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1篇 双减音乐教学论文

时间:2024-01-30 16:54: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1篇 双减音乐教学论文,以供借鉴。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1篇 双减音乐教学论文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音乐的最大特性就是必须通过个体或群体的表现才能展现出来,这就为人们展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我们认为表现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表现使自己和他人获得愉悦的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才是表现的真谛。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同样没有交往合作,表现也就失去意义。那么从音乐教育中学会表现,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通过交往合作来达到生命的和谐,就成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这个问题。

  一、音乐表现需要交往合作

  l.这是由音乐表现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音乐表现本身蕴涵着交往、需要合作。体态律动是一种最基本的学校音乐表现活动;演唱、演奏是最主要的音乐表现实践活动;综合性艺术表演,如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音乐剧、简单的歌剧(戏剧、曲艺)片段表演等,是最复杂的合作性音乐表现活动。音乐表现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本身就是一种合作表现,需要每个参与活动者将自己看做群体中的一员而与其他人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当学生参与表现时,听到自己与同伴发出美妙的乐声,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听到受众热情的赞赏时,又会产生极大的自豪感,同时又进一步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去,这就是音乐表现中的交往合作给同学们带来的极大的乐趣和学习原动力。因此,群体性的音乐表现活动,对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形成与他人协作的态度、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是极为有效的。

  2.这是由教学的本质决定的

  新课程改革将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超越。教学中的交往,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包括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在教学中实践交往互动,在动态中实现有效教学。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作为表现艺术的音乐,显然音乐表现是音乐学科的一大特色,音乐表现就是以音乐为媒介展示自我的过程。我们认为展示自我必须要有展示对象的存在,孤芳自赏不应该属于表现活动。因此音乐表现还应包括与受众(接受的对象)的多向互动交往,表现与交往不可分,没有交往,音乐表现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音乐也是交往的艺术。没有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没有交往的表现是假表现。所以音乐表现更应该遵循教学新理念,应该强调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以实现音乐的社会交往价值。

  3.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在一项报告中指出:“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做人、做事的基础,是成功的阶梯。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社会共处不仅仅是人生的技巧,而且还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音乐表现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音乐教学的领域之中,其价值还会对参与其间的每一位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产生影响。在日益强调个性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培养学生在踏上社会后与他人协调和谐地共存的素质与能力。而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合唱、合奏等音乐表现活动正能起到这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表现怎么交往合作

  民主平等的氛围是进行良好交往合作的基础。从音乐表现的角度看,音乐表现中的交往合作,主要是在表现者之间以及表现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协作。因为音乐表现的是美:美的节奏,美的旋律,美的舞姿,美的情感。所以同学们在相互欣赏的过程中,都喜欢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这是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的有利条件。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等充分发挥个人独特创造性的音乐表演形式,又有不同旋律、不同节奏、不同音色、不同声部纵横交错相互协调的多声部合唱、合奏。如果说,独唱、独奏能使人充分感受到艺术表现的自由与无拘束的话,合唱、合奏则能在集体艺术表现中,使每一位参与表现者之间产生心灵的共振,使每一位参与表现者体验到只有集体合作才能实现的默契的审美愉悦感。久而久之,每一位参与表现者的’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合唱、合奏等集体活动是学生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交往合作的主要领域。在音乐表现活动中学习相互交往合作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l.学会相互融洽

  我们指出音乐表现中的交往合作还包括表现者与受众之间的多向互动,如他人的欣赏、反馈评价,即使个人在小组、班级表演中获得同学们的好评,也是一种默契的交流。那么音乐表现首先要与受众相融洽,才能实现良好的交流。因为如果表演者不顾当时的环境条件,脱离当时的情景,那么他的表演肯定缺乏感染力,不能引起同学的共鸣,也就达不到表演的目的。也许某个节日在学校舞台上表演一曲,全校的师生都知道你的名字了,这不是很好的交往吗?所以一方面要提高个人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从交往合作的'高度认识自己的表现,使自己的表现贴近观众,以营造融洽的气氛,这是交往合作的精髓。

  2.学会相互聆听

  聆听他人是学会交往的基础。在合唱、合奏等群体表现活动中,每一位参与者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在表现过程中必须学会聆听同伴的唱奏,应该知道任何过分突出自我的做法都会影响集体表现的和谐性。因此,通过聆听音乐美妙的和声、感受同伴的协作,将大大增强交往合作的主动性,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心理基础。

  3.学会相互烘托

  在合唱、合奏中,每一位参与者可能属于某一声部,有时自己所参与的声部处于主要表现地位,有时处于陪衬地位。这种有主有次的合作表现,需要参与表现者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该大胆表现时就倾情表现,该做好陪衬时决不喧宾夺主。只有分清主次,才能互相烘托共同表现,这在一个乐队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长期的训练,培养乐于助人的交往合作品德。

  4.学会相互激励

  赞美他人是交往成功的诀窍。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单独表现行为与在群体中表现的行为是不一样的。人们在群体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激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意识。合唱、合奏作为一种群体行为,同样需要群体各成员相互间积极的互动。在实际合唱、合奏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如果合唱、合奏者中的大多数成员都精神饱满、全情投入,那么整个群体就会产生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艺术表现的质量会大大提高;反之就会精神萎靡,表现力低下。因此,学会合作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在群体表现中全情投入,以自己的饱满情绪去激发同伴的情绪,同时又善于接受同伴的情绪激发。最终达到审美情感表现与审美情感体验的更高境界,学会欣赏自己又赞美他人。

