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课本

时间:2023-05-01 09:30:0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会员“xg9363”分享的五下语文课本(共3篇),供大家阅读。

五下语文课本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篇1

  《梦圆飞天》

  一、多音字:划huá(划破) huà(计划)

  二、易错字: 凛冽 嘹亮 蕴含 震颤 橘红 浩瀚 澎湃

  镶嵌 戈壁 伫立 心弦 苍穹 游弋

  三、填空:1、神州五号发射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间是在20xx年10月5日。

  2、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时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3、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4、“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5、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在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为神州五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6、各部分朗读的感情:

  ①第6-11自然段描写了当时的紧张的气氛和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以及当时震撼人心,惊心动魄的壮观场面。

  ②第12自然段写出了中华民族此时的自豪与兴奋,场面惊天动地。

  ③第18自然段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朗读要语调激昂、声音响亮、充满自豪。

  ④第19自然段表达杨利伟首次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又要表达他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⑤第20自然段在结尾用两句话点明了中心。也写出中国人此时的喜悦与自豪。

  6、神舟1-6号发射的年月:神舟一号于1999年11月发射;二号于20xx年1月发射;三号于20xx年3月发射;四号于20xx年12月发射;五号于20xx年10月发射;六号于20xx年10月发射。

五下语文教学计划 篇2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全班有学生 55人,整体来说,本班的学生都很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荣誉感,他们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较强。但是,班级整体的课堂学习氛围还不够浓厚、活跃,上课积极举手、敢于发言的学生占不到全班的五分之一,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同时,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自律性较差,上课注意力分散,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做小动作,尤其是部分男生缺乏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较为贪玩,总想偷懒,不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时紧时松,学习进步不大.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 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令我们感动”,第五 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个单元,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 次是在第六组 “走进信息世界” 这个单元,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 28 篇,精读和略读各 14 篇。这七组教材,每组 由“导语” “课文” “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 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 读会写; “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 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全册还编排了 8 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 200 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 3000 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

(二)是 要求写的 150 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 2300 个。

  三、教学目标和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 200 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 14 个,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要更加放手。教师还要鼓励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 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本册写字 150 个,每课写字量不超过 14 个,全部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 堂教学完成。教学中,教师可以就难写的、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 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 写的生字和新词,教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并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 “词语盘点” 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二)阅读教学

  1. 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朗读:高年段的朗读训练,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进 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 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 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好课文。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默读: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为此,本 册教材将默读与理解、思考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加强了“用较快的速度 默读课文”等方面的训练。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 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许多也是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为保证默读训练落 到实处,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供相应的方法指 导,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并在默读之后检查学习效果,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流于形式。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教学时一般都不是

  单一地用朗读或默读,而 是要根据读书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此教师要妥善安排,做到每次读 书的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并能体现出对课文学习逐步深入的层次性。

  2. 在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第一,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领会表达方法。教材中对领悟表达 的引导,涉及多方面。从句子的训练来说,有涉及句子表达的形象生动的,《草 如 原》课后练习二;有感受句子表达情感的效果的,如《再见了,亲人》 ;也有体 会句子的深刻含义的,如《白杨》课后第三题。从段的训练来说,有引导学生在 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段与篇的联系,并用适当的方式呈现对课文主要内容 的把握。如《将相和》的课后练习: “默读课文,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并分 别说说主要内容,再说说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有抓段落表达效果的,《再 ” 如 见了,亲人》,前三个自然段表达方式相同,都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语气,并且 都运用了在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落实到课后练习,要求是: “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和同学交流”。从篇的训练来说,本册教材对 篇的训练要求明显加强,有体会选材和表达文章中心的关系的,如《武松打虎》 一课安排的思考题是: “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 打虎有什么关系。”有揣摩文章是怎样条理清楚地表达的,如《草船借箭》“默 : 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有揣 摩语言表达的艺术的,如《晏子使楚》,引导学生体会晏子每次说的话妙在哪里。第二,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除了凭借课后练习,课文中还有大量 精彩的语言材料值得学习和品味。第三,在“交流平台”中总结学习的收获。“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将一个单 元或一个阶段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如果把一组课文的教学看做是一个由感性认 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认识发展过程,交流平台就起着帮助学生把认识由感 性上升为理性再用来指导实践的作用。如,在“他们令我们感动”这个单元的教 学中,学生通过《再见了,亲人》一课的学习,了解了在叙事的基础上抒发情感 的方法;通过《桥》这一课的学习,揣摩把强烈的思想感情蕴含在对事情的叙述 和环境的描写之中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本组的“交流平台”中得到总结和提 升。与此同时,还把以前学到的其他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在这里进行归纳、小结,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实用的读写方法。

