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听课教学内容评语和建议6篇 幼儿园听课评语和建议怎么写

时间:2023-05-25 11:03:1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幼儿园听课教学内容评语和建议6篇 幼儿园听课评语和建议怎么写,以供参考。

幼儿园听课教学内容评语和建议6篇 幼儿园听课评语和建议怎么写

幼儿园听课教学内容评语和建议1

  马克思主义学院

《概论》

  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 小学教育

  姓名

  学号

  级

  班

  您对概论课教学有哪些希望和建议(教学形式、教学内容)?

  1.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本人首先很是肯定本课老师的教学方式。以下浅谈几点:首先,上课开始,老师以一段时事或是历史视频来引起今天课时的话题,然后对视频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讲课时,不是单调的按照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而是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见解,对知识点进行横向的分析,使学生对一个概念掌握的更加详实透彻。

  对于教学形式,当然还是进行口头的传授为主,如果有的历史事件,理论可以以丰富的视频展示,当可以以视频展示,然后让同学们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想法,适当的可以写写对理论的观点当作业。在讲解一个理论的时候可以从理论起因,理论基础,和理论的建立过程等方面着手,当然这样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并且有点枯燥,而大学生愿意听的更多是一些具体的事件,这就需要讲理论融合到实践中来,透过事件来说理论。比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这一章的时候,可以找些历史事件来具体讲解这个过程,结果自然的就呈现在学生眼前了,而且通过对过程的把握学生对结果的印象也会更加的深刻。

  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应当分主次,马克思的理论可以简单地讲解,重点在于对中国化的过程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以及毛泽东思想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可以简单点,因为它是一个过渡时期的理论,它对后来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应该重点讲解,接下来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应当详讲,因为它对后来的影响是最大的。

幼儿园听课教学内容评语和建议2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内容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和“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1(第57页)用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运鲜花的具体情况。画面上有红花、黄花和紫花,有搬运鲜花的工人叔叔,还有几位小学生。

  教材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苗圃里鲜花盛开,一位工人叔叔运送鲜花的场景图。生活气息浓厚,吸引学生进入情境。

  画面以对话形式,呈现了“红花和黄花一共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两个问题,同时呈现了以十为单位点数解决问题的方法。画面上的小精灵请同学们“说一说,都是怎样算的?”显示出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相互交流的编写意图,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教学例1时,先出现鲜花盛开的苗圃场景图(挂图、幻灯投影或课件),并用语言描述工人叔叔运送鲜花的情境,吸引学生进入情境。

  接着出现例1,先显示红花和黄花,再显示紫花。并依次提出“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的问题。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允许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讨的基础上,组织交流,请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然后,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让学生在议论中领悟每种方法的道理。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以赞扬和鼓励,并着重说明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整十数加减计算的方法。这里,可以借助挂图或用课件演示,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3个十去掉1个十,还剩2个十,是20。使学生对把整十数加减归结为10以内加减形成初步认识。

  例1的教学,从一开始展现鲜花盛开的苗圃就把计算教学置入具体的情境之中,进而让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例1之后的“做一做”(教科书第57页)中,安排了2道相应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式题,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意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整十数的加减可以归结为10以内的加减。例如30+40是3个十加4个十是7个十就是70。反过来70-30也一样。这里,加减对照出现,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还便于学生掌握。要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成10以内加减的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如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借助摆的小棒说出算的过程:30+40是3个十加4个十是7个十,就是70。通过摆小棒,使学生头脑里形成几个十与几个十相加(减)的表象,可以加深对整十数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十数加减计算方法。

  2.关于练习十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看图填算式。根据一幅图填写加减两道算式。让学生借助直观图,进一步熟悉整十数加减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让学生先说图意,再计算填算式。通过说图意,突出以十为计数单位,加深学生对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第2题,10以内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减法的对比练习。上、下两题是一组,使学生看到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完成每一组题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上下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第3题,看图填算式。题中出现的是有联系的两幅图,让学生根据图意,完成计算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体会整十数加一位数与整十数相加的区别,加深对计数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

