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共6篇(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事迹)

时间:2022-07-13 18:27:4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共6篇(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事迹),供大家阅读。

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共6篇(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事迹)

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共1

  常德市公安局科技信息管理办公室 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先进事迹材料

  常德市公安局科技信息管理办公室现有民警5人,在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过程中,在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厅大力指导与支持下,克服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等困难,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08年9月,常德市被公安部、科技部授予“全国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光荣称号,成为湖南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他们的事迹如下:

一、理清创建工作思路,科学制订实施方案

  2006年6月,常德市被公安部、科技部确定为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这为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情况下实现我市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打造“平安常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要求以科技信息管理办公室为牵头单位,理清创建工作思路,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该办审时度势,积极履责,在深刻理解公安部、科技部有关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有关精神的基础上,对全局的科技强警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找出了我市公安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以基础建设为龙头,以实战需求为导向,以普及应用为核心的创建工作思路。并根据公安部、科技部关于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和市领导对我市开展全国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批示精神,先后组织开展了公安部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经验宣讲暨全省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县市建设座谈会,参加了公安部、科技部在杭州等4市举行的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研讨会,参观了南京等4个全国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对先进地区的建设思路、模式、步骤、现状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本着标准要高,资源要整合,机制要创新,规划要适当超前的原则,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常德的投资环境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精心组织,严格论证,编写了《常德市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并于10月13日通过了由公安部、湖南省公安厅、芜湖市公安局、福州市公安局等地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论证。会后,又根据专家组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为我市顺利完成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落实创建措施,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在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过程中,该办充分发挥职能,创造性的开展组织、宣传工作,深化落实创建措施,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一)、积极汇报、努力协调。为加强组织领导,该办积极奔走,经多方汇报、协调,市局成立了以汤局长任组长的常德市公安局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市里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陈文浩为组长,市财政局、科技局、政府信息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常德市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同时他们还积极主动与政府其他部门协调,赢得了各方鼎力支持。为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明确职责,分解任务。为顺利完成《实施方案》中的项目建设任务,该办对方案进行了分解、细化,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警种、部门,明确提出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工作目标和具体完成时限,做到干有目标、行有准则,狠抓落实。在公安部下发《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后,又及时制定了《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及考核任务责任分解表》,将科技强警示范城市评价考核中涉及到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分解到各警种、各单位,有力推动了创建工作具体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三)通报情况,狠抓进度。为准确掌握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该办建立了科技联络员制度和科技工作情况通报制度,每月通报新建科技项目的建设进度情况,每季汇总已建成投入使用项目的应用情况、科技应用所产生的机制或体制创新情况及相应保障机制的建设情况,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深入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营造我市科技强警工作的浓厚氛围,该办坚持内外结合,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一是以举办宣传活动周等多种宣传方式,向全社会宣传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的内容及重要意义。2006年5月15至19日,该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宣传周活动。通过在公安内、外网站开设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宣传专栏等活动,介绍我市科技强警工作现状,谈我市建设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的意义,宣传了科技强警的重要性,营造了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各界关心、全局动员、全警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以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为主线,组织开展科技宣传活动。今年上半年,该办制作了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宣传画册,拍摄了宣传片,充分展示和宣传常德公安科技建设成就。此时正值我市创建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的最后冲刺阶段,通过该项工作,使得全市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及广大民警建设公安科技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公安干警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的决心和斗志。

三、建立健全科技工作机制,保障科技工作可持续发展

  只有建立科技工作机制,科技强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通过两年的创建,该办加强了公安科技工作机制建设。

  2006年以来,该办加强了公安科技工作机制建设,先后组织编制了、《常德市公安局五年科技强警工作规划》,相继出台了、《科技经费保障及管理规定》、《专业技术工作表彰奖励规定》、《常德市公安局科技交流合作制度》、《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安信息化应用的意见》,《关于将科技培训列入“三个必训”的意见》,配合政治部建立了面向实战、面向全警、分层次实施的科技培训体系等,逐步形成了涵盖科技规划、建设、应用、管理、保障、培训和激励的科技工作机制,保障了公安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保持团结上进,时时处处严格自律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科技管理工作也势必要与时俱进,全办同志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经常组织学习上级政策,自觉学习科技知识,不断跟进当前公安科技应用的前沿知识。我办人员少,任务重,人人身兼数职,但人人都能顾全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着团结互助的良好工作氛围。在科技项目建设与技防管理过程中,难免要与建设商打交道,他们始终坚持原则,把单位利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廉洁自律,不沾不染,增强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我办自成立以来,从未接到任何群众举报和投诉,从未发生过一起违纪违规事件,有效地维护了公安科技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年年都是全市政法五星级先进单位,科长高红娟还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常德市公安局科技信息管理办公室 2008年12月1日

