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沪教版物理教案3篇(沪教版八年级物理课件)

时间:2023-06-08 12:10:00 课件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八年级沪教版物理教案3篇(沪教版八年级物理课件),供大家赏析。

八年级沪教版物理教案3篇(沪教版八年级物理课件)

八年级沪教版物理教案1

  一、课前延伸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象,了解虚象是怎样形成的。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重点难点:

  1、平面镜成像特点

  2、虚像的概念

(二)课前自学: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自学课本P43,边阅读边观察图2.3—1与2.3--2,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此实验是研究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关系。

(2)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是:。

(3)实验中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带水银的平面镜,为什么?

(4)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

(5)观察2.3-2两只蜡烛到平面镜的位置有什么关系?通过什么器材测量可以知道这个关系?

(6)图2.3-1中的两只蜡烛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使用这样的蜡烛?

(7)用直线把图2.3—2中的S与S1连接起来看一看这条线与平面镜所在的直线有什么关系?

  2.虚像

  1)观察2.3—2回答下列问题

  2)眼睛的位置与S还是S1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我们感觉好像是发出的光射入我们的眼睛。但是,实际上是发出的光。准确来说,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以后,射入眼睛的。

  4)况且,由2.3--2可知,S是S1是光线的延长线,物理中把象S1这样的像叫虚像

  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6)总结:上面1.2可知平面镜的特点有1.2.3.4.

  3.球面镜

  阅读P44科学世界回答问题

(1)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举例:

(2)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举例:

(3)在文中什么地方涉及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这个道理

(三)自学检测:

  1.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_(“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__,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___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2.某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像到镜面的距离M,人与像的距离为M.

  3.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球面镜有两种,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对光有作用,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对光线有对光有作用。生活中的凸面镜有很多,例如

  5.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四)自学反思:

  1、

  2、

  二、课内探究[

(一)情景导入:

  日常生活所用镜子的反射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镜前物体的像,你知道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吗?那我们就用实验来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合作探究:

  学生组内交流预习情况,找出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初步构建知识体系,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开展小组互助合作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三)精讲点播

【例题】

  例1、在图1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对镜面相互对称作图。用轴对称方法先分别作出A、B、C三点的像A'、B'、C',再根据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用虚线连结三点即可,如图2所示。在图中AA'、BB'、CC'都属辅助线,要用虚线表示,而像A'、B'、C'是虚像,也需要用虚线来表示。

  例2、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将[]

  A.逐渐变大,并且逐渐向镜面靠近。

  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离开镜面。

  C.先变大后变小,先靠近镜面再离开镜面。

  D.大小不变,但逐渐向镜面靠。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大小相等,并且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始终相等。

  例3、如图12示,如何作一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画图说明)

  解析:此题涉及了光反射的许多知识点,由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可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经过像点。因此可两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点光源的像点S';然后连接S'A,S'A和平面镜相交于O点,O即为入射点,最后完成光路图。答案如图13所示。本题先找到点光源S经平面镜形成的像S',连接S'A交平面镜于O点,再连接SO完成光路,这种解题的思路方法,应用在很多平面镜的解题中。

【跟踪训练】

  1.某人站在镜子前面,在镜中会看到另一个“他”,则镜中的这个“他”就是这个人在平面镜中的______.

  2.某人身高1.7m,站在一块镜子前2m处,那么他的像距离镜子m,

  像与人相距m,当他远离镜子0.5m,此时像距为m,像与他相距m,像高为m

  3.湖水深10m,小鸟在距离湖面6m的地方飞翔,那么小鸟的像距离湖面m,像与鸟距离m

  4.作图题(作出像、或物、或平面镜)

(四)归纳总结

  1、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2、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三、课后提升

(一)达标训练

  1.汽车后视镜是__________,而汽车头灯是利用_______________来反射光的.平面镜可以改变_________,如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___________镜,就是这种现象的应用.