  第4题,连加、减式题。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对比出现,让学生通过练习,把学过的连加、连减计算方法和顺序迁移到整十数连加、连减计算之中。先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再让学生思考,并说出怎样计算整十数连加、连减式题。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两组习题。

  第5题,是情境题。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让学生独立用整十数加减计算方法解决“还剩多少个花生?”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说图意,弄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条件)、数据是什么。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法,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尝成功的快乐。这里,需要注意发现学生把算式写成50-10+20时,要了解学生解决“还剩多少个花生?”这个问题的想法。如果学生说,先算出分给两只小猴多少个花生,再算还剩多少个花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指点学生,先写出10+20算出两只小猴要的花生个数,再写算式算出还剩多少个花生。同时,告诉学生,随着我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今天这样计算就可以用一个算式来完成,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

  第6题,是情境题。题中除了提出让学生独立解决的实际问题外,还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画面提供的事例数据,提出新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第(1)、(2)两个问题。再让学生利用画面资源完成第(3)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不要求学生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提出问题的足够时间,锻炼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第7题,是整十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题中还含有学过的一位数的加减混合式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可以在巩固整十数加减计算和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可以借用教材提供的形式,设计成“到小熊家做客”的游戏,每一位小客人选一道题,算对了,小熊就敞开家门欢迎你。把枯燥的计算放置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计算,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能赢得良好的练习效果。

  第8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混合练习。用于巩固旧知识,并区分不同的计算方法。

  第9题,“用数学”。与前面“用数学”呈现形式不同,用图反映题中所说的是发生在哪里的事情。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均用文字表述。让学生从文字信息中,发现要求解决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数据,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兴趣。第11题,是情境题。与前面“用数学”的形式相同,只是变成了整十数连加的内容。让学生练习用整十数连加的知识解决“一共有多少棵树?”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第9、11题,都是“用数学”的习题。前面已经说过第9题用文字表述了实际问题的所有信息,即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两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互相交流。说一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10题,比较多少。通过直观比较,使学生理解桃比梨多几个,就是梨比桃少几个,为以后解决两种数量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做准备。让学生讨论比较多少的方法,并交流。可适当引导学生用连线(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借助直观比较的结果弄明白,桃比梨多4个,就是梨比桃少4个。使学生对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新的了解,为进一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些准备。教科书第60页下面是一道思考题。题中答案不止一个,解答时需要进行多方位的思考。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用,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

  这道思考题中有3道题,前两题的答案不止一个,学生能写出几个都可以。根据学生练习的实际情况,适时予以点拨,促使学生明白寻找答案的方法。第1题10+30>(),先要明白题意,()里要填上比10+30的和小的数。10+30=40,那么填上0~39任何一个数都可以。第2题20+()<25寻找答案的方法与第1题基本相同,但比第1题稍复杂一些。可以这样想,20+(5)与25相等,()里只能填写比5小的数。因此,()里可以填写0~4任何一个数。

  第3题,要抓住左右两边是相等关系,认真观察数据特征。等式左右两边都有25,这两个数是相等的。那么25加上几还是25?25减去几还是25呢?到此,就不难确定,()里应该填0。

幼儿园听课教学内容评语和建议3

  1.例1。

  教科书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两步进行。

(1)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2)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注意:①提供给学生的实物要足够大,观察时,视线都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否则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很难只看到一个面,会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②使学生明确,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说一说自己从这几个方向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进一步明确这一点。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右侧面和背面观察这个物体,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简单立体图形,如正方体、球、圆柱等,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2.例2及做一做。(1)例2。

  教科书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前面学生学习的都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这里是进一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①引导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的表象,结合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判断。

②让学生实地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2)做一做。

  教科书呈现了从正面观察两个物体得到的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可能是观察哪两个物体的组合得到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是哪两个物体要比给出两个物体,辨认从某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所要求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更高。教学时,可以将练习八中第2题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先想一想这两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并根据这两个平面图形的位置进行猜测,再验证。

