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有哪些(汇编6篇)

时间:2023-07-12 10:47:22 综合范文

  【前言】中国民间神话故事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神秘与奇幻的向往。在探索这些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领略到古代智慧的瑰宝,感受到神话传承的力量。那么,让我们一同探索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感受其中的魅力与深意。以下是热心网友“yuxuanshan”整理的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有哪些(共6篇),供大家品鉴。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有哪些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 篇1

燧人取火

  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教人熟食,让人们享受到光明,让人们无须生活在黑暗中,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他的事迹是对人类最初征服火的一曲颂歌。人征服了火,火磨炼了人,人成了星际间的万物之灵。

民间神话故事 篇2

  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必须对“八仙”的说法不会陌生,所谓“八仙”是指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位仙人,他们都是凡人出身,苦修积善才修炼成仙。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她在八仙中好似万绿丛中仅有的一点红,因而也就格外引人注目。

  何仙姑原名何琼,唐高宗开耀元年出生于零陵一户普通的庄户人家。当地人说,在何琼出生那天,一团鲜艳祥瑞的紫气笼罩在何家茅屋的上方,一群仙鹤在紫气中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一只硕壮的梅花鹿驮着一个头扎小辫、身系红肚兜的女童飞奔闯入何家,就在这时,何母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

  提起何琼的家乡零陵,但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它位于潇、湘二水汇合的地方,北望南岳衡山,南依巍巍五岭,是楚粤之门户。零陵郡西有一座云母山,山上盛产五色云母石,云母石是古代服食求仙的上药;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溪由山上奔流而下,称为云母溪,何琼家就在秀美的云母溪畔。

  喝云母水长大的何琼,出落得美丽灵秀,她自小就喜欢一人在云母溪边嬉戏漫游。十四岁那年,她在云母溪畔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胡子老翁。老翁向她询问了一些当地山水的状况,何琼都伶俐地一一作答,老翁十分高兴,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一枚鲜灵灵的蟠桃送给何琼。何琼接过,谢了老翁,然后三下五除二地把蟠桃吃下了肚。老翁看着她吃完,满脸笑容地点点头,转身就不见了。回家后,何琼一连几天都不感饥饿,因而也就不想吃东西,精神却比以往更旺盛。一个月之后,何琼又在云母溪边遇到了那位老翁,这次老翁把她带到云母山上,教她如何采集云母以及怎样服食云母。何琼按照他的话,每一天到云母山上采食云母,渐渐感觉到自己身轻如燕,往来山顶,行走如飞。此外,她还能辨识和采摘山中的各种仙草灵药,为附近的百姓治疗各种疾病,且能预测人事,因此周围的人都称她是“何仙姑”。

  何琼得道成仙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最后竟传到京城皇宫武则天耳中。

  当时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却把持着朝廷实权。武则天自小受母亲的影响信仰佛教,及至做了皇后,她又极力在宫内和全国上下推崇佛教,想以此压倒李唐王朝所尊奉的道教的势头,并利用某些佛经作为她篡位称帝的理论根据。佛教“法相宗”宣扬“二空”,就是说要把自我与万物都看成是空泛虚无的,这样才能到达宇宙万物与我合而为一的高渺境界。通俗地说,就是用心感悟,做到物我两忘,那么就能白昼飞升、腾云驾雾、长生不老了。武则天对这一点十分信服,当她听说零陵地方出了一个何仙姑,能够不食人间烟火,自由往来于山岳之巅,很感兴趣,特地派人前往探视,并赐予何仙姑一袭朝霞服。何仙姑理解了朝霞服,兴致勃勃地穿戴起来,周围的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瞻,只见何仙姑身上霞光万道,光彩夺目,好像神仙下凡;乡亲们见状大惊,不由自主地齐齐跪倒在地,朝何仙姑顶礼膜拜。何仙姑心中颇感自得,然而她母亲却大感恐慌,心想:“这样的女儿,谁家还敢娶她呀!”