  音乐的织体层次丰富,学生通过合作表现的训练从中感受到“和”的美,领会合的力量,懂得个人与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重要性,还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团结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之情。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音乐无须翻译,用音乐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有它独特的优势,我们要发挥这种优势,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由此构筑生命的和谐,世界的和谐。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2

  摘要:小学音乐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关键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也需要提倡现代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文章具体论述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五个策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掌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激励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性;策略学习

  音乐不仅能让小学生学到知识,还能让小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亟须改革。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开放性的音乐课堂氛围,积极拓展教学资源,为小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使小学音乐课充满生机与活力。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音乐技能和兴趣的培养,寓教于乐,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挖掘小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没有充分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就成为了每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课题。根据实际教学经验,笔者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谈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小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在音乐课堂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好地配合教学。小学生活泼爱动、好奇心强,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挖掘小学生的潜力,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同时,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认可,所以,我在教学中会积极主动地与小学生做朋友,在教学中和生活中多关心他们,让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情感的升华。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校里探讨的话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若能建立起一种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音乐教学必将有新的发展。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小学音乐教学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的讲述,而是体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上。音乐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以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掌握好课堂教学节奏

  在上课之前音乐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课前准备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在课前,小学音乐教师必须确立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还要紧扣音乐教材,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突出重点。音乐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详细的了解,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要清楚地知道“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怎样让小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只有围绕教学目标,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掌握好教学节奏也是音乐教师必备的技能,要善于观察小学生的一举一动。当所讲授的音乐知识较难时,教师必须详细地给小学生讲解,直到班级中的学生都能够掌握。通过教学实践可知,小学音乐课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动静结合,合理调节课堂氛围,使音乐课充满美感。

  三、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时期,音乐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手段,对反馈的信息及时解决,使小学生逐渐养成终身学习音乐的好习惯,促进小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教学的魅力并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更多的在于激励、鼓舞学生。我在课堂上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对音乐后进生更加关心。由于每位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所以在讲解音乐知识的时候会伴随着音乐游戏和表演等方式,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了“教”的有效性,更体现了“学”的有效性。小学音乐教师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再通过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训练来应用到实践中。在课堂评价时要注重激励的作用。如当学生对音乐知识比较感兴趣时,我会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和创新,挖掘自身的潜力,唤起自信;当学生对音乐知识感到厌烦,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时,我会引导学生不要放弃,向优等生学习,从而提高对音乐的喜爱程度。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便利。因此,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小学生思维简单,经验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音乐教师要注重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直观清晰地开展辅助教学。比如在唱歌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歌曲中描绘的景色、人物、活动等展示出来,让小学生在学唱歌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体验。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教师应该把握好适度原则,科学合理地辅助课堂教学。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

  五、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由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音乐知识都不能在课堂中完成,因此,音乐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提前设计好活动方案,给小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就能极大地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并给小学生以鼓励和帮助。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通常以课本教学为主,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为了改变音乐教学的现状,我在实际工作中鼓励小学生成立音乐学习小组,发挥团队的力量,让每个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快乐地成长。课外实践还可以充分锻炼小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以及集体观念,淡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更多的提升。

  总之,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情感交流,促进高效音乐课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黄小英.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体会[J].学生之友:小学版,20xx(11)

  [2]仇亚楠.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xx(6).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3

  摘要: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最好教的是死知识,教者只需“照本宣科”,但效果也是最差的 ;而最难教的则是最活的“教学教法”,即教会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学会最多的知识的方法。因 为它是要因人、因地、因时、因条件而异的,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对教师水平的一种全面、综合性的 考察。它需要我们教师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掌握。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 方法

  那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应从哪里来呢?

  一、从学生游戏中来

  作为一名有心的教师,我常常仔细观察学生们做游戏,发现他们在游戏中常用“口诀法”。做“找领袖” 等游戏时,他们边玩边念口诀,如:“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这是小学生游戏中喜闻乐见的一种方法。这些口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具有统一行动、便于记忆、提示动作等功能。我就将此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来。

  二、从学生的爱好中来

  小学生的爱好是很多的,例如,他们爱念儿歌。他们在儿歌声中游戏,在儿歌声中学习,在儿歌声中长大。于是,我就常常运用“儿歌法”教学生记那些难记的音乐概念,学那些平时觉得枯燥无味的乐理知。

  三、从学生的生活中来

  小学生的生活与青年人、成年人都不同,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捕捉特征,是能将其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来的。

  四、从学生的“已知”中来

  教育小学生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从他们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后知”中来。我在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 歌词。他们爱画画,也爱认画,我就“以画代词”。《洗手绢》的第一段歌词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 衣,我也来。哎luō@①哎luō@①哎luō@①哎……。”我就在黑板上先画一个红太阳,再画一朵白 云彩,然后画一个笑容可掬的妈妈的头像,最后画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的头像代表“我”。一年级的小学生 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背唱出来了。

  五、从学生的思维特点中来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运用他们的形象思维去启发他们的 抽象思维。例如:我教学生唱好顿音记号,就用一个乒乓球在桌上抛几下,让他们细心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 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学生再唱就不难了。 又如:我教学生唱《春天》这首歌,为了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我除了用图画来引导以外,还让学生闭 上眼睛,回忆自己的春天的公园里看到的景象。我把这种方法叫作“过电影”。同学们闭上眼睛时,头脑里展 开了丰富的联想,睁开眼睛后就有了生动的体味,再唱感情就不同了。

