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14篇(美术领域教学总结)

时间:2022-06-23 10:57:19 工作总结

  通过写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然后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14篇(美术领域教学总结),供大家赏析。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14篇(美术领域教学总结)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1

  三年级美术上册工作总结

  本学期由于学校实际工作需要,我承担了三年级的美术教育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现对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

  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趣,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出来。我课前充分准备认真上好课。有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技法已初步接触过,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绘画水平和制作水平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 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 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2

  沙峁九年制学校2014-2015学年度

  沙峁九年制学校2014-2015学年度

  沙峁九年制学校2014-2015学年度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3

  暨大附小

  林丽青

  2009年1月8日

  岭南版小学美术 暨大附小

  林丽青

  2009年1月8日

  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所以,通过假期里的认真准备,我认为一年级的课堂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比如,教授《可爱的小虫》(泥工课)时,我先利用课件将生活中孩子们喜欢的昆虫呈现,挑起孩子们的兴趣,再让他们说自己所见过或熟悉的昆虫,并注意提醒重点要说出特征和颜色,接下来的示范更让他们跃跃欲试,最后孩子们亲自动手时已是水到渠成,做出来的作品相当出色。同时,我还引导他们可以用于装饰自己的家,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 二.在课堂上完成了以下知识点的传授:

  1.养成良好的绘画构图意识:

  构图对于儿童来说主要掌握的一点就是要做到构图饱满。构图饱满简单的说就是把要画的主要物体画大一些;具体指做画时懂得根据纸张大小将所画的物体相应画大或画小,并可以区分所画内容的主次关系。

  2.知道画画的顺序是: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明白只有闭合了的线条才表示所画的是一个完整的形体。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区教研组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美术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教学。

暨大附小

  林丽青

  2009年1月8日

四、下学期需加强提高的任务

  1.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 2.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4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三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学期总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三,教材中重点,难点: 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五,教学措施: 1,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强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美术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表述中学会思维.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课堂结构,精心设计课堂情景

  倡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4,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5,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

  六,教学时间安排表 周次 课题 课前准备 课时 第一周

  1,民间玩具世界 2,现代玩具世界 课件 实物投影机 1 1 第二周

  3,我的玩具伙伴 课件, 线笔,彩色水彩笔 2 第三周 4,恐龙回来了 教师的范画 实物投影机 2 第四周 5,巧救小昆虫 6,可爱的玩具蛇

  各种美术工具,纸材,如:剪刀,彩笔,油画棒等 2 第五周 国庆假期 第六周 美丽的叶子 8,想象的鲜花 课件

  各种美术工具 2 第七周 给树爷爷画像 10,我家的菜篮子 课件

  各种美术工具 2 第八周 11,节日的餐桌 1,线笔,彩色水彩笔 2,课件 2 第九周 12,泥器皿 橡皮泥或黏土 棉签,小刀等工具 2 第十周

  13,小泥人和泥面具 1,或黏土

  2,棉签,小刀等工具 2 第十一周 14,无敌孙大圣 范画

  彩色水笔,油画棒 2 第十二周 15,变形金刚 彩色水笔 纸材等材料 2 第十三周 16,杂技小演员 各种成品示意图 纸材,剪刀等综合材料 2 第十四周 17,有趣的数字 造型元素,组合范图 课件,各种综合材料 2 第十五周 18,漂亮的钟

  1,各种钟的图片或实物.2,彩色画笔等 2 第十六周 19,多彩的小风车 1,风车图片,范画 2,彩纸,剪刀等工具 2 第十七周 20,船儿漂漂 彩纸等综合材料 2 第十八周 机动安排 2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期末测试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5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前一学期教学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学习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同时对工艺制作大感兴趣。并且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像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绘画。但也有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在绘画上构图能力较差,色彩运用不够丰富,画面排放不够整齐,有零碎感,态度不够仔细。

2、工艺制作上精细度不够,意图能力较差。

3、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教材以美术新课标为依据,打破了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本教材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三、教学目的任务:

(一)绘画

1、学习记忆画、想象画的画法,用这些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体会表现的喜悦。

2、继续学习以平涂为主的硬笔着色方法。

(二)工艺

1、学习简单的纸工、泥工、拼贴等技法。

2、用撕、折、拼贴等方法,制作以纸工为主的简单图形。

(三)欣赏

1、观赏有趣的动、植物。

2、欣赏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3、欣赏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识想像到有意识想像,从再现想像到创造想像。

2、在绘画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用的灵活性,用水彩笔或蜡笔的形式进行平涂作画,描绘观摩、记忆、想象中的动植物,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五、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构图、上色、勾线等)

  的渗透。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大胆、略有夸张,富有童趣。

3、通过课堂讲评优秀作业与较差作业之间区别,让学生有互相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尖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各种问题能力。

六、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1 漫游飞行世界 2课时 2 海底世界多奇妙 2课时 3 五彩的泡泡 2课时 4 七彩虹 2课时 5 快乐的小鸟 2课时 6 昆虫王国 2课时 7 大鱼和小鱼 2课时 8 小动物和妈妈 2课时 9 奇特的海螺 2课时 10美丽的海星 2课时

  11神奇的大海怪 2课时 12动物的花衣裳 2课时 13涂色游戏 2课时 14我在天上飞 2课时 15漂亮的花纹 2课时 16手套袜子的妙用 2课时 17有趣的鞋 2课时 18丑小鸭和白天鹅 2课时 19会伸缩的动物 2课时 20我们的动物乐园 2课时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6

  府谷四小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 贾瑞怀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主要措施:

1.教学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结合

2.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倾向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3.努力营造平等、民主、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

4.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

  1 小桥、流水、森林 13拓印游戏 2 高山、大海、江河 14弹涂得游戏 3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15克隆“动物园” 4 我的书包 16家乡绿梦 5 趣味纸笔插 17海底宴会 6 自己做镇纸 18编织乐园 7 自行车和摩托车 19站立的纸筒人 8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20有趣的日用品 9 变照片为黑白画 10改改画家的画 11水和蜡的游戏 12蜡和笔的游戏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7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任教者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前一学期教学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学习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同时对工艺制作大感兴趣。并且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像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绘画。但也有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在绘画上构图能力较差,色彩运用不够丰富,画面排放不够整齐,有零碎感,态度不够仔细。

2、工艺制作上精细度不够,意图能力较差。

3、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

4、优、差生差异太大。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教材以美术新课标为依据,打破了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本教材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三、教学目的任务:

(一)绘画

1、学习记忆画、想象画的画法,用这些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体会表现的喜悦。

2、继续学习以平涂为主的硬笔着色方法。

(二)工艺

1、学习简单的纸工、泥工、拼贴等技法。

2、用撕、折、拼贴等方法,制作以纸工为主的简单图形。

3、用团、搓、压、捏、拉、接等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三)欣赏

1、观赏有趣的动、植物。

2、欣赏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3、欣赏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识想像到有意识想像,从再现想像到创造想像。

2、在绘画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用的灵活性,用水彩笔或蜡笔的形式进行平涂作画,描绘观摩、记忆、想象中的动植物,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五、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构图、上色、勾线等)的渗透。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大胆、略有夸张,富有童趣。

3、通过课堂讲评优秀作业与较差作业之间区别,让学生有互相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尖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各种问题能力。

4、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六、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 漫游飞行世界2 海底世界多奇妙3 五彩的泡泡4 七彩虹5 快乐的小鸟6 昆虫王国7 大鱼和小鱼8 小动物和妈妈9 奇特的海螺10美丽的海星

  11神奇的大海怪12动物的花衣裳13涂色游戏14我在天上飞15漂亮的花纹16手套袜子的妙用17有趣的鞋18丑小鸭和白天鹅19会伸缩的动物20我们的动物乐园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8

  岭南版第8册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大地与江海的乐章

1、小桥、流水、森林

2、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学会欣赏大师的风景画。

2、操作: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情感: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好环境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

  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带来的感受。 教学难点:

  对绘画表现自然美景的感受。 作业要求:

  用词汇表达感受,并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用具:

  欣赏图片、课本、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小桥、流水、森林》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

  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

2、教师播放音乐,欣赏三幅作品。

  A国画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画面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名称改为其他? 假如你来改这幅作品,你如何修改?

  B油画 列维坦(俄罗斯)――《深渊》

  C油画 希施金(俄罗斯)――《松林的早晨》 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抒情、欢快、轻松、舒缓、祥和、宁静、流动、甜美……

3、教师演示线条的情感表现特征:

三、布置作业: 各人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中,画一幅风景画。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现自我。 教学反思:

  能用抒情、欢快、轻松、舒缓等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尝试绘画一幅风景画。

2、高山、大海、江河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学会欣赏评价大师的作品。

2、操作: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情感: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好环境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 理解欣赏大师作品。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画家作品中体现的雄壮美。

  作业要求:

  临摹或画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可以画出你的联想与感受。

  教学用具:

  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高山、大海、江河》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高山、大海、江河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雄壮的气势。

  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与前课的有什么不同?

2、教师播放激昂的音乐,欣赏课本中四幅作品。

  A国画

  关山月――《秋山关外月》

  B油画

  杜键――《黄河激流》

  C国画

  吴冠中――《香雪》

D浮世绘 葛 饰北斋――《神奈川冲浪》

  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粗犷、有力、雄伟、壮丽、激动人心、振奋、强烈、激越、震撼……

3、教师演示大海印象:

  用水粉颜料,水粉笔有节奏、笔触的表现大海汹涌澎湃的样子。

三、布置作业:

  临摹或画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可以画出你的联想与感受。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能用粗犷、有力、雄伟、壮丽等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尝试绘画一幅风景画。

  第二单元 学习的好朋友

3、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角度细心观察后进行写生,使学生能够线条画出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具有基本的透视规律。

2、使学生初步接触“整体—局部”的绘画原则,并养成细致观察和认真表现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文具的形状比例。 不同角度物体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用线条表现不同角度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

  作业要求: 选一个你喜欢的文具,从不同角度画出它的形象。

  教学用具: 写生用的小文具、范画、文具样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8-9页上图的文具,用几何图形分析它们的结构、外形特征、色彩和装饰纹样,对比写生作品,分析写生的技巧:抓住对象外形特征,大胆地用线条描画,用色要鲜明,表现出立体感。

2、教师取出一两件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的文具,让学生认真仔细地按照“整体—局部”的原则进行观察,提问关于写生对象的基本形组合结构等问题。

3、教师演示作画步骤:

  用线条先画出外形——刻画细部。

4、讲述细致观察与表现某些具有重要的特征的部位。

三、布置作业:

  各人自选一两件比较美观的文具,布置在自己的桌上,并根据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后进行写生。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随时提示:仔细观察,认真表现,指出画法上的不妥之处。

五、环保教育:要爱惜文具,做到节约不浪费。

  教学反思:

  学会细心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的方法,并学会绘画运用几何形物体的不同角度的特征。

  4 我的书包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与发现:发现写生、设计书包的乐趣,发现书包上学习的好伙伴。

2、实践与创造:写生、设计理想中的书包,初步学习写生的方法。

3、欣赏与评论:欣赏、对比不同类型的作品。

  教学重点:

  掌握书包的形状、结构和外表特征。

  教学难点:

  表现书包的立体感。 设计有创意的书包。

  教学用具:

  画纸、铅笔、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书包实物、书包线描定性写生范画

  作业要求:

1、画一幅书包的写生画。

2、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一个好看实用的书包。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引导

1、学生把纸盒与书包作比较。

①相同点:都与长方形相似。(立体感受)

  不同点:书包有盖子、扣子、拉链、口袋、背带等结构。

②欣赏书本上的写生作品。

二、感受与认知

1、教师拿出一个立方体方盒向学生提问:“这个盒子的形状和书包的形状相同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盒子的形状在绘画中叫“立体体”或“六面体”。书包是由多个平面方形(六面体)组成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书包的组合结构,即各种大小、宽窄的方形组合成。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外形?什么叫局部?这些专业术语要向学生讲解清楚,绘画时先画大形,再画小的部分。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边讲边画,按课本所示图例说明:

  示范写生步骤。

①先画一个矩形,画得大些。

②观察书包上有什么?还有呢?盖子、口袋、背带……

③画线时行笔缓慢而稳重,线条果断。

2、设计书包:(绘画设计与手工制作设计都可以) 新颖特别

  A、示范制作纸书包的步骤

①剪出纸盒的顶部。

②剪出书包的盖子(连着扣子、口袋、背带等形状,并进行美化。

③制作纸书包时,书包盖子、口袋、背带等剪贴部份要先量一量。

④粘贴。

  温馨提示:制作纸书包可以用广告纸、日历纸等环保材料,培养环保意识。

3、小组讨论交流作品的构思。

4、学生自由选择写生或制作书包。 学生自由想象。

三、作业展评

1、作品展示: 作品分立体和平面两组。

2、学生区别立体与平面作品的不同特点。

  教学反思:

  学会观察书包的结构和绘画书包的细节特征,并尝试运用环保材料制作设计一个书包。

5、趣味纸笔插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立体构成的常识。

2、智能:开拓审美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操作:有创造性地合作完成简单的笔筒的制作。

4、情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及步骤。

  教学难点:

  立体构成的思维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笔筒成品两个,纸立体构范例一张,供学生使用的色卡若干张,剪刀、美工纸、胶水。

  学生:剪刀、裁纸刀、胶水、尺子、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以趣激学。

1、出示一张图画纸。

  问题:谁能让这张纸站立起来? (折、卷、揉......)

2、形成立体构成意识

  纸------平面

  经变形的纸形-----立体

  立体就是我们站在野外,可以看见前面的景色,可以用手摸到左边的树,见到右边的小河,抬头看见天,转身见到一片田野。

3、学生用小低片尝试折卷,使纸变立体,教师出示范例。

4.引入课题:

  这张纸卷成一个筒,它能做什么用?

  今天,我们学习用卡纸来制作笔架和笔筒。(板书)

(三)调动参与,启迪创新。

1、纸笔筒的外形有几种?(出示几种外形)

2、纸笔筒的第一种做法(笔筒与图样分开)

①、在制好的圆柱体或圆锥体上,画出或贴上图样。

②、将另制的图样镶插进去。

3、纸笔筒的第二种做法:(笔筒与图样合一)

①、如何让图样从平面的纸中跳出来?

②、教师示范:切折法。

③、学生在小纸片上尝试不同的切折法,体验形成有趣的立体变化。

④、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制作笔筒中。

4、纸笔筒的第三种做法:(插接的方法)

①、在纸上画出四面的形状,标示需插接的地方,用尺子画出。

②、剪出图形,剪开标示的直线处。

③、插接造型。

5、制作中的注意点:

①、选择制作方法,确定纸的大小、形状。

②、画纸样,注意图样要留出3cm左右,不切割。

③、留出粘贴处,粘贴要牢靠。

④、插接方法要注意插接处的剪切方法。

6、设色涂色问题:

  笔筒装饰方法,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图案并设色。

  设色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以两种复色的色彩配置,要讲究明度的差别,形成淡雅的色彩美;

  其二是涂上对比强烈的原色、间色,形成鲜艳活泼的美。如以寿终正寝条装饰,则要注意线的疏密粗细排列的形式美,不宜变化太多,多了会显得杂乱。

  可以采用剪切图案装饰。

7、欣赏教材范例。

(四)、鼓励创新,操作体验,提示学生可以运用广告纸、包装盒等环保材料进行制作。

  设计、制作一个纸笔筒,不得与课本雷同,除有困难的同学可参考课本。

(五)、作品展示,评议总结

  作业完成后,由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选出各组的2-3个佳作,集中一起由教师评介并小结课堂作业情况。

  教学反思:

  能运用广告纸、包装盒等多种环保材料进行笔插的制作,效果较精美。

6、自己做镇纸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镇纸的作用和制作的方式。

2、智能:开拓审美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操作:有创造性地合作完成各式镇纸的制作。

4、情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镇纸的特点。 材料的运用。

  教学难点:

  镇纸装饰的恰当运用。

  作业要求:

  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好看又别致的镇纸。

  教学用具:

  鹅卵石、小花布、树杈、剪刀、颜料、白乳胶,针线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玉兔镇纸》-南宋

  介绍:镇纸是写字、画画时用来压纸的重物,是传统的文房用品。几块又好看又别致的镇纸能使你的小书桌增添不少情趣。

二、课堂发展:

1、尝试*探索:

  哪些材料可以作镇纸?用什么方法(彩绘、粘贴、缝制等)加工能产生独特的美感?

2、示范演示:(选用一种方法演示)

a选择鹅卵石,观察它的外形,进行创作构思;

b画一条鱼,勾出头、身、尾,涂上颜色;

c剪一些色彩鲜艳的小图形;

d贴在镇纸鱼身上。

三、独立创作,自由选择。

  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好看又别致的镇纸。

四、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能根据选择的鹅卵石,观察它的外形,进行创作构思,在鹅卵石上面色彩鲜艳的小图形。

  第三单元 神气的小画家

7、自行车和摩托车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行车和摩托车写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他们抓住物体的特征精细描写的技能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2、发挥想像力设计新式的自行车或摩托车,训练学生的设计创造力。

  教学重点:

  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造型特点。 对未来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设想。

  教学难点:

  对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细节描绘。 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表现。 作业要求:

  仔细观察,大胆想像,画出你心中有特殊本领的自行车或摩托车。

  教学用具:

  铅笔、画纸、范画、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讲述课题及要求,

  教师导入课题: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简便交通工具,小型的童车也是小朋友喜爱的活动玩具,自行车虽然零件不少,整体结构骨架虽很简单,但必须理解,理解之后,只要按照课本所示的作画步骤从大体形入手,再把各部分一一画下来,一辆真实的自行车就会出现在你折下,不信,大家试试看。

二、讲述观察方法及作画的步骤。

  观察一辆自行车先从大的结构骨架特点着眼,用几何形概括其各部分的形状,以便对整辆车有大致的认识。

  重点观察车头、三角架、车座、车轮。

  再仔细了解各部分构造的细节。绘画时也与观察方法一致,先从大的结构画起,再画到细部。

  教师在黑板演示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简要地讲述自行车的写生步骤。

三、比较与分析。

  摩托车与自行车的区别:

  相同之处-两个轮子、车头

  不同之处-发动机、粗壮、车座等。

  教师在黑板演示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简要地讲述自行车的写生步骤。

四、学生练习:

  分别选好位置、角度、开始作画。(任选自行车或摩托车)

  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开个好头并逐一细致地表现细部。

五、畅谈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变化。

六、学生创作:画出你心中有特殊本领的自行车或摩托车。

七、展示评比。

  教学反思:

  能畅谈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特点,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培养了观察能力。

8、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对装饰化的教学,学习整体观察方法,对实物的外形和色彩进行概括、提炼,学会夸张的表现方法。

2、学习装饰画的基础知识和处理色彩关系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的概括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外形和色彩的概括和提炼。

  装饰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装饰画概括、提炼、夸张的方法。

  作业要求:

  通过勾出、欣赏(或临摹),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再加以变化,画成一幅有趣的装饰画。

  教学用具:

  装饰画范画、颜料、画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两张作品,一幅写生景物画,一幅装饰景物画。 谈谈两者画面不同的风格。

  导入课题:《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二、欣赏*感受:

1、《有圆礼帽的静物》-米尔顿*艾弗里

  他的作品舍弃了物体形体、明暗、色彩的细部变化,只是概括地勾勒出物体的外形,色彩多作平涂,显得简洁、明快,富于装饰性。

2、作品《打开的窗子》有哪些地方与现实生活不一样?体现了装饰画的什么特点?给了你什么联想和感受?

三、示例:

  教师对照写生画进行概括提炼,首先是外形的概括变形,再是色彩的提炼夸张。

四、动手作:

  通过勾出、欣赏(或临摹),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再加以变化,画成一幅有趣的装饰画。

五、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9、变照片为黑白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对绘画中的黑白的教学,学习整体观察方法,并指导学生感受概括黑白节奏的美感。

2、学习黑白画的基础知识和处理黑白关系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的概括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黑白画的知识,并感受概廓、节奏美感。

  教学难点:黑白画的练习。

  作业要求:选择一张照片,画成一幅美观有趣的黑白画。

  教学用具:

  照片、黑色钢笔(油性笔、黑色颜料)、铅笔、画纸、教材、范画、示范用具、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复习、导入: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

1、欣赏作业。

2、欣赏作品。

3、简介黑白画。

  教学意图:

  黑与白是绘画表现的基本因素,是两个极色。使学生对黑白画有初步了解。

三、新课:(突出美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1、分析黑白画的特点:

(1)黑白画表现的内容?

(2)看黑白画的感受?

(3)绘画中的黑白个表现了什么?

  小结:感觉黑白鲜明、概括、简洁、黑白相间给人一种装饰性的节奏美感。绘画中的“白”一般表现“光”、“亮”的色调,还可以表现白色、浅色的物象。“白”在画面中能起到醒目、明亮、衬托对比黑色物象的作用。是黑色更沉重。绘画中的“黑”一般表现黑色和沉重的物象,还可以表下暗部或阴影。“黑”色的使用使画面沉重、稳健、有力,与“白”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形式感。

2、分析黑白色调的运用。

  设问:在绘画中怎样确定和使用黑、白色?

  小结:黑白画表现过程中,要有省略、比较和夸张,使画面产生概括、简洁的效果。

3、结构。

  分析黑白画的关系的处理:

  设问:面对五颜六色的写生物象,怎样处理成黑白关系?

  小结:形象上要简洁,色彩要有比较、夸张。

  举例示范:变照片为黑白画。

4、分析作业步骤:

(1)构图-对照照片 。(完成)

(2)画结构。(完成)

(3)表现黑白关系。

  背景:取消变化,使背景成黑色。主体物黑白关系处理妥当。绘画中,黑与白处理比较带有主观性,来之于作者主观对客观物象的感受。处理方法黑与白是绘画表现的基本因素,是两个极色。进一步强调处理画面的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表现黑白关系。

五、小结:概括出本节课知识的要点,作业讲评。

  欣赏学生作品,看看哪位同学处理的好黑白关系。 教学反思:

  能掌握黑白画的基本特点,明白黑白画表现过程中,要有省略、比较和夸张,使画面产生概括、简洁的效果。

10、改改画家的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画家的作品,理解画面的形式美、节奏美、艺术美。

2、学习画家作品中色彩、黑白关系的处理方法。

3、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肯定自我。

  教学重点:

  画家作品的色彩美、造型美、形式美。

  教学难点:

  在画家作品的基础上画出自己的联想。

  作业要求:

  仔细欣赏画家的画,对其内容、造型、色彩等进行分析,尝试临摹你最感兴趣的局部(可作修改、在创作),同时画出自己的联想。

  教学用具:

  欣赏作品、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导入: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

三、新课:(突出美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1、分析德国画家马克《猴》画的特点:

(1)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造型、色彩的特点?

(3)绘画中的风格你喜欢吗?

  小结:画家画的可爱的猴子造型和丰富的色彩,让猴子快乐的回到森林中去。

2、分析古代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线条的运用。

  设问:在古代绘画中怎样使用线条?