  果然不出何母所料,何仙姑十八岁时,她母亲急急地请媒人为她择婿。虽然何仙姑出落得鲜花一样漂亮,但因本事太大,竟没有谁家敢娶。何母忧心忡忡,何仙姑自己却若无其事,整天出没于山野乡村,忙着给人采药治病,过得十分充实。

  一天,何仙姑进入云母山密林深处采药,遇到两位神奇的人,他们中有一个瘸腿的老汉,手拄铁拐,身背硕大的酒葫芦,衣着褴褛,形似乞丐;另一个着一身整洁的蓝布衫,手持药锄,肩背药筐,神态甚是俊逸。这两人在何仙姑前面不远的地方,一搭一唱,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竟腾空而去,倏忽不见踪影。这两人乃是八仙中的铁拐李和蓝采和。何仙姑留意着他们的样貌,念叨着偷学的口诀,居然也能够像他们一样,凌风驾云,飞越山谷。从此以后,她常常一人悄悄来到深山中修炼,身法愈来愈熟练,也飞得越来越远。她利用这种功夫时常飞到遥远的大山中,朝去暮回,带回一些奇异的山果给家人品尝,家人吃了觉得香甜可口、精神倍增,但终究不知是何种果实。

  见她每日早出晚归,何母心生疑虑,盘问她到何处去干什么了,何仙姑拗但是母亲,就说每日往名山仙境与仙佛谈论佛道去了。渐渐地,何仙姑通晓佛道的消息又传开了。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前往零陵,备妥车马,召请何仙姑前往东都洛阳论佛道。众官员与何仙姑一同跋山涉水来到洛阳城外,在等船渡洛水时,众人突然不见了何仙姑的踪影,使臣大为恐慌,连忙命人四处寻找,却没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众人吓得坐在洛河边发呆,薄暮时分,何仙姑翩然凌空而降,不急不忙地告诉使者:“我已前往禁宫见过了天后,你们能够回朝复命了”。

  使臣将信将疑地回到洛阳宫中,一打听,果然何仙姑当天来拜见过武后,并和她在宫中作了半日长谈,使臣们为之惊讶不已。

  武则天为了酬谢何仙姑的一番美意,特下令零陵地方官吏在零陵城南的凤凰台,建造了一座雄伟的会仙馆,作为何仙姑讲道弘法之处。何仙姑在讲道之余,常坐在馆前的石阶上,剥食一种圆形的仙果,并随手将果核四下抛去。之后,会仙馆的四周长出一株株荔枝树,这些树上结出的荔枝竟都是翠绿的青皮荔枝,人们称为“凤凰台上,荔枝挂绿”。

  何仙姑还题了一首《凤凰台》的诗:

  凤凰云母似天花,炼作芙蓉白云芽;

  笑煞狂徒无主张,更从何处觅丹砂。

  这首诗表面是写凤凰台,实际上诗里暗藏着服食求道的真谛:服食云母的方法。人们从何仙姑服食修炼的特点,说她是道教信徒;也有人根据她讲道说法的思想资料,把她归于佛教弟子。实际上,何仙姑能够说是亦道亦佛,又非道非佛的人物。本身已臻天人合一的境界,凡间的佛道岂能框定她!

  一天,何仙姑突然灵感顿至,写下了一首《题麻姑峰》的诗:

  麻姑笑我恋尘嚣,一隔仙凡道路遥;

  飞去沧州弄明月,倒骑黄鹤听吹箫。

  这首充满仙韵的诗似乎暗含着某种预兆。果然,唐中宗景龙元年的某一天,二十六岁的何仙姑坐在凤凰台上,仰望着苍远的天空出神,忽然看见铁拐李站在远处的云端,舞动着他的铁拐,似乎是在招呼她。不知不觉中,何仙姑的身体像彩凤一般冉冉升起,凌空而上,追随着铁拐李而去。她脚上的一只珠鞋这时掉落在地上,第二天,珠鞋坠落的地方忽然出现一口水井,井水清澈甘甜,阵阵异香扑鼻,四周井栏,形状恰似一只弓鞋的模样。当地的人们在井旁建了一座何仙姑庙,日日香火鼎盛,因为那水井里的水,不但清凉解渴,而且能治愈各种疾病,因而为远近的人们津津乐道。