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共2

  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座谈会发言材料——发行局工会主席刘xx

  各位领导大家好 下面我就发行局工会开展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活动情况做一简要汇报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5月以来我局工会紧紧围绕市公司工会关于开展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以促进邮政报刊发行快速发展为目标以发挥劳模先进引领带动作用为重点广泛开展了“创建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活动努力搭建劳模先进创新平台打造劳模先进工作团队推出优秀创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法在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加快报刊传递时限、优化生产作业流程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开展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为促进创新工作室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我局成立了创建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在人教、党群等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下领导小组对全局劳模先进情况进行了分析先期指导创建了以北京市劳动模范孙x沂、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李xx、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张x理命名的三个市公司级创新工作室并举行了隆重的创新工作室挂牌仪式。 本着全覆盖的原则我局工会还深入全局9个部门工会鼓励支持市公司级先进职工结合各自岗位和业务特点成立创新团队又先后帮助指导创建成立了发行局级创新工作室9个。目前我局创新工作室已达到12个确定创新课题14项其中针对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的课题5个优化作业流程、加快传递时限的课题6个科技开发的课题3个。

二、注重实效加强宣传全员推广 我局工会为发挥好劳模先进在企业中创新、创先、创效、创优的带头人作用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针对薄弱环节针对我局生产作业现场分散和劳模先进的不同特点按计划认真落实方案要求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部门主席会及时掌握各创新工作室活动开展情况对如何更好的发挥重点人物特长及如何实施重点项目、实现重点目标进行讨论研究。并利用职工代表视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过程管理深入基层具体组织指导。

  一实施岗位练功提高整体分发质量 由于我局一线职工每天站立作业要不间断地重复着同一个数报动作。在报种不同、套张不同、份数不同、地名不同的情况下统一操作、同时作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上千公斤、几万份报纸、刊物、通过几千遍的数字换算、一份份地从手中点数、捆扎一些生产单位新职工较多。要想做到快速准确就必须立足岗位刻苦钻研、苦练基本功。针对这一情况我局工会指导成立了李xx、阎x禹等创新工作室。

  各创新工作室采用技术交底授课法、服务细节观摩法、技术操作分析法、岗位练功帮教法等多种手段提高分发业务技能水平认真总结提炼具有先进理念的岗位工作法使得分发质量逐步提升。 李xx创新工作室针对本科生产业务繁重、多种用工多的特点确定了《细化岗位工作法、提升分发质量》的创新课题。从规范执行报纸分发岗位操作制度入手对数报、数刊、扎袋的每一个动作步骤进行分解论证动作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用录像的方式分析讨论优化操作步骤最终归纳出一套切合实际的标准模式通过“每周一练”活动在全科推广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全科数报成绩明显提

  升过去数报1000份能达到1分钟以内由李xx1人变成现在的6人全科职工数报成绩每人都提高了10秒以上他们还采取交叉训练法改变了以往分发报纸的只练习数报分发期刊的只练习数刊的传统模式他们还自制了方便条方便职工熟练掌握500余种报刊代号工作间歇互问互答分发作业时互相主动提示职工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分发质量明显提高。

  二优化作业流程、加快报刊传递时限 为加快报刊发行传递时限提高内部生产作业能力适应市场多元化竞争为报刊社、读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我局工会指导帮助孙x沂、张x理、徐x利等创新工作室根据不同的生产作业要求确定攻关课题。指导他们在工作中全方位分析和研究报刊分发、投递的作业流程认真梳理每个作业环节查找作业流程、作业环节创新优化突破口缩短报刊在局内滞留时间推进报刊发行专业流程再造。 孙沂创新工作室为进一步规范、优化业务数据处理流程确保业务数据准确性达到100和处理时限达到100提出了《优化业务流程加快零售快速邮路时限》的创新课题。

  工作室成员针对外埠报纸制签和本市零售快速邮路制签两大块业务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状况深入实践总结归纳出了《外报制签业务生产流程及操作规程》和《快速邮路业务生产流程及操作规程》对每个环节的工作重点和操作规程都做了具体描述与要求并给出了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现在跨年时登记数据错输年份造成生成数据错误快速路工作结束时忘记修改后台造成生产科打不出路单未及时修改变动通知等6项差错问题得到了有效杜绝提高了业务处理时限。

  张x理创新工作室在“两心”、“三勤”、“四及时”、“五标准”、“三协调”《张x理快速交接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运营效能缩短报刊传递时限》的攻关课题。目前已推出了“梯形排班法”、“兄弟班组协同作战法”。通过实践改变了人员过于集中造成分发场地过于紧张赶发时限难以保证的问题解决了业务量增加、时限提前不增加人员的问题。使零售赶发一频时限提前了30分钟满足了业务发展的需求。他们还先后总结推出了“韩x刚微机制单操作法”、“王x庆大包分发操作法”等工作法使班组分发质量大大提高实现了外阜查验零的目标。

  三加强科研开发、提升企业科技含量 我局工会支持科技研发项目指导创建了以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和青少年发明奖获得者张x倩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确定了《医保报销系统升级》《个性化图书馆单据打印系统》《个性化校园期刊分发系统》三个研发课题。

  经过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医保报销系统》已在各二级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满足社保中心、市公司、保险公司和各二级局间的数据同步与交换实现数据共享系统升级的研发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年底将投入试运行。系统的升级将增加独生子女及家属药费报销程序报表统计汇总功能查询功能使职工和退休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全年报销情况掌握医保政策和报销比例的变化为企业和职工办了实事。

  另外张x倩创新工作室开发的《个性化图书馆单据打印系统》、《个性化校园期刊分发系统》也已正式上线满足了图书馆服务的实际需求实现了针对大客户特殊群体的个性化服务。 回顾半

  年来的创建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劳模先进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后工作中我局工会将充分利用展台、展板、现场会、巡回报告等形式大力宣传推广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的好经验、好方法使先进经验转化为工作实际确保创建活动目标的实现。