  小结:线条要流畅,有节奏感……

3、张广《秋夜》马的造型结构。

  分析马的造型处理:

  小结:形象进行了变形处理,色彩简练、夸张。

  举例示范:变照片为黑白画。

4、分析作业步骤:

(1)对照画家的画。

(2)画大体

(3)加入自己的联想或感受。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小结:概括出本节课知识的要点,作业讲评。

  教学反思:

  能仔细欣赏画家的画,对其内容、造型、色彩等进行分析,尝试临摹你最感兴趣的局部,同时画出自己的联想。

  第四单元 我们的版画乐园

11、水和蜡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蜡笔版画的学习,感受蜡笔版画产生的斑驳的特殊美感。

2、了解水和蜡的特性,学会利用两者互相排斥的特性,掌握蜡笔版画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3、培养学生的巧于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水和蜡的特性。 压印时的力度和速度。

  教学难点:

  转印时水和蜡笔分离效果的掌握。

  作业要求:

  自由命题创作一幅有趣的蜡笔版画。

  教学用具:

  水粉颜料、蜡笔(油画棒)、画纸、笔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二、观察*发现:

1、在纸上涂上蜡笔或油画棒,再涂上水粉颜料,会有什么效果?为什么?

2、蜡有很强的排水性,涂上去的水粉颜料无法覆盖,反而产生了斑斑驳驳的特殊效果。

三、步骤:

1、用蜡笔画出画稿;

2、用水粉颜料快速涂满画面;

3、盖上印纸,用手掌均匀压印;

4、还可以多次着色,反复印制至完成。

四、练习?创作

  自由命题创作一幅有趣的蜡笔版画。

五、评价。 教学反思:

  学习兴趣浓厚,掌握水和蜡的特性,学会利用两者互相排斥的特性,掌握蜡笔版画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12、蜡和笔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刮蜡版画的学习,感受刮蜡版画产生的多彩效果。

2、掌握刮蜡版画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巧于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4、表现多彩的生活,激发对生活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刮蜡画的制作方法。 点、线、面的运用。

  教学难点:

  刮蜡效果的预想与实际效果的吻合。

  作业要求:

  创作一幅刮蜡画,表现你多彩的生活。

  教学用具:

  蜡笔(油画棒)、卡纸、牙签(或圆珠笔)、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课本P24-25页的刮蜡画作品,进入课题《蜡和笔的游戏》。

二、研究探索:

1、你知道这些色彩缤纷的版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用牙签(或圆珠笔)刮蜡或油画棒的颜色。

2、制作时步骤是怎样呢?

  A在画纸上用油画棒(或蜡笔)分格涂上不同色颜色;

  B再用深色油画棒(或蜡笔)覆盖一次;

  C用牙签(或圆珠笔)刮出图形。

三、尝试练习:

1、练习刮出点、线、面,想怎样运用点、线、面构成一幅好看的刮蜡画?怎样能刮出你需要的线条?

2、刮简单的几个图形,进行训练,掌握方法,总结经验。

四、创作表现:

  用刮蜡画表现你多彩的生活。

五、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对刮蜡版画的学习,感受刮蜡版画产生的多彩效果,掌握刮蜡版画的制作方法。

13、拓印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拓印,活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学会纸板拓印的制作方法,体会拓印版画的艺术魅力。

3、通过拓印的游戏,在游戏中得到美的感受和训练,充分感受版画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拓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拓印时把握纸板的固定。

  作业要求:

  选择喜欢的生活题材,用纸板拓印的方法创作一幅版画。

  教学用具:

  卡纸、拓印包、颜料、笔、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课,导入新课。

二、欣赏画家作品、古代画像砖拓片,谈谈拓印版画的艺术特点。

三、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1、将撕好的底稿固定在恰当位置上;

2、将拓印包醮上颜色,然后在镂空部分反复拓印。

四、学生练习简单图形拓印。

五、观察?发现:

  同学们在拓印过程中采用了哪些不同的反法,呈现了哪些不同的效果?

  小结:用线划也可以,

六、学生创作。

  选择喜欢的生活题材,用纸板拓印的方法创作一幅版画。

七、总结评价。 教学反思:

  学会纸板拓印的制作方法,体会拓印版画的艺术魅力,通过拓印的游戏,在游戏中得到美的感受和训练,充分感受版画制作的乐趣

14、弹涂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弹涂孔版画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感受这种版画产生的朦胧、丰富、特殊的美感。

2、使学生学习、掌握弹涂漏印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3、培养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弹涂孔版画技法知识。

  教学难点:

  弹涂的颜料水份、力度; 整理效果的把握。

  教具准备:

  范画、弹涂孔版制作步骤范画、颜色、剪刀、裁纸刀、牙刷、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欣赏导入)

  导言:“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潮汕农家》(课本P28)吗?”

  提问:“这是一幅丝网版画,是最有代表性的孔版画之一,通过漏印的原理制作而成。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宁静、祥和,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一幅孔版画。

三、讲授新课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问:“请同学们看看书自学一下,这种孔版画怎样做?”

2、出示工具,讲解工具的作用。

  那么什么叫漏印呢?(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制作过程)。

  漏印:就是在纸板上设计出你所要表现的形象,然后剪去这个形象,使纸版呈镂空状,再用颜色涂在镂空位置的底纸上,就印出与版上一模一样的纹样来,这种方法叫漏印。

3、示范步骤方法。

(1)在纸上画出图形,用刻刀阴刻;

(2)在刻好的纸板后垫上色纸,用手指或木棍等轻刮醮上水粉颜料的牙刷,使颜料喷在画面上;

(3)揭开底版,作品完成。

四、作业步骤:

  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

  提出:“同学们,想一想,来做的时候,第一步干什么?”

1、设计。 2、制版。 3、弹涂漏印。 在弹涂制作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掌握颜料的水分,弹涂的力度,让画纸与弹涂的颜色搭配得更好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审美能力)。

五、学生作业:放轻音乐。

  教师巡视指导。

六、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较好表现了弹涂孔版画的作业。

七、师生总结:

  谈谈创作弹涂孔版画的心得与体会。

  本课同学们学会漏印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对弹涂孔版画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感受这种版画产生的朦胧、丰富、特殊的美感,学习、掌握弹涂漏印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第五单元 有趣的地球村

15、克隆“动物园”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叠剪的剪纸方法,提高剪纸的技巧。

2、表现动物形象,训练学生造型能力,培养对爱护动物的感情。

3、训练构图的能力、色彩搭配能力。

  教学重点:

  叠剪的方法。

  教学难点:

  剪纸形象统一又有变化。

  作业要求:

  个人或分组合作,用剪纸的方法克隆“动物园”。

  教学用具:

  彩色纸、剪刀、胶水、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幅动物剪纸作品,同学们喜欢吗?导入课题。

二、讲新课。

  讲解剪纸的特点,欣赏课本的作品及教师的范作。

  动物园有很多动物,他们成群结队的,如何体现他们呢?――用叠剪的方法

三、介绍叠剪制作步骤和方法(教师用准备好的剪纸讲解演示)。

  A剪法一:将多张色纸叠剪,可得到多个重复的动物形象,再分别装饰不同的纹样。

  剪法二:将色纸对折剪,可得到相连的动物形象,再分别装饰。

  B把剪纸贴在合适色色彩底纸上,粘贴要平整、牢固。

  C根据画面讲究疏密排列、色彩对比等构图

  D加上环境的剪纸。

四、学生作业:

1、刻制的工艺要精,下刀要胆大心细,线条要连贯,起止都要刻至未端,下要硬用手拉断,以致使线条断裂。

2、刻剪时先从里面的细部下手,逐渐转向大形和外部,最后是外轮廓。

3、动物选用色彩的搭配除了注意色相的对比,还应有明度的对比。

4、刻制进应垫上垫板,防止弄坏桌面。

五、展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反思:

  学习叠剪的剪纸方法,提高了剪纸的技巧,并能表现动物形象,训练学生造型能力,培养对爱护动物的感情。

16、家乡绿梦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剪纸的形式表现绿色大自然,提倡环保。

2、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剪纸方法,提高剪纸水平,学会用剪纸表现各种题材,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

  多层叠剪的方法制作连续重复的图案。

  教学难点:

  二方连续剪纸制作。

  作业要求:

  用色纸或废旧彩图纸剪出一两条造型的植物和动物的花边,还可以添加上装饰,表现家乡的“绿之梦” 教学用具:

  剪刀、色纸、废旧彩图纸、胶水、底版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本作品“绿色的梦”等欣赏。

二、课堂发展:

1、课本剪纸作品的特点,采用了什么方法?

  叠剪,剪出二方连续图案。

2、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剪法,其他学生观察。

3、总结方法:

  A将色纸折叠多层;

b在一面画上图案(动植物的),要注意打开后图形要连接不断,所以图形两端必须有点地方是不能剪掉的;

  C将剪好的连续图形贴在底板纸上。

四、学生创作。

  以“绿色家园”为主题进行创作。

五、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剪纸方法,提高剪纸水平,学会用剪纸表现各种题材,进行创作。

17、海底宴会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剪纸表现海底想象画,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进行手工技能训练,培养创作力。

  2.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海底世界的造型及色彩。 剪、贴彩纸的方法表现海底各种造型。

  教学难点:

  幻想创作美丽的海底世界。

  教学用具:

  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课本、彩色纸、胶水、剪刀、刻刀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海底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中国古代就有海底水晶宫、四海龙王、虾兵蟹将的传说,外国也有海底美人鱼等童话故事。这些千奇百怪的生物会挑上一个好日子,开一个盛大的海底宴会,你能说说这个故事吗?

二、课堂发展。

1、读画:欣赏照片及学生作品。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海底宴会》一课。

  问: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喜欢海底世界吗?答:(略)

  问:同学们之所以会喜欢它们,它们一定有许多美的地方,你能不能谈一谈课文上的照片和作品各有什么特点?答:(略)

  小结: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照片除了鱼儿外,还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

2、欣赏教师课外收集来的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幅。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绚丽的海底动物和深浅各色海水交相辉映,构成美丽的海底世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海底动物的形状和海水的颜色,让学生认识冷色。引导学生认识海底是个巨大的宝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和环保的意义。

  问:海底生物种类繁多,形状大小不一,真是千姿百态,可爱之极,那么,它们有些什么形状?答:(略)

  小结:条形、圆形、椭圆形、棱形、三角形、扇形等。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三、课堂练习与作业:

1、海底宴会是怎样的呢?

  教师问:宴会上会有什么?答:鱼、鲨鱼、美人鱼、八爪鱼……还有食物!

  教师:因为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我们要画海底世界,首先要学会表现鱼鱼,同学们说对不对?答:对!

  教师:我们低年级学过画各种各样的鱼,今天要用剪纸的形式表现。

  A、讲解剪纸“鱼”方法,教师示范:(1)画出鱼儿基本形;(2)描绘特征,如头、尾、嘴、鳍、适当的华文等,要适合剪切,不能断开;(3)剪刻。

  B、学生可模仿教师剪“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剪好“鱼”之后,再剪一种自己喜欢的海底动物。

  C、海底宴会的食物设计如何剪刻。

2、激发想象,构思作画。

  A、师生用剪贴的方法在一张大幅蓝色图画纸上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海底宴会。

  程序用投影仪投放在黑板左边的屏幕上,程序如下:①将大幅蓝色图画纸粘在黑板上;②师生共同构思海底宴会时的情景;③学生剪贴鱼类;④学生剪贴海底动物类;⑤师生共同剪贴海底植物类;⑥围绕海底宴会的主题,留有表达情感和创意的空间,让同学们自由发挥。

  B、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海底世界想象图和教师课前搜集的学生创作的海底世界想象图(此时,用胶布粘在黑板右边),指导学生体会速些作品好在哪里,哪些可供借鉴、模仿。

3、教师将中幅蓝色图画纸分发到各组,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全组同学在图画纸上用剪贴法集体创作一幅海底宴会图,要求画面饱满,布局均衡,色彩搭配合理。看哪个小组创作的海底世界宴会图构思最独特、新颖,画面最漂亮。

4、启发思维,培养想象力,强调借鉴、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

5、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各组学生代表自我介绍构图思路,教师评价。

四、总结全课,课堂评价:

  及时讲评较典型作业,师生共同讨论评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创作热情。

  教学反思:

  能用剪贴的方法在一张大幅蓝色图画纸上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海底宴会。

  第六单元 设计小天地

18、编织乐园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

2.在学习中体会穿编这一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意识。

  教学重点:

  用纸带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小动物及纸带穿编工艺的运用。

  教学难点:

  纸带穿编方法及小工艺品的制作。

  教学关键:

  观察讨论纸带穿编的规律,引导如何经纬编织法;观察两种不同色彩交织成的纹理,并运用到装饰中。

  课前准备:

  各色纸条、幻灯教学文件、范例,剪刀、粘合材料等。

  作业要求:用纸条或纸绳编织一件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小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以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范作,指导学生欣赏。

  这是什么呢?它美吗? 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

2、幻灯出示课题,观察范作,说说它美的地方,并试着寻找规律,说说它的实用性和装性。

二、教学发展阶段

1、指导学生看图自学穿编技能。

  有什么规律,要注意什么?

2、拆解范作(与学生试做结合)

  A收集废纸盒,在底部粘上双面胶;

  B贴上纸条(经线);

  C穿编纬线;

  D穿上提耳,装饰美化。

3、指导学生看幻灯制作图编制小手题袋。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精细美观评价,总结穿编规律(一上一下交织)。

5、创意编织

  编织小动物等。

  看图小组自学讨论穿编方法,并提出问题。 讨论穿编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并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做手题袋。

  小组合作编制小手题袋。

三、互评作品,交流不同的穿编法,并总结。

四、欣赏拓展

  小结:穿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穿编,还有其他编法。只要你开动脑筋,动手创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作品诞生。

1、展示穿编的其他作品(小果篮、装饰图案、创意篮子等)

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上网自学创意篮子的制作)

  生活美劳DIY 欣赏、讨论作品的制作方法。

  教学反思:

  掌握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并在学习中体会了穿编这一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意识。

19、站立的纸筒人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纸造型的技巧和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2、实践: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3、情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学习纸造型的技巧。

  教学难点:

  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教学准备:课件、范作、卫生纸筒芯、手工纸、剪刀、双面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法,激发学习兴趣

  师:最近,老师认识了几位很特别的人,他们非常想到咱们班里来。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些人是谁吧?他们找我们有什么事呢?请大家看看下面的录像就明白了。

2、课件出示课件——纸筒人物自我介绍

3、板书课题——《站立的纸筒人》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材料和表现手法

(以课件中出现的三个范作为例,小组讨论)

  这些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生:卫生纸筒芯、手工纸、皱纹纸、旧画报……

  生:夸张的表现手法

  师:哪些方面用了夸张手法?

  生:外形、颜色

2、学习制作方法

  A:学生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组发一件范作供学生研究)

  师:每一部分都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可以动手拆一拆。

  B:大家汇报观察结果

  面孔、五官、圆筒的身体和一些装饰物组成。

  板书: 面孔——五官装饰物——圆筒身体――组合

3、提出作业要求(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每小组制作一个纸工人物,要分工明确、协调配合,注意安全

(2)为作好的纸工人物编排一个节目,准备来参加纸工人物大联欢。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课件循环播放制作过程和《小步舞曲》。

四、作业展示

  学生利用纸工人物表演,锻炼语言能力,展示纸工作业。 教学反思:

  学习纸造型的技巧和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学会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第20课 有趣的日用品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各种废旧合作。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学习内容分为几下部分,(1)古代日用品、(2)现代日用品(3)设计师的仿生日用品(4)学生设计的仿日用品(5)仿生日用品设计要点与步骤。(6)作业练习及课后延伸(举办作品展示会)。

  教材选择各类仿生日用品作为欣赏的兴趣点,启发和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模仿生物的艺术造型与结构特点的同时,感悟作品的实用性(科学性)、装饰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拓展审美视野、并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设计制作出有趣的日用品。

  教学时,注意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外形与结构特征,利用具象或抽象的艺术手法,灵活运用综合材料进行有趣的日用品设计制作。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仿生型用品的设计制作知识,并能动手制作出简单-易的日用品模型或实物。

2、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与观察中、发现感受仿生日用品设计造型特点。(2)在探索与比较中,学习仿生日用品的艺术表现手法。(3)在比较和探索中体验日用品的不同的材料,用途和艺术特色。

3、情感:体验、(1)知道仿生日用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对仿生日用品产生兴趣。(2)培养对仿生日用品艺术品的审美兴趣。

六、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设计制作仿生日用品的方法。

七、教学难点:

  设计日用品的创意构思及趣味造型表现的技能。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你了解的仿生日用品作品,它的有什么特别?你尝试仿生日用品过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书上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跟以前年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打开课件请是欣赏仿生日用品作品和学生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认识这些仿生日用品从造型、色彩、花纹特点给人有什么感受?(1)、教师讲述过程:设计方法:联想法、添加法、简化省略法、(2)把旧的合作进行加工,加工成你喜欢的形状。(3)用色纸进行装饰。(4)对仿生日用品即美观又实用。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美的享受、在优美的音乐中听教师讲解引导,共同欣赏剪佳纸作品,感受仿生日用品的独特美感。欣赏古代日用品和现代日用品及设计师的仿生日用品等作品。半课范图及儿童仿生日用品作品。交流与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的仿生日用品的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基本特征。欣赏仿生日用品的等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美在那里?突出动物特征,造型夸张。②观看示范步骤:教师鼓励让学生看图尝试不同的技能,技法、同时鼓励创造新。 4.小组活动:(1)欣赏学生作品,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2)怎样利用旧的进行仿生日用品的的设计。(3)提出评价目标,运用联想法、添加法、简化省略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仿生日用品的工艺作品。(4)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作业布置:

  使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有趣的美观的仿生日用品。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评选出构思独特、能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有趣的美观的仿生日用品的工艺品(或日用品)。请作者谈一谈创作心得,交流制作体会。 2.教师小结:对仿生日用品的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用上网或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仿生日用品艺术的品种类与制作方法。

  第二种教案

  第一单元 大地与江河的乐章 第1课 小桥、流水、江河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想:

  通过对美术的欣赏,此课为“优美”的主题下的作品欣赏如“清清的小溪流水,静静的山林原野,多么快乐、多么美丽。”一句十分贴切的导语,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美”的欲望。

  在课程设计中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音乐,并在轻松、快乐的音乐背景中欣赏美术作品。引发其兴趣,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尝试说出自己的感受,感受中外美术作品表现形式上的异同,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用语言表达出什么是具象和意象。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说一说欣赏作品后的感觉、并用合适的语汇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用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②能在抒情、优美的音乐背景中完成一幅风景画。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倾听音乐、感受画家优美、写实、细腻的艺术风格。②在比较中、观察不同题材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

③尝试运用美丽和幽雅的语汇描绘、一幅、小桥、流水、森林的色彩画。

3、情感:对自己的欣赏感受很满意,对本课学习内容很感兴趣和伙伴一起讨论、交流学习。

六、教学重点:

  观赏以“优美”为主题的各种美术作品的形式、材质和内容特征。

七、教学难度:

  用书面语言对音乐情境中的话欣赏对象进行视觉描述,表达出其特色。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在轻松、欢快的音乐背景中,欣赏有关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对本课中作品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你对三幅美术作品感觉些什么?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深渊》这幅画,画家画了些什么?画家是怎样表现深渊景色的?看了《深渊》你能想象作家当时是生活在怎样的社会吗?

②你认为《松林的早晨》这幅作品可以从哪方面去欣赏?你能找到表现和这幅作品相似的作品吗?

4.小组活动:每个学生要尝试运用美丽和幽雅的语汇描绘、一幅、小桥、流水、森林的色彩画。

(三)作业布置: 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创作一幅、小桥、流水、森林的色彩画。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课带来。

  第2课 高山、大海、江河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想:

  让学生熟悉的黄河、大海作为欣赏作品,学生感受与评述大世界汹涌澎拜的江河、波浪滔天的大海的“形象庞大”的壮美。以气势磅礴的大山为欣赏作品,是让学生感受大山的“巍峨”,祖国山河的壮丽。从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到处都有壮美的存在。

  在课程设计中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音乐,并在轻松、快乐的音乐背景中欣赏美术作品。引发其兴趣,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尝试说出自己的感受,感受中外美术作品表现形式上的异同,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认识体现以“崇高“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学习用合适的语汇和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①倾听气势磅礴的音乐、欣赏画家笔下的大山大水、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并创作一幅风景画。②在观察比较中、感受优美与壮美。

③举办与本单元相关的作品展示会和座谈会。

3、情感:对欣赏大自然美感兴趣、能在自主、合作中体验学习乐趣。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受作品所表现的崇高感,用合适的语汇和自己的美术作品大胆地表达欣赏的感受。

2.难点:倾听音乐作品,临摹或创作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 3.兴趣点:举办与本单元相关的作品展示会和座谈会。

4.观察点:中外美术作品的特色,优美与壮美作品的不同。

七、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闭上眼睛、请学生倾听有关自然的壮美的声音(海浪声或气势磅礴的音乐),欣赏有关高山、大海、江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对本课中作品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问提:你听了这声音,有什么感觉?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高山、大海、讲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崇高美)说一说三幅美术作品感觉些什么?画中那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4.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5.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6.思考:①《黄河激流》这幅画,画家画了些什么?画家是怎样表现黄河激流景色的?看了《黄河激流》你能做出船家们的各种动作姿态吗?

②你认为《神奈川冲浪》这幅作品可以从哪方面去欣赏?议一议:画面色彩统一在蓝色的调子中黄色的船只及近似于土黄色的天空和背景,与海浪的蓝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作家当时为什么这样表现泥?