  六、从另一事物中迁移过来

  “迁移法”是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也能解 决许多难题。例如,我教学生视唱、合唱时,学生往往唱不准,高。怎么办?我就先教学生吹口琴、吹笛。口 琴、竖笛有它固定的指法。这指法,看得见,摸得着,吹出音来竖听得清。吹准,比唱准易。于是我就让学生 先吹,后唱。这种方法在合唱教学中尤其见效。先合奏,后合唱,两个乃至三个、四个声部往往只需两、三遍就合上去了,这真是“以琴代声,方法巧妙”。

  七、从教学难点中来

  在小学音乐教学难点中,运用“重复讲解,反复示范”的方法,有时未必能解决问题。而创造一种巧妙的 教学方法往往能使难点迎刃而解。例如:在口琴教学中,学生吹奏一段乐曲,往往需要一会儿吹,一会儿吸。 有时摸准了音位,又搞错了吹吸。怎么办?为了让学生摸准音位,我让学生在口琴上贴上反字的“音位示意图 ”,然后照着镜子吹,“照镜子法”一下子就解决了音位问题。为了解决吹吸问题,我创造了“手势视唱法” ,把右手握拳向前,推当作“吹”,把右手变“鸭嘴形”向后拉当作吸,让学生边打手势边视唱。

  八、从教材中挖掘出来

  我们的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但一刻也不能脱离《大纲》,一刻也不能脱离教材。许多教学方法,都应从 教材中挖掘出来,教材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某一新的任务,我们就应创造出完成某一新任务的教学方法来 。二十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告诉我:教材中出现的新问题、难问题,往往是我们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的重要前提。

  先轻轻地唱,边唱自己声部,边听另一声部,注意把握音高。反复练习几遍以后,三度合唱的音高效果就 记在脑子里了,再唱别的曲子就不难了。

  九、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中来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成功地创造和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条件之一。反之,一个自身素质较差的教师, 就是有了很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运用自如。

  我认识一位教师,她为了教学生唱好三部合唱,练就了一手绝招:自弹自唱,能一人同时演唱、演奏 出三个声部来,口唱第一声部主旋律,右手用钢琴奏出第二声部,左手同时奏出第三声部。三个声部同时出自 一身,给了学生一个很好、很清晰的合声效果,更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它说明了:合唱并不难,一人能 做到,多人更能做到。所以她的合唱教学一直在当地名列前茅。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无穷无尽。可以说:教学难点有多少,学生生活有多少,教学方法就应 有多少。要想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我们当老师的就要做到以下四条:

  1.热爱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因为,只有真正热爱它,才能为它呕心沥血,开动脑筋,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 学方法来。

  2.学习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要有“浮想联篇”的功夫,做到多思考,多创造,要学习出新、出奇、出 绝招。

  3.牢记“留心处处皆学问”这一真理。要细心观察事物,尤其是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从学生身上找 出解决难题的方法来。

  4.不断学习音乐理论,不断提高自己弹、唱、跳、谱(谱曲)、编(编舞)的技能技巧,因为“熟能”才 能“生巧”。

  以上这些,仅供小学音乐教育同行们参考。希望能通过我的“抛砖”,能引出更多的“玉”来,让我们小 学音乐教学法这块百花园能开放出更多更好更美的鲜花来!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4

  1.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方法

  1.1营造轻松的上课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老师必须可以做到主导学生,才能充分调动上课的活跃度。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自主权,营造轻松的上课氛围,解放学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与学生应该平等相处,积极解决学生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建议,并适当的对学生的好点子给予鼓励及奖励。高度肯定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建议,最终老师与学生的意见达到一致。尊重学生,虚心接受学生所提出的建议及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意识。

  1.2设计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在课堂上主导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情绪,积极投入课堂。比如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自己一个印象深刻的经历,并用钢琴的旋律将自己对那件事的感受表达出来,然后跟学生说,每个人都有一件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再让学生开始积极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老师用音乐将每个经历所表达的情感用钢琴表达出来。通过与学生的这样互动,告诉学生音乐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情感,不同的旋律代表了不同的情绪,可以悲伤,可以明朗。还可以播放歌曲,让学生静静聆听,最后让学生分享听了后的感受,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与老师充分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3转变问答角色模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问答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老师提问,学生作答。而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进行问答角色互换,给学生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向老师提问,比如,在学生学习唱《愉快的梦》时,可以让学生听完后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有学生会问为什么不可以用3/8拍,得用6/8拍,此时可以放一段3/8拍的歌曲,让学生听旋律的差别,并告诉学生,应该重视音乐的音高以及节奏感。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认真作答,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提出疑问,是一种深入学习研究的标志,通过学生的主动提问,老师才能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改进教学模式,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以及身心的全面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育中,应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5

  摘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本文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学会唱歌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唱歌方法,培养对音乐的体验能力,从而让学生点点滴滴中培养音乐的素养。

  关键词:音乐 歌唱教学 探究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课标的这一阐述,应该是音乐课歌唱教学的基本理念。然而许多老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先复习旧歌,再练习新歌的重难点,接着教唱新歌,然后处理歌的情绪。这种模式与课标提出的理念相距甚远,也有碍于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表演潜能的发展,有碍于学生对音乐美感的体验和欣赏,有碍于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学会唱歌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唱歌方法,培养对音乐的体验能力,从而让学生点点滴滴中培养音乐的素养。