  2009年

  10月29日

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共3

  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文,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材料一

  体操冠军李小双的创业历程

  在外人眼中,转型之于顶着“冠军”光环的体操运动员并非难事,凭借过往的荣耀,退役运动员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新领域找到一席之地。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退役运动员的出路很窄。”坐在李小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小双如是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对在半封闭环境中长大的运动员来说,外面的世界也很危险,转型之于他们有着太多的坎坷与艰难。

  幸运的是,在并不长的成功者名单中,人们看到了李大双和李小双的名字。

  从世界冠军到公司老总,从只有12名追随者的创业者到拥有300名员工的领导者,这一对曾在体操赛场创造辉煌的双胞胎兄弟,在经历了180度职业转弯后,已稳稳落在一片新天地中。

  用“李小双”三个字打市场

“当时提起中国体育用品,人们能说出来的品牌大概只有‘李宁’。我们想挖掘出‘李小双’这三个字背后的市场价值,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

  1

  读书、做教练、走仕途......在最常见的退役出路中,大双和小双选择了一条风险最大的路----下海经商。不是玩票,不是授权给其他人做,而是兄弟二人自掏腰包,亲自上阵。

“除非你坐在家里当宠物,否则,做任何事都会有风险。”即使是面对转型这样的“严肃话题”,小双也难掩调皮本性。

  说起来,兄弟二人很早就有了经商的念头。尚处空白的中国体育用品业是他们真正想涉足的领域。大双和小双都清楚,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李小双”这三个字,可要让一个名字具备市场价值绝非易事。

  2000年1月,李小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了。没有一分钱的银行贷款,500万元的创业资金全部来自于大双和小双的积蓄。“拿老本儿去搏一个陌生的行业,值吗?”很多人替他们捏了一把汗。“大不了公司破产,我们一无所有了,然后从头再来!”双胞胎的默契在那一刻显现。

  走过小作坊时代

  在摆满展架的公司走廊上,大双指着一件颜色鲜艳的样品问道:“这种面料在下水后会不会褪色?”小双则指着一件漂亮的样品“挑刺儿”:“公司的logo应该设计得再突出一些,做工也要再细腻一些。”在员工眼中,大双和小双是严格的老板,即使是马上就要投入生产的服装,也可能因细节上的问题而被打回重做,“我们也是消费者,如果公司的服装连我们这关都过不了,又怎么能在市场上经受考验?”

  创业6年来,兄弟二人越来越有“专业人士”的范儿。但倘若时

  2

  光倒退几年,他们还只是体育用品业的门外汉。“在还没有搞清楚‘衣服’和‘服装’的区别时,我们就已经迈进了这个行业。”大双坦言。谁能想象,一家主营服装的公司在创业之初竟然没有专业的设计师。“或者说,当时我们所认为的‘专业’其实是很‘业余’的。”如今回想起来,大双称那个时期为“小作坊时代”。

  学会丢掉面子

  创业伊始,兄弟二人最大的难关就是----学会“丢”掉面子。

  中国人最在意的就是面子,大双也不例外。公司创办之初,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接过不少赔本的生意,他说:“套用一句俗话,我也干过‘打肿脸充胖子’的事。”但现实是残酷的,“在商场,要面子反而会害了你。”为了生存,大双学着改变,“现在,我可以给你面子,但我也有自己的底线----我不能赔本做生意。”几年下来,以前最反感“斤斤计较做生意”的大双也开始变得“斤斤计较”起来。

“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从自己做起,主抓自营。”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刚刚成立3年的李小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发展脚步,公司也没能逃过此“劫”----从4月到12月,整整8个月的时间中,公司的销售数字为零。“那是公司经历过的最大打击,服装库存太多,资金压力非常大。”小双言语不多,却依然能让人感到那份难以言喻的压力。因为没有业务,8个月里,大双只出过两次差。

  但“没生意”的日子也给了兄弟二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公司的

  3

  经营模式。“最初,公司是以经销商为主、自营为辅。当时除了北京,其他地区市场都属于代理商。但到了2003年,我们发现,‘李小双’这一品牌还远未达到风吹草不动的地步。”作为兄长和公司总经理,大双想了很多,“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从自己做起,主抓自营。”从2003年6月起,公司回收了6个市场。终于,转机在2004年1月出现了。“其实,这是在万般无奈下想出的办法,但却帮我们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大双说:“直到今天,这6个市场都很成熟、稳定,给公司带来了相当丰厚的利润。”

  其实,6年商海历练早已让他们习惯了另一个身份老板。那么,好老板又是怎样练成的呢?

  第一招善用优势

  大双和小双对于自身,有着异常清晰的认识。与受过良好教育的创业者相比,他们不具备专业优势;与出手动辄就过千万元的大亨相比,他们不具备资金优势;与在社会闯荡多年的“老江湖”相比,他们不具备人脉优势。“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兄弟二人所说的优势是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李小双。对他们而言,世界冠军、体操名将的光环正是创业的优势。

  第二招树立权威

“我是一个好说话的老板。”小双这样评价自己。没有上下级间的拘束,兄弟二人和员工的关系很是融洽。不过,兄弟二人也有“固执”的一面。“谁都不能阻止我销售。”这是大双的口头禅。

  对于“树立权威”,小双还有另外的注解。在这个“人才最金贵”

  4

  的时代,智慧的重要性愈发凸现,无才难以服众。而深感专业知识匮乏的小双选择了为智慧进行投资到商学院攻读EMBA.