4.小组活动:每个学生要尝试运用各种的语汇描绘、一幅、高山、大海、讲河的一幅画。

(三)作业布置:

  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创作一幅、高山、大海、的色彩画。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我能临摹或创作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观察身边物体的,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课带来。

  第二单元 学习的好朋友 第3课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想:

  本课教材分为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观察、分析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形状与结构。第二部分介绍以几何概括地表达物体的方法、步骤。第三部分展示从不同角度画物体所呈现的作品效果,并进行练习。

1、在课程设计中提供了三大类图例。一类是实物照片。分别展示了叮当闹钟和笔筒在不同角度下的不同形象:一是学生作品,展示了四个同学不同风格的线描写生作品。一类是教学示范图,有从整体到局部的写生步骤图,有几何展示图,有立体和圆柱体的透视变化图,对引导学生分析写生对象的结构、选择写生角度起重要作用。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理解、描述和描绘出物体在不同角度下呈现的不同外形特点和整体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写生对象,把握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选择不同角度、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物体的特征。

3、情感:体验、感受物体造型美和创作的乐趣,培养从笔筒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激发对生活美的感受和对美术的爱好。

六、教学重点:

  理解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变化现象,并用线写生的方法把对象在不同角度下的形象特征表现出来。

七、教学难点:

  表现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形象特征的方法。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情境:出示一张同学们给叮当猫闹钟写生的照片,能够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不同角度画同一物体”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叮当闹钟是由一组五张图片组成,给学生展示了闹钟的半侧面、正面、背面、侧面等角度的不同形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自己带来的小文具、由自己印证结论: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多个几何形体组合而成,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去看,形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各种闹钟进行观察。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各种东西是由哪些几何组成。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各种闹钟进行观察。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各种东西是由哪些几何组成,研究完结构后,教师可提问?“你们平时将它摆在那里?把它放在地上试试”从俯视角度入手,提醒学生留意观察物体的顶部、然后要求学生任意摆放,从各个交错观察物体的形状,领会由于角度不同所以管道的形状不同。

②教师提供长方形、正方形、球体、圆柱体、锥体的名词和图形,为学生应用这些基本几何体提供依据并为学生提供步骤图。

4.小组活动:欣赏与描述:你带来什么玩具(日常用品)它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个部分的大小比例关系怎样?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文具、从不同角度画出它的形象,要从整体入手,把握文具的比例关系,用流畅的线条进行写生,注意细节的刻画。

(三)作业布置:

  能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写生物体的整体特征。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回家找一个日常用品用线条写生的方法画出作品,下节课带来。

  第4课 我的书包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想: 1.书包是学生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学习工具和最亲密的朋友。小小书包,寄托着家长的期望,满戴着教师的关爱,伴着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与传统的书包相比,现代的款式更丰富多彩,功能更全面,设计更趋人性化。本课教材分为二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观察、分析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即欣赏和设计部分,欣赏部分让学生了解书包的外表特点和基础结构是本课教学重点。教材提供了多款造型简洁、设计美观的儿童书包图片供欣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展审美视野。

2.在课程设计中提供了三大类图例。一类是实物照片。分别展示了各种款式的书包。二是电脑手绘书包。三是学生作品展。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各种类形书包特点,知道书包的结构是主体袋,前、后、侧杂物小袋,背带和搭扣或拉链等部分组成,基本造型是长方形与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和了解书包的基础结构和作品的美感,用线描方法设计表现书包。

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与比较中了解书包的造型规律,学习表现方法。(2)在想象中抓住书包基础结构进行创新设计。(3)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3、情感:体验、感受物体造型美和创作的乐趣,培养从各种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激发对生活美的感受和对美术的爱好。

六、教学重点:

  书包的外形特点和基础结构。

七、教学难点:

  表现书包的背带、图案装饰,拉链等细部特征。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书包,能找一找书包是由几部分组成?打开课件请是欣赏中各种书包的图片和学生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书包是由正方形、侧面是由长方形组合。(2)运用粗细线条表现书包的造型、结构。(3)进行细致的描写和图案装饰。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各种类形书包特点,知道书包的结构是主体袋,前、后、侧杂物小袋,背带和搭扣或拉链等部分组成,基本造型是长方形与正方形。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各种类形书包特点,知道书包的结构是主体袋,前、后、侧杂物小袋,背带和搭扣或拉链等部分组成,基本造型是长方形与正方形。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让学生把自己的书包进行观察。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各种东西是由哪些几何组成,研究完结构后,教师可提问?“你们平时将它摆桌子上?把它侧面试试、后面看一看”观察好了从角度入手,提醒学生留意观察物体的侧面、后面更角度进行观察。然后要求学生任意摆放,从各个交错观察物体的形状,领会由于角度不同所的形状不同。

②教师提供长方形、正方形、球体、圆柱体、锥体的名词和图形,为学生应用这些基本几何体提供依据并为学生提供步骤图。 4.小组活动:(1)摆一摆:从不同角度观察书包、看哪个角度画起来比较美观,能体现书包的特色。(2)想一想:要用线描表现书包的形状、结构、特点、细节,可以怎样画?除参考书上提示的方法,还可以再思考别的方法?(3)看一看:哪些书包看起来画得美观,展示正误对比图,引导观察书包透视表现得是否准备,线条运用是否准确,线条运用是否表现出书包的质感。(4)画一画:动手画书包,老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

(三)作业布置:

  能设计一个美观实用的书包。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回家跟父母交流一下,以前的书包是怎样的,了解书包的历史与发展。 第5课 趣味纸笔插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2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卡纸、双面胶、剪刀、彩色纸。 四.第一节课:.教学设想:

1.笔插是很常见的文具用品,也是装饰书桌和书房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品。制作材料包罗万有,十分丰富。笔插不仅实用,而且极富装饰美。还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是理想的书房摆设和收藏,深受读书人的喜爱。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情。本课让学生用容易造型的卡纸设计和制作纸笔插,通过创作实践,发展学生形象、立体空间思维和设计意识,加强动手能力,更培养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本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即欣赏部分和设计部分。欣赏部分提供了风格造型各异的纸笔插作品供学生欣赏,参考、比较和探究,即有简洁稳重的方形组合,也有纹饰抽象、色彩艳丽的自由组合,还有趣味很浓的动物造型。在引导学生了解笔插的基本形状和结构的同时,让学生欣赏笔插的实用性、装饰性和趣味性。开拓审美视野,并鼓励他们要有创新思维,要敢于想象新奇特别的造型,并注意色彩的搭配要和谐统一。

3.设计制作部分介绍了粘贴组合成型与插接组合成型这两种造型方法,此为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造型方法图例进行探讨,尝试,并综合利用创新的方法。而插接的技巧,有创意的构思则是这节课的难点,可引导学生注意:(1)观察比较教材中生动夸张的笔插作品,可以具象形设计,例如人物、动物、植物等,也可以根据抽象图形进行联想,着重从款式,外形,图案装饰进行思考。(2)插接的纸要挺括、厚薄适中,切口要整齐。(3)提倡小组间的互相合作,共同解决学习难点。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插接与粘贴两种纸造型方法,制作一个纸笔插。

2、过程与方法:(1)在比较中感受纸造型的独特,了解纸笔插的特色。(2)在实践中探索学习两种成型方法。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表现,发展立体空间思维。(3)在评价中感受纸笔插的文化内耗,了解具象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3、情感:体验、感受物体造型美和创作的乐趣,培养从各种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激发对生活美的感受和对美术的爱好。 六.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设计纸笔插的方法,掌握粘贴、插接两种纸造型方法。

七、教学难点:

  设计纸笔插的创意构思及插接的技巧。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书包,能找一找书包是由几部分组成?打开课件请是欣赏中各种书包的图片和学生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书包是由正方形、侧面是由长方形组合。(2)运用粗细线条表现书包的造型、结构。(3)进行细致的描写和图案装饰。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各种类形书包特点,知道书包的结构是主体袋,前、后、侧杂物小袋,背带和搭扣或拉链等部分组成,基本造型是长方形与正方形。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各种类形书包特点,知道书包的结构是主体袋,前、后、侧杂物小袋,背带和搭扣或拉链等部分组成,基本造型是长方形与正方形。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让学生欣赏课件中的笔插。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各种东西是由哪些几何组成,研究完结构后,教师可提问?“你们平时将它摆桌子上?把它侧面试试、后面看一看”观察好了从角度入手,提醒学生留意观察物体的侧面、后面更角度进行观察。然后要求学生任意摆放,从各个交错观察物体的形状,领会由于角度不同所的形状不同。

②教师提供长方形、正方形、球体、圆柱体、锥体的名词和图形,为学生应用这些基本几何体提供依据并为学生提供步骤图。 4.小组活动:(1)看一看:哪个纸笔插最有趣,为什么?议一议笔插的价值?说一说:你了解笔插知识?与大家分享了吗?(2)想一想:说一说制作笔插的步骤?书上的方法能看懂吗?你喜欢哪种方法?(3)看一看:议一议各种笔插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和美感?(4)试一试:卡纸片卷一卷,折一折,贴一贴,从平面边成各种立体造型。观察各种笔的长短和数量,小组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做什么样的纸笔插?做一做:动手制作纸笔插,围绕着笔插的实用性,装饰性和趣味想,教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

(三)作业布置:

  用组合粘贴成型设或插接成型的方法制作一个新奇独特的纸笔插。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回家收集笔插的材料,了解此插的有关知识。

  第6课 自己做镇纸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2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双面胶、剪刀、彩色纸。

3、第一节: 四.教学设想:

1.本课教材主要分为欣赏与设计制作两大部分。教材提供了中国古代镇纸珍品及同学们自制的造型生动、材质各异的镇纸作品、让学生们通过欣赏了解欣赏镇纸的用途几特点,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制作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用他们自己收集的各种材料愉快地进行联想和创作。

2.在课程设计中提供了材料图。展示了一部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材料,石头、木快、树枝等:一类是人工材料,碎布、针线、彩色纸、胶棒等。 图中展示的材料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方法图:提供了三种自制镇纸的方法等。

1、绘画、

2、粘贴、

3、缝制。动手做明确提出了制作方的要求。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镇纸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设计制作出独特美感的镇纸。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欣赏中体验镇纸的文化内涵、在设计、制作中探究动手实践的乐趣、在交流、评价中感受镇纸艺术的审美情感。

3、情感:体验、感受物体造型美和创作的乐趣,培养从各种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激发对生活美的感受和对美术的爱好。 六.教学重点:

  欣折了解各类镇纸作品的美感及风格特点,学习创造性地运用生活中的常见素材制作独特美感的镇纸。

七、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运用生活中的常见素材制作独特美感的镇纸。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件和课本中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能找一找这些作品社用什么方法制作和设计得?打开课件请是欣赏中各种镇纸的图片和学生设计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用?(2)欣赏课本提供的南宋玉兔镇纸、讲解镇纸的用途。(3)展示书画创作中常用的木条或石块镇纸、我们要自己动手制作别致好看的镇纸。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各种类形镇纸特征和制作方法。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镇纸给了你什么感觉?镇纸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我学会了收集,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工和美化。我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可以用的材料。②教师提供各种制作方法和装饰的方法。 4教师示范:小组活动:(1)仔细观察课件中的镇纸。通过教师示范,感受因材料造物的手法。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它象什么?用语言描绘它的外形特点,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把加工成镇纸。(2)根据材料的大小、纹理、形状进行联想、构思。(3)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法加工出一件或几件好看别致的镇纸。(4)欣赏他人的作品,珍爱自己的作品,与同学一起欣赏、发表对他人镇纸的感。

(三)作业布置:

  做一件装饰性强、文化内涵丰富的镇纸。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第二节课:

1.教师讲述镇纸装饰的方法。欣赏可件中的镇纸,让学生感受装饰的美感。 2.学生学会了收集,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加工和装饰。

3.学生装饰,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六)、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作品展示,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回家在电脑里去找一些有关镇纸的资料,了解镇纸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单元

  第7课 自行车和摩托车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想:

1.现代自行车有男装车、女装车、变速车、山地车、儿童自行车等,款式众多的外形构造使儿童觉得新奇有趣。而摩托车更显新奇:男装车、女装车、赛车款式众多的的自行车和摩托车车型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以这点为兴趣点,通过想象、创造和表现,设计的引导、让学生感受爱科学的力量与美、体会创造、设计的意义,培养创造力、想象力与绘画表现力。因而,本课的学习素材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极其有利。

2.让学生在课件中欣赏丰富的自行车、摩托车图片视觉素材,展示学生的作品,有助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增强学生创作的意识,并引起学生的生活回忆和学习兴趣,为自己进行自行车与摩托车的写生与创作提供了基础。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与摩托车的基础构造、欣赏和学习用线描方法表现自行车与摩托车的美感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比较、欣赏车的不同结构、造型特征与美感。(2)探索、比较、尝试实物写生和想象变化的方法。(3)展示、评价、分享作品的成果。

3、情感:体验、感受物体造型美和创作的乐趣,培养从各种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激发对生活美的感受和对美术的爱好。

六、教学重点:

  认识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基础结构和外形特点,学习用线条方法表现自行车或摩托车。

七、教学难点: 表现自行车与摩托车的各部分构造细节的特征。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自行车与摩托车是什么样子吗?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自行车与摩托车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吗?教师让学生观察自行车与摩托车,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自行车与摩托车是由几部分组成?打开课件请是欣赏中各种款式的自行车与摩托车图片和学生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自行车与摩托车由几个大的部件组合。(2)运用粗细线条表现自行车与摩托车的造型、结构。(3)进行细致的描写和色彩装饰。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各种类形的自行车与摩托车特点,结构、和细节应该怎样表现?。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让学生把自行车与摩托车的进行观察。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各种自行车与摩托车是由哪些几何组成,研究完结构后,教师可提问?从各个交错观察物体的形状,领会由于角度不同所的形状不同。②教师提供自行车与摩托车绘画步骤方法,为学生应用这些基本几何体提供依据并为学生提供步骤图。 4.小组活动:(1)喜欢哪一种自行车与摩托车,它美在哪里?(2)你可以分析自行车与摩托车有什么相同的结构特点和不同特点?想一想:要用线描表现自行车与摩托车的形状、结构、特点、细节,可以怎样画?除参考书上提示的方法,还可以再思考别的方法?(3)看一看:哪些自行车与摩托车看起来画得美观,展示正误对比图,引导观察自行车与摩托车透视表现得是否准备,线条运用是否准确,线条运用是否表现出自行车与摩托车的质感。(4)画一画:动手画自行车与摩托车,老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

(三)作业布置:

  以写生的方法表现自行车与摩托车基本构造和外形特征。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回家把自行车与摩托车再仔细观察,发现自己画的自行车与摩托车哪些不同?根据这些不同的地方环一幅想象画。

  第8课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想:

1.装饰画是实用性和美观相结合的艺术设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装饰画的存在。装饰画是一种适合各种材料的绘画形式,也是我国民间绘画的一种方法,它强调概括、提炼、夸张、适合、简化、抽象等形式美的表现手法。其他的美术试样也常使用此方法。运用装饰画技巧表现景物能较自由地传达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是适合本学段学生年龄特征的表现技巧。教材以这点为兴趣点,通过想象、创造和表现,设计的引导、让学生感受爱科学的力量与美、体会创造、设计的意义,培养创造力、想象力与绘画表现力。因而,本课的学习素材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极其有利。

2.让学生在课件中欣赏丰富的各种装饰画图片视觉素材,展示学生的作品,有助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增强学生创作的意识,并引起学生的生活回忆和学习兴趣,为自己进行的写生变成装饰画创作提供了基础。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画面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变化方法,在写升中表现出景物的装饰化效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对比理解现实事物与装饰画的区别,了解装饰画对现实形态进行艺术加工变化的方法。(2)通过欣赏和感受、体会装饰画色彩、构图、形态的美、创作出有趣的装饰画。(3)展示和评价中体验装饰画浓郁的装饰风格、感受装饰画艺术的实用性。

3、情感:体验、在周围生活环境中发现景物的美感,以个性化手法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六、教学重点:

  写生对象的装饰化表现。

七、教学难点:

  装饰画的基础表现方法。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教师要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由应用装饰画的基础表现对象,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有趣的具有个性的装饰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是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学生作品及大师作品范例,引导学生关注装饰画的色彩、构图、形态的多样性,拓展视野。(2)是可通过使用合适的工具材料,强调用线装饰表现方法。在写生的基础上添加,创造性地表现美丽的画面。(3)是可加强对物象的选择引导,最好是有地方特色或常见的,景色,如:教学楼、体育馆、艺术楼、住宅、商场、街道等,物品方面,可以选择凳子、电脑、垃圾桶、瓜果、书包、花草等。在绘画表现中要学生找出景色的特点和有规律的东西,抓住景色的基本特征,基本结构与内涵进行表现。 3.板书课题: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让学生欣赏各种装饰画。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欣赏后对各种装饰画色彩、构图有什么感觉?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②教师提供装饰画绘画步骤方法,可通过对教材范例具体分析,一是让学生直观了解,对现实形态进行艺术加工,可以运用“写生——夸张——组合”的变化的方法将景物变成装饰画,二是通过景物的合理选择和观察引导解决。 4.小组活动:看一看不同的装饰画,比一比不同点,美感点,想一想装饰画特点是什么?(1)什么是装饰画?(2)为什么要写生画变成装饰画?(3)装饰画给你一种什么感觉?(4)画一画:动手画一幅装饰画,老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

(三)作业布置:

  把一幅写生画变成装饰画。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回家在电脑中寻找一些装饰画,进行学习和比较。 第9课 变照片为黑白画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2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照片、彩色纸。

3、第一节: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展示了木刻版画的黑白效果、人物照片变为黑白画的效果、风景照片变为黑白画的效果、并分别进行欣赏、分析、最后进行作业练习。自从发明了照相机,相机便代替了画家的部分工作,同时,照片也成了画家们的创作素材。将照片变成黑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而黑白画则是艺术家们有黑白世界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

2.照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品,在众多摄影图片类型中,最具震撼力的是人物摄影,本课教材主要以此为兴趣点,通过寻找、选择、表现、让学生感受摄影人像之美,体会艺术创造表现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审美眼光和大胆夸张想象的手绘表达能力。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黑白画独特的美感,学习以点线面、黑白灰和夸张造型的处理方法表现黑白画。

2、过程与方法:(1)在在观察、比较中理解照片与黑白画的区别,掌握黑白画的艺术加工方法。(2)在创造、表现中体会黑白装饰画的构成美。(3)在评价、展示中感受黑白装饰画浓郁的装饰风格。

3、情感:体验、(1)积极参与照片资料的收集与交流。(2)热情追求生活美、艺术美、积极参与黑白画的徒手练习与评价。 六.教学重点:

  学习黑白画的欣赏和表现方法。

七、教学难点:

  形象的夸张,黑白灰的节奏变化。

  将生活照片中的想象进行夸张变形。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件和课本中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能找一找这些作品社用什么方法制作和设计得?打开课件请是欣赏中各种黑白画的图片和学生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用?(2)欣赏课本提供的大师的作品、讲解黑白装饰画的用途。(3)展示课件中的大师和学生作品,了解黑白装饰画的多样性、拓展视野,通过用合适的工具材料,强调用不同的点、线、面装饰方法,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画面。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黑白装饰画给了你什么感觉?黑白装饰画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我学会了收集,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工和美化。我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可以用的材料。②教师提供各种制作方法和装饰的方法。 4教师示范:小组活动:(1)看一看,仔细观察课件中的黑白装饰画。通过教师示范,感受因材料进行装饰的手法。你喜欢哪一件黑白装饰画作品?为什么?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它象什么?说一说:谈谈对画的初步印象、从色彩、造型、内容等方法漫谈初步感受。仪一仪:比较黑白装饰画在哪些地方与照片中的景物不同?有什么不同的美感?黑白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教师在黑白画旁展示原稿照片,进行对比,寻找照片和黑白装饰画之间的区别。(3)分析黑白装饰画的特点。强调黑白灰关系的处理方法和点、线、面的运用效果。强调在创造中对造型与黑白关系处理上要求概括、集中、运用取胜、夸张、装饰、变形的手法,不拘泥于写实:构图要饱满、简洁、突出主体、简单、鲜明。(4)黑白绘是用点、线、面的不同组合给人代来的刚柔、动静等感觉。仪一仪:你能根据照片画出一幅美观有趣的黑白画,学生自己把照片拿出展示交流,和同学们相互说说打算如何将照片变成黑白画。

(三)作业布置:

  选择一张照片、画成一幅有黑、白、灰层次的画面。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第二节课:

1.教师讲述黑白画装饰的方法。欣赏可件中的黑白画,让学生感受装饰的美感。

2.(1)让学生学将照片变成黑白画是抓住照片形象的特点,进行夸张变形、把己有形象用点、线、面的形式再现。点、线、面表现黑白灰的基本问题,可通过讲解讨论的方法去认识,景物的美感发现与提炼要多让学生表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2)黑白画讲究点、线、面的组合,可大胆省去不必要的细节,表现出黑白画的简洁、明快、独特的美感。同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选择手绘用的硬笔、如:铅笔、钢笔、黑色的大头笔等。

3.学生装饰,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六)、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作品展示,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回家在电脑里去找一些有关黑白画的资料,了解黑白画的历史与发展。 第10课 改改画家的画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2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铅笔。

3、第一节: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进行以下内容的欣赏与分析:中国现代画家的画、中国古今画家的画、学生作品,同时把原作与学生临摹,修改的作品进行比较对照,最后是作业练习。画家的作品对孩子们来说是神奇的,他们往往感觉到可望不可及,因此,本课让学生在欣赏、感受画家作品的基础上,带领他们走近画家艺术作品的世界,选择自己感受兴趣的、最喜欢的部分进行模仿,学习画家的“经验”,并在模仿的基础上大胆地联想、尽情地表现。

2.教材提供了不同地地域、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三位画家的作品。德国画家马克的作品造型生动、色彩强烈、画面形式感强,表现的又多是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我国古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夜宴图》它造型简练、色彩沉着、线条优美,是我国最著名的经典作品之一。我国现代画家张广的作品《秋夜》它形式感强,造型生动有趣,充满着朴实含蓄的水墨美感。学生一方面要感受他们的不同美感,了解它们不同的表现方式:另一方面,在临摹基础上,要进行自由地、大胆地联想,进行再创造。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名家作品美妙的色彩和生动造型、学习借鉴作品风格进行联想构思及再创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中,感受画家作品的艺术美,找出感兴趣的部分。(2)在比较中,发现画家作品的美妙之处。(3)在想象中,走近画家的心灵,大胆地联想。(4)在创作中、使自己的联想,想象与画家作品完美结合。

3、情感:体验、感受艺术之美,体现再创作的快乐。 六.教学重点:

  模仿画家作品进行美术再创作表现。

七、教学难点:

  在感受画家作品的基础上,大胆地联想。

  兴趣点:欣赏名家作品,讲述有关画家和作品的有趣的故事。

  观察点:欣赏不同画家的作品在色彩、造型和表现上有什么不同。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件和课本中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能找一找这些作品社用什么方法制作和设计得?打开课件请是欣赏中名画家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2)欣赏课本提供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三位画家的作品,德国画家马克的作品造型生动、色彩强烈、画面形式感强,表现的又多是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我国古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它造型简练、色彩沉着、线条优美、是我国最著名的经典作品之一。我国现代国画家张广的作品《秋夜》,它形式感强,造型生动有趣、充满着朴实含蓄的水墨美感。(3)展示课件中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欲望。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名画家的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把画家作品与学生临摹、修改的作品进行比较,显示了临摹是一种再创作行为。②教师提供各种绘画方法和怎样改进的方法。 4.教师示范:小组活动:(1)欣赏与发现:看一看,我喜欢的作品,画家想告诉我什么?作品给了我什么感觉?哪些地方给我这种感觉?我最喜欢画面的哪部分?它有什么不同?说一说:学生作品与画家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了我什么启发?想一想:我要向画家学习什么?我想选哪一部分画下来?(2)分析与模仿:想一想:我感兴趣的这部分有什么优点?怎样去表现(找出感兴趣的部分,从造型、色彩、表现形式、表现材料等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优点)画一画:把感兴趣的部分用喜欢的形式画下来。(3)创作与评价:想一想:欣赏自己模仿的画、会产生什么联想,用材料、工具表现出来?画一画: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使画面更完整。评一评:展示作品,谁模仿地最好?谁的联想最丰富?谁的画面模仿与联想结合得最完美?(4)欣赏他人的作品,珍爱自己的作品,与同学一起欣赏、发表对他模仿画的感受。

(三)作业布置:

  在临摹画家作品风格的基础上大胆联想并表现出来。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第二节课:

1.教师讲述模仿画的方法和怎样用材料。欣赏可件中的画家的作品,让学生感受装饰的美感。 2.学生学会了收集,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和材料进行临摹。

3.学生装饰,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六)、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作品展示,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回家在电脑里去找一些有名画家的作品的资料,了解一下名画家的作品特征和发展历史。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水和蜡的游戏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水粉、油棒、水彩。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蜡笔版画欣赏,二是蜡笔版画技法介绍,三是蜡笔版画创作练习。版画是手工和绘画的综合体,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学生开展美术创作活动的有利形式。蜡笔版画工具材料简单,制作方法简便,以笔代刀,表现自由,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特殊的斑纹效果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易激发他们学习创作的兴趣。教材展示了大量机理丰富、色调鲜明和谐的蜡笔版画、画面雅趣天真,很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这些版画素材以特殊的效果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蜡笔版画的直观了解,为本课的制作学习提高了题材内容的选择和制作方法的引导。

