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原文

时间:2023-04-28 20:34:34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会员“wenxiaaocan”收集的黄帝内经原文(共4篇),欢迎参阅。

黄帝内经原文

黄帝内经读后感 篇1

  黄帝内经读后感500字 《黄帝内经》读后感

  经过了半年的大量阅读《黄帝内经》,老师终于给我们解经了,当解完一段以后,每个人都站起来发言,而我也深有体会。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两汉年间,在内容上主要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人的对话形式展开。下面我来解一小段给大家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呀,大都能活过100岁,而且动作灵活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到了50岁上下就动作迟缓有了衰老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们大都懂得养生之道,能够效法天地间的阴阳变化来调节自己,饮食有规律,不过分操劳,所以能活到100岁。现在的人就不同了,他们拼命地喝酒,任意地妄为,过份地生气,贪图享乐,起居没有规律,所以到了50岁左右就衰老了。”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从小很努力用功读书,事业一番风顺,而且从不做坏事,是一个好人,可他也只活到了65岁。他死后很不服气于是去问上帝,上帝帮他一查原来他能活到102岁,那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他平时的时候不注意调养自己,饭不好好吃,觉不好好睡,很容易生病,所以到了晚年就没有长寿,但如果他从小就保养自己的话,那他就能活过百岁。其实自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己能活多久的寿命,关键看你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好的习惯和乐观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要注意四季气候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

  希望大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发脾气,善待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希望所有人都能够长寿!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黄帝内经心得体会 篇2

《黄帝内经》心得体会500字

《内经》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著作,当中论及的许多医学观点是中医学的菁华所在。相信你读完内经之后获益良多。接下来分享关于内经心得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读《黄帝内经》实修入门心得体会

  参加了辛庄师范行益老师的《黄帝内经》实修入门课程,七天的学习生活,开启了我对生命认知的大门。

  从辟谷入手,用七天的时间,在身体上断掉了习以为常的一日三餐,转而用站桩、打坐,满腹经纶读经、刻石呼吸法等等种种方式,为身体疏通和补气。腹腔清理,净化全身,启动了原来对它一无所知的生命的另一套系统,改变了我原以为的辟谷是通过饿肚子来挑战人体生理极限和提升意志力的一系列想法。全程辟谷下来,身体清净,头脑也变得清明。

  在心理上,辟谷打破了对断食的恐惧和对食物的依赖,原来生命还可以有如此多样如此广阔的可能性,对自己从前的认知感到十分浅薄和幼稚!从我当然知道、到我可能不知道、我知道的可能不是真相再到我真的不知道,这种广袤无垠的开阔性,只需觉察到一点点,即可帮助我改变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困惑,我执一放,生活和谐,心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灯一明,无明即破。

  从精神上,辟谷带领我从更高一层的维度上了知,种种贪嗔痴,都是因为自己需要的不多,而想要的太多,抬头环顾自己的四周自省,我竟然拥有这么多,我想要的一点点,上天以十倍百倍的回报赐予了我,苦难和幸福,都是生命带给我的功课和礼物,心中被感恩充满,喜悦涌动。

  真心真诚的面对生命本身,认认真真做人,老老实实生活!

  黄帝内经读后心得

  经过了半年的大量阅读《黄帝内经》,老师终于给我们解经了,当解完一段以后,每个人都站起来发言,而我也深有体会。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两汉年间,在内容上主要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人的对话形式展开。下面我来解一小段给大家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呀,大都能活过100岁,而且动作灵活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到了50岁上下就动作迟缓有了衰老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们大都懂得养生之道,能够效法天地间的阴阳变化来调节自己,饮食有规律,不过分操劳,所以能活到100岁。现在的人就不同了,他们拼命地喝酒,————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任意地妄为,过份地生气,贪图享乐,起居没有规律,所以到了50岁左右就衰老了。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从小很努力用功读书,事业一番风顺,而且从不做坏事,是一个好人,可他也只活到了65岁。他死后很不服气于是去问上帝,上帝帮他一查原来他能活到102岁,那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他平时的时候不注意调养自己,饭不好好吃,觉不好好睡,很容易生病,所以到了晚年就没有长寿,但如果他从小就保养自己的话,那他就能活过百岁。其实自己能活多久的寿命,关键看你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好的习惯和乐观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要注意四季气候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

  希望大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发脾气,善待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希望所有人都能够长寿!

