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3篇(晏子治东阿教学)

时间:2022-10-04 17:48:55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3篇(晏子治东阿教学),供大家阅读。

《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3篇(晏子治东阿教学)

《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1

  一、导入课题

  1、简介晏子。古时候有个人名叫晏婴,他身高不到五尺,就和你们差不多高,他是齐国的大夫,也就是宰相,这个人啊,很有才干,人们尊称他为晏子。

  2、学习生字,理解课题。请大家仔细看老师写他的名字。(板书:晏子)晏字上边写个日字头,下面写个安字,这是一个生字,请大家一起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晏子的故事,请大家打开书,翻到214页,一起读课题(板书:使楚),使什么意思?(真不错)晏子使楚呢?(说得很清楚!真棒!)能不能把这句话讲的详细一些呢?比如加上时间什么的(非常好!真厉害!)

  二、自由读课文

  过渡:那晏子出使到楚国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碰到生字词多读几次,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读顺,开始

  1、学习生字

  这里有几个生字词,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大家掌握了没有,同学们先自己练一练。(好)谁愿意来读?(真不错!)

  a:晏子大夫临淄

  b:楚王大王大臣们欺君之罪

  c:强盗犯罪囚犯

  d:春秋末期晏子楚国楚王侮辱尊重

(你们能选用上面一组词语中尽量多的词语说一句话吗?)

  2、刚才你们朗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呢?晏子怎么样?所以我们对晏子非常(佩服)(板书:晏子)

  那楚王呢?楚王这样子,真是让人气愤。(板书:楚王)

  三、师范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

  1、过渡。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最气愤?什么地方让你最佩服?老师朗读课文,你们仔细听,在书上做上不同的记号。

  2、范读课文。

  3、提问:我们来解决刚才的问题。

(1)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最气愤?为什么?谁来说说,还有谁愿意说?(稍加点评)是啊,晏子作为一个使者派到楚国去,楚王竟然还这样(侮辱)他(板书:侮辱),真是令人气愤啊!

(2)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最佩服?

  小结:面对楚王的三次侮辱,晏子都一一反驳(板书:反驳)真令人佩服啊!

  听完了整个故事你高兴吗?(我非常高兴。)高兴什么?(板书:不敢不尊重)是啊,晏子出使到楚国,三次受到楚王的侮辱,他都一一反驳,最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多么令人高兴啊!(板书连线)

《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2

  晏子治东阿(拓展阅读)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掌握特殊句式;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得能力。

  2、了解宴子得政治主张,学习晏子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的品质,认识晏子的智慧。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数”“诛”“罪”“谢”“而”、“之”等词的含义和用法为重点。

  2、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等文言基础知识为难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理解故事蕴涵的哲理,学会欣赏晏子高超的劝谏艺术和探究其深厚内涵。

  方法:学生自读、合作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

  孔子曰:“善哉,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司马迁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欣忻慕焉。”孔子赞誉晏子有折冲樽俎的才能,在酒席间就能制敌取胜;司马迁心甘情愿地说:假如晏子还在,我即使做他的仆人,也是很高兴啊!这位晏子就是齐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晏婴。在初中课文《晏子使楚》里已经见识过他出色的外交才能,面对强大的楚国,面对楚王的挑衅甚至是凌辱,他不卑不亢、沉着机智,使楚王最终发出了我真是自讨没趣的感慨。

  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晏子,见识一下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在国内的精彩表现。

  二、作家、作品及作品人物

  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所撰的《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

《说苑》是刘向分类纂辑先秦至汉初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对后来的文言小说有不少影响。

  晏子,名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齐国贤臣。春秋时的政治家、思想家。字仲,谥平,故世称“晏平仲”。经历了灵公、庄公、景公三君,参政50余年。以力行节俭而闻名于家,美名闻于列国。

  三、初读课文,读准下面的字音。

  东阿(ē)召而数之(shǔ)属托不行(zhǔ)再拜便辟(bì)仓库少内(nà)便事左右(pián)乞骸骨(hái)寡人无复与焉(yǜ)

  四、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自渎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归纳文言字词和句式。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并检查自读情况。

  五、文章脉络梳理

  结构:晏子治东阿三年——召而数之——请改道易行——迎而贺之——晏子论道——景公席而谢之 第一次治理 第二次治理

  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 ↓

  民无饥者 对 饥者过半

↓ 比 ↓ 将加大诛于子 迎而贺

↓ ↓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再拜便辟

  概括:前:民无饥者――好,被责备

  后:饥者过半――差,受恭贺 货赂(lù)陂池(bēi)并曾赋敛(liǎn)子强复治东阿(qiǎng)

  第二课时

  六、探究:

  1:景公为什么对晏子的评价会出现偏差呢?

  提示: 数(责备)——迎而贺(赞赏)——下席谢(道歉)在信息不畅的古代,景公获得有关东阿的信息只能依靠身边的人,他们的话直接影响到景公对晏子的评价。所以古代正直的官往往陷入一种左右为难的处境,在两种社会阶层间徘徊(为广大百姓还是为少数权臣?)从屈原到陶渊明,从李白到王安石,再到龚自珍,一个个的满腹才华的文人们不得不遗憾而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强大的国君帝王们面前,法律是那么的苍白,人民是那么的遥远,所以才会发生一件件让人感叹不已的故事。

“兼听则明,偏信则废”齐景公只听信近臣对晏子的评价,导致他在评价晏子时出现了失误,告诫齐景公也启发后人——评价人(考核官员是)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作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

  2:你认为晏子的这种进谏方式好不好?