  3.有关练习八中习题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认识到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在教学例1时,已经提醒教师做了一些铺垫。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经具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的表象进行猜测,再验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再增加条件,使其他人能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而且可以让学生仿照此题进行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第3题,是配合例2的练习。4.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1)例3。

  教材呈现观察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①让学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②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体在小组中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再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认识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③教师也可以逐步提出要求让学生进行拼摆,例如:用4个小正方体拼摆,先使从正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与例题中的相同(会有无数种可能);再使从左面观察到的图形与例题相同(也有无数种可能);最后,使从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与例题相同(只有一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提问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了吗,使学生认识到仅仅依据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师还可以增加小正方体的数量,进行类似的活动,但注意数量不宜过多。(2)做一做。

  教材呈现观察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实物帮助学生判断。5.有关练习九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第1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

  第2题,呈现了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交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例如:先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进行拼摆,会有无数种摆法,教师应提醒学生选择比较简单的方式;再根据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对所拼搭的立体图形进行调整并完成。

  第3题,让学生先摆出所给的立体图形,再在附页1的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如果有的学生凭借空间想像力直接画出这几个图形,也是可以的,但不要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这种水平。

  第4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第5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两个物体是如何拼搭的。根据所给的条件,可能有无数种搭法,教材中给出了两种。教学过程可以参考第4题。

  第6*题,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辨认,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不同。

幼儿园听课教学内容评语和建议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小数乘小数》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1)例3教学小数乘小数。教材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引入,其教学功能有三:①提供学习小数乘小数的生活素材。②引起认知冲突。当学生列出“×”的算式,问题自然浮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促成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再一次体验用转化的方法学习新知。③学会细分问题,有序思考,分步解决。解决宣传栏刷油漆问题,先要解决宣传栏的面积问题,再解决所需油漆数量的问题。

(2)教材分以下几个层次编排:①通过对话,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两个因数同时转化为整数,再进行计算。②根据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用竖式的变化揭示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3)引导学生归纳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在完成“做一做”后,结合例3和“做一做”引导学生归纳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学会小数点位置的正确处理方法,为概括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作好准备。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可设计以下几个环节:①让学生看图,读懂图意,准确地叙述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具备吗?②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③组织学生研讨交流“×”的竖式算法及算理。由于有了例2的计算经验,学生很容易想到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1 / 2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这时要借助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果有学生将“米”改写成“分米”进行转化,也应该给予鼓励。

(2)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结合例3和“做一做”中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看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概括出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为正确处理小数点的位置提供操作依据。

  2 / 2

幼儿园听课教学内容评语和建议5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众数 (第122~125页)

  这部分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如何根据身高选拔参加集体舞比赛的队员”“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全班同学视力的平均水平比较合适”等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观察和处理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中,认识另一种统计量——众数。在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的同时,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并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教材安排了例

  1、“做一做”及相应的练习来完成以上任务。 1.例1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呈现了要在20名候选队员中选拔10名同学参加集体舞比赛的信息,提出“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的问题,教材呈现了不同的解题思路,小林算出了20名队员身高的平均数;小平求出了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小明认为身高152米的人最多,所以身高在152米左右的同学参加集体舞比赛比较合适。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用小明的方案选出的队员身高均匀。”由此引出众数,并说明众数的特点。

“做一做”结合五(1)班40名同学的左眼视力情况,让学生通过计算中位数、众数,选取合适的数据表示全班同学视力的平均水平等,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统计量的特点和作用。本题的中位数是50、众数是51,在这里用众数表示全班同学的平均视力水平比较合适。教学建议(1)教学例1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汇报时既要阐述各自的观点,如说清楚“为什么觉得身高在152米左右的同学参加集体舞比赛比较合适?”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评议,从而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不同的特点,最后说明本例中用众数来确定参赛队员的身高比较合适,由此理解众数的意义。

“做一做”第(4)问,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建议。第(5)问要求学生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在调查前,教师要提醒学生团结合作,分工明确。