  1 准确生动的范唱

  很多音乐教师习惯放录音范唱给学生听,采取听唱法让学生学会唱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记忆力有好处。但是,这样学生却不能对新歌演唱时的声音处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就无法达到真正的演唱效果。我认为,新歌的教学是否成功,与教师的范唱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模仿能力很高,在学生唱歌之前,教师的范唱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准确生动的范唱,能较好地揭示歌曲的内容,让学生清楚的认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速度、力度及歌曲情绪,感受和理解歌曲风格与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同时教师正确的发声、咬字、吐字的口形与歌唱的姿势有利于学生的模仿,帮助学生较快的学会歌曲。

  例如这样的一个教例:在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教师在第一节课上先和学生进行熟悉和交流,再让小朋友们唱唱歌展示一下自己的音乐才能。小家伙们个个兴趣盎然,唱歌的特别多,嫩嫩的嗓音让教师感受到了童心的天真。这时她故作神秘地对大家说:“老师听了你们的歌声嗓子都痒痒了,让我也来唱一曲吧!”在一阵掌声中,教师落落大方地地走到小朋友中间,动用她所有的情感、最甜美的声音,演唱了《劳动最光荣》,在这中间她还搭配了一些适当的动作。孩子们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跟着她的旋律一起拍手、演唱、舞蹈。在教师时而轻柔时而高亢的歌声中,孩子们紧随其后。一曲终了,他们欢呼了起来:“老师,你唱得真好听!”教师却说:“你们没发现刚才你们的声音也非常好听吗?”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趁热打铁,教师紧接着说:“我们要让歌声变得动听,首先要想方设法地让自己觉得好听得不得了,然后才能打动别人,大喊大叫的声音是没有人爱听的,对吗?”这个教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的范唱十分重要,它对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帮助其掌握音乐的情绪,理解歌曲的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教会学生“轻”声歌唱

  少年儿童大都活泼好动,爱喊爱唱,自控能力较差,而且发声器官正处于细小嫩弱的时期。这个“轻”首先是教师对学生在人性上的关怀。其次,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歌唱方法,尽量运用头声,学生能较容易地找到头声的发声点,通俗易懂地让学生掌握演唱方法。再者,轻声演唱还能让学生养成随时倾听演唱效果的.习惯,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心,完全地、真诚地放到集体的表演中,与人合作的好品质也能得到很好的养成。不过,这里所说的“轻声歌唱”,并不是说让学生用虚声、假声来演唱,它应是建立在实在的自然童声的基础上。低年级孩子头声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自然声音位置的稳定,所以教师不必说“去找眉间发声点”之类的话,而是让他们用有控制的、轻声的声音来歌唱,久而久之,到了中年级再有意识地强调头声,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寻找到那种感觉了。

  3 正确的呼吸运用

  正确的呼吸方法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一些情景或想象来促使他们正确的呼吸。并随时纠正学生吸气耸肩颈粗的不良习惯。在教唱不同情绪的歌曲时,不同的呼吸运用也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演唱雄壮有力的《共产儿童团歌》等曲子时,吸气应较沉着、坚定;演唱轻快活泼的《小鸟、小鸟》这些歌时,吸气应较轻快、灵活;在唱较安静、抒情的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时,吸气应较柔和、平稳、持久。在不同的情感体验中,学生才能发挥其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使演唱具有表现力。

  4 歌曲意境的启发

  比如在学习《卖报歌》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体会报童的痛苦生活,而以欢乐的情绪演唱,“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学生个个喜笑颜开,仿佛是在表现“阳光下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的情景和心情。这就偏离了作品本身的内涵。这时教师应及时通过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报童的生活状况,适时调整学生的情绪从欢乐走向凝重。又如在教唱歌唱《小白船》时,教师及时地启发学生对歌曲意境发表自己的感受,进行集体讨论,有的学生将天空想象成蓝色的海洋;有的学生提出夜空中应该是宁静的;还有的说月儿像小船,我和小伙伴一起坐在船上飞,小船儿轻轻荡漾在蓝色的海洋中……孩子们自己体会出的歌曲意境,要比教师主观灌输的想法更易让他们接受、理解并表现出来。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6

  节奏是音乐的构成因素之一,也是人类的生命运动规律的反映,存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音乐的知识领域里,节奏训练是它基础的一部分,是学生学习音乐技能的重要因素。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同时,还可以训练学习者的音乐创新精神,培养强大的欣赏能力和个人修养。

  一、节奏训练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价值

  节奏训练对小学音乐的教学具有强大的教育意义,更是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常用的方法,对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技能有巨大的帮助。首先,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喜欢和追求。这项训练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喜欢和热爱之情,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提供了良好保证。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很有限的,对一些事情也是三分钟热度,而节奏训练是非常有趣和欢快的,训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这样就可以加大小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其次,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音乐才能。学习音乐要懂最基础的谱子,乐谱是学生进行演唱和演奏的基本,是音乐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这项训练能够帮助学习者牢记和读懂乐谱,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节奏训练可以让学生通过掌握音乐的节奏而记住音乐。最后,发展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才能。这个学习阶段是保护开发简单想象能力的关键时期,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节奏训练可以从学生的感官上刺激他们,促进大脑的发育,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运动起来,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创造创新音乐。

