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景点介绍

时间:2023-04-29 10:20:5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会员“xunfan”收集的张家界景点介绍(共6篇),供大家参阅。

张家界景点介绍

张家界景点介绍导游词 篇1

  在天门山1264米高的绝壁之上,生出一个南北洞穿的天然门洞,洞底至洞顶米,宽37米,纵深30米。洞北面顶部边缘,有倒垂的龙头竹,它的根像龙头,树叶像凤尾,因此又叫凤尾竹。东侧是高约200多米的沟槽,有泉水从上面飘散,落下点点梅花雨。据说谁能张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门洞口,经常能看到岩燕飞舞,山鹰盘旋。随着天气的变化,天门洞有时候吞云吐雾,有时候明朗似镜,构成循环往复、瞬息万变的气象景观。

  那么,天门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覃功炯先生认为是“漏斗”溶蚀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天门洞东侧地形微向西倾,西侧地形微向东倾,向斜的核部正对天门洞道。东西两壁为两条走向320度左右节理所切,同时有一条走向40度的节理在天门洞处与其相交。洞顶的两处岩溶漏斗也对岩溶过程起了重要作用。雨水落下后,地表水顺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动,一部分涌入土中的水,顺着地层的层间裂隙朝着向斜的核部汇集下流,长期不断的溶蚀过程使局部崩塌,最终使两组溶洞并为一体,形成了天门洞。

  但是,也有人对此产生异议:天门洞照此理形成,为什么洞的底座是一块巨大的平台,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吗?所以说,天门洞的形成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天门山寺)天门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古称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代时,因择址不当而屡遭风摧又常遭水荒,才将天门山寺从东部山顶迁移至此。以前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古寺门楣上刻有“天门仙山”四字,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传为李自成部将野拂撰书。进门为大佛殿后面有观音堂,两边六间平房,最后一栋是祖师殿,规模宏大。民间概括为“三进堂、六耳房,砖墙铁瓦锅如圹”。山寺原建筑十分讲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并塑有佛道神像菩萨等。还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钟一口,一座七级石塔和一个大化钱炉。据碑刻记载,自清乾隆至民国五年的163年间,天门山寺共修葺过七次,香火曾盛极一时,湘鄂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信徒络绎不绝,都来这里进香拜佛。现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规模地修复天门山寺,昔日的繁华又将重现。

关于景点介绍 篇2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最佳旅游时间都江堰全年气温较高,年均温12~20℃,冬暖夏热,四季不明显,四季皆适宜旅游。

  历史文化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由都江堰而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诸如“二王庙”、“伏龙观”、“观景台”等处的人文景观;改建鱼嘴挖掘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和“饮水思源”石刻;歌颂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诗、词、书画的水文学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都江堰有块石碑,上面刻着“深淘滩,低作堰”字样。

景点介绍导游词 篇3

  妙法寺位于屯门北蓝地青山公路边,以建筑奇特见称,因地制宜,寺高四层,舍弃一般佛寺的进第结构,改把佛殿分为三层:底层为弥勒殿及四天王殿,第二层为法堂;顶层为万佛主殿,千手观音殿及韦驮殿和藏经合。巨大的红柱和琉璃顶,庄严典丽,金身大佛肃穆轩昂。全殿除了参照传统寺院规格外,一切塑像、浮雕、装饰,皆刻意弘扬佛教义理,并保留中国佛教传统建筑之艺术风格。

  建寺育材

  妙法寺的开山住持是洗尘法师和金山法师。洗尘法师是辽宁复县人氏,十一岁于潮海寺依照同长老出家,廿三岁诣长春般若寺定西长老座下求三坛大戒,旋赴青岛湛山寺亲近倓虚长老,结识金山法师,倾盖如故,引为知己。金山法师乃山西五台县人氏,八岁投五台山尊胜寺依灵祯长老出家,后于金阁寺含空长老座下求受三坛大戒,继往北京城西正觉寺亲近辉光长老学法。

  洗尘法师和金山法师分别于1948年和1949年南下到港,投东普陀寺。洗尘法师有感在港岛中区向无礼佛道场,新界僧众赴港岛办事或就医时,停云无处,食宿不便,拟发愿建道场。二师遂于1950年在中环楼梯台创办妙法精舍,演天台教,修净土行,结夏安居,并留单接众,举办佛学讲座。1960年购下新界蓝地张苑,开辟十方四众道场,命名妙法寺。内设安养所一所,收容年老无依信女。1961年得敏智老法师支持,将大屿山东涌的内明学院迁往妙法寺承办,并由敏智法师出任院长。

  1964年,内明学院增办英文中学部。1966年洗尘法师当选为香港僧伽联合会会长。1969年租九龙福华街居礼英文书院校舍,开办香港佛教书院,1970年于九龙医局街置新校舍。1971年,购建七层大楼,将“香港佛教书院”易名为“香港能仁书院”。洗尘法师出任校监,并获中国台湾承认为大学机构。