(2)重视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平均数应用最为广泛,用它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能够最为充分地反映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有重要的作用;但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中间的位置,故其在统计学分析中也常常扮演着“分水岭”的角色,人们由中位数可以对事物的大体趋势进行判断和掌控。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仅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它的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

  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要注意讲清上述三个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知道它们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的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2.关于练习二十四中的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2、3题,提供了各种数据,通过让学生计算其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进一步明确各统计量的实际意义和特点。

  第4题,五(1)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出现了两个众数,88和87,这两个众数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分和87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通过整理数据让学生理解: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第5题,给出了某公司全体员工的工资情况,让学生求其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选择能比较合适地代表该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的数据。由于平均数是2600,中位数和众数都是2000,所以用众数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因为它反映的是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本题旨在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种统计量的实际意义,学习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第6题是一道实际调查的题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对本班全体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的调查,在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众数在统计中的作用,体验统计在决策中的重要价值。

  2.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126~131页)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单式折线统计图,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以体育方面的素材为例,通过让学生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进而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例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例2通过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从而体会到引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让学生亲历处理数据的过程,充分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做一做”,通过分析李欣和刘云两名同学10天里进行1分钟跳绳训练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以比较方便地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同时学习分析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都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情况不同。李欣是稳步提高,刘云忽高忽低;李欣最后四天的成绩呈上升趋势并且比刘云好,而刘云最后四天的成绩不如自己前几天的最好成绩。由此可以预测李欣的比赛成绩可能会超过刘云。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先出示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复式统计表,说明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金牌数的变化情况,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把数据表示出来,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两个国家的金牌折线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怎样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呢?当学生说出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时,师生共同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韩国的金牌折线图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充分观察、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点。通过对比,明确图例的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的特点。通过回答例2后面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从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国获得金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韩国则趋于平稳。

  2.关于练习二十五中的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通过看图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比较发现某地区7~15岁的男、女生平均身高都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缓,增长速度要比男生的速度慢。第二个问题是开放式的,让学生通过对自己身高与平均值的比较,体会到统计对生活的实际指导意义。

  第2题,结合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学习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从而了解甲乙两地的不同气候特点,同时通过后两个问题体会统计图对解决问题的作用。根据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选择乙地比较适合树莓的生长。“五一”黄金周时由甲地去乙地旅游,应准备一些厚一点的衣物。

  第3题,是进一步巩固会看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对比知道陈明的体重在13~14岁间增长幅度最大,而且他的体重始终都高于标准体重。

  第4题,给出A、B两种品牌彩电的销售量统计表,让学生据此画出折线统计图,通过分析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更便于比较的特点,并尝试解决一些问题,体会统计的实际意义。如,通过对比两条折线的走势,分析出A牌彩电销售量逐渐降低,而B牌彩电的销售量在逐步提高并超过了A牌彩电的销量,根据这种变化趋势帮助商场经理做出决策,应加大B牌彩电的进货量同时降低A牌彩电的进货量,以保证比较稳定的销售额。

  第5题,充分展开小组讨论,根据数据反映的不同情况,确定选用适当的统计图,进一步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综合应用:打电话(第132~133页)

  教材说明

  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打电话”这个综合应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本活动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探讨最优方案。

  教材首先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15人的合唱队接到紧急演出,通过打电话通知每个队员,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怎样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最快方案。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教材呈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案:一种是最简单的方案,就是一个一个地通知,当然这种方案需要的时间最长,一共需要15分钟;另一种是分组通知的方法,这种方案比一个一个通知要省时间。如,平均分成3个组,通知完15人至少需要7分钟。那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就越少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分组方案来检验。如,按(4,4,4,3)分成4组,需要6分钟,如果平均分成5组,每组3人,则需要7分钟,所以并不是分的组越多所需的时间越少。为了便于理解,教材用图示的方式直观地表示出每种方案,也能帮助学生计算出所需的时间。接下来,让学生继续探讨还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学生在前面分组的方案中可能已经体会到要想时间最少,就需要每个接到通知的队员立即通知后面的队员,每个人都不空闲,照这样继续下去直到通知到全体队员为止,所需的时间最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材同样用图示的方法直观地展示了这种方案(见下图),按照时间的顺序,用不同的颜色动态地显示了每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和总共通知的队员。这种方案就是用时最少的方案,通过图示可以找出这个方案的用时是4分钟。