  第三招默契配合

  在公司,兄弟二人分工明确。小双是董事长,不常在公司,忙于应酬,有点“不务正业”。殊不知,这也是他的工作从聊天中聊出商机。作为总经理,大双几乎每天必到公司,他担负起了公司日常运营管理的职责。

  兄弟二人用行动证明着一个真理大双和小双必须连在一起。“有人说,做运动员,小双的成绩比你好;办公司,小双的职位比你高,但我不介意,我不会有压力,也不会说因为小双比我强,我就一定要怎么样。”一份深厚、坦荡的兄弟情也帮助成就了一份充满希望的事业。

  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材料二

  未毕业大学生创业2年从零到千万,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大学生“谈”来生意,批发新生用品净赚16万高高瘦瘦、戴副黑框眼镜的镇小龙,说话简洁干脆。

  他随身携带的手提公文包里,一本16开记事本、4个手机是标配。“每天都有各种谈判,一天谈八九场是常态,手机不多带几个根本不够用。”镇小龙直言,目前团队里具体事务都已交给其他人去执行,他最主要的工作则是负责跟一些重要客户谈判。

  一个团队,创始人是灵魂。经过近三年的积累,镇小龙俨然成了“谈判专家”。他的口才和经营管理能力,除了受经商家庭环境的影

  5

  响外,更多得益于他从大三开始的创业经验。

  2013年暑假,他打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取学费。像很多大学生创业者一样,他决定从棉被、床单、热水瓶等新生用品入手。别人摆小摊,他就搞批发。在七、八月里,他绕开汉正街商贩,直接找到江苏、浙江的200余个生产厂家,硬着头皮谈下最低价格,“除了口才外,人家最看重的是武汉百万学生市场”。

  当时卖新生用品时,镇小龙还是“光杆司令”,所有员工都得临时请。“3辆米长的卡车运货到湖北经济学院仓库,从下午4点卸货卸到凌晨4点。我只睡一个小时,凌晨5点又得起床配货。”镇小龙回忆,当时近20人卸货卸了12个小时,一直没吃饭,卸完货所有人都累瘫了,倒头就睡。今年,部分员工成了他的合伙人。

  镇小龙说起生意经头头是道,一些生活用品价格并不贵,拼的就是薄利多销,要赚钱必须控制成本,进货渠道十分关键。

  一个蚊帐,从厂家直接进货,比从汉正街拿货要便宜近一半。床上三件套、蚊帐等商品直接从江苏南通那边厂家进货。棉衣架等小件才从汉正街进货,运输方便。

  而宣传、销售、物流、记账等所有环节的工作,全部由他一个人承担,一个月下来,镇小龙瘦了20多斤。

  好在,一炮打响。在新生开学的15天内,他做出了200多万元的营业额,净赚16万元。

  创业路上也曾两次失败初战告捷,让原本只打算小玩一把的镇小龙信心倍增,他感觉,“大学校园是一个无限大的市场,就像阿里巴

  6

  巴的宝库”。

  他决定大干一场,注册成立了公司。做大学生用品市场,最重要的是把控成本,“像T恤之类简单的服装,我们自己采购了设备,自己设计生产,成本更低。”镇小龙谈道,在今年的毕业季,他的公司几乎“垄断”了武汉高校的学士服租赁市场,利润相当可观。

  不过,创业路上永远不可能无波无浪。镇小龙并不讳言他遇到的两次挫败:“去年10月,我看微信很火,也组织了一个40人的团队加入进去,我们是武汉第一家可以查课程表的校园微信。

  虽然在一个半月也做到了2万粉丝,但最后,发现很难用微信变现,于是放弃了;还有一次失败,是做校园周边卡,如果学生持卡消费,我公司里的产品一律成本价卖出,我还说服了周边100多家商铺参与,提供打折服务。我的想法是,黄家湖大学城有四所高校,10万大学生,我一张卡只赚10元,也是个可观的数目。

  但结果是,买卡虽然只需要20元,但学生并不愿意掏钱,他们持怀疑态度;此外,那么多商家难以管理。这个项目我亏了十几万元。”

  成学生创业带头大哥,团队很快达200多人新生用品生意告一段落后,镇小龙本来计划按部就班地安心上学,可就在这时,不少大学同学被他的行动力所感染,主动要求他牵头,带领大家创业。就这样,创业团队很快就发展到200多人。

  可以说,他之后的所有创业项目都是被这200多人的期待推着前行。开学后一个月,他开发了电子产品销售、服装贸易、教育、人力资源、旅游、租车等一系列项目,但是由于经验匮乏,全部处于亏损

  7

  状态。

  几个月后,他又组织了40多人的研发团队,开发了“XXX”账号。通过策划宣传,一个月内便吸引3万多粉丝。

  有了项目,有了网络平台,如何引爆消费?策划活动!于是,他又组织了4所学校共120多人执行了周边卡项目。周边卡只做黄家湖校区的几所高校,一张卡在高校周边店铺通用打折、积分,通过此项目将之前的亏损全部弥补回来了。

