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说课稿7篇

时间:2024-04-22 15:00:00 说课稿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故都的秋》说课稿7篇,以供参考。

《故都的秋》说课稿7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课文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次比赛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在前两个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三、学习方法

  这是一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学习主体的朗读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四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第一、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第二、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第三、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

  【名篇参考】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这时候,我就说: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以上课文导入,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

  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进入教学第二步骤。

  听完朗读之后,下面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领读、试读、自由读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点读。时间分配为18分钟。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学法指导的第二个环节,即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走近大师,走进作品。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日胜果。

  以上为整体把握,4分钟时间。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我基本上安排15分钟的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之后,由组长概括发言,而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见之景,写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表明其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足见其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明确其人文精神。

  因为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

  1933年4月,由于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医学专用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对于【点评】在这里我就不作一一解说。

  讨论完以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再用3分钟布置拓展学习内容和安排结束语。

  下面进入教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这个环节也就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研究范围,拓展课外研究性学习内容。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课外的研究性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命题或自己另外命题研究学习。

  在完成上面第四个步骤之后,就完成了整堂课。我的结束语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最后我简要说说板书设计:首先导入课文之后,打出题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体感知之后,显示五幅图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种情感的字幕。进一步明确后,打出“客观实景”和“主观情感”字幕,分别放在五幅图景和三种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对比。在深入研读讨论作者人文精神之后,打出“思想苦闷,不甘沉沦”字幕,放置“郁达夫”字幕的下方,凸现人文精神,以强调作品的魅力。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客观实景主观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秋晨院落“清”——清闲恬静安谧

  秋槐落蕊“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悲凉”——沉静、寡淡

  好,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但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故都的秋》说课稿2

  一、高中语文优秀说课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质疑思辨,补充信息,突破重点、难点。

  3、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教学过程说明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课件展现北京秋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京秋天的绚烂多姿,并配以轻松明快的音乐,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就在学生陶醉于这艳丽之美时,我将提出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也为之后的深入分析做好充分的铺垫。

  环节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默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思索:在郁达夫笔下,北国秋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要求学生尽量从原文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概括文本的能力。而此时,我将绚烂的图景换成色调灰暗的秋景图,将先前明快的音乐转换成低沉的音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整体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

  在学生总结出北国之秋的总体特点为:清、静、悲凉之后,再提出疑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一特点的呢?引起学生思考,详尽研读课文。

  环节三:咀嚼语言,细品秋味这一环节,将分成三个步骤进行。

  1、览秋色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并概括出这些色彩的特点,品味秋色的意境,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一:清。在这一环节,学生要去收集文本信息,并加以提炼,从而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闻秋声

  让学生找出文中都提及了哪些声音,品味秋声的特点,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二:静。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找出很多声音,我将提出疑问:这么多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这秋天似乎是非常热闹的,是这样的吗?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反衬这一写作手法。

  3、品秋味

  这一步骤是将学生分组为五幅秋景图命名,要求用首字为秋的四字词语,并且要体现出画面中主要景物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详细研读,经过收集、筛选、提炼信息,进而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然后教师给出自己的概括,让学生比对哪个更贴切。(秋院对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这一步骤既对刚才的学生活动进行了点评,也明确了北国之秋的特点三:悲凉。

  之后全班齐读秋槐落蕊图这一段落,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悲凉的'秋味。环节四:介绍背景,追本溯源

  这一环节中我将提出一系列问题,问题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设置的。 本文除了作者写南国之秋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本身是南方人,可是为什么会喜欢北国的秋天呢?喜欢的是北国哪里的秋天?描写北国之秋外,还提及哪的秋天?为什么作者所描写的景致和我们所感受到的明艳繁闹的秋景截然不同呢?我将从四个方面去介绍:中国文人的传统——伤春悲秋;作者的生活经历——身世坎坷;当时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作者的创作风格——静的文学。

  通过设疑——解疑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秋味之源,掌握阅读此类抒情散文的方法——知人论世,并充分体会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的含义,掌握抒情散文的特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环节五:总结秋味,延伸拓展

  教师给出小结语句: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抛砖引玉,学生依此做仿句练习,来把握秋味,体会作者情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环节六:课后作业,巩固所学1、收集有关秋的诗句,至少4句以上。

  2、任选一幅秋景图,手绘或电脑绘制,并在班内举行小型画展。(电脑美术专业)作业一的目的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作业二的目的是将语文学习与专业课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语文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

《故都的秋》说课稿3

  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理清全文脉络结构,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揣摩文章语言,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

  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⑴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⑵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⑶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诵读感知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3)合作探究法(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设计以古代文人墨客咏秋的诗词以及关于秋天的图片导入,引导出课题——故都的秋。