  2.湖水深10m,小鸟在距离湖面6m的地方飞翔,那么小鸟的像距离湖面m,像与鸟距离m

  3.平行光线射到一张报纸上发生漫反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每条光线的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B、各条光线的入射角相等而反射角都不相等

  C、各条光线的入射角不相等,反射角也都不相等D、以上说法均正确

  4.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图1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A.3:40B.4:20C.8:20D.9:40

  55.当笔尖触到平面镜时,发现笔尖和它在镜中的像相距3mm,那么镜子的厚度是()

  AA、3MMB6mmC1.5mmD0.75mm

  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像和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的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7.如图5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甲图,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乙中的()

  8.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镜使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请通过作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度数应等于

(二)反馈评价

八年级沪教版物理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2、 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三)教学准备

  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

(四)教学过程

  一、总述

  学好本节应注重实验。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体会各种简单机械的特点。在探究活动之前,先画出简单机械的草图,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会有什么结果,然后再用实验验证。如果有出入要去认真分析原因,必要时请老师参与。例如,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时,先画草图、再分析:一根绳子,通过定滑轮转了一弯,估计不能省力,但明显能改变力的方向,然后实际做做看。做后我们发现实际情况与分析有出入,想想是什么原因?(是实验误差还是分析有问题)找出原因就是提高了自己。

  二、引入

  让同学们观看书上的漫画。问:为什么瘦子却拉不住这个物体?

  三、定滑轮和动滑轮

  1、介绍滑轮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2、请学生用滑轮把钩码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学生自由组装)

  这个时候学生应该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在学生实验完成后,选取不同的类型放在讲台上进行讲解。

(1) 定滑轮:提升物体时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2) 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3、探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明确探究目的,

  设计数据表格,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如右图,在学生自己探究时,引导是非常

  重要的,强调学生在提升物体时一定要匀速

  移动。

  分析: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一半力。

  动滑轮在省力的同时,却费了一倍的距离。

  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用杠杆的知识分析一下,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另外:在探究过程中,由于滑轮本身有重力,和绳子有摩擦,结果可能不太一样,教师应交待清楚。并提出在动滑轮中:F=G物+G动2

  四、滑轮组

  动滑轮可以省力,却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却不能省力。有什么办法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吗?引入滑轮组。

  1、 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滑轮组。

  让学生自己组装,教师巡视指导。(要求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再让学生用测力计测量一下,归纳其特点:

  2、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五)小结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附:课后总结

八年级沪教版物理教案3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

  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过程与方法

  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

  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

  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

  1、单位的换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3. 教学用具

  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钟表、录音机

  4. 标签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归纳、对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

  小刚到学校医务室去体检,医务人员给小刚量完身高后告诉小刚他的身高是163。小刚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果:163厘米或1米63)

  讲解:上述问题告诉我们,测量时必须首先规定被测量量的单位。为了世界各国交流的方便,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二)进行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03m; 1dm=10-1m;

  25px=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例如:惠安至泉州的距离约30km(公里),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1.5m—1.7m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1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25px。

  2、长度的估测

  问题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请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问题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

(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

  3、长度的测量

  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展示:各种类型的长度测量工具[尺子、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精度高)、螺旋测微器(精度高)等]。

  介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活动1:(1人一组):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结果填入表格中)。 (选择两个较为典型的、有点问题的测量数据进行评价。)

  活动2:(两人一组):测量乒乓球的直径。

(教师巡视,并对同学进行指导。)

  介绍:国际乒联为了我们限制我们中国乒乓球选手,同时也有利于乒乓球活动在全世界更好地开展,把乒乓球的直径从原来的38mm提高到40mm(即所谓的小球改大球),把乒乓球比赛从原来的一局21分制改为现在的一局11分制。但在刚结束的第2__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表现依然锐不可挡,取得男双、女单、女双三块金牌。

八年级沪教版物理教案3篇(沪教版八年级物理课件)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6篇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

教师证面试初中物理教案模板3篇(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八年级北师大物理教案3篇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3篇 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经典案例3篇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设计意图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3篇 初中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3篇(8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有关八年级数学教案3篇 八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3篇 八年级语文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期中教学工作总结3篇(初二物理期中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