  二、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利用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音乐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才能,拥有一定的感知和欣赏技能,进而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素养。利用节奏训练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其同游戏相结合,这样比单纯的节奏训练更有教育意义,对学生的'感知和欣赏能力的提升更具有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挑水的游戏,一边放音乐一边让学生跟着节奏装水、运水,不同的环节可以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包括最后挑水成功后欢呼庆祝的时候也可以播放一些欢快的曲调。这样反复的练习,学生们在游戏中增加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能对音乐知识中不同音符节奏掌握牢固。再者,教师还可以进行声音模仿的游戏进行节奏训练,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声音感知度会更高,模仿起来会更容易和成功,模仿小猫小狗的声音、风雷的声音等等,增加他们的节奏体验,提升他们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利用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是主要教学的内容,有利于增加他们的自信,积极的表现自我和表达自我。学生能够利用音乐来表达自己情感时,就能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快乐,享受美好的时刻。利用节奏训练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随着音乐的旋律做自己想做的动作,即兴发挥。教师可以站在中央弹奏音乐,让学生们围城一个圈,跟着音乐开始扭动自己的身躯,当教师弹奏一些有故事内容的音乐时,学生们的动作就会增多。比如教师弹奏蓝皮鼠和大脸猫的音乐时,学生们就可以模仿小猫和老鼠的动作,弹奏幸福拍手歌时,学生们更是可以随着节奏一起拍手跺脚。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让他们尽情的表现出来。

  (三)利用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后,通过不断的探索所发掘出来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能力可以更进一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积累,学生们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地练习,渐渐就会发挥出自己的创造能力。利用节奏训练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可以用组合搭配的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音乐组合就是教师列出几个不同的音乐节奏,让学生们进行自由讨论,之后编出自己的组合,最后由学生自己表演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应用接龙的教育游戏锻炼他们的创造力。教师可以首先给出一个音乐节奏,让学生们按照这个节奏进行创作,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综上所述,节奏训练对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应当得到教师们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树立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新自我教学意识,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加强自我的教学能力,针对小学生的需求开展节奏训练。有效的帮助学生激发起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小静.探索多声部节奏训练,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立体节奏感———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节奏训练的探究[J]学术评论,20xx.06

  [2]蔡雯.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探析[J]音乐时空,20xx.03

  [3]袁芳,王卓.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J]音乐时空20xx.03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7

  摘要:音乐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作为提高学生性情、审美、道德的基础学科,有着其他课程替代不了的重要作用。20xx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目标等方面都给小学音乐教育进行一次理论改革。新课标的实施,不仅要求一线教师具备实施的理论根基,还要依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用新颖的、综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细节中循序渐进、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达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这是新时代背景下课标实施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法;创新

  在小学教学内容中,音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听觉艺术,它借助听觉唤起学生内心思考和灵魂体验,通过很多教学手段,如,打击乐器、肢体律动、戏剧表演等外化为情感表达,以此促进学生有所感、有所现,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平衡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一)音乐教学方法的概念内涵

  不同的老师对“音乐教学方法”有各自的理解和解释,但对教学方法的实施意义有着一致性:首先教学方法不能脱离学生,依据“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来设计教学;其次,教学方法的支撑和融会贯通的作用,它流动在音乐课程的各个环节,既能服务于教学目标,横向明确目标的方向,又能在纵向丰富教学知识内容。可以说,好的教学方法是课程设置成熟化、人性化、灵活化的关键所在。“在新课标中,小学生音乐的学习被分为两个阶段,一年级到二年级为低龄阶段,三年级到六年级为高龄阶段,他们在年龄上的差距导致了其在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不同,因此,结合不同阶段小学生在生理上的音乐反应能力和心理的接受程度,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音乐的教学活动必须生动。音乐课不是一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也不是借用音乐直接进行思想道德、纪律教育的严肃课程,而是依据音乐本质,建立一种活泼的、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音乐教学形式,来体现科学的音乐精神。所以,教学方法也要依据教学对象一般的生理心理变化、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变化。音乐课上也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起来,尽情体现音乐的美、抒发自己的感受。

  (二)音乐教学方法分类

  国内小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主要为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四种。体验性包括“欣赏法“”演示法”等,实践性包括“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语言性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等;探究性主要是以探究、发现为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完成学习、获取经验的一种方法。小学音乐课要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抓住关键、把握规律、变“静”为“动”,要结合教师的个人特点灵活展开。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影响音乐教学法的因素

  首先,课改是音乐教学法改变和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课改后,音乐课要求变学生为课堂主体,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求音乐课程的设置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其次,20xx年国家公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教育的公平和质量提出重要指示。质量问题就是指小学课程能否有完好的质量,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音乐是实践的、直接的学科,学生要从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但是单纯地让学生听,让学生做,是无法让他们完全理解音乐美的,因此,音乐教学法的选择需要技巧,更有一定的难度。一种教学方法不能贯穿一堂课,更不能完成整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并没有一个万能法则,只有靠教师经验的积累来掌握。”教师是教法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堂中要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音乐,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音乐教学法的创新体现

  20世纪以来,各国的音乐教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引入中国,对各种优秀教学方法的借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音乐教育,至今,还有深刻、广泛的影响。

  1.对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借鉴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本人创立的教育体系,本质是“原本性音乐教育”。它是一种综合的音乐教育,将音乐、语言、动作和舞蹈结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教学,通过音乐培养一个感性理性平衡发展的'人。就如奥尔夫本人所言,“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该教学法参与性强,要求学生在唱、奏、动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乐句、结构、情绪、要素、风格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符合小学生爱动的生理特征和“做中学”的认知方式,让小学生能够以一种有效的、有趣的手段参与到音乐的感知、体验和表现中来,体现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并让学生在即兴表演过程中激发创造力,从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奥尔夫教学法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教学法之一,目前,被我国小学音乐教师广泛借鉴。