  2.发现规律。

  通过观察这个示意图,让学生从中发现这种方案中隐含的规律。从图上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正好是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也就是第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等于前(n-1)分钟内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因而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就是一个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an=2,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总数就是(2-1)人。当然这个公式不需要学生掌握,学生只要能通过示意图发现上面的规律,根据规律找到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总数就可以了。3.应用规律。

  发现这个规律后,可以让学生直接利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了。随着时间的增加,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数分别为1,3,7,15,31??因此要通知完15个队员,只需要4分钟。此外教材还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算一算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以及如果一个合唱团有50人,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这些问题利用发现的规律都能轻松地解决。

  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个问题要解决,那就是要设计好打电话的顺序,也就是说每个队员要清楚他接到电话后,后面要怎样继续通知其他队员。因此这个方案还需要事先制定好一个打电话的流程示意图,让老师和每个队员都明确接到通知后,按照怎样的顺序通知后面的队员。只有严格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执行,才能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教学建议

  1.这个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

  2.除了教材提供的这个实际问题,教师也可以创设其他类似的情景,但是要注意这里人数的数据不要太大,因为数据过大,对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案会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从简单的数据开始找到规律后,再推广到一般情况也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策略和方法。如,教材最后就让学生把发现的规律应用到50人的合唱团。另外,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这里说的都是理想情况,每通知一人正好要用1分钟,不考虑其他的特殊情况。

  n

  n3.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分组设计方案并用适当的方式呈现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竞争机制激励学生设计出最佳的方案。小组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巡视了解学生不同的设计方案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如,在设计分组通知的方案时,如果平均分成3组,正好每组5人,这样分是不是最省时间呢?如果分成4组,15人该怎样分呢?除了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案外,学生还可能设计出其他的方案。如,分成4组,人数可以分别为4,4,4,3人,所需时间为6分钟。分成3组时,除了平均分所需时间为7分钟,还可以按6,5,4的人数分,这样就只需要6分钟了,比平均分要节省时间,还可以分成5组、6组等等,还有的小组可能还设计了组上继续分组的方案。对于学生不同的方案,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以保护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

  4.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呢?如果学生汇报的方案中有不同的分组方案,可以马上从这些分组方案的对比中找到答案。在引导学生探讨分组对时间的影响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更快的方法吗?怎样保证时间最少呢?让学生结合刚才不同分组的方案进行讨论,通过交流发现:只有每个接到通知的队员都继续通知后面的队员,直到全部通知到为止,这样每个接到通知的队员都不空闲才是最快的方案。

  5.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种最优的方案表示出来,除了教材呈现的方法,学生可以有不同方式的示意图。为了便于学生发现规律,这里可以让学生把每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用不同的颜色或图形表示出来,当然也可以直接用序号来表示。设计好之后,通过展示和交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这个示意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可以适当地提示学生从人数的变化去观察。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后,再来汇报发现的规律,这里主要让学生发现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正好是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也就是第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等于前(n-1)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也可以说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是前(n-1)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的2倍。有的学生可能会用表格的方式来表示发现的规律(如下表)。当然这里不要求学生列出计算公式,只要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利用规律推算就可以了。

  6.发现规律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就很容易了。教师在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但在具体实施中还要事先设计好打电话的流程图,也就是说每个队员要清楚他接到电话后,后面要怎样继续通知其他的队员,让学生进一步制定好打电话的流程示意图。

  7.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如教材上提出的“按上面的方式,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如果一个合唱团有50人,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也可以提出其他类似的问题。