  何仙姑白日飞升,得道成仙,从而成为八仙中唯一的红粉,构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局面。成仙后的何仙姑念念不忘人间的疾苦,经常在南方一带行云布雨,消除疫灾,解救苦难。凡是善良人需要她帮忙,只需默默向天空祈祷,她就能像“及时雨”一样赶到,给予人们以神奇的力量。

  唐玄宗天宝九年,距离何仙姑成仙已经三十多年了。一天,大雨过后,碧空如洗,零陵地方的人们都看到一朵五彩祥云悠然飘过,何仙姑身着朝霞服站立云端,正当人们跪地膜拜之际,一束黄绫由空中飘落到凤凰台上,上面写着这样的诗句:

  云母溪畔胜天台,千树万树桃花开;

  玉箫吹过黄龙洞,勿引长度跨鹤来。

  寄语张家与李家,休将尘事闹闲情;

  蓬莱弱水今清浅,满地花荫护月明。

  已趁神仙入紫薇,水乡回首尚迟迟;

  千年留取井边履,说与草堂仙子知。

  诗中有对故乡风物的眷恋,也有对乡人的殷殷叮咛,更有对神仙生涯幽寂情怀的剖白,劝导凡人要珍惜自己的生活。真是“人人都说神仙好,谁知神仙有烦恼。劝君惜取凡人时,莫待时光空自消”!

  这篇文章讲述了何仙姑的传奇身世以及她为百姓服务、开化武则天的故事。

  何仙姑的完美之处不仅仅仅在于外表的美丽灵秀,更在于心地的纯净完美。何仙姑不是只想着自己,而是心忧百姓,利用自己的潜力为百姓服务,为百姓治病,预测人事,体现了她乐于助人的美丽心灵。这也是她具备成仙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仙后的何仙姑念念不忘人间的疾苦,经常在南方一带行云布雨,消除疫灾,解救苦难,凡是善良人需要她帮忙,只需默默向天空祈祷,她就能像“及时雨”一样赶到,给予人们以神奇的力量。

  何仙姑能够按照老翁的话按时上云母山采食云母体现了她的毅力。渐渐地,积少成多,熟能生巧,她才具备了好的体魄,往来山顶,行走如飞。她还很好学,学会了辨识和采摘山中的各种仙草灵药。

  劝导凡人要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是我们就应牢记于心的。“人人都说神仙好,谁知神仙有烦恼。劝君惜取凡人时,莫待时光空自消!”让我们珍惜完美的时光,好好充实自我,让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有价值、有好处。

民间神话故事 篇3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中国十大古代感情故事之一。

  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能够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

  有关于嫦娥的神话传说,自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后羿的妻子姮娥,演变为传说中的嫦娥。自古以来都有学者认为称为“羿”的有多个,处于不同时期,从而难以决定嫦娥是何时人物。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构成。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当是世人渴望完美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写照。另外“嫦娥奔月”还是中国此刻进行的航天探月工程的好名称。

神话故事有哪些 篇4

  极乐鸟终于找到了太阳鸟。它高兴极了,悄悄地向太阳鸟飞去。为了防止太阳烫手,它扯下一团团棉絮般的白云把太阳鸟紧紧裹住,扔回了大地。一个白颜色的猴子早奉马亚沃卡之命在大地上等着,它接到了极乐鸟扔的圆球之后,把白云一片片撕开,然后把太阳鸟小心地装回了篮子。