  2.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借鉴

  至今仍被一线教师不断运用的瑞士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依据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让他们在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的音乐教学。“体态律动”是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进行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节奏教学“”视唱练耳”和“即兴”。该教学法不仅丰富教师的课堂手段,重要的是将音乐与学生自身结合,让学生在教师有意义的引导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学生的体态动作和音乐有着紧密关联,通过动作可感知音乐的乐句、节奏、结构、情绪、风格、要素等,这一切来源于人的本身。

  参考文献:

  [1]郁文武,谢家辛.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尹爱青.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3]王英奎主编.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义务教育阶段)[M].开明出版社,20xx.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8

  【摘要】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在较少的课时之内,让学生的音乐素养获得更明显的进步,这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用心探究的重要课题。在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上,小学音乐教师要立足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活动,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专业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性;因材施教

  作为音乐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有效性的不断提升,也是提高音乐教学学科地位的重要途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音乐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际上也是为了给学生减负,给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教师要重视备课工作,将备课环节做扎实,做牢固

  通过在小学音乐备课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就可以将教学设计有机渗透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去,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更多音乐素养的熏陶。音乐这门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同时,在备课环节中要注意把对音乐教材的研究心得跟课堂教学具体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按照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等相关教学原则,结合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同的知识经验以及不同的个性,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课程的设计做到科学化条理化。教材是备课的主要依据,所以,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充分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在教材的提示下进行教学改革。备课的过程中,也要参考以往的教学经验,将以前教学中好的经验,融入到新的课程当中,也要避免以往出现的问题。

  二、小学音乐教学要充分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分层的因材施教

  学生的音乐素养是不同的,为了真正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让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上都能学有所获,教师要注重开展分层次的教学活动。小学生由于家庭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有不少学生家庭比较重视学生的音乐培养,经常给学生一定的辅导,有的从小就已经在家买了钢琴,并请专业老师进行辅导,有的对音乐从小就有天赋,在幼儿园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另外,还有很多的学生在音乐方面没有什么基础,他们接受能力比较弱,基本的乐理知识也非常缺乏,在音乐的课堂上,他们的信心也相对不足,所以在这样学生水平层次不齐的情况下,教师既要照顾到全体,又要照顾到个人。例如,学习舒伯特的《摇篮曲》,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让学生听音乐的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可能早就练习过这首音乐,就可以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这首音乐的主题,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从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也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尽快追赶上来。

  三、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导下,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指导,所以目标一定要明确,而且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目标明确,可行性强。在以往的教学中,音乐教师经常会感到,教学目标,如果处理的不够清晰,在教学环节中,就容易因完不成目标而感到慌乱,也容易出现目标早已达成,而课堂时间还有很多冗余的情况。传统的教学目标设定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解决若干个知识点为教学的具体目标,然而这样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自身感受,这样的传统目标设定,让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甚至会对音乐课堂的兴趣逐渐降低,所以,音乐教学目标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处罚给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音乐学习环境,让学生对音乐课堂保持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的进行音乐的学习。

  四、在应用课堂上,要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语言和表情动作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如果提前能够精心设计自己的语言,用更加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感到更加快乐,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自然也会提高。语言的趣味化生动化,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最主要的是教师要在平时多下功夫。要帮助学生用更加通俗的语言去理解音乐的基础乐理知识。要从学生的用语习惯角度,多用一些学生经常使用的习惯用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要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的信心。也要通过语言的幽默化特点,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受到更多人文智慧的熏陶。在音乐教学中,经常需要学生自主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去了解学生练习的情况,主动与他们交流。对学生的情况了解越多,就越能够为学生设计更加有效的课堂。

  总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其有效性,就要重视备课环节,也要重视课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环节,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教学创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具体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吴海芸.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9

  音乐教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理论教学,又要结合音乐实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通过实践活动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活动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在积极的探究活动中中掌握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综合能力。

  一、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时,经常向学生灌输纯理论的知识,这些知识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虽然小学生很喜欢唱歌,但是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缺不高,就是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的原因。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要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运用音乐知识参与实践活动时,能主动进行探究和思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在把音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在平等的关系中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鼓励他们进行大胆探究。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热情,使他们认真学习音乐知识,不断提高音乐综合能力。

  二、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学习指导,使学生通过学习,积累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对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指导,增加他们的音乐体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让他们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内容。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优美的乐曲,并结合多媒体给他们讲述乐曲的内容和创作背景。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他们对音乐欣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进行深入分析,加深他们的音乐体验,提高他们的音乐赏析能力。

  2.对演唱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演唱歌曲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在演唱歌曲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记住歌词,还要对他们的'演唱技巧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在音乐课上学会演唱教材中的学唱歌曲,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演唱能力,促进他们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演唱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演唱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演唱表演,对其他学生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歌曲学唱中,大大提高学唱效率。