  在经历过多个项目的历练之后,镇小龙觉得校园内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开始在校外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整合百家店“滚雪球”,资产已上千万很快,他就找准了方向----将商业地产规划与高端资源对接。

  一开始,开发商都不相信这个年轻小伙,但几轮谈判后,与其说被商业利益诱惑倒不如说被镇小龙非同凡响的口才、商业模式和规划所折服,一些老板宁愿舍弃既得收益与他合作,看中的正是这个年轻人过人的经营头脑。

  比如,黄家湖校区里一个商业体3000多平方米,他整体中标后先规划咖啡馆、台球室、图书借阅等项目,再对外招商,而不是别人租下来由别人设计做什么生意。仅此一个项目就盈利近百万元。随后,他又对这种模式进行复制,先后中标五六个商业综合体。

  如果仅是传统形式的招商,那仍是“一锤子买卖”。镇小龙想到放弃一部分租金利润,所有店铺自己均按比例入股。这样不仅将商家与自己公司捆绑在一起,还有利于他的“大高校消费联盟”的形成,

  8

  后期统一活动策划时也方便管理。

  此间,不断有实力雄厚的老板提供资金、资源的帮助,使得他的商业雪球越滚越大。目前,镇小龙旗下自有实体店30家,参股驾校、台球馆、宾馆等商业实体上百家。

  镇小龙感到很骄傲,短短两年时间,自己不仅不再伸手向家里要钱,还积累下上千万元的资产。

  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材料三

  90后大学生200元白手起家当老板的成功例子

  许多成功者不仅是开拓机会,捕捉机会的能手,而且还是发掘机会潜能,高效运用机会的能手。他们的成功启示我们:一定要提高机会的利用率,把机会发挥到最大值。

  在武汉科技大学,付文杰如今成了学生们心目中的校园明星:湖北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十佳之星,湖北省百佳青年创业榜样,2011年入选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22岁的付文杰是武汉科技大学材冶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大学期间,他怀揣200元从摆地摊卖盆栽起步,开打印店、茶餐厅,卖内衣、开网店,目前出任时代俊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拥有5家公司,员工300多人,总资产3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

  摆地摊积累创业“第一桶金”

  回想创业历程,“盆栽小胖”是付文杰对自己的最初定位。

  2008年9月,湖北仙桃男孩付文杰独自一人扛着行李踏进大学

  9

  校门。靠减免学费才完成中学学业的他格外能吃苦。离家求学的那一刻,他在父母面前立下豪言:“自己养活自己,不向家里要一分钱。”

  一时逞强夸下海口。要挣钱,怎么起步?转机在大一下学期悄然来临。

  2009年3月,武汉市539路公交车终点站,一位卖盆景的阿姨搬着几大筐刚进的货往车门挪。付文杰主动上前帮阿姨把盆栽搬下车,并送到店里。古道热肠的付文杰,此后一有时间就主动跑到店里帮阿姨招揽生意。阿姨见他热心憨厚,就把自己多年卖盆景积累的小窍门教给了他。

  苦于创业无处着手的他,有一天看着校门口忙得不亦乐乎的摆摊小贩,突然有了灵感:为什么不试试摆摊卖盆栽呢?他揣着身上仅有的200多元钱,来到学校附近的一处花卉批发市场。就这样,50多盆小盆栽,拉开了他的创业大门。

  可摆摊的第一天只卖出3盆,他心急如焚。晚上,他溜到其他摊贩门前,偷学别人做生意的技巧,发现做生意首先要靠人气。于是,他邀请几位同学前来捧场做“托儿”。他还琢磨:校门的进出口都是人流汇集的地方,干脆在两个地方都分别摆上摊,大家“货比三家”后不管选哪家,我都是最后赢家。果然,调整营销策略后,第二天就卖了400多元钱。随后,他赶紧用这笔钱补了100盆,半个月净赚了1000元,这便是付文杰的“第一桶金”。

  生意失败就上街当“扁担”

  见到记者时,付文杰说他有一个座右铭:成功始于觉醒,态度决

  10

  定命运。细心加野心,坚定了付文杰创业的决心。付文杰个子不高、微胖、敦实憨厚,打小就有很强的个人号召力,像地心磁场一样,能把性格、能力各异的小伙伴们聚拢在身旁。

  小打小闹恐怕难成气候,付文杰决定组建一个团队,召集有创业意向的同学一起打拼。2009年5月,团队成立,付文杰给起了个响亮大气的名字:俊杰创业者联盟。

  一个月后,火炉武汉开始发威,热浪滚滚,学校的跳蚤市场如期开放,黄家湖大学城近10万人的大学生消费群体吸引了付文杰的目光。大家商议,决定抓住机会售卖大学生日常用品。初生牛犊不怕虎,本金不够生活费来凑。电风扇、凉席、蚊帐等夏日用品很快摆上摊位,薄利多销,几番买卖下来,盈利超过万元。

  暑假,在武汉组织团队开办补习班、做家教、在火车站附近卖报......创业之初,付文杰通过各种渠道拓展事业。9月,新生入校,他再次抓住商机,销售新生生活用品。钱生钱,利滚利,通过低风险的“再造血”,团队资产很快达到5万元。