2.材中的学生作品《太阳雨》和《江边一景》中像符号一样的图形纯朴、让人回忆起信手涂鸦的童年、像原始人在岩石留下的图腾,充满年代的土石味,既古朴又自然,既神秘又天真。《荷塘里的青蛙》和《深海世界》都是学生熟悉又拿手的题材,难度小,发挥空间大,效果明显,易增加学生作画的信心,也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探究蜡笔版画的美感特点,学习利用蜡的排水性特点创作蜡笔版画。

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了解蜡笔版画的特点。(2)在游戏中掌握技法、并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3)在制作中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能与同学一起探讨蜡笔版画的特点与制作技巧。

3、情感:体验、对版画产生兴趣,体验尝试新技法的无穷乐趣。

六、教学重点:

  学习用解蜡笔版画的形式表现创作意图。

七、教学难点:

  颜料水份的控制与压印的技巧。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蜡笔与水彩画出一幅画是什么样子吗?它的有什么特别?你尝试这样画过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书上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跟以前年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打开课件请是欣赏蜡笔版画和学生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让学生制作蜡笔版画是一中新的尝试。(2)让学生学习运用画稿——涂色——压印等制作步骤。(3)教师结合将示与学生动手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版画的特点,使学生更快掌握这个难点。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玩一玩:在纸上用力涂蜡笔或油画棒,再涂上水粉颜色。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斑的特殊效果?颜料水分和深浅的不同会改变画面效果吗?看一看:欣赏教材的范图和其他小朋友的蜡笔版画、仔细观察画面的机理效果,思考拓印的方法?然后教师示范:画——涂——印的制作步骤。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蜡笔版画?它美在哪里?有什么特点?用深色颜料和用浅色颜料的制作效果有什么不同?②学生独立或合作尝试进行蜡笔版画。议一议:创作的题目。可以是植物、动物、人物、风景、生活趣事或抽象图案。画一画:画稿要点、线、面结合,疏密精细有致,用笔用力,使线条流畅清晰。注意画稿印刷后是反转效果的。涂一涂:注意控制水分。印一印:可重复涂色多次印刷。 4.小组活动:(1)喜欢哪一种蜡笔版画,它美在哪里?(2)你可以分析蜡笔版画和普通画有什么相同的结构特点和不同特点?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表现蜡笔版画,形状、结构、特点、细节,可以怎样画?除参考书上提示的方法,还可以再思考别的方法?(3)看展示:引导学生给自己的蜡笔版画起一个好听又特别的名字。(4)画一画:自己动手画制作一幅蜡笔版画,老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

(三)作业布置:

  创作一幅有主题的蜡笔版画。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评选出构思独特、效果明显的版画,请作者谈一谈创作心得,交流制作体会。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用上网或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版画的特点,种类与制作方法。 第12课 蜡和笔的游戏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水粉、油棒、水彩、毛笔、水。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分为三个部分,刮蜡画作品欣赏,刮蜡画制作步骤,刮蜡画创作练习。刮蜡画是一种新颖的美术工艺、刮画的过程也是绘画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十分新鲜有趣。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提示了学习活动的要求。

2.《在鸟语花香的世界里》先用色彩格子打底,再用红色覆盖一次,画面构图饱满,色彩绚丽,人物形象稚可爱。可提示学生用各种方法排列底层蜡笔色,格子状、条纹状、不规则等、在涂色时选用厚吐法。《开心游乐园》表现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画面的第二层深色(紫色)并并末完全覆盖地层(黄色),左角上和右下角都保留地一层底色。《阳光.大地》画面中心垂这的长条状况物、初看以为是悬挂的楼房,仔细才知道是动物园里关长颈录的栅栏,画面有着绿的主色调,渲染了春的气氛。刮出的点、线、面下呈现的黄与红,又透出阳光的味道。

  本课强调操作体验式的学习方法,注重动手操作,注重实践效果,是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了解刮蜡画的特点和制作原理,掌握刮蜡画的制作方法,用刮蜡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多彩生活。

2、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与感受中了解刮蜡画的不同特点和表现手法。(2)在尝试与创作中感受刮蜡画的魅力。

3、情感:体验、(1)在欣赏体会刮蜡画的色彩、造型、肌理之美。(2)在创作的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的习惯。

六、教学重点:

  欣折了解刮蜡画的表现和美感特点,运用刮蜡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七、教学难点:

  点、线、面的运用和变化,画面疏密效果的处理。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刮蜡画和蜡画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有什么特征?你尝试这样画过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书上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跟以前年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打开课件请欣赏刮蜡画和学生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让学生制作刮蜡画是一中新的尝试。(2)让学生学习运用画稿涂色——刮画——制作步骤。(3)教师结合将示与学生动手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版画的特点,使学生更快掌握这个难点。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自我欣赏课本提供的优秀学生刮蜡画作品,说一说:画面的色彩有什么特点?用笔有什么特点?猜猜它们是用什么工具材料制作的?看制作步骤图,了解刮蜡画的制作方法。②勇敢教师示范,直观感受刮蜡画的制作方法,了解刮蜡画的趣味性在其颜色标号之美,线条与色块的的虚实对比之美。学生独立或合作尝试进行刮蜡画。议一议:创作的题目。可以是植物、动物、人物、风景、生活趣事或抽象图案。画一画:画稿要点、线、面结合,疏密精细有致,用笔用力,使线条流畅清晰。 4.小组活动:(1)喜欢哪一种刮蜡画,它美在哪里?(2)你可以分析刮蜡画和普通画有什么相同的结构特点和不同特点?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表现刮蜡画,形状、结构、特点、细节,可以怎样画?除参考书上提示的方法,还可以再思考别的方法?(3)按步骤1与步骤2迅速制作一张刮蜡纸,然后在刮蜡纸上用牙签或圆珠笔进行创作,启发学生利用牙签的尖和秃,改变牙签的角度刻刮出有丰富变化的线条。(4)将画贴在展示板上,想同学介绍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创作心得。

(三)作业布置:

  灵活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创作一幅疏密有致的刮蜡画。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评选出构思独特、效果明显的刮蜡画,请作者谈一谈创作心得,交流制作体会。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我明白了画面要耐心细致,才能将自己最初的设想尽可能地实现。

  第13课 拓印的游戏

二、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水粉、油棒、水彩、剪刀、卡纸。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分为四个部分,画家作品欣赏、汉代画像砖作品欣赏、拓印版画技法、拓印版画创作练习。本课是前两课的延续和拓展,是学习尝试将底版拓印边成版画的造型练习。使学生体验制作底版的过程和勇敢拓印的表现客观形象后愉快的过程、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纸版画的兴趣,培养其作业有序的良好习惯和思维能力、审美能力。

2.本课采用了专题学习式的学习方法,比较集中地学习有关拓印版画的知识与技法,并实行古今结合、土洋结合。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学习拓印版画的欣赏方法、掌握简单的拓印方法、并创作一幅纸版画。

2、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过中了感受拓印版画的独特美。体验我国汉代画像砖的文化内涵。(2)在拓印过程中体验拓印的乐趣、提高拓印技能、技法。

3、情感:体验、(1)培养动手能力和有次序的工作习惯。(2)体会纸版画所特有的形式美感,激发探究祖国古代艺术和对拓印版画的审美兴趣。

六、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拓印版画的基本方法。

七、教学难点:

  底版制作及拓印技巧。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拓印版画与水彩画出一幅画是什么样子吗?它的有什么特别?你尝试这样画过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书上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跟以前年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打开课件请是欣赏拓印版画和学生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让学生制作拓印版画是一中新的尝试。(2)让学生学习运用画稿——制作——拓印等制作步骤。(3)教师结合将示与学生动手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版画的特点,使学生更快掌握这个难点。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感知与思考:看一看:展示不同的拓印作品,让学生感受拓印的特别效果与美感?想一想: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了?说一说:学生讨论、汇报。尝试与体验:找一找:寻找在课室内(包括身上)可以拓印的物件。玩一玩:学生尝试拓印活动。评一评:学生举起作品展示,教师进行简单评价。②想一想:展示《山村日记》与学生作品,学生欣赏,探究拓印的方法,这幅《山村日记》作品什么地方美,猜一猜:它是怎样做出来的。看一看:教师出示拓印版画创作方法过程。为学生提供参考与启发。说一说:学生思考,讨论、汇报。小结拓印版画创作方法,板书——画、剪、撕、粘贴、印。 4.小组活动:(1)喜欢哪一种拓印版画,它美在哪里?学生总结拓印版画创作过过程,(2)你可以分析拓印版画和普通画有什么相同的结构特点和不同特点?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表现拓印版画,形状、结构、特点、细节,可以怎样画?除参考书上提示的方法,还可以再思考别的方法?(3)看展示:引导学生给自己的蜡笔版画起一个好听又特别的名字。(4)画一画:自己动手画制作一幅拓印版画,老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

(三)作业布置:

  创作一幅命题的单色的拓印版画。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评选出构思独特、效果明显的拓印版画,请作者谈一谈创作心得,交流制作体会。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用上网或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拓印版画的特点,种类与制作方法。

  第14课 弹涂游戏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水粉、油棒、水彩、调色盘、牙刷。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分为四个部分,版画家作品欣赏,学生作品欣赏、弹涂版画技法介绍,学生作业练习。孔版画是版画家族里常见的一员。特点是印制出来的作品是正面纹路,着是与凹、凸、平三种版式所印的反面性图纹(左右相反)不同之处。用弹涂的方法制作孔版画,材料简便、新奇有趣又具备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通过画稿、刻版、弹涂等方法,向学生展示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弹涂孔版画,能够让学生制作出美丽的弹涂孔版画。

2.本课的难点是弹涂时水分的控制,弹涂力度的掌握以及色彩的搭配。展示设计底稿——刻制底版——喷涂颜料——整理完成。让学生在游戏式的技法尝试中有条不絮,解决难点。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弹涂纸孔版画的方法,包括刻版和弹涂技法。

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了解孔版画的特点。材料与制作方法。(2)在游戏中进行弹孔技法的尝试与探索。(3)在创作中感受孔版画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创新思维。

3、情感:体验、对版画产生兴趣,体验尝试新技法的无穷乐趣。

六、教学重点:

  学会刻板、弹涂的技法,提高想象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七、教学难点:

  水分的控制,力度的掌握及色彩的搭配。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弹涂孔版画与纸版画是不是出一样的?它的有什么特别?你尝试这样画过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书上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跟以前年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打开课件请是欣赏弹涂孔版画和学生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让学生制作弹涂孔版画是一中新的尝试。(2)让学生学习运用展示设计底稿——刻制底版——喷涂颜料——整理完成。(3)教师结合将示与学生动手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弹涂孔版画的特点,使学生更快掌握这个难点。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美的享受、在优美的音乐中听教师讲解引导,共同欣赏画家丝网版画作品,感受孔版画朦胧丰富的独特美感。欣赏半课范图及儿童孔版画作品,比较孔版画与其他版画的不同之处,印制出的做派是正面性图纹,画面细腻,层次感强。师生讨论,版画的种类,制作方法,阴刻的概念。②观看示范:教师示范弹涂孔版画的基本步骤,学生仔细观察刻和喷的技能。在游戏中尝试弹涂孔版画时水分的控制和弹涂力度的掌握。调好颜色,用牙刷在废纸上刮喷,观察比较感受不同力度或水分的情况下色点的变化。 4.小组活动:(1)学生进行分层次练习,可以二人一组,也可以独立完成:展示设计底稿——刻制底版——喷涂颜料——整理完成。喜欢哪一种弹涂孔版画,它美在哪里?(2)你可以分析弹涂孔版画和普通画有什么相同的结构特点和不同特点?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表现弹涂孔版画,形状、结构、特点、细节,可以怎样画?除参考书上提示的方法,还可以再思考别的方法?(3)看展示:引导学生给自己的蜡笔版画起一个好听又特别的名字。(4)画一画:自己动手画制作一幅弹涂孔版画,老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

(三)作业布置:

  创作一幅命题弹涂版画。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评选出构思独特、效果明显的弹涂孔版画,请作者谈一谈创作心得,交流制作体会。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用上网或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弹涂孔版画的特点,种类与制作方法。

  第五单元 第15课 克隆“动物园”

二、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分为三个部分,即动物题材剪纸作品欣赏,叠剪与对剪纸技法介绍、学生作品欣赏、学生作业练习。本课在学生以学习的简单地折剪法的基础上学习剪纸技法,引导学习提高剪纸创作中的艺术造型能力及画面构图能力。本课以孩子们喜欢的动物为创作内容,以亩前世界上最热点的话题,“克隆”为切入点,巧妙地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教材提高了二种“克隆”剪纸技法,范例简明易懂。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学习。教学时,教师关注学生对“克隆”的联想及表达过程,还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用对折剪、叠剪法一次剪出两个以上重复的动物形象、并运用疏密排列、色彩对比的方法组织画面结构。

2、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中、体验多个重复形象所构成的形式美和情趣美。(2)在尝试中,体验剪纸艺术技法的巧妙与剪纸文饰的特点。(3)在展示中,体验合作与创造的乐趣。

3、情感:体验、对剪纸产生兴趣,体验尝试新技法的无穷乐趣。

六、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对折剪、叠剪法,剪出多个重复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七、教学难点:

  抓住动物形体特征,大胆折剪、叠剪出多个造型夸张的动物形象。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你了解的剪纸作品,它的有什么特别?你尝试剪纸过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书上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跟以前年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打开课件请是欣赏剪纸作品和学生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对折剪、叠剪法。(2)剪出多个重复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3)对动物进行“克隆“,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美的享受、在优美的音乐中听教师讲解引导,共同欣赏剪佳纸作品,感受剪纸的独特美感。欣赏半课范图及儿童剪纸作品。交流与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的动物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基本特征。欣赏三幅剪纸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美在那里?突出动物特征,造型夸张。②观看示范:教师示范对折剪、叠剪法,剪出多个重复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4.小组活动:(1)欣赏学生作品,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2)怎样利用纸材、进行“克隆动物园”主题的剪纸创作。(3)提出评价目标,“克隆”的动物和装饰纹样美不美,画面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切题。(4)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作业布置:

  以套色叠剪、对折剪纸技法剪出某种懂得形象。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评选出构思独特、效果明显掌握对折剪、叠剪法,剪出多个重复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请作者谈一谈创作心得,交流制作体会。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用上网或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种类与制作方法。 第16课 家乡绿梦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中外剪纸作品比较与欣赏。连续花边作品及其创作方法和作业练习。是上一课的延续,剪纸的方法和技法更深一步。本课以“家乡绿梦”为主题唤起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本课教材提高了学生的多层折纸剪纸技法。范例简明易懂。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学习。教学时,教师关注学生对多层折纸剪纸技法的联想及表达过程,注意色彩的搭配,并掌握纸张多层折叠而剪出连续花边的技法。运用主题性的剪纸创作。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剪纸的独特艺术魅力,掌握欣赏方法,学习以多层折纸剪纸技法表现出连续纹样和进行主题创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中感知剪纸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感知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密切关系。(2)在尝试中体验剪纸艺术技法的巧妙。(3)在展示中享受体验合作与创造的乐趣。

3、情感:体验、对版画产生兴趣,体验尝试新技法的无穷乐趣。

六、教学重点:

  学习以多层折纸剪法表现连续纹样和进行主题创作的方法。

七、教学难点:

(1)动物剪纸纹样之间的连接性。(2)树木剪纸造型的美感特征。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你了解的剪纸作品,它的有什么特别?你尝试剪纸过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书上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跟以前年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打开课件请是欣赏剪纸作品和学生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对折剪、叠剪法。(2)剪出多个重复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3)对动物进行“克隆“,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美的享受、在优美的音乐中听教师讲解引导,共同欣赏剪佳纸作品,感受剪纸的独特美感。欣赏本课范图及儿童剪纸作品。交流与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的动物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基本特征。欣赏剪纸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美在那里?突出动物特征,造型夸张。②观看示范:教师示范对折剪、叠剪法,剪出多个重复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4.小组活动:(1)欣赏学生作品,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2)怎样利用纸材、进行学习以多层折纸剪法表现连续纹样和进行主题创作。(3)提出评价目标,剪出的草、树连续花边,植物,动物或人造型和装饰。(4)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作业布置:

  以植物、动物为题材,剪出不同色彩的对称式花边式剪纸。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评选出构思独特、效果明显掌握对折剪、叠剪法,。以植物、动物为题材,剪出不同色彩的对称式花边式剪纸。并请作者谈一谈创作心得,交流制作体会。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用上网或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种类与制作方法。 第17课 海底宴会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用不同色的鱼表现不同的远近层次。以不同的海洋生物表现不同的特点与个性。作业练习。以上都围绕一个中心“海底宴会。引导学生欢畅和感受、剪出各种海洋生物并自己设计和表现出一个童话故事——”海底宴会“的学习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对美好的事物的感受,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课采用问题探秘式的学习方法,通过解决如何表现“远近空间,突出主题的物体”表现不同的特点和个性,等问题,达到增强主题性剪纸表现的目的。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运用拼色剪纸造型方法,以及色彩搭配、大小组合、整体布局等组织原理。

2、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连续中、体验模拟海洋生物参加盛宴的感受。(2)在尝试与探索中体验拼色剪纸技法,激发创作灵感。(3)在展示与评价中感受合作与创作的乐趣。

3、情感:体验、对剪纸产生兴趣,体验尝试新技法的无穷乐趣。

六、教学重点:

  学习主题彩色剪纸创作的方法,突出画面远近层次与主题意境的表达。

七、教学难点:

  运用拼色剪纸技法和组织画面的方法,大胆想象和表现海洋生物的特征。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你了解的剪纸作品,它的有什么特别?你尝试剪纸过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书上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跟以前年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打开课件请是欣赏剪纸作品和学生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1)、用对折剪、叠剪方法,剪出层次不同的海洋生物。(2)突出画面远近层次与主题意境的表现,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美的享受、在优美的音乐中听教师讲解引导,共同欣赏剪佳纸作品,感受剪纸的独特美感。欣赏半课范图及儿童剪纸作品。交流与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的动物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基本特征。欣赏剪纸”海底宴会“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美在那里?突出动物特征,造型夸张。②观看示范:教师示范对折剪、叠剪法,剪出用不同色的鱼表现不同的远近层次。以不同的海洋生物表现不同的特点与个性。对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4.小组活动:(1)欣赏学生作品,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2)怎样利用纸材、进行剪出一个海洋生物形象,体会剪纸的技法要点。“海底宴会”主题的剪纸创作。(3)提出评价目标,运用拼色剪纸造型方法,以及色彩搭配、有层次的海洋生物。画面动物和装饰纹样美不美,画面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切题。(4)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作业布置:

  个人或小组创作“海底宴会”的剪纸,要求主题突出,造型生动。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评选出构思独特、效果明显掌握对折剪、叠剪法,剪出多个重复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请作者谈一谈创作心得,交流制作体会。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用上网或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种类与制作方法。

  第六单元 第18课 编织乐园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学习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民间编织用品及工艺品欣赏、学生作品欣赏、几种编织方法介绍、学生作业练习、课堂延伸、(编织作业展示会)。编织是运用材质有序的重复排列构成。编织出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和工艺品。

  本课教材及学生自行收集的编织资料,可引导学生分析,找出哪些是经纬编织法,哪些是交叉编织法,从而认识编织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其艺术特征。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欣赏编织工艺品的方法,学习运用经纬编织法和交叉编织法设计工艺小品。

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过程中感受编织工艺品的艺术美。(2)在尝试与探索中,经纬编织法和交叉编织法。(3)在创作中感受色彩搭配的装饰艺术表现手法,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表现。

3、情感:体验、(1)知道编织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对编织产生兴趣。(2)培养对民间艺术品的审美兴趣。

六、教学重点:

  掌握经纬编织法和交叉编织法,学会设计平面和立体造型的小工艺品。

七、教学难点:

  运用编织技法进行创意构思与创作。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你了解的编织作品,它的有什么特别?你尝试编织过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书上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跟以前年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打开课件请是欣赏编织作品和学生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认识哪些是经纬编织法,哪些是交叉编织法。手提袋编织步骤(经纬编织法)。(1)、收集废纸盒,在底部粘上双面胶。(2)帖上纸条(经纬)(3)穿上经线。(4)穿上提耳,装饰美化。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美的享受、在优美的音乐中听教师讲解引导,共同欣赏剪佳纸作品,感受编织的独特美感。欣赏半课范图及儿童编织作品。交流与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的动物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基本特征。欣赏编织海《藤编花瓶》等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美在那里?突出动物特征,造型夸张。②观看示范:教师示范经纬编织法和交叉编织法。让学生看图尝试不同的技能,技法、同时鼓励创造新的编织法。 4.小组活动:(1)欣赏学生作品,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2)怎样利用纸材和经纬编织法和交叉编织法,编织出小工艺品。(3)提出评价目标,运用经纬编织法和交叉编织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编织工艺作品。(4)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作业布置:

  运用经纬编织法和交叉编织法,编织一件色彩和谐图案美观的平面(或立体)小工艺品(或日用品)。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评选出构思独特、效果明显掌握了经纬编织法和交叉编织法,编织一件色彩和谐图案美观的平面(或立体)小工艺品(或日用品)。请作者谈一谈创作心得,交流制作体会。

2.教师小结:对编织完整,平面和立体的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用上网或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编织艺术的品种类与制作方法。

  第19课 站力的纸筒人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卡纸、各种贴纸。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学习内容为民间筒形玩偶欣赏、学生作品欣赏、纸筒人制作几方法介绍和作业练习四个部分。 筒形玩偶是民间传统玩具,它造型简洁、装饰精美、趣味生动、冲满了生活情趣、令人喜爱。聪明的民间艺人大胆地舍弃了玩偶的手脚等细部的结构,将重点放在头饰、服饰、五官神态表情的刻画上,塑造出栩栩如生、生机勃勃的立体人物形象。 本课采用专题学习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纸筒人的制作与装饰方法,教材提供了制作方法让学习参考:先分头部与躯干的位置,先整体后添加细节,装饰色快大后小。引导学生根据制作过程的提示,利用纸筒的形状进行大胆夸张的想象,自主设计制作纸筒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体验纸材可塑性强的特点,开拓审美视野,以更好地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各种纸筒人作品的美或特点,学习折、卷、剪贴等技能、制作一个站力的纸筒人。

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了解纸筒人的造型规律、学习制作技巧。(2)在游戏中进行创新设计,提高想象力。(3)在制作中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及立体造型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3、情感:体验、培养变废为美的意识与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六、教学重点:

  纸筒人的设计与装饰方法。

七、教学难点:

  纸筒人的风格设计,五官服饰特点的表现。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你了解的筒形玩偶作品,它的有什么特别?你尝试制作筒形玩偶过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书上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跟以前年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打开课件请是欣赏筒形玩偶作品和学生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制作过程:(1)用自己收集的旧的纸筒和材料,用折、见卷、撕、揉、贴等各种方法制作纸筒人的基本形状。(2)、用色彩纸粘贴五官和脸部。(3)装饰头部和装饰物。(4)躯干进行装饰。(5)整体进行装饰美化。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筒形玩偶给了你什么感觉?筒形玩偶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美的享受、在优美的音乐中听教师讲解引导,共同欣赏筒形玩偶作品,感受筒形玩偶的独特美感。欣赏半课范图及儿童筒形玩偶作品。交流与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的动物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基本特征。欣赏民间筒形玩偶等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美在那里?突出动物特征,造型夸张。②观看示范:教师示范过程。让学生看图尝试不同的技能,技法、同时鼓励创造新的筒形玩偶。 4.小组活动:(1)欣赏学生作品,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2)用手中收集的纸筒和纸等材料,尝试用折、见卷、撕、揉、贴等各种方法制作纸筒人的基本形状。掌握纸立体构成的技巧。(3)提出评价目标,设计一个立体的玩偶并进行夸张、色彩搭配、装饰美感。(4)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作业布置:

  综合运用各种纸材,设计制作一个富有独特个性的趣味纸筒人。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评选出构思独特、用折、见卷、撕、揉、贴等各种方法制作纸筒人的基本形状,综合运用各种纸材,设计制作一个富有独特个性的趣味纸筒人。请作者谈一谈创作心得,交流制作体会。

2.教师小结:对能综合运用各种纸材,设计制作一个富有独特个性的趣味纸筒人立体的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用上网或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纸筒人艺术的品种类与制作方法。

  第20课 有趣的日用品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各种废旧合作。

四、教学设想:

1.本课学习内容分为几下部分,(1)古代日用品、(2)现代日用品(3)设计师的仿生日用品(4)学生设计的仿日用品(5)仿生日用品设计要点与步骤。(6)作业练习及课后延伸(举办作品展示会)。

  教材选择各类仿生日用品作为欣赏的兴趣点,启发和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模仿生物的艺术造型与结构特点的同时,感悟作品的实用性(科学性)、装饰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拓展审美视野、并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设计制作出有趣的日用品。

  教学时,注意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外形与结构特征,利用具象或抽象的艺术手法,灵活运用综合材料进行有趣的日用品设计制作。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仿生型用品的设计制作知识,并能动手制作出简单-易的日用品模型或实物。

2、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与观察中、发现感受仿生日用品设计造型特点。(2)在探索与比较中,学习仿生日用品的艺术表现手法。(3)在比较和探索中体验日用品的不同的材料,用途和艺术特色。

3、情感:体验、(1)知道仿生日用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对仿生日用品产生兴趣。(2)培养对仿生日用品艺术品的审美兴趣。

六、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设计制作仿生日用品的方法。

七、教学难点:

  设计日用品的创意构思及趣味造型表现的技能。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你了解的仿生日用品作品,它的有什么特别?你尝试仿生日用品过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书上的插图,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能说一说跟以前年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打开课件请是欣赏仿生日用品作品和学生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认识这些仿生日用品从造型、色彩、花纹特点给人有什么感受?(1)、教师讲述过程:设计方法:联想法、添加法、简化省略法、(2)把旧的合作进行加工,加工成你喜欢的形状。(3)用色纸进行装饰。(4)对仿生日用品即美观又实用。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美的享受、在优美的音乐中听教师讲解引导,共同欣赏剪佳纸作品,感受仿生日用品的独特美感。欣赏古代日用品和现代日用品及设计师的仿生日用品等作品。半课范图及儿童仿生日用品作品。交流与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的仿生日用品的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基本特征。欣赏仿生日用品的等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美在那里?突出动物特征,造型夸张。②观看示范步骤:教师鼓励让学生看图尝试不同的技能,技法、同时鼓励创造新。 4.小组活动:(1)欣赏学生作品,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2)怎样利用旧的进行仿生日用品的的设计。(3)提出评价目标,运用联想法、添加法、简化省略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仿生日用品的工艺作品。(4)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作业布置:

  使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有趣的美观的仿生日用品。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评选出构思独特、能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有趣的美观的仿生日用品的工艺品(或日用品)。请作者谈一谈创作心得,交流制作体会。 2.教师小结:对仿生日用品的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用上网或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仿生日用品艺术的品种类与制作方法。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9

  岭南版小学第九册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

  画家笔下的生命赞歌

  第1课

阳光下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阳光下的世界的感受;能观察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段阳光照射下的变化或画一幅表现阳光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

  从名家的作品中感受阳光给世间万物所带来的迷人色彩。

三、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兴趣点:

①与同学一起欣赏讨论、评述、交流、创作等学习活动。 ②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通过欣赏各种阳光下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阳光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了温暖和亮丽的景色。用画笔表现阳光下多彩的世界,是画家终身追求的目标。引导学生去探讨一些艺术家们在这方面做出的成绩和贡献。

2、欣赏探密一——莫奈为什么长期迷恋于阳光与色彩的表现? 看一看:清晨、正午、夕阳、日落雪景时的麦草堆的色彩有什么不同?色调变化如何?(让学生从色彩的冷暖、色调的变化去分析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

  议一议:莫奈为什么要表现不同时段的麦草堆?(对大自然的色彩、光与影产生千变万化的迷人效果的研究,

2、欣赏评述——你欣赏莫奈的作品吗?

  听一听:一些评论家对莫奈作品所作的评论,介绍莫奈的生平和艺术地位。

  想一想:你对莫奈作品有何感受?你欣赏他吗? 议一议:为什么欣赏或不欣赏?

  说一说: 你对莫奈作品《麦草堆》系列作品的欣赏小评论。能从构图、色彩上分析作品的成功之处,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欣赏探密二——中国画技法如何表现阳光?

  看一看:作者用什么方法表现阳光下沐浴的三个游泳者?(淡墨、淡色块与空白交错的方法)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择较难表现阳光的中国画技法?(作者是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发现的结果,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着他。)

  说一说:你对作者大胆创新的做法联想到什么?重在启发学生如何善于学习作者对传统艺术的创新追求,对困难不示弱的精神。

4、拓展欣赏——阳光下的世界,真美!

  看一看:课外收集的阳光下的世界(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 说一说:充满活力的阳光,不仅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温暖和亮丽的景色,你在生活中对阳光的感受如何? 画一画:把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阳光画面画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欣赏评述——欣赏探密二——拓展欣赏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阳光下的世界的感受;能观察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段阳光照射下的变化或画一幅表现阳光的作品。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从名家的作品中感受阳光给世间万物所带来的迷人色彩。

  第2课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一、教学目标:

  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纤夫的感受;能观察画中各人物的表情、特点,深刻感受到沙皇统治下纤夫们的沉重的苦难及坚强的毅力。

二、教学重点:

  从名家作品中感受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光荣,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学习大师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

三、教学难点:

  了解画家通过劳动者的动态、表情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兴趣点:

①激发对劳动者的尊敬和赞美;

②表演画中人物的动作,激发观察的兴趣;

③与同学一起欣赏讨论、评述、交流、创作等学习活动。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导入课题(感受与激趣)

  听一听:创设情境,播放《伏尔加河船夫曲》乐曲或朗读,欣赏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看一看:《伏尔加河纤夫》

(1)观察各个纤夫的动态、表情、衣着特点,你能发现哪位纤夫是新手、哪位是已经习惯这种工作的?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2)纤夫们是怎样工作的?作者是谁?为什么作者画了大量的时间去写生后才创作这幅作品?

  议一议:让学生合作讨论从画面的构图、色彩、内容上如何去感受和理解列宾笔下的纤夫的苦难和坚强的毅力。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纤夫?

  说一说: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演一演:模仿纤夫的姿态和动作,体验纤夫的苦难和坚强。

2、欣赏其他各图,要求通过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的方法去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他们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3、分组介绍本组所欣赏的作品的内容、形式、特点及疑问,并综合本组同学的感受做一个简短的演讲汇报。

4、欣赏课外收集的表现劳动者的美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更多的画家并激发学生学习大师的兴趣。

5、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经历过的劳动场面,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能画的同学可以通过线条画把自己劳动的感受画出来,也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

6、欣赏评述学生创作的各类作品。

7、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多点去劳动,感受劳动给人带来的无限欢乐。 板书设计:

  欣赏评述——欣赏探密二——拓展欣赏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纤夫的感受;能观察画中各人物的表情、特点,深刻感受到沙皇统治下纤夫们的沉重的苦难及坚强的毅力。从名家作品中感受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光荣,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学习大师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了解画家通过劳动者的动态、表情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3课

  童眼看世界

一、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能力; ②运用平面造型元素表现内心对世界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①引发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想象。

三、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来。 兴趣点:

①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②交流想象与感受; ③作品的创作与展示。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活动一:游戏与激趣。

①以听歌曲——《奇妙的小世界》,或玩猜谜游戏的形式,引出话题,导入课题。

② 播放“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对身边事物的关注。

③设问:“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2、活动二:欣赏与启发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范例导赏”的问题,去赏析课本提供的艺术家作品

②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从造型、色彩、想象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欣赏评述)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小作者想表达什么? ③比较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启发工具材料的选择运用,激发造型表现的欲望。

3、活动三: 交流与创作

①以“我眼中的小世界”或“小眼睛看大世界”为题展开想象,(可以结合在第一册学过的“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让学生展开联想)美丽的世界、七彩的舞台、生机盎然的地球、一次动物园的历险、一个晚上的梦境、课间的欢笑、郊游的快乐、亲情和友情,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启发创作。

②指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造型方法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表现出来。(可以根据学校的艺术特色选择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如泥塑、剪纸、版画等)

4、活动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组织学生开展赏评问答游戏。(提供评价要点): ①构思独特,富有童趣;

②造型生动,色彩和谐; ③参与学习的情况;

④个性和创新。

2.教师进行点评和学习小结 板书设计:

  游戏与激趣——欣赏与启发——交流与创作——展示与评价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能力,学生基本能运用平面造型元素表现内心对世界的感受,引发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性认识 启发想象,创造性地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来。

  第4课

  多彩的民族纹样

一、教学目标:

①初步认识各民族多姿多彩服饰上漂亮的纹饰。 ②民族纹样的主要特点。

③ 民族纹样中单独纹样构成的局部。

二、教学重点:

①感知漫画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 ②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刷牙的动作和神态; ③学会运用漫画的手法表现生活中一件小事。

三、教学难点:

  运用夸张的造型手法来塑造和表现生活中的常见的小事。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

⑴猜一猜:出一个有关牙齿的小谜语让学生猜猜 ⑵比一比:同学之间相互比一比谁的牙齿长得漂亮洁白 ⑶说一说:引出刷牙的话题,导入课题。 2.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

⑴谈一谈:让学生谈谈对刷牙的认识以及自己所了解的口腔保健知识 ⑵看一看:这些表现刷牙的漫画的造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给你什么感觉?哪幅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 ⑶议一议:什么是漫画?怎样用漫画的形式把刷牙的形象表现出来?

3、演一演、照一照、画一画、评一评

⑴演一演:让学生表演一下刷牙的动作和神态,激发创作联想。 ⑵照一照:对着镜子看看自己刷牙的神情和动作特征。 ⑶画一画:尝试运用漫画的手法将刷牙的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 评一评: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作点评。 板书设计:

  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漫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法,尝试用夸张的手法绘制漫画作品用艺术视角观察身边的事,能感知漫画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刷牙的动作和神态,能运用夸张的造型手法来塑造和表现生活中的常见的小事学会运用漫画的手法表现生活中一件小事。

  第5课

  剪出缤纷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中国民间独特的艺术形式、色彩、花纹特征以及作品的内涵; ②找出叠色剪纸与单色、套色剪纸的区别; ③运用剪、刻、贴等手法来创作一件叠色剪纸作品。

二、教学难点: ①感受民间剪纸的寓意 ②剪、刻、贴综合运用的方法; ③各种彩纸的搭配。

三、教学重点:

①感受叠色剪纸作品中缤纷的色彩、丰富的层次、有趣的纹饰和审美的情趣;

②能运用剪、刻和贴的方法;

③掌握线条连接不断的设计和装饰花纹的运用; ④叠色时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探究叠色剪纸作品的形式特征(感受与激趣)

  说一说:教师出示《狮子娃》叠色剪纸作品让学生,让学生说一说说自己的感受:你喜欢这张作品吗?为什么?(可爱、夸张、色彩艳丽、造型朴实、民间风格)

  找一找:出示多幅单色、套色、叠色的剪纸作品,让同学们把它们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同属一类的放在起,并且找出这些剪纸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找出异同的地方)

2、探究叠色的组成要素(发现与感悟)

  说一说:叠色剪纸中的装饰花纹有什么特点?(月牙形、锯齿形??) 找一找:叠色剪纸作品中的色彩特点。(了解民间色彩的规律) 比一比:与以前学过的剪纸比较,在制作中除了常用方法外还增加了哪些?

  看一看、说一说:在学生作品中①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喜欢?(色彩吸引你?形状很特别?)②引导学生感受学生作品所具有的造型稚拙简练,趣味浑朴天然,构图饱满、具有创意的特点。

3、探究叠色的制作方法(学习与尝试)

  试一试:①尝试以一个简单的形状,按制作步骤进行制作,看看在制作时会不会遇到什么问题;②在整个构图中,如何才使画面的各部分连接不断;③尝试用各种彩色纸进行搭配,选好适合在自己作品中的所运用的色彩。

4、创作具有创意的“家园小景”(创新与表现)

  想一想:①从哪方面内容来表现“家园小景”;②选什么形象(具象或抽象)。

5、分享与评价

  评价点:创意美、色彩美、造型美、

  比一比、说一说:我的作品美在哪里?我的创意在哪里? 板书设计:

  说一说——找一找——试一试——分享与评价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了解中国民间独特的艺术形式、色彩、花纹特征以及作品的内涵,找出叠色剪纸与单色、套色剪纸的区别,运用剪、刻、贴等手法来创作一件叠色剪纸作品,感受民间剪纸的寓意 剪、刻、贴综合运用的方法,各种彩纸的搭配。

  第6课

  印出美丽的瓶花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版画的艺术形式及作品的内涵; ②掌握吹塑纸版画制作方法。

③ 体验不同制作效果给人的不同感受;

二、教学重点:

①了解版画特色、如何欣赏版画作品 ②能初步掌握制作纸版画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① 制版和印制版画的方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探究活动:对版画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

  说一说:(感受形式美、色彩美、体会画家作品的内涵)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你喜欢这张作品吗?它给你什么感觉?(提供选择词语:高雅、生动、夸张、清新、艳丽、造型简洁、宁静)。

  想一想:(理解花的内涵,激发想像)不同的花还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含义,(提供一些花的图片和所代表含义的文字)例如白玫瑰代表纯洁与高贵;水仙代表高雅,清逸,芬芳脱俗;黄康乃馨代表长久的友谊,让同学们找出它们各自的含义把进行联线结对。

  比一比:(感受作品所具有各自特点和内涵)绿色调子的瓶花给你什么感觉?蓝色调子的瓶花给你什么感觉?你自己比较喜欢哪一幅,引导学生感受相同底版用不同色调印制时。(绿色调子使画面显得绚丽多彩,蓝色调子令人觉得宁静而又神秘)

2、体验活动:尝试纸版画的制版和印制。

  想一想:(学习与尝试)①自己喜欢的花和瓶子的形状;②怎样把它们组合起来,想想用什么色调表现比较好?③花和瓶的设计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

  试一试:(创新与表现)①按制作步骤进行制作,在制作时会不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它的;②运用的色彩时能不能把握好色调;③尝试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达到自己想到的效果。

5、分享与评价

  评价点:创意美、色彩美、造型美、

  比一比、说一说:我的作品美在哪里?我的创意在哪里?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体验活动——分享与评价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版画的艺术形式及作品的内涵,掌握吹塑纸版画制作方法,体验不同制作效果给人的不同感受,了解版画特色、如何欣赏版画作品,能初步掌握制作纸版画的方法。

  第7课

  彩塑动物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民间彩塑创作的艺术特征。 ②复习泥塑基本技能;

③运用基本形的要素进行组够、添加、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彩塑。

二、教学重点:

①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确立具体的塑造对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造出动物的形体,并进行装饰彩绘。

②运用基本形的要素 进行塑造、装饰彩绘小动物。

③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动物小彩塑的造型特点。

三、教学难点:

①感受民间艺人创作动物小彩绘时;采用的简练又夸张的创作手法。 ②仿造民间艺人的创作手法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创作。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观察与发现

  看一看:民间彩塑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比一比:它们的外形、色彩、花纹与现实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民间彩塑有什么特点?

  比一比;不同地区的民间彩塑有什么不同?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哪里? 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2、探讨与想象

(1)如何将动物的形状概括成一个或几个基本形体?(如:圆拄 体、球体。)怎样将几部分连接起来并作细部的加工呢? (2)想想不同地区的民间动物彩塑身上的纹饰和现实动物身上的 花纹有什么不同?如何进行添加这些文饰?

(3)准备用什么基本的形塑造自己心目中已确立的动物的对象,并能够做到生动、传神、逼真的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

3、分享与评价

(1)创设“合作创作”的情景。 (2)欣赏作品;分享共同劳动的成果。

(3)自我与他人评价(外形美,点、线、色的装饰美) 板书设计:

  观察与发现——探讨与想象——分享与评价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民间彩塑创作的艺术特征,复习泥塑基本技能,运用基本形的要素进行组够、添加、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彩塑,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确立具体的塑造对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造出动物的形体,并进行装饰彩绘,解不同地区的民间动物小彩塑的造型特点。

  第8课

  民间砖雕

一、教学目标:

①欣赏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精湛作品,感受人物造型雕塑的表现特征。

②了解塑造人物雕塑的基本技能。

③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工具,创作自己喜欢的人物雕塑作品。

二、教学重点:

  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雕塑工具塑造、组构不同的雕塑人物。

三、教学难点:

①对不同雕塑材料性能把握。 ②立体造型、色彩搭配。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观察与体验

  通过教学课件(或实地参观)向学生介绍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特点最鲜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清末民间建筑陈家祠中的石雕、砖雕、木雕、陶雕和灰塑使学生重点掌握在众多雕塑中造型古朴、生动的人物砖雕、灰塑艺术特点,感受民间艺术的精华,激发学生对人物雕塑创作的兴趣。

2、探索与想象

(1)什么是砖雕、灰塑艺术?

(2)探索砖雕、灰塑的造型表现手法及如何将其表现手法合理的运用到现实的泥塑造型人物中,并进一步探索其技能、技法?

(3)如何运用泥料进行塑造人物并涂色或烧制成陶?

3、“模仿练习”与想象

(1)引导看图,自学泥塑的基本技能,鼓励发明创新“技能技法”。 (2)引导塑造出人物的大体块和主要结构、并借助工具、雕、压、刻细部结构,进行想象练习;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作的灵感,塑造出人物小雕塑。 (3)模仿民间砖雕、灰塑中的人物造型表现手法和技能、技巧;大胆的进行想象、创作;塑造出新的人物雕像并刻画出人物的特征。

4、合作与创作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进行创作人物小雕塑?

  制作:教师示范制作泥塑的整个过程,引导分工合作,关注互相帮助,材料、工具共享。鼓励创作性的设计;共同分享塑造人物的整个过程。

5、欣赏与评述:

(1)学生作品的展示与欣赏。

(2)对比与交流;将学生作品与民间艺人的作品加以展示和对比,说说创作的艺术的手法和特点各有什么不同?

(3)评述合作创作雕塑作品的整个过程和乐趣。交流学习中的收获和价值观。 板书设计:

  观察与体验——探索与想象——“模仿练习”与想象——合作与创作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欣赏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精湛作品,感受人物造型雕塑的表现特征。了解塑造人物雕塑的基本技能。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工具,创作自己喜欢的人物雕塑作品。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雕塑工具塑造、组构不同的雕塑人物。

  第9课

  正负图形的画面

一、教学目标:

  学习“超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学习虚实相生、图形、色块交错互衬的绘画原理。

二、教学重点:

  图形互衬、色块互衬.

三、教学难点:

  视觉转换。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欣赏·讨论·感受:感受魔幻画面的不可思议,认识超现实主义。 欣赏《卡特·布兰奇》油画。马格里特(比利时) (1)、作者是谁?那个国家?马格里特(比利时)

(2)、他是哪个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画家主要成员) (3)、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4)、在这幅作品中,骑马者和马在树前还是在树后? (5)、这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观察·分析·发现:学习正负形的含义及视觉效果,并分析正负形的特征及构成条件。

  中国的《阴阳太极图》

(1)、画面是由什么构成的(黑、白),

(2)、黑白是怎样互衬的?(没有白就看不出黑,没有黑就衬不出白) (3)、它显示了什么道理?

3、欣赏、讨论、感受:感受画家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学习画面隐喻、双关的特点。 《鲁宾之壶》鲁宾(丹麦画家) (1)、你看到了什么?

(2)、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风趣、幽默、)

(3)、你觉得画面具有什么特点?(用图形表现出神秘的意念和玄妙的哲思,有隐喻、双关的特点。

4、欣赏·学习:不规则形的相互交错。 埃舍尔(荷兰)的《严格分割设计》 (1)、你能说一说这幅画吗?

(2)、你发现了了多少种形象?(在一切形象与形象的空隙中发现出另一个形象)

(3)、表现了画家的什么精神?(非凡的创造精神) (4)、你有什么样的联想?

5、合作·探索·发现:(1)、规则形的相互交错。(2)、不规则形的相互交错。

(1)、小组欣赏规则形的相互交错和不规则形的相互交错图。 (2)、小组合作用规则形或不规则形进行排列。 (3)、小组展示合作作品。 (4)、谈感受。 板书设计:

  欣赏·讨论·感受——观察·分析·发现——欣赏、讨论、感受——欣赏·学

  习——合作·探索·发现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学习“超现实主义”美术作品,学习虚实相生、图形、色块交错互衬的绘画原理。视觉转换。图形互衬、色块互衬。

  第10课

  奇思妙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奇思妙想组合的艺术价值:创造性、视觉合理性和视觉享受。

2、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两种不同的物体进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

二、教学重点:

  物体组合要自然、生动、创意。

三、教学难点:

  有意义的主题性组合和内涵。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展示和交流小组收集的奇思妙想图片,感受奇思妙想的艺术魅力。 (1)、小组展示有不同意义的奇思妙想的图片资料。 (2)、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片发表评述与感想。

(3)、举一反三,谈谈受他人作品启发,自己有什么创新设想 (4)教师融进学生里,共同创作一幅有趣的招贴画或一个创新的造型形象??。

2、欣赏·分析·发现:组合物体外形特征上的共同点 《犀鸟与乐器》

(1)、画面是由哪几个物体组成?它的组合巧在哪里妙在哪里? (2)、它们之间形体的共同点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组合方案吗?试试看。

(3)、作品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对你有哪些启发?

3、欣赏·交流·学习两物组合的艺术性和合理性。(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

《为什么和平还未实现》(海报)金特·凯泽(德国) (1)、画面对立的两物是什么?