  3. 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体验文本与个性化感悟的关系。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实现自我建构。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说出自 己的阅读感受。但是,不能走极端,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是必需的。二是,把握 内涵与语言文字训练的关系。课文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教师会特别关注人 文精神的挖掘与落实,甚至只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或直奔文章的主题,离开 语言文字进行空洞的说教,使原本应该充满情趣的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趣。语 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必须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实现。要警惕关注人文精神的挖掘,忽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等语言能 力的培养,防止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分离或偏向一端。要在正确体现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统一上下功夫,否则必然两败俱伤,导致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

  4. 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教学过程、方法策略应灵活多样。本册教材体裁广泛,文体的丰富给阅读教学提出了更多的研究课题。不同的 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根据不同文体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文言文的教学要初步感知古汉语的形式,结合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还要 了解少量文言词语的意思,能背诵短小的文言文。剧本和相声,适宜于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人 物或重点部分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可以分角色读一读,或者是演一演。这两类 文体的教学都不适宜用集体朗读的方式。作为略读课文的两篇近代白话文,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学中要充 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学生不理

  解的词句,教师可以略作讲解,但不能逐字逐句地解释。作为精 读课文的教学,也要抓住重点,不能平均用力。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人物服饰的大段描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不要去深究,大概知道穿的是什么就可 以了,重点要把握的是这个片段中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是什么,课文的哪些语句 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

(三)口语交际教学

  1. 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教材在提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前,都有几句激趣的话,大多是由课文的学习引 导到交流的话题,教师要联系上述提示,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也可以根据自己 的经验,采用其他适合本班学生的方式来激趣。

  2. 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文明修养的养成需要创设情境来实现。创设情境要把 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 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应采用不同的表达 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 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三是要创设多个情境,在逐渐深入的互动中,体现学生由交际得比较简单、表面,到交际得比较丰富、深入的训练过程。

  3. 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 中使交流逐步深入。教材中多次出现“商量一下” “和同学分享” “小组交流” “评 一评” “讨论”等提示,第五组“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提出: “先商量选哪 篇课文或课文的哪一部分演课本剧,然后商量怎么演??商量好后,就可以分角 色进行排练。最后,在班上表演,互相观摩、评议。”这些提示,强调了在交流 中的双向互动,也提供了一些在双向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的方法。教师可以参 考这些提示来设计安排具体的教学过程。

  4. 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第三学段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表达要有中心;有 条理;讨论中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目标要在学生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加以 落实。此外,还要加强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话要使 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

(四)习作教学

  1. 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 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并不神秘,“作文就是用笔写话”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的 表现。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 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2. 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 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一上来就大讲写法或用范文、例文开路,容易束 缚学生。开始时宜“放”,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 最有趣、有益的、最熟悉的内容来写。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可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习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其中涉及 的问题不外乎习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顺序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 合适,是否表达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讲评的时候,既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又 要充分肯定大多数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通过讲评,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 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 的渴望。

  3. 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习作首先要有内容。习作素材的获得,往往来自作者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及独 特的感受,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可是由 于缺乏敏锐的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表达的内容常常是一般化的、缺少个性的。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伸长”自己的耳朵,留心周围的一 切,从生活中发现新事物,获得新感受。有了内容,要想写好作文,还要合理地安排、组织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 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想清楚。心里有了“谱”,要想最终写成一篇好作 文,还要看语言表达的功夫。因此,平时进行作文教学,观察、思维、表达都不 能忽视,三者要结合起来进行训练。

  4. 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 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本册教材安排了四次小练笔,一 次在《白杨》课后,仿照课文句式夸夸祖国的建设者或保卫者;一次是在《古诗 词三首》后,从课文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一次在《再 见了,亲人》 课后,想象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再写下来; 一次在 《威 尼斯的小艇》课后,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教材的安排是有限的,关键的 是教师要形成这样的意识,特别是在高年级,读写结合的形式应该更加丰富,可 以写段、写篇,可以缩写、扩写、续写、改写;可以在典型处仿写、在简略处扩 写、在可变处改写。例如,可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也可以进行由简到繁或者由 繁到简的语言转换练习。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针对生活需要练笔,为了实际需要习作。习作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应帮助学 生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是倾诉、表达的需要。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比较强调作文的社会意义,而比较忽视作文对于学生自己的作用。要鼓励学 生表达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总之,生活有多么 广阔,读写的用武之地就有多么广阔。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服务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就本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来说,目的是了解 从古至今信息传递方式发生的变化,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 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神奇的电脑魔 术师》 《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 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作体验等形式,了解不同的信息传 播方式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阅读材料,在教学中可以灵活使用。