  提示:好:晏子进谏善用事实说话。用自己前后的行为对比,向齐景公提出了辨别人才的标准。

  不好:晏子的此次劝谏是以东阿百姓的幸福、国家的安危、甚至是践踏国家的法律为代价的,实在是难以恭维。事实上他是很能言善辩的,为何不用己之所长去劝谏景公呢?

  晏子人物形象:智慧多谋,能言善辩。

  3、晏子最终达到目的,除了自己的原因,当然和景公的性格密不可分,你认为景公是位怎样的国君? 提示:善纳谏,知错能改

  4、齐景公为什么会说“东阿者,子之东阿也”?甚至还加上“寡人无复与焉”? 提示:是因为晏子治理得好,齐景公信任他。

  七、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① 并曾赋敛:曾通“增”增加。②仓库少内:内通纳,纳税。③辟:通“避,退避。

  词类活用 ①臣请死之:为动用法,为??而死。

② 以利贫民:使动用法,使??受利。

③而君反以罪臣(名词活用为动词,怪罪)

  八、小结

  读完这则故事,笔者不禁联想到如何评价干部、怎样看待干部政绩的问题。齐景公对晏子的评价之所以会与事实相去甚远,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齐王一人说了算,缺少严谨的评价机制,即使有左右大臣参议,但还是少数人的意见,没有能够充分体现民意;二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齐王看似根据“公论”下的结论,但因缺乏深入调查,终被馋言所害。晏子成绩斐然时被评为“不称职”,成绩平平时却被评为“优秀”,这虽是历史的幽默,但同样也折射出当前干部评价体系中的一些弊端:

  上级组织和领导说了算,就会衍生出“形象工程”、“官观工程”之类的“唯上”政绩、“作秀”政绩;少数地区和部门偏重于 GDP、企业规模、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重点指标的量化考核,使得一些干部为了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不惜违背客观规律,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搞“速成”政绩、“蛮干”政绩、“数字”政绩、“泡沫”政绩。

  只有解决好“由谁评、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政绩放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考证,放到历史的大舞台上去甄别,放到群众的大检阅中去认定,放到实践的大熔炉中去提炼。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

  九、拓展(关于齐景公)

  齐景公,原名姜杵臼,能纳谏,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

“二桃杀三士”“俯首甘为孺子牛”、怕死、葬狗、黄金鞋

《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3

  一、说教材:

  1、《晏子治东阿》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四的第18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古代议论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不同时代的古代贤者,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对道德、对认知等的思考和宣传。而《晏子治东阿》是这个单元扩展阅读中的第一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要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而根据这篇课文又是扩展阅读中的课文,更应该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级的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第一学期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于是,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了解晏子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掌握文中“数”“诛”“罪”“谢”“而”、“之”等词的含义和用法为重点;

  2、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文言句式。

  二、说教法:

(一)教法的运用:

  1、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这节课我先后设计运用了个别朗读、齐声诵读两种方式,借以起到强化感知课文的作用。

  2、启发---探讨式教法。启发性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处于积极地思考状态。只有相机诱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二)教学手段:

  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全程教学。“多媒体”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的特点,是集文本、图像等于一体的信息载体。它能尽可能地扩大我的课堂容量,拓展学生的视听,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说学法:

  1、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2、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特殊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做好点拨工作。

  四、说教学程序:

  按上述我设计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及所选的教法和学法指导等要求,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思维为主轴的育人教育理念,我对《晏子治东阿》的教学过程作了四个环节的设计: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导入新课:以《晏子使楚》的故事导入,让学生回忆晏子这个人,从而引出下面对晏子的介绍,同时用讲故事的形式也可以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2)学习新课:这是课堂的重点,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启发探讨式教学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学时我将其化解为四个具体的教学步骤。这四个步骤是:诵读感知、归纳总结、设疑讨论、理解释疑。诵读是感知整体的内容,属于感性认识领域;归纳总结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归纳文言文的知识点。设疑是为了通过创设情景,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氛围,从而解决疑难。这个教学程序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因而容易被学生接受。

  1、简介晏子和作者。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并指出难读字音。

  3、让学生结合注释以及给出的重点实词,小组讨论课文翻译,学生提出质疑,大家共同解决。

  4、知识点归纳: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重要虚词:“之”、“而”的用法

  5、总体感知: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6、思考:对于晏子两次治理东阿,景公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请找出来。并说说为什么景公对晏子的评价会出现如此大的偏差?这样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7、思考:“东阿者,子之东阿也。”这个句子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8、品味晏子说服对方的方法:你认为晏子的这种进谏方法好不好?为什么?

  9、探究、拓展:文章用简短的篇幅,谈了一个重大问题:执政是对广大百姓负责还是为少数权臣负责?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观点。

(3)课堂小结:归纳课文主旨

(4)布置作业:

  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我们今天从齐景公和晏子的身上可以得到不少的启发,请你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读后感的提纲。

  要求 : 1、自拟一个标题;

  2、写好开头;

  3、后面你打算写几段,请将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写下来。

【《晏子治东阿》说课稿】相关文章:

  1.晏子治东阿原文及翻译

  2.晏子治东阿原文翻译

  3.晏子治东阿阅读练习及答案

  4.《晏子治东阿》阅读答案及译文

  5.快乐的节日说课稿说课稿

  6.说课稿-美术

  7.《报任安书》说课稿

  8.《卖柑者言》说课稿

  9.《示儿》说课稿

《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3篇(晏子治东阿教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