幼儿园听课教学内容评语和建议6

“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解读和教学建议

  添加日期:2017/6/2 15:08:40 点击率:323 来源:钱金明 录入人:海风

“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解读和教学建议

  嘉兴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 钱金明

  一、技术与工程领域解读

  新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技术与工程”列为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并列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这是我国首次将“技术与工程”纳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未来公民,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国际科学教育界日益关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交叉融合,提出以整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并能进行灵活迁移应用,解决现实问题。为此,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目标上明确设置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到课程内容的技术与工程领域3个主要概念,即16.工程技术人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17.工具延伸和增强了人类的能力;人们利用工具生产产品、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18.工程技术的核心是设计,创新是设计的灵魂,每一项设计都需要不断完善。并进一步分解细化为9个学习内容,并分段设计和呈现相应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这为课程教材编写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依据,也方便我们一线教师理解课标,更好解读教材,把握目标设计学习方案。

  在原《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虽没有单独设置“技术与工程领域”,但我们认真分析,此理念、要求也早就隐含在其中,分散在各个部分里,如在其科学探究内容标准框图及具体内容标准中,把“观察、实验、制作”作为一个部分进行了阐述,它包含了对简单工具使用方面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框图及具体内容标准中,把“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包括用科学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科学对社会的双重作用等内容。在物质世界内容标准框图及具体内容标准中,“运动与力”中包含了简单机械。两者相比最显著的不同有:一是原课标没有自成领域,也没有以3个主概念及细化成9个学习内容这样清晰的呈现;二是新的课标中增加了2个主核心概念的内容,“工程技术人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和“工程技术的核心是设计,创新是设计的灵魂,每一项设计都需要不断完善”,和6个学习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工程师职业特点,认识科学家是探索世界以发现科学原理,而工程师是根据科学原理设计实际应用的产品,这些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舒适;同时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设计和制作作品或产品,来了解设计作品、完成项目的基本过程。意识到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舒适,意识到创意设计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意识到技术进步会带来某些不良的影响,如环境污染问题等。

  我们原使用的教科版教材是将这些涉及技术与工程的相关内容有机地镶嵌在各单元的学习内容之中,包括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如放大镜、酒精灯、温度计等。对于这方面的学习内容原教材中也占有一定的课文量,如学习“形状与结构”单元,让学生《用纸造一座“桥”》,学习“热”单元,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学习“时间的测量”单元中,让学生《制作水钟》、《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学习“光”单元,让学生《做个太阳能热水器》,学习“运动和力”单元,让学生《设计制作小赛车》等等。都结合具体的科学概念学习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动手动脑,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认为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科学教材,也一定会有机、有层次将技术与工程学习镶嵌在具体的领域内容里而呈现的。小学科学课里的技术与工程领域,如果离开了具体的科学知识或概念为基点,那不是科学课而是劳技课,因为科学课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课。

  二、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建议

  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内容是以一定的科学概念为基点,通过技术设计、技术制作从而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科学概念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此类课旨在通过对已学习内容的融会贯通,设置情景,鼓励孩子们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并且能够根据科学原理的设计制作,形成一定的“产品”。

“技术与工程”不是对某一或某些技巧的专门性训练,它不同于劳动技术课,设计是在一定的科学知识背景之下展开的,教学中找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并转化为科学技术的教育契机。技术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升的,教师不能拘泥于课堂,应努力突破课内外界限,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在模仿和改进中逐步发展的,在多次的导、仿中打实基础,开展有目的的创造实践活动,由制作向创作方向发展。

  1.创设“自助餐”式的材料区,培养创新能力

  技术与工程方面的内容教学,材料是一个关键因素,它与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的教学一样,都需要准备有结构典型材料。对技术与工程内容来说,材料的要求还需要多样性,以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多样性的材料,既给予学生选择的余地,又为学生的设计打开了思路,可诱发学生有更多的思路,制作出不同的有新意的作品。其次在材料设置上可设置“自助餐”式材料区,学生可根据自己设计的模型去选择适宜的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所以,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丰富、本土、生活中可寻找到的材料,同时要求学生也准备相关材料,并可在实验室里设置材料区。

