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初一优秀话题作文3篇 以论语里一则为话题的作文

时间:2022-06-29 10:50: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论语》初一优秀话题作文3篇 以论语里一则为话题的作文,供大家赏析。

《论语》初一优秀话题作文3篇 以论语里一则为话题的作文

《论语》初一优秀话题作文1

  在中华民族历史中,一部部经典著作流传至今,它们教会我们做人,给予我们启迪。它们如一盏明灯,在人生迷途中指引我们前进,而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非《论语》莫属了。

《论语》中有一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啊!对于朋友怎么可以没有诚信呢?俗话说得好,“民无信不立”。如果没有诚信,商鞅又如何南门立木取信?从而使秦国富强?若不是因为诚信,周幽王又为何会失去诸侯信任,从而被灭国,形成诸侯纷争的局面呢?因此,曾子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从而使自己在小事立基础,大事上以信立信,以人为本。子曰:“言必行,行必果”。对于自己的承诺,如果不能做到的话,却不要轻易许诺,否则,别人就会觉得你不是一个诚实守信有道德修养的人。

  记得小时候,我骗爸爸说学校要交钱,于是爸爸给我了一百元,而我却拿了去买玩具。拿着这一百元,我很是不安,像是失了魂魄似的,我向爸爸说了实话,爸爸虽然狠狠地教育了我,但我依然觉得值,至少我内心平静了,也是那次,我知道了说谎是多么不该。

  然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诚信也尤为重要。我们是否会对家长说谎,对同学的许诺不遵守?或是敷衍老师作业的事?诚信作为五千年来衍生的美德,就如此,论语中诚信的经典被一代代相传,被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观点。

  诚信重要,友善不也重要吗?

  论语中,最能体现友善的莫过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宽宏大量,宽厚待人,友善对人。现今社会,这八个字给予我的启迪极大,对同学友善,只会让友谊更加深厚,对老师友善,只会让师生之情更加浓厚。友善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吧。

  一部部经典仍然历历在目,《论语》中的哲理,一定会伴随我一生。

《论语》初一优秀话题作文2

  生活中,到处都有《论语》的存在。《论语》,如同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时时刻刻指导着我的言行,让我不断端正自己的品行。

  刚上一年级的我,来到一个新班级,感到很陌生。面对这么多陌生的面孔,我不知所措。开始评选班长了,老师选了别人,并没有选中我。要知道,我在幼儿园期间,可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我的心里窝了一肚子气。

  放学后,我向妈妈诉苦。妈妈却安慰我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什么意思?”我奇怪地问妈妈。“别人不了解你,不要生气。在集体中时间长了,大家了解你了,成绩更出色一些,你就有机会被选为。“哦!”我似懂非懂地说。果然,我在班上努力表现,端正行为,只用了一个月,就真的当上了班干部。古人说的话,实在是太对了!这是第一次,我受到了《论语》的启示。

  现在,我已经上四年级了,很喜欢拉小提琴,但是有一些考级曲还是不太熟,想请教老师。但老师太忙了,只好自己想办法。妈妈看见焦急的我,就对我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妈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妈妈意味深长地说:“那就是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你的老师。”对呀,我可以向别人请教!

  于是,我请教了班上的一个女同学,她可是个“小提琴家”,她同意教我了。以后,我每天放学都跟着她回家,同她一起练习,两人互相请教、互相进步。最后,我成功地通过小提琴考级,还超常发挥,拿到了“优秀”呢!

  从小到大,《论语》一直教我各种道理,让我懂得许多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当我处理不好学习和认真思考两者关系时,我会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我在困难中坚持不住时,我会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有了《论语》的指点,原来,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困难,也都是可以面对的!

《论语》初一优秀话题作文3

《论语》代表仁义、伦理和道德,传统观念总把“义”和“利”对立起来,这从古代中国到西方都有这种说法。但在近期的《论语》阅读之中,我发现其中有着不一样的利义观。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如果不追求物质的进步,人民、国家和社会都不会富庶,这显然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不利。但孔子又说:“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致富的根源就是要根据“仁义道德”和“正确的道理”,这样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才能持续下去。当今社会不乏有企业或个人赚着不义之财,违反市场道德规范,置利益于一切之上。更有甚者,表面做着公益和慈善事业,背地里昧着良心赚着黑钱,利与义完全对立,这与孔子在千年前的教诲远远背离。

  孔子从未贬低商人,但离开道德的商人,绝对不会是出色的商才。“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得到了利益,失去了仁道,甚至想尽可能钻法律的空子去达到赚钱的目的,这种利己主义只会把个人以及国家送上不归路。近期,爱否科技相关负责人在网上大肆质疑华为的拍照技术,断定其虚假宣传,以达到博取眼球和谋取利益的目的。随后在事实面前,该负责人无话可说,随即被开除。对待财富的正确态度,应是坚守道义,不侵害他人利益,用正当的手段和自身的实力寻求商机。该负责人哗众取宠,自以为是,当然不会再商业的道路上走得长远。

  当利义观绝对对立以后,为富不仁的说法自然兴起,当社会的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时,就会留下给不法之人谋利的空间。这种情况下,道德的自律显得十分重要,《论语》可以教给商人如何“取之有道”。同事,也要明白“求利”并不违背圣人的古训,“阳光下的利益”自可争取,不必认为其有愧于道德要求。

  正确理解孔子的利义观,才能形成诚信为本的市场经济。利与义,合则两益,分则两伤。

《论语》初一优秀话题作文3篇 以论语里一则为话题的作文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论语作文   论语初一作文   论语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