(2)、画中的两物是怎样组合的?(差异的双方相互借用,相互重合,在不断扩散的造型的演绎中,构成了一个严谨、和睦的视觉图形。)

(3)、画面表现了什么意思?(表现出时代强烈需要和平的同时,战争并没有结束这一主题。)

4、在合作游戏学习中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与创作思路。

(1)、对物体的联想。想象、看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多样图意解释(看谁说的多说得准)

(2)、找找课室里的物品,说说能把它们重新有趣的组合吗? (3)、说说你在生活中都看到那些物品是有趣的组合。 板书设计:

  欣赏·分析·发现——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奇思妙想组合的艺术价值:创造性、视觉合理性和视觉享受。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两种不同的物体进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有意义的主题性组合和内涵。物体组合要自然、生动、创意。

  第11课

  呼唤环保的小海报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海报的构成要素、作用以及不同风格的海报特有的表现形式;

2、了解海报的制作环节和方法。

3、学习欣赏不同的海报作品。

二、教学重点:

  海报的特征、海报的制作过程。

三、教学难点:

海报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

  画面造型、构图。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播放有关环保的影像,感受环保的意义。 说一说:

① 你知道什么叫“环保”吗?

② 要是人类没有环保的意识,我们生存的环境将会怎么样呢? ③ 要让全世界人类都懂得这个道理,可以有什么途径?

2、探究活动二:探究海报的作用。 想一想:

①为什么要用海报的形式宣传环保,它有什么优点? ②你认为一张好的海报应该有什么特点?

3、探究活动三:探究环保海报的设计制作方法。 想一想:

① 你想宣传那方面的环保行为和批评那些破坏行为? ② 提炼你所想表达画面的主要元素。 ①

确定海报用哪种材料制作。

4、探究活动四: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制作经验。

5、审美和评价

  评价点:①海报主题清晰; ② 创意新颖有个性; ③ 画面具有视觉冲击力: ④ 制作方法独特; 板书设计:

  创设情景——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认识了海报的构成要素、作用以及不同风格的海报特有的表现形式;了解海报的制作环节和方法。学习欣赏不同的海报作品。海报的特征、海报的制作过程。海报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

第12课

  环保小发明

一、教学目标:

  能恰当地利用废旧物品的造型、颜色完成一件立体的小艺术品。

二、教学重点:

  造型组合

三、教学难点:

  合理地运用废旧物品的外形、颜色进行造型组合。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探究活动一:布置废旧物展览,培养环境意识。 分类游戏:

① 按点材、线材、面材进行分类; ② 按不同质感进行分类; ③ 按不同色彩进行分类。 想一想,说一说:

① 选一个你喜欢的废弃物,说说它美在哪里? ② 有哪些独特的地方,让你想到了什么?

2、探究活动二:与同学交流一些科技新闻或常识,启发学生创作思维.①你准备创作一个什么小发明? ②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取得灵感? ③你准备用什么形式完成环保小发明?

3、探究活动三: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制作经验 ① 把握废弃物的特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 ② 从应用方面选材或根据材料进行联想创作。

4、布置环境、科技、美术展。

5、欣赏与评价

  评价点:①造型组合、装饰、审美;②科学性;③变废为宝 板书设计:

  环保小发明

  废旧物展览——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制作经验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基本能恰当地利用废旧物品的造型、颜色完成一件立体的小艺术品。合理地运用废旧物品的外形、颜色进行造型组合。

  第13课 开平碉楼

  一 教学目标:

1、运用美术语汇欣赏评述民间建筑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学习形体组合、形体挖切、建筑花纹装饰和简单透视原理,能用画面表现建 筑物的立体造型。

2、在欣赏交流中了解我国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筑;在探究学习中,学会以绘画或手工表现心中的碉堡建筑。

  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开平雕楼的造型特征、形体组合与装饰美感特征 表现建筑物的立体感。 三 教学过程:

  导入课程 出示报纸登报开平雕楼申报广东省非物质 文明遗产成的新闻, 以开平雕楼本身发生的新闻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发展1 民间建筑图片展示

  说一说:分小组在教室里布置学生自己收集 的图片资料,由小组代表讲述小组如何分工的如寻找方法、寻找方向.寻找内容。看一看:观察图片展览,选出自己放喜欢的作品,同学之间交流心得。 想一想:建筑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开平碉楼有哪些特征?类似的建筑还有哪些?

  比一比:自己的家乡有类似的建筑物吗?它们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有哪些?

  碉楼艺术欣赏评述。

①碉楼的审美价值:“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造型与材质相结合的艺术”乏导学生从调楼通过欣赏不同地域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建筑,让学生初步了解建筑的造型手法,学会欣赏和评述建筑美。

  独特的造型美、纹饰美等进行评述。碉楼的实用功能:开平碉楼形成的背景,把碉楼建立成直立式的特殊意义。运用造划手段表现碉楼二 画一画:

  根据课本提供的资料或自己寻找的照片资料,用线条画出碉楼的形体并进行装饰。 新课第一网做一做:尝试用废旧纸盒等物品制作一个类似碉楼的建筑模型。

  评一评:教学过程中出示评价标准.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评述。

  引导学生了解建筑美、造型空间、建筑装饰等美术语汇。艺术创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变化创作。学生独立艺术创作。引导学生从图案的花纹、形状、颜色等各方面进行评述。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都了解我国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筑;在探究学习中,学会以绘画或手工表现心中的碉堡建筑。

  第14课

  年画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年画”的由来,在不同时代的风格和作用。 ②年画的对称性、色彩、造型夸张性 ③运用夸张创作出一幅现代年画。

二、教学重点:

1、年画的作用和含义

2、年画的特有表现手法:对称、夸张、喜庆、吉祥。

二、教学难点:

  能对年画的人物造型、色彩特征、喜庆效果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三、教学过程:

1、活动一:有关年画的文化。

① 收集有关门画的传说,故事,感受“年画”文化。如:讲讲年画的来历,传统门画上的二位人物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贴在门上?有什么作用? ② 收集有关“年画”的美术作品,感受不同表现形式的年画的艺术美。

2、活动二:欣赏评析教材上的门画。

请说出每幅年画作品的艺术特点。(造型、色彩??形象夸张、威武、可爱、丰满??)

② 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③ 比较传统版、卡通版、现代版年画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对表现形象的选择运用与造型表现的创作欲望。

3、活动三:观察联想与创作表现。

①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一幅年画,就其表现形式、人物特征、色彩搭配进行观察、联想。

② 选择自己喜欢的作画工具、材料、表现方式,进行年画的创作。

4、活动四:分享与评价。

  提供评价要点: ① 构图饱满,色彩鲜艳。 ② 造型美观、喜庆热闹。 ③ 分享成功、过程愉快。 板书设计:

  年画

  收集传说、故事——欣赏年画——观察联想与创作表现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了解了“年画”的由来,在不同时代的风格和作用。年画的对称性、色彩、造型夸张性运用夸张创作出一幅现代年画。

  第15课

  石狮

一、教学目标:

1、石狮文化、立体造型、装饰花纹。

2、绘画临摹石狮作品。

二、教学重点:

  了解石狮特有的造型和身上的花纹,能用画笔表现出石狮的形态。

三、教学难点:

1、表现石狮的形态、威武;

2、表象石狮的立体感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欣赏与评析

  通过赏析、比较、评价,让学生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及石狮艺术美;

  欣赏唐代顺陵石狮,请学生说说石狮的艺术特点,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欣赏卢沟桥栏杆上的石狮,向学生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欣赏各种各样的石狮,领会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石狮的艺术美,欣赏天安门前的雄狮:体会威严、正气、不可侵犯的皇家气势。

2、观察与发现;

  看一看:本课的石狮中,哪些雄伟威武?哪些活泼可爱?为什么? 说一说:从嘴、眼、鼻、毛、躯干、腿、爪等方面分析不同石狮的不同表现方法。

  评一评:你最喜欢那幅石狮作品,为什么?

3、想象与创作

  选择你喜欢石狮,进行临摹作业。(基本要求) 发挥想象创作出你喜欢的石狮作品 。(较高要求)

4、

  互评与自评。 板书设计:

  石狮

  欣赏与评析——观察与发现——想象与创作——互评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石狮文化、立体造型、装饰花纹。 绘画临摹石狮作品。了解石狮特有的造型和身上的花纹,能用画笔表现出石狮的形态。

  第16课

  家乡的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家乡的桥,了解家乡的桥文化。

2、能用语言描述桥的造型特点与线条美。

3、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桥,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桥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

  对桥进行联想,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桥。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收集与探索

(1)通过调查了解家乡桥的造型特征、桥名及家乡的桥文化。 (2)调查有关桥的历史传说或故事。 (3)收集有关桥知识的资料。 (4)收集桥的图片。

2、欣赏与交流

(1)欣赏各种桥梁建筑,了解桥的桥的外观、形态、建桥工艺和技术水平。

(2)桥梁是历史的见证。 (3)桥梁是经济发展的纽带。 (4)桥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的保护。 (5)欣赏大师笔下的桥和同龄朋友的制作的桥。

3、创作与想象

(1)基本结构

  起支撑作用部分:桩、墩、拱、梁、架、柱、索 交通部分:桥面 安全和装饰部分:护栏 (2)设计桥梁模型草图 (3)制作过程:

  剪、刻、挖操作时,注意用刀安全;绘画设计时,注意颜色搭配;为你设计的桥起个名字并说说象征的意义。 板书设计:

  家乡的桥

  收集与探索——欣赏与交流——创作与想象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家乡的桥,了解家乡的桥文化。能用语言描述桥的造型特点与线条美。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桥,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第17课 风筝飘飘

  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对风筝的欣赏,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风筝的制作,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协作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风筝的审美情趣和制作 三:制作过程 四 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万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课,我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表现美的强烈愿望。

2、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在活动中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良好表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分组教学,在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合作、动手、动脑的能力。

4、制作、放飞风筝,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 、风筝的起源

师: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

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己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史》。风筝在我国有很久的历史了,同学们知道从什么时候就有了风筝吗?

二、风筝的种类

  师:同学们,风筝的品种极为丰富,要想尽数统计清楚很不容易,也许根本办不到。简单的办法是把风筝按一定标准划分成几大类,从而对风筝的主要品种有一个概略的认识。按照我们课前的布置,分组交流一下,然后选一个代表把风筝的种类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们组通过收集资料,根据风筝的造型、按照其表现的题材内容可分为下述几类

  三 、风筝的制作

师:制作一只风筝,一般要经过设计,选料,整形,绑扎裁剪,绘画,装配,拴脚线,试放等十道工序,其主要工艺过程可概括为扎,糊,绘,放四部分,通常称做“风筝四艺”,也有的总结为“扎,糊,绘,放,风,线”六门技能。制作风筝要选择各种各样的工具。主要有:剪子,钳于,火炉,酒精灯或蜡烛,挫刀,大小锯,大小剪刀,烫斗,单把和双把刨子,以及各种颜料,绑扎的绳。

师: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工具,我们一起做一个风筝(出示多媒体课件,同学们每组共同完成一个风筝的制作) 同学们在绘制风筝

五、作品展示:

师:同学们,大家都己经绘制完成了,下面进行展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充分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生:(学生拿着作品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可讲解作品名称,制作方法及创作意图、颜色配置等)我们小组制作的是“金鱼风筝”。

  小结: 是我收集的一组风筝,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 学们,春天来了,风一天天变软了,变柔了,变暖了,也一天天地变大了,风中的孩子多起来了,天上的风筝也多起来了。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是许多梦想随万物一起复苏、一起生长、一起放飞的季节,满天的五彩缤纷,满天的快乐飞翔,只是一切都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上,有热情,有信心,有耐心,才能把这满天如花的梦想,变成秋天里累累的硕果。了解更多的风筝的故事,把风筝放得更高更远,诵读更多的与风筝有关的古诗??就让清朝诗人高鼎所著的《村居》把我们的思绪引得更远吧! 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欣赏了风筝,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风筝的制作,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协作能力。

  第18课

  家乡的节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或访问,了解家乡节日的习俗。

(2)能用语言描述节日用品的造型特色、装饰特色和色彩特点。 (3)能运用色彩表现节日的喜庆活动。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家乡的节日习俗,培养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

(2)能用美术形似表现家乡节日气氛。

三、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或图片去表现节日的气氛,制作节日用品。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确立研究与活动的内容。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所研究的节日,确定活动的内容。

2、确立用何种形式,如何表现家乡的节日的喜庆活动。 活动二:根据研究的目标搜集资料。

1、查阅书籍,收集有关节日的文献资料。

2、请教老师、父母及其他人,获取感性资料。

3、网上查询,筛选与所选节日相关的信息。

4、实地参观传统节日用品的制作过程,感受节日的气息。

5、观看音像制品,感受节日的氛围。 活动三:交流整理资料与创作

1、用表格归纳整理资料的方法。 名称节日来历地域时间

(1)用多种材料制作节日用品,或者用绘画形式表现节日活动,注意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和色彩特点。

(2)用各种节日用品装饰教室。 活动四:成果展示、评议

  举行发表会,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同时交流心得。 板书设计:

  家乡的节日

  搜集资料——交流整理资料与创作——成果展示、评议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通过调查或访问,了解家乡节日的习俗。能用语言描述节日用品的造型特色、装饰特色和色彩特点。能运用色彩表现节日的喜庆活动。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10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个学期已经匆匆过去,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地开展美术教研教改工作,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改革并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下面将本学期的教研教改工作总结如下:

  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发展和提高学生对审美意味的理解力,遵照审美活动的规律,采取艺术教育的特殊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观察,学习,评价同龄人的美术作品。在具体评价过程中,结合学生绘画的情景,所表达情感的真实性与观察方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去细致观察,回忆,在想象中提练创作题材。如家庭趣事,校园生活,家乡风光,民俗风情,家乡的人,家乡的特产,家乡名胜古迹等。我本着美术教育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少数尖子的。我给学生扎扎实实地上,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美术教育教学方面,我的功底不是那么好,但我会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有的放矢地进行美术教育,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我对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努力抓好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于是, 我选择了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上黑板来做示范,利用同桌帮助一些不会绘画的同学,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激发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形成他们应有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1.我要认真贯彻本课程标准的精神,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 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美术教学 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我一定要加强示范,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 活泼 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总而言之,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立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美术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课型的美术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更好的提高,在美术教学中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11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任教者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主要措施:

1.教学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结合

2.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倾向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3.努力营造平等、民主、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情

  感体验

4.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

  1 小桥、流水、森林

  2 高山、大海、江河

  3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4 我的书包

  5 趣味纸笔插

  6 自己做镇纸

  7 自行车和摩托车

  8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9 变照片为黑白画

  10改改画家的画

  11水和蜡的游戏

  12蜡和笔的游戏

  13拓印游戏

  14弹涂得游戏

  15克隆“动物园”

  16家乡绿梦

  17海底宴会

  18编织乐园

  19站立的纸筒人

  20有趣的日用品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12

(岭南版)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第11册教案

《画家介绍》美术欣赏

  第一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画家介绍》—美术欣赏

二、教学目的:

  通过作品欣赏和画家生平简略介绍,使学生从作品欣赏中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审美情趣和表现方法,学习画家为艺术事业刻苦学习、热爱祖国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审美情趣和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审美情趣和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五、课的类型:

  欣赏课

六、教学方法和教具:

  讲解法、引导法、范画、幻灯片。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利用幻灯、挂图指导学生欣赏:

1、指导学生欣赏中国画,教师讲解。

《祖国万岁》—齐白石

  这幅画是著名画家齐白石为国庆十周年而作。画面上盛开着红花的“万年青”傲然挺立,象征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祖国繁荣昌盛。画上的题款“祖国万岁”与“万年青”花组成独特的构图,像三支利箭,劲冲霄汉,用笔简练,含义深远,主题材突出。这幅画运用了中国画传统的“借物抒情”的独特表现手法。

《奔马》—徐悲鸿

《奔马》画面上两匹奔驰着的骏马雄健有力,寄寓祖国建设一日千里的情思。豪放的笔调,饱满多彩的墨色,精确在刻画出奔驰中的骏马,是对力量的赞美、歌颂。是徐悲鸿的得意之作,深为人民群众喜爱。

《秋色有香》—齐白石

《秋色有香》是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荷花吐艳,幽香四溢,数支莲蓬,象征累累硕果,在茂密的荷叶衬托下,一派生意盎然的荷塘景色,跃然纸上。运笔简练,笔墨沉实,色彩润泽。用枝节放洒脱的大写意笔调画荷花,点上精工细描的蜻蜓,是一强烈对比。

《双鸭》是画家李铁夫暮年所画的作品,从画面可看出他善于发现捕捉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把“动与静”的一对矛盾,组成一个直辖市的画面,构思别开生面,充满生活情趣。虽是西洋画法,却明显流露出传统绘画的韵味。正是画家爱国心、民族魂的体现。

  让学生自已欣赏《南瓜》、《田横五百士》等绘画作品。

2、向学生画家介绍:

  齐白石—名璜,小名阿芝,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志白,又号寄萍、志萍生、三百石印富翁。湖南湘潭人。家本贫农,为生活计,12岁学木工,善雕花。少年时从芥子园画谱开始习画,至27岁才学画,进而学诗、篆刻、兼画肖像等。40岁后多次游历南北各地,近60岁定居北京,因受陈师曾影响,由工笔和小写意转为大写意,近师吴昌硕等,自创一体。其花卉鱼虫、山水、人物,俱生动传神。治印善用直刀,挺劲奇肆,自成一派。诗质朴清新,感情真挚,堪称一家。

  介绍画家徐悲鸿、高剑父、李铁夫等画家。

3、教师介绍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中国花鸟画多以少胜多、借物抒情、虚实藏露、笔墨技法。

  教师阐明如何欣赏中国画,启发学生表述自己对每幅画的欣赏体会及评价。

三、学生自己欣赏课本上的图片,阅读并理解课文上的图片说明。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八、板书:

九、后记:学生对著名画家的生平的了解兴趣很高,较好的培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

《中国建筑介绍》美术欣赏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中国建筑介绍》——美术欣赏

二、教学目的:

  通过对祖国建筑艺术的欣赏,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建筑设计才能和智慧,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造型特点。

四、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建筑设计才能和智慧。

五、教学教具:

  建筑图例、幻灯片、幻灯机。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建筑的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是以砖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群体建筑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

2、板书课题:

《中国建筑介绍》——美术欣赏

二、根据课文图例内容,教师边放映幻灯片,边操作边按教材分析内容,逐一讲解。

《**》—是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象征。

《北京北海公园》—北海位于故宫和景山之西,是一座有800年历史的皇家园林,自金、元、明、清,均为禁苑。金世宗大定十九年,在琼华岛建离宫,将北京汴梁民岳之太湖石移置岛上,并在岛之最高处建广寒殿。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住广寒殿,改名万岁山、太液池,北海、中海、南海合称“三海”。顺治八年拆除广寒殿白色喇嘛塔一座,并在山南坡建永安寺,改名为白塔山。乾隆年间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此时所建。

《万里长城》——公元前215年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为收复失地,派大将军蒙恬率30万大军讨伐匈奴,将他们赶到了黄河以北,为了在北部设置郡县,从秦始皇开始大规模地修建长城。

《中山纪念堂》——始建于1929-1931年,平面呈八角形,重檐宝蓝色琉璃瓦顶,高10余米,外观静穆庄严雄伟,内部宏阔,有可容5000余人的座席,却无一根友柱阻碍视线。堪称我国近代纪念性建筑的一项杰作。

2、引导学生自己欣赏其它建筑。

三、教师小结。

七、板书: 中国建筑介绍

  历史: 特点:

八、后记:课堂气氛活泼轻松,较好的把握了教学目的,但由于图片较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白描花卉》临摹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白描花卉》——临摹画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白描花卉画的练习,提高描线的技巧,学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运笔行线的方向、速度和力度,在顿挫、提按中画出流畅或凝重的线条,表现出所描绘的对象的质感和量感。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白描花卉的写线的方法、技巧

五、教学教具:

  挂图、幻灯片、放大的花卉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了国画,可知道齐白石的《祖国万岁》是什么画?学习国画最重要的基本功夫是什么?

  板书课题:

《白描花卉》——临摹画

二、教师宣布本节课是学习“白描花卉”。

1、讲解“白描”的含义:

  就是用墨线勾描形象,不设颜色,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种。

2、同时指出这节课主要是“临摹”,并讲解其含义:

“临”——是照着原作描画。

“摹”——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描画。

3、教师小结临摹的意义:绘画的临摹主要是指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描绘。临摹是学习绘画技巧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学习前人的技法和经验。我国传统绘画的学习方法,就是从临摹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写生,即所谓“师古人”和“师造化”。在临摹中研究、分析、揣摩画家创作的意图和表现技巧。

4、教师挂出花卉照片挂图,指出这是实物摄影。再挂出教师按花卉照片画成的白描花卉范画让学生对照欣赏,同时启发学生细心观看线条的变化。

三、教师先示范运笔的方法:

  通过方向、快慢、顿挫、提按的不同运笔,画出不同的线条。接着将熟宣覆盖在“白描花卉”范画上面,从头画起,边画边讲白描线条的用墨运笔的特点和方法,起笔、收笔、顿笔的各种变化,让学生学习勾勒全过程。

四、学生作业:

  教师给学生每人发一张放大的范画进行临摹。

  注:在临摹前,一定要仔细分析研究每一根线条的起止及运笔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才能画出原作的效果。

五、教师辅导,告诉学生临摹时不要看一笔临一笔,应理解线描是根据花卉结构、透视变化用笔的。要认真读画,下笔前对每部分的用笔要心中有数,落笔大胆,行笔勾勒时,才能使线条活而不板滞。

六、教师讲评:

1、展出学生的临摹作品,学生自己评讲后,老师鼓励线条画得好的学生作品。

七、板书:

《白描花卉》——临摹画

“临”——是照着原作描画。

“摹”——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描画。

  白描——是用墨线勾勒形象而不设色。

八、后记:课前准备充分,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能初步掌握白描花绘的基本技法,特别是用线的把握上有长足的进步。

《盆栽植物》线描写生画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盆栽植物》——线描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盆栽线描写生,断续练习写线的技法,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盆栽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三、教学重点:

  继续掌握白描花卉的写线技巧,用线造型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继续掌握白描花卉的写线技巧,用线造型的能力。

五、教学教具:

  盆栽摄影作品和以此图为写生对象的线描范画一幅,运笔的示范图。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什么是白描? 运笔的方法讲究些什么?

(用墨线勾描形象,不设色,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种。)

(运笔讲究方向、快慢、顿挫、提按等方法画出不同的线条)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可用15分钟时间说明线描写生的作用,线描是中国画的技法之一,线描是学习中国画的基本功,前课是临摹,而这课是写生,同是学习线描的技巧,只是方法不同。临摹是照本抄写,写生则带有创作成分。写生时首先对写生物象作观察、分析、,理解物象的形体结构特征,根据其特征用不同的线条描绘,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量感。

  关键:教学生掌握描线的技巧,用线造型的能力。所谓“应物象形”,就是此理。

2、讲解线描的技法:

  教师出示画好的各种线条,让学生欣赏,理解。

  教师边示范边小结:(让学生看清楚运笔的全过程)

  不同的质感、量感的写生对象,运用不同的笔法去表现。

  花朵外形多曲线,花瓣细嫩多汁,用线应流畅圆润。

(用笔稍快,运笔有上、下、左、右、顺、逆的变化)

  画花枝用笔多顿挫、逆锋,表现其粗糙挺劲。

三、学生画线练习。(教师指导)

  要求学生作各种线条的练习,如方向、快慢、顿挫、提按等。

四、学生作业:

  大家看看这些盆花,形态多姿多彩。要画哪一盆呢?确定后选好角度进详细观察、分析,在纸上进行合理的构图,可以作适当的取舍,使花朵、花叶有疏、密、高、低的变化,表现枝干线条要有力,花瓣线条要柔软流畅,勾线要一气呵成。

五、教师辅导:特别注意如何运笔勾勒线条,引导学生在什么地方先勾?什么地方慢勾?不同的质感如何表现?