  就在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遭遇了创业中的第一次“滑铁卢”。2009年11月,付文杰大胆决策,多方筹借6万元在校外绿化地上建了 40多间活动板房,占地780多平方米,租给附近村民经营。3个月过去,就在成本刚刚收回即将盈利的时候,板房却被政府强令拆除。因为那里是湿地公园的一部分,需要进行还绿规划。晴天霹雳,付文杰几乎崩溃:不仅每月2万元的租金泡汤,他还得为每位租户支付2000元违约金。付文杰硬着头皮承担。他向商户一一

  11

  解释、致歉,并按照他们的租赁面积,主动提出相应的赔偿。

  兴建土木毕竟不像倒卖商品,高利润也必将带来高风险,一着不慎就会导致满盘皆输。

  事情尘埃落定后,他口袋里仅剩下3个钢镚,一顿饭钱都不够。就着苦涩的心情,他啃了一天馒头。那晚的夜,格外黑,付文杰独坐在沁湖边,对着清冽的湖水发呆,泪无声地淌了一脸。“怎么办?就这样放弃吗?”想起在父母面前的豪言壮语,不服输的个性让他昂起了头:“不,我不甘心,我要重新站起来。”

  打理好心情,第二天,他就到汉正街当起了“扁担”。100斤的包裹,扛100米,5元钱。肩膀磨破了,鲜血渗到衬衣上,斑斑点点的红;脚底起泡了,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晚上回宿舍搽药绑绷带,宿舍的同学看了都心疼。

  6天净赚16万的意外收获

  每一个春天的来临,都会给人以希望。2010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这一年的3月,付文杰渴盼东山再起。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他注册成立了时代俊杰商贸有限公司;然后,依靠团队成员的力量,大力开展业务。卖天堂伞、卖男士衬衣,只要能赚钱的,他们都做。经历过失败的人,格外懂得珍惜。

  知人善任的付文杰,在创业团队管理中游刃有余。读工科,经管知识贫乏,他就自学充电,泡图书馆。各类商界名士创造的商业神话,让付文杰对未来充满期待。他最佩服香港首富李嘉诚,其卓越的商业投资眼光、独特的风险调控能力,给了付文杰丰富的精神给养。取人

  12

  之长,补己之短,一颗创业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付文杰相继开办了超超文印店、情雨茶餐厅和贴身衣橱内衣店等实体。良好的服务态度、过硬的产品质量为他们打开了市场,赢得了口碑,在学校周边小有名气,很多老师成了他们的固定客源。

  付文杰始终坚信,先做人后做事,任何时候做人的姿态决定了成就的高低。良好的社会人脉关系、诚信经营的品德让他在商业运作中收益颇丰。一次,经营内衣店认识的朋友无意中给他透露了一条信息:江西某个制衣厂有一批货款抵押的品牌羽绒服卖不出去。正好付文杰知道此时广州一家经销商急需补货。有供有求,打个时间差应该可以赚钱。付文杰随即赶往江西与卖家谈判,小心翼翼几番周旋,把这批货的价格从100万元压到了40万元,而且约定“见货付款”。货到以后,他马上通知广州的经销商,那边立刻汇来谈好的56万元。交易成功。账上没动一分钱,6天时间净赚16万元。谈起这次买卖,付文杰颇有些得意。

  2012年2月,商贸公司增资500万元,注册成为时代俊杰股份有限公司,付文杰任董事长;随后,汉阳王家湾2000平方米的枫叶酒店奠基开工;尚山石商贸公司开张运营。

  现在,付文杰作为时代俊杰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拥有尚山石商贸公司、枫叶酒店、元亨酒楼、情雨茶餐厅等5家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广告设计与制作、内衣、餐饮、教育培训等多行业。拥有员工300多人,公司总资产3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付文

  13

  杰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实现了创业梦。

  梦想建立自己的钢铁研究院

  一位在校大学生,拥有这么多的公司和实体,让人惊诧。一些人猜测,这肯定是个富二代。付文杰的恩师、仙桃仙源学校的校长否定了这个说法。一生爱才护才的老校长当年看中了付文杰的慧根,特批他免费入学,付文杰才得以完成高中学业。

  付文杰自己说,追根溯源,激励的源头在于他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学金属材料工程的付文杰,在专业课上了解到我国钢铁冶炼技术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后,就立下了一个宏大的梦想:拥有自己的钢铁研究院,提高我国的钢铁冶炼技术。那时候,他还是个刚进大学的毛头小伙,节衣缩食,勤工俭学,以求自食其力。

  但正是这个当时被室友当作笑谈的梦想,成就了付文杰。谈起“中国梦”,付文杰有着自己的打算:30岁以前,拥有一个自己的服装品牌,建成3家三星级以上的地标型酒店。30岁以后,成立钢铁研究院,让国外的汽车公司争相定购自己生产的钢材,要以高于国内的价格出口;希望中国的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都是中国制造,并且是国人为之骄傲的品牌。

  在商场打拼几年,付文杰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生意经:做生意其实就是个“借”字,借人、借地、借势,找准对方最想要的,充分协调资本、时间、空间,在交易中获得最大收益。

  身为董事长,付文杰没有老板的架子,他要求公司里比他大的,叫他小付,比他小的,叫他杰哥。每个新进的员工都能听到付文杰这

  14

  样一句话:“我把公司交给你,你把生活交给我。”

  常怀感恩之心,付文杰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资助武汉理工大学1位患脑瘤的大学生治病;资助武汉科技大学的3位贫困生完成大学学业。