  太阳又高高地升到了天顶,发出了辉煌灿烂的光芒,黑暗消失了。就在这时马亚沃卡在山头上遇到了他的弟弟奥奇。他在奥奇的头顶上飞来飞去,对他说:“弟弟,太阳鸟已被捉住,太阳又出来了。”然后,他有些难过地对弟弟说:“可是,我们俩却不可能再生活在一起了。今后,你将生活在东方,我将到地球西边的一端去。再见吧,弟弟,多保重。”说完,他便飞走了。

  从此,这兄弟俩就再也没有在一起过,辽阔而苦难的大地把他们分隔开了。

  很多很多年后,洪水退了。经过洪水洗劫的大地,一片荒芜凄凉景像。马亚沃卡决心重新创建大地,他要把自己的设想带到大地每一块苦难的地方。他一边走一边想着:“这里缺乏树木,需要树木。”于是,在他走过的足迹后面立即出现了茂密的树林。他说:“这里需要河流。”他走过后,泉水立即冒了出来,流成了一条滔滔不绝的大河。他又说:“这里需要牲畜。”他走过后,地面上立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后来又出现了各种庄稼,大地上的一切便是这样地按照马亚沃卡的设计重新生成。

  最后,当地面的一切都完成之后,他向吞没那对原始人的大山走去。他把大山一劈两半,呆在大山里的人都跑出来了。这时已不仅是两个原始人,他俩还繁殖了许许多多后代。许许多多的人跟着马亚沃卡,迎着太阳走到大地上。

  马亚沃卡领着人们走过了漫长的一段路程。他教他们种植庄稼,放牧牛羊,用木落、土豆和煮熟的水生块茎植物,酿成甘醇的奥吉酒。然后他给人们规定一个欢庆节日。在和人们一起欢度了第一个节日后,他就驾起云彩,在云雾缭绕中升上天空去了。在他同人们告别的地方,至今还能看见他的大脚印。那时,地还未怎么干,土是湿的。他飞上天后地就干了。他的脚印便被作为留给人们的最后纪念,永远保存下来了。

  第三个世界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第一个世界早已被火焚毁了。第二个世界是因为奥奇的不慎放走太阳鸟被洪水冲毁的。但第三个世界不久也被狩猎部落的坏人乌卡拉和他的同伙毁灭。他们捕尽了动物后又把人当作野兽进行捕猎吞食掉。当马亚沃卡得知乌卡拉的罪行后非常气愤,他把乌卡拉变成了一只食蚁兽。他的弟弟奥奇又把这食蚁兽剁成碎块。他把碎肉抛向四处,这些碎肉变成了供人肉食的各种动物。看来,只有第四个世界才是和平幸福的世界。那时人与人之间和善友爱,生活安宁、富裕。那就是马亚沃卡的世界。

  在洪水之后,印第安人选最勇敢、最富裕的人做他们的领袖。他们称这个时期为 “无王时代”。这时候,在一个高山的顶上出现五个很大的蛋。华提阿库里的父亲巴里卡卡就是从其中一个蛋里生出来的。华提阿库里很穷,吃不饱饭。但是他从他父亲那里学得了不少智慧。从下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他所学得的智慧对他很有用处。