  殿宇超凡

  1973年,洗尘法师兴建妙法寺万佛宝殿及于寺旁开办英文中学。得刘金龙居士(刘景福千金)、李意、李敬昆仲乐助巨资,以及善信筹募捐助,新校舍得以建成,特命名为妙法寺刘金龙中学,以作纪念。万佛宝殿至1980年5月落成,耗资六千万元,宝殿隆重开光,同时设千僧大斋,法会极一时之盛。

  占地7,800平方尺,高110尺的万佛宝殿金碧辉煌。殿前假山流水匠心独运。一对全有高及三层佛殿的巨大金龙,环绕着红砖砌成的前门大柱,神采威猛。入口处两旁立有石狮和麒麟,还有两头六牙白象,瑞兽守护,气势不凡。

  正门入口中央供奉弥勒佛像,两旁站着护法四大天王。双层屋脊铺上琉璃瓦,金光灿然,远远可见。飞檐有瓷制动物装饰,正中有一座由双金龙守卫的佛塔,是佛殿的最高处。

  通往二楼的楼梯,有半浮雕描写佛陀故事。二楼法堂亦作斋堂之用,可筵开四十余席,堂内有一玉佛龛。再上行,可见更多半浮雕及持剑天将韦驮。主殿供奉三如来;三座巨型梨状水晶吊灯从屋顶悬垂,横梁上画有画像描写佛陀一生。殿内壁镶有一万个金佛瓷砖,手势不一,是依照北京颐和园万佛殿中金佛的规模而建,巧妙地把北京的“智慧海”迁到香港来。十六尊者以半浮雕制作,镶于两边墙上,手工精细。另外矗立两座药师佛浮屠,塔身嵌满小佛像,层层而上。殿内缀满宫灯,两边悬挂钟鼓。晨钟暮鼓,静听梵音,涤俗出尘。四边0走廊相通,为藏经阁,珍藏泰国同道送给该寺的珍贵的泰文、英文、巴利文、及缅甸文大藏经,可供各界参阅。

张家界景点介绍导游词 篇4

  在天门山1264米高的绝壁之上,生出一个南北洞穿的天然门洞,洞底至洞顶米,宽37米,纵深30米。洞北面顶部边缘,有倒垂的龙头竹,它的根像龙头,树叶像凤尾,因此又叫凤尾竹。东侧是高约200多米的沟槽,有泉水从上面飘散,落下点点梅花雨。据说谁能张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门洞口,经常能看到岩燕飞舞,山鹰盘旋。随着天气的变化,天门洞有时候吞云吐雾,有时候明朗似镜,构成循环往复、瞬息万变的气象景观。

  那么,天门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覃功炯先生认为是“漏斗”溶蚀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天门洞东侧地形微向西倾,西侧地形微向东倾,向斜的核部正对天门洞道。东西两壁为两条走向320度左右节理所切,同时有一条走向40度的节理在天门洞处与其相交。洞顶的两处岩溶漏斗也对岩溶过程起了重要作用。雨水落下后,地表水顺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动,一部分涌入土中的水,顺着地层的层间裂隙朝着向斜的核部汇集下流,长期不断的溶蚀过程使局部崩塌,最终使两组溶洞并为一体,形成了天门洞。

  但是,也有人对此产生异议:天门洞照此理形成,为什么洞的底座是一块巨大的平台,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吗?所以说,天门洞的形成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天门山寺)天门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古称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代时,因择址不当而屡遭风摧又常遭水荒,才将天门山寺从东部山顶迁移至此。以前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古寺门楣上刻有“天门仙山”四字,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传为李自成部将野拂撰书。进门为大佛殿后面有观音堂,两边六间平房,最后一栋是祖师殿,规模宏大。民间概括为“三进堂、六耳房,砖墙铁瓦锅如圹”。山寺原建筑十分讲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并塑有佛道神像菩萨等。还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钟一口,一座七级石塔和一个大化钱炉。据碑刻记载,自清乾隆至民国五年的163年间,天门山寺共修葺过七次,香火曾盛极一时,湘鄂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信徒络绎不绝,都来这里进香拜佛。现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规模地修复天门山寺,昔日的繁华又将重现。

张家界介绍导游词 篇5

  欢迎大家来到张家界!下面,由我向大家简单介绍张家界景区的一些情况。希望对您的旅程有所帮助。

  张家界是湖南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它位于张家界市区东北方向,距市区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张家界地貌奇特,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

  游客朋友们,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金鞭岩。它高出峰林之上,与其他山峰迥然不同,像斧砍刀劈似的。夕阳映照下,犹如一支怒举的金鞭。

  现在大家顺着我的手势向远处看,群峰中最高的就是黄狮寨。寨顶有一片平地,四周天然形成十多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放眼望去,张家界的美景尽收眼底。一会儿我们将要登上的是点将台,从点将台朝下望,脚下将是万丈深渊。点将台的对面齐刷刷地屹立着的是大小九座山峰,一个个像虎背熊腰的威武将军,时刻等待着出征的号令。

  有水山才有灵气。自然形成的金鞭溪从山顶贯穿,弯弯曲曲而下,又因金鞭岩而得名。

  因为有了这奇山秀水,张家界成了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有古化石之称的洪桐、银杏、水杉比比皆是。野生动物有金钱豹、娃娃鱼等等。

  张家界的武陵源于1992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里因此成为世界级的风景名胜。

  大自然的美好风光需要你我的悉心呵护,请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领略张家界的美丽风景,祝大家旅途愉快!