  1. 阅读两篇阅读材料,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 究的是什么问题,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2. 师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而后,确定 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菜场使用塑 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自己家节约用水的调查;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3. 分头搜集资料,在组内交流,汇总。

  4. 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明白搜集到的信息可以按 照信息的内容进行分类,对搜集到的信息还要进行筛选。

  5.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筛选,形成初步观点。

  6. 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

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本教案模板 篇3

《山青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山青青》是语文出版社教材中课文第一课,它是一首短小优美的儿歌,写的是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变化.。课文一共三句,第一句写的是青山绿水鸟儿欢鸣;第二句话是草芽树叶碧绿水灵,花开盈盈;第三句写的是田地里禾壮苗青,勾画出一派春天的景象。本课语言朴实,节奏简明,结构反复,叠词叠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充满童趣。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鸣、声、草、盈、蒙”五个生字。会写“叫、苗、花、草、青、朵”六个字。学习一个部首“草字头”。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3、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3、调动学生欣赏语言美,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教学难点:

  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方法:

《语文设计理念》把“喜欢阅读”放在一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 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 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在这节课的导入,我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情境,然后引出我们要学的课文。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将课文中出现的事物一一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篇小儿歌短小而精,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这样也促使学生对读课文产生兴趣,而识字教学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教学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在教学中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读书方法。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一年级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对于课文的学习也偏重于识字教学。但是不是教师的强加讲授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自我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以下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本课教学的设计根据教材的特点,不过多使用电教及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也比较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境,揭示课题 1、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呢?

  3、冬天刚刚走过,春姑娘就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了我们身边,她就藏在我们周围,你知道它在哪里吗?(出示课件: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的春景图片)

  4、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整个世界都换上了绿色的春装,这绿色多么的惹人喜爱,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喜爱一起走进《山青青》。(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宝宝来帮忙。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3、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春天来了,和冬天相比大自然有什么变化?

  三、品读诗歌,入情入境 1、师:同学们,生字已经读得这么好了,那诗歌是不是读得更流利呢?下面看书自己再读读吧!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几句话。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这一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变化?

  2、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

  3、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体会,师相机指导朗读。

  A、山青青,水青青,鸟儿鸣叫一声声。

  指导学生发现水在山的映衬下变绿了,体悟鸟儿兴奋的心情。B、树青青,草青青,山花朵朵笑盈盈。

  引导学生体悟大自然变化,感受山花张开笑脸迎接春天的喜悦之情。

  C、苗青青,田青青,春风春雨绿蒙蒙。

  引导学生体悟春风春雨唤醒万物,赋予大自然生机。4、思考:春风春雨是无色的,在这儿却说他们是绿蒙蒙的,为 什么呢?

  5、配乐诵读课文。6、指导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1、看到这美丽的春景你想说些什么?

  2、你能用你的画笔把你读到和想到的春天美景画出来吗? 五、布置作业,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词语写进你的词语花篮里。 2、回家把课文美美地背给爸爸妈妈听。教学反思:

  通过上《山青青》这一课,首先第一感觉就是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及课件,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中间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课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课文并认识了生字。最后的拓展活动中的“你能用你的画笔把你读到和想到的春天美景画出来吗?”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理解诗歌内容具体到笔头和图画中,而且为每个孩子留出了表现自己独特个性的天地,这一环节,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学生读的这一环节设计上似乎感觉有些杂乱,学生有感情朗读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许是学生的体会还没有那么深入,在引导的过程中不是很到位的原因,我想这也是我以后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同时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供宝贵意见。

五下语文课本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一年级语文课本上册

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教材教案3篇(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公开课教案参考3篇(五年级下册沪教版说课稿)

语文课本阅读教学方法3篇 阅读 语文教学

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教材教案3篇(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有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本教案设计3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寒假班江西南昌学大教育小学四年级全科精品班好吗? 语文书四年级上册课本2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本教案设计3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