《黄帝内经》学习心得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障碍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新一轮疾病的挑战。

  在综合医院许多科室,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那些心理障碍患者反复就医、反复检查,却得不到及时正确地识别和有效地治疗,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饱受经济和病痛的双重折磨,同时也造成医疗资源的很大浪费。由于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综合医院的诊疗工作中,心理障碍的识别和治疗并没有引起医生足够的重视。

《内经》整体观中提出形神合一的观点,形神问题可理解为身心关系问题。其一方面认为形为神之本,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神本于形,同时也反作用于形,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神可以直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如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破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抑郁、焦虑、恐惧情绪太过伤及所藏之神,神伤则会时时恐惧,不能自主,久而大肉削瘦,毛皮憔悴,气色枯夭。

  内经》中很多思想和现代西方的心理学中的很多理论不谋而和,证明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我们可以从中医理论对身心疾病做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加对身心疾病的识别能力和治疗率。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4

黄帝内经立春养生 篇3

《黄帝内经》学习心得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医学界对体液(阴液)动态平衡系统就有所认识,虽然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与现代的认识比较是不完善的。《素问·经脉别论》曰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段可谓是对人体水液代谢的经典论述。

  东垣在其著作中,曾引用《素问·经脉别论》以上的一段原文来论述和说明正常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过程,即水液入胃,经过脾的转运,将精微布散全身,并上输于肺通过肺气肃降,通调水道,而输注于膀胱。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藏津液。膀胱中之津液,经肾的气化,将其中之浊者化为尿液而排出。这种代谢过程,还必须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阴阳的升降出入,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断进行平衡调节,以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此即水液代谢之理。

  综上所述,水液代谢的生理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为要,若三脏功能失调,则可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过程,破坏水液代谢的平衡,从而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环流障碍,水液停滞,或津液大量丢失等病理改变。津液生成不足或大量丢失而伤津化燥,甚则阴液亏虚,乃至脱液亡阴,其治宜滋液生津、滋补阴液、敛液救阴。津液停聚则为湿、为饮、为水、为痰,其治当以发汗、化湿、利湿(尿)、逐水、祛痰为法。

  以下是几例水液代谢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从水液代谢来看治病“巧于开表”。水肿:水肿乃水道不得通利,水

  饮痰湿停聚为患,治疗水肿之患不论表里内外各部,皆从调理三焦气化入手,肺气得宣三焦气化自利矣,不论其表里、寒热、虚实皆当巧于宣肺,巧开表闭。癃闭:癃闭一证亦乃由于三焦气化不利,肺气不得宣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功能失常。当此之时,亦然应当开人体之表,使肺气宣达水道通利,三焦气化自然恢复正常,小便之苦可解。

  二、从水液代谢来看消渴(糖尿病):脾主运化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脾阴、脾阳的协调作用来完成,从而起到运化、升清、统摄之功,具有维持机体活动和化生津液气血的重要功能。脾阴与脾阳的不足,在消渴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治疗重在治脾。

三、从水液代谢来看痰饮证:饮证属于阳虚阴盛,本虚标实,其产生主要是脾虚而涉及于肾,进而导致脾肾阳虚,运化失职,制水无权,肾阳虚不能蒸腾气化,水液蓄积而成。故治饮当以温阳利水为原则,消逐水饮为目的。而痰的形成与肺、脾、肾、三焦气化功能有关,气行则血行,气血流畅则脾气散精,水道通调,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痰无以生。所以治痰必须治气,最终而杜绝生痰之源。从《内经》"饮入于胃…"学习中引发的思考:

《内经·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睥,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总结了人体的津液代谢过程,提出了人体的津液代谢与肺、脾、肾3脏紧密相关,为后世的津液代谢及津液的病理、治疗的论述提供了依据.后世在治疗关于水液疾病的问题上,多以此为依据,收益颇多。

王立志黄帝内经心悟系列之:实证内经 篇4

《素问·藏气法时论》浅析之心系部分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阐述了五脏之气的生理及病证的传变、转归、预后、治法与药食五味所宜等内容。后人将其中五味与五脏相合补泻称为五脏苦欲。后世医家利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所谓“五脏苦欲”之“苦”,即患也,困也,也就是难以忍受之意。“欲 ”者,喜也,即需要之意。五脏所苦,实属五脏之病理变化 ;五脏所欲,乃是五脏生理之特性。因此,遂本脏所欲,顺其性而治者为补;逆本脏所喜,反其性而治者为泻。这与《素问·至真要大论》“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的含义截然不同。该理论从五脏特性的“苦欲”这一特殊角度,揭示了饮食调养及药物治疗的规律,对后世医家有着重大启迪。