  在思考材料的同时,我们还必需准备相关的工具,合适的工具有利于学生去制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同时也需要教师具有这方面的素质及教师如何引导与指导的能力。

  2.以基于模型的科学教学,提升思维品质

(1)锚定现象。上课伊始,要提出制作作品的具体技术功能指标,这是开展设计的方向和目标。如原教科版小学科学《设计和制作小赛车》一课,设计一辆怎样的小赛车(具有什么功能)是教师要明确的问题。在充分考虑教学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应组织学生思考“运用橡皮筋或气球作动力,怎样设计一辆尽量跑得远的小赛车”。在师生的讨论交流中,学生明确了“用什么做材料?”“怎么增强动力?”“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这三个结构性的问题,组成了学生设计小赛车的基本框架。在这样的大思路下,学生的后续设计、制作就会变得有章可循。知道如何构思、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调整方案,还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作品和他人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

  目标引领。条件限制是科学技术走向现实生活必然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学习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规,提出明确的限制条件,这是理解真正的科学技术设计的开始。如在《设计和制作小赛车》一课中,教师在材料的准备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动力材料为气球或橡皮筋,车身的长度不超过25厘米,同时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车身材料——KT板、轮子、奶茶吸管和透明胶、线,要求利用相应材料制作小车,并以行驶距离的长短作为评价的核心标准之一。同时还要考虑设计的美观和创意、时间限制作为评价的量规,让学生在制作前了解优、良、及格等标准,赋予活动以更大的教育意义。

(2)构建模型。在构建模型时要激活科学概念。明确任务后,教师要想办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对解决任务所需概念的理解。如设计小赛车,要激活学生前面所学的力学知识和材料知识,如:物体的运动、常见的力、摩擦力大小、材料的轻重等。这是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科学概念后的迁移和运用。

  在优化设计时,各小组根据任务和相关的科学概念,在构思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经过“小组讨论——选择——确定方案——画出草图”,这就是建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思考哪个方案最可行,哪个方案最实用,哪个方案最节约等问题。这个环节是学生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多种方案进行选优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目前我们往往比较弱化,导致学生没有按模型来制作,想到哪做到哪,随意性大,这对验证模型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极为不利的。

(3)验证模型。这个环节是技术和工程类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将根据构建的模型将它制作出来,成为作品。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受到材料或其他小组的影响,轻易否定或更改原先的设计方案,甚至将方案丢在一边,想到哪做到哪。因此,在实践的第一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先做验证,看看自己原来的构思行不行,问题出在哪里,在小组研讨或听取别人意见后慎重修改,再在多项可能的选择中进行优化。如果在实践中有新的创意,最好立即在方案中加以体现,调整和完善原先的设计方案。

  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个眼高手低的问题,想得很好,却很难做出来。比如制作小赛车时,细节问题会在制作中充分暴露出来,比如轮子会左右晃动、车子跑不直、轮子打滑、气球喷嘴口过大或过小等。发现问题时,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我解决问题的空间,减少过多的干扰,以发展学生技术设计的实践能力。

(4)评价模型。在展示与交流的过程中,一要介绍作品的科学原理,二要介绍作品的特色,并对照作品评价量规进行现场检验,是否达到了预设目标,尤其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如《设计和制作小赛车》,把跑得最远和最近的两组小赛车挑选出来,在对比中就不难发现原因的所在,为修正模型奠定基础。

(5)修正模型。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反思,寻找原因,在反思中促进新的观念的形成。这比作品本身的优劣更值得关注,是学习的隐性成果之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作品的精致化程度不会很高,我们不妨将这些作品看成是“模型”或“样机”,给反思改进留下了很大空间。我们既要让学生反思设计中所运用知识的合理性,更要反思制作中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合理,引导学生从较多的问题中寻找关键的问题,思考如何着手下一步的解决方案,使模型更完美。