  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15

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共4

  许爱娟创新小组

——展现巾帼辉煌

  结合金能公司地面重要机房均为女职工在岗的特点,为进一步营造“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创造效益”的良好氛围,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鼓励女职工钻研学习,学练技术、攻坚克难、创新创效,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重点抓好技术创新、技术改革建设。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以高技能人才为支撑,以“创新”为核心内容,以生产为目标,以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提高女职工队伍素质为主攻方向,以立足岗位、依托岗位、服务岗位为根本宗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通过“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大学生技能人才、技师在推动和深化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全公司掀起“学技师精神、学高新技术”、“比奉献精神、比创新能力”的创新热潮,激励和带动女职工为企业持续、有效、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组织机构 组 长:许爱娟 副组长:

  成 员: 谢桂梅 丁红霞 段丽萍 刘丽华 郭立芳等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培训科办公室,其成员由机电队、机电科、通风队、工会办公室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拟定全公

  1 司女工创新工作的活动方案和创新成果的奖励办法,协调指导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日常工作,收集并筹备各创新工作室的成果及评审。

三、工作内容

  围绕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善管理、增加效益、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提高素质等方面积极开展“金点子”合理化建议活动;围绕企业节支降耗目标,将制约企业安全生产难点问题作为攻关重点,积极开展“点题攻关”活动;通过攻克一项技术难关、刷新一项新记录、推广一项新操作法、创造一项新成果,积极开展“创新成果”活动;围绕企业技术进步,定期组织创新工作室深入基层,通过推行“技术交底授课法、服务细节观摩法、技能操作分析法、岗位练兵帮教法”,积极发挥小组成员的传、帮、带作用,全面提升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效能力。

  小组通过观察、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产生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如在通风监测方面,如何收到实时、准确的瓦斯数据,如何通过数据曲线推测瓦斯含量超标等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在辅助运输方面,如何突破PLC及变频技术,有效减少立井提升故障率,确保立井提升的安全可靠;在维修加工方面,减少井下开关的维修时间和成本,提高井下开关使用的安全性等等还有其他重点机房如主扇、压风制氮、斜井运输等等都有很多创新的思路及方法。

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共5

  关于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的通知

  来自: 市科委发布时间:2009-07-09

  各区、县总工会、科委,各局、总公司工会,各产业工会,各直属基层工会,各有关单位:为了在首都经济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调动职工投身经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企业职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在稳定企业生产、淘汰落后产能、适应产业升级、加快自主创新和促进节约环保等方面取得实效,市总工会、市科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构成

  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以在技术技能、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知名劳模、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领军人物命名,围绕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技能人才培养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专家团队。

二、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主要任务

  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带动行业或专业技术技能素质水平的提高,解决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技术发展瓶颈,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管理创新、科学研究、学习交流等活动,特别是针对当前金融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结合产业振兴规划深入企业一线和社区乡镇,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种方式提供服务,为解决关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科技、生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三、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基本条件

  职工创新工作室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至少一名在技术、业务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知名劳模、首席技师(首席员工)、技术技能领军人物,以其命名并挂牌;

2.用于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活动场所和设备设施;

3.具有完整的管理和工作制度、规划目标;

4.有一定的工作经费,以保障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

5.每年按照工作计划至少完成1-2项创新成果,带动职工参与创新活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四、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建立

  市总工会和市科委每年在全市重点行业和技术领域,依托全市工会系统推荐,面向全市公开征集专业技术技能领军人物,经审核、认定,建立不少于10个示范性的职工创新工作室,给予工作经费支持并下达任务指标,由市总工会和市科委进行管理和考核。各区、县、局总公司都要在本地区、本系统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并对其进行管理和考核,其中表现优秀、效果突出的工作室,可作为下一年度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候选。

  每个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人数应在50人左右,主要应为本市同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基础条件较好的工作室可适当增加团队人数,但不宜超过150人。

  2009年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程序:

  各区县总工会、科委、各局总公司工会根据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标准,填写《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表》(一式两份),统一向市总工会经济技术和劳动保护部申报;市总工会和市科委将采取审阅材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认定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并以拨付启动资金(不超过5万元)的形式给予的工作经费支持。2009年的申报截止时间为7月20日。

五、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1.职工创新工作室一般设在命名人所在单位,可依托命名人的办公室、实验室设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并挂牌。

2.各区县总工会、科委,各基层企业工会负责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在工作室的设立、设备的配备、人员安排、资金落实、技术推广、技术协作等工作负责协调,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3.所在单位应当尽力为职工创新工作室创造条件,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和必要的办公场所。职工创新工作室完成的科研和技术革新项目和成果等归项目完成人所有,但市总工会和市科委有权使用和推广。

4.区县总工会、科委和市产业工会负责本地、本产业工会职工创新工作室指导服务工作,并协调处理涉及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有关事项。

5.市总工会和市科委对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实行全过程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及时总结推广职工创新工作室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科技成果,协调处理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负责对已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进行考核验收。

六、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考核奖励

  市总工会和市科委将每年对全市挂牌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进行考核验收。对组织健全、活动正常、制度完善、创新成果显著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将给予表彰奖励。各区、县、局总公司建立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表现优秀、效果突出的,可在下一年度认定为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