  金代著名医家张元素最先明确地将苦欲补泻理论与具体药物联系在一起。他在《医学启源》中谓:“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 ;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黄芪、甘草、人参 ”由于张氏补充了五味补泻药例,从而促进了苦欲补泻理论在中药学领域的应用,对后世认识和总结药物功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弟子李东垣据张氏补泻药例又结合《素问 ·至真要大论》之运气学说而有发挥,后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五脏五味补泻”均收入了张元素对苦欲补泻隅举的标准药物,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该理论的影响。下面我将对其中的心之苦欲理论对后世心病治疗及饮食调理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出发,粗浅地探讨一下我对该理论的一点见解。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等条文,揭示了传统中医药理论中的利用药物气味之偏救补人体五脏阴阳气血之偏的治疗大法。后代医家缘此以为经,创制出了生脉散、清营汤等千古名方,至今仍在临床广泛使用。在食疗养生方面,药食物的性味理论也是指导健康饮食的重要法则。

  心为火脏,主神明。“心苦缓”。指心气苦于驰缓,心气容易涣散不收,比如《范进中举》中多次落第的范进因得知自己中举,而导致大喜过望,神气涣散而精神异常。心气驰缓主要表现于心的阳气不足,以致心悸、气短、自汗及神昏等,汗多不只伤津血,也耗心气、心神。所以治疗上不但要益气助阳,也要敛汗收气。以免气阳虚脱之变。酸味药有收敛作用可以收敛心之神气,故“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常用药如酸枣仁、麦冬、五味子、龙骨等。前面提到的生脉散,由麦冬、人参、五味子构成。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助阳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收敛心之神气,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助阳、敛汗收气、生津止渴,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本方现代除用于治疗肺系疾病属气阴两虚证者,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律不齐、心肌炎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生脉散对心系疾病的应用正是现代对“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经旨的很好诠释。

  在五行理论中,心主火,肾主水,而水克火。人之生机在于水火,水火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心火炎上,故宜使之下;肾水泄下,故宜使之上;水上火下名之曰交,交则为既济,不交则为未济。心体濡润则心火得润下,“心欲软”即指心火润下,为心之所“欲”。咸在五行中归属水,水曰润下,咸味之品能润下,故补心用咸味药。心主火,心火亢盛为其常见的病变。心火亢盛,则可致刚急、坚燥之证,如烦躁、谵语、癫狂等症状,无一不是刚烈之象。对此火旺之证,可用水制之,引水克火,使心火下行,则心体可救。咸味药有水性,为心之所欲,故能补耗散之心气。如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磁朱丸,磁石味咸,入肾,滋肾水,使水火交济,则心火下行,诸症自除。再如清·吴瑭《温病条辨》中治疗温邪深入下焦的三甲复脉汤,其证表现为热深厥甚,心中憺憺大动,心胸疼痛等心气耗散之象。其中的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名为三甲)均为咸味药,三药共凑调补心气之功,力猛而专,临床中对证使用,疗效确切。

  以上是我对心之苦欲补泻理论的一点粗浅的认识。脏腑发病及其用药原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而五脏苦欲补泻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五脏苦欲补泻的原则,对于指导临床实践至为重要,正如《医学必读》说:“夫五脏之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要义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医。”五脏有苦欲,药物有五味,各随脏喜恶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补泻作用。所以医者不仅要掌握药物的性昧,还须了解药物的归经和功用。

  参考文献

[1]方光平.五脏苦欲补泻之探析[J].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2002,23(2):43-45.[2 ]陈勇.蒋麟,张廷.试论《内经》“苦欲补泻’’理论对中药学的指导意义[J].中医杂志,2005,1,46(1):63-65.[3]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 ].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0 :4 16.

[4 ]杨德平.五脏苦欲补泻学说对组方遣药的指导意义[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6(4).26-27.[5]刘春阳.《素问·藏气法时论》心苦欲理论探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 2(3)8-9.[6]郑洪新.张元 素医学全书.医学启源 [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16 .

黄帝内经原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