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3篇

时间:2023-06-01 15:05: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杏坛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3篇,供大家参考。

杏坛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3篇

杏坛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1

  杏坛在山东省曲阜市孔庙的大成殿前。相传此处是孔子讲学之处。《庄子·渔父篇》载:“孔子游于缁帷(即黑惟,假托为地名)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宋代以前此处为大成殿,天圣二年(1024年)孔子45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在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于是,“杏坛”,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 金代于杏坛上建亭,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明代隆庆三年(1569年)改造重檐方亭,清代乾隆皇帝题匾。此杏坛方亭重檐,黄瓦朱柱,十字结脊。亭内藻井以细小斗拱装饰,彩绘金龙,绚丽多姿。亭下有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碑及乾隆“杏坛赞碑”。亭四周有石栏围护,四方有甬道可通。亭前石炉,雕刻精美,是金代文物。亭四周遍植杏树,每到春和景明,杏花盛开,灿然如火。孔子后裔六十代衍圣公《题杏坛》诗云:“鲁城遗迹已成空,点瑟回琴想象中。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

  杏坛为纪念孔子办学设教而建造的纪念物,位居殿庭之中,重檐。内用斗八藻井,瓦用黄色琉璃,彩画用金龙和玺,规格很高。金代始建,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现存建筑为明隆庆遗物,高12.05米,阔7.34米,平面正方形,四面敞开,每面3间。

《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说:“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本来,按晋人司马彪的注释,杏坛只是指“泽中高处也”,清代顾炎武也认为《庄子》书中凡是讲孔子的,采用的都是寓言的写法,杏坛不必实有其地。

  但一种流行的附会说法却以为杏坛就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宋时,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以讲堂旧基甃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故现在的曲阜孔庙实有杏坛。

  由此可见,“杏坛”实际是指“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在也多指教书授人的地方。

杏坛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2

  在国庆那天,我带着愉快的心情跟姨妈去“顺德周庄”——杏坛逢简水乡,我们来到巴士站搭乘免费接驳村巴过去,天空蓝蓝的,气温有点高,但是不影响我们游玩的心情。

  终于到站啦,人声鼎沸,见到七色的彩旗迎风飘扬,听到雷声一样响的锣鼓声,我们沿着锣鼓声去到粤晖园,一班穿着富有中国特色的衣服的哥哥在挥洒咏春拳,拳拳有力,整齐而有气势,我们看得目不暇接,拍手鼓舞。

  之后,我们来到巨济桥,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桥边两岸的村民在吆喝叫卖,看有我们顺德特色的大良蹦砂、炸牛奶、鲜榨甘蔗汁、酿鱼饼卖,有的人在试吃,有的人在付款,还有的人在观望拍照,嘻嘻可能在发朋友圈给朋友们观赏呢。

  一阵凉风吹过来,树叶在翩翩起舞,水面泛起阵阵鱼鳞般的波纹,阳光散落在上面,童话般的美妙。艇上的游客举起手机拍照留念,有的在吃着地道小吃,鱼蛋牛杂鱼饼等等。看着别人吃美味的小吃,我也想试试呢,拉着姨妈我走到小吃摊,有我最喜爱的进士鱼饼,买了一盒,我们边走边吃,爽口弹牙的鱼饼人间美味啊。

  接下来我们走到进士牌坊,姨妈说我们拍照留念吧,尽管我们是水乡杏坛人,但是也不免随俗,赶紧发个朋友圈到此一游。

  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水乡特色,全国各地人民都可以到我家乡来参观,感受一下地地道道的水乡文化特色,我为我美丽的家乡感到自豪和骄傲。

杏坛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3

  嵩阳书院杏坛清朝中州著名学者耿介主持倡兴嵩阳书院,循孔杏坛讲学旧说,在地除地为坛。讲学期间坛上古杏树一株,传为耿介手植,今石护坛,周匝平台栏杆,恢复旧貌。

  孔子杏坛讲学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而立,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以扶正摇摇欲坠的殿堂,改变“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有教无类”: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兼收并蓄。这一天,孔家小院热闹非常,孔子带领一群青少年垒土筑坛,并移来一棵小银杏树栽在坛边。孔子抚摸着银杏树说:“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此讲坛就取名杏坛吧!” 此后,孔子每日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礼记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大凡都有道德、学问的追求,即使处于困境,仕途不达,亦能保持操守, 《孟子·尽心上》 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相传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以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进而又将杏坛作为孔子兴教的象征,列入孔庙的建筑体系之中,这种格局甚至影响到了儒学所及的东南亚诸国。

  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该坛建于宋代,四周环植以杏,故名;金代又于坛上建亭。明代后期重修,即今日杏坛。

杏坛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