介绍景点导游词 篇6

  关于介绍景点的400字导游词范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介绍景点的400字导游词范文,仅供参考!

  导游词400字(一)

  嘿!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导游,我的名字叫姚佳宁,今天我带大家去钱塘江观潮,大家可以叫我小姚,还望大家多多指教。

  钱塘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天早上,人们都会在海塘大堤上观看潮水,那水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可壮观了,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我们今天也来到这里,来领略一下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来看看有没有像诗上写的那么壮观,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浪潮来的时候,大家可千万不能到沙滩上去玩,不然可是要被浪潮给卷走的。大家请往东看,东边有一条白线对吗?那就是浪潮,你别看它慢吞吞的,像一只小乌龟,其实它快得很呢!你只要一眨眼,它就能到你的跟前。浪潮非常汹涌,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安全。

  大家在往堤下看,那一朵朵浪花就是浪潮掀起来的,非常美丽。大家快看,浪潮退回去了,堤下的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时间就是那么短暂,今天,我们的观潮一日游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旅游愉快,谢谢大家。

  导游词400字(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钱塘江来观潮。我是本站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也可以叫我小王,总之,叫来叫去,都是叫我的嘛!我们今天要去看的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之一:钱塘江大潮。

  我们现在是在钱塘江的前方。大家往后看,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非常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关下,笼罩一层蒙蒙的薄雾。大家都在等待着江潮的来临。

  现在是午后一点左右,远处传来了一阵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现在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瞧,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看!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哎呀,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了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了,如同千万头雄狮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好像山崩地裂,似乎大地都被震得颤起来。现在,潮头已经奔腾西去,但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钱塘江已经恢复了平静,江水也已经长了两丈来高了。这次直播到此结束,再见。

  导游词400字(三)

  现在,我们登上的是海棠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正横卧在我们面前。快看!远处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中山台屹立在江边,在雨后的阳光下,非常美丽!天边出现了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响声,酷似天边闷雷滚动,这就是浪潮来了!游客们,为了您的生命安全,请迅速往后面退退,只要能看见就行了。请注意,潮头由远及近飞驰而来,多像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趐飞来。此时,潮头推捅,鸣声渐强,顷刻间白线似的潮涌奔来眼前,耸起了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惊涛骇浪,喷珠溅玉,好像千万匹白色骏马齐头并进。水墙两丈多高,壮观极了!大家有没有见过这么高的浪潮呀?

  听!从远处是不是传来了轰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钱塘江大潮就要来了!看!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白线,很快向咱们移来,真是雄伟壮观啊!你们见过这样壮观的景色吗?

  钱塘江大潮,这美丽的、壮观的景象虽然短暂,但会让我们铭记!别忘了告诉亲朋好友,让他们也来看一看

  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活动20分钟,拍拍照做个纪念。好了,下午3点见!

  导游词400字(四)

  大家好!我叫陈乃樱,你们可以叫我陈导游。下面就由我来告诉你们长城的建筑。

  现在我们就在长城脚下,现在你们看到的这段长城,是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而且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在城墙顶上铺着十分平整的方转,像很宽的马路,而且五六匹马都能并行。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是供打仗时在垛子后面了望和射打敌人的。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下面就由我来告诉你们一个关于长城的传说吧!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好,我先介绍到这里了。请大家慢步欣赏!不要乱丢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不要在城墙乱涂乱画,不要站在城墙上,带好自己的孩子。两小时后集中到这里来。

  导游词400字(五)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小导游叫黄校龙,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们就一起前往长城,共度美好时光。现在就有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长城的历史吧。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距现在已经二千多年的历史。长城高大坚固、是用条石和城砖砌成的,在古代是用来防御敌人的进攻。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长城脚下。远看长城,大家一定想:长城真像一条长龙。

  我们现在攀登的是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是重要关口及居庸关的前哨,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可以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达时威大将军”。这门炮身长米,口径105米,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见当时的军工业是比较发达的。作文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山海关。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位于秦皇岛市以东十多千米处,自古即为我国军事重镇。山海关城池不大,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许达奉命修永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创建山连海,故得名山海关。山海关景区内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山海关旅游景区以长城为主线,形成了“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天下第一关,”“长寿山,”“燕塞湖”六大景区。每个周末的晚上18点30分至21点30分免费对游人开放,欢迎大家晚上来参观。

张家界景点介绍相关文章:

有关江苏南京景点介绍的14篇(江苏南京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河南省概况英语导游词及景点介绍3篇 介绍河南整体概况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