  有一个富人造了一所很奇异的房子,房顶是用黄鸟和红鸟的羽毛做成的。他很富,有许多骆驼。因为他富有,别人很尊重他。他变得非常骄傲,甚至立志要做造物主。可是当他得了重病,而他自己没法医好时,他的 “神性” 就很可疑了。正当这时候,华提阿库里在到处旅行;有一天,他看见两只狐狸相会,他就听它们的谈话。从狐狸的谈话中,他知道了那富人生病的事,同时也知道了他生病的原因。他决定立刻出发去找那富人。他到达那所奇异的房子前时,看见一个漂亮的少女,这少女是那富人的一个女儿。她告诉他她父亲生病的情况。华提阿库里为她的美貌所迷,就说,只要她能爱他,他就可以医好他父亲的病。因为他衣衫褴褛,样子很脏,她拒绝了她,但是她带他到她父亲那里,告诉他华提阿库里说他能医好他的病。她父亲同意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试试看。华提阿库里医病的方法是告诉病人三件事:第一,他的妻子对他不忠实;第二,他的房子上有两条大蛇在游来游去,要吞吃这房子;第三,他的石磨底下有一只两个头的癞蛤蟆。他的妻子起初很气愤地否认有不忠的情事,但是当华提阿库里提醒她一些细节,同时又找到了蛇和癞蛤蟆时,她承认了她的罪过。蛇和癞蛤蟆被杀死了,那富人恢复了健康,他把女儿嫁给了华提阿库里。

  华提阿库里的贫穷和衣衫褴褛使那少女的姐夫很不高兴。他向新郎建议比赛跳舞和喝酒。华提阿库里去询问他父亲的意见。那老人劝他接受对方的挑战,叫他去答复姐夫后回到他这里来。华提阿库里回来时,巴里卡卡叫他到一个山里去,在那里把他变成了一只死的骆驼。下一天早上,一只雄狐狸和一只雌狐狸来到,它们带着一个瓶子和一支箫。这两件东西是具有魔力的,他靠这两件东西的帮助,在跳舞和喝酒的比赛中胜过了他的连襟。

  于是他的连襟建议比赛另一件事:看谁穿上了节日的衣服后显得更漂亮。靠巴里卡卡的帮助,华提阿库里找到了一张红色的狮子皮;他披上了这张狮子皮,头上仿佛有一圈彩虹似的,于是他又赢了。

  第三个比赛是:看谁造房子造得最快、最好。华提阿库里的连襟叫他手下所有的人都来帮他忙。华提阿库里刚把地基打好,他的连襟几乎已经把房子造好了。但是巴里卡卡的智慧在这时又很有用,因为华提阿库里叫各种各样的鸟兽来帮他连夜造屋;到下一天早上,那房子除了屋顶以外,都已造好了。他的连襟找了许多骆驼背稻草来,为盖他自己的屋顶用;但是华提阿库里找一只野兽来站在路上,大声吼叫,把那些骆驼都吓跑了,那些稻草就都损失了。于是华提阿库里又得胜了。

  最后,巴里卡卡劝华提阿库里结束这一场竞争。华提阿库里就向他的连襟建议最后一个比赛:他们两人穿了蓝衬衫,腰间拴上白棉花,来比跳舞,看谁跳得好。他的连襟和往常一样,先来到比赛的地点;但是华提阿库里进来的时候,大叫一声,把连襟吓了一跳,他连忙逃跑。当他逃跑的时候,华提阿库里把他变成了一只鹿。他的妻子跟了他跑,被华提阿库里变成一块石头,她的头朝地,脚朝天,因为她曾经替她丈夫出了那么些坏主意。

  山顶上剩下的四个蛋开开了,四只鹰飞出来。这四只鹰变成了四个伟大的战士。四个战士创造了不少奇迹,其中一个奇迹是:掀起一个暴风雨,把那富有的印第安人的房子冲走,一直冲到海里。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大全 篇5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 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民间神话故事有哪些 篇6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有的地方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春节,也叫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也有许多关于春节的传说和各地的习俗。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有哪些(汇编6篇)相关文章:

《中外神话故事》读后感3篇 读《中外神话故事》有感

外国神话故事读后感3篇 《外国神话故事》

写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3篇 作文中国民间故事的读后感

读希腊神话故事有感心得体会3篇 读希腊神话故事有感心得体会作文

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收获范例4篇 《一千零一夜》是什么民间故事集?

优秀的民间哲理故事3篇 民间故事小故事大道理

读完中国神话故事的后感范文3篇(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作文)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12篇(《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

读中国寓言故事有感5篇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作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7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读后感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