  3.加强识谱学习指导,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识谱学习指导,使他们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识谱能力。在识谱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知识灌输的方式,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让学生进行识谱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歌曲进行教学,如可以利用《粉刷匠》《两只老虎》等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进行识谱教学。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识谱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兴致高涨的进行学习,使他们的识谱能力有效提高,并对识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兴趣指导的学习中,教师更容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任务,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三、结合游戏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是紧密联系的,他们对于感兴趣的知识能全身心的进行探究,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反之,不感兴趣的知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属于被动状态,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后不会进行主动探究,而是等待教师和同学告诉正确答案。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结合有趣的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游戏是小学生都喜欢的活动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把游戏和音乐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快乐的游戏环节掌握音乐知识。在设计游戏时,教师要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使学生能在游戏环节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让他们高效的掌握音乐知识。例如,在教学《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你做我猜”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教师选出一名学生根据歌词做出动作,让其他学生猜测。在游戏活动中,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很快记住了歌曲,并学会了演唱歌曲,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四、设计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还要结合音乐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学习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节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知识,结合实践进行理解,不断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在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时,教师既要考虑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性,还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活动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高效进行。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0

  音乐是艺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欣赏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网络平台,综合运用文本、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信息技术,可以表现出更丰富的信息。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通过人机交互,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好的助推效果。立体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课堂教学由静态到动态,变抽象为具象,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更具感染力的学习情境中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学习的深刻性,有利于音乐素养的提升。

  一、多媒体教学为课堂带来高效率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和学生沟通的基本样式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堂教学的信息传播呈现出线性特征。假如老师提问,让很多学生同时回答,一是学生之间互相干扰,课堂教学容易出现无序的状态,影响教学进度;二是信息无法完成有效的应答和反馈。但是借助信息技术,情况发生了转变,音乐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同时回答,教师则可以有选择地反馈,并且这种反馈能够在屏幕上即时呈现,让大家知道对错和优劣,以便共同分析原因、找出努力方向。多媒体虚拟教室是一个功能优化的远程实时教学系统,因为它具有高度的交互性,使得音乐课上的师生对话、信息反馈、即时统计、教学评价、协作分析、在线问答、多点视讯教学、分组学习等变得简单高效。现代信息技术使音乐教学充满了活力。比如,在教授学生欣赏打击乐演奏的《鸭子拌嘴》这首乐曲时,教师事先在课件里边储存了几种打击乐器:鼓、锣、镲、木鱼、碰铃、双响筒等的图片和演示图,先让学生欣赏聆听,再通过实物的体验认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几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特点,教师随后播放《鸭子拌嘴》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说出哪种乐器更能表现出“吵架”时的音乐场景。学生通过辨析,用电脑的数据系统提交答案,学生全部提交之后,教师即时统计,了解学生答案选择的倾向性,同时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统计结果。然后,教师根据统计结果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反复的视听比较,最终选择出理想的.答案。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以实际参与者的身份融入教学过程,学习体验是非常深刻的。这个过程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果没有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帮助,有些教学任务在过去是不可能完成的。

  二、多媒体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xx年版)》要求,在器乐作品的聆听方面,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要提高学生进行探究性分析的能力,即从教师带我学什么,逐步向我要学什么过渡,引导学生从感性学习逐步向理性学习过渡。在和学生一起欣赏西洋管弦乐曲《晨景》时,教师可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借助互联网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认识其中的几种乐器并辨析其音色,了解到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上课时,学生争相发言,把看到的、听到的、了解到的相关知识一一介绍给大家。这样,不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拓展了知识面,比如西洋管弦乐队中乐器分类、队形排列、指挥站的位置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随后,教师播放音乐并配以表现晨景的视频课件:晨曦微露、阳光初显、树梢朦胧、太阳升起……在视频情境的感染下,学生很自然地就能分辨出音乐开始时有长笛在木管长音和弦的背景上吹奏,宛如清晨传来的牧笛声;继而是双簧管紧紧与之呼应,仿佛令人呼吸到早晨清新的空气,看到缭绕在树梢的薄薄晨雾……乐曲所营造的静谧氛围,给人以无限空旷、幽静的感觉。通过视觉感知与听觉感知,建立起音乐与生活事物在联想维度上的“映象”联系,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内涵,升华艺术情感。为什么说互联网让音乐学习从浅层走向深刻呢?深度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无论哪种艺术技能,练习不低于一千小时可以达到熟练程度,练习不低于五千小时才能成为行家或者专家。艺术素养的获得需要泡茶式的滋养,没有任何一种艺术素养的提升是可以轻易造就的,中国古人把这种素养的习得叫作“浸润”,更有“含英咀华”的说法。因此,深厚的音乐素养不是在几节音乐课上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更多时间与毅力的磨炼、浸润和内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学习正好适应了这样的需求。

  不同于以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借助强大的互联网平台下载所需要的学习素材,并使用音频播放器、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反复地聆听、练习,尽情地徜徉在音乐的河流里,让音乐随时随地成为自己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使自己的音乐素养在浸泡式的环境中潜滋暗长。

  当然,网络学习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教师在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时,仍然要对学生经常进行网络学习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帮助他们有节制地上网、有选择地吸收,避免有害内容的侵蚀。

  三、微视频里有魔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短短的微视频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将学生带入缤纷的音乐世界。例如,课堂上,教师想用一段师生活动的短视频作为教学课件,就可以抓住最佳时机用手机录制并保存,然后将视频通过大屏幕播放出来,使学生的个人活动成为大家评价分析的教学片段。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找到这样一个课件,过程烦琐,费时费力,成本高昂。现在,只需教师用手机拍摄,及时有效,方便快捷。这种实时性的教学手段,能够高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在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微视频,侧重于我们加入创作的元素,或者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原创,或者是师生排练的片段。我们讲视频,不要动不动就是从网络上搜集一段,那样的话,很难适应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很难让学生喜欢音乐课。我们在平时会进行很多的排练,包括课堂上的演出片段,录下来适度编辑之后,用来作为共同欣赏、共同分享、共同评析的材料,效果很理想。试想,学生排练了一首曲子,或者一段舞蹈,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上,他们并没有机会以一个欣赏者的眼光来审视自我。但是现在,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他们在视频中看到自己在演出、排练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时,就可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可能通过对比而发现同学的优点,等等。