六、讲评着重于从学生作品的效果去检查其笔法的正确与错误,使学生学有方向。

七、板书:

《盆栽植物》——线描写生画

八、后记:有了上一节课《白描花卉》的技法基础,学生对线描盆栽植物有一定的绘画兴趣,较好的完成本节课教学目的。

《叶印》实物拓印

  第5、6课时

一、教学内容:

《叶印》——实物拓印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实物拓印,活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学会实物拓印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叶子纹理制出一幅拓印版画作品来。

三、教学重点:

  学会实物拓印版画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叶子纹理制出一幅版画。

四、教学难点:

  学会实物拓印版画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叶子纹理制出一幅版画。

五、教学教具:

  拓印范作两幅、叶子、颜料、底版纸等用具。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的准备情况。

二、启发提问:

“我们前两节课绘画的对象是什么?”(花卉)

“用什么方法表现?”(白描、线描)

“各种花叶的形状是否相同?”(不相同)

“你发现花叶表面有什么?”(叶脉的纹理)

  表现的方法是选用纹理清楚的叶子拓印成画。

三、板书课题:

《叶印》——实物拓印

1、讲述新知:叶印是利用植物叶子的脉纹,在叶子上涂上颜色,印在设计好的画面上,——实物拓印版画。

2、叶印是学习利用叶子形状、脉纹,经过巧妙的构思组合,拓印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设计方法:

1、选定一个主题进行构图,如静物、风景或图案

2、画出简单的画稿,包括色彩调子。

3、再先叶子,在叶子上涂色,在画稿上印出来。

3、教师演示实物拓印的制作方法:

  教师挂出两幅实物拓印版画,让学生观看,并说明制作方法。

  接着教师演示制作全过程,然后让学生在叶子上涂色拓印的基本方法练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4、指导学生欣赏作品,开拓创作思路,第7页上图画面表现的是“瓶花”以红色为底色,桌子是黑色,花瓶用黑色、黄色。插在瓶上的叶子用白色,叶子拓印极为细致,排列有疏密,前后色彩有浓淡变化,近似透明,在红色背景衬托下叶子鲜明突出,并卢黑色桌子组成红、黑、白三色的强烈对比,艺术效果很好。

  左图是一幅生动的风景画,广阔的大地上,远处有梯田、小溪、,中景有一片树林,大阳初升,金黄色的朝霞洒满大地,色彩协调统一,画面表现出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色。这幅作品主次分明,构图完整,简洁而有变化。

四、学生作业:

  本课要求认真构思,并画好画稿,设想色调,下一节课涂色拓印。

五、教师辅导学生画设计稿。

六、布置学生在下一节课应带备叶子、颜色等拓印用品。

七、板书:

《叶印》——实物拓印

  设计方法:

1、选定一个主题进行构图,如静物、风景或图案

2、画出简单的画稿,包括色彩调子。

3、再先叶子,在叶子上涂色,在画稿上印出来。

八、后记:课堂学习气氛浓郁,学生能认真的完成课堂作业,教学内容能较好的实施。

  第二节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学目的:

  通过制作“实物制作”版画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良好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出示拓印范作及有关的挂图,检查学生准备的用具,检查画稿完成程度,并作评讲,尚未完成画稿的继续起稿。

二、复习:

  根据前一节课设计的图稿,指名复述拓印的方法,讲述自己构思的构图、色调。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辅导:

  重点在叶子的涂色及拓印的制作方法。

四、作业展评,先学生自己评述自己作业的构思,再由大家评述其好坏。教师最后作小结。

  板书: 《叶印》——实物拓印

  设计方法:

1、选定一个主题进行构图,如静物、风景或图案

2、画出简单的画稿,包括色彩调子。

3、再先叶子,在叶子上涂色,在画稿上印出来。

  后记:

  在老师的示范教学中,学生能够迅速的掌握实物三印的基本技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部分学生在拓印过程中没有注意好教室的卫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注意。

《瓶花》综合拓印

第七、八课时

一、教学内容:

《瓶花》——综合拓印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把已学过的绘画、拓印及一切美术知识技法作综合运用,制作《瓶花》(综合拓印版画)。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从形象、色彩、材料的肌理、制版、拓印等一系列的表现方法设计画面。

四、教学难点:

  综合利用各种所学过的绘画技法去表现物体形象。

五、教学教具:

  瓶花、拓印版画、各种花卉资料、示范用品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学习用品。

二、师生共同简要回顾五年内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

  中国花鸟画、花卉白描、色彩知识、(色彩个性、色的配合运用)、实物(切面)拓印、纸版画、设计制作等的知识与技法要领,师生共同作简要复述。

  板书课题:《瓶花》(综合拓印)

三、讲授新课:

  本课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以瓶花为题材,创作一幅综合拓印版画。

1、什么叫综合拓印呢?

(就是用各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按构图需要组合在一起制成底版,用色彩拓印出来,再用不同方法的压印补画面之不足,使之取得更佳效果。这一课《瓶花》(综合拓印)就是用这种方法创制的。)

2、出示《瓶花》及另一题材的综合拓印版画,指导学生欣赏。

3、讲解综合拓印的制作方法:利用步骤图讲授。

(1)构思画稿:

  瓶花是规定的题材,通过“花”表现什么主题?

(以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的象征手法作启发,如梅花象征不畏强暴的坚强性格,荷花有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品质,牡丹象征宝贵等;又可通过画面的构成形式表达主题,如教材中的左上图,大红的鲜花组成圆形的主题,表现出团结一心、幸福美满的意念。)

  通过欣赏使学生创作思路得到启发启发,理解构思画面必须立意巧妙,主题鲜明。瓶与花,花是主体。必须通过主体的造型,表达主题。

(2)形式美的创造:

  第一步:按稿制版,着意选择不同肌理材料,如叶子、钮扣、瓶盖、水果切片、各种线绳、编织物、纸版各类纹理清楚的布料等,制成综合拓印底版。

  第二步:拓印。着意处理色调,用色彩语言表达主题,用色要有目的,不能乱用。

  一般版画的底色多是深、重的,在拓印前,可将画纸涂上所需要的底色,再进行拓印。

  教师示范全过程。

  小结:让学生齐读课文,指名读“拓印方法”,对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发问,由教师解答。

四、布置作业,教师辅导:

  本课以瓶花为题材,确定主题,创作画稿,同时考虑材料的选用,色调的设计。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五、评讲:

  重在鼓励创新,宣布下一节课任务为制版、拓印,要求学生按画稿考虑需要用什么材料、工具,课后作好准备,在上第二节课时带齐。

  第二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继续前课,完成底版制作,拓印出作品,从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是否带齐学习工具,检查画稿完成的情况。

二、学生继续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按画稿制版,在进行拓印前要使全体学生集中注意听教师重述拓印的顺序,才允许拓印,学生作业时出现的困难,教师必须给予具体指导,多加鼓励。

三、展览学生作业。

1、指名学生自己评述。

2、教师小结本课作业情况,鼓励作业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七、板书:

  瓶花——综合拓印

一、步骤图

二、基本方法:

三、注意事项:

八、后记:

  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浓厚,并且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较易掌握,并且注意了教室的卫生。

《花瓶》设计

  第9、10课时

一、教学内容:

《花瓶》——设计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知道我国精湛的陶瓷艺术享誉世界,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2、学习简单的花瓶造型设计及纹样装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花瓶造型设计及纹样装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教学难点:

  花瓶设计方法新颖,有创意及纹样装饰的设计方法。

五、教学教具:

  各式花瓶、步骤图、范画。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表扬“综合拓印”版画作业创作有新意的同学。

  板书课题:《花瓶》——设计

二、讲授新课:

  教师摆出几个花瓶,然后教师提问:

  这些花瓶美不美?美在哪里?

  指导学生看课文,问:“课本里的花瓶美不美?你认为哪个最美?

  教师小结。

三、讲授设计方法。

1、分析花瓶的结构。

  指导学生装观察花瓶的图片,理解花瓶由瓶口、瓶颈、瓶身几部分组成。

  分析花瓶的基本形:圆柱、圆锥、圆球体几种几何形的大、小及位置不同。

  教师作构成演示给学生观察。

2、分析花瓶装饰的规律:

  指导学生观察:花瓶用什么纹样装饰?装饰多在什么部位?色彩怎样配置?

  教师小结:装饰纹样为连续纹样,也有单独纹样的。

  内容有用几何图形、动植物、人物做纹样。

  色彩配置:以用最少颜色取得最佳的效果为准则,即是一个底色,纹样也用一个色(也有用三个色)。

3、设计步骤:

  按课本的三个步骤,边讲边演示,并出示设计步骤图,重点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如造型设计从结构入手,只要对基本形作大、小、长、短的变化,便可设计出新产品来。还要做到装饰纹样适合,色彩配置美观鲜艳。

四、学生作业。

  本课要求完成设计花瓶外形及装饰纹样。为了对称,可用厚纸对折设计一半,剪出来展开,就成两边对称的花瓶,然后把它按在画纸上,用铅笔缘边线圈下花瓶的轮廓线就完成了。接着在花瓶外形之内设计装饰纹样。

五、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创新。

六、小结并布置第二节课要带颜。

七、板书:

八、后记:

  第二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精心细致地用色彩画花瓶装饰纹样。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应带的工具是否齐备。

二、学生继续作业:

  指导学生按设计意图在花瓶装饰纹样上填色。填色的基本方法是先涂底色,再涂纹样,注意色彩要饱满,要鲜艳明快。填色时要细心、谨慎。边缘要整齐,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教师巡视,及时给学生指出毛病,纠正错误。

四、评讲:

  肯定有新意的优秀作业,多加表扬,借以鼓励全班同学。

《纸条工艺》制作

  第11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纸条工艺》——制作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纸条工艺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及创造能力。同时使学生学会纸条工艺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及设计能力、动手制作的能力等。

四、教学难点:

  学习纸条工艺的制作特点。

五、教学教具:

  范画、制作用的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的工具。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范作和民间草编工艺品让学生欣赏,然后板书课题。

  教师提问:

“纸”有什么用处?(可以印书,可以画画,可以作包装等等)

“除此之外还可做什么?”(可作日用品、工艺品等)

  教师指出纸的用途很广,这些工艺品是用纸条制成的是作装饰用的本课教大家做一件“纸条工艺”(也叫纸立体造型)

  教师讲解纸条工艺制作的知识技巧及制作方法,每环都要示范。

1、设计纸条工艺的造型。纸条工艺用作装饰室内环境较多。

  指导学生分析图例的造型设计,提问:“课本里四件作品各选用什么内容?在造型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四件作品所选用的内容分别为两类:一是动物,二是图案纹样。以动物为内容的用夸张的手法强化它的特点。纯装饰的图案纹样,讲究的是对称的法则。

2、纸条的加工。先将白纸切成纸条,学习纸条的“曲”的加工方法:

(1)卷曲:将纸条绕在圆棒上,一手握住纸卷,另一手按同方向转动圆棒,三五转之后,抽出圆棒,纸条更呈优美的卷曲状了。

(2)折曲:有直线折和曲线折两种。

  这两种纸条加工法是纸条工艺最基本的加工法。

3、纸条的连接法:

(1) 粘贴:用胶水把纸条相应的两处贴合。

(2) 插接:在两纸条相应的部位切一切口,插入接好。

4、制作步骤:按课本的步骤讲授。

  先有设计构思,画出草稿,再讲制作的步骤:

(1) 将物体分成几大部分,用纸条围好。

(2) 加上各大部分的结构。

(3) 装饰细部。

(4)、完成作品。

三、布置作业。

  用纸条制作一件工艺品。

  要求:制作时要抓大体,重外形特征,装饰细部要注意统一中有变化,纸条连接要贴牢,形体完整。底纸的颜色要深,才能衬托出浅色的主体。

四、教师着重设计与制作的过程的辅导。

五、评讲:

  对有创意性的优秀作业给予表扬。

《塑料瓶装饰品》制作

  第

12、13课时

一、教学内容:

《塑料瓶装饰品》——制作

二、教学目的:

  通过制作塑料瓶装饰品启迪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增强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创造美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及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设计的新颖性。

五、教学教具:

  范品、演示用品、制作材料。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展示教师制作的范品给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板书课题:《塑料瓶装饰品》制作,观赏课本。

二、讲授新课:

  根据教材作分析,让学生齐读课文。板书:

“想—塑料瓶——美观的装饰品”,讲解设计制作要点:

1、废旧塑料瓶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色彩,柔软、易剪、可弯曲,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制作成别致、美观、有趣的装饰品,给学生观赏教师范品及学生作品,增加感性认识。

2、根据塑料瓶的材质,结合自己的想象,确定装饰物的造型以及加添什么内容,要避免仿制,力求创新。

3、制作的基本方法:讲、演结合。

(1) 材料选择。

(2) 按装饰品的材料切成若干基本形。

(3) 局部加工制作。

(4) 加添有关的装饰品,安装整理完成。

  课本中两幅作品都是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即将塑料瓶剪成两截,选用有黑色底座的半截,把塑料瓶透明的部分剪成等大的条形(宽约厘米),把剪开的条条向里卷。添加小花数朵,即成小花篮。右下图的“小女孩”,也是用此方法制作成的。头、底座是局部完成,组装接合完整的装饰品。

三、布置作业:

  制作一个塑料瓶装饰品。

  要求:根据塑料瓶的基本形状进行构思,要有新意要自创,不能仿制,制作要精工。

四、小结:

  根据学生制作情况,大力表扬造型设计有新意的学生,指出制作上的不足。宣布余下的任务在下一节课完成。

  第二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 小结前课,强调“心灵手巧”,思路要新,制作精工。

二、学生继续制作,教师辅导。抓两头,对有新意的设计及制作感到困难的学生作重点辅导。

三、课堂评讲:

  把学生制作的作品陈列在教室里共同评议,根据集体意见评出

  一、二、三等奖。

七、板书:

《小挂饰》制作

  第

14、15课时

一、教学内容:

《小挂饰》——制作

二、教学目的:

  通过民间布玩具的欣赏,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民间工艺的表现方法,用布料制作一个小挂饰。

三、教学重点:

  通过民间布玩具的欣赏,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难点:

  学习用布料制作一个小挂饰的方法,特别是使学生掌握针线活的运用。

五、教学教具:

  民间布玩具、布料、剪刀、针线、海绵碎等其他装饰物。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布料、剪刀)。

  引入新课: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小挂饰(吊在黑板前预称安排好的绳子上),让学生欣赏。

  接着,提问:“这些小玩具美不美?”这一课教大家做一个小挂饰好不好?板书课题:《小挂饰》(制作)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读课文,欣赏课文上的两幅图片(陕西农村普通妇女与她制作的小挂饰及《小猫》小挂饰),提出“民间工艺品”作解释,民间工艺品种类很多,如剪纸、泥雕、木雕、玩具、风筝等,它的创作者是没受过美术专业训练的普通群众。他们创作是结合节令风俗及供孩子玩耍的手工艺品。这课的小挂饰就是布玩具,他们不拘成法,自由创造出清新、活泼、健康的作品,在技巧上大胆夸张、变形,用色对比强烈、艳丽,是美术百花园中富有民族特色的鲜艳花朵。

2、造型设计:小挂饰要求造型简单、夸张,色彩对比强烈,用色布制成。它的造型是布料限制的,适合用简单、夸张的造型手法。“简单”是把外形复杂的物象作最概括的处理,但要保留其特征。“夸张”是把物象的特征作恰当的加强夸大,使之更鲜明。“简单、夸张”手法常结合运用。例:学生的作品(中国)《小丑》把复杂的躯干、上、下肢作“简单”的处理——舍去许多细节,变成近似球体,最具特征的头部用夸张的手法,描绘脸部,加上差不多与全身等高的小丑帽(锥体与头、身的球体地造型上有了变化),便制作成了一个引人发笑的小愤挂饰。造型设计很有创造性。任何一物都有它的形象特征。在设计时只要恰当运用简单、夸张的表现手法,一定能设计出有新意的形象。使其物象的个性、神气更加突出(教师知黑板上作简笔的造型示范)。

3、制作步骤:按步骤分步出示直观教具,边讲边展示。

(1) 造型设计图。

(2) 选好两块色彩相同的布料,按形剪下。

(3) 缝好,要留一小口把棉花或别的填充料填进去,缝合小口。

(4) 加添补充各种装饰,最后装上小绳子便完成了(针线工夫要作具体细致的全示范)。

三、指导学生造型设计:完成制作步骤之(1)、(2)。

1、确定造型对象,画简单的设计图,形象要概括简练、要舍弃细节,注意整体,要作大胆而合理的夸张以突出形象的特征。

2、按对象特性合理选用材料,注意质感、肌理和色彩。

3、剪出对象的外形。

四、布置学生准备好针线、各种小饰材、填充料、绳子,在第二节课制作时使用。

  第二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检查学生准备的制作用品及第一节课学生作业情况,教师作辅导发言。强调按步骤有计划地制作。接着前课,完成后两步的制作。

二、学生继续进行作业制作,教师辅导,鼓励大胆创新。

三、评讲:把学生作业全部吊挂出来让学生欣赏,评议。

《椅子》写生画

  第16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椅子》——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椅子写生,教学生认真观察椅子的结构及其成角透视的变化规律,并能较正确地画出椅子的立体感。

三、教学重点: 练习用透视规律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四、教学难点: 学习椅子的结构及其成角透视变化规律。

五、教学教具: 平行透视图、成角透视图,范画。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指名学生回答,“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错漏,并作正确的表达。

  教师出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图,学生读一遍透视特点。

二、讲授新课:

  出示椅子范画,摆出椅子两相对照。重点讲解椅子的结构及其成角透视的变化规律,椅腿与横撑的榫接关系在教学中要清楚讲解及演示这个难点。

三、讲和演示椅子的作画步骤,最后效果参看教师范作。

1、选好位置,确定椅子是什么透视形状,分析其结构比例及透视规律,画大体形。

2、刻画细部,注意两组不同方向的透视线的消失关系,每一根线都要画准。注意榫接处(局部)

3、作透视检查,看两个灭点是否消失在视平线上。

四、布置作业,教师要巡视辅导。

五、讲评:重点在对透视规律的理解与否。

七、板书:

八、后记:

  学生对椅子的写生兴趣较高,但对椅子的各种透视关系的把握能力不够好,造成在绘画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今后要着重讲解透视问题。

《静物》色彩写生画

  第

17、18课时

一、教学内容:

《静物》——色彩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静物写生,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和冷暖色彩深浅对比知识,并能在练习中运用。

三、教学重点:

  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和冷暖色彩深浅对比知识。

四、教学难点:

  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和冷暖色彩深浅对比知识。

五、教学教具:

  水果、陶罐、衬布,上课前十争钟布置好写生物品。写生范画一幅。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静物》(色彩写生画)

二、讲授新课;

1、读课文,结合欣赏《桌上的苹果》与《红色苹果》传授绘画基本知识: 构图要饱满,要有疏密的变化;色彩的冷、暖、深、浅对比的知识。

2、引导学生观察写生的对象,教师作构图和色彩冷、暖、深浅的分析。教师出示范画及演示作画步骤。

(1) 观察理解。

(2) 确定构图、起稿。

(3) 着色先主体,后环境。

(4) 整理。

三、学生作业:

  起稿,要按步骤作画,注意构图要饱满,教师巡视辅导

四、小结:宣布下一节课要带色彩上课。

  第二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1、引入新课。出示幻灯(教学目的)

2、引导学生从构图和色彩两方面欣赏课本中的范画《桌上的苹果》

  教师讲解:

  构图:画面一堆红、黄色的苹果,有疏有密的摆在黄褐色的桌上,桌子的前方可见抽屉的局部及另一桌子的一角色彩相似,背景衬以浅蓝灰的花布,花与果好像是有意的结成相互关联的整体。三部分物象,形成三条平行线(统一),每条平行线都有自己局部的变化而且构成了总体的变化。

  色彩:画面上,纯度高的红、黄两色的苹果与桌面的黄褐色组成了变化丰富的暖调,与浅蓝灰的衬布、暗黑色的投影组成冷调,使整体画面呈冷、暖对比强烈的色调,表达了热烈奔放的感情。

  边讲边板书——欣赏内容

3、引导学生用上面的欣赏方法欣赏《红色的苹果与玻璃罐》

4、引导学生观察写生的对象,教师作构图和色彩冷、暖、深、浅的分析。(教师边讲边示范)并出示范画及演示作画步骤。(板书步骤)

5、出示各种构图让学生分析其优缺点。

  出示绘画要求幻灯片:“写生时,注意构图要饱满,疏密有致,并要表现出静物环境和深浅的色彩对比”.

6、学生作业:起稿,要按步骤作画,注意构图要饱满,教师巡视辅导。

7、小结作业情况:主要从构图是否饱满,是否有疏密变化方面评价,注意表扬和鼓励学生的优点。

七、板书:

《静物》——写生画

  构图:饱满、疏密(统一变化)。

  色彩:静物和环境(冷、暖、深、浅对比)

  步骤:

1、观察理解。

2、确定构图、起稿。

3、着色先主体,后环境。

4、整理画面。

  作业:用铅笔绘制草稿。

《静物》黑白画

  第

19、20课时

一、教学内容:

《静物》——黑白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黑白画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将物象复杂的色彩归纳为单色并能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

  能以黑白两个极色表现客观对象,形体结构较准确。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将物象复杂的色彩归纳为黑白灰三个层次,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教学教具:

  素描、色彩画、黑白静物画各一幅、黑白画步骤示范挂图、花瓶、花等教具。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

  上课前摆好写生物品(分四组)。

  总结前课静物色彩写生画的作业情况,表彰优秀作业,对那些不好的作业,要概括指出改进的方法。

二、讲新课:

  板书课题:《静物写生》——黑白画。

  前一课我们是用色彩写生,这一课教大家用黑色(单色)写生。因为利用纸的白色,加上黑色,画面出现黑白两色,故称黑白画。

1、出示课前准备的三幅示范画,让学生比较他们的特点,教师再向学生讲授黑白静物画的知识和画法。

  绘画有彩色与单色两类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画有水墨画与彩墨画,都讲究黑色,有“墨分五彩”之说。黑白木刻是单色的,素描也是单色的,黑白画也是用单纯的黑色,利用纸白表现出丰富的调子,使画面具有独特的完美的效果。黑白画是基本的方法是黑白的处理。

  从两幅范画(色彩的、黑白的)的欣赏中,可以了解到黑白画是把复杂多彩的物象归纳为黑白两色去表现的。

  这是依据两个客观条件进行归纳的:

一是按物体固有色的深浅归纳为黑白两色。

二是按物体的明暗归纳为黑白两色。

  为使黑白两色衔接自然,在交界处加上用点或线条组成的“灰”色,这样画面调子更显丰富。通常称之“黑白画”,其实是有“黑、白、灰”三种色的,黑白画的效果好坏,常与“灰”色处理是否巧妙有关。

2、按教材中黑白画静物写生的步骤示范,教师在示范时要特别强调灰色的处理。

“灰”色的画法,一般是讲线条的排列,整齐则有美感,紊乱则效果差。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本节课要求用铅笔完成黑白稿,构图要饱满。

四、小结:表扬构图饱满的作业,鼓励学生为主。并布置下一节课要备的用具(笔、墨、及白色水粉)。

  第二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学习用黑白两色表现物象复杂的色彩,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复习旧知:

1、引导学生分析黑白画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2、检查学生的铅笔黑白稿并作评讲:

  着重于黑、白、灰的处理和画面效果的好坏。

3、指出学生构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的方法。

三、指导学生用毛笔、钢笔或水笔作黑白画。

  教师巡回辅导,重点放在画面的工整及灰色的处理上。

四、讲评:全面鼓励学生,择优表扬构图好、画面工整的作业。

七、板书:

《风景》色彩写生画

  第

21、22课时

一、教学内容:

《风景》——色彩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风景写生画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山川自然景色的秀丽,增进热爱祖国的感情。学习运用色彩表现景物因气候、光线不同而造成的微妙的色彩变化。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景物在不同季节、不同光线下造成的色彩变化。

四、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色彩表现景物因气候、光线不同而造成的微妙的色彩变化。

五、教学教具:

  风景画若干幅、风景写生步骤图、写生范画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板书课题。《风景》——色彩写生画

  教师出示不同季节、不同时光的风景写生作品,让学生欣赏。

  提问:“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季节、时光的不同?”

