了从小学直到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大量书籍,并自学十几种医学专著,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杨正权 生活简朴,却为社会各界投资,其中我们学校就是收益的一分子。他同时还是我们学校的名誉校长。

  蔡老师已经退休,但是她仍然热爱着教育事业。

  (2)引导学生说话:他们让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那么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该怎么向他们学习,也使自己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呢?

  生自由汇报。

  (3)通过同学的交流,相信同学们一定不会白白浪费、糟蹋自己的生命,一定会好好珍惜生命,我把最后一段变成了诗的形式,自读,表达出你对生命的热爱、珍惜。

  虽然

  生命短暂

  但是

  我们却可以

  让有限的生命

  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于是

  我下定决心

  一定要珍惜生命

  决不让它白白流失

  使自己活得

  更加光彩有力。

  五、升华情感,书写生命感言。

  1、师: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对生命有了深深的感悟,现在请拿起你的笔,写下生命的感言吧!

  出示:生命是。(注意写字姿势。)

  2、抒写生命感言,交流汇报。

  3、回顾课题,加深理解:现在,如果让你给题目加个标点,你会加什么?(生各抒己见)

  师:是的,生命是珍贵的,生命是值得歌颂的,带着你们对生命的感叹,读——(生齐读)生命 生命

  4、师总结:你们知道老师会给它加个什么标点吗?(板书……)因为生命就像一首唱不完的歌,写不完的诗,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生命深深的思索,再读——(生齐读)生命生命

  是啊,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生命是宝贵的,要热爱生命,读课题──生命生命;

  生命是短暂的,要珍惜生命,读──生命生命;

  生命可以创造无限价值,要好好使用生命,读──生命生命;

  课文留给我们对生命无尽的思考(板书:……)同学们,带着深深的思索,再读──生命生命

  5、课文学到这里,请同学看预习单中你提出的问题,现在能解决了吗?用你的漂亮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解决了。

  6、最后,让这首《生命的挑战》鼓励、激励着我们一起挑战自己、战胜自己。

  四、布置作业:

  1、课外推荐读物:

  杏林子:《向命运求索》《和命运较量》

  海伦凯勒《我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 、把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板书:生命生命

  求生的飞蛾

  生长的瓜苗 生命有限,价值无限

  律动的心跳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2篇相关文章: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7篇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设计

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2篇 课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珍爱生命班会课教学设计5篇(珍爱生命班会课教学设计内容)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范文2篇(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设计)

生命的药方教学设计6篇 生命的药方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4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3篇(生命因梦想而精彩教学设计)

让生命之根更深教学设计2篇 谈生命的教学设计

石缝间的生命 教案教学设计15篇 石缝间的生命优秀教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14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