  由此,他们会以更认真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优缺点,不断修正、提高自己的技能,并在这一过程中真实地获得惊喜、灵感、体验和评价,从而在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下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由此可见,这类素材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说才最有价值,也最有意义。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适宜情境,可以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产生积极的主观体验。但事物是辩证的,信息技术再先进,它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在教学中背离了“实用、实效、实惠”的原则,频频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反而会扰乱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应该准确把握使用信息技术的“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有机融合所带来的便利和好处,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完善,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也为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挑战。未来的音乐教学环境将更加全方位、立体化,网络信息时代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也将不断发展变化。如何使音乐欣赏课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下不断创新,不断助推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我们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应不懈探索的课题。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1

  乐是一种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从声波上分析它介于噪声和频率不变的纯音之间,从效果上讲它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歌唱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调动了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音乐所带来的美。渐渐的,课堂上的歌唱形式不再是以独唱为主,合唱现在已然成为歌唱趋势。合唱所带来的好处也越来越明显。

  一、合唱教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集体精神,加强了凝聚力

  现在的小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宠爱,已经养成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他们不懂得怎样与同龄人交往,缺乏集体精神,不懂得合作的意义。而合唱正给这些孩子一个机会去改正这种不良习惯。

  合唱不同于独唱,独唱只要唱自己的就好,但是合唱不仅要唱自己,还要倾听别人唱歌,将自己的声音与其他人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声,这才是合唱应有的形式。因为家中的恃宠而骄,小学生常常大声喊叫,想用自己的声音压过别人,他们急于表现自己,希望得到夸奖。但是这样会使整个合唱听起来像吵架一般,这是在合唱中绝对不允许的。合唱是集体表现形式,并不是独秀,它需要每个同学的配合,所以要求每个学生要懂得与他人合作,互相迁就,相互信赖,渐渐的,他们就会形成一种默契,团队合作精神也就慢慢培养起来。

  因为合唱缺一不可,需要每位学生按时参加排练,这也就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只有人全部到齐才会开始排练,逐渐,学生也就养成了遵守时间的习惯,不仅仅在合唱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是如此。

  二、合唱教学的基础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

  1.咬字吐字练习使学生口齿伶俐

  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歌唱的基础。它具体体现在咬字吐字及呼吸等的运用上,如有些歌唱者由于概念上的模糊,把正确的声音本质误以为是错误的,而把错误的声音当成是正确的,以至造成发声器官损害。所以在合唱练习时,应纠正学生的咬字吐字方式。在演唱不同节奏的歌曲时,采用不同的咬字吐字方式,所以在逐渐的练习咬字吐字中,小学生的口齿也变得伶俐了。

  2.可以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在合唱训练过程中,不免有的学生会出现走调和忘词的现象,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在出现这种情况时要随机应变,快速跟上其他同学的节奏,并且在训练过程中会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帮助他们找到音准,提高对乐曲的记忆力。只有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唱的音部和接下来的音部,合唱才能顺利进行下去,也增强了学生的肺活量。

  小学生的肺活量都很小,合唱训练正增强了他们的肺活量。在演唱的时候,学生可以用气息控制着歌唱,这样增强了他们的肺活量。

  三、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

  有的`家长认为,合唱活动占用了学生的大量时间,耽误了学习,所以他们不支持开展合唱活动。大力开展合唱活动不但不会影响成绩,如果利用好了,还会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加力。有一句名言:“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以替代的重要形式”,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和意志品质

  小学生在家娇生惯养,没有吃过什么苦。参加合唱一排练就是一两个小时,不仅锻炼了他们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小学生之前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他人考虑,只想到自己,现在开始互相帮助,同学之间都成为很好的朋友,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他们在台上勇于表现自己,不惧困难和挑战,增加了自信心,在学习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当有学生出现不良情绪时,老师就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开导,了解他们有抵抗情绪的原因。小学生一般都是小孩子脾气,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可能就会与同学“绝交”,其实老师开导一下就化干戈为玉帛了。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多休息,多喝水保护嗓子,还要经常夸赞他们,夸奖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孩子坚持合唱,他们从中找到了乐趣,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学习合唱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他们认真学习,坚持锻炼,这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是不错的表现,他们承担起了责任,学会了担当,他们懂得合唱团里的同学是一个集体,他们需要互相团结、相互理解、互帮互助。

  合唱团一步步朝着好的方向前进。希望在比赛那天合唱团可以给大家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能够赢得阵阵掌声。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1篇 双减音乐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音乐工作计划6篇(小学音乐课工作计划)

小学音乐教学总结12篇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

《春晓》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5篇 一年级下册音乐《春晓》教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12篇 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论文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12篇(音乐教师教学感悟随笔)

小学音乐教师工作的计划10篇(小学音乐教师工作计划2023)

小学音乐室管理制度3篇 小学音乐教室管理制度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12篇(音乐教学线上计划)

小学音乐五年级教学计划9篇 五年级上册音乐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8篇 小学音乐教室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