  教师小结:风景画是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的绘画。风景画能表现大自然美丽的景貌,也能将不同气候、不同光线造成的色彩变化的景物描绘出来,使生活美变为艺术美。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课本第16页右上图的风景彩色照片,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再欣赏右中图林风眠的中国画《山村秋林》,让学生领略艺术美,激发学生学习风景画的欲望。

《山村秋林》是我国现代画家林风眠的作品。他的中国画融入西洋画的明暗画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画面描绘了山村秋天的美丽景色。在山岳重叠的环抱中,数间白色瓦房,在披着美丽的金黄色彩的山林衬托下,鲜明突出。画面异墨如金,只有近景的两棵树、中远景的树干及平房瓦顶是用浓墨,疏密有致地组成有节律的形式美;大面积金黄色的秋树和水面倒影相映成趣,加上远山的紫灰色和明朗的天空,组成了幅山明水秀的金黄色的秋天美景,在平凡的山村景色中挖掘出让人陶醉的艺术美。

2、根据教材分析讲解风景写生的基础知识。

3、讲授风景写生的步骤。

  挂出作画步骤图,接着,教师示范,边示范边讲解作画步骤及注意要点。

(1) 用铅笔或其他单色笔将构图画好。

(2) 先画主体景物(对树木的画法,讲演要具体、详尽)。

(3) 添画配景和环境色彩。

三、学生作业:带领学生到写生地点,各人自选景色。要根据自己的感受,考虑描绘什么季节或什么时光的风景,用什么色彩去表现,要求在本节课完成构图,下一节课进行着色。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带学生回课堂进行小结。

  第二节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带领学生到写生地点,查学生的图稿,挑选优秀作业,让大家面摩,以启发需要作构图改动的学生修改构图。

二、复习色彩知识:围绕表现什么气候,什么时光,怎样用色等问题,作复习。

三、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第17页上图,教师分析心高的油画《乡村街道》。这幅画描绘了法国乡村的街道景色。在金黄色的街道上有占了画面大部分面积的红色屋顶、白色的墙壁的民居。瓦檐下有块黑色的投影,把正午强烈的阳光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再加上右边处在投影里的黑瓦顶的对比,在明亮到几乎近似白色的天空衬托下,成功地用色彩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的乡村景色,仿佛使人感觉到酷暑的高温。

四、继续作业,教师辅导:本节课要求完成风景色彩写生画。要求画出景物的不同气候或不同时光的色彩。

五、带学生回教室,小结后简评学生作业情况。

七、板书:

《宋体美术字》工艺

  第23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宋体美术字》——工艺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美术字的用途,了解宋体美术字的特点和基本笔画笔形,初步学习书写美术字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了解宋体美术字的特点和基本笔画的写法。

四、教学难点:

  了解宋体美术字的特点和基本笔画的写法。

五、教学教具:

  准备老宋、仿宋体、长宋体三种范品和宋体美术字的基本笔画的挂图。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美术字的范品,简介宋体美术字的由来、演变及其特点和实用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出示基本笔画的挂图,认识笔形的特点和书写方法,边讲边板演。

三、讲解美术字的结构:

  归纳为:左右、左中右、上下、上中下、包围、半包围及独体字等七种不同的结构。

  写美术字先要打格,使字与字的大小一致,还得在格子内画分出偏旁部首所占的比例,才好安排。

  教师列举几种不同的结构的字,在黑板上示范,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学生作业:

  教师辅导,每人用宋体美术字写出自己的名字。

1、分析自己名字的字体结构属于哪一类结构,各部分应占格的多少位置,例如:左右结构的“何”字,“亻”旁占有1/3,“可”占据2/3等。

2、对照基本笔形在格上用铅笔、直尺画空心稿,要做到笔画横细竖粗,字与字的笔画要统一,要写满格。

3、填上黑色。

五、评讲;对照“笔画形状是否统一,结构是否稳妥,三字在格内是否满格,大小一致”,共同评议优劣。

七、板书: 《宋体美术字》——工艺

  用途:书籍、报刊、广告、包装常用的一种字体。

  笔画特点:字体方正、横平、竖直、横细、竖粗

“点如瓜子撇如刀,横细竖粗捺如扫。” 书写步骤:

1、分析字体结构。

2、对照基本笔形在格子上用铅笔画童单线稿。(写满格)

3、用直尺画空心稿。

(笔画横细竖粗,字与字的笔画要统一,要写满格)

4、填上黑色。

八、后记:

《变体美术字》工艺

  第24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变体美术字》——工艺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理解变体美术字的应用和变化的规律,并学写变体美术字。

三、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对“变”的构思和审美的能力,按易认、美观、统一的原则加以变化。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同一类型的笔画变化要一致,字形变化要让别人看得懂。

五、教学教具: 变体美术字样品,范品、学生优秀作业。

六、教学过程:

一、相入新课:

  出示学生作业,总结前课学写宋体美术字的情况,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以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课:

  出示变体美术字挂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它与宋体美术字的异同。

  教师小结:变体美术字,是在宋体美术字、黑体美术字的基础上,把笔画、字形作了改变或夸张,使其更具装饰性的一种字体。绘写时根据文字的内容,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字形、笔画、结构进行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具有多样的自由变化,啬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强化字精神含义的目的。

三、讲授变体美术字的写法:

  讲演结合,先说明变体美术字的实用意义。按课本所示的三种常见变化规律,讲授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设计和书写方法。重提出:笔形的变化、讲究实用性、可读性、艺术性等。

  板书:特点:行动活泼、趣味性强。

  用途:多用于广告招贴、商品包装,报刊标题、书籍的书] 名等。

四、引导学生对课本字例作评议,以拓宽学生对变体字“变”的思路。

五、学生进行作业,教师辅导:

  选一个字或一个词,如“浪花”或短句“向前进”、“改革开放”等,根据文字的内涵来构思“变”的形式。使其体会变体美术字的适应性。

六、评讲:对基本掌握写变体美术字的学生给予鼓励。

七、板书:

  变体美术字

  特点:行动活泼、趣味性强。

  用途:广告招贴、商品包装,报刊标题、书名。

《标志》设计

  第

25、26课时

一、教学内容:

《标志》——设计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标志的意义和用途,学习标志的设计和绘制方法。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标志的设计方法。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设计的内容、用途、性质、特点等用单纯明快的图形设计标志。

五、教学教具:

  各种标志的放大图、范画、步骤图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引入新课:

  总结前课学习美术字的情况。展示第十一届亚运会的的海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引导学生观赏、分析,然后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先让学生观赏课本第20、21页各图的视觉形象,了解它包含什么内容,然后教师简述“标志”的意义和作用。

  标志是一种特定的标记,它是一个国家、城市、单位、组织、商品等的象征,分别称为国徽、城徽、校徽、队徽或商标等。

  标志应能明确地表达出对象的主要特点,简练明了、醒目突出、优美生动、富有装饰性。

  这课教学生学习设计一个象征学校的标志。接着启发学生设计:

1、分析课本图例以启发学生的思路(以亚运会的标志和少年先锋队队旗的标志为重点欣赏。

2、分析学生作品(21页右下图),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兴趣和分析21页左图“标志主要有几种类型”,进一步开拓设计思路。

(1) 以各种具体形象为图案。

(2) 以几何形为图案。

(3) 以文字为图案。

3、出示准备好的各种标志和设计好的校徽供学生参考。

三、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象征学校的标志(校徽或课外小组的标志)。

  要求:标志图形要简练,含义要明确,有装饰性,图形不变而色彩可以改变,强调不能抄袭。

  本节课画出设计图稿,下一牙课着色完成。

四、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五、课堂小结:

  标志的设计和绘制,必须要明确设计对象的内容、用途、性质、特点等,用单纯的明快的图形把这些内容概括在内。标志的图形构成,有用具象的文字的或几何图形的,无论用什么都要包含表达有关的内容。

  第二节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检查学生的设计图,发现优秀作业,介绍学生观摩,启发全班学生修改草图。

二、布置学生着色。

  提示:

1、色彩不宜太复杂,一般一超过三种色。

2、着色一般用平涂。

3、可参考有关图例,启发思维。

三、学生着色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评讲:

  展示优秀作业,进行表扬,以鼓励全班同学。

七、板书:

《招贴画》设计

  第

27、28课时

一、教学内容:

《招贴画》——设计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招贴画的特点和作用,并通过对招贴画的欣赏,提高审美能力。初步学习招贴画的设计制作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学习用最典型最简练的形象表达主题,了解招贴画的特点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

  通过对招贴画的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教具:

  各种形式的招贴画、设计步骤图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出示各种形式的招贴画复制品,让学生观赏,问:“这是什么画?”

二、讲新课,板书课题:招贴画——设计

  让学生朗读课文,板书:“主题突出,色彩对比强烈,文字简洁易懂,形式新奇独特。”再指导观赏课本第22页的图例。

三、启发学生按下面四点内容思考:

1、招贴画的作用,

2、招贴画的特点。

3、招贴画的内容。

4、招贴画的设计步骤。

四、教师按上面四点讲解:

1、招贴画是宣传画的一种,贴在繁华显眼的地方,向群众宣传的。

2、招贴画的特点是:主题突出、色彩对比强烈,文字简洁易懂,形式新奇昴特,在短时间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招贴画宣传的内容很多:如电影、戏剧、音乐会、各种会议、展览、运动会、商业活动等等。

4、招贴画的设计步骤:

  教师用自己创作的范品介绍自己的设计经验,使学生对设计步骤有更具体的理解。边讲边示范,用课前准备的“招贴画设计制作程序”作完整的补充:一是动手前要对设计招贴画的内容作分析,二是要明确目标,在选择典型形象,用什么响亮的标题及色调等方面作认真思考,心中有数了才动手。

(1) 起稿。

(2) 画主体和大色块。

(3) 将画面补充完整。

(4) 加文字说明。

五、布置作业,以学校的一次活动为题(教师提示活动的内容如合唱比赛等)设计一幅招贴画。

  要求形象简练,突出主题,注意大色块的对比,字体和色彩要与整体相协调(本节课确定招贴画的主题,设计招贴画稿,第二节课着色完成)。

六、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七、课堂小结。

  第二节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检查草稿,分析设计优秀的草稿,开启全班同学的思路,进出口修改草稿。

二、教师提示:

1、招贴画的文字即“题目”,要简洁易懂,作为构图的一部分认真处理,选用的形象要有鲜明的特征,使之突出主题,色彩要对比强烈、醒目。

2、要用美术字书写画面的文字。

3、着色时要讲究色彩调子,又要注意主体的色彩和背景的色彩关系,做到既对比又调和。

4、引导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思路,认真审查、修改设计图。

三、学生着色,完成作业,教师辅导。

四、课堂评讲。

七、板书:

《布袋木偶》制作

  第

29、30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布袋木偶》——制作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布袋的造型制作,加深学习对民间木偶戏的艺术特点及成就的理解,学会制作布袋木偶。

三、教学重点:

  学习布袋木偶的造型设计,从总体设计到制作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

  学习布袋木偶的造型设计,从总体设计到制作的过程。

五、教学教具:

  木偶样品、制作步骤用的部件和工具材料、剪刀、针、线、布料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

  评讲上一节课的作业,引入新课,播放木偶戏录像。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布袋木偶——制作。

二、讲授新课:

1、解题:木偶由木头雕刻的人物头部配上衣饰而成,用木偶来表演的戏剧,称为“木偶戏”(木偶戏是由人操纵表演的“小人戏”)。布袋木偶全是用布做的,穿的衣服宽大似布袋,因此叫“布袋木偶”。

2、引导学生看课本图例,教师展示样品,并在堂上表演,以诱发学生制作“布袋木偶”的欲望。

3、根据教材分析介绍我国著名的民间木偶的艺术特点及成就。

4、布袋木偶如何制作呢?

  让学生观察课文下图,领会木偶制作的方法。

  然后教师演示:

(1) 裁好木偶用的衣服(两层),大小以能穿进整只手,拇指、中指能插入衣袖为宜。

(2) 把木偶衣服缝制好。

(3) 制作木偶头(可用废旧乒乓球、鸡蛋壳、或者用双层绒布缝制,内填碎布、棉絮等。。

(4) 头部加工,绘画脸谱。

(5) 组装,加上别的装饰物直至完成。

三、布置作业:

  每人做一个布袋木偶。

(宣布要求:本节课设计、分别裁制衣服,做好头部造型。下一节绘画脸谱、组装完成)。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五、课堂小结。

  第一节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检查前课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继续制作,教师辅导:

  重点辅导学生对头部的制作、绘画及装饰加工等。

三、学生表演木偶戏:

  安排10分钟,让学生自由组合,用各人自制的布袋木偶,表演一段木偶戏。

  要求:注意课堂纪律,以免影响邻班的上课。

四、评讲:

  表扬做得最好演得最好的学生,最后作学习情况小结。

七、板书: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13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而对立体造型的感知由于起步较晚,稍有欠缺,尤其对物体的空间认识尚有不足,设计应用领域中的动手制作能力也有待加强。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由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部分组成。其中设计应用课占到60%以上,综合课也占了较大比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的任务: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1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采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四、教学重点难点:

  这册教材多部分是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设计、想象能力。促进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五、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3、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采用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带领学生 探究美术学科的奥秘,可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

4、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5、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6、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进行班级作业交流,增强竞争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 1 古老的交通工具

  2 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 3 上学的路

  4 红绿灯下

  5 壮观的高架桥 6 汽车博览会 7 我们的地下世界 8 表情丰富的脸 9 休息的人

  10我喜欢的运动‘ 11剪团花,巧装饰 12巧变虚形与实形 13大嘴巴纸玩偶 14春天的故事 15夏日凉风

  16秋天的落叶 17冬日的乐趣 18“捉迷藏” 19小魔盒

  20小舞台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14

  岭南版新教材一年级第下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一、全册教学要点(综合能力、活动能力、思维训练)

1.综合能力:能观察自然与环境的形、色、声、光之变化,喜欢动手接触多种艺术媒材,初步认识自我,体会亲情,有多感官感受和自我表现变化之美的兴趣。

2.活动能力:侧重探索美化自身与生活相联系的活动能力。(想象、创作、表演、展示)。

3.思维训练:观察好奇、亲情自爱、审美兴趣、大胆想象。

二、全册教学要求:

1.课堂准备、课堂引入、课堂发展、课后延伸。

2.收集与剪新信息、寻找与发现新材料、思考与设计新形象、尝试与创造新技法。

3.要求学生在学完一课学后,会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动手做、评一评、我学会了什么?等感觉和感受。

三、全册教学安排:

1.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欣赏课:漫游飞行世界、(一课时)海底世界多奇妙(一课时)

2.二单元:点线色,你我他:五彩的泡泡(一课时)七彩虹(一课时)快乐的小鸟(一课时)昆虫王国(一课时)大鱼和小鱼(一课时)小动物和妈妈(一课时)。

3.第三单元:奇怪的形状:奇特的海螺(一课时)美丽的海星(一课时)神奇的大海怪(一课时)。

4.第四单元:迷人的色彩:动物的花衣裳(一课时)涂色游戏(一课时)我在天上飞(一课时)。

5.五单元:材料的幻想:漂亮的花纹(一课时)手套袜子的妙用(一课时)有趣的鞋(一课时)丑小鸭与白天鹅(一课时)会伸缩的动物(一课时)我们的动物乐园(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1.要以学生的趣味心理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组织作为切入点,优化教材的组织方法,建成以学习活动过程和学生成长体验为主线的新体系。

2.突出“美术、人文、科技”交融的创新教育理念,体现“内容综合化、教学活动化、作业弹性化、评价多元化”的系列性。

3.开发和使用图象、音响、互联网等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立体认识,体现信息时代的特点。 4.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选择与提供观念新颖、趣味性和冲击力较强的视觉形象,同时也注意视觉形象的多样性与美术语汇的综合训练。

  岭南版新教材一年级第下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一、分析全册教学要点(综合能力、活动能力、思维训练)

1、综合能力:能观察自然与环境的形、色、声、光之变化,喜欢动手接触多种艺术媒材,初步认识自我,体会亲情,有多感官感受和自我表现变化之美的兴趣。

2、活动能力:侧重探索美化自身与生活相联系的活动能力。(想象、创作、表演、展示)。

3、思维训练:观察好奇、亲情自爱、审美兴趣、大胆想象。

二、全册教学要求:

1、课堂准备、课堂引入、课堂发展、课后延伸。

2、收集与剪新信息、寻找与发现新材料、思考与设计新形象、尝试与创造新技法。

3、要求学生在学完一课学后,会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动手做、评一评、我学会了什么?等感觉和感受。

三、全册教学安排:

  A) 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欣赏课:漫游飞行世界、(一课时)海底世界多奇妙(一课时)

  B) 二单元:点线色,你我他:五彩的泡泡(一课时)七彩虹(一课时)快乐的小鸟(一课时)昆虫王国(一课时)大鱼和小鱼(一课时)小动物和妈妈(一课时)。 c) 第三单元:奇怪的形状:奇特的海螺(一课时)美丽的海星(一课时)神奇的大海怪(一课时)。

  D) 第四单元:迷人的色彩:动物的花衣裳(一课时)涂色游戏(一课时)我在天上飞(一课时)。

  e) 五单元:材料的幻想:漂亮的花纹(一课时)手套袜子的妙用(一课时)有趣的鞋(一课时)丑小鸭与白天鹅(一课时)会伸缩的动物(一课时)我们的动物乐园(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1、要以学生的趣味心理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组织作为切入点,优化教材的组织方法,建成以学习活动过程和学生成长体验为主线的新体系。

2、突出“美术、人文、科技”交融的创新教育理念,体现“内容综合化、教学活动化、作业弹性化、评价多元化”的系列性。

3、开发和使用图象、音响、互联网等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立体认识,体现信息时代的特点。

4、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选择与提供观念新颖、趣味性和冲击力较强的视觉形象,同时也注意视觉形象的多样性与美术语汇的综合训练。

  一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对这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爱校如家,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 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 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为使学 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 展奠定良好的基矗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机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 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经验和教训1.教师要 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 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 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 学。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6、对学生美术学习的 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进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7、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四、自身素质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一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对这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爱校如家,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 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 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为使学 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 展奠定良好的基矗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机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 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经验和教训1.教师要 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 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 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 学。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6、对学生美术学习的 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进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7、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四、自身素质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第上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与人文、社会科技、学生活的联系,找出了结合点。

2、注重基础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学习领域,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图像世界,关注多视角的观察要点。 4挖掘、拓展教材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注意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与特点。

6、灵活设计评价要点,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学生情况发析:

1、学生由幼儿园转入小学,这是学生心理的一大转折,在心理接受能力与学习方法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

2、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3、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指导。

4、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像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教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准备课(认识美术课) 1 第二周 第一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一课 美妙的小世界 2 第三周 第二课 神奇的大世界 第二单元

  点线色,你我他

  第三课手拉手 找朋友 1 1 第四周 第四课 圆圆、方方和尖尖 2 第五周 第五课请你认识我 第六课变幻的画面 1 1 第六周 国庆长假

  第七周 第七课 哈哈镜 笑哈哈 第八课 我爱我家 1 1 第八周 第三单元玩泥沙,好快活 第九课 快餐美食店

  第十课 生肖动物大聚会

  1 1 第九周 第十一课 可爱的小虫 第十二课 节日的小彩旗 1 1 第十周 第十三课 有趣的吊饰 第十四课 多变的纸拉花 1 1 第十一周 第十五课 漂亮的小彩灯 2 第十二周 第十六课 指偶真好玩 第十七课 我心中的太阳 1 1

  第十三周 第十八课 月亮的故事第十四周 第十九课 雪孩子 2 第十五周 第二十课 遥远的星空 2 第十六周 主题创作 奇异的树 2 第十七周 期末复习与考核(美术) 2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与检测

  小学美术第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人文、社会科技、学生活的联系,找出了结合点。

2、注重基础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学习领域,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图像世界,关注多视角的观察要点。 4挖掘、拓展教材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注意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与特点。

6、灵活设计评价要点,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学生情况发析:

1、学生由幼儿园转入小学,这是学生心理的一大转折,在心理接受能力与学习方法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

2、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3、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指导。

4、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像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教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准备课(认识美术课) 1 第二周 第一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一课 美妙的小世界 2 第三周 第二课 神奇的大世界 第二单元

  点线色,你我他

  第三课手拉手 找朋友 1 1 第四周 第四课 圆圆、方方和尖尖 2 第五周 第五课请你认识我 第六课变幻的画面 1 1 第六周 国庆长假

  第七周 第七课 哈哈镜 笑哈哈 第八课 我爱我家 1 1 第八周 第三单元玩泥沙,好快活 第九课 快餐美食店

  第十课 生肖动物大聚会

  1 1 第九周 第十一课 可爱的小虫 第十二课 节日的小彩旗 1 1 第十周 第十三课 有趣的吊饰 第十四课 多变的纸拉花 1 1 第十一周 第十五课 漂亮的小彩灯 2 第十二周 第十六课 指偶真好玩 第十七课 我心中的太阳 1 1

  第十三周 第十八课 月亮的故事第十四周 第十九课 雪孩子 2 第十五周 第二十课 遥远的星空 2 第十六周 主题创作 奇异的树 2 第十七周 期末复习与考核(美术) 2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与检测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已近尾声。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教师更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节课。

1、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美术教材中内容过于浅显和繁杂的内容(如范例画和步骤画),作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

3、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视美术基本技能教学,加强课堂当场的示范指导,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逐步学会基本的美术表现方法。注重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过程指导,凡是学生在技能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以具体指导;对优秀作业、独创性作业予以及时肯定。

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进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阅读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新时期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上有收获,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更新观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做到更好。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教师更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节课。

1、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美术教材中内容过于浅显和繁杂的内容(如范例画和步骤画),作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

3、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视美术基本技能教学,加强课堂当场的示范指导,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逐步学会基本的美术表现方法。注重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过程指导,凡是学生在技能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以具体指导;对优秀作业、独创性作业予以及时肯定。

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进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阅读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新时期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上有收获,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更新观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做到更好。

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14篇(美术领域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岭南版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共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