  (二)解题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平,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三)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时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清、静、悲凉”指的是“情感”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承接上个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精读课文,通过冷暖色调的判断,声音的体现,环境的描绘来找出文中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归纳段落大意,从而总结出五幅秋景图

  (五)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本环节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体会文章中作者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以及深沉的爱国之情。

  六、说课后作业

  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设计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故都的秋》说课稿4

  1、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职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重要讲读课文,作者是郁达夫。《故都的秋》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细描和对比,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故都的秋,突出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钟爱。本单元是文学作品欣赏散文序列中的第4个单元,主题是悠远的情思,让我们在感受一幕幕的人生片段。一幅幅的自然画卷中,体会悠远的情思,品味所运用的巧妙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语言。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散文的教学重点是总体把握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艺术手法,品味艺术语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单元无可避免地要担当起学习和训练,初步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的重任。

  2、学情分析

  其次是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职业学校高二的学生:

  从学习基础看,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散文的知识,能感受散文的美,但还不能很好的领悟其中的味,因此依托文本,调动生活积累,加强品味,就成了教学的重点所在。

  从学习态度看,他们更愿意把目光投向热门的“青春文学”、“小情调文学”,学习散文的主动性不强,课外阅读量也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了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传承人文,就成了散文教学当仁不二的选择。

  从学习能力看,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注重启发与引导,还是会有很大意想不到的收获的,所以教学中教师适时的启发、巧妙的隐退就成了教学的关键。

  3、根据“大纲”要求与本文特点,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1)理解本文思想内容;

  (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散文笔法;

  (3)学习本文“对比”的手法;

  能力目标:

  (1)“美读”散文,品味本文语言清新朴实;

  (2)提高“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通过“诵读”和“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用“教师示范”的教法,学生“迁移模仿”的学法,来提高学生“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乡情”。

  4、根据散文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眷恋之情;

  (2)提高“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散文笔法:

  (2)品味本文语言清新朴实;

  5、说教法、学法

  1、评价一堂课的优劣的标准是多样的.,我想有一点的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学生是否在老师的指引下真正动了起来,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如下教法、学法。

  教法我采用了情境教学、任务驱动、鉴赏品析等教学方法,串起整个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促进学生理解、鉴赏、表达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运用与提高。

  学法方面,主要采用朗读品味、沉浸感悟、合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心灵对话,从而构建平等、和谐、互动的语文课堂

  A重点的突出方法:

  (1)根据本文“情感先行”,易于把握的特点,我打算让学生通过“美读”与“画直抒胸臆的句子”的学法,完成重点(1)的教学;

  (2)在文章写景部分(3――11节),基本每一节都写故都秋的一个特点,且有中心词或中心句,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材料。我设计通过“教师示范”的教法,学生“迁移模仿”的学法,来提高学生“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B难点的突破方法:

  (1)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是个教学难点,我计划通过与《想北平》比较学习来突破。为什么要给学生比较点呢?这是防止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给出比较点――“从抒情与写景文字的分配上比较”。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结论――《故都的秋》“重写景,融情于景”。

  (2)本文的语言品味与语言特色分析也是教学难点,我计划让学生通过“品读-质疑-讨论-解疑”的信息反馈模式自主突破。

  朴实直白又不失清新晓畅

  6、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反馈教学法”的创始刘显国老师说:“开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是第一次信息反馈。”我的导入用的是“情境教学法”。根据本文所表达的“眷恋情”主题与“朴实直白又不失清新晓畅”,我用歌曲我用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来导入新课,也为体会作者情感与品味语言打下铺垫。

  (二)简介作者

  (三)美读全文“读好散文是学好散文的开始!”读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我打算运用“教师范读-学生个读-齐读”相结合的“三类诵读法”完成散文的诵读,要求入情入境,声情并茂!

  (四)理解与鉴赏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发挥“穿针引线,架桥铺路”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重点(1)的学习中,声情并茂的诵读之后,我会问“本文的抒情是含蓄呢,还是直露?”学生很容易认定是后者。然后,让学生画出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总结出思想感情,体会那份浓浓的“眷恋情”。

  通过散文的“一切景语都情语”,自然过渡到重点(2)的学习,在分析故都的秋特征之中进行“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我在此会以第三节为例,分析其“清”的特征,让学生去用“迁移法”完成4-11节的分析。

  在难点(1)的突破中,运用“比较学习法”,老师给出比较点,学生就能很容易总结出“以情驭景”的写法的特点。在比较中,也会有许多学生会提及两篇文章都用到的“对比”手法,教师也应该加以强调。

  突破难点(2)时,我放给学生去自己品味,我只在他们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给以点拨。

  (五)回顾课堂,布置课外作业:

  作业:用“以情驭景”的写法,写一段有关“家乡”的文字。字数不限。

  7、板书设计

  北国之秋(清净悲凉)

  对比映衬以情驭景

  南国之秋(慢润淡)

  8、教学效果估计

  学生大多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学。老师可能讲的不过瘾,但学生学的一定很实在。用当堂“美读”与课后习作的方法来巩固“以情驭景”的写法,一定会使学生印象深刻!