  对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创新成果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将予以通报,直至摘牌。

七、联系方式

  市总工会联系人:康健联系电话:

  E-mail:jjjsb@

  市科委联系人:张宇蕾联系电话:

  E-mail:zhangyl@

  附件:

  北京市总工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09年6月22日

  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表.doc

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共6

  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材料汇报

  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材料

————记湖北传输局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材料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传输局承担着湖北省境内国家干线畅通、无线网络维护、机动通信、应急物资储备及调运的维护、抢修任务,同时,承担着湖北电信应急通信、无线、传输、电源、备品备件等五大专业领域的技术支撑工作,在通信行业内形成了独具湖北特色的“专业化+综合化”支撑与维护格局。

“创新不一定卓越,不创新一定不卓越”,湖北传输局杨凯局长所提倡的创新文化已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在这种企业文化氛围中,应声而来,脱颖而出。近年来,工作室发挥高技能人才团队作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活动;充分挖掘群众智慧,凝聚和引领广大员工围绕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探讨创新措施与方法,推动员工岗位创新活动蓬勃发展。

一、各级领导关心重视,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优势迅速凸显

一是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高效运行机制。湖北传输局工会成立专班谋划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杨凯局长、工会叶红英主席多次听取关于工作室成立方案,制定工作室运行构架的汇报。工会与郑成林一道研究制定了详实的工作室工作规范、职责、工作制度及年度工作任务和工作室相应管理制度。明确了创新工作室以实施技术改

  1 / 5 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材料汇报

  进、承担技术改造任务、负责技术难题攻关、落实员工合理化建议、审查技术方案、培养后备技术力量为团队职责目标。近几年来,省总工会、省电信工会相关领导多次湖北传输局指导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并对工作室的运营模式进行指导。工作室建立了月度例会制度、集中学习制度、以师带徒制度等,运作不断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学术研究讨论经常化。

二是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工作室团队有50来人,能手精英齐聚,朝气勃发,激情昂扬。加入该工作室人员都是来自无线、传输、电源、监控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且都是在湖北传输局乃至湖北电信有着较大影响,专业上颇有建树的专业技术骨干。其中郑成林是中国电信集团技术能手、维护骨干、B级人才,肖艳美、陈青松是湖北省首席技师、于浩、付文杰、危楚清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B级人才等等。如今,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已逐步成长为广大技能人才提升岗位素质,解决生产难题,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换的摇篮,成为践行湖北电信、湖北传输创新文化的示范平台。

三是予以足够的经费支持。湖北传输局每年都会进行创新成果评比,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员工岗位创新,鼓励工作室多出成果;对于工作室的技术骨干、各专业带头人每年会给予专项奖励;工会还组织骨干人员参加疗休养。

  2 / 5 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材料汇报

二、立足企业难点、重点,扎实开展技术创新实践,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绩斐然

  作为无线网优的专家,郑成林带领工作室的成员始终围绕解决生产上的难点和重点发挥积极的作用。

  针对当前EVDO网络优化中流量负荷预警时效性差和处理效率低的问题,通过5个月的不断摸索,开发出一套高效排查故障、快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软件工具——EVDO网络流量预警监控分析系统,节省了运维优化成本,并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由网优工程师陈放研发的基站天线屏蔽罩在CDMA及类似原理的移动通信网中解决了高层导频污染、边界越区覆盖和基站邻区瘦身问题,彻底解决了业界疑难问题,成功获得国家专利;由工作室成员付文杰开发的FTTX数据自动分析系统,减少了人工数据统计工作量和差错,降低人工成本,提高FTTX设备和资源的精确化维护管理水平,为光进铜退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今后FTTH的快速业务发展和提高客户感知。

  几年来,在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下,湖北传输局员工积极参与岗位创新,共产生75项创新成果,12个项目获得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三、桃李成溪,劳模创新工作室担当人才培养、员工素质提升重任

  3 / 5 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材料汇报

  甘为园丁,善培新人。工作室不仅承担着技术创新的任务,同时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工作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新大学生胡斌,从进入工作室的第一天起,工作室就制定了专门的培养计划,确定了研究课题,并辅导他对课题的推进和系统工具的掌握。在工作室的熏陶下,他已成长为一名无线专家,针对网络资源忙闲不均的情况,他通过“资源调整”、“扇区分裂”等方式为企业节省采购开销近570万,在湖北省第五届全省职工技能大赛通信信息行业决赛上,他取得无线网络优化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湖北传输局的内训师队伍以创新工作室成员为主体,他们编写的《湖北电信移动基站防雷接地整治技术要求》,受到集团公司充分肯定和认可,并将该技术要求改编为《中国电信移动基站防雷接地整治技术规范》(版),作为全集团的防雷接地整治技术规范下达;他们编写的《电信传输维护宝典》为传输员工日常维护工作提供了专业指导。不骄不躁、谦虚好学和倾囊相授,已经成为工作室每位成员的专业态度和行动指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正锲而不舍地把一粒粒创新的种子撒向湖北传输的沃土,持续不断地传递着清新蓬勃的生命力。

  4 / 5 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材料汇报

  4G时代即将到来,郑成林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正秣马厉兵,蓄积力量踏上新的征程,用高亢的声音和瑰丽的光华去描绘天翼网络最新、最美的蓝图!

  5 / 5

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共6篇(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事迹)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