(6)解释模型。模型毕竟是模型,要将模型与生活中实际联系起来,并根据这一模型去解释生活中事物和现象。如《设计和制作小赛车》就要让学生设计制作的小赛车去解释生活中赛车或汽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将元认知融入教学之中,在反思中提升

  元认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学习者能根据学习活动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认知策略,监控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不断取得信息和反馈信息,评价每种认知策略的有效性,坚持或更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及时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元认知策略一般指学习者用以计划、管理、监控和评估学习策略,因而它可以协调各种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主要分为三类: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控策略和元认知调节策略。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学习者一般先认识自己的当前任务、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然后监控自己的进度情况,并根据监控的结果采取补救措施,使用一些标准来评价自己的理解。

  技术与工程教学过程融入元认知,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为学生的制作时间与有限的课堂时间出现矛盾、学生的设计与制作出现两张皮而绞尽脑汁,元认知便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在基于模型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锚定现象后,学生如何在建模中运用好计划策略,需要教师的合理安排。教师在对教材知识结构理解和把握的同时,更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在验证模型之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从而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以便更有效地学习。

  强化验证模型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边做边思考的习惯,在验证模型过程中,要观察材料的特点,根据模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有时可稍作间歇,停下来思考、检查制作的可行性,有什么困难,并分析其原因,尝试解决。评估模型就是让学生验证模型后,及时去发现自己制作的模型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获得元认知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包括(1)这个模型优势是什么?(2)这个模型的局限性是什么?改变什么来改善这个模型?等等。通过评估,为修正、完善提供了明确方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4.以评价量规要求为引导,确保作品质量

  技术与工程内容的教学中,指导与制作是一对矛盾:指导过细,学生易产生思维定势,作品千篇1律;指导过多,学生制作时间就少,难以完成任务。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与设计、制作在一节课中,时间如何安排比较合理,让学生有比较理想的作品,需要有强大的评价工具来保障。

  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和使用相应的评价工具,这些评价工具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模、验证模型、评估模型以及修正模型。我们改变以往先有学生作品后有教师的评价标准的情况,将评价标准前置,用评价工具来导航。小学生好胜心强,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来源。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好相应的评价量规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作品质量。评价量规可从任务要求、设计、材料、制作、习惯等方面列出相应的指标,并为每个指标,在不同的测量等级(例如优、良、合格)下加上描述性语句,低年级可用相应笑脸或五角星的个数来表示,以反映出该等级的特征。这些描述性语句或笑脸个数就构成了各个等级的评价量规。

  学生才能的发挥需要展示的舞台,正面的激励和成功的体验会强化他们积极的情感。为此,我们要强化课与课之间、课中活动与活动之间的结构研究,从联系的角度思考如何为每个活动做适当的“伏笔”。还要着力营造科技创新和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整合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各种资源,合理衔接各级科技创新评比活动,通过兴趣活动、实践活动、比赛活动、评星活动、展示台等,点面结合,整体推进,让学生在成功的激励下不断进步。

  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还要注意安全准则。在各种工具使用或制作中,粗心、仓促、缺乏知识或不必要的冒险都会引发事故,所以,在开始每一项活动时一定严格遵守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师生要随时保持安全意识。

幼儿园听课教学内容评语和建议6篇 幼儿园听课评语和建议怎么写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评语12篇(幼儿园中班评语大全精短)

学期末幼儿园中班评语18篇(幼儿园中班期上学期末评语)

幼儿园小班学生评语12篇 小班学生评语简短

幼儿园小朋友评语12篇(幼儿园评价小朋友的话语)

最新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期末评语精选160句4篇 幼儿学期末评语中班下学期简短评语

幼儿园教师期末评语11篇 幼儿园教师期末学生评语

幼儿园中班教师评语12篇 中班教师评语简短

幼儿园学期评语5篇(年幼儿园学期幼儿评语)

幼儿园中班评语12篇 幼儿园中班评语简短真实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老师评语精选125句3篇(大班下学期教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