《故都的秋》说课稿5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郁达夫通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用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几种景象,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北平深切的不舍与眷恋。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首写景抒情散文,因而教学重心在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上。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景物特点。

  2、通过听名家范读录音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清、静、悲凉”体现在何处,以及文章“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结构特点及文中情与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内心的眷恋与不舍。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要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通过诵读诗句导入:“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对话同学:同学们,从老师的诵读声中,你能感受到,这句诗描绘的秋景是怎样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所见之秋景也必然不同——北平的秋景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顺势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作者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把握。

  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停顿。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找到北平秋天总的特点。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说出总体特点是清、静、悲凉。这便抓住了本篇文章的文眼。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学生在初步感知文意之后,我会再次让学生浏览文本,并设置问题。我的问题是:作者一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能否为这些画面分别取个名字?学生经过再次浏览后不难得出,文章描绘了五幅画面。分别是:秋院观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

  顺势我会提问第二个问题,我的问题是:文章开头便指出故都秋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请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说说作者怎样把抽象的“清、静、悲凉”展现出来的?学生朗读后,我会指定一两名来回答。经过总结,我们看到:

  第一幅画面:作者着重写了牵牛花。作者认为“蓝色、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由此可见作者更倾心于冷色调的花,从而在色彩上营造出“清、静、悲凉”之感。

  第二幅画面:作者写秋槐避开了槐树高大挺拔的树干和茂密的树冠,而是选取了落蕊进行描写。落蕊的意象可同“落木”,给人萧瑟之感。

  第三幅画面:文中的蝉不似夏天的蝉一样高声鸣叫,而是“衰弱的蝉声”,是“嘶叫”,悲凉之景跃然纸上。

  第四幅画面:文中运用“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句俗语,在触觉角度对寒意进行了直接的描写。

  第五幅画面:文中的秋果并不是丰收的意象,描写的秋枣是“淡绿微黄”的,说明枣子仍是青涩的,给人萧条之感。

  接着,我会提出第三个问题:这五幅画面是按照怎样的写景顺序描写的?是否凌乱突兀?结合我的引导和总结后,明确问题答案如下。

  五幅画面并不遵循常见的写景顺序,但并不突兀。每幅画面都围绕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下笔,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在分析了主体部分之后,我会继续指定学生读开头和结尾部分,并提问:文章标题叫做“故都的秋”,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南国的秋?学生通过朗读并稍加思考,明确:写南国的秋是为了和北平的秋作对比。以南国秋天的“淡”来衬托北国秋味的“浓”,以南国秋天的“尝不透”来突显在北国“才感受得到底”。从中体现出作者对于故都的眷恋与不舍。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北平的秋天是否没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为何作者笔下尽是萧瑟之景?讨论结束后,我会指定小组派代表来回答。结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我将会引导学生明确: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北平的秋天也是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的,如游人如织的颐和园、红叶似火的香山等,但是在此时,作者正经历白色恐怖威胁,政局动荡,内心自然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作者本人失意、沮丧,“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特点。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在拓展延伸环节提出古人往往有伤春悲秋的传统,请学生思考:你能举出哪些悲秋的诗句?这一环节我会让同桌间进行交流,而后派代表回答。

  (五)小结作业

  以师生共同朗读全文最后一句的形式作为整堂课的收束。

  最后,我的作业设计为:课下阅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体会作者的抒情方式,感受其“静的文学”这一写作风格。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故都的秋

  秋花

  清、静、悲凉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形散神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6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我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也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缩短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三、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故都的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把感受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设置为我的教学重点。把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作为我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来组织教学。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诗句的方法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秋天,一个奇妙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眼中的秋。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一看作者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顺势板书课题。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其次,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平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最后,通过刚才的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顺势书写板书。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完全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堂不仅是教师展示的场所,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在深入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首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学生回归文本找到:作者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白蓝灰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交融与统一。

  最后,以语文兴趣小组的形式讨论作者如此喜爱故都的秋,为什么秋阳下的巍巍宫殿也没有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图景,而是一幅幅清冷幽静伤感的图画呢?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倾听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及时对他们的讨论思路,内容加以点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讨论效率。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分别派代表阐述他们的讨论成果。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顺势书写板书:冷清幽静悲凉。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平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四)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文情感的把握,在拓展延伸环节,多媒体出示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并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通过感知作者身为读书人居无定,食有忧的状况,由景入情的深入秋之“悲凉”,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内涵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在这一环节,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对本课堂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作业:对比本文与《沉沦》的异同,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的是简单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设置抓住故都秋的特点,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稿7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故都的秋》一课。

  下面我将分五部分来汇报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即“教材分析”、“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及“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高二阶段阅读部分所选课文皆为文学作品,意在加强文学教育,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册课本阅读部分所选课文为诗歌、散文,其中前三个单元为诗歌单元,《故都的秋》位于第四单元——抒情散文单元,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因而在阅读欣赏本课时,提示学生融汇已学的诗歌鉴赏的某些方法,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欣赏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会一些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以对后面的散文教学及学生课外自行阅读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故都的秋》是一篇情真意切、风格独具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文章紧扣北国“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由于本文写作年代久远,学生对于作者“悲凉”的情感会难以理解,要学好本课,应适当介绍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及作者写作的艺术风格,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情感扫除障碍。另外,对于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学习的关键在入境,难处也在入境,因而我选择与课文基调相称的音乐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辅助教学。尽量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二、教学目的的确定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本课教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在鉴赏本文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优美情致,获得审美的愉悦。

  2、培养初步欣赏散文的能力,按“整体感知”——“揣摩领悟语言”——“展开联想想象”——“明确意象,建构意境”的欣赏性阅读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初步掌握欣赏散文的方法。

  3、体味文章缘情写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品味语言,由“景语”而“情语”,深层体味作者情感。

  难点:调动学生各种思维,对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展开联想、想象,进入“故都的秋”的意境,“设身处地”体验对象。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教学目的与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按照“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说明:“写什么”是阅读一般的、基本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是阅读理解的深化,不仅可以强化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艺术的熏陶作用,培养审美意识,还可为写作提供有益借鉴。)

  2、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监控者。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品味,感悟空间。

  教学手段的选择,除一般教具外,还选择录音机、幻灯机及多媒体计算机,后者用于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演示型课件。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

  师生共同畅谈对秋的感受,也可谈谈历代文人所写的有关秋的诗文。

  (说明:通过畅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课文赏析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的内容)。

  (说明:通过学习目的的出示,让学生心中有数,积极主动地按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2、预习

  发放有关作者写作本文背景及作者写作风格的资料,同时播放与课文情感基调相称的音乐作为背景配合学生个人独立诵读、品味课文,并投影出示以下预习要求:

  都之秋的景物的句子,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情感的句子,并认真体会。

  2除直接描写故都秋天的景物外,作者还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故都秋天的特点。

  3.重点解决预习要求中的问题

  针对预习要求1,师生共同归纳,将作者直接描写的故都秋景概括为“秋晨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枣图”五组镜头。

  针对预习要求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不同。(如:文中倒数第二段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引导学生从“黄酒”、“白干”等饮食中的“味”去领悟两地不同的秋的“味”。)

  〈二〉揣摩领悟语言

  1、演示播放课件。帮助学生进入“故都的秋”的意境。

  2、学生独立有感情地吟诵关键语句,相互讨论、交流、发言。

  提示学生抓住文中直接抒发对北国之秋情感的句子及直接描写北国之秋景物的句子加以品味。在品味语言之时,结合课件演示中的图景,运用联想、想象,并抓住“景语”中的关键性词语加以体会。如“秋晨图”抓住“细数”、“静对”、“破壁”等几个词,“秋槐图”中抓住“细腻”、“清闲”、“落寞”等几个词,“秋蝉”图中抓住“衰弱”、“残声”等词,“秋雨图”中抓住“灰沉沉”、“青布”衣、“缓慢悠闲”等词,“秋枣图”中“淡绿微黄”等词。

  (说明:作者直接抒怀的句子学生容易体会其情感,重点引导学生

  对景物描写句子的体会。)

  〈三〉品读文章,深层把握作者情感、文章主旨,品味借鉴其写作手法。

  教师以问题点拔,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1、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受和情感的一句话,并思考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说明:通过对该问题的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情感,理解“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句在文中作为主线,贯穿全文的作用,进而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印发栗子珍的散文《秋天是一支红唇膏》。学生对比阅读思考:同是描写秋景,表达对秋的热爱、赞美,《故都的秋》为何流露出“悲凉”之情?作者笔下选取的景物为何皆为冷色调?

  (说明:启发学生结合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思考,从而认识理解文章缘情写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四〉本课小结

  通过小结,总结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故都的秋》一课的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附:板书设计

  秋味

  秋色:碧天蓝朵落蕊枣子清

  秋声:鸽声帚声蝉声悲凉

  (反衬)静

  人声雨声

  秋味

《故都的秋》说课稿7篇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案9篇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实用9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反思

故都的秋作文5篇(故都的秋400字作文)

《故都的秋》说课稿5篇(故都的秋说课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8篇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及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篇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一等奖

《故都的秋》教案4篇(故都的秋教案一等奖)

故都的秋说课稿4篇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4篇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简短

《故都的秋》说课稿5